大气的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详解
高三311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风PPT课件
![高三311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57f445964bcf84b9d57b72.png)
热力环流
11
12
13
海陆风
14
山谷风
15
城市风
16
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17
“高凸低凹”
18
等温面图的判读技巧:
19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2.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
同一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向、风力符号
西北风8级 北风2级 东北风4级
西风10级
东风6级
西南风6级
东南风4级
南风6级
21
22
23
24
图1 气压场类型图 25
图2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 26
图3 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
减少大棚内向大棚外的地面 辐射,减少热量损失。
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效应增强 此外温室大棚还可以调节大棚内太阳辐射、湿度等的条件。
9
b.果园中铺设鹅卵石 如图所示: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 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 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 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 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0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a6048e90740be1e640e9a49.png)
与等压线_平__行__
与等压线_斜__交__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及意义 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不同 纬度之间的 热量差异 ,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大气运动的意义:使不同地区 热量 、水分得以交换, 影响各地的 水热状况 ,形成了各种复杂天气现象,也会导 致 气候变化 ,进而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 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 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热岛环流
①城市风的环流方向无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因为城市的 温度始终高于郊区。
②在城郊地带,绿化带或重污染工厂的布局一定要考虑 热力环流的下沉距离。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 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 之外。
答案:D
2.下面所示的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
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
()
解析:近地面受冷,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相应 上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 相应上空形成高气压;高压处等压面向高空凸起,低压处等 压面向低处弯曲。 答案:A
3.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作用力 方向 与风向
摩擦力 相反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大小与下垫面性
摩擦力越大,
质有关,下垫面
风向与等压线
使风速
越粗糙,起伏越
之间的夹角越
减小
大,摩擦力越大;
大;反之,夹
反之越小
角越小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大气受热与热力环流、大气环流
![大气受热与热力环流、大气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24e008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6.png)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6eb519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c.png)
目录
• 引言 • 大气的热力状况 • 热力环流基本原理 • 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的相互作用 • 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的观测和研究方
法 • 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的应用前景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揭示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的内在联系,为气象学、气候学等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对气温的影响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 环流成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使 得气温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差异。
对降水的影响
热力环流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 过改变气压和风向来实现的。在 低压区域,空气上升,水汽凝结 成云致雨;在高压区域,空气下 沉,天气晴朗。此外,风向的改 变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
对风的影响
热力环流还会影响风的形成和风 向。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 流向低压,形成风。同时,热力 环流还会导致风向随高度的变化 而改变。
要点三
气候系统
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的耦合关系 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仅决定了大气 的热力状况和环流特征,还对全球气 候的变化和异常有着重要的影响。
05
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 的观测和研究方法
观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地面观测
通过气象站、自动气象站等地面 观测设备,收集温度、湿度、气 压、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
02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太阳辐射与大气加热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是 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大气加热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吸收,从而使大气增温 的过程。
吸收作用
大气中的某些成分有选择地吸收太阳辐射中的不同波 长部分,将其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精品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精品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bafffd4b73f242326c5f98.png)
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基础考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影响。 2.大气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常见形式。 4.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线索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把握不同区域特征,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 力状况原理。
() D.22.5 km
2.a月,高度1.5 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近地面1月气温高于7月,则图中b月
为1月、a月为7月。由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结
合图中曲线特征,可判断1月该站对流层上界高度在5~10 km之间,即B正确。第2题,图示a月1.5 km以下气温垂直方 向上下冷上热,与对流层规律相反,即出现了逆温现象。结
二逆温的类型、过程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成因
辐射 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 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 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 降温越快
平流 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 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 接触作用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考点精析]
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2.32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2.32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a181cffaa00b52acec7ca15.png)
3、风向的影响因素:
(1)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
hpa
高压
1006
等压线
1008 1010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 (即风向);北半球向右偏, (hpa) 南半球向左偏;
1000
1005 由低纬向高纬增大;随 1010 运动速度增加而增大
地转偏向力
(2)在图上画出相应的热力环流示意 图。
5、常见热力环流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1)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风)
(2)山谷风
(3)海陆风
1.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C
2.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直接成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大小:
判断: (1)比较甲、乙风力大小
甲
(2)比较A、B风力大小
B
方法技巧 等压线图中风力的判定: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 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 风力越大。
3.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 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C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湿和降温
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 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精品)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1b3cd1a4431b90d6c85c7b0.png)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根本
原因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差异
大气 水平 运动
高度(m)
等压面 等高面
3000 2000 1000 0
A B 1、比较A、B气压的高低。 2、比较③④⑤气压的高低。 3、画出热力环流。 4、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则A、B两地为城 市的是———。 4、若图示区域A为陆地、B为海洋,则该热力环流出现 在———(白天或黑夜)。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1、比较晴朗的白天与阴沉的白天气温大小。 2、比较晴朗的夜晚与阴沉的夜晚气温大小。 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 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不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差 小
气压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
陆风:夜晚陆地比海 洋降温快,近地面陆 地气压高于海洋,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
2.山谷风
(1)形成分析——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3.城市热岛环流
(1)形成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1、受热过程: 太阳 太阳短波辐射 地面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太阳辐射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 地面 热 力 环 流
地表 冷热 不均
D
大气 垂直 运动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差异
G D
大气 水平 运动
1004 1006 1008
G
B
冷却
D
A受热GC来自冷却1010 hpa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1)形成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风:白天陆地比海 洋增温快,近地面陆 地气压低于海洋,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质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336928bceb19e8b9f6ba91.png)
二、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1、海陆风:
白天吹海风, 晚上吹陆风。
2、山谷风:
白天吹谷风, 晚上吹山风。
3、城郊风:
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区, 高空风向由城区吹向郊区。
基础过关练
1.读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称_热_力___环流 ,形成这种环流的原因是__地_面_受_热_不_均______。 (2)B、D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B_;A、E两处比较,气压高 的是_A _;E、F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E_;A、C两处比较; 气压高的是_C _。 (3)如果此处代表城市与郊区的环流,那么A、B、C三处为城 市的应该是_A__。考虑到城市风所携带的污染物对郊区的影 响,卫星城应建在_城_市_热_岛_环_流__之外。
探究2:
高压 B
低压 C
高 空
低压 A 受热
D高压 地
冷却
面
1 、图中空气在A、B、C、D四点的流向如何?
2 、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D>A>B>C
(2平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 ①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关系
2 、如果右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 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 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C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温和减湿
3 、下图为等压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B
【深思熟虑】
4、读等高面和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5点,气
压最高的是( ④ )
,
⑤
高度(米)
等压面
1000(百帕) 1005 1010
B
3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3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1d3dbd12192e45361066f54e.png)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选 B。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
射吸收得较多,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9.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三力合力 解析:选 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也是大气水 平运动的原动力。
风向 与等压线_平__行_______
与等压线斜交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一、判断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紫外线。 (×) 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大气吸收的结果。( × ) 3.一般来说,云层越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 ) 4.地面辐射为短波辐射,太阳辐射为长波辐射。( × ) 5.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 ) 6.无论南北半球,高低空的风向是一致的。( × )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根本热源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热量的根本来源是__太__阳__辐__射__。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___红__外_____线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地暖大气:上图中①为__地__面__辐__射__,它经过大气时,几乎全 部被大气中的水汽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 (主要在对流层中)吸收。 (2)大气暖大地:上图中②为_大__气__逆__辐__射_,对地面起到_保__温_______ 作用。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共同意义 缩小了气温的__日__较__差____,使地表附近的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从 而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大气的受热过程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ac4eeed18bd63186bcebbca5.png)
二 大气运动
(一)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修改_高清.mp4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力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高低差别。 只要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便会产生一种促使空气由高 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简称气压 梯度力。 2、风 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在气压 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沿着水平方向流向低压,这 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即为风。
来自海洋的 暖湿气流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受海陆热力因 素冬季:西北 季风;夏季: 东南季风
温带季风气 候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 冷干燥
纬度位置
控制的气压带、风带 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南北纬 受大陆气团 深居内陆, 40°—60° 控制 距海遥远, 大陆内部 海洋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 极圈附近 极地高气压 夏季;副极地低 气压带控制;冬 控制 季:极地高气压
全年炎 热干燥
纬度位置
控制的气压带、风带 形成原因
夏季盛行下沉 气流;冬季大 洋吹来的盛行 西风带来暖湿 气流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 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 和少雨 终年温和湿 润
南北纬 夏季:副热 30°—40° 带高气压带 大陆西岸 冬季:盛行 西风带 南北纬 25°—35° 的大陆东岸
单圈环流示意图
(2)、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的变化: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水平圈环流示意图
(3)、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ca7709e87101f69e31959b.png)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 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形成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巩固练习:
等压线凸向正确的是( A C ) 高 低
冷 热 冷 热 冷 热 热
低
高
冷 热 冷 热 冷
A
B
C
D
运用热力环流基本原理,解释现实 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
1
2
3
原理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小结:大气运动原因
太阳辐射
能量源泉
大气运动
根本 原因
各纬度加热不均高低纬度间 热量差异
引 起
空气垂直运动 产生 水平气 压差异
直接原因 空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原动力
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 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 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 低)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
(hpa) 1006
等压线
1008 1010
高压
(hpa)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北半球)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
小结
风向 (低)
(1)气压梯度力: 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3)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af64e428b4daa58da0114a4b.png)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多锋面、气 极锋的形成, 旋,为多雨 多气旋雨 带
[答案] B
【例3】 如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纬线的变化。该 季节甲地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解析] 结合图中经纬网判断亚欧大陆内部较同纬度的太平 洋气压低,应是北半球夏季。甲位于南亚地区,此季节盛 行西南风。 [答案] C
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技巧· 精讲 一、热力环流中的等压面弯曲——“高高低低” 无论是近地面还是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高压处等压面向高 空弯曲;低压处,等压面向低空弯曲,可归纳为“高高低 低”。形成过程如下图:
A.夏威夷高压 C.印度低压
答案 D
3~5.解析:由等压面中“高高低低”的规律可知,高空A处 气压高于B处,空气由A流向B,因此可知四点之间的环流 模式为顺时针方向运动。由此可知D处空气上升,且又位 于近地面,D处应气温最高;C处空气下沉且又位于近地
面,气压最高,B地气压最低。高空中,空气由A流向B的
西风带
中纬度 地区 南、北回 归线附近
由较低纬度 吹向较高纬 度
动力原因形 成的高压
温暖湿润
温带海洋性 气候的形成 热带沙漠气 候的形成 热带草原气 候的干季, 西亚、北非 的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 候的形成
副热带高 气压带
炎热干燥
信风带
低纬度 地区
由副热带高 压吹向赤道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与风》ppt(中图版必修一)PPT课件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与风》ppt(中图版必修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48ab07be23482fb4da4ce8.png)
C、磨擦力
始终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2020年10月2日
9
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的风向
2020年10月2日
(hPa) 1006 1008 1010
10
若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2020年10月2日
(hPa) 1000
1002
风向
1004
1006
1008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6
(3).但在近地面的风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并不 完全平行于等压线,而是与其形成一个交角。
2020年10月2日
13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swf
2020年10月2日
14
课堂练习三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 正确的是:D
C A
1002
D
1004
1006
B 1008 1010
2020年10月2日
15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二、热力环流与风20Fra bibliotek0年10月2日
1
(1)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 (2)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020年10月2日
2
第七讲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三圈环流
![第七讲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三圈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ed557c156edb6f1aff001f6b.png)
第七讲大气的热力状况与三圈环流[考纲要求]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知识讲解](1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分析一地白天气温的高低,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水汽比较A 、B 、C 、D 四地的气压高低:D>C>A>B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受热 受热 冷却 低 高 低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课件共66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课件共6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3f99fcca300a6c30d229f67.png)
___B___ 地进行植树造林。
感受海风带来的清凉畅快
(2014年海南会考)分析海风对海滨地区的大 气环境有什么有利影响?
1.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 2.增加空气湿度 3.改善该城市的空气环境
考点五 热力环流的影响— 降水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感受海风带来的清凉畅快
热力环流
考点导读: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总结热力环流的规律 3、绘制简单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
回顾
热力环流中相关知识的规律
A.海拔越高,气压越 _低__ ;海拔越低,气压越 _高__
B.同一等压面(线)上各点的气压 _相__等_
C.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 同一水平 方向 上的气压高低状况 D.等压面向高空凸出,则为 _高__压_;反之,则为低压
B
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为高压区
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为低压区
2.看下图回答问题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乙>甲>丁>丙 。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甲 。
3.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 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 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 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 () B
热力环流 是由于地面 冷热不均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
当地面温度不均一时 ,会出现什么现象 ?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共25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59a63d102de2bd9705883b.png)
A BC
等压线
Page 20
P P P = > P P P P P P 1
5
4
3=
<
7
6
>>
4
8
6
3
6
低压 高压
7 低压
2
8
1
高A压
冷
4 低压
B
热
5 高压
C
冷
Page 21
A
B
C
冷热 冷
Page 22
低压6 5
高压7
低压
高空
4 1 高压
2 低压
3 高压
近地 面
A
B
C
冷热 冷
<
P1>P4 >P5>P6 P5 =P7 P7 P6
高 低高 压 压压
1 23 热 冷热
低高低 压压压
Page 14
Page 15
低
高低
压
压压
1
2
3
冷
热冷
高
低
高
压
压
压
Page 16
巴山夜雨 涨秋思考: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废气排放较大的工厂应建在什 么位置?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A BC
等压面
P2=P4
P>P 高 高 低 低
1
2
海 气海气
拔 Page 23
压 拔压
3 高压 1
等压面
2低压
2000米
4
低压 A
受热
B 高压
冷却
地面
(1)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1_、__3_、__4_、_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重组集训
解析:根据图像中甲、乙、丙、丁四图气温的垂直变
化特点判断该图表示逆温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
甲图气温是随海拔上升而不断递减,因此可以判断
乙、丙、丁存在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对流运动;乙
图从近地面开始出现逆温, 丙图逆温层进一步上升,丁 图逆温从近地面开始渐渐地消失,这种逆温层的出现 可能与地形、辐射、平流、锋面等原因有关;再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演变易发生在谷地。 答案:(1)A (2)C (3)B
真题重组集训
⑨ 臭氧 吸收紫外线增温,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⑩ 增加 大气以⑪ 水平 运动为主
空气温度⑫ 很小 高层大气 有⑬ 电离层 ,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组集训
2.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就是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
)。
(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
)。
真题重组集训
解析
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
辐射, 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 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 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 射增强。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 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减 轻冻害。 答案 (1)B (2)C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应用 理解了大气的受热、保温作用能解释多种和气温有关的现
象: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 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
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在防止土壤水分蒸 发的同时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分布状况。 如: ①高海拔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借题发挥——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及其运用
(1)晴朗的夜晚多雾和露: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损失得 多,近地面空气降温快,水汽易凝结。 (2)多云的夜晚较温暖: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地面热量 损失得少。 (3)北方农民用浓烟防御寒潮:北方农民在寒潮来临前,通过燃 烧秸秆生成浓烟,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释放逆辐射的能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贴士 (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 12千米。低纬度地区气温高, 对流强烈,可达 17 千米~ 18 千米。高纬度地区仅 8 千 米~9千米。 (2)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 低,水汽、尘埃含量逐渐减少。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三、大气的运动
1.图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大 小
小
大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影响风的力及其对风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垂直
平行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警示
(1)“ 高压 ” 和 “ 低压 ” 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的。在垂直方向上气压永远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北风是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南风是从南向北吹的风。
二是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
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愈近
地表,降温愈快,于是产生逆温现象。 三是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
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
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
的逆温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3.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 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⑥连续阴雨 A.①④ C.②③ B .③⑥ D.⑤⑥
(3)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
演变(
A.山地
)
B.谷地
基础知识梳理
C.平原
核心考点探究
D.丘陵
技能专项提升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知识梳理
真题重组集训
2010年4月24日傍晚,甘肃省民勤县出现大风特强沙 尘暴天气,最小能见度0米,特强沙尘暴持续近2小时, 沙尘暴持续3小时多。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 要因素,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对流旺 盛,若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读图, 回答16~17题。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大气圈的组成
低层
大气
氮: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①生命活动 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② 光合作用 干洁空气 的原料;调节③ 地表温度 其他气体臭氧:吸收④紫外线 ,被誉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其他 水 汽 ⑤ 成云致雨 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其应用
【典题导入】
1.读大气受热过程,完成(1)~(2)题。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C.③减弱 B.②减弱 D.④增强
)。
(2)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近几十 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 10%,地球正在“变暗”。 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 )。
力,从而达到减小地面降温幅度的目的。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二
热力环流
【典题导入】 2.(2013· 上海闵行模拟)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
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
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 图”。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 —散射作用。 交通信号中“红灯停”——红光的波长 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为停 止的信号更为醒目。
农民利用人造烟雾——在深秋、初冬为 防止蔬菜、作物被霜冻冻坏,有经验的农 民往往在晚上燃烧一些柴草,制造人造烟 雾,它相当于在夜晚增大了云量,增强了 大气逆辐射,从而达到保温作用。
能丰富。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对点直测】
1.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 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 (1)~(2)题。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第2讲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
【考纲扫描】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要求】1. 能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的削弱作
用及保温作用。 2. 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 的影响因素及风向的判断。 3. 能阅读、分析和判读等温线分布 图、等压线分布图和等压面分布图,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 决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结论: ⑲ 太阳辐射 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 ⑳ 地面 是低层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一、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 强,吸收作用最弱。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 二氧化碳吸收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的 太阳辐射很少。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16.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要抑 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 A.-4℃以下 B.4℃以下
C.-6℃以下
D.6℃以下
17. 上图右侧是“ F 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
答案 (1)D (2)A
D.④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图解考点】 1.大气的受热及保温过程
简图示意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1)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