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总结共35页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现代史重要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现代史重要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现代史重要事件总结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现代史重要事件总结中国现代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是中国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和挑战。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面临了一个个重要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归纳和总结。

1. 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关键事件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与英国爆发了冲突,结果中国战败,签署了《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还要支付巨额赔款。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化的开始,同时也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2.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还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以反对巴黎和约中中国利益的损害为出发点,迅速演变为一场反对封建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激烈抗议。

五四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发展,还培养了一大批爱国主义者、科学家和文化精英。

4.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领导着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道路。

5. 南京大屠杀(1937-1938年)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黑暗和最残忍的一页。

据估计,日本侵略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对南京城内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强奸,造成了数十万中国人的死亡。

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严重打击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中国现代史(详细版)中国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今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包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革命斗争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史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的背景主要包括封建社会的危机、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觉醒的历程。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农民起义、外族侵略以及社会变革等问题。

1. 封建社会的危机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封建制度的落后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使得社会无法进行积极的变革。

而且,封建社会内部的严重不平等也让广大人民群众陷入困境。

2. 西方列强的侵略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相继侵略中国,掠夺资源,打开中国市场。

这使得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境地,国家主权受到严重的侵犯,国家面临分裂和灭亡的威胁。

3. 中国人民觉醒的历程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逐渐觉醒,认识到自身的困境,开始反抗外族的侵略。

一系列的起义和抗争活动成为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清朝晚期的变革1. 康乾盛世与士人政治康乾时期,清朝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无法挽救社会的困境。

士人政治的存在使得改革的实施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实现全面的变革。

2. 外族侵略与国门开放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清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国门开放政策,与西方列强进行接触和交往。

3. 农民起义与社会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民发起了一系列的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太平洋租第屯田移民、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起义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进程。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2. 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中国近代史高三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高三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高三知识点中国近代史是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清末到现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高三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晚清时期的社会变革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个时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

其中,鸦片战争(1840-1842)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削弱了清朝政府的权威。

二、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晚清末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旨在改革清朝政府,并加强国家实力。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变法最终失败。

紧接着,百日维新(1898年)又是另一次持续时间很短的改革运动,其目标是推动中国现代化。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四、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和近代化的价值观,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926-1927)是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一次反对军阀统治的运动,其目标是统一中国。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短暂的合作,形成了国共合作关系,为共同抵抗帝国主义和保卫中国独立做出了努力。

六、抗日战争与暂时停战抗日战争(1937-1945)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全面战争。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党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中国开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改革。

八、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1966-1976)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运动,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破坏。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1一.特点,特征,表现,标志1、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列强侵华所表现的特点:以直接的武装侵略为主。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3、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征:都是使用大机器的近代工业,都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

5、清政府适应近代化行动的显著特点: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6、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8、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9、《辛丑条约》签定,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化最显著的经济特征: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但仍然存在。

10、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1、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出现了。

1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兴中会的建立。

13、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间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先后强租胶州湾和威海卫。

1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全国性统一政党的建立。

16、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皇族内阁”成立(1911年)17、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国制确立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下)》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下)》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下)》知识点归纳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前提条件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3.造成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

4.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很快失败的主要的原因:违背社会发展趋势(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民主革命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

7.清朝统治结束不久,出现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直接原因:中央政权的严重削弱(或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8.张勋复辟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9.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客观原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1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统治者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2..新文化运动把反对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1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14.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根本原因:当时的政权是封建性的。

15.护法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西南军阀的破坏。

16.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民族工业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7.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18.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19.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最主要原因:孙中山等人对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新认识。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是中国中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国近代史是必修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

在学习这个课程时,我们需要了解许多的知识点,包括晚清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晚清洋务运动晚清是指清朝末期,也就是自19世纪60年代末到19世纪90年代初的这段历史时期。

这段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道路。

晚清洋务运动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的一项重要运动,它主要是指清朝政府在近代化建设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改革。

这个运动的起因是清朝在鸦片战争以后面临的内忧外患,其次是依赖于科技的加入来保持强大的气势。

其中,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曾国藩和左宗棠等人都积极推进了这个举措。

他们引进了大量的海外技术与知识,整合资源,修建了一些工厂和机器设备,并在交通、矿产和军事等领域都进行了相关建设。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增强国家实力,但是,在历史上这场运动仅停留在表象层面,整个运动缺乏改革精神和对中国封建制度的超越和改变,因此难有大成。

同时,洋务运动也成为了捧杀官僚军阀的“资本主义花朵”。

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鲜有的一次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辛亥革命始于1911年10月10日,即“辛亥”年哥德历的这一天,于1912年2月12日宣告结束。

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它结束了中国古老封建制度下的太子党制度,废除了清朝这一拥有260多年统治权的政府。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劳是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成为了第一任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史时期,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量的事物、制度、思想等都迎来了变革。

但是,在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中,民主革命成为了一个持续时长最长的阶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总结

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制度: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3、区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传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4、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桀暴虐无道,商汤起兵打败夏桀。

二、商朝兴衰1、建立: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郑州)为都城。

2、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故商朝又称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奴隶制:实行残酷的“人殉”和“人祭”。

4、衰亡:暴君商纣残酷统治,社会矛盾尖锐,周武王灭纣,商亡。

三、西周1、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打败商纣,商亡。

周朝建立,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制度(1)井田制:①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规定: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贡赋。

③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

(2)分封制:①内容:周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向周王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②诸侯国:重要的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③它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灭亡:(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的残酷剥削。

(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一、农业和畜牧业1、农作物:品种多,“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2、耕作技术:集体耕作;农具主要是木、石和骨器,少量使用青铜工具;已懂施肥。

3、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二、手工业1、青铜器:①主要手工部门,称为“青铜时代”,商周达到繁盛。

②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铜器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③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产品供国王、贵族使用。

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它主要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

在学习和掌握该教材时,需要清楚地掌握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

下面是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的文档。

一、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该战争的导火索是英国的鸦片贸易引发的,中国的清朝政府无法控制鸦片走私,最后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新时代。

2、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例如中英《南京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

这些条约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丧失了许多自主权,从而在历史上打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

二、知识点二: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

它的兴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广东省,由洪秀全(1814年-1864年)创立,提倡“拜上帝教”,宣扬共产思想,反对清朝的统治。

2、太平天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战争。

1851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宣告天国之争。

之后,太平天国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占领了中国的许多地区。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也存在着内部矛盾和领袖洪秀全的独裁统治,最终在1864年被清政府击败。

三、知识点三:戊戌变法1、戊戌政变: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政治运动,它始于1898年的戊戌政变。

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对清朝政府进行改革,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和实现民主变革。

2、戊戌变法的实施:戊戌变法实施过程中,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先进的法律和政策,例如《大清新民安规》《教育条例》《商法大全》等。

这些改革在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知识点四: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末的封建制度和统治危机。

清政府在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都十分落后,无法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和权利的需求。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 古代文明的起源2.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治国-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3. 古代世界- 古埃及的金字塔与法老统治-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帝国时期- 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4. 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庄园经济-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的影响- 中世纪晚期的城市发展与文艺复兴的萌芽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与成就-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新教的产生- 欧洲宗教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人运动- 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 近代中国- 清朝的衰落与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尝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4.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结果-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国际政治格局5. 现代社会的发展- 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信息革命与互联网的普及-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分与应用- 历史文献的解读与批判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3. 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局限- 历史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 历史观点的形成与论证- 历史观点的提出与支持- 论证的逻辑性与说服力通过上述归纳整理,我们能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些知识点不仅涵盖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期,还包括了历史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学习。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部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隋唐时期的盛世与科举制度的创立- 宋元明清四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变迁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与金字塔的建造-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 基督教的起源与传播- 伊斯兰教的诞生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二、近现代历史1. 欧洲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宗教改革与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 启蒙运动与现代科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一战与二战的爆发及其影响- 冷战时期的欧洲政治与经济一体化2. 亚洲近现代史- 明治维新与日本的现代化-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亚洲各国的殖民历史与独立运动-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 亚洲地区的冷战与热战3. 美洲近现代史- 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历程-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美国南北战争与内战后的重建- 美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美洲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 冷战时期的美洲政治格局三、世界历史重要事件与人物1. 重要事件-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大航海时代- 一战与二战的爆发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冷战与全球意识形态的对抗- 互联网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到来2. 重要人物- 中国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 欧洲的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拿破仑、牛顿、达尔文等 - 亚洲的释迦牟尼、孔子、穆罕默德、甘地等- 美洲的哥伦布、华盛顿、林肯、马丁·路德·金等四、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与价值1. 历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与考古发掘- 历史比较法与历史唯物主义- 口述历史与微观史研究- 数字化历史与大数据分析2. 历史学科的价值- 历史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历史经验的借鉴与未来展望- 历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联结语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多样性的深刻认识。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历史的起始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导致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五四运动:1919年,由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的反对巴黎和会议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革命和民主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1.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五卅运动:1925年,由中国工人和学生发起的抗议运动,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全国统一的政权。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5.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爆发的战争之一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大方面:土地、农业合作化和国家工商业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至1962年期间,中国实行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活动,旨在推动农村集体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5.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项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从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影响力逐渐扩大。

3.经济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和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4.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高中历史的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的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的近代史知识点总结高中近代史知识点总结近代史是高中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了从1500年至今的世界历史。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近代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学科内容。

一、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殖民主义的发展以及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等。

二、欧洲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并在19世纪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全世界。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机器工业的兴起、劳动力的机械化、交通和通信的革新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

三、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近代的欧洲列强通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强化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力。

他们通过殖民地化和经济剥削获取了资源和市场,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帝国。

这一时期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行为成为全球历史中的重要一笔。

四、民族主义运动与独立运动近代史中,民族主义思潮在许多国家兴起,人们开始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众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催生了各国的独立战争和解放斗争,推动了世界各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

五、世界两次大战近代史中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和社会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

这两场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并促使了联合国的成立。

六、冷战与冷战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出现了冷战格局,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个阵营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斗争。

这一时期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和紧张,最终在20世纪末苏联解体而告结束。

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变革近代史中,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并在苏联、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和发展成为近代史的重要议题,其中包括苏联的斯大林时期、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

高中历史总复习课堂笔记——中国近现代史

高中历史总复习课堂笔记——中国近现代史

序中国近代史概述一、含义和分期1.含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分期:184019191949年鸦片战争爆发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前期基本线索和社会主要矛盾1.基本线索:①反帝反封斗争,实现民族独立;②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近代化.*专题:①资本主义的侵华史;②下层人民的革命斗争史;③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史;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⑤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2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沦落:“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②进步:“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③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殖民地”是政治的,“半封建”是经济的。

两者都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内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后,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阶段分期:♎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半殖半封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半封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1919-192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重要事件:1.鸦片战争(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4.新思潮的萌发(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阶段特征殖民者用战争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对主要矛盾;晚清开明士大夫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萌发;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朝政局也发生大变动.二、重点解读1.鸦片战争(1840-1842)P1-10直接目的: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3)性质:英国侵华战争.(4)中国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②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③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5)影响:①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A.政治上: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丧失.B.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附庸.②西方势力的侵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发展.A.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遭到削弱.B.经济上:中国闭关状态被打破,开始面向世界。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总结大全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文化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哲学-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3. 亚洲古代帝国- 古印度的孔雀王朝、贵霜帝国- 中国的夏、商、周三代-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诸子百家4. 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制度- 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宗教改革的起因、过程与结果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欧洲国家的海外探索- 殖民地的建立与影响3.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启蒙运动对民主政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工人运动5. 现代国家的形成-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制度的建立6.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近代变革- 亚洲的明治维新与近代化- 非洲的殖民历史与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政治发展三、世界历史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与后果- 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与影响2. 冷战时期- 冷战的起源、双方对峙与结束-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3. 20世纪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的影响4. 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 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的应对- 国际恐怖主义与和平维护四、中国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变革- 晚清的自强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与初期活动 -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与初期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 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地位-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重要事件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贡献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分类与评价-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解释2. 历史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历史比较与综合分析的能力3.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意义- 历史知识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结语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理解现在与规划未来的重要基础。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一.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二.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三.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四.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五.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6、(1978年――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中国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本文将对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晚清时期是近现代中国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剧变的时期。

其主要内容包括:1. 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上海的《南洋商报》在1844年上半年报道了这个战争的起因、流程及背后的各方力量,它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使得中国逐渐被列强侵略。

2. 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由洪秀全创立,提倡平等、拜上帝教信仰,曾对清政府形成极大的威胁。

3. 戊戌变法: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致力于使中国适应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但最终因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从封建社会向民主共和社会的转变。

二、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1.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政权更迭不断。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对于中国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国共合作与分裂:国共两党开始相互合作,但随着意识形态和权力分歧的加深,最终分裂成两个敌对的政治势力。

4.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战争,中国军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主要内容包括:1. 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国有化等一系列社会转型。

2.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特殊时期,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历史要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清末维新运动- 具体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宗旨:推动中国从传统封建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

- 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自强运动:强调研究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提倡实业兴国。

- 戊戌变法:主张变法立宪,以实现政治体制的改革。

- 运动的失败:- 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定决心,面临顽固保守势力的反对。

- 外国列强的干涉和侵略,削弱了维新运动的势力。

辛亥革命-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 目标: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 主要过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辛亥革命成功,宣告清朝灭亡。

- 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影响:- 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终结。

- 为中国近代政治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

- 受到了外部力量和内部分裂的挑战。

北洋政府与北洋军阀- 没有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因此采用北洋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名称,设立在北京。

- 关键人物:- 兼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 兼任陆军总统的袁世凯。

- 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实力弱小,地方势力和军阀频繁起兵造反。

- 袁世凯采取手段,试图统一全国。

- 袁世凯逝世后,中央政权进一步分裂,国内混乱。

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 起因:巴黎和会将中国对德属胶州湾的要求被拒绝。

- 特点和影响:- 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 呼吁民主和科学,抵制封建文化和外国侵略。

- 开始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文化改革。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至1928年。

- 目标:推翻北洋政府,实现统一的中央政权。

- 领导人:国共两党合作,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

- 结果:北洋政府被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影响:- 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潮的高涨。

-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 时间:1934年至1935年。

- 过程:红军长征跨越了无数山川和河流,寻找抵达陕北的生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