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专题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专题三

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

A. 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 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许多曲折。这个过程体

现了在近代中国 ( )

A. 学习西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内忧外患的局面促进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3.《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

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A. 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 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 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 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4.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

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对外战争的一再挫败

B.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 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人中国

D. 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5.1887年,曾纪泽在伦敦的《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该文

以北洋海军的建设等军备现代化为中国觉醒的根据,主张强兵应先于富国。后来,香港人何启、胡礼垣认为曾纪泽的这个主张不彻底,并撰文予以强烈批判。由此可知,何启、胡礼垣主张

A.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B. 进行政治变革

C. 富国应当先于强兵

D. 实现民族独立

6.“19世纪90年代,有三个中国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

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 甲午战败对国人中的有识之士影响重大

B. 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 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 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7.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

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关于晚清“体用之争”理解正确的是

A. 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割裂开来

B.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 两者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封建制度

D. 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8.19世纪末,强学会相继在北京、上海成立,很快便吸引大量士人参与,包括两江

总督张之洞等帝党官僚;而此时的兴中会仍只是在海外华侨中和港粤之间联络,且被大多数士人视为“乱党”。这反映出当时

A. 中体西用思想仍具有市场

B. 社会革命团体大量涌现

C. 改良思想更易被社会接受

D. 沿海地区思想更为激进

9.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

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要完成改

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

A. 师夷长技

B. 民主科学

C. 民主共和

D. 变法图存

10.“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

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

A. 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

B. 自上而下解放思想的弊病

C. 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

D. 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

11.在1916年1月15日的《青年杂志》上,陈独秀指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

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当时,为促使国民进步,他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 )

A.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倡导民主科学,解放民众思想

D. 提倡学术自由,发扬光大国学

12.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文艺界的青年人一度把传统文化中个人安身立命之所的“家庭”

描绘成极度黑暗恐怖的名利场和充满刻毒、压抑和变态的地狱魔窟。这反映出当时

A. 文艺界主导了新思想潮流

B. 追求新思想成为文艺青年的时尚

C. 个人主义已成为国民共识

D. 传统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13.陈独秀几乎是最激进的西化论者,但他却规劝青年人要以孔子、墨子为榜样,树立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将勤、俭、廉、洁等儒家思想信条视为“救国之要道”。

据此分析可知()

A. 陈独秀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B. 进步人士屈服于政府的压力

C. 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两面性

D.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弊端

14.1920年,新青年社创办《劳动者》,创刊号指出:“中国的工人比外国工人还要

苦。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深入传播西方启蒙思想

B. 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C. 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D. 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共成立初的中心任务

15.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

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 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D. 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

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

材料三《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