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完整版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课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蜗牛、蚂蚁、水母、蜜蜂、蚯蚓2.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3.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支持运动4.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第二课鱼类1. 鱼类的共同特征:①终身生活在水中②都是脊椎动物③有鳍和鳃④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⑤用鳃呼吸⑥变温动物2、海鳗、鳃、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前进时尾鳍起主要作用,拐弯时胸鳍起主要作用。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第三课鸟类1.鸟类的共同特点:①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大多数鸟都会飞②鸟都是卵生的。
③鸟有喙和足④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⑤恒温动物2.鸟类属于脊椎动物,企鹅、鸭子、母鸡、鸵鸟也属于鸟类。
3.鸽子的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绒羽紧贴在鸟4.这些鸟的喙有什么不同?它们适合吃什么食物?①特点:长而直的喙②特点:末端有钩的喙③特点:粗壮短小的喙④特点:细长的喙形状:像镊子形状:像起钉器形状:像钳子形状:像细针食物:吃小鱼虾食物:吃小动物食物:吃谷物坚果食物:吃花蜜5. 这些鸟的足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①特点:趾间有蹼——生活环境:适合在水中游泳②特点:趾端有钩爪——生活环境:适合在山地丘陵中抓捕小动物③特点:粗壮——生活环境:适合在地面奔跑④特点:细长——生活环境:适合浅水摄食第四课哺乳类1.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①身体表面有毛②体温恒定③用肺呼吸④一般胎生、哺乳2. 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单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3.鸽子的羽毛:(1)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
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
(2)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
4.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5.脊椎动物的脊椎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答:脊椎由很多块椎骨组成,虽然每块椎骨只能相对于相邻的椎骨进行轻微的移动,但对整个脊椎而言,这些轻微的移动就可以让整个背部进行大幅度弯曲。
6.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样动的?前进时哪些鳍在动?拐弯时哪些鳍在动?答:(1)①背鳍和臀鳍:垂直摆动,维持身体平衡,使其直立,不倾斜。
②尾鳍:左右摆动,推动身体前进,控制身体的前进方向。
③胸鳍:当尾鳍不动时,胸鳍可以推动身体前进,也可以使身体转弯。
④腹鳍:保持身体稳定。
(2)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都进行摆动。
①前进主要依靠尾鳍的摆动;②改变游动方向主要依靠胸鳍的摆动。
7.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形),大多数可以飞翔。
体表覆盖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博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一般来说,鸟类是适应于陆地和空中的高等脊椎动物。
8.鸽子的羽毛对鸽子起什么作用答:(1)正羽排列在身体表面,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防风壳,呈现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2)正羽的羽管中空、表面防水,既减轻自身重量,又不易被雨水淋湿;(3)正羽彼此重叠,相互又留有空隙,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气流;(4)正羽组成了翅膀和尾巴,可以提供飞行时需要的提升力和平衡力;(5)绒羽可以在高空飞行时进行保温。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全册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廓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一般身分,还增加了良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净化)了。
12、(人类举动)是造成空气净化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净化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燃烧渣滓)等。
14、丛林有(氧气制造厂)、(自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佳誉。
第二单元: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中央传到(温度低)的中央,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降落,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单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3.鸽子的羽毛:(1)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
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
(2)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
4.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5.脊椎动物的脊椎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答:脊椎由很多块椎骨组成,虽然每块椎骨只能相对于相邻的椎骨进行轻微的移动,但对整个脊椎而言,这些轻微的移动就可以让整个背部进行大幅度弯曲。
6.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样动的?前进时哪些鳍在动?拐弯时哪些鳍在动?答:(1)①背鳍和臀鳍:垂直摆动,维持身体平衡,使其直立,不倾斜。
②尾鳍:左右摆动,推动身体前进,控制身体的前进方向。
③胸鳍:当尾鳍不动时,胸鳍可以推动身体前进,也可以使身体转弯。
④腹鳍:保持身体稳定。
(2)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都进行摆动。
①前进主要依靠尾鳍的摆动;②改变游动方向主要依靠胸鳍的摆动。
7.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形),大多数可以飞翔。
体表覆盖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博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一般来说,鸟类是适应于陆地和空中的高等脊椎动物。
8.鸽子的羽毛对鸽子起什么作用答:(1)正羽排列在身体表面,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防风壳,呈现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2)正羽的羽管中空、表面防水,既减轻自身重量,又不易被雨水淋湿;(3)正羽彼此重叠,相互又留有空隙,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气流;(4)正羽组成了翅膀和尾巴,可以提供飞行时需要的提升力和平衡力;(5)绒羽可以在高空飞行时进行保温。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
2.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 科学探究的态度:好奇心、求知欲、严谨性、合作精神。
二、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水质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改变环境。
三、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的生长条件: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 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植物的整个过程,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四、动物的分类1. 动物分类的依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
2. 常见的动物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 动物的适应性:不同种类的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具有独特的生存策略。
五、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具有质量、体积、形状和颜色等属性。
2.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3.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六、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可以放大力量,使工作更加轻松。
2. 滑轮系统:滑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作业效率。
3. 斜面和楔子:斜面和楔子是简单机械,可以减少工作所需的力量。
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3. 太阳系的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八、天气与气候1. 天气现象:温度、湿度、风、云、降水等。
2.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等,以及它们的特点。
江苏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江苏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江苏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自然科学1.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如硬度、密度、导电性等,并学会区分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力和运动: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如重力、摩擦力,以及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3. 能量转换: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4. 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生物科学1.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
2. 动物的分类:学习动物的分类方法,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 生态系统: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遗传和进化:初步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以及物种是如何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环境的。
地理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地图的使用:教授如何阅读和使用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4. 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包括使用感官和工具收集信息。
2. 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根据特征将事物分组。
3. 实验:了解实验的目的、设计和过程,学会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4. 数据记录和分析:学习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 科学精神: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
2. 科学伦理:了解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如诚实、公正和尊重。
3. 科学与社会:探讨科学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影响科学发展。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将能够建立起对科学世界的初步理解,并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第一单元:周围的空气空气是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首先,空气是有重量的,这意味着它对我们周围的物体产生重力作用。
其次,空气具有流动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流动。
第三,空气能被压缩,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空气的体积。
最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这意味着它会占据任何它能够进入的空间。
为了证明空气的存在,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我们可以用塑料袋套住一些空气,用注射器向水槽里推空气,或者把气球套在塑料瓶的瓶口并吹气球等等。
这些实验可以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空气中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其中,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只占1%。
而支持燃烧的气体则是氧气。
空气的流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因此,在制冷空调时应该将其放在房间的上方,而取暖器则应该放在房间的下方。
此外,人们还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了热气球和孔明灯等飞行器。
最后,空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影响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开车次数等。
第二单元:冷和热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度量。
我们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温度计由液柱、液泡和刻度组成,单位为摄氏度℃。
当物体变冷时,它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使用温度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规则,如轻拿轻放、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底部和侧壁等。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
6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金属中,对流主要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而辐射则主要来自太阳。
7热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8热总是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播。
9当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很低时,它会变成干冰(固体),而在室温下则会转化回气态。
10一些物体,如糖和蜡烛,受热时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则会凝固成固体。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 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 2空气具有流动性 3空气能被压缩 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压缩空气有(弹性).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5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
6 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7 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
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8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0 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玻璃片上产生水雾.12 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
(3)减少开车次数第二单元冷和热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
(单位:摄氏度℃)3 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
4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 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6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主要在固体金属中传热,对流主要在液体、气体中传热,辐射主要是太阳).7 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有质量、具有流动性、能被压缩、能够占据空间2.空气和水的异同:相同: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3.日常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的有哪些?给轮胎、球类充气,玩空气枪4.压缩空气有弹性5.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6.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也就是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孔明灯是中国发明的,热气球是法国人发明的)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1)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
(2)取暖器应放置在下方,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的气体叫做氧气。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dàn)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21%氧气+78%氮气+1%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空气)9.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使澄(chéng)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10.饼干放久了会变软,夏天的自来水管外壁上有水珠等都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
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2.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13.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1)植树造林(2)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3)不焚烧垃圾(4)不吸烟(5)少用电器(6)不随地吐痰等1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章节复习实记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一、实记部分:1、动物园里动物展区可以按进化顺序、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等来划分。
2、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像蚊虫、水母、蜗牛、蚯蚓、河蚌等是无脊椎动物。
像青蛙、猴、鲨鱼、鸟等是脊椎动物)。
3、脊椎动物是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类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连起来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支持运动。
5、人体的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三部分组成,共有24块椎体。
6、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7、鱼的身体主要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8、鱼类是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9、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10、脊椎动物中最多的是鱼类,占脊椎动物总数一半以上。
11、鱼鳍包括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和臀鳍。
12、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他各鳍的作用。
13、鸟类的共同特点: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有又硬又尖的嘴、卵生等。
14、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15、鸽子的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正羽上有1羽片和一根长长的“管子”。
羽片上有一根根排列整齐的“细线”。
16、喙和足是鸟类的重要器官,喙也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不同鸟类的喙和足形态差异都很大,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觅食特性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17、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身体有毛,是胎生的,恒温的,靠吃妈妈的奶长大;哺乳动物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皮毛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脂肪有保温作用。
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单元
主题
关键知识点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 动物按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柱等分类2.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3. 珍稀动物及其保护4. 鱼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5. 鸟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6. 哺乳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1.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2. 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描述3. 运动轨迹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 常见的运动形式:平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5. 复合运动的概念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1. 力与运动的关系2. 弹力的产生及其作用3.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 浮力的概念及其在物体浮沉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
简单路
1. 点亮小灯泡的方法2.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识别3. 电路暗箱的制作与探究4. 生活中电的应用及其安全知识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2. 矿物的概念及其识别方法3. 矿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拓展单元
空气、冷热与声音
1. 空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温度的概念及其测量3.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方式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5. 噪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6. 声音的特性:音量与音调
饮食单元
吃的学问
1. 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 碘酒检验淀粉的方法3. 健康饮食的原则4. 食物的消化过程及其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重新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精确测量或排序容器的容量,必须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则表示。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升计量液态体积无法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贴水大约能够烧透4个纸杯,3再升水能烧透4个大碗,1个大碗大约能装3/4贴水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重新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太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并作单位,常用符号“ml”则表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毫升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再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就是,即1再升=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再升与毫升之间的折算与其他单位的折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折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折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5、一个身心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采血量通常为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就是两位数的乘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做和它吻合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文苑路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下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做最吻合的整十数濶濑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看大,则初商可能将略偏小。
例:① ÷43,将43看做(40)濶濑商,此时初商可能将(略偏小);② ÷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主要《知识点》汇总(2020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主要《知识点》汇总(2020新版)XXX Unit One: The Animal Kingdom1.logists XXX: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based on whether or not they have a backbone.2.Vertebrates include monkeys。
geese。
peacocks。
clownfish。
dolphins。
cats。
elephants。
and more.3.Invertebrates include ants。
snails。
spiders。
dragonflies。
jellyfish。
earthworms。
and more.4.The spine。
or vertebral column。
is made up of many vertebrae and serves to support the trunk。
protect the spinal cord。
and enable movement.5.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diverse wildlife。
with over 100 unique and rare species such as the Yangtze alligator。
giant panda。
and Siberian tiger.6.Fish shar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 spindle-shaped body with scales。
gills for breathing。
fins for swimming。
jawsfor feeding。
and the XXX.7.XXX.8.Different fins have different ns。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精华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动物六家族》第一课《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脊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还能(支持运动)、(保护内部器官)。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第二课《鱼类》1.鱼类的共同点是(大部分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身生活在水中)。
它们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鳃)是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
3.(鳍)是鱼类用来游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
第三课《鸟类》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等。
鸟类属于脊椎动物。
2.鸟类的羽毛主要分为(正羽)、(绒羽)、(纤羽)等类型。
3.鸽子的正羽具有(中空)、(防水)等特点,绒羽具有(密生)、(细小而柔软)等特点,这些特点对鸽子起到(易于飞翔)、(护体)、(保温)等作用。
4.鸟类的喙、足形态各异,这都与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第四课《哺乳类》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
⒉.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3.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与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2.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第二课《不同的运动》1.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按运动的轨迹可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
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 2空气具有流动性 3空气能被压缩 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压缩空气有(弹性)。
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
5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
6 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7 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
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
8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0 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
玻璃片上产生水雾。
12 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
(3)减少开车次数
第二单元冷和热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
(单位:摄氏度℃)
3 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
4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 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6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主要在固体金属中传热,对流主要在液体、气体中传热,辐射主要是太阳)。
7 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8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9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干冰(固体)。
达到室温又恢复到气体状态。
10 像糖。
蜡烛等一些物体,受热时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11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2 酒精灯的使用规则:(1)确定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
(2)自下而上斜向点燃。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
13 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酒精灯中的绳子叫(灯芯)。
14 人们可以用加热和冷却做那些事情?
答:(1)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
(2)炼钢。
(3)炒菜做饭。
(4)冰箱里冷却保存食物。
15 (1)不同的物质,吸热散热的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海水和沙滩上的沙子,同样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却不一样。
(2)同一种物质,颜色深的要比颜色浅的吸热能力强,散热能力强。
比如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宽大的衣服,就是因为白色颜色浅,吸热散热能力弱。
16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化身。
云和雾是(气态),雨和露是(液态),霜雪冰是(固态)。
17 (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8蒸发:液体气体
凝结:气体液体
19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周围的温度)有关。
20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湖泊、海洋等中的水,受到太阳的照射,受热(蒸发)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变成(云)和(雾),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到地球上形成了(雨)。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振动产生,声音产生;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
声音在(真空)状态下不能传播。
3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5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6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7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8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9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10声音传播的路径: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1音量与(声源的振幅、远近)有关,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第四单元我们吃什么
1食物中主要的六种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碘酒叫做(淀粉探测器),能使淀粉变蓝色。
3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多吃粮食、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盐糖,适量吃鱼肉奶蛋。
要合理搭配,膳食营养。
4人体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食物)。
5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能量),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6身体胖的原因是(营养过剩),身体瘦的原因是(营养不良)。
7人体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
8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9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入到胃里。
10我们常吃的食物分为(加工食物)和(天然食物)两大类。
11加工食物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色素是一种(添加剂)。
12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鱼肉奶蛋。
含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脂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面条、米饭、馒头、面包等
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果和蔬菜。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
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分类就是把(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