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稳定化政策)【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稳定化政策)【圣才出品】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5章稳定化政策一、名词解释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答: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这种情况下的财政政策就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以下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的稳定,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2.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0、2013研;厦门大学2010研)答:卢卡斯批评又称卢卡斯批判,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
卢卡斯在《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一文中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
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
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3.前后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厦门大学2008、2013研)答:前后不一致性准确地说应该是时间不一致性,是指货币政策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
一般指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向公众承诺采取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公众相信了政府的承诺从而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由于通货膨胀预期降低,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此时政府可能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对付失业,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科研课题论文: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143923 财政研究论文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我国从2005年起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从“积极”向“稳健”转型的必然性、及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本文从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约束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成功实践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两大类。
前者根据宏观经济不同情况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又分为扩张性(又称积极)、平衡性和紧缩性三种财政政策。
其中平衡性(又称中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既不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或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
自动稳定器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和政府部分支出(如失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
中性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
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对冲性政策组合;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经济周期的作用。
在我国1993年和1998年两轮宏观调控措施中,“逆经济风向而动”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1993年到1997年主要是治理通货膨胀,实施适度从紧(即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1998年以来主要是应对通货紧缩,实施积极(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等来扩大需求,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刺激需求,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来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
这对带动投资、刺激消费和促进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平的变化。 • 价格指数:以一定时期为基年表示的若干商
品价格水平上升的幅度。
西方经济学
(三)经济持续增长 • 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通常
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来衡量。往往与就业相关联,通常认为两者 的目标一致。 • 以GDP增长率衡量
• (1)经济繁荣时期 Y N T (累进制税收制度)
• (2)经济萧条时期 Y N T
❖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1)经济繁荣时期 Y 失业率 R
(2)经济萧条时期 Y 失业西方率经济学 R
(三)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的特点
✓ 是一种被动的财政策,对经济波动的第一 道防线。
比重 36.4 9.4 45.8 10.7
13.1
税类
一般消费税
销售税及对其 他商品、劳务 的征税
对商品、劳务 征税小计
财产税
比重 8.0
9.9
17.9 11.2
其他社会保 障税或工薪
1.3
税
社会保障税 25.1 总计
小计
西方经济学
100
西方学者对政府举债的看法
❖古典学者认为,只有当政府财政面临 超常规的社会需求,或者超常规的生 产性资本投资时才有正当理由发行公 债,并且公债的规模必须适当,公债 清偿期安排也必须适当。
西方经济学
3、失业的种类 季节性 摩擦性 自然失业: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 结构性 周期性 总需求不足引起
西方经济学
4、奥肯定理 说明失业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具体说,就业每增加1%,产量就会增加3%, 反之,亦然。
——可说明失业的经济损失。
财政政策
⑥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 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 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 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⑦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 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 员执行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2、空间上具有一致性 是指微观、中观、宏观财政政策;总量调节的财政政 策与结构调节的财政政策等各层次的财政政策目标取值在 总体上要一致。
(三)一般性的政策目标
1、经济均衡目标 2、经济发展目标 3、公平分配目标 4、预算平衡目标 5、生活质量提高目标
1、经济均衡目标 经济均衡有国内经济均衡与对外经济均衡之分。国内经 济均衡有两方面内容,即稳定价格和充分就业;对外经济均 衡则指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均衡目标包括稳定价格目标、 充分就业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2、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是指经济发展要适度、协调和稳定。因此, 经济发展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子目标:经济适度增长目标、 资源合理配置目标和反周期波动目标。它们从总量、结构和 过程三方面反映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4、国债 国债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流动性效应:在期限上,长期国债流动性低,短期国债流 动性高;在发行对象上,向金融机构发债,会增加货币供应 量,向非金融机构发债,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经济萧条时,政府发行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 可扩大资金流通量,刺激消费和投资;经济繁荣时,政府发 行长期国债或向社会公众发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 货膨胀压力。 ◆利息率效应:通过调整国债利率水平和供求状况影响金融 市场利率进而影响经济。
3、按作用空间划分: ◆宏观财政政策 通过税收支出等政策工具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 达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财政政策的类型是什么
财政政策的类型是什么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的类型有哪些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的类型1、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它包括自动稳定的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这种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税收的自动稳定性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这种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按照财政政策的早期理论,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①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特点如下:a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政策。
b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活跃的手段。
c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
d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②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a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因素,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等政策以抑制和减少民间的过剩需求;b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减少通货紧缩因素,政府又必须通过减收增支等政策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谋求整个社会经济有效需求的增加。
③补偿政策和汲水政策的区别:a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
b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存在补偿等。
第十三章(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一、重要概念1.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automatic and 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根据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政府设计的财政制度体系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采用一系列新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稳定经济运行的主动行为。
2. 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pump-priming and compensatory policy)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两种类型。
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补偿政策是政府根据民间(私人)需求总量的短缺或过剩状况而大力度地采取财政措施,以达到熨平经济波动的目的。
3. 财政政策乘数(Fiscal policy multiplier)亦称财政乘数。
财政支出或收入增减通过对需求的影响而导致国民收入呈现按财政收支初始变化量的成倍增减,其中包括公共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等。
4. 积极财政政策(active fiscal policy)政府对财政政策中相机抉择因素的积极运用。
积极财政政策属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可能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能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一种短期的稳定政策。
二、重要问题1. 简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而这种分配和管理关系到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左右着人们的经济行为。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
(2)协调功能。
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它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等的利益关系。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基本前提: 社会总需求不足,社会总供给过剩,社会生产
能力闲置,通货紧缩。 主要内容:
(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直接增加 社会需求; (2)减税,将一部分国家资金转化为社会资金, 启动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3)扩大财政信用规模,把暂时闲置的一部分社 会资金动员起来,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 货币需求,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中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表现为按照“量入为出” 的原则严格规定财政收支的预算规模,使收、支 在数量上基本保持一致,既不允许有较大赤字发 生,也不允许有大量结余存在。 基本功能:
在于保持货币流通量的稳定,保持社会总需求 与总供给的同步增长。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二、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政策(1978-1992) 从1978-1992年,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在此期间,虽然政府在有意识的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 济,但还是主要配合国家计划进行的。 (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3-1996)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过热,提出了适度从 紧的财政政策。采取一系列使经济降温的调控措施,
6、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 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调整财政收支规 模和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称。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 改革前,中央政府处于财政政策制订者的地位,
地方政府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地方政府基本 从属于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改革后,地方政府已具 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其不仅是中央财政政策的 执行者,还是地方财政政策的制订者,从而具有“双 重”身份和地位。
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识记: 1.财政政策的概念; 答: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平⽽对财政⽀出、税收和公债⽔平等所进⾏的选择。
2.财政政策的特点; 答:财政政策的特点是: 1.政府运⽤财政政策⼿段调控经济运⾏的过程,是⼀个有计划的过程; 2.财政政策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且这种直接作⽤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
3.财政政策是政府间接⼲预经济的⼀种经济⼿段; 4.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相统⼀; 5.财政政策⽬标、⼿段和效果的统⼀性。
3.总量财政政策的概念和类型; 答:总量财政政策是为了实现总供求的总量平衡⽽调整财政收⽀总量的政策。
总量财政政策的分类有: 1.扩张性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 3.中性财政政策。
4.财政政策的其他类型; 答:财政政策的其他类型有: 1.总量财政政策和结构财政政策; 2.⾃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5.国家预算的概念; 答:国家预算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和执⾏的国家年度财政收⽀计划,是国家各项收⽀的总体规划,包括收⽀规模、⽀出⽤途、资⾦来源和筹集⽅式等。
6.中央预算和地⽅预算; 答:中央预算即中央政府的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的年度财政收⽀计划,由中央各部门和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地⽅预算即各级地⽅政府的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地⽅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计划的统称,由各省、⾃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7.预算收⼊和预算⽀出; 答:国家预算收⼊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地⽅预算收⼊、同⾯和地⽅预算共享收⼊,具体包括:税收收⼊;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其他收⼊。
国家预算⽀出划分为中央预算⽀出和地⽅预算⽀出,具体包括:经济建设⽀出;教育、科学、⽂化、卫⽣、体育事业发展⽀出;国家管理费⽤⽀出;国防⽀出;各项补贴⽀出;其他⽀出。
8.国家预算的特点; 答:国家预算的特点是: 1.计划性; 2.统⼀性; 3.法令性; 4.总体制约性; 5.民主性。
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的猛烈程度不同,例如,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作用都比较猛烈;税收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都比较缓慢;政策效应的时延不一样,例如,货币政策与可以由中央银行决定,作用快一些,财政政策从提案到议会讨论,通过,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例如政府支出政策影响面就大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影响的面则小一些;政策受到阻力的大小也不同,例如增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一般说来遇到的阻力较小.因此,在需要进行调节时,究竟应采取哪一项政策,采取哪些政策,或者如何对不同的政策手段进行搭配使用,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式,政府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决定.。
【分析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论文
《【分析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论文》摘要: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相对财政动稳定器而言是指政府根据定期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类型反济周期财政政策工具干预济运行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将财政政策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济总量和结构不功能划分,例如强力货币水平给定情况下提高法定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给量减少;降低法定准备率会增加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相对财政动稳定器而言是指政府根据定期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类型反济周期财政政策工具干预济运行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以下是编整理分析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相关希望对你有助!分析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相对财政动稳定器而言是指政府根据定期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类型反济周期财政政策工具干预济运行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0世纪30年代世界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99933)、日实施局匡救政策(93年)等都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选择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济萧条期进行公共投以增加社会有效使济恢复活力政策汲水政策有三特它是以市场济所具有发机制前提是种诱导济恢复政策;二它以扩公共投规模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三财政投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恢复活力济实现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或缩投规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识从当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济景气变动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济波动目济萧条期缓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增加投和消费增加社会有效刺激济增长;反济繁荣期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抑制和减少社会剩稳定济波动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主要容是当总总供给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总反济衰退;当总总供给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反通货膨胀;总供基平衡实行性财政政策主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改变支出和收入调节社会总从而影响济增长其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乘数原理所谓乘数是指财政改变支出和税收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倍数效应不济发展期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可以通L模型进行分析从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实践看美国、日和英国等各国政府都根据客观济环境和济形势变化相机实施不财政政策并不断完善其对济运行调节机制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济形势发展变化财政政策先历适从紧和积极扩张两次重要相机抉择实践了进步适应济形势发展变化我国政府审势、断策适向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基取向趋性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继续扩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重新出现;既坚控制投膨胀又努力扩消费;既对投热行业降温又着力支持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稳健财政政策是又次重要相机抉择实践旨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社会济协调发展及消除济运行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建立有利济主增长长效机制市场主体和济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财税环境和体制条件通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基结论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重要政策工具和济手段对熨平济周期有着重要影响宏观调控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属种反周期调节短期性措施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变化而适适进行调整相机抉择是财政政策关键所三财政政策相机抉择以正确把握济形势变化前提判断越准确策越断调控越及成效越显著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有滞性因政策制定以及实施是要而现实济却是不断变化发展然相机抉择具有不可确定性乘数不控制;二难以确定要使济达到预期程要多少以及要什么程政策将财政政策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济总量和结构不功能划分相机抉择货币政策规具有三特()货币政策身属种能动性短期济稳定政策货币当局所以要根据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其目是要用货币政策所造成能动性名义国民收入波动抵消因总扰乱所导致发性名义国民收入波动借以调节济周期稳定济运行()货币政策对因总扰乱所导致发性波动能动抵制作用从而是对济运行稳定作用是通"逆对济风向行事""反济周期"具体操作方式而实现(3)"逆对济风向行事""反济周期"货币政策具体操作程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权力它可以根据己主观判断权衡取舍从而扮演了"货币列车""驾驶员"角色实行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三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这是邦政府对货币实行逐日管理工具所谓公开市场业就是公开市场上通央银行买卖政府金融债券以调整和影响货币供给量种措施当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公众手持有债券就将增加强力货币数量从而按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给倍增;当央银行出售债券给商业银行或非银行公众就将减少强力货币数量从而按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给倍减当然邦政府除了从事这种积极调节货币供给公开市场行动外还有另外种防御性公开市场行动这就是政府通央银行买进或售出政府债券是了抵消其他因素影响例如用以平衡多余准备金以及非银行公众手持有现金等多或少不良运动以稳定货币供给改变法定准备率邦储备系统可以通法律改变其成员银行法定准备率以影响货币乘数终影响货币供给量例如强力货币水平给定情况下提高法定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给量减少;降低法定准备率会增加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这是因提高法定准备率要商业银行系统增加法定准备金从而导致了信贷收缩货币供给减少;而降低法定准备串商业银行系统将出现多余准备金银行获利必然增加信贷以减少多余准备金这就增加了货币供给由上分析可知改变法定准备率是种强有力工具纵使很改变也可能引起货币供给剧烈变动但是因实际应用上问题这工具很少使用首先改变法定难备率行动是通法律次性完成不象般公开市场业那样具有政策灵活可变性其次降低法定准备率可能要比提高法定准备率容易实行因提高法定准备率可能会由银行产流动性限制客观上无法很快实现也可能会由作邦储备系统成员商业银行会因相对其他非邦储备系统成员银行而处不利功竞争地位主观上妨碍它实现3改变贴现率通改变央银行贷款给它成员银行贴现率可以起到调整和影响货币供给量作用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鼓励商业银行借钱增加高能货币数量这样货币乘数不变情况下就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反;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限制商业银行借钱因借钱要付较高利息如商业银行不能保证所借到钱能以更高利率贷出就会减少借款从而使得高能货币减少货币乘数不变情况下将会导致货币供给减少由改变贴现率政策效取商业银行行动所以这里政府作用是被动仅仅通改变贴现率政策往往很难使得贴现控制理想水平外贴现率还可能产生政府所希望和不希望各种心理效应例如贴现率提高人们可能会认货币政策略会紧缩银行将更谨慎地放款这显然是政府试图紧缩货币政策所希望但是贴现率提高也可能使得潜贷款者觉得以贴现串会更高从而增加借款这显然与政府提高贴现率以减少货币供给图相悖看了分析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人还看了什么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分析3财政政策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运用工具主要有哪些5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含义。
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相机决策原则来制定和执行的财政政策。
相
机决策是一种经济决策方式,根据该原则,政府将资源合理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福利。
在制定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时,政府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政策:政府根据相机决策中的效率原则,会考虑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来提
高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减税来激励企业投资和创新,以促进经济增长。
2. 政府支出:相机决策中的公平原则要求政府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在财
政政策中通常会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3. 债务管理:政府需要谨慎管理债务,以避免财政危机。
相机决策中的可持续
性原则要求政府在借贷和偿还债务时保持平衡,以确保长期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资源配置: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
会利益最大化。
例如,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研发科技等方式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总之,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旨在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经济激励措施来优化经
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这样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民众的利益,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长期繁荣。
基于我国实践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效应评述论文
基于我国实践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效应评述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118-02摘要相机抉择是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的灵魂。
一直以来,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在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成功实现财政政策的转型,特别是在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值得我们去梳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今后更好地运用财政税收手段优化国民经济运行环境奠定现实基础。
关键词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效应综述评析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环境决定其政策作用方向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保持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适应宏观形势的变化,采取改变财政支出水平、调节税收等措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一套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在我国分别称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认为,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应当“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低迷、需求不足,出现衰退与萧条时,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在需求旺盛、经济繁荣时期,应当采取抑制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
我国各项财政政策,也是基于此观点,相机抉择,适时进行调整并成功实现了一种政政策向另一种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熨平了经济大幅度波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在体制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与此同时投资需求过度扩张、通货膨胀加剧,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日趋紧张。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确定了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基调。
1993年—1997年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地反周期调节效果,不仅有效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避免了经济发展中的“急刹车”现象,而且在消除经济剧烈波动的同时,保持住了经济的平稳增长。
金人庆(2006)认为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现了反周期调节的预期目标,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朱建设(2007)通过对1993年—1997年我国财政支出与gdp的增减变化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是显著地;张通(2009)认为,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避免了“大起大落”的不良循环。
宏观经济学9 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及效应
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 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 法消除经济波动。 法消除经济波动。
18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 性政策。 3、根据财政政策的作用层次进行分类 、 宏观财政政策 微观财政政策
19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效应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
26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IS2
r
r2 r1
∆Y =ΔG /MPS
LM B A 挤出效应 G增加 F
IS1
Y1
Y2
Y
27
“挤出效应”的体现 挤出效应”
LM 图中y 图中 0应该是财政政策实行后 的效果,但实际实现的是y 的效果,但实际实现的是 1, 两者之间的差值即挤出效应。 两者之间的差值即挤出效应。 机制为:政府支出增加, 机制为:政府支出增加,商品 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 加剧,物价上涨, 加剧,物价上涨,在名义货币 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 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 币供应量会因物价上涨而减少, 币供应量会因物价上涨而减少, 进而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 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跌, 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7
争论: 争论: 减税会增加私人储蓄和投资, 减税会增加私人储蓄和投资,但同时也会减 少财政收入,继而政府减少财政支出, 少财政收入,继而政府减少财政支出,那 么减税对供给的影响如何呢? 么减税对供给的影响如何呢? 结论: 结论: 只有当减税增加的私人储蓄和投资大于由减 税而导致的政府财政支出使收入减少的部 分,才会从供给方面带来整个经济的储蓄 和投资的增加。 和投资的增加。
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涵义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1929-1933)、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选择的范例。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
汲水政策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是: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反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反通货膨胀;在总供求基本平衡时,实行中性财政政策,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改变支出和收入,调节社会总需求,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其理论基础在于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原理。
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哪些
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哪些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哪些政府调整财政收支的手段主要有三个:一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二是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三是调整税率。
改变政府购买是政府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经常使用的手段。
在经济萧条、总支出不足时,政府要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增中军费开支,修筑高等级公路,建立新的福利设施等,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反,在经济繁荣、总支出过大时,政府则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比如推迟某些军事科研,压缩或缓建一批公共工程,以便压缩总需求,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政府运用的第二个财政政策手段是变动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
变动政府的转移支付也是逆经济风向的。
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提高对退伍军人、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各类补助,或者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以便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私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扩大总需求。
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则压缩用于福利、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或者延长补贴支付的时间,以便减少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调整税率是政府执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第三大手段。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减少税种或降低税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以便刺激需求。
反之,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暂时提高税率,或增加一些临时特别税种,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抑制需求。
上述三种手段不仅可以单独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而且也可以共同发生作用,实践中三种手段往往搭配使用。
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手段有哪些?一、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手段有: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等。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
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
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名词解释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名词解释补偿性财政策的特点是不追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而是依据经济的衰退或高涨实施赤字预算的膨胀政策或盈余财政的紧缩政策,两相配合,彼此补偿,实现整个经济周期内的财政收支平衡。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名词解释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名词解释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凯恩斯革命”使人们意识到在经济衰退期间保持预算平衡,会加深经济的衰退。
但是,预算平衡的思想依然是当时的主流,只不过把原来争取年度预算平衡拓展成实现每个经济周期的平衡。
这就是说,萧条时期可以留下预算赤字,但需要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来弥补,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的做法,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补偿性财政政策,也称“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或“稳定性财政政策”,或叫周期性平衡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以年度为目标变为从整个经济周期来考察。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斟酌使用,权衡使用。
补偿性财政政策的原则是在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应通过消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
在繁荣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通胀。
这种财政政策并不需要保持逐年的财政预算平衡,在萧条年份会有赤字,在繁荣年份会有盈余,因此在长期中仍可以实现财政预算平衡,称为“长期预算平衡论”或“周期预算平衡论”。
这也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政策的基调。
补偿性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扩张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简单说来财政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收入分配这一主要中介指标,影响社会总供求进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根据政府是否采取行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为两种情况:1、“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在“自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中,当经济出现不均衡时,政府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工具就会自动发挥作用,减缓经济的衰退或者膨胀,稳定经济。
在财政政策工具中,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和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2、“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在大多数总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和就业水平,仅依靠“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工具往往调整力度不够,政府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相机决定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手段,进而影响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调节社会总需求。
这就是执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哪些媒介体将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传导出去?最为重要的媒介体是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与价格。
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引起上述媒介体中间变量的改变来达到预期目标。
这样,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传导机制的作用联系在一起。
不注重对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就无法回答财政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种种效应偏差,并无法解释财政政策体系的整个作用机理。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政策工具变量调整是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来传导的,它们之间如何协调。
收入分配的范围很广,我们只选择对整个GDP分配影响最大的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收入分配进行分析。
政策工具变量的调整,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货币收入者实得货币收入或使货币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
对于前者,主要是通过对居民个人征税,使其税后收入减少或通过某种形式的补贴使居民个人的实得收入增加;对于后者,主要是通过货币的升值或贬值来进行调节。
居民个人收入的变化影响其储蓄与消费的行为,并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可能导致劳动者在工作与闲暇中重新作出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于宏观经济失衡造成的, 是财政政策作用的重点。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并不是冻结物价,而是把物价总水平波 动约束在经济稳定发展可容纳的空间,避免过度的通 货膨胀或通货紧縮。 对“需求拉动”引起的物价上涨,政策目标在导 向上侧重于抑制社会总需求,扶持国民经济薄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门 的生产和市场紧俏商品的生产;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3、国债 政府通过对国债发行数量与期限、国债利率等 的调整,可以将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 可以从宏观上掌握积累基金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 投资结构,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从而 影响金融市场。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国债规 模、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国债利率等措施来综 合体现的。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 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 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 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 效果。 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4、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 性财政支出。这方面的支出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改 善社会福利状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财政投资与财政补贴 财政投资具有一定的示范和诱导作用,其投资方 向或投资力度对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起着关键性作用。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利息补贴与 生活补贴等,增加补贴可以刺激生产与需求,而减少 补贴则可以起到抑制生产与需求的作用。
失业的类型: ①自愿失业,是劳动者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
造成的失业。 ②季节性失业,是某些行业由于季节性变动造成
劳动者的周期性失业。 ③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对现有的就业机会
不了解和劳动力的流动性差而造成的失业。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④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市场上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 化,劳动力供给结构不能很快或完全适应需求变化, 使劳动力的供求种类出现不相吻合的状态而造成的失 业。
6、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 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调整财政收支规 模和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称。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 改革前,中央政府处于财政政策制订者的地位,
地方政府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地方政府基本 从属于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改革后,地方政府已具 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其不仅是中央财政政策的 执行者,还是地方财政政策的制订者,从而具有“双 重”身份和地位。
第八章 财政政策
第八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涵义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1、阿盖笛:“财政政策可以认为是税制、公 共支出、债务等各种措施的整体”。
2、凯塞:“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的税收、支出 以及债务对生产、就业、收入以及价格等水平的影 响。”
听说物价要 涨了,赶紧 多买点吧!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对“成本推进”引起的物价上涨,政策目标在 导向上既要控制工资的增长幅度,又要提高劳动 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的消耗;
对“结构摩擦”引起的物价上涨,政策目标在 导向上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 金投入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 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是指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 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1)汲水政策
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 靠付出一定数量的公共投资使经济恢复其活力的 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特点: 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 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 财政支出的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 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4、国际收支平衡 (三)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 而选择的具体手段或方式方法。
1、税收 通过调节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可以调节社会总供 求,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可以支持或限制 某些产业的发展,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可以调节各种收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从操作角度讲,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 过税率的确定、税负的分配(包括税种选择与税 负转嫁)、税收优惠以及税收惩罚等体现的。
高税
税收 政策
低税
抑制生产者 积极性
激励生产者 积极性
某种产品 生产受限
某种产品 生产发展
该行业 发展较慢
产业 调整
该行业 发展较快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3、亚当.斯密看来,国家或政府只是资本主义 制度的“守夜人”,把财政收支平衡作为财政政策 目标。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4、凯恩斯:“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课税及支出 的行为,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以促进就业水平 的上升,并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发生,而实 现经济稳定的目标的政策。”
5、我国古代就有“量入为出”、“藏富于民”、 “轻徭薄赋”等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
2、预算 政府预算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整政府预算 收支之间的关系实现的。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 政府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的结余预算政策进行调节, 预算结余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社会需求总量;反之,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实行政府预算支 出大于预算收入的赤字预算政策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刺激生产和消费。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和
期望值。 1、充分就业 就业,泛指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
活动。也就是凡有劳动能力者都能在合理的条件下找 到合适的工作。
一个国家的就业水平通常是由失业率来反映。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社会总劳动人口的比例。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