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及设备运行3-2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合集下载

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颗粒的大小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

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

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表示方法:①定向直径d 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如图5—1(a)所示。

②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 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5—1(b)所示。

③投影面积直径d 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5一l(c)所示。

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 A=(4A/π)1/2。

根据黑乌德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 F>d A>d 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 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若颗粒体积为V,则d V=(6V /π)1/3。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①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②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ppt整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ppt整理)

对于5μm以下特别是1μm以下的尘粒,即使是亲水的, 也很难被水润湿,这是由于细粉的比外表积大,对气体的吸附 作用强,尘粒和水滴外表都有一层气膜,因此只有在尘粒与水 滴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对运动速度时〔如文丘里喉管中〕,才会 被润湿。
水硬性粉尘如水泥粉尘、熟石灰及白云石砂等不宜采用 湿式洗涤器净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d 5 0d 8.1 3 4 d 1.8 5 7 d 5 01 2 (d 1.8 5 7d 8.1 4 )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5
2. 对数正态分布
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分 布在矩形坐标图中是偏态 的,假设横坐标用对数坐 标〔ln dp〕代替,可转化 为近似正态分布的对称性 钟型曲线。
f(ldn p)ln 1 g 0 20 ex(pl2 d [(n p lln gn )d 2p)2]
粉尘自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堆积成圆锥体。圆锥体 的母线同水平面的夹角称为该粉尘的安息角,也叫休止角、 堆积角等。
粉尘的滑动角系指自然堆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粉尘,随光
滑平板做倾斜运动时,平板上粉尘开始发生滑动的平板倾斜
角。
Φr
粉尘的安息角及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 Φr为35~40°比较适宜
标。安息角和流动角小的粉尘,流动性好,安息角和流动角
①投影径: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粒长径短径。
定向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定向面积等分径
13
② 筛分粒径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
目是指每平方英时筛网上的空眼数目,50目就是指 每平方英时上的孔眼是50个,500目就是500个,目数越 高,孔眼越多。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 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

颗粒物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颗粒物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AIR POLLUTION CONTROL天津大学第八章8-1粉尘颗粒的粒径粉尘的粒径是指粒子的直径或粒子的大小,是粉尘的基本特征之一。

粉尘颗粒大小不同,不仅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同时对除尘器的除尘机制和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若颗粒为球形,则可以用其直径作为表示其大小的代表性尺寸。

粉尘颗粒的性状多是不规则的,一般用当量直径或粒子的某一特征长度表征。

a 面积等分径d M (Martin)指将颗粒的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直线长度,与所取的方向有关,通常用于等分线与底边平行的情况。

b 定向径d F (Feret)尘粒投影面上两平行切线之间的距离,可取任意方向,通常取向与底边平行。

c 投影面积直径dA (Heywood)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d 长径d L 短径d l长径d L ,不考虑方向的颗粒最长的长度;短径d l ,不考虑方向的最短长度。

a b c dA 1=A 2A 1A 2d x d F d 1d L d A 1与颗粒体积相同的某一圆球体直径。

与尘粒的外表面积相同的某一圆球的直径。

与颗粒的外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同的圆球的直径。

等体积径d v 等表面积径d S体面积径与颗粒投影面L 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同的圆直径。

周长径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与被测颗粒的密度相同,并且在同一种流体中与颗粒终末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 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相同的单位密度( ρp=1g/cm3)圆球的直径。

粉尘粒径分布频率分布g (%) 当质量累积频率R =G =50%时,对应的粒径称为质量中位直径(MMD),记作d 50。

频率密度分布 f (%· μm -1)筛上累计分布R (%) 筛下累计分布G (%)粉尘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示法函数法粒径分布测定和计算结果分组号粒径范围d p/μm间隔宽度Δ d p/μm 粉尘质量Δ m/g频率分布g/%频率分度f/(%· μm-1)筛上累计分布R/%筛下累计分布G/%16~1040.0120.30.07100210~1440.0982.30.5799.80.2314~1840.368.42.1097.52.5418~2240.6415.03.7589.110.9522~2640.8620.15.0374.125.9626~3040.8920.85.2054.046.0730~3440.818.74.6833.266.8834~3840.4610.72.6714.585.5938~4240.163.70.923.896.2粒径的频率分布(a)g20.015.010.05.0频率 g /%粒径 d p /μm06101418222630343842粒径的频度分布(b)f4.03.02.01.00频度 f /(%· μm -1)5.0123456789组粒径 d p /μm6101418222630343842粒径的累计频率分布( c )G80604020筛上累计R /%筛 下累计G /%100Δ d p粒径 d p /μm06101418222630343842d minRd 50d minΔ R 4Δ G 4频率密度f ( d p )/(%· μm -1)020406080筛上累计R /%粒径 d p /μm8162432404856600.020.2151020406080909899.599.98R =15.9%R =G =50%R =84.1%d 50= d 0 = d paba 分布b 分布拐点σaσb正态分布曲线及特征数的估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及特征数的估计频率密度f ( d p )/(%· μm -1)4080120160筛下累计G /%粒径 d p /μm12462410399.9599.590G =15.9%G =R =50%G =84.1%d 50abab21g σg21g σg200筛上累计R /%0.050.521040809899.999.989880602020.10.028101681022468频率密度f ( d p )/(%· μm -1)10203050100150200230abd 50d dd 1d p /μm。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

颗粒的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影响甚大,因此颗粒的大小是颗粒物的基本特性之一。

实际颗粒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显微镜法定向直径dF(Feret 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Martin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投影面积直径dA(Heywood直径):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Heywood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显微镜法观测粒径直径的三种方法a-定向直径 b-定向面积等分直径 c-投影面积直径2.筛分法筛分直径: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筛孔的大小用目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筛孔的个数)3.光散射法等体积直径dV: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直径4.沉降法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体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球体的直径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与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粒径的测定结果与颗粒的形状有关,通常用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球形不一致的程度圆球度: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表面积和颗粒的表面积之比Φs(Φs<1)正立方体Φs=0.806,圆柱体Φs=2.62(l/d)2/3/(1+2l/d)某些颗粒的圆球度二、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某一粒子群中不同粒径的粒子所占的比例,也称粒子的分散度。

有个数分布、表面积分布、质量分布等,除尘技术中多采用质量分布。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和函数法。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五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五章

用一些半经验函数描述一定种类粉尘的粒径分布
正态分布
➢ 频率密度
p(dp)
1 2π
exp[
(dp dp
2 2
)2
]
➢ 筛下累积频率
F (dp )
1 2π
dp 0
exp[
(d
p d 2 2
p
)
2
]dd
p
➢ 标准差
[ ni (dpi dp )2 ]1/ 2
N 1
粒径分布函数
正态分布(续)
润湿性与粉尘的种类、粒径、形状、生成条件、组分、温度、 含水率、表面粗糙度及荷电性有关,还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尘 粒与液体之间的粘附力和接触方式有关。
粉尘的润湿性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润湿速度-
v20
L20 (mm/min) 20
润湿性是选择湿式除尘器的主要依据
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nidpi ni
fidpi
表面积平均直径
dS
[ nidpi2 ni
]1/ 2
(fidpi2 )1/ 2
体积平均直径
dV
[ nidpi3 ]1/ 3 ni
(fidpi3 )1/ 3
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
dSV
ni d pi 3 ni d pi 2
f i d pi 3 f i d pi 2
平均粒径(续)
CD
18.5 Rep0.6
典型温度-比电阻曲线
粉尘的粘附性
粘附和自粘现象 粘附力-克服附着现象所需要的力 粘附力:分子力(范德华力)、毛细力、静电力(库仑力) 断裂强度-表征粉尘自粘性的指标,等于粉尘断裂所需的力
除以其断裂的接触面积 分类:不粘性、微粘性、中等粘性、强粘性 粒径、形状、表面粗糙度、润湿性、荷电量均影响粘附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1.单一颗粒粒径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

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

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顾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i.定向直径d 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如图4—1(a)所示。

ii.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 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4—1(b)所示。

iii.投影面积直径d 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4一l(c)所示。

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 A=(4A/π)1/2。

根据黑乌德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 F>d A>d 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 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若颗粒体积为V,则d V=(6V/π)1/3。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i.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ii.空气动力学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

颗粒的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影响甚大,因此颗粒的大小是颗粒物的基本特性之一。

实际颗粒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显微镜法定向直径dF(Feret 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Martin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投影面积直径dA(Heywood直径):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Heywood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显微镜法观测粒径直径的三种方法a-定向直径 b-定向面积等分直径 c-投影面积直径2.筛分法筛分直径: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筛孔的大小用目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筛孔的个数)3.光散射法等体积直径dV: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直径4.沉降法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体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球体的直径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与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粒径的测定结果与颗粒的形状有关,通常用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球形不一致的程度圆球度: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表面积和颗粒的表面积之比Φs(Φs<1)正立方体Φs=0.806,圆柱体Φs=2.62(l/d)2/3/(1+2l/d)某些颗粒的圆球度二、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某一粒子群中不同粒径的粒子所占的比例,也称粒子的分散度。

有个数分布、表面积分布、质量分布等,除尘技术中多采用质量分布。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和函数法。

大气扬尘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研究

大气扬尘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研究

大气扬尘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扬尘颗粒物的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气扬尘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包括灰尘、烟尘、悬浮微粒等。

这些颗粒物不仅破坏了空气质量,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了解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性,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是指颗粒物在空气中的直径大小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范围较广,从纳米级别到微米级别都有。

根据粒径的不同,大气扬尘颗粒物可以分为PM10、PM2.5和PM0.1等不同级别。

其中PM10是指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0.1是指直径小于等于0.1微米的颗粒物。

由于粒径不同,这些颗粒物的运移、沉降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在城市中,源自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活动的大气扬尘颗粒物严重污染空气。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集中在PM2.5级别以下,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吸入和沉积能力更强。

PM2.5颗粒物可以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进入人体后容易附着在呼吸道黏膜上,并进一步进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此外,PM10和PM2.5级别的颗粒物还经常被检测到超标,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性,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观测。

他们通过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样本,使用仪器设备对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

研究表明,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空气中,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不仅与排放源的不同有关,还与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不同地理位置,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工业活动的较少和车辆尾气排放的减少,大气扬尘颗粒物的粒径主要分布在粗颗粒物范围内。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2
7、扩散沉降
➢ 惯性碰撞、直接拦截和布朗扩散的比较
[例题] 试比较靠惯性碰撞、直接拦截和布朗扩散捕集粒径 为0.001~20μm的单位密度球形颗粒的相对重要性。捕集体 为直径100μm的纤维,在293K和101325Pa下的气流速度为 0.1 m/s。
34
四、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7、扩散沉降
➢ 惯性碰撞、直接拦截和布朗扩散的比较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粉尘的物理性质 净化装置的性能 颗粒捕集理论基础
2
三、净化装置的性能
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指标
–技术指标
• 处理气体流量 • 净化效率 • 压力损失
–经济指标
• 设备费 • 运行费 • 占地面积
3
三、净化装置的性能
1、净化装置的技术性能
18
四、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2、阻力导致的减速运动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d
3 p
6
p
du dt
FD
CD
d p2 4
u2
2

➢ 若仅考虑Stokes区域
du dt
3 4
CD
p
u2 dp
du 18 u u
dt
d
2 p
ρ
d
2 p
p
18
驰豫时间 或松弛时间
➢ 积分得 u u0et / (m/s) ➢ 速度由u0减速到u所迁移的距离
6、惯性沉降
➢ 惯性碰撞
– 气流速度在靶周围的分布,用ReD衡量
ReD
u0 Dc
靶子周围流体的雷诺数高 低与惯性碰撞几率的关系?
– 颗粒运动轨迹,用Stokes准数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1.单一颗粒粒径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

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

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顾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i.定向直径d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xx,如图4—1(a)所示。

ii.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4—1(b)所示。

iii.投影面积直径d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4一l(c)所示。

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A=(4A/π)。

根据xx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若颗粒体积为V,则dV=(6V/π)。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i.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ii.空气动力学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粒径的测定和定义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按颗粒的几何性质来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显微镜法和筛分法;另一类则是按照颗粒的某种物理性质间接测定和定义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汇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汇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汇总1120663班大气题一、填空:1 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2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3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 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三种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5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二、名词解释:1 温室效应2 燃烧3 可吸入颗粒物4二次污染物5空燃比答案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元素如加完,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烃,水蒸汽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3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4 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质5单位质量燃料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四、简答题1.除尘过程的机理?答:将含尘气体引入具有一种或几种力作用的除尘器,是颗粒相对其运载气流产生一定的位移,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最后沉淀在捕系表面上。

2、简述燃料中硫的氧化过程答:煤受热后,煤中有机硫与无机硫也挥发出来,松散结合的有机硫在低温(小于700K)下分解。

紧密结合的有机硫在高温(800K)下分解释出。

3、简述高斯扩散模式的假定及其扩散种类?答:(1)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源强是连续均匀的;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恒的。

(1)无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2)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3)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4)颗粒物扩散模式4、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答;1.空气条件:燃料燃烧时必须保证供应与燃料燃烧相适应的空气量.如果空气供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相反空气量过大,也会降低炉温,增加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因此按照燃烧不同阶段供给相适应的空气量是十分必要的.2温度条件:燃料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能与氧作用而燃烧.当温度高于着火温度时,只有燃烧过程的放热速率高于向周围的散热速率,从而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温度时,才能使燃烧过程继续进行.3时间条件:燃料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完全程度的另一基本因素.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时间.4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和空气中氧的充分混合也是有效燃烧的基本条件.总结,适当控制这四个因素----_空气与燃料之比,温度,时间和湍流度,是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低条件下实现有效燃烧所必需的.5、简述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反应原理答:SO2首先溶解于水中并发生解离,石灰石或者石灰浆吸收烟气里的SO2首先生成亚硫酸钙;一般在脱硫塔的底部通入空气将生成的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五、计算题:1.某冶炼厂的烟筒高62米,烟气抬升高度为13米,其so2排放速度3000000mg/h,假定烟气在烟道口采用一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为85%,试估算排放后下风向1kmso2地面浓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粉尘粒径分布测定(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粉尘粒径分布测定(1)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意义和目的:1、熟悉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操作和应用技术;2、掌握粉尘粒度的激光粒度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光在传播中,波前受到与波长尺度相当的隙孔或颗粒的限制,以受限波前处各元波为源的发射在空间干涉而产生衍射和散射,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与光波波长和隙孔或颗粒的尺度有关。

用激光做光源,光为波长一定的单色光后,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就只与粒径有关。

对颗粒群的衍射,各颗粒级的多少决定着对应各特定角处获得的光能量的大小,各特定角光能量在总光能量中的比例,应反映着各颗粒级的分布丰度。

按照这一思路可建立表征粒度级丰度与各特定角处获取的光能量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而研制仪器,测量光能,由特定角度测得的光能与总光能的比较推出颗粒群相应粒径级的丰度比例量。

采用湿法分散技术,机械搅拌使样品均匀散开,超声高频震荡使团聚的颗粒充分分散,电磁循环泵使大小颗粒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均匀分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宽分布样品测试的准确重复。

实验设备1.标准筛(40至200目);2.Rise-2008型激光粒度分析仪。

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0.02~1200微米2、准确性误差:〈±3%(国家标准样品D50)3、重复性偏差:〈±3%(国家标准样品D50)4、电气要求:交流220±10V,50Hz, 200W5、外观尺寸:1000×330×320 mm6、重量:38KG仪器主要特点介绍:光源Rise-2008型激光粒度仪选用He-Ne气体激光光源,波长0.6328微米,波长短,线宽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大于15000小时,能够很好的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激光源信号。

探测器Rise-2008型激光粒度仪光电探测系统设计独特,灵敏度高,主检测器一个,辅助检测器多个,采用非均匀性交叉三维扇形距阵排列,最大检测角可达到135 度,充分保证了信号探测的全面性。

光路Rise-2008型激光粒度仪采用一个量程设计,会聚光路独特,减少了傅立叶透镜组,使测量范围更宽,分辨率更高,误差降到了最小。

xA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xA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课堂讨论:列举生活当中 的除尘现象。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1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 粉尘的性质和除尘器性能指标; • 重力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 器、湿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 等基本知识。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34
(2)入口速度 • 提高旋风除尘器的入口风速,将使粉尘受到 的离心力增大,分割粒径变小,除尘效率提 高。 • 但入口风速过大,除尘器内气流运动过于强 烈,会把有些已分离的粉尘重新带走,除尘 效率反而下降,除尘器的阻力也急剧上升。 • 进口速度应控制在12~25m/s之间为宜。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9
4.1.3 除尘器的性能 (1)含尘气体处理量 • 除尘器的进出口气体流量的平均值衡量除尘器 处理能力。 • 漏风率δ为正值表示向外漏,δ为负值表示向 内漏。 (2)除尘效率 ①除尘器总效率:指在同一时间内除尘器捕集 的粉尘质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的百分数。
(2)粉尘的安息角 • 将粉尘通过小孔连续自然堆放在水平面上, 堆积锥体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评价粉 尘流动性。 • 多数粉尘安息角的平均值在35 °~ 36°左 右。 • 同一种粉尘,粒径愈小,安息角愈大;表 面愈光滑和愈接近球形的粒子,安息角愈 小;含水率愈大,安息角愈大。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6
2 r r g g ( ) d p u= 18m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17
d min =
18 muH ( r p - r g ) gL
• 使dmin下降的所有参数,都会使效率提高,因 此提高重力沉降室的捕集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 施: • 降低沉降室内气流速度u;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和浓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是了解大气颗粒物污染情况的重要指标。

首先,就粒径分布而言,颗粒物的粒径可以分为不同的尺寸范围。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可将颗粒物分为超细颗粒物(<0.1 μm)、微细颗粒物(0.1-2.5 μm)和粗颗粒物(2.5-10 μm)三个尺寸区间。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不同。

超细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血液和淋巴系统,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微细颗粒物则更容易进入肺部,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粗颗粒物相对较大,一般会被鼻腔或上呼吸道截留,对人体影响相对较小。

其次,大气颗粒物的浓度特征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浓度通常指的是单位体积内颗粒物的质量或数量。

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条件、排放源的位置和性质、大气扩散条件和传输距离等。

特别是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厂和燃煤等活动的增加,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往往较高。

此外,不同季节和时间段也会对大气颗粒物的浓度产生影响。

例如,冬季燃煤取暖和秋季传统农作物秸秆焚烧往往导致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明显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科研人员经过一系列实验和观测,提取了大量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随着颗粒物尺寸的减小,浓度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大部分颗粒物都是来源于污染物的气溶胶,气溶胶粒子的大小受到液滴蒸发和二次形成的影响,因此表现出不同尺寸分布。

其次,大气颗粒物的浓度特征受到地理和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

城市周围的工业区和交通路口通常会出现大气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此外,高温、高湿度和不利于空气对流的天气条件都会导致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升高。

最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模拟试卷(三)答案

最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模拟试卷(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单选题1.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范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A 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地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A不得建设工业生产设施;B 不得建设任何设施;C不得建设任何污染环境的设施;D 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3.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A可申请增加总量指标;B限期治理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C 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D 可以购入总量指标。

4.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5.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A 273K,1atmB 20℃,1atmC 0K,1atmD 273K,100Pa6.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7.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为哪个级别A 稳定B 不稳定C 中性D 极不稳定8.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小于和等于该粒径的粉尘质量与大于该粒径的粉尘质量相等,该粒径是A 质量中位粒径B 个数中位粒径C 分割粒径D 平均粒径9.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A 电厂烟尘B 水泥C 面粉D 熟石灰10.在含有毒有害气体车间设置局部排风,局部排风系统的基本组成是A 集气罩、风管、阀门、净化设备、风机B 集气罩、风管、风机、消声器、排气筒C 风管、净化设备、风机、测试孔、排气筒D 集气罩、风管、净化设备、风机、排气筒11.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12.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A 电子束法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C 钠碱吸收法D 海水吸收法13.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提高SO2吸收效果A 降低操作压力B 提高操作温度C 延长气液两相接触时间D 增大水滴粒径14.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净化烟气中SO2的工艺流程,在吸收塔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控制浆液pH为A 8~9B 5~6C <4D >915.对于集气罩的设计,以下哪种观点不正确A 尽可能将污染物包围起来,将污染物扩散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尽可能减少排风量;B 为方便工人操作和观察,集气罩开口面积越大越好,吸风点宜设在物料集中或飞溅部位;C 集气罩的结构和位置不应妨碍生产工艺操作和设备检修,必要时可设计成活动罩或拼装罩,罩口宜尽可能靠近污染源;D 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方向一致,采取配套辅助措施消除或减弱横向气流干扰。

大气污染控制考试简答题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考试简答题总结

【重力沉降室】实际性能:只能作为气体的初级净化,除去最大和最重的颗粒,沉降室的除尘效率约为40-70%;仅用于分离dp>50ηm的尘粒。

优点:结构简单、投资少、易维护管理、压损小。

缺点:占地面积大、除尘效率低。

【惯性除尘器】的应用:惯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气流速度越大、气流方向转变角度越大、转变次数越多、其净化效率愈高,压力损失愈大。

一般适合于净化密度大和粒径大的金属或矿物性粉尘除尘。

对于粘性较强或纤维性粉尘一般不适合。

惯性除尘一般效率不高,因此,一般只适合于多级除尘中的第一级除尘。

捕集粒径一般在10-20μm以上的粗尘。

压力损失一般为100-1000pa。

【旋风除尘器】--3、简述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6分)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沿外壁由上向下作旋转运动,当旋转气流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

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

二次效应-被捕集粒子的重新进入气流,比例尺寸,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电除尘的性能特点】1、分离的作用力直接施之于粒子本身;2、能耗最低,气流阻力最小;处理1000m3/h的气体,耗电0.2-0.4度,ΔP=200~500Pa。

3、能回收宽范围粒子(1μm以上的)4、除尘效率高,一般在95-99%。

处理气量大105-106m3/h,5、实用范围广,可在高温和强腐蚀性工况下工作。

【影响电晕特性的因素】1、电极的形状、电极间距离;2、粉尘的浓度、粒度、比电阻;3、气体组成的影响;4、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增加电压—电流特性方法】改变电荷载体的有效迁移率,从而改变电压—电流特性。

1、温度,场强不变,减小气体密度;2、气体密度,场强不变,提高温度;3、温度,气体密度不变,增大场强。

【影响电晕特性的因素】1.电极的形状、电极间距离2气体组成、压力、温度3不同气体对电子的亲合力、迁移率不同4气体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影响电子平均自由程和加速电子及能产生碰撞电离所需要的电压5气流中要捕集的粉尘的浓度、粒度、比电阻以及在电晕极和集尘极上的沉积6电压的波形【克服高比电阻影响的方法】1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2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3烟气调质4增加烟气湿度,或向烟气中加入SO3、NH3,及Na2CO3等化合物,使粒子导电性增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论文-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论文-徐

某烧结厂8m2球团竖炉烟气除尘工程环境工程徐霞指导教师刘子国前言由于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

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气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负担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疾病调查已发现暴露于一定浓度污染物(如空气中所含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所导致的健康后果,诸如呼吸道功能衰退、慢性呼吸疾病、早亡以及医院门诊率和收诊率的增加等。

1989年,研究人员对北京的两个居民区作了大气污染与每日死亡率。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已成为工业“三废”之首。

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直接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绿化作物的正常生长;畜禽因摄入含污染物过多的饲料后,致病或死亡,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大气污染物进入农业环境后,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进入农用水域、土壤的污染物又间接危害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生长。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

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3~248微克/米3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66微克/米3。

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强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米3)。

北方城市年均值为72微克/米3;南方城市年均值为60微克/米3。

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毕业设计目的 (3)1.2 设计课题 (3)1.3 相关参数及基础资料…………………………………………………………3.1.4 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 (3)1.5 提交的设计成果………………………………………………………………3.1.6设计参考资料 (4)第二章设计说明书2.1 某烧结厂8m2球团竖炉烟气除尘工程概况 (4)2.2 除尘方案选择的原则 (4)2.3 除尘系统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4)2.4 选用方案简介 (8)2.5 电除尘器的设备选型 (8)第三章设计计算书3.1管道系统的计算 (10)3.2风机、电机的选择 (11)3.3烟囱高度的计算 (13)第四章设计概算书4.1一次性投资费 (14)4.2设备运行费用 (16)致谢 (17)参考资料 (1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 毕业设计目的:1.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2.学会看工程图纸和绘制工程图图纸,提高看、绘工程图纸的能力;3.了解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进行工程设计计算与概预算的基本训练,提高利用已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计算题及问题详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计算题及问题详解

作业习题及答案1.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6310052.0643.44641015.0--⨯=⨯⨯,NO 2:6310058.0643.44461012.0--⨯=⨯⨯ CO :631020.3643.44281000.4--⨯=⨯⨯。

1.2 某市2004年3月10日测得空气质量如下:PM 10156μg/m 3N ,NO 2105μg/m 3N ,SO 285μg/m 3N ,CO6μg/m 3N (最大小时平均),试计算当天该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

解:由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得:PM 10:()103100100200150.0350.0150.0156.0=+-⨯--NO 2:()25.815050100080.0120.0080.0105.0=+-⨯--SO 2:()5.675050100050.0150.0050.0085.0=+-⨯--CO 浓度很小,可忽略。

故当天该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应为103,主要污染物是PM 10。

2.1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2.3% H :10.3% O :2.2% N :0.4% S :4.8%,试计算:①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②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以体积分数计);③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 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mol ) 需氧数(mol )C 823 68.58 68.58 H 103 103 25.75 S 48 1.5 1.5 N 元素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及设备运行
第三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第2讲 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粉尘的粒径 ——单一粒径
1、投影径:投影径是用显微镜观测颗粒时所采 用的粒径。
(有五种表示方法:长径、短径、定向直径、定向面 积等分径、圆等直径 )
2、几何当量径:取与颗粒的某一几何量(面积、 体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为其几何当量径。
dg n d1 d2 dn 平方根
粒径分布
蒸发、各种粒径的 比较
吸收、吸附、能见 度
平均立 方根粒

nd 3
d3 3
n
将总体积除以总个数取其 立方根
二、粉尘的粒径 ——平均粒径
名称
计算公式
物理意义
应用范围
平均立 方根粒

nd 3
d3 3
n
面积长度 平均径
nd 2
d sl
l-称量盘,2-沉降瓶,3-天平横梁,4-光源, 5-反光镜,6-光电二极管,7-放大镜, 8-驱动装置,9-记录装置,10-加载装置
沉降曲线
四、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4.液体沉降法:仪器分析结果部分显示
四、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5.气体沉降法:
使尘粒在气体介质中进行沉 降的测定方法。
离心分级机带有一套节流片, 可以改变分级机的风量。
d p
(3)筛上累积频率分布R(%):简称筛上累积分布。
指百大分于数某R 一 d粒dmpaxg径 dddmppax的 全gdp 部 颗dp 粒 d质dmpax f量 占dp 尘样总质量的
(4)筛下累积频率分布R(%):与筛上累积分布
三、粉尘的粒径分布
2.图示法
三、粉尘的粒径分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函数法 (l)正态分布(或Gauss分布)
中位径 众径 分割粒径
d50 dd d
粒径分布的累计值为50%时的 粒径
分离、分级装置性能的 表示
粒径分布中频度最高的粒径
除尘过程中分级效率为50%时 的粒径
研究旋风除尘器和洗涤 式除尘器的性能
三、粉尘的粒径分布
1、概念:粒径分布是指某种粉尘中,不同粒径的颗粒所
占的比例,也称粉尘的分散度。
2、表示形式:质量分布:用颗粒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正态分布函数 :
f
dp
100 2
exp
1 2
dp dp 2
2
正态分布曲线及特征数估计
三、粉尘的粒径分布
3.函数法 (2)对数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函数:
f
ln d p
100
ln g 2
exp
1 ln d p ln
2 ln g
dg
2
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及特征数估计
调节风量可以逐级吹出粉尘, 使粉尘由细到粗逐渐分级。
两次分级室内残留的粉尘质 量差就是对应的尘粒粒径间隔之 问的粉尘质量。
计算粒径分布。
离心分级机结构示意图
l一带金属筛的试料容器,2一带调节螺钉的垂直遮板 3一供料漏 斗,4一小孔,5一旋转通道,6一气流出口 7一分级室,8一节流 ,9一节流片,10一电机,11一圆柱状芯子,12一均流片,13一 辐射叶片,14一上部边缘,15一保护圈
四、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1.显微镜法:
用放大率450~600倍的显微镜之下,对尘粒 逐个测量,从而取得定向径、走向面积等分径 等。
用显微镜观测颗粒的直径
四、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2.筛分法:
取100g尘样为标准,通过一套筛子进行筛分, 按不同孔组上残留率进行计算,找出占总质量 的百分数。
四、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nd
体面积平 均径
nd 3 dv nd 2
将总体积除以总个数取其 立方根
表面积总和除以直径的总和
吸附
全部粒子的体积除以总表面积
传质、粒子充填层的流 体阻力,充填材料的强 度
二、粉尘的粒径 ——平均粒径
名称
计算公式
物理意义
比表面积 径
d 6 1 / a 由比表面积计算的粒径
应用范围
蒸发、分子扩散
3、物理当量径:取与颗粒的某一物理量相同的 球形颗粒的直径为颗粒的物理当量径。
(如:斯托克斯径 、空气动力学直径 )
二、粉尘的粒径 ——平均粒径
名称
计算公式
物理意义
应用范围
几何平 均粒径
算术平 均值
平均平 方根粒

dp
nd n
单一粒径的几何平均值
d2
nd 2 n
单一粒径的算术平均值
将总面积除以总个数取其
3.库尔特计数器:
使尘粒在电解介质中通过孔口,由于电阻 的变化而引起的电压波动,其波动值与尘粒的 体积成正比。
特点:
是细孔通过法中的一种,此法测得的是颗 粒的球等直径。
四、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4.液体沉降法:
根据不同大小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沉降速 度各不相同这一原理而得出的。
沉降天平法原理图
沉降天平结构示意图
粒数分布:用颗粒的个数百分数来表示
3、表示方法:列表法
图示法 函数法
三、粉尘的粒径分布
1.列表法
(l)频率分布g(%):粒径dp至dp±Δdp/2之间的
尘样质量占尘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g
m
100%
mo
(2)频率密度分布f(%·μm-1):简称频度分布,粒
径间隔宽度Δdp=1μm时尘样质量占尘样总质量的百 分数 f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