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您选择光耦还是数字隔离器

合集下载

隔离芯片专题分析

隔离芯片专题分析

隔离芯片专题分析隔离芯片专题分析1.隔离芯片:电路安全保障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期隔离器件是将输入信号进行转换并输出,以实现输入、输出两端电气隔离的一种安规器件。

电气隔离能够保证强电电路和弱电电路之间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如果没有进行电气隔离,一旦发生故障,强电电路的电流将直接流到弱电电路,可能会对人员安全造成伤害,或对电路及设备造成损害。

另外,电气隔离去除了两个电路之间的接地环路,可以阻断共模、浪涌等干扰信号的传播,让电子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涉及到高电压(强电)和低电压(弱电)之间信号传输的设备大都需要进行电气隔离并通过安规认证。

数字隔离器是最简单的隔离器件。

隔离器件可以分为5类: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运放,隔离驱动及隔离电源。

其中数字隔离器为最简单的隔离器件。

CMTI(共模瞬变抗扰度,)为衡量数字隔离器性能的关键指标。

CMTI是隔离产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CMTI指是指瞬态穿过隔离层以破坏驱动器输出状态所需的最低上升或下降dV/dt (kV/µsorV/ns)。

以光伏逆变器系统为例,隔离驱动器有一侧的地是悬浮的并且快速切换的。

CMTI是一个关键指标,如果CMTI 能力不够,可能会导致输出错误,可能会出现电路短路,影响系统安全。

对其他应用比如电机驱动器,变频器也是如此。

除了CMTI之外,还有EMC,时序能力,寿命等指标用于衡量数字隔离器性能。

1.1.数字隔离器:最基础的隔离器件数字隔离器是新一代隔离器件。

隔离器件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电力电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

从技术路线上来说,隔离器件可以分为光耦和数字隔离芯片两种。

相比传统光耦,数字隔离芯片是更新一代、尺寸更小、速度更快、功耗更低、温度范围更广的隔离器件,并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

数字隔离又分为磁耦合和电容耦合。

磁耦数字隔离器由ADI 设计开发的一款适合高压环境的隔离电路。

它是一种基于芯片尺寸的变压器,采用了COMS工艺+线圈结构,传输速度快,可靠性强,但专利封锁强。

这三点入手帮你认识数字隔离器,从此光耦是路人

这三点入手帮你认识数字隔离器,从此光耦是路人

这三点入手帮你认识数字隔离器,从此光耦是路人
 在恶劣的电机应用环境中,应用要求能够抵御高压瞬变,防止数据受扰,并且消除高压电压力对隔离器隔离寿命的影响。

此类应用的典型隔离解决方案是光耦合器,其内部绝缘层很厚,可以承受高压,但缺点是要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其光强度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温度变化而降低,这就会带来设计和可靠性问题。

 新型数字隔离器不使用LED,消除了可靠性问题,改善了绝缘能力,可与光耦合器相媲美,除此之外,它们的优势是对高压瞬变的抗扰度更强,能够更好地满足电机控制应用的要求。

 认识数字隔离器,从基本框架开始
 数字隔离器结构和技术如图1中的示例框图所示。

根据具体架构,数字隔离器响应输入逻辑电平或输入脉冲。

可使用不同方法编码和解码信号,以便跨越隔离栅收发逻辑数据。

 图1. 数字隔离器框图。

数字隔离器原理

数字隔离器原理

数字隔离器原理
数字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隔离数字信号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光电隔离或磁电隔离技术实现信号的隔离传输。

在数字隔离器中,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光电隔离器或磁电隔离器进行隔离。

例如,光电隔离器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经过光传输介质传输到输出端,最后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

这样,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就可以实现电气隔离,避免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气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数字隔离器的隔离传输能力取决于光电隔离器或磁电隔离器的性能。

光电隔离器通常使用光电耦合器来实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光转换,而磁电隔离器则通过磁电传感器和磁电隔离器来实现。

数字隔离器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

它可以将控制信号隔离开来,以确保输入干扰或噪声不会传导到输出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数字隔离器还可以用于地线隔离、信号转换和电位隔离等场景。

总之,数字隔离器利用光电隔离或磁电隔离技术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电气隔离,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08 5v 转5v 隔离电路

1208 5v 转5v 隔离电路

1208 5v 转5v 隔离电路
针对你的问题,我会从几个角度来全面回答。

首先,如果你需要将一个5V电平的信号进行隔离并保持5V电
平不变,你可以使用光耦隔离器或者磁隔离器。

光耦隔离器通过光
电耦合器将输入端和输出端隔离开来,以实现信号的隔离。

磁隔离
器则利用磁场来实现信号隔离。

这些隔离器可以帮助你在保持5V电
平的同时实现信号隔离。

其次,你也可以考虑使用数字隔离器芯片,这些芯片通常具有
多个通道,可以将输入信号隔离开来,并在输出端保持5V电平。


些芯片通常具有高速和高精度的特性,适用于需要精确隔离的场合。

另外,如果你需要进行更复杂的隔离电路设计,可能需要考虑
使用电容隔离器或者变压器隔离器。

电容隔离器通过电容器来隔离
输入输出端,而变压器隔离器则利用变压器来实现隔离。

这些方法
可以帮助你实现更复杂的隔离电路设计。

总的来说,针对你的需求,你可以选择合适的隔离器或者隔离
器芯片来实现5V转5V的隔离电路。

在选择隔离器时,需要考虑隔
离效果、速度、精度以及成本等因素,以便选择最适合你需求的隔离器。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六通道数字隔离器、磁耦合ADUM7640、ADUM7641、ADUM7642、ADUM7643

六通道数字隔离器、磁耦合ADUM7640、ADUM7641、ADUM7642、ADUM7643

六通道数字隔离器、磁耦合ADUM7640/ADUM7641/ADUM7642/ADUM7643
在各种通信、工控等领域我们经常需要对线路上的信号进行隔离,以保证系统或者人员的安全,而隔离的技术多种多样,比如光隔离、磁隔离、容隔离、硅隔离等等,在这些方案中,采用光耦进行隔离是最为普遍的,但有一个问题是,在多通道光耦上,光耦的每一个通道均要进行光的隔断,因此限制了它多通道产品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高速光耦上面,它们的芯片体积是很大的。

ADI的磁隔离技术可以一个芯片集成多个通道,因此很容易做成多通道的产品,而且产品在产品体积上可以做的很小,ADUM7640、ADUM7641、ADUM7642、ADUM7643是6通道的数字隔离器,1、2、3表示有1、2、3个反向通道,这些数字隔离器非常适合用在一些需要进行多路信号隔离的应用上,提供1Mbps和25Mbps两种规格。

在现在的一些数据采集卡中,稳定性、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在I/O口才对它的信号进行隔离,下图是采用光耦进行隔离的64路数据采集卡,每一路都采用光耦进行隔离,64颗光耦整整齐齐排列占了板子1/3的面积,如果采用多通道磁藕进行隔离能极大的缩小所占用的面积。

双通道电容隔离数字隔离器ISO7220,ISO7221

双通道电容隔离数字隔离器ISO7220,ISO7221

双通道电容隔离数字隔离器ISO7220,ISO7221
电容耦合技术是在隔离层上采用一个不断变化的电场传输信息。

各电容器极板之间的材料是一个电介质隔离器,并形成隔离层。

电容隔离相比光耦在尺寸大小和能量传输方面的高效率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磁藕又在磁场抗扰度方面甩出它几条街,电容耦合技术的缺点是其没有差分信号和噪声,并且信号共用相同的传输通道,这一点与变压器不同。

这就要求信号频率要大大高于噪声预期频率,这样隔离层电容就呈现出信号的低阻抗,以及噪声的高阻抗。

ISO7220,ISO7221就是这样的两款容藕,它们提供两个隔离通道,其中ISO7221的两个通道放向为一左一右,采用SOIC封装,和ADI公司的双通道数字隔离器脚位相互兼容,并且支持3.3和5.0V的VCC电压。

ISO722X系列包含不同速度的几个分支,包括1M,5M,25M,150M几种供选择。

型号ISO7220A ISO7220B ISO7220C ISO7220M
ISO7221A ISO7221B ISO7221C ISO7221M
速度1Mbps 5Mbps 25Mbps 125Mbps
下图是每个隔离通道的内部原理图,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高频信号可直接通过,而低频信号经编码后加在载波上通过。

数字隔离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数字隔离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数字隔离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罗国才应用工程师,世强电讯当前的电子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需要进行传递,同时要求有很高的电阻隔离特性,实现电子系统与用户之间的隔离,多采用光耦、磁隔离和电容隔离来实现,但其功耗、速度、隔离电压等方面往往不能达到最优。

针对隔离产品市场,Silicon Labs公司推出以无线传输来实现信号的隔离和传递,同时在性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本文将重点对数字隔离器的工作原理,产品特点及性能等分别进行介绍,再讲解数字隔离器在电子产品中的部分应用。

一、隔离产品的工作原理1、按照隔离产品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光耦隔离、磁隔离和电容隔离,以及Silicon Labs产品中采用的无线隔离。

以光耦为例,其传播原理如下: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其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隔离电压高,抗干扰能力强;其缺点也比较明显,速度不会特别快,最高50Mbps,LED功耗较大,工作时间较长LED很容易老化。

2、Silicon Labs以无线的方式实现信号的隔离和传播,下面以Si84xx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说明:左边Input做为信号的输入,将该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后,右边进行RF接收和处理,并且通过Output将接收的信号进行输出。

无线信号的调制频率为2.4GHz左右,不在通讯频率范围。

其调制和解调信号如下图:因为采用了无线信号进行信号的传递,信号的转换和传递速度快,数据传递速率可达到150Mbps,尺寸也可以做的很小,功耗非常低,传播时间短,隔离电压非常高。

由于是无线进行信号传递,容易造成电磁干扰。

二、Silicon Labs隔离产品分类及特点1,Silicon Labs隔离产品,大致可分为三类,数字隔离,隔离门级驱动,电流隔离传感,如下:2,产品特点。

Silicon Labs隔离产品具有功耗低、速度快、传播延迟短等优点,是业界速度最快,集成度最高的隔离器。

电路设计中几种隔离元器件的选用

电路设计中几种隔离元器件的选用
电子基础
电路设计中几种隔离元器件的选用
李念念,张小强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9)
摘要:在一般的电子电路线路设计时,经常需要考虑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的隔离、光信号与电气信号的隔离等,而选用合适的隔离元器件 是达到设计目的重要保障。分析总结了在频率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中各类隔离元器件的优缺点和选用注意事项,以正确的隔离元器件把噪 声干扰的路径切断,保证线路按预期工作。 关键词:电路;隔离;元器件;选用
5 数字隔离芯片
线圈引线
铁芯 线圈
图 3 普通电磁继电器典型结构示意图
3 脉冲变压器
脉冲变压器的一次绕组 和二次绕组分别绕于铁氧体 磁 芯 的 两 侧, 且 其 线 圈 匝 数 较少,如图 4 所示,这种结 图 4 脉冲变压器示意图 构可使脉冲变压器的分布电容极小,仅为几个 pF,所以可 用于脉冲信号的隔离 [3]。脉冲变压器在传输脉冲信号时,可 滤除直流信号,因而在电子线路设计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脉冲变压器所传递信号的频率在 1k ~ 1MHz 之间,现 在已有的高频脉冲变压器的传输频率可达到 10MHz[4]。作 为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隔离,不作为开关。优点:价格相对较 低,使用简单,且为无源,环境适应能力强。缺点:有时间 延时,响应速度不快,对波形整形有限,体积相对较大,较 难集成,失效率较高。脉冲变压器选用时应注意输入输出的 阻抗匹配问题,同时要统筹兼顾其安放空间,来决定需要选 用的路数。
| 81
电子基础
条件各异,不能选用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力学条件下使 用,可按比整机的环境力学条件高一级的条件选用。
衔铁 动簧片触点
常开触点
复原弹簧
常闭触点
①实际应用时的工作电压,通常需要保留一定的余量; ②选用的固态继电器应与负载类型相匹配; ③实际工作时的负载电流不可超过器件规定的绝对最 大值,在环境温度升高时需要降额使用; ④固态继电器在关断时,负载与电源没有完全隔离,此 时应考虑安全性等问题。

数字隔离芯片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0424

数字隔离芯片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0424

数字隔离芯片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近几日,电动车起火的新闻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将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这个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不仅关乎驾乘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今天,我们从隔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需要数字隔离芯片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要隔离,隔离最主要的需求来自安规需求,即要防范人体以及低压设备承受高压或者浪涌的冲击。

其次是性能的需求,隔离能够消除地环路,同时能够隔离噪声,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错性。

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来说,通常是12V或24V的系统,因此是不需要隔离的。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管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汽车,电气化设计涉及到了400V及以上的电压,而出于安全的角度,这些高压信号需要被隔离。

在新能源汽车中涉及到隔离的模块有很多,首先是车载充电器模块(OBC,On Board Charger),它的输入是220伏的电源,输出是高压的电池电压,这就必须需要隔离。

第二个是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动力电池由很多节电池串联组成为高压电池,因此它也是需要隔离的。

另外像车载里面DC/DC 转换器、电机控制驱动、CAN总线这些模块都需要隔离。

不管是在这些模块内部还是各个模块之间,高压低压之间很多时候是需要传递能量以及传递信号,因此就需要隔离器件,隔离高压信号的同时还能够传递信号。

通常来说,大家会选择用光耦来作为隔离器件,但在新能源汽车中,数字隔离芯片技术更为适合。

几种数字隔离芯片的技术那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中不用光耦而选择数字隔离芯片呢?这就要从隔离的技术来讲。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隔离技术。

首先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光耦。

光耦是通过光信号进行数字信号传输,中间有一层高耐压的绝缘材料,通常是polyimide。

光耦的特点是使用历史悠久,耐压高。

但因为其通过控制发射光信号与关闭光信号进行信号传递,通常速度比较慢。

ADI磁耦数字隔离器原理介绍

ADI磁耦数字隔离器原理介绍
单通道磁耦内部框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输入的信号经过一个施密特触发器进行脉冲信号调整,使输入的波形为标准的矩形波。另磁耦还独具直流较正功能,图中的两组线圈起到脉冲变压器的作用,输入端逻辑电平的变化会引起一个窄脉冲(2ns),经过脉冲变压器耦合到解码器,然后再经过一个施密特触发器的波形变换输出标准的矩形波,如果输入端逻辑电平超过2US都没有任何变化,则校正电路会产生一个适当极性的校正脉冲,以确保变压器直流端输出信号的正确性,如果解码器一端超过5US都没有收到任何校正脉冲,则会认为输入端已经掉电或不工作,由看门狗电定时器电路,将输出端强行置为高电平。
ADI
贴子发表于:2009/2/4 11:02:55
磁耦是一种数字隔离器,可替代光耦,并在速度、耐温、使用性能等各方面都优于光耦。
与光耦不同,磁耦是基于芯片级的变压器隔离技术,没有经光耦的光电转换过程。并且体积远远小于、通讯、A/D转换、PDP、等各种系统中。

数字隔离器原理及应用

数字隔离器原理及应用

数字隔离器原理及应用数字隔离器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隔离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和噪声。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耦合器件或磁耦合器件,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建立一个隔离屏障,使输入端的电子信号无法直接传播到输出端,从而实现信号隔离的效果。

数字隔离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数字隔离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数字隔离器可以用于隔离传感器信号、控制信号、通信信号,保护控制系统不受电磁干扰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通信设备中,数字隔离器可以用于隔离通信线路之间的干扰,保障通信数据的传输质量。

在医疗设备中,数字隔离器可以用于隔离医疗设备与人体之间的电气连接,保护患者安全。

数字隔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光耦合和磁耦合两种。

光耦合器件通过光电转换实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信号隔离,具有高速传输、高隔离性能的优点,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和高隔离性能的场合。

磁耦合器件通过磁耦合实现信号隔离,具有较高的耐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工作环境恶劣、电磁干扰较大的场合。

数字隔离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数字隔离器可以有效隔离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地电位差,避免因地电位差引起的信号干扰和损坏设备。

其次,数字隔离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此外,数字隔离器还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隔离,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数字隔离器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护系统不受外部干扰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保护人身安全,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因此,数字隔离器在工业控制、通信、医疗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数字隔离器ADUM1400,ADUM1200,ADUM3200

数字隔离器ADUM1400,ADUM1200,ADUM3200

ADUM1200/1201,ADUM1400/1401,ADUM3200/3201关键词:数字隔离器,磁耦,高速磁耦,多通道磁耦型号品牌封装ADUM1200 ADI SOP-8ADUM1400 ADI SOP-18ADUM3200 ADI SOP-8这几款是ADI公司生产的数字隔离器,或者叫磁耦,这些磁耦在高速多通道领域比光耦更具有性价比,因为磁藕的通道都可以集成在芯片上,而光耦的每个通道都要用到一对输入与输出芯片,且要每个通道在封装时要相互独立,因此ADI公司非常乐意用这些优势来宣传他们的产品。

ADUM1200与ADUM3200 ADUM1400ADUM1200与ADUM3200是双通道的,他们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25Mbps,而ADUM1400是四通道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90Mbps,因此仅从速度方面来讲,他们相比光耦是相当有优势的。

对于磁耦来说每个通道都包含:一个输入缓冲器,一个编码器(内置刷新发生器),一个隔离变压器,一个解码器(内置看门狗定时器)和一个输出缓冲器。

因为这些这些磁耦通常应用在一些现场总线中,而要想接受和发送信息在同一块磁耦上完成,因此就有必要有正向与反向的通道,比如下面的ADUM1201,ADUM3201,ADUM1401。

ADUM1201与ADUM3201ADUM1401我们可以看到ADUM1201与ADUM3201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需要了解的是,由于磁耦采用CMOS技术,因此在系统级ESD (静电放电)、电涌电压、快速瞬变或其它过压条件下,它比光耦更容易受到闩锁或ESD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支持磁耦在恶劣ESD条件下的应用,ADI公司将推出的ADuM3xxx系列改进了电路设计和布局,提高了他们对ESD事件的耐受能力,当然他与ADUM1xxx系列的磁耦引脚和规格都是兼容的。

应用基于这些磁耦高速的传输速率和优秀的隔离能力,他们可应用在一些现场总线通信中,保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数字隔离器原理

数字隔离器原理

数字隔离器原理数字隔离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将数字信号从一个电路隔离到另一个电路,以保护电路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它在工业控制系统、通信设备和电子仪器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数字隔离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数字隔离器的基本原理数字隔离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耦合器或磁耦合器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隔离开来。

光电耦合器是一种将输入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电信号的器件,而磁耦合器则是利用磁场的作用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隔离开来。

二、数字隔离器的工作方式数字隔离器通常由输入端、输出端和隔离器件组成。

输入端接收来自源电路的数字信号,经过隔离器件的处理后,输出端将隔离后的信号传递给目标电路。

在光电耦合器中,输入端的光信号通过发光二极管产生,并经过光电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

这样,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就通过光信号进行了隔离。

在磁耦合器中,输入信号通过输入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输出线圈,从而在输出端产生电信号。

这样,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就通过磁场进行了隔离。

三、数字隔离器的优势数字隔离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隔离性能好:数字隔离器能够有效地隔离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避免干扰和噪声的传递。

2. 电气隔离:数字隔离器能够实现电气隔离,避免电流和电压的传递,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抗干扰能力强:数字隔离器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的电磁干扰和噪声,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传输速度快:数字隔离器能够实现高速的信号传输,满足现代工业控制和通信系统对高速传输的需求。

四、数字隔离器的应用领域数字隔离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工业控制系统:数字隔离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于隔离控制信号和传感器信号,保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通信设备:数字隔离器在通信设备中用于隔离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保护通信设备免受电气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3. 电子仪器:数字隔离器在电子仪器中用于隔离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保护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数字隔离与光耦隔离应用

数字隔离与光耦隔离应用

数字隔离器将在多领域取代光耦隔离器从原理上一般分为三类:光电隔离器,电感式隔离器和电容隔离器。

习惯上将第一类称为光耦,后面两类称为隔离器。

隔离器从原理上一般分为三类:光电隔离器,电感式隔离器和电容隔离器。

习惯上将第一类称为光耦,后面两类称为隔离器。

这三类隔离器应用广泛,各有优缺点,其主要厂商都不断投入新的研发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光耦方面,Avago、Vishay、Toshiba、松下、NEC,以及台湾冠西、佰鸿等都是行业翘楚,尤以Avago占市场优势地位。

隔离器市场则以ADI、NVE、TI、Silicon Labs等厂商占主力。

光耦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隔离器件,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目前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包括晶体管耦合器、高速集成电路输出耦合器、三端双向可控硅耦合器以及光控继电器等,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及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光耦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无触点,使用寿命长。

这种情形下,速度与功耗成为采购关注焦点。

不同的应用对光耦的速度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通信应用中,DeviceNet规定了相对较低的数据速率,包括125kBd、250kBd和500kBd,传播延迟要求小于40ns;CAN总线规定了125kBd低速和1MBd高速数据速率,但对传播延时没有严格的要求;Profibus发送数据则要求在12MBd范围内,并规定了隔离器、收发器和连接本身的PWD总延时。

近日安华高推出了两款车用级高速低功耗数字CMOS光电耦合器产品ACPL-M71T和ACPL-M72T,都使用较低驱动电流和较低功耗的LED技术进行设计,适合高速15MBd和低速数字应用。

485信号隔离方案

485信号隔离方案

485信号隔离方案
485信号隔离方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利用光耦隔离实现485隔离:最早的隔离器件为光耦隔离器。

在基于CMOS的数字隔离器出现以前,市面上所有的隔离器件均为光耦隔离器件。

2. 利用光耦+数字隔离实现485电路隔离:由于普通的光耦隔离芯片只能适用于通讯速率较低的情况,那么在高速信号传输电路中,485使能信号可继续使用光耦隔离器件对进行隔离,而数据信号通路则可使用高速数字隔离芯片实现。

相较于传统光耦电路,系统传输速率提高,且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3. 利用NOVOSENSE 集成隔离485芯片实现485电路隔离:相较于上述
三种利用复杂外围电路实现485电路隔离的方案,NSi8308x系列芯片仅需单颗芯片即可实现485隔离,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以上是三种常见的485信号隔离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
择适合的方案。

这九种模拟信号的隔离方法,你都掌握了吗?

这九种模拟信号的隔离方法,你都掌握了吗?

这九种模拟信号的隔离方法,你都掌握了吗?1.隔离干扰源;2.分隔高电压。

隔离数字信号的办法很多,隔离模拟信号的办法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关键是隔离的成本,比想象的都要高出许多。

特别是要求精确测量的场合,模拟信号的隔离,成本高得更加是离谱的无法想象。

我从事这种系统开发多年,对自己所知道的隔离方法做个小小的总结:数字隔离方法:1、光耦;2、ADI 的磁隔离芯片,ADuMXXXX(XXXX为数字代号,如I2CADuM1250);3、自己用变压器隔离。

数字隔离办法,一般实现的都是单向数字信号的隔离,对于双向数字信号,需要两个隔离单元来实现,体积非常的惊人;很难减小体积。

相对于速度很成本,如果速度小于100KHz一下,个人推荐用Ps2501这样的常用光耦隔离数字信号,很好的性价比,隔离度也非常的高。

一般Ps2501这样的光耦隔离度都在3000V/RMS以上。

但是如果隔离数字信号的频率在200KHz以上,用Ps2501这样的光耦就不行了,要换高速的数字光耦,价格成本也上去了,不划算了。

所以可采用ADI的磁隔离芯片。

最便宜的磁隔离芯片每通道的价格在$0.7,算下来人民币也才4~5块人民币,选在6N137、6N136这样的高速光耦,已经没有性价比可言,浪费大量的PCB空间用于隔离部分。

成本在4块左右,甚至更高,主要看你的6N137的采购量。

但ADuM系列的磁隔离芯片的尺寸小很多很多,价格相比也很有优势。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磁隔离芯片的隔离电压只能到1000V左右,这个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如果只是隔离干扰源,自然没问题,如果是隔离高电压,那么要仔细考量一下设计了。

自己用隔离变压器来隔离的办法,一般人是用不到的,因为完全没有经济效益。

它只有一点好处,就是隔离电压可做得非常高,一般只有变频器、逆变器等IGBT的驱动,需要隔离非常大的电压,超过5000V;才使用。

因为一般的芯片和光耦都实现不了了。

模拟信号的隔离:1、线性光耦;2、隔离放大器 ;3、频压转换和压频转换+数字隔离;4、飞电容;5、采用DA/AD+数字隔离的办法实现模拟信号的采样复原,进而实现隔离的办法;6、普通光耦实现的线性隔离。

数字隔离器优势剖析

数字隔离器优势剖析

数字隔离器问世于 10 多年前,目的是降低光耦合器相关的不利影响。 数字隔离器采用基于 CMOS 的电路,能够显着节省成本和功耗,同时大大提 高数据速率。数字隔离器由上述要素界定。绝缘材料决定其固有的隔离能力, 所选材料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结构和数据传输方法的选择应以克服上述不利 影响为目的。所有三个要素必须互相配合以平衡设计目标,但有一个目标必 须不折不扣地实现,那就是符合安全法规。 绝缘材料 数字隔离器采用晶圆 CMOS 工艺制造,仅限于常用的晶圆材料。非 标准材料会使生产复杂化,导致可制造性变差且成本提高。常用的绝缘材料 包括聚合物(如聚酰亚胺 PI,它可以旋涂成薄膜)和二氧化硅(SiO2)。二 者均具有众所周知的绝缘特性,并且已经在标准半导体工艺中使用多年。聚 合物是许多光耦合器的基础,作为高压绝缘体具有悠久的历史。 安全标准通常规定 1 分钟耐压额定值(典型值 2.5 kV rms 至 5 kV rms)和工作电压(典型值 125 V rms 至 400 V rms)。某些标准也会规定更短 的持续时间、更高的电压(如 10 kV 峰值并持续 50 μs)作为增强绝缘认 证的一部分要求。基于聚合物/聚酰亚胺的隔离器可提高最佳的隔离特性,如 表 1 所示。
基于聚酰亚胺的数字隔离器与光耦合器相似,在典型工作电压时寿命 更长。基于 SiO2 的隔离器对浪涌的防护能力相对较弱,不能用于医疗和其他 应用。 各种薄膜的固有应力也不相同膜的厚度有限,因而隔离能力也会受限;超 过 15 μm 时,应力可能会导致晶圆在加工过程中开裂,或者在使用期间 分层。基于聚酰亚胺的数字隔离器可以使用厚达 26 μm 的隔离层。
数字隔离器优势剖析
数字隔离器在尺寸、速度、功耗、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光耦合器 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多年来,工业、医疗和其他隔离系统的设计人员实现安全隔离的手段 有限,唯一合理的选择是光耦合器。如今,数字隔离器在性能、尺寸、成本、 效率和集成度方面均有优势。了解数字隔离器三个关键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 关系,对于正确选择数字隔离器十分重要。这三个要素是:绝缘材料、结构 和数据传输方法。 设计人员之所以引入隔离,是为了满足安全法规或者降低接地环路的 噪声等。电流隔离确保数据传输不是通过电气连接或泄漏路径,从而避免安 全风险。然而,隔离会带来延迟、功耗、成本和尺寸等方面的限制。数字隔 离器的目标是在尽可能减小不利影响的同时满足安全要求。 传统隔离器光耦合器则会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功耗极高,而且数 据速率低于 1 Mbps。虽然存在更高效率和更高速度的光耦合器,但其成本也 更高。

换个角度思考 看隔离数字电源的另一种选择

换个角度思考 看隔离数字电源的另一种选择

换个角度思考看隔离数字电源的另一种选择我的同事Chris Keeser 正在研究SoC”>PSoC5LP开关电容模块,发现了该产品的一个隐藏特性。

SoC”>PSoC的入门设计工具PSoCCreator 中并没有提到这个特性,参考手册提到了,但只是非常简略地一笔带过。

您会问,这到底是什么特性?这就是开关电容模块中内置的一阶Sigma-Delta 调制器模式。

那么,为什么这会对电源设计有用呢?下面我就来一步步分析。

看看您的家庭或办公室,您会发现各种电子系统,大多数电子系统乃至全部电子系统都要通过电源将较高的AC 电压转变为较低的DC 电压。

为了安全,这种转换过程需要高度隔离。

这里需要考虑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大多数开关电源都必须在没有DC 电流的空隙上调节输出。

怎么调节输出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常见经典方法就是结合误差放大器和补偿网络以及偏置光耦合器,如图1 所示,实现安全空隙的桥接。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并不能描述所有可能的隔离设计情况,不过这也能说明问题。

可以使用经过适当设计的光耦合器,而且往往比较成功,但(或许您已经知道了)光耦合器是多变不定的。

两个具有相同部件号的相邻光耦合器在传输特性方面可能大不相同(部件的正常制造差异)。

传输特性会随着部件的老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再加上采用如图1 所示的偏置配置,其传输特性通常是非线性的,这就会引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要设计出适合大规模生产且经久耐用的电源,就会面对相当大的挑战。

数字隔离器相对于普通光耦合器而言具备一项优势,即输入到输出的关系基本是一比一,而且不会变化。

此外,信息传输的速度也非常快。

数字隔离器的技术障碍在于它的二进制特性,这与图1 的例子形成对比。

数字隔离器善于传输数据,而不是原始的模拟信号。

这就是Sigma-Delta 调制器能够发挥作用的。

Silicon Labs推出可直接替代光电耦合器的数字隔离器

Silicon Labs推出可直接替代光电耦合器的数字隔离器

Silicon Labs推出可直接替代光电耦合器的数字隔离器
佚名
【期刊名称】《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年(卷),期】2012(12)11
【摘要】Silicon Laboratories(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推出光电耦合器的替代产品Si87xx数字隔离器,其基于主流CMOS工艺并具有创新的发光二极管(LED)仿真输入。

新型Si87xx数字隔离器提供完美的引脚配置和封装,兼容多种光电耦合器产品,并具备卓越的抗噪声能力、更高性能和可靠性。

SiliconLabs公司
Si87xx光耦替代器件采用基于CMOS工艺的专利隔离架构,完全消除基于LED
的光电耦合器特有的敏感性。

通过提供更长的产品寿命和更高的可靠性,Si87xx
隔离器允许系统制造商支持更长的终端产品质保期,并降低维修或更换产品的成本。

【总页数】1页(P86-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32
【相关文献】
1.SILICON LABS推出首款6通道5KV数字隔离器 [J],
2.Silicon Labs集成数字隔离器技术和片上隔离式DC-DC转换器Si88xx [J],
3.Silicon Labs推出6通道5kV数字隔离器 [J],
4.Silicon Labs推出高性能5kV数字隔离器 [J],
5.Silicon Labs推出ISOpro数字隔离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大PK:隔离,您选择光耦还是数字隔离器???
由ADIForum于2014-1-15 创建
正方——支持数字隔离器:
功耗低——数字隔离器在低频条件下只使用光耦合器功率的1%;在50Mbps,即光耦合器最高传送速率条件下(数字隔离器可以工作在100Mbps以上),它使用光耦合器功率的大约20%。

降低功率会使其提高可靠性。

设计简单方便——单个器件;标准TTL或CMOS;电源可根据预算灵活调整;无CTR,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不像光耦缺少集成特性,完整的集成解决方案降低整体BOM成本……
反方——支持光耦:
光耦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隔离器件,产品种类繁多,价格便宜;
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无触点,使用寿命长;
……
您怎么看?欢迎参与探讨(无论您持怎样的观点,尽可畅所欲言,无所谓对错)。

硬件高手的实际设计经验分享——提高系统效率的几个误解
mu-zi 2014-1-10 下午5:52
误解一:这主频100M的CPU只能处理70%,换200M主频的就没事了
点评:系统的处理能力牵涉到多种多样的因素,在通信业务中其瓶颈一般都在存储器上,CPU 再快,外部访问快不起来也是徒劳。

误解二:CPU用大一点的CACHE,就应该快了
点评:CACHE的增大,并不一定就导致系统性能的提高,在某些情况下关闭CACHE反而比使用CACHE还快。

原因是搬到CACHE中的数据必须得到多次重复使用才会提高系统效率。

所以在通信系统中一般只打开指令CACHE,数据CACHE即使打开也只局限在部分存储空间,如堆栈部分。

同时也要求程序设计要兼顾CACHE的容量及块大小,这涉及到关键代码循环体的长度及跳转范围,如果一个循环刚好比CACHE大那么一点点,又在反复循环的话,那就惨了。

误解三:这么多任务到底是用中断还是用查询呢?还是中断快些吧
点评:中断的实时性强,但不一定快。

如果中断任务特别多的话,这个没退出来,后面又接踵而至,一会儿系统就将崩溃了。

如果任务数量多但很频繁的话,CPU的很大精力都用在进出中断的开销上,系统效率极为低下,如果改用查询方式反而可极大提高效率,但查询有时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中断中查询,即进一次中断就把积累的所有任务都处理完再退出。

误解四:存储器接口的时序都是厂家默认的配置,不用修改的
点评:BSP对存储器接口设置的默认值都是按最保守的参数设置的,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总线工作频率和等待周期等参数进行合理调配。

有时把频率降低反而可提高效率,如RAM的存取周期是70ns,总线频率为40M时,设3个周期的存取时间,即75ns即可;若总线频率为50M时,必须设为4个周期,实际存取时间却放慢到了 80ns。

误解五:一个CPU处理不过来,就用两个分布处理,处理能力可提高一倍
点评:对于搬砖头来说,两个人应该比一个人的效率高一倍;对于作画来说,多一个人只能帮倒忙。

使用几个CPU需对业务有较多的了解后才能确定,尽量减少两个CPU间协调的代价,使1+1尽可能接近2,千万别小于1。

误解六:这个CPU带有DMA模块,用它来搬数据肯定快
点评:真正的DMA是由硬件抢占总线后同时启动两端设备,在一个周期内这边读,那边些。

但很多嵌入CPU内的DMA只是模拟而已,启动每一次DMA之前要做不少准备工作(设起始地址和长度等),在传输时往往是先读到芯片内暂存,然后再写出去,即搬一次数据需两个时钟周期,比软件来搬要快一些(不需要取指令,没有循环跳转等额外工作),但如果一次只搬几个字节,还要做一堆准备工作,一般还涉及函数调用,效率并不高。

所以这种DMA只对大数据块才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