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概念综述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综述

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综述

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综述概述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和运营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设备管理涉及管理和维护企业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而质量管理则是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对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综述,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设备的购买、安装、维护保养和更新等各方面。

良好的设备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员工的安全。

设备购买设备购买是设备管理的第一步,它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预算制定购买计划。

在购买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品牌信誉、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

购买设备需要与设备供应商充分沟通,确保购买到适合企业需求的设备。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安装的位置合适,并按照设备制造商的指导和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规定的技术参数,并满足相关安全标准。

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是设备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包括定期保养、预防性维护和故障修复等工作。

定期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预防性维护可以提前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故障修复可以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机时间。

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更新也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设备更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老旧设备,及时更新可以避免其频繁出现故障,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预期质量标准的过程,它涉及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优秀的质量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加市场份额。

质量设计质量设计是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考虑产品的质量特征和需求,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预期的质量标准。

质量设计需要对产品的功能、外观、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利用各种质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

文献综述 全面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

文献综述 全面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

文献综述题目:全面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院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日期:目录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 (3)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支柱因素 (4)三、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7)四、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8)五、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9)六、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实现 (10)七、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 (15)八、参考文献 (17)全面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摘要:现代企业要具有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中心、技术创新、持续改进、提升人员素质、弘扬企业文化。

对本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这将是立足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重要性;企业;应用21世纪是质量大师朱兰先生预言的“质量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已成为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刘源张就曾指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莫过于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全面质量管理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的。

菲根堡姆把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这个定义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产品或服务要满足顾客要求,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作用,从而更全面地去解决质量问题。

第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了从市场调研、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作业),到销售、售后服务等全部有关过程。

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仅要搞好生产或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搞好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质量管理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质量将成为我国广大企业抓住机遇、迎接严峻挑战的关键。

要拓展海外市场,必须靠有竞争力的质量;要保护国内的市场,不再有高关税和政府的过渡保护,也要靠质量的较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大发展。

本文综合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评价,提出看法,以便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管理改进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

在“数量”问题已解决的今天,人们将越来越追求和依赖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质量的领域不断拓宽,生活的质量、环境的质量、文化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质量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影响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民族的形象。

质量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回顾(一)、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20-30年代)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过程分工细化、日益复杂,许多美国企业按照泰勒的管理模式,纷纷设立检验部门,使检验与生产分离开来,其最大特点为“事后把关”。

(2)统计质量阶段(20世纪40-50年代)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休哈特就提出“控制与预防缺陷”的概念。

主要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在方式上由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

但这种方法只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而不能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将企业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二)、质量管理的理论流派1、事后检验20世纪,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1911 年泰勒出版了专《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泰勒制度”,强调科学分工,故产品检验由以往的自产、自检改为产、检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当涉及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研究时,学术界对于这一主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一、建筑工程质量理管国内外现状欧洲是质量管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现代质量管理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

从欧共体到欧盟,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人们认识到,质量已成为全世界的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质量有了可比性,也使产品、过程、体系有了可比的质量。

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还要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其竞争力。

因此,欧洲企业不满足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还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更高要求的质量体系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永恒的话题。

建筑工程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某一时期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作为建筑,它是一门艺术,代表某一民族的文化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以及民族形象。

从这种意义上讲,工程质量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涉及多个学科。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发第9l号主席令公布《建筑法》,并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建筑法》第三条规定:“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

”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就是确保其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各项特性的要求。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2000年1月30口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第2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2000年1月10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促使工程建设企业建立了完善企业的质量责任制,明确企业和各项目、建设、生产各环节的质量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建没程序、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建没合同约定履行质量保证职责,大大促进了我国工程质量的提高。

所谓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能”它包括质量方针、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食品质量管理文献综述工程114 31111420 王春月摘要:针对今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本文主要从食品质量管理的定义、现状原因、体系结构、对策及趋势展望等方面对食品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将众多学者对食品质量管理的一些观点进行梳理,以期全面的认识食品质量管理。

同时也求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实现真正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对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近些年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却不容乐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塑化剂”等字眼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几乎达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激起了全社会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对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视。

从整个战略层面看,这一系列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威胁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更为严重的是它严重损害我国食品生产与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降低了我国食品的国际信誉,制约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食品消费环境就必须进行食品质量管理。

一、相关概念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李正明(2003)认为,所有食品在正常摄取时必须确保安全,任何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东西,不能成为合法销售的食品。

因此不存在普通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谁比谁更安全的问题。

食品质量的定义,高新宇(2011)认为,食品是用来满足不同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食品的全部特性。

食品质量策划、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质量保证与改进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高新宇将这些活动统称为食品的质量管理。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第一、管理部门要及时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产生,从而保护公众健康;第二、通过杜绝有误导倾向的食品、不卫生的、甚至是有毒有害的食品进入大众人群,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三、通过建立一个完全合乎国际标准规则的企业标准质量体系,来保持消费者对于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安全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发展。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综述学生: XX指导老师:XXX摘要:搞好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本文拟对质量管理的涵义、发展历程及动向进行论述。

同时,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改进新趋势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改进新趋势。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rendsStudent:XXTutor:XXAbstract: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imag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 enterprise. Based on amounts of former works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 some main issues about the meaning of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have a summary of 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suggestion of some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Development history;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引言:飞利浦电器公司总裁蒂默宣称: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反映了质量与社会、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质量已成为了效率、完美、合理和进步的同义词,“生活质量”的提出把质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

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3)质量改进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实践。旨在通过持续 改进,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4)质量安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质量安全的理论和实践。旨在确保产品 质量安全,降低质量安全风险。
3、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的方法和 成果
中国质量管理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 究等。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质量管理体系 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改进和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 果,如《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食品安全法》等。
4、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的成功案 例分析
在质量管理方面,中国有许多成功案例。例如,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质量管 理创新就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公司通过引进零缺陷管理理念,建立了南航质量文 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此外,公司的严格质量控制也为其赢得了国 际声誉。公司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其产品和服务 的高质量。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中国企业已经逐渐将质量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感谢观看
三、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进措施:
1、加强员工培训:酒店应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和服务意识。例如,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服务技巧培训等,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 质。
2、改进管理流程:酒店应优化管理流程,确保任务分配合理、沟通顺畅。 例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流程优化过程,从而提高服务质 量和工作效率。
引言
质量管理是组织追求持续改进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中国质量管理逐渐受到广泛和重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的加速,质量管理已成为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次演示旨在综述中 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共3篇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共3篇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共3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提高效率,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 (QMS)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可通过组织方法、流程控制及相关文件记录等方式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目的,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竞争力。

QMS认证是指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以证明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已实施、有效。

QMS认证已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提升企业声誉的有力手段。

近年来,关于QMS认证的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者的关注。

关于QMS认证的有效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认证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作用多项研究表明,QMS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对企业的质量改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QMS认证,企业能够更好地规范流程、管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了企业自我改进和优化。

2、认证对企业效益的影响QMS认证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是企业决策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多项研究结果发现,QMS认证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with it,企业不仅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升,而且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收益,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声誉。

3、认证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支持一些研究指出,QMS认证可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提高政府和公众的信任,从而更好地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

尽管QMS认证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但一些研究也强调,QMS认证并不是万能的,还需要企业在实际质量管理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实现QMS认证的价值最大化。

总之,QMS认证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在企业实践中逐步受到重视。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一、质量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从术语的基本特性来说,质量是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包括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项目)围绕着以使产品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为宗旨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为宗旨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它是企业(项目)各级职能部门领导的职责,而由企业最高领导(或项目经理)负全责,应调动与质量有关部门及项目的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完成质量管理的任务。

质检员的概念质检员的概念: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的反映,质量保证工作的中心是各部门各级人员认真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能。

对于一个建设工程来说,质检员应对现场质量管理的实施全面负责,其必须具备如下素质,才能担当责任:一、要求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质检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要求对设计、施工、材料、机械、测量、计量、检测、评定等各方面专业知识都应了解并精通。

二、要求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

质检员负责工程的全部质量控制工作,要求其必须对工作认真负责,批批检验,层层把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三、要求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管理经验。

质检员是现场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者和负责人,要求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和质量验收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进行。

质检员直接上级:对质检科科长负责。

质检员负责对象:物资、产品、设备的质量检查。

质检员工作目标:负责项目部所有物资、产品、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

质检员的质量职责1、开工前向承担该项目的班(组)长和全体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质量交底,对于重要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技术质量交底的内容应该全面详尽,力求具体,重要的技术质量交底应采用适当的文件形式或现场标牌形式及其他有效方式;2、认真按照规定内容检查指导现场施工活动,有效地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综述

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综述

设备管理与质量管理综述1. 引言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要素之一。

设备管理涉及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具有最佳性能。

质量管理则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本文将对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综述,并探讨它们在企业成功运营中的重要性。

2.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对企业的设备进行规划、安装、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改善生产过程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2.1 设备规划设备规划是指在设备购买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设备需求的评估、设备采购计划的制定等。

在设备规划中需要考虑到生产需求、设备性能、技术要求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设备。

2.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是确保设备正确安装和配置的过程。

正确的设备安装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减少因安装错误导致的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与周围环境适配、电力和气体等资源供应充足等。

2.3 设备管理和维护设备管理和维护是确保设备持续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设备日常操作、定期维护和故障修复等。

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目标是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维护措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和故障率。

2.4 设备更新和淘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和磨损,不能再满足生产需求。

设备更新和淘汰是指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情况,及时更新旧设备或淘汰不再使用的设备,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要求的过程。

以下是质量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3.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过程。

质量控制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2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持续改进的过程。

它涉及到识别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措施和评估改进效果等。

TQM教案(全面质量管理)

TQM教案(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篇TQM基本概念第一章质量一、质量的概念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2000)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来修饰.注2:“固有的”(其反义词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2、产品的质量特性⑴性能:性能是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⑵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⑶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⑷安全性:产品保证顾客的生命不受到危害,身体和精神不受到伤害,以及财产不受到损失的能力。

⑸经济性: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3、服务的质量特性⑴功能性:功能性是指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它是服务质量中最基本的特性。

⑵时间性:时间性是服务在时间上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能力.⑶安全性:指服务过程中顾客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的特征。

⑷经济性:指顾客为了得到不同服务所需费用的合理程度。

⑸舒适性:指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

⑹文明性: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

二、质量的层次第一层次质量:满足顾客的基本要求第二层次质量:满足特定的顾客要求第三层次质量:实现超越顾客潜在要求的期待的惊喜三、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P18)⑴魅力特性: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⑵必须特性: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

四、魅力质量的体现:1、产品的特色:包括外观、色泽、结构、性能、都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2、当顾客第一次购买后,对产品及服务的感受超越了其购买前对产品的期望值,并认为比同类产品更具有特色.3、对产品实际使用的经历,促使顾客对其产生情感倾向,产生了重复购买行为,并会向其他顾客宣传。

魅力质量的重要性●魅力质量是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前提●魅力质量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的发展●营造魅力质量是质量管理追求的方向如何创造魅力质量?●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轮子同时转动●更新观念●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开发适合顾客潜在需求的新产品五、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管理是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样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过程。

质量与质量战略管理综述

质量与质量战略管理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XM企业的质量管理战略研究Research o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y of XMEnterprises作者杨远霞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周洁系部工商管理二O一六年五月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周洁指导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论文。

若有抄袭,愿承担一切后果。

特此声明作者签名:杨远霞签字日期: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授权使用声明作为本科生毕业的条件之一,毕业论文著作权拥有者授权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拥有毕业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毕业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

本人提交的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公开□保密( 年)作者签名:签字日期: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摘要这是一个战略制胜的时代,面对激烈竞争,复杂变化的经营环境,人们更加关注企业的未来命运,越来越重视利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质量问题是一个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质量战略管理是现代质量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战略管理在质量管理中延伸和具体应用,是战略管理与质量管理结合应用而形成新的管理模式。

本文就XM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状做分析,提出按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XM企业只有迅速灵活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管理,适时调整战略管理,才能达到用户满意并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对产品质量管理进行持续的战略调整。

关键字: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战略,XM公司质量管理,客户满意AbstractThis is a winning strategy era, in the face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complex change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terprise's fate in the futu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Quality is a strategic problem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i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management model. The XM company product quality status analys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is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f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s enterprise management Heart link.XM enterprises only quickly and flexibly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strateg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to adapt to the fast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sustained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Keywords: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y, XM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customer satisfaction目录摘要iAbstractii1质量管理与质量战略管理综述11.1质量管理11.1.1质量管理的定义11.1.2质量管理的特征11.2质量管理的发展11.2.1质量检验阶段11.2.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1.2.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1.3质量战略管理综述21.3.1质量战略的提出和概念21.3.2质量战略的原则和特点31.4质量与企业竞争力41.4.1质量与市场竞争41.4.2质量与经济效益41.4.3质量与企业竞争优势42.XM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分析42.1企业背景42.2产品质量现状分析52.3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现状分析52.4企业的质量战略管理问题总结52.4.1流程规范性不足52.4.2产品试制把关不严,缺乏合理小批量评估52.4.3缺乏质量成本控制意识62.4.4缺乏质量意识,领导支持与参与不足63.XM公司质量战略管理研究63.1企业质量战略管理的构想63.1.1企业竞争力的启示63.1.2质量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73.1.3质量战略的应遵循的原则73.2缔造“用户完全满意”83.2.1“用户满意”质量战略的依据83.2.2“用户满意”质量战略的内容83.3创造质量战略所需条件93.4制定“用户完全满意”质量战略的执行措施93.4.1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素质93.4.2营建”用户至上”的质量文化,突出“零缺陷”93.4.3推行6σ质量管理,强化“零缺陷”机制104总结10参考文献11致谢121质量管理与质量战略管理综述1.1质量管理1.1.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战略研究

企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战略研究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应用的探讨,明确了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的重要性和优势。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全面控制各环节的 质量成本,实现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应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及时采取改进 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
然而,本次演示的研究也存在一定限制,例如样本选取的范围较窄,未来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以获得更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此外,未来研究还可 以从定量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更准确地评估战略质量成本管 理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最后,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进而增强市 场竞争力。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应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方面具有共性和差异性。例如,制造业在应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时,更注重生 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成本优化;而服务业则更加客户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此 外,大型企业在应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方面更具优势,因为它们通常具有更加 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更容易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
2、价值链分析:通过对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质量的关 键因素,制定相应的质量战略。
3、质量标杆法:通过对比同类产品的最佳实践和标杆组织,发现自身不足, 制定相应的质量战略。
4、质量功能展开:通过分析产品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产品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变异,找出根本原因 并采取措施消除,制定相应的质量战略。
1、质量成本的界定与核算:如何准确界定质量成本,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核算,是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
2、质量成本优化模型:通过构建质量成本优化模型,找出质量成本结构中最 优的投入产出比,是企业实现质量与成本双优的重要手段。
3、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系统:如何构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系统,以实现对质量 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项目的计划、监控和控制,以确保项目的交付符合质量要求。

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减少风险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本文将从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原则和工具等方面进行综述。

在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方面,Harrison和 Lock (2004)将项目质量定义为项目团队应关注的问题,即项目交付的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所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和期望。

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可交付物的质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同时增加客户满意度。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质量控制的实施和质量改进的持续追踪。

质量目标的设定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起点,它需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项目的特点和约束条件等。

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是根据质量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和方法。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测量、质量评估和质量问题解决。

质量改进是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它需要根据质量评估结果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项目质量管理的工具主要包括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控制图和质量管理软件等。

质量测量指标是用来度量项目交付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的指标,它可以从质量目标的角度进行考虑。

质量控制图是用来监控项目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的图表,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软件是用来辅助项目团队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工具,它提供了质量测量、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功能。

综上所述,项目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的一系列活动。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质量控制的实施和质量改进的持续追踪。

项目质量管理的工具主要包括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控制图和质量管理软件等。

通过项目质量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可交付物的质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同时增加客户满意度。

全面质量管理经典理论和模式的综述

全面质量管理经典理论和模式的综述

全面质量管理经典理论和模式的综述摘要:为了完整、准确理解全面质量管理,深刻领会全面质量管理的真谛,本文经查阅《中国知网》,对全面质量管理经典理论和模式进行了综述,综述了4位大师的经典理论和模式。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模式就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现实图景来说,它囊括了许多人的思想和模式。

我们时常发现各国乃至各个组织TQM实践的侧重点和使用的术语都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它们选择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式。

为了完整、准确理解全面质量管理,深刻领会全面质量管理的真谛,经查阅《中国知网》,全面质量管理经典理论和模式有戴明的:戴明循环、质量管理14要点以及深刻的知识体系;朱兰的:质量螺旋和质量三部曲:策划、控制和改进;克罗斯比的:零缺陷、质量管理四条真理和质量改进14个步骤;费根鲍姆的:“全面质量10要点”和“四项基本工作模型”。

一、戴明的理论和模式1.戴明的PDCA(PDSA)循环模式PDCA循环模式是戴明在日本工作期间提出的,该模式的特点是把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看成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顺序的循环往复。

后来戴明又将检查(Check)改成研究(Study),并将PDCA循环改为PDSA 循环,因为他认为“研究”一词更能体现实际需要。

这一循环包括四个环节、八个步骤。

(1)计划阶段。

通过分析诊断,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该阶段包含四个具体步骤,即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

(2)执行阶段。

按预定计划、目标、措施及分工安排,分头实施。

(3)检查或研究阶段。

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

(4)处理阶段。

该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即总结执行计划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并转化为标准加以巩固;将执行计划过程中的不成功或遗留问题转下一个PDCA(PDSA)循环解决。

质量管理制度含义

质量管理制度含义

质量管理制度含义1.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2.降低成本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误工,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品率和返工率,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提高客户满意度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4.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参与度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参与和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责任分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5.提高企业品牌声誉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品牌声誉和市场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能够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吸引更多客户和投资者,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

6.符合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保证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制定和执行符合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的合法合规,减少风险和责任,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品牌声誉和符合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一、引言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质量管理研究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就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质量管理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家,而在中国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导向下。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质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武器,质量管理在中国的研究也在不断扩展与深化。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质量成本理论、零缺陷理念、体系化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工具等。

其中,零缺陷理念对中国质量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零缺陷理念强调通过预防性措施降低缺陷的发生,注重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

它的提出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

三、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特点1.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在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经常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例如,质量管理与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同时,质量管理在制造业、服务业、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的质量管理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质量管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质量管理中引入了西方的现代管理方法,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3.应用与创新中国的质量管理研究强调应用与创新,重视企业实践和管理创新的研究。

质量管理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中国质量管理研究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拓展。

四、中国质量管理研究面临的挑战虽然中国的质量管理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还停留在方法论和模型的层面,对于理论的推广和深化仍有待提高。

质量管理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质量管理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质量管理研究报告范文模板质量管理研究报告范文模板一、引言(1)背景介绍: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2)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需解决的问题;(3)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研究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4)论文结构:简要介绍论文结构。

二、文献综述(1)质量管理概念:对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相关概念进行综述;(2)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介绍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模型;(3)质量管理方法:综述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4)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三、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选取与研究目的相关的质量管理案例;(2)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3)案例评价:评价案例中质量管理实践的效果和可行性。

四、质量管理研究模型构建(1)研究模型构建:提出和构建质量管理研究模型;(2)变量定义与假设设定:定义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3)研究方法选择:选择适合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五、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1)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说明样本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数据的收集过程;(2)数据分析与结果: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并展示主要的结果;(3)结果解读与讨论:对分析结果进行解读,并结合前期的文献综述进行讨论。

六、质量管理改进策略研究(1)质量管理挑战的发现:分析当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质量管理改进策略: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改进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3)改进效果评估:评估改进策略的效果和可行性。

七、结论与展望(1)研究结论总结:对研究所得结论进行总结;(2)研究限制和展望:对研究过程中的限制进行分析,并展望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按照学术规范列出参考文献)附录(可附上相关数据、问卷、图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何谓品质(QUALITY)
质量---就是适用。
质量---就是满足客户期望的特性。
质量---就是符合需要的条件。
质量--- 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征或特 性具有满足顾客规定或潜在需求的能力。
因为,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有客户不断购买我 们的产品;而我们的产品必须符合他们的需 要,让他们满意,才能不断地获取客人的订 单,相互获利 .
经营策略 流程导向
TCS
顾客才是衣食父母 远景规划/质量文化
全员参与
?
人力资源质量
品质因子
全员参与 PQCDSM TQM 策略质量/技术质量
质量成本 经久耐用
CWQC ?
流程管理/质量成本 持续改善
变异减少 顾客满意
TQC?
石川馨 方针管理/机能管理/日常管理
降低不良
符合规格 QC
QA ?
费根堡 全员改善/ 美: QIT;日:QCC
第二阶段 领班的质量管理
19世纪开始,生产方式逐步变为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而置于一 个领班的监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一个作业员的质量。
第三阶段 检查员的质量管理
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要管理
大量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质量,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展
出指定专人来负责产品检验。
资源
顧客
管理
資源管理
量測、分析及改善
滿意
要求 輸入
產品 實現
15.05.2020
加值活動 資訊流
輸出 產品
质量政策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15.05.2020
4
别让冰山淹没了你
再次检验; 报废; 过剩的库存; 停工;
可视成本
旷工
声誉受损
重复生产过程
隐含成本
危机性管理
失去机会
顾客不满意
15.05员.20工20的流失
品質管理概念
15.05.2020
沒有品質,就沒有明 天
制作﹕唐玖琳 1
质量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过程,任一过程要素都存在质量问题, 工作的目标是使相关方满意
质量如何定义
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程度,包括有形和无形质量,用户 满意是评判的标准
采用怎样的方法提高质量
从评估转到预防:评估告诉我们已经发生的事情,应 通过预防提高和保证质量,从根本消除问题
实施计划与 措施
返回 15
裘兰:
➢ 产品质量所要表现的特性,应该是满足客户使用上的需 求,而追求质量的改进应是长期并持续进行的。
第五阶段 全面品管管制 (TOTAL QUALITY CONTROL,TQC)
全面品管是把以往的品管做法前后延伸至市场调查,研
究发展,质量设计,原料管理、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等
部门,建立质量体系,此体系可说是专家式品管,较着
1重5.05理.202论0 研究。
10
➢ 第六阶段 全公司质量管理(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 CWQC)
?
品管制度﹝田口/QFD/ISO 9000/QIS﹞
QI ? 休华特 产品生命周期﹝耐用/绿色产品﹞
?
管制图:SPC / 改善技术:QC七大手法
量测技术
起始时间 → 19世纪 1920 1940 1950 1970 1980 1990
15.05.大20辐20 推展 → 1940 1950 1960 1980 1990 2000
12
品管大师的质量理念
戴明:(日本人尊称为「质量之父」)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最有效用且有
买主的制品」 最终检验是无法获得具有竞争力的质量,改善质量应
从最根本做起。 不断的对员工实施教育训练,促其做对的事情。 持续改善是追求质量的不二法门,亦称「戴明循环」。
质量如何测量
用钱来测量质量,注重效益管理。所有为质量付出的
代价都必须用财务表现,质量不是目的,质量是提高
15.05.202企0 业竞争力的最有力手段
2
以流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系统模式
Input
ACTIVITY Output “Value Added”
品質管理系統 之持續改善
顧客
管理責任
输入
活动
输出
15.05.2020
6
任何问题发生
1. 必须去追该不该发生. 2.谁应负责任.
3.现在要做甚么.
4.怎样证明改善有效.
5.改善schedule是甚么. 6.当事者是否己知.
7.是否有教育训练.
8.为甚么没有反应的机智能力
9.到底错在哪里.
10.怎么去防止发生(不二过).
12020
7
应有的质量态度.
1. 任何缺点都可以预防. 2. 操作员具有相当的能力 3. 工作者是值得信赖的. 4. 零缺点.100%Defect-free parts .
15.05.2020
8
质量管理的演进史
学习品管应了解质量管理的进化史。
第一阶段 操作者质量管理
18世纪,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人负责制作,因此产品好坏也就 由同一人处理。
➢ 第七阶段 全集团质量管理(GROUP –WIDE QUALITY CONTROL, GWQC)
➢ 结合中心工厂、协力工厂、销售公司成一个庞大的质量体系。
15.05.2020
11
TQM 时代的来临
品质观念
习惯出来的 经营出来的 管理出来的 设计出来的 制造出来的 检查出来的
经营理念
顾客满意
全员参与 企业文化
15.05.2020
9
第四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
1924年美国 W.A SHEWATR 利用统计手法提出第一张管 制图开始,从此的质量管理进入新纪元。此一时期抽样 检验亦同时诞生。1950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各企业以管 制图及抽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取辉煌的成果,SQC的 使用也是近代管理突飞猛进最重要的原因。
15.05.2020
13
品質管制程序
PD
P 計劃
AC
D 執行
PD
C 檢討
AC
A 改善
以不断的滚轮前进代表持续改善,或以螺旋向上的方式来
表1示5.05持.202续0 改善永不停止
14
15.05.2020
未决问题转 入下一循环
分析 现状
对实施结 总结分析
AP CD
找出 原因
找主要原因
制定措施
实施结果与 目标对比
➢ 日本的全公司质量管理有别于美国的TQC,称为CWQC .从企业经 营的立场来说,要达成经营的目的,必须结合全公司所有的部门 的每一个员工,通力合作,构成一个能共同认识,易于实施的体 系,使自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设计、采购、制造、检查、销 售、服务为止的每一个阶段,均能有效管理,并全员参与;即为 CWQ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