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doc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内政办发〔2023〕1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10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核心引擎作用,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推动全区经济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期,聚焦完成“两件大事”,以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要素市场化为主线,以数字化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以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为牵引,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就业,推动自治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能力。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示2023年度科技计划拟立项项目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示2023年度科技计划
拟立项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3.09.28
•【字号】
•【施行日期】2023.09.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示2023年度科技计划拟立项
项目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有关批示精神,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创新发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内科发〔2022〕4号),现将2023年度自治区科技计划拟立项项目承担单位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9月28日至10月10日。
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不受理匿名材料。
我厅郑重声明:自治区科技厅工作人员从未向项目申报、承担单位布置与正常管理工作无关的任何工作,从未要求项目申报、承担单位提供与正常管理工作无关的任何服务,如推销各种产品、书籍,甚至以各种理由索要钱款等。
请各地科技部门增强防范意识,严防上当受骗,并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和有关企业提高警惕,遇到有关情况请及时与我厅联系核实,情节严重者请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予以追查。
联系电话:战略规划处************
政策法规与监督处************
机关纪委************
附件:2023年自治区科技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9月28日。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制挂帅”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优化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利用全国范围的优势创新资源解决自治区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揭榜挂帅是指由发榜方提出具体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需求、政府提供对接平台并予以立项认可及经费资助的新型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方式。
第三条揭榜挂帅项目须聚焦自治区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旨在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组织等社会创新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准实施重大科技任务。
第四条揭榜项目包括技术攻关类和成果转化类两类项目。
技术攻关类项目所提出的需求应聚焦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前沿技术等,应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提升我区乃至国家相关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
成果转化类项目所提出的成果须具备转化应用或产业化条件,符合自治区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一)技术攻关类项目主要由自治区内企业提出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发榜,由科技兴蒙“4+8+N”合作主体或全国范围内的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联合体(与发榜企业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下属子公司)进行揭榜攻关。
(二)成果转化类项目主要针对科技兴蒙“4+8+N”合作主体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或全国范围内的其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发榜,由区内有技术需求和应用需求的企业(与发榜方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下属子公司)进行揭榜转化,企业技术支撑不足的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接,但应以企业为主。
第五条技术攻关类发榜方应是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重大技术需求或技术难题的企业。
(一)一般应为行业或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和规模的企业或领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发榜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28•【字号】内政办发〔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7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引导带动全社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全区研发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规模达到370亿元左右。
二、主要举措(一)强化政府研发投入引导带动作用。
1.加大政府研发投入。
建立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政府、部门研发投入联动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主体责任。
“十四五”时期,全区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5年达到56亿元。
2.优化政府科技资金支出结构。
强化政府创新导向作用,建立适应创新规律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加强政府科技资金的统筹管理,按照财政资金来源渠道、总量和使用主体不变的原则,对现有部门和单位资金中用于研发经费投入的部分资金进行统筹,逐步提高用于研发活动的比重,支持企业的各类奖补资金原则上全部用于研发活动。
3.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科技计划组织体系,实行竞争立项、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制度;坚持企业主体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承担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比例达到60%以上;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自治区研发方面转移支付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自治区创新主体,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财政事权对应原则以及国家项目资金实际到位情况,按要求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字号】内政办发〔2016〕136号•【施行日期】2016.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发〔2016〕136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5〕10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由自治区本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组成。
本办法所称“自治区本级部门”是指与自治区财政厅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本办法所称“项目单位”是指直接负责项目申请并组织项目实施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本级各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中央财政下达由自治区本级部门确定具体项目并在自治区本级列支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比照本办法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指由自治区本级部门直接实施,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并在自治区本级列支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
第五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综合预算的原则。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3.16•【字号】呼政字〔2018〕50号•【施行日期】2018.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驻呼伦贝尔市各单位:现将《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3月16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呼政发〈2016〉161号),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强市战略,特制定《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一、申报时间所有申报主体申报事项的时间需在《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印发后,即2017年1月1日之后。
二、申报主体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组织、团队和个人。
三、工作流程(一)申报:市科技局发布公告,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
(二)审核:市科技局或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申报主体的申报材料及有关情况进行审核。
(三)会商:市科技局将各单位、组织、团队及个人申报的奖补事项及金额进行汇总,并组织相关部门会商。
(四)审批:市科技局将会商确认的奖补名单及金额统一报送市政府研究批准。
(五)公示:市政府研究批准后,市科技局将奖补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六)奖补:公示无异议后,市科技局报请市政府拨付奖补资金。
四、奖补标准按照《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呼政发〈2016〉161号)规定的奖补标准执行。
五、具体申报要求与审核程序(一)意见第1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机制1.申报条件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制度健全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且有自主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活动的企业。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3.12.13•【字号】内人社办发〔2023〕204号•【施行日期】2023.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区各有关部、委、办、厅、局人事(干部)处,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部门,各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全面推进分类分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持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内人社发﹝2017﹞3号)精神,现就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开展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培训(一)学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参加继续教育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在自治区范围内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管理权限由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学时后,在全区范围内认可。
2024年继续教育培训从2024年1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截止。
(二)内容和方式1.公需科目。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办好“两件大事”,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培训。
公需科目实行网络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学时。
自治区本级单位培训工作由自治区人事考试院组织实施,各盟市培训工作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
2.专业科目。
自治区本级单位专业科目培训内容和方式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基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各盟市专业科目培训由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行业主管部门确定。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过程管理办法【最新版】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过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文件的通知》精神,为保证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大专项管理实行综合协调、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监理辅助、集体决策的原则。
采取有限目标、分期实施、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为了加强重大专项协调管理,在自治区科技厅设立重大专项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厅领导、相关业务处室领导组成,对重大专项的发展重点领域、立项建议、经费安排、监督检查、重大问题、项目验收等相关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第四条重大专项的过程管理实行自治区科技厅、专家委员会和科技中介机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自治区科技厅是专项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专家委员会负责对专项的实施负有决策咨询和协调指导职责;中介机构负责对专项实施的评估和监理工作。
第五条在每个专项管理中,由相应的分管厅长牵头,相应业务处室负责项目全过程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应的经办人。
领导小组要与分管厅长、业务处室领导、相应经办人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
第二章过程管理第六条专项首席专家负责组织召开重大专项内各专题协调会议,检查专项/专题实施情况,研究与协调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提交的专项/专题文件和资料进行审查。
第七条重大专项实施过程实行阶段评估监理。
自治区科技厅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包括一、二中心)与专家委员会,组成重大专项专家评估监理小组,专家组由技术、经济和管理专家等组成。
评估监理小组根据合同要求每年不少于1次对专项执行情况进行阶段评估,并提出监理报告(包括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监理建议等)。
监理报告作为专项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
监理报告与事实有重大出入,首席专家和承担单位可向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提出复议申请。
第八条评估监理小组对重大专项的发展方向、合同签订、实施过程、项目验收等技术与管理问题提供咨询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2017〕156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2017〕156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精神,大力发展我区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中关于“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要求,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建造、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以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重点,依托技术创新和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促进工程建设全过程提质增效,推动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和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市场需求,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编号、编码规范》.doc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4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32
中国气象局
141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
233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14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234
国家统计局
14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23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44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236
国家旅游局
14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237
国家测绘局
14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E—代表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国家科技计划名称代码对应关系
板块名称
计划名称
代码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即863计划(A)
AA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B)
BA
基础研究计划
(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CA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CB
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
CC
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
(D)
国家重点实验室
0
附件三
攻关计划项目领域、项目类型与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间的对应表
项目领域
代码
项目类型
代码
信息
1
重大项目
A
自动化
2
重点项目
B
材料
3
引导项目
C
能源
4
交通
5
农业
6
资源
7
环境
8
生物医药
9
社会事业
10
其它
11
附件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后6位流水号编号: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发布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发布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公布日期】2016.12.15•【字号】内科发计字[2016]10号•【施行日期】2016.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关于发布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内科发计字[2016]10号各盟(市)、自治区扩权强县试点旗县(市)科技局、财政局,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内政发电〔2015〕2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2017年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我们以自治区科技计划储备项目库为基础,结合自治区各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编制了《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现予印发,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程序盟市及盟市以下提交的项目申报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盟市科技局、财政局对申报书进行初审,上报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自治区本级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书,由主管部门集中审核后,报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自治区本级无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书可直接向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提交;自治区扩权强县试点旗县(市)提交的项目申报书,由旗县(市)科技局、财政局对申报书进行初审,上报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同时报盟市科技局、财政局备案。
二、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2.重点项目支持金额100-300万元,一般项目支持金额100万元以下。
3.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和当年申报项目累计不得超过1项;项目主要参加人,在研项目和当年申报项目累计不得超过2项(含2项)。
4.指南中已经明确项目研究开发内容,本次申报重点考察项目申报单位承担指南项目的能力,以及完成项目考核目标方案的可行性。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加快建立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形成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内党办发〔2019〕16号)等有关规定和自治区相关政策,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自治区科技厅”)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结合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设立科技计划。
第三条自治区科技计划遵循职责清晰、组织规范、监督有力、绩效导向的原则,以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简化管理程序,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为目标。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科技计划安排立项,并由自治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项目和课题。
课题是项目的组成部分,按照项目总体部署和要求完成相对独立的研究开发任务,服务于项目目标。
第五条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方式主要包括:资助、后补助、补贴、奖励等。
第二章设置与调整第六条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包括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关键技术攻关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创新平台(人才)体系建设计划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计划等。
第七条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在保持相对连贯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实行动态调整,科技计划体系应根据监督与评估的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八条项目组织管理的主体包括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
项目实施的主体是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评审咨询专家和科技服务机构接受自治区科技厅或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委托,参与项目管理服务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12.16•【字号】内工信科电字〔2021〕444号•【施行日期】2022.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12月1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认定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四章示范企业管理第五章附则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推动自治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科〔2010〕540号),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下简称示范企业)是指在自治区制造业重点领域具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突出成果,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
第三条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规范、有序推进。
第四条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示范企业认定的有关管理工作。
示范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盟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示范企业的组织申报、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示范企业的认定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具体时间及有关事宜以下发的组织推荐通知为准。
第六条申报示范企业的基本条件:(一)在自治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用、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二)在自治区内建有科研、生产基地且中方拥有控制权;(三)已认定为自治区级以上(含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五)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从业人员30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3000万元以上。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20•【字号】呼政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驻呼伦贝尔市各单位:现将《关于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8月20日关于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重大举措,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呼伦贝尔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一)推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围绕生态环境、绿色农牧业、生物科技、装备制造、大数据、新兴产业等领域,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企业设立创新计划,建立创新平台,组织攻关团队,提高科研投入。
着力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
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重大项目并予以配套支持。
(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在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同时,给予企业研发投入资金后补助,企业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下的按5%给予补助,企业研发投入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按超额累进3%给予补助,企业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按超额累进2%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5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自治区后续如出台相关政策,按照最优政策执行)。
(三)培育科技型企业。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措施(暂行)》的通知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措施(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公布日期】2021.11.05•【字号】锡署发〔2021〕126号•【施行日期】2021.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措施(暂行)》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盟各有关部门、单位:《锡林郭勒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措施(暂行)》已经行署2021年第2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2021年11月5日锡林郭勒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措施(暂行)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内党发〔2020〕17号),制定本措施。
一、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聚焦新能源、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智慧矿山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实行“揭榜挂帅”,着力解决依靠自身科技力量难以突破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及工艺。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经盟科技局评估后,对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预期经济效益显著的单个项目,按照研发投入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责任单位:盟科技局、财政局、工信局、发改委、能源局、农牧局、卫健委、大数据中心、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与符合我盟产业需求、拥有成熟科技成果、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兴蒙合作主体开展合作,对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企业购买的技术、服务的费用,依据合作协议、转帐凭证、对方收款凭证等,择优给予10%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企业引进科技成果,获得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或经全国技术合同登记系统登记经认定的技术合同(转让、服务、开发、咨询等),在我盟开展成果转化,以企业最近一个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向税务部门自行申报的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数额为补助测算基数,择优按照企业研发费用的1%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1. 引言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为了促进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合理、高效管理,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项目支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包括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
3. 评价目标确定(1)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支出特点,客观、全面反映项目的支出绩效水平。
(2)在确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项目的科研成果、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率、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确立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区域。
4. 评价内容(1)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内容包括项目支出合规性、项目效率和成果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
(2)项目支出合规性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经费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合规等情况。
(3)项目效率和成果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研究成果产出情况等内容。
(4)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具体包括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5. 评价方法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客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专家评议等方法进行评价。
6. 评价程序(1)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应当按照年度计划进行,进行过程应当及时、全面、真实。
(2)评价程序包括评价计划制定、评价数据收集、评价分析与评定、评价报告编制、评价结果发布等环节。
(3)评价程序中应当充分调动参与评价的各方力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7. 结果运用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供各级政府部门、项目主管单位和承担单位等参考,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科技计划项目支出效益的最大化。
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的通知

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6•【字号】厅发[2011]64号•【施行日期】2011.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的通知(厅发〔2011〕64号2011年9月6日)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自治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确保“草原英才”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政策规定。
一、原则要求(一)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按需引进,量才选拔,重点培养,重在使用。
(二)根据自治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社会发展等对人才的需求,围绕项目建设、课题攻关吸引和凝聚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
采取刚性和柔性两种方式,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以引进带培养、以培养促引进”的方式,在区内重点选拔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草原英才”选拔条件(三)“草原英才”选拔对象应当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且身体健康。
(四)从区外选拔引进“草原英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院士不受限制,创业人才学历、年龄可适当放宽)。
刚性引进:通过调入或聘用方式到我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柔性引进: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来我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且每年工作不少于3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1 201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2014年9月
目录
重点项目(1)
一、实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程(1)
(一)农牧业领域(1)
1.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1)
(二)高新技术领域(2)
2.新型稀土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2) (三)社会发展领域(2)
3.新药研发及药物大品种二次开发(2)
4.沙化土地恢复与资源持续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3)
5.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4)
6.节水设备开发与废水处理新技术应用(4)
7.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5)
二、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工程(5)
(一)农牧业领域(5)
8.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5)
9.绿色草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制开发(6)
10.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核心技术集成与示范(6)
(二)高新技术领域(7)
11.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及伴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新技术开发(7)
12.特种石墨材料及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制备及应用技术研发(7)
13.航空物探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8)
一般项目(9)
一、实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程(9)
(一)农牧业领域(9)
1.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与种子产业化(9)
2.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9)
3.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9)
4.农业机械装备创制与产品开发(9)
5.动物饲料技术开发与产业化(10)
6.高产奶牛核心群快速扩繁新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10)
(二)高新技术领域(10)
1.风电、光伏发电等多能互补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10)
2.低镝、铽钕铁硼永磁材料和环形材料生产技术集成(11)
3.PVC稀土热稳定剂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11)
4.基于优势资源高附加值钢种开发及生产技术集成(11)
5.有机氟化工高端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开发(11)
6.氯碱化工下游产业链中高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11)
7.新型陶瓷、碳化硼及特种光纤等非金属材料研发及产业化(12)
8.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研发与产业化(12)
9.煤化工下游精细化高端产品开发(12)
10.褐煤锗富集提取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12)
11.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示范(12)
12.专用车辆、铁路车辆、工程机械、煤化工大型设备、煤矿机
械等重型装备研发及示范(13)
13.智能化、多功能农牧联合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研发(13)
14.数控机床、专用机床及其功能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13)
15.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研发及应用(13)
16.工业余压余热利用技术研发(14)
17.工业固、液、气体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开发应用与示范(14)
18.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推广及应用示范(14)
19.工业生物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新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14)
(三)社会发展领域(15)
1.区域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15)
2.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15)
3.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模式示范(15)
4.智慧城市建设示范(15)
二、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工程(16)
(一)农牧业领域(16)
1.特色杂粮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集成示范(16)
2.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6)
3.蔬菜品种选育及绿色生产技术研究(16)
4.农作物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16)
5.乳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17)
6.家畜生物繁育技术研发(17)
7.新型兽用新制剂的关键技术研制开发(17)
(二)高新技术领域(18)
1.太阳能发电、储能关键技术研发(18)
2.新型中小型风力发动机的研究及应用(18)
3.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及应用(18)
Ce/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磁制冷机研发(18)
5.镧、铈等稀土材料平衡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制造技术研发(19)
6.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研发(19)
7.高端有机氟材料研发(19)
8.低阶煤分级利用技术研发(19)
9.煤化工转化、变换合成系工艺过程各类催化剂的开发(19)
10.煤化工产品下游深加工及高端精细化学品开发(20)
11.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深加工技术研发(20)
12.有色金属采选废弃物、尾矿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20)
13.牧草收获机械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研发(20)
14.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及应用(21)
15.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21)
16.物联网技术研发与重点产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21)
17.数字矿山技术开发(21)
18.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建设(22)
19.蒙古族文化数字化展示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建设(22)
20.民族工艺美术及民族艺术品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