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停搏(心室静止):心房、心室无电
活动,心电图可见一直线,或偶见P波。
•无脉搏的室性心动过速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8
a.心室颤动 b.心室扑动c.心室静止 d.电-机械分离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9
18% 11%
心室颤动 心电-机械分离 心室静止
•室颤多发生于心 源性猝死,尽早除
71颤% ,复苏成功率高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4
心肺脑复苏
对心跳呼吸停止病人所采取的恢复 循环、呼吸和脑功能的抢救措施.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5
2病 因
心血管疾病 不明原因 其他原因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6
心脏骤停的原因
一 心源性原因:冠心病(心梗)、心肌炎、 心肌病、主动脉疾病、严重心律失常…..
二 非心源性原因:
1 呼吸停止:窒息、COPD…
2 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钾、钠、 钙
3 药物中毒或过敏
4 电击、雷击或溺水
5 麻醉和手术意外
6 原因不明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7
3 心脏骤停的类型
•心室颤动(室颤): 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
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分为粗颤和细颤。
•心电-机械分离:心肌有电活动但无泵血功
能,心电图可见间断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 QRS波群。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0
建立人工气道(口咽导管 气管导管)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1
•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呼吸支持) 是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推动肺、 膈肌 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肺 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2
方法
1 口对口人工呼吸 方法:拉直呼吸道后,一手捏鼻孔,一手
31
手法:双手掌根重叠,双手指并拢或互相握 持,只以掌根部位接触胸骨,不离胸 。
1)手臂要伸直,身体前倾,使腕、 肘、肩关节成一直线
2)按压应以复苏者髋部为支点, 上身发力垂直下压。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2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3
深度:4~5cm 频率:10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30:2 按松时间比:1:1 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按压部位要准确
• 体位:平卧于硬板床上,必要时垫硬板。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6
1 基础生命支持
•A (airway) 保持气道通畅
气道梗阻与开放
仰面举颏法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8
托下颌法 救护者用两手同时将左右下颌角托 起,一面使其头后仰,一面将下颌骨前移。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9
• 口咽部异物清除 救护者一手抓住舌和下 颌,另一手的示指伸入患者口腔深处直至 舌根部,掏出异物。
10
4 心博骤停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最早出现
◆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心音消失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很快停止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或紫绀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1
5 心博骤停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最早出现
非医务人员判断标准
❖大动脉搏动消失 医务人员需以上两个标准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2
二、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3
三期
基础生命支持(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持续生命支持 (PLS)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4
1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 基础生命支持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其目的是 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 时间(4min)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6
2 口对隔离面罩呼吸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7
口对人工气道 (口咽导管、气管导管)
Baidu Nhomakorabea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8
4 皮囊—面罩通气
手法:“E” “ C”
手法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9
C (circulation) 恢复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 通过按压胸部,增加胸腔内压和(或)直接
压挤心脏维持血液,辅以适当呼吸,就可为脑和 其他重要器官提供充足的氧供。
双向波除颤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40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一、概述
心搏骤停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
1 定义 心脏骤停
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 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 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 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
猝死
•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 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 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 死亡(WHO标准)。
压力要均匀适度; 按压姿势正确; 胸外按压要配合人工呼吸; 救护者交换中断时间不超过5秒。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4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5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6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7
D 除颤
•(electric 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是利用除颤器释放的高压电流, 使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打断导致快速 心律失常的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达到 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扳开口,吸一口气包住病人的口吹气。连续 缓慢地吹气两次,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再行胸外按压。
潮气量400~600ml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3
a.口对口通气 b.口对鼻通气 c.口对气管造口通气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4
口对隔离面罩呼吸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25
•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15次/分; 婴幼儿20次/分
• 包括: ❖ 心跳、呼吸的判定, ❖ 畅通呼吸道(A); ❖ 人工呼吸(B); ❖ 建立有效循环(C); ❖ 除颤(D)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15
基础生命支持
• 判断心搏、呼吸骤停 ❖ 评估意识:轻拍两肩膀呼叫病人 ❖ 评估脉搏:扪及颈A的搏动 ❖ 评估呼吸:一看胸腹部起伏;
二听患者的呼吸音 三感觉有无气流。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8
心源性猝死时出现心室颤动,这时只有将 整个心室肌的电活动全部消除,才能有 机会恢复心脏的窦性心律。电击除颤是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9
• 电击除颤的时机——尽早除颤原则 20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对心脏骤停患 者立即开始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方式: ❖ 同步除颤 ❖ 非同步除颤:单向波除颤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30
C (circulation) 恢复循环
• 胸外心脏按压 体位:去枕平卧,背垫硬板 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一手的示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上移至
胸骨下切迹,将另一手中指紧靠示指,示指紧靠在 胸骨下切迹,一手掌根紧靠中指放于患者胸骨上。 该处为按压部位。 原理:心泵,胸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