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考前基本概念梳理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或导致物体形状、速度、方向改变的物理量。
- 质量和重力: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量度,而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动能与功-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功:能量的转移或转换。
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 功率: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或能量转换。
3. 静电学- 静电力:由于物体带电而产生的力。
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可以是吸引力或排斥力。
- 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空间,通过电场线可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 电势能:由于物体处于电场中而具有的能量。
4. 电流与电路-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阻组成的路径,使电流得以流动。
5.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物理场。
磁场可以对其他磁体或导体产生力。
- 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6. 光学-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会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7. 声波和听觉- 声波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媒质进行传播。
-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
- 听觉:人类的听觉是感受和识别声音的过程。
8. 核能与核反应-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具有正电荷且包含质子和中子。
- 核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辐射的过程。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转换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涉及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等方面。
本文将对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力学1.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的改变,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在九年级中,我们将学习力的种类(接触力、重力、弹力等)、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的作用和效果等方面知识。
2. 运动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我们将学习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匀速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等概念。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力学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
我们将学习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和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力的测量和力的图示为了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将学习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此外,了解如何通过力的图示来直观地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也是很重要的。
5. 机械能与功率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力,而功率则是对机械能的转化率。
我们将学习势能、动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率的定义。
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平均运动速度的度量。
在九年级中,我们将学习热平衡、热量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以及温度的测量方法。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描述热平衡系统能量守恒的基本定律。
我们将学习内能的概念、内能变化计算和热机效率等方面的知识。
3. 饱和蒸汽和水的沸腾了解饱和蒸汽和水的沸腾特性对于理解热学知识很重要。
我们将学习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水的沸点和气态分子的运动情况。
三、光学1. 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对于理解光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方面的知识。
2. 成像规律成像规律是研究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
我们将学习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物体距离、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多彩的物质世界1.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 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天平的使用:“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左物右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读”: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rho = \frac{m}{V}\),其中\(\rho\)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主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还有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4. 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rho = \frac{m}{V}\)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_1\),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_2\),液体的密度\(\rho = \frac{m_1 m_2}{V}\)。
二、运动和力1. 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运动的快慢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 \frac{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九年级物理全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全部知识点归纳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和计算: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用符号F表示,计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计算公式为F=ma,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而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3.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换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_k=1/2mv²;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_p=mgh,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并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三、电学知识1.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计量单位是安培(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计量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可以用公式I=U/R表示,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在电路中,多个电器设备可以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并联电路中电器设备的电压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而串联电路中电器设备的电流相同,总电压等于单个电器设备电压之和。
4. 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能转化或传输过程中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W=UI,其中W表示电功,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
1.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
2. 运动的描述方法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 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动能和势能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二、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1. 力的作用
- 描述和测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 阿基米德浮力和应用
2. 力的效果
- 物体的变形与力的关系
-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条件
三、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1. 光的传播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折射和反射
2. 光的特性
- 光的颜色与光的谱
-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四、声的传播和声的特性
1. 声的传播
- 声的波动与声的传播
- 声音的三个特征
2. 声的特性
- 声的音调与音量
- 声的衰减和共振
五、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电路
1. 电的基本概念
- 电荷和电场
- 电位差和电势
2. 电流电路
- 电阻和电阻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
六、能量的转化和能量资源
1. 能量的转化
- 功率和机械效率
- 能量守恒定律
2. 能量资源
- 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概要,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学科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学生的物理学基础建设至关重要,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学科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通常用矢量表示,单位为牛顿(N)。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速度。
3.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4.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为帕斯卡(Pa)。
5. 压力的计算:压力 = 力 / 面积。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闭合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三、光学与光的传播1. 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直线、直线传播等特点。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与介质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介质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会发生色散现象。
4. 光的成像:光在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形成实像和虚像。
5. 光的衍射和干涉:光通过物体的缝隙或者两束光相遇时,会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
四、电学与电路基础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属性,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或转化的电能。
3. 串联和并联电路:在电路中,电阻或其他电器元件可以串联(依次接在一起)或并联(同时连接)。
4. 欧姆定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五、核能与放射性1. 原子核和核能: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核能是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物理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

考前物理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都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任何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的浮沉条件:悬浮,F浮=G上浮,F浮>G下沉,F浮<G;漂浮,F浮=G。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F浮=ρ液(气)gV排。
5.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得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6.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或L1/L2=F2/F1)7.光的有关知识: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
九年级物理概念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概念全部知识点导言: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掌握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物理概念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年级物理学中的全部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各方面的概念。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并掌握九年级物理学的各个知识点。
一、力学1. 力和运动: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2. 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定理、冲量的定义、冲量定理。
3. 机械能与功:机械能的定义、动能与势能、功的定义和计算、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4. 相互作用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本质、牛顿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与温标、热量的概念与传递、热平衡和热传导。
2. 物质的状态变化与热力学:物质的三态变化规律、气体状态方程、内能变化与热的传递。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与复原、光的干涉与衍射。
2. 镜和透镜: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球面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偏振与双折射。
四、电学1. 静电现象和电场:静电荷与静电场、电势与电势差、电场力与电场强度。
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与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电阻与电阻率、串联与并联电路。
3. 电能与电功:电能的转化与耗散、电功与功率、电能计算。
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磁感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电磁感应现象。
总结:通过本文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九年级物理学中的全部概念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九年级物理学的基础,掌握它们对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应用,我们能够在物理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并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参考资料:[无]。
九年级物理前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物理前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九年级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的最后一门物理课程,前三章知识点涵盖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三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一章:物理量和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物质内部结构的科学。
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1.1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特征或性质的,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
导出物理量则是由基本物理量通过公式计算得来。
1.2 国际单位制及其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是国际上通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的体系。
其中,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开尔文是温度的基本单位,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坎德拉是发光强度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运动的方式,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1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和方向,是一个矢量量。
而路程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所走过的路径长度,是一个标量量。
2.2 速度和平均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平均速度是一个标量量。
2.3 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以相同的加速度改变,这种运动可以通过一些运动学公式进行计算,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等。
第三章:力和压强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压强的相关知识。
3.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按照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产生的,如摩擦力和支持力。
非接触力是通过物体间的距离作用产生的,如重力和电磁力等。
物理九年级必考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必考知识点一、内能。
1. 内能的概念。
-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例如,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
- 质量: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
- 状态: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内能不同。
例如,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内能增大。
3. 内能的改变方式。
- 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如压缩空气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
- 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 条件:存在温度差。
-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二、比热容。
1. 比热容的概念。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 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³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³J。
3. 热量的计算。
-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得热量计算公式:- 吸热公式:Q吸 = cm(t - t₀),其中Q吸是吸收的热量,c是比热容,m是质量,t是末温,t₀是初温。
- 放热公式:Q放 = cm(t₀ - t)。
三、热机。
1. 热机的概念。
-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 以汽油机为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初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初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初三年级的物理课程是学生接触物理科学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掌握基本物理概念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初三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梳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力学部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需要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当两个物体表面接触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5. 压强: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与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6.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热学部分1. 温度: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2. 热量: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
3.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称为热膨胀和冷缩。
4.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电学部分1. 电荷:物体带电后,其表面或内部的电子数量发生变化,称为电荷。
2.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
3. 电压:电压是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是电势差的表现。
4.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与材料、长度、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5.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V/R。
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会沿原路返回,称为反射。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 透镜成像: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可以形成实像或虚像。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关注物质的本质、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运动规律。
九年级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年级,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第一章:力与压强1.1 力的概念和计量- 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三定律1.2 物体的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浮力和物体的浸没现象第二章:机械功和机械能2.1 机械功- 功的定义和计算- 做功的条件和方向- 功率和能量2.2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和能量损失第三章:简单机械3.1 杠杆- 杠杆的原理和分类- 杠杆的力矩和平衡条件 - 杠杆的应用和意义3.2 滑轮- 滑轮的原理和种类- 多组滑轮的力比和速比 - 滑轮的应用和效率3.3 斜面- 斜面的定义和特点- 斜面的力分析和平衡条件 - 斜面的应用和力的转化第四章:电学基础4.1 电流和电压-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电流的方向和测量- 电压的概念和电压源4.2 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的作用和种类- 电阻的计算和测量- 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4.3 串、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和分析 - 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变化第五章:光学基础5.1 光和光的传播- 光的概念和传播特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光的速度和光密度5.2 光的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聚光和发散的光线- 成像规律和光学仪器5.3 光的色散和光的消色差- 光的色散原理和现象- 光的消色差条件和方法- 光谱和彩色光的特性通过以上对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九年级物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力与压强、机械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电学基础、光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是同学们在物理学习中的基础,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可以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包含了力和运动、光学和声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对九年级物理进行全面总结。
一、力和运动1. 火箭推力原理:火箭的推力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喷射气体向后排出,火箭就会获得向前的推力。
2. 弹力:弹簧的弹力是指在拉伸或压缩状态下恢复原状的力。
3. 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被称为摩擦力。
4. 合成力: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合成力。
5. 平衡力:当物体的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称为平衡力。
6.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指出,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沿着运动方向所做的功。
7.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反射定律:光线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过程中,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4. 光的色散:当光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颜色会发生分离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5. 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的边缘或小孔时,会发生透射和弯曲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三、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做快速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的传导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3. 回声:当声音遇到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
4. 共振: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振动时,如果与该物体自身的振动频率相同或接近,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和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三物理知识点全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全归纳初三物理是中学物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对初三物理知识点的全归纳: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矢量加法计算合力或分力。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
2. 运动学- 描述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计算。
- 曲线运动:如抛体运动,涉及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合成。
3. 能量和功- 功:力在物体上做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相等。
5. 热学基础-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6.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及其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7. 电磁学基础-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8.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初中物理九年级重点知识点

初中物理九年级重点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关系。
它是观察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有效工具。
在初中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重点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I. 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推、拉;非接触力在物体间没有直接接触时产生,如重力、电磁力等。
2. 牛顿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否则会维持原状态。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其上的力,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效果称为合力。
- 分力: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效果称为分力。
II. 电和磁1. 电的基本概念- 带电物体和元电荷:带有正电荷的物体为正电荷物体,带有负电荷的物体为负电荷物体,物质最基本的单位电荷为元电荷。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中的总电荷始终保持不变。
2. 平衡态和静电场- 平衡态:静电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达到平衡态。
- 静电场:带电物体附近的空间中存在着静电场,它以电场线的形式表示。
3. 磁场的产生和磁感线- 磁力线:以磁感线的形式描述磁场。
- 磁铁和电流的磁性:磁铁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
III. 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路径呈直线。
2.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表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遵循折射定律。
3. 光的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并成像,成像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IV. 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功和机械能- 功:力对物体做功是改变物体能量的过程。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梳理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物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以便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
而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以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目录•力学–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图像、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力及其作用效应•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力的合成–力和能量•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简单机械原理•功和功率•热学–热学基础•热学基本概念、温度计、温度的计量单位•热量、热容、比热容–热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定律和等效热导系数–气体分子理论•气体分子的性质、运动和分布规律•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与温度、容积与温度、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力学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在学习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 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图像、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力及其作用效应当我们学习力及其作用效应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 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力的合成力和能量了解力和能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 简单机械原理 - 功和功率热学热学基础在学习热学的基础知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热学基本概念、温度计、温度的计量单位 - 热量、热容、比热容热传递掌握热传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 -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 热传导定律和等效热导系数气体分子理论气体分子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气体分子的性质、运动和分布规律 - 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与温度、容积与温度、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结论以上即是初三物理人教版的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任何物体施加力都会得到一个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一个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势能:物体具有势能是因为其位置、形状或状态使其具有能量。
3. 电和电磁学-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截面的量。
- 电阻:电流通过某种材料或器件时遇到的阻力。
- 电压:电流通过一个电路时所需的能量或功率。
4. 热学和能量转化- 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
- 热量: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各种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如热能、机械能、电能等。
5. 光和光学- 反射:光在遇到物体时发生反弹。
- 折射:光通过介质时发生弯曲。
- 光的色散: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的角度弯曲。
6. 运动和力学- 速度:一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 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量。
- 惯性:物体继续保持其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7.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物体周围产生磁力的区域。
- 硬磁体: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磁性的物体。
- 电磁感应:磁场变化时导线中会诱发电流。
8. 波动和振动- 振动:物体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 波长:一周期振动中的空间长度。
- 速度: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
9. 声音和音乐- 频率:声波的振动次数。
-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中的分子传播。
- 音乐:通过声音的音调和节奏组成的艺术形式。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动力学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本质2. 运动的分类3.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牛顿第二定律3. 牛顿第三定律三、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分类2. 力的合成和分解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四、运动中的能量问题1. 力的功2. 功的计算3. 功率和能量的转化第二章力学一、力的平衡1. 物体的受力情况2. 力的平衡条件3. 物体的平衡问题二、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1. 动能和动能定理2. 弹簧势能和弹簧的振动3. 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2. 离心力和向心力3.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四、阻力1. 阻力的种类2. 阻力的大小和方向3.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三章动能和动量一、动量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2. 动量守恒原理3.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二、转动运动和力矩1. 转动运动的基本概念2. 力矩的计算3. 平衡条件和平衡问题三、动能和角动量1. 动能和角动量的关系2. 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3. 动能和角动量的守恒四、浮力和浮力平衡1.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2. 物体的浸没和浮力平衡3. 水压和液压机的应用第四章热学一、热学基本概念1. 温度、热量和热力学单位2. 热力学系统和热平衡3.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1. 等压过程2. 等温过程3. 绝热过程和绝热指数三、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2. 内能的变化和热量的传递3. 热机效率和热泵的工作原理四、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式2.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3. 熵的概念和计算第五章光学一、光的基本概念1. 光的传播方式2.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3. 光的速度和折射定律二、光的反射和折射1.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2. 曲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3. 折射率和折射定律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现象和条件2. 衍射的基本概念3. 衍射的应用四、光的偏振和波粒二相性1. 光的偏振现象2. 光的波粒二相性和光子假说3. 光的波粒二相性实验第六章电学一、电荷和电场1. 电荷的基本概念2. 电场的产生和性质3. 电场强度和电势二、电场中的运动1. 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2. 电场中的匀强电场3. 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三、电动势和电路1. 电动势的概念和计算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3.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四、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电磁感应现象和应用3.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基本特性第七章原子物理一、原子的结构和组成1. 原子的基本组成2. 原子的结构和能级3.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二、物质的微观结构1. 分子和原子的结构2. 物质的状态变化3. 气体的理想气体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三、核能和原子能1. 核反应和核变化2. 核能的利用3. 核辐射的防护和利用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1. 材料的导电性和磁性2. 物质的光学性质3.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梳理总结,包括了动力学、力学、动能和动量、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汇总九年级物理基础概念和实验总结1.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为10^-10米。
2.扩散是指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分子热运动是指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压缩时体现为斥力,拉伸时体现为引力。
5.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叫做内能。
6.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其影响因素包括温度、状态和质量。
内能只是一种属性,而热传递中传递的这部分内能叫做热量。
7.物体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8.热传递发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温差和相互接触。
9.水比热容物理意义是指1千克的水温度每上升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
10.北方的冬天的暖气和汽车水箱用水来做介质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1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12.热量计算公式包括Q=cmΔt、Q=mq和Q=Vq。
13.热机原理是指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14.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15.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6.在热机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
17.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18.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19.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的不带电物体。
20.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1.常见绝缘体包括橡胶、玻璃、塑料和陶瓷。
22.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决定的。
23.产生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是电源和闭合回路。
24.通路是指正常接通的电路,而断路是指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2024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____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物理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物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以下是对____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一、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状态和参照系- 运动的描述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运动的图像和图象的处理- 运动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直尺、卷尺、量角器、秒表等2. 力的概念和力的效果- 力的概念和力的来源-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状态、形态、速度等- 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三角法和图解法- 力的分解:正交分解和图解法4. 牛顿运动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和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 摩擦力和弹力-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弹力的概念和特点二、功和能1. 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 功的定义和单位- 功的计算公式- 功的正负和功率2.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定理- 机械能的守恒: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3. 能量与生活- 能量的种类和转化- 能源与能量消耗- 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声与光1. 声的产生和传播- 声的产生:声源和振动- 声的传播:纵波和横波- 声的特性:音高和音量2. 声的反射和干涉- 声的反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规律- 声的干涉现象:声波的叠加和干涉3.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光线和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光线和折射定律4. 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 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光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四、电和电磁1.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 电路的构成和电路的图解表示-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2. 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特性:欧姆定律- 电阻的串并联和等效电阻3. 电能和电功- 电能和电功的概念- 电能的转化和守恒- 电功的计算和电功率4. 电磁感应和发电原理-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原理:磁通量和电磁感应定律-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五、核能和能源1. 核能的释放和利用- 核能的概念和核能的释放方式- 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原理- 核能的利用:核能发电和核武器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的分类和能源消耗-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九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考前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一、搞清一些易忘易错的概念与公式对物理概念、规律要求达到“五会”: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表达的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变形;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计算;(一)一些基本概念1、常见的数值常见物体的长度,如楼层高度;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普通中学生质量和体重、对地面的压强;人体温度;一张报纸平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值;将一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所做的功;一些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等。
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人体的密度约为×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等。
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2、与水有关的物理概念和数据:物态变化、密度、凝固点、沸点、比热容、能量、浮力……3、用比值法定义的概念:速度:v=s /t密度:ρ=m/V压强:p=F/S功率:P=W/t要求:搞清楚表示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
4、正确理解几个物理概念(物质物理属性):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 /t物质的密度:ρ=m/V物质的比热容:c=Q/(m△t)燃料的热值:q=Q/m导体的电阻:R=U/I5、知道以下计算公式:(1).速度:v=s/t(2).密度:ρ=m/V(3).重力:G=mg=ρVg(4).压强:p=F/S(5).浮力:①用测力计称量:F浮=G-F示;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③漂浮或悬浮(二力平衡):F浮=G(6).杠杆原理:F1l1=F2l2(7).功:W=Fs(8).功率:P=W/t=Fv(9).机械效率:η=W有/W总(10).热量:Q吸=cm(t-t0)Q放=cm(t0-t)(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mq(12).欧姆定律:I=U/R(1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重点:两个电阻并联,并联电阻公式:R并=R1R3/ (R1+R3)N个相同电阻R0串联:N个相同电阻R0并联:(14).电功:W=UIt=U2t/R=I2Rt=Pt(15).电功率:P=W/t=UI(对于电热器=U2/R=I2R)(16).焦耳定律:Q=I2Rt=UIt=U2t/R= Pt(17)对于纯电阻,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Q=W=Pt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吊重物时的机械效率:(1)η=W有/W总=(Gh)/(Fs)=G/(nF)(n段绳子吊物体)(2)η=W有/(W有+W额)=G/(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W有=W总=W额=S= F=(3)滑轮组水平拉物体时的机械效率(克服摩擦力做功):η=W有/W总=(fs物)/(Fs)=f/(n F)6、弄清一些数据与表格物理意义晶体的熔点表、液体的沸点表、一些物质的密度、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粒子大小和结构、物质的比热表、一些运动物体的功率、燃料的热值表、热机的效率表、常见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导体的电阻表、一些用电器的电功率值、电磁波谱等。
(二)切实理解一些重要规律1、理解基本物理规律:第一要搞清以下问题:(1)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2)规律成立的条件及结论;(3)文字表达形式及含义;(4)公式表达形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各量的单位;(5)规律的适用范围;(6)如何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要知道以下主要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2)二力平衡的条件;(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4)阿基米德原理;(5)杠杆平衡条件;(6)光的直线传播规律;(7)光的反射定律;(8)光的折射规律;(9)平面镜成像规律;(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12)欧姆定律;(13)焦耳定律。
比如: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
②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转化(三)重视能源与现代通讯相关知识1、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①不可再生(煤、石油、天燃气、核能)②可再生(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地热)二次能源:汽油、焦炭、煤气、蒸汽、电能等2、能源的利用:①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燃气(A:获取内能——燃烧:化学能→内能;B:做功——热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C:发电——火电站: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②新能源:一是核能:核裂变(链式反应)(A:人工控制——核电站: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不加控制—原子弹。
)二是核聚变(热核反应):——氢弹3、知道太阳能利用方式与传输:(1)三种利用方式: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光能→内能);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光能→化学能)(2)太阳能传输:从太阳到地球,主要借助红外线来传递能量4、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不会凭空消灭和凭空产生,只会转化或转移,总量保持不变。
(2)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运动反映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是目前能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①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能量转化效率不高;(注意:能源效率=输出的有用能量/输入的总能量×100%)二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6、注意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7、注意区别常见易混概念,异同对比:蒸发和沸腾;电功和电热;磁场和磁感线;功率和机械效率;压力和重力;内能和热量;实像和虚像;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要求1、明确探究性实验七个要素:七个要素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一要理清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二要有所拓展,三要弄清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2、测量性实验要求:对于测量性的学生实验要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所需的实验器材,主要的实验步骤及其注意点,记录的物理量和实验结论,以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如(1)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
力学:①测长度②测时间③测速度④测体积⑤测质量⑥测密度⑦测力(测拉力、重力、摩擦力等)热学:①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电与磁:①测量电流②测量电压③测量电阻④测量电功率⑤测量电功等对于测量性的学生实验要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所需的实验器材,主要的实验步骤及其注意点,记录的物理量和实验结论,以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比如:(1)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
3、探究性实验要重视步骤的规范与物理量的表述及测量(1)常见的探究性实验力学: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②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③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④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⑤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⑦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等。
声与热学:①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②探究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③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④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属性⑤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另外,还有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等。
光学: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②探究平面镜的成象规律③探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等电与磁学:①探究串联电路的I、U、R特点②探究并联电路的I、U、R特点③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④探究U、I、t、Q的关系——焦耳定律⑤探究I、U、R的关系——欧姆定律⑥探究电磁铁磁的特点⑦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⑧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另外,还有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实验等(2)探究性实验设计中要注意问题:科学性(设计原理要正确,量与量关系要正确),可行性(设计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选取最佳方案,使实验误差最小)。
如:在烧杯中装满水后测其质量(×),在量筒中装上液体测质量(×)比如: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细节。
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的细节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如在天平读数时要注意游码示数、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变阻器的滑片要滑至在电路中的阻值最大位置、在用量筒测体积时,在量筒中加的水要适量等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正确的操作实验,才能有效的提高实验技能。
4、探究性实验要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联”。
①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流表突然损坏,怎么样利用剩余器材完成该实验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
②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压表突然损坏,怎么样利用剩余器材完成该实验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
③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压表突然损坏,且无滑动变阻器,怎么样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完成该实验。
④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流表突然损坏,且无滑动变阻器,怎么样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完成该实验。
例题:现给你一个电池组、开关二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从上述器材中选择适当器材,你可以完成哪些初中物理学过的电学实验请至少写出五个实验的名称。
答案:(1)测电流(2)测电压(3)测电阻(4)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5)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6)测电功率(7)调节灯泡亮度等。
重探究性实验注意视结论形成过程及结论表述的复习。
分析与论证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推理能力,在中考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找出现象或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或内在的联系,通过论证,得到结论。
在表述结论时,不要忘记结论成立的条件,对初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考查归纳推理能力。
重探究性实验方法的评价与反思,评价反思实验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否合理、有无控制变量、变量控制的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等等。
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测小电灯的电功率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测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注意多次测量不等于简单的重复测量,要改变一定的条件再进行相同物理量的测量。
三、科学规范的完成作图(一)作图题分类:(力的示意图、杠杆示意图、滑轮组的装配、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电路和电路图、磁极和磁感线)1、力学作图题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