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认识的关系及特征

合集下载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一、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

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

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1) 初中生知觉的发展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

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

出现了逻辑性知觉。

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

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

在时间知觉上,可以更精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

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

初中二年级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2) 初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

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

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

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

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

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

在注意发展方面。

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

注意比较稳定和集中。

在注意的分配和转换品质上,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

他们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

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3)初中生思维的发展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

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认知活动。

但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认知?认知是指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感知、思考、记忆、进修、理解等各种心理活动。

通过认知,我们能够理解世界、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等。

二、认知的观点1. 认知的定义:认知是指人类通过感知、思考、记忆、进修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认知的特点:认知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多种心理活动。

3. 认知的功能:认知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进修知识等。

认知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认知的发展1. 认知的发展过程: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的。

孩子在幼儿期主要通过感知、运动等活动来认识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维活动。

2. 认知的发展阶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四、认知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基因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

2. 环境因素:环境对认知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增进认知的发展。

3. 社会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认知产生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塑造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五、认知的重要性1. 认知是智慧的源泉: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智慧的源泉。

2. 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认知活动,我们能够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做出决策。

3. 认知是进修的基础:进修是通过认知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认知对进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认知的观点、特点、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和重要性。

认知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智慧的源泉,对于我们的进修、生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结构的三个特征

认知结构的三个特征

认知结构的三个特征首先,高水平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与认知对象相关的知识经验做支持,即便有再高的智商也无济于事,古往今来,各方面的智者及有大成就的学问家必然有着丰厚的学问和深刻的阅历,而经验的匾乏和短缺,是难以支撑其智慧的大厦的。

例如,一个象棋大师头脑中通常都装有五万种以上的棋局或棋路,才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变幻莫测的对弈;而有研究表明,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十年的经验积累,没有大量知识和信息的积淀,是无法达到该领域的高水平和高境界的,所谓的“板凳要做十年冷”“面壁十年”等,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同样,要想成功地掌握某一数学原理或公式,必须通过足量的习题训练,否则,经见得太少,就不可能深刻地掌握这一原理,达到灵活自如地解决问题。

因此,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必须不遗余力地努力汲取各种有益的精神营养,扎扎实实地进行有关方面的具体操演和训练,以充实和丰富我们的认知结构,使我们在面对相应的认知对象时,能够轻松地取用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多地借助于先前经验的帮助,把新认知中的全新成分降到最低。

其次,高水平的认知结构,不仅取决于知识的数量,更在于知识的结构和组织,一个装载了大量的信息,却良莠不分,组织混乱,体态臃肿,质量低劣的认知结构,只能是一个杂乱的容器,而不是一个高质量的智能机器,是不能胜任复杂的认知任务的。

而现实中,人们头脑中的许多知识都是相对零散、混乱和杂乱堆积的,没有整合成精干有序、组织严密的知识结构,没有依照事物的本来联系建立起分门别类、层次井然、纲举目张、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认知结构就像一个杂乱拥挤的知识仓库,其现状和所有难以清晰地把握,也难以有效地清点,遇到情况和问题时,即便我们已经储备了有关的知识部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取和利用,造成了知识的大量堆积和浪费,使得许多本可迁移和广泛利用的东西,处于闲置状态,也增大了新的认知的难度。

其实,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无需增加什么新知识、新经验,只需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梳理、组织和再造,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幼儿认知能力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七)

幼儿认知能力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七)

幼教招聘学前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七)幼儿认知能力一、填空题1.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_________、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2.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_________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3.智力是由感知观察力、_________记忆力、_________、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_________和运用_________的基本能力,增进对_________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_________。

5.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比喻来说明智育有助于幼儿_________的形成。

6.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巩固与_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7._________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

8.幼儿园中采用的直观方式主要有_________、模象直观和_________,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9.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_________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_________加以改造形成的。

10.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记忆的过程来完成,记忆主要包括识记、_________ 、_________、和回忆。

11.根据人的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情绪记忆、_________和运动记忆。

1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可以讲故事去激发联想,还可以腊助艺术教育,此外,丰富多彩的_________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13.对问题作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围或维度,这描述的是创造性思维的_________特点。

14.认知是指的总称,又称_________,是人对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_________、记忆、_________ 、想象、_________ 、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研究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研究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

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

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本领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身分——思维本领更加成熟。

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上风位置,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A。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感知觉的基本概念:①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

②知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③感觉与知觉的联系:a。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b。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2)幼儿感觉发展的主要特征:①视觉发展的主要特征: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视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a。

视敏度视敏度的概念: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b。

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规律: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因年龄班级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③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能否掌握颜色名称,如果混合色有明确的名称,如“淡棕”“橘黄”,幼儿同样可以掌握;幼儿对某些颜色,如“群青”“天蓝”“古铜”等所以不能辨认或不善辨认,并非完全缺乏辨色能力,主要是由于生活中接触的机会少,成人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指导。

c.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幼儿视力受遗传和环境影响。

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

光线照明较差、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较少、坐姿不良等都会造成视力减退。

d.色盲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的表现。

色盲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②听觉发展的主要特征:a.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听觉是幼儿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特点.幼儿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还得到美育的熏陶。

此外,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对幼儿智力、个性发展也有一定影响.b.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并且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发展.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

认知的特点

认知的特点

认知的特点(1)认知的多维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对事物完整认知的形成应该考虑其多维性。

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及“盲人摸象”的故事所说的便是很好的范例。

(2)认知的相对性:毛泽东曾说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提倡应以“两分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的部分组成,如动物有雄雌之分,事物有好坏之分,时间有昼夜之分等。

人们常常会因为某事而出现“大喜大悲”的情感表现,其实质可能只是认识到事物的一方面,并未认知到事物的相对性。

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即是古人对认知相对性的生动表述。

(3)认知的联想性: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仅仅是感知觉的活动,而是与人的经验、理解能力等有关,其中包含了个体的想象和思维成分,并且渗入了情感的因素。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俗话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这个道理。

(4)认知的发展性:由于认知活动与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人的认知功能有其历史性或发展性的特点。

如有关健康的概念,40年前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无病就是健康”,而21世纪的今天,许多中国人已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疾病或躯体的残疾,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一种良好状态”。

同样,儿童对影视剧中的人物习惯以好人和坏人来区分,而成人却知道很难仅用好与坏来区分人物。

因此,认知活动与一个人的知识发展水平有关,即认知也是不断发展改变的。

认知的发展性特点,为认知治疗转变当事人的不良认知提供了可能性。

(5)认知的先占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认识活动或认知过程经常会发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或以“第一印象”来判断和解决问题,这便是认知的先占性。

认知的先占,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的,人们通过检验认知的实践效果,“吃一堑,长一智”;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与心理障碍的形成有关,如恐惧症病人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疑病症病人往往会对身体上的一点不舒服表现出“草木皆兵”的担忧。

动物认知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

动物认知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

动物认知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动物认知: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宠物、农场动物还是野生动物,它们都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

通过对动物的认知,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特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依次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认知。

一、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通过哺乳方式繁殖后代的动物。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 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能够调节自身体温,适应不同环境。

2. 毛发或皮肤:哺乳动物的身体通常被毛发覆盖,能够保暖、防护和伪装。

3. 乳腺:哺乳动物具备乳腺,可以哺育幼崽。

4. 永久性齿类:哺乳动物在幼年时生长乳齿,之后逐渐替换为永久性齿类。

常见的哺乳动物有狗、猫、猴子等。

它们对人类有很高的适应性和亲近性,可以成为人类的宠物或者用于科学研究。

二、鸟类鸟类是一类双足、有翅膀的动物。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 羽毛:鸟类的身体被羽毛覆盖,具有保暖、飞行和色彩吸引等功能。

2. 鸣声:鸟类通过鸣叫来进行交流和求偶。

3. 雏鸟的诞生:鸟类通过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鸟类的学习能力和智商较高,有些鸟类甚至能够学习人类的语言和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

例如,鹦鹉可以模仿人类的讲话,乌鸦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具有四肢并能够爬行的动物。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 鳞片或甲壳:爬行动物的身体通常被鳞片或甲壳保护,既能够保护自身,又能够减少水分流失。

2. 冷血动物:爬行动物的体温一般与环境保持一致,无法自我调节。

3. 卵生:大部分爬行动物通过卵生方式繁殖后代。

爬行动物包括蛇、鳄鱼、龟等。

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有些爬行动物甚至具备相当灵巧的狩猎和捕食技巧。

四、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动物。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 肺呼吸和皮肤呼吸:两栖动物既可以通过肺呼吸空气,又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氧气。

2. 无鳞皮肤:两栖动物的皮肤通常是光滑的,没有鳞片。

认知_精品文档

认知_精品文档

认知认知是指人类在感知、思维、理解和判断等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是人类智慧的根本基础,对于个体的学习、记忆、判断和决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感知、记忆、注意、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认知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以及认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认知的基本概念认知是指个体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心理能力。

它涉及到感知、记忆、注意、思维和语言等多个方面。

认知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表达。

二、认知的发展过程认知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期。

在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幼儿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进行感知,并开始逐渐了解物体的属性和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发展出对物体和概念的更深层次理解。

到了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思维变得更加抽象和逻辑化,开始具备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最终,在成年期,个体的认知能力达到了相对成熟的水平。

三、认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1. 感知感知是认知过程中的第一步,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

感知不仅包括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等方面的感知,还包括对声音、味道和温度等方面的感知。

感知是个体获取信息的基础,对于认知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注意注意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个体在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聚焦注意力的能力。

个体的注意力受到内在因素和外界刺激的影响。

注意力的分配是有限的,个体必须在不同的刺激之间进行选择和调节。

注意力的分配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记忆。

3. 记忆记忆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个体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存储、保留和回忆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类型。

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对当前任务和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处理,而长期记忆是指个体对经验和知识的长期保留和回忆。

4. 思维思维是认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思维可以分为概念形成、问题解决、推理和判断等多个方面。

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评论(2)|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2-7-25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

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

《认知的概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认知的定义和作用。

2. 精通认知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理解认知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干系。

4. 能够运用认知理论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导学内容:一、认知的定义和作用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记忆、推理、裁定和解决问题等心理过程的总称。

认知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基础。

二、认知的基本过程和特点1. 认知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感知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注意是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记忆是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推理,语言是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工具。

2. 认知的特点包括主观性、主动性、目标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

个体的认知活动是主观认识的表现,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整体性,而且是不息变化和进步的过程。

三、认知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干系认知与感情、意志、情绪等心理过程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和作用。

认知决定个体对外界信息的理解和熟识,而感情、意志和情绪则影响个体对信息的态度和反应。

四、认知理论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认知理论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如决策、裁定、进修、记忆、沟通等。

通过了解认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导学任务:1. 阅读《认知的概述》相关内容,理解认知的定义和作用。

2. 沉思认知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分析认知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干系。

3. 沉思认知理论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尝试运用认知理论诠释自己的行为和思维。

4. 总结进修效果,筹办参与导学谈论和分享。

导学谈论问题:1. 认知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2. 认知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干系是怎样的?它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和作用的?3. 认知理论如何援助我们理解和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

4. 你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过认知的怀疑或挑战?你是如何处理的?导学延伸活动:1. 阅读相关学术论文或书籍,深度了解认知的探究和进步。

认知的三个关系

认知的三个关系

认知的三个关系认知是指人类通过感知、思维和记忆等心理过程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重要的关系,即认知与感知的关系、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认知与行为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关系展开探讨。

一、认知与感知的关系认知与感知是密不可分的。

感知是指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和接收的过程,而认知则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和记忆等心理过程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

感知是认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感知就无法进行认知。

在认知过程中,感知提供了大量的外部信息,为认知提供了材料和基础。

认知与感知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当我们看到一只猫的时候,感知器官会接收到猫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在大脑中,认知过程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进一步认识猫的特征、习性和行为等。

因此,感知提供了认知的基础,而认知则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

二、认知与情感的关系认知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情感是指人类对事物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反应,而认知则是在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来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

情感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促进或阻碍认知的进行。

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当我们对某件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时,我们更容易对这件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比如,当我们对一本书产生兴趣和喜爱的情感时,我们会更加主动地去阅读和研究这本书,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相反,当我们对某件事物产生消极的情感时,我们可能会忽视或排斥与之相关的认知过程,从而无法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件事物。

三、认知与行为的关系认知与行为是密切相关的。

认知是指人类通过感知、思维和记忆等心理过程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行为则是认知的产物,是认知在行动中的表现。

认知对行为具有指导和决定作用,它会直接影响人类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表现。

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当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认知和分析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来选择相应的行为方式。

简要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一种基于个人情感体验和直觉的认知,其主要特征是能直觉感知现实,洞察到细节变化,快速而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

它是一种更快更敏感的认知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周围认知信息,并作出相应的行动或判断。

通常,我们依靠感性认识来做出日常生活中重要决定,决定是否要买一件衣服、是否要去一个地方旅游等。

由此可见,感性认识可以在快速反应和判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作出合理抉择。

与感性认识相反,理性认识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和抽象思维的认识,其主要特征是客观地观察、分析和概括认知信息,以便对其机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理性认识以其有效而可靠的处理方式,可以在必要时帮助把握现实,预测未来,有效避免随机变化带来的风险。

通常,我们依靠理性认识来做出重大决策,如此做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评估利弊,以便作出最佳的选择。

说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我们要把它们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辩证的关系来认识,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补充和统一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感性认识具有更快更敏感的特点,而理性认识则具有更可靠更客观的特征,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作,从而使认识过程更有效、更准确。

另外,感性认识是直观的,而理性认识是抽象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统一的联系。

直观和抽象要统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要统一。

这样就能发挥出它们的辩证统一作用,使认识过程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总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一对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对立面,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联系与统一,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更好的判断事实真相,使认识过程更全面、更准确,从而可以更好、更有效地接受并处理复杂的事实信息。

本文的讨论在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辩证联系的关系,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补充关系,当这种补充关系得到表达和发挥时,可以达到更有效地认识真实事物的目的。

首先,感性认识具有更快更敏感的特点,而理性认识则具有更可靠更客观的特性,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协作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接受、处理复杂事实信息。

认知与认识的关系及特征

认知与认识的关系及特征

认知与认识的关系及特征【作者】杨俊亮说到认知,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它是记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当认识过的事物再现时的“再认”和“认出”。

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的便是认知现象。

可从80年代后,国内一些心理学者把60年代在国外出现的以信息加工理论的方法研究认识现象的心理学称作认知心理学之后,有些同志又把认知视作认识的同义语。

近年来,有些同志提出,不能用“认知”取代“认识”,但又同时认为,“认知”只是“再认”。

[1]于是,如何看待认知与认识的关系便成了认识论研究中有待讨论、澄清的一个问题。

笔者不赞同把认知等同于认识,认为认知只是认识之一种,同时亦不赞同把认知仅视为再认。

下面便对此作些说明。

一、认知是实践活动中的认识方式说到认识,我以为不管是传统观念还是当前国内,都有一些误解,这就是把认识只当作科学认识,即科学中的认识。

其表现有二。

其一,有的同志把认识只视作科学中的理论认识。

如有的同志在谈到文学艺术与认识论的关系时说:“认识论也不能完全说明文学的特殊性。

不错,文学体现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但是,艺术的认识不同于科学的认识。

……认识,指的是科学思维、理性思维”。

[2]这里指出了艺术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但又把认识只看作科学中的理论认识。

其二,有的同志把认识只看作科学中对认识对象客观属性本身的反映。

如有的同志谈到艺术的情感特性时指出,认识是“就对象本身来反映对象”,情感才“就主体的某种需要出发来反映对象。

”[3]国内几本有影响的美学著作在谈到美感中的情感体验时也认为,“跟认识过程不同,情感和情绪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对象与主体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

”[4]“情感反映的对象与认识不同,它不仅反映对象本身,而且反映对象对人的一种关系。

”[5]言外之意,认识只是反映客观对象本身,只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属性作出反映。

而这种对认识的偏见,又源出于心理学界对认识的解释。

认识的特点

认识的特点

认识的特点1、认知具有多维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对事物完整认知的形成应该考虑其多维性。

如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及“盲人摸象”的故事所说的便是很好的范例。

2、认知具有相对性:古人曾说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提倡应以“两分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的部分组成。

如动物有雄雌之分,事物有好坏之分,时间有昼夜之分等。

人们常常会因为某事而出现“大喜大悲”的情感表现,其实质只是认识到事物的一方面,并未认知到事物的相对性。

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即是古人对认知相对性的生动表述。

3、认知具有联想性: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仅仅是感知觉的活动,而是与人的经验、理解能力等有关。

其中包含了个体的想象和思维成分,并且渗入了情感的因素。

如俗话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这个道理。

4、认知具有发展性:由于认知活动与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人的认知功能有其历史性或发展性的特点。

5、认知具有先占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认识活动或认知过程经常会发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或以“第一印象”来判断和解决问题,这便是认知的先占性。

认知的先占,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的,人们通过检验认知的实践效果,“吃一堑,长一智”;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与心理障碍的形成有关,如恐惧症病人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疑病症病人往往会对身体上的一点不舒服表现出“草木皆兵”的担忧。

认知的先占与个体的既往经历和个性特征有关,个性敏感、拘谨、内向的人易产生认知上的先占。

6、认知具有整合性:所谓整合,就是个体最终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知或认识,往往是综合了有关感知、记忆、思维、理解、判断等心理过程之后获得的。

正常成人因为认知整合性的特点会经常自我修正一些认知错误和偏见,学会自我调节。

如有的人被领导当众批评,起初感到“失去面子”、“无脸再见人”、“抑郁、沮丧”,甚至认为“领导不喜欢自己,欲辞退自己”;经过自我的认知整合处理后则感到“领导脾气比较暴躁,谁出错就会批评谁,这次批评我是因为我出错,因此领导对我和对其他员工一样,都是一视同仁的”。

认知功能简介

认知功能简介

学龄前 学龄初
少年期 以后
思维得分类
3岁前
幼儿
形 态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实际动作
表象 词
基本材料
思维得形式
• 思维得主要形式就是概念、判断与推理。
– 概念: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一般特征与本质特征得反 应形式,就是思维得最基本单位,在认识过程中,将事物 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思维过程而形 成得,用词语来表示。
– 判断:就是由概念所组成得、对于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 否定得思维形式,判断以语句形式表达出来。
– 推理:就是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理得出新得判断得思 维形式。可分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得推理。 •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到特殊得推理。
思维障碍
• 思维障碍分过程障碍与内容障碍两种。
3、注意力评定
• 视觉注意
– 视跟踪、形态辨认、删字母等。
• 听觉注意
– 听认字母、重复数字、词辨认、声辨认等。
注意力评定
• 划消字母测试
– 要求受试者用铅笔以最快速度划去字母列中得 C与E,如下图中。
– 删除中每列约需删去18个字母,100s 内删错多 于一个为注意有缺陷。
4、记忆力评定
• 韦氏记忆测试(WMS)
记忆时程及特点
记忆类别 信息储存时间
脑内可能有的神经机制
举例
瞬时记忆
0.25~2 秒
感觉信息传入大脑,在皮层感觉区传 在查 找 字 典 上 某 个 词 时 ,
递的时程
对其他词一闪而过
短时记忆
数分钟以内
特定的神经信息在有关神经通路中往 返传递一短时间,其化学机制可能是 查到 一 个 新 电 话 号 码 , 拨 关键大分子的可逆性构象变化,如磷 完电话就忘了 酸化与脱磷酸化

人际认知的特征举例说明

人际认知的特征举例说明

人际认知的特征举例说明人际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识、了解和理解,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人际认知的特征在于它是个体对他人的主观观念和认识,同时也是个体对他人行为和特征的观察和分析。

以下是人际认知的一些特征举例说明:1. 个体的认识和判断是主观的:人际认知是基于个体的主观观念和认识的,每个人对他人的认识和判断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比如,一个人可能因为经历和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个人的认识和评价会有不同的观点。

2. 个体的认识是基于观察和体验的:人际认知是基于对他人行为和特征的观察和体验的,个体通过观察和体验他人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来认知他人。

比如,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判断其是友好、善良还是自私、自利。

3. 个体的认识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会随着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和了解不断发展和变化。

个体对他人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和了解的深入程度而不断更新和调整。

比如,一个人刚认识一个人时可能对其认识很肤浅,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和了解的增加,对其认识和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

4. 个体的认识是有误差和局限性的:人际认知是存在一定误差和局限性的,个体对他人的认识和判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和全面。

个体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偏见、经验和观念的限制,对他人的认识产生偏差。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个人偏见而对不同国家或族群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5. 个体的认识是基于认知结构的:人际认知是基于个体的认知结构的。

个体对他人的认识和了解会受到自身的认知结构的影响,认知结构是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它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筛选、加工和理解。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其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特定观点,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认知,只看重与其观点一致的信息。

总而言之,人际认知具有主观性、观察性、动态性、误差性和局限性等特征。

了解人际认知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对他人的认识和看法,从而促进和改善人际关系。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指幼儿在经历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建立并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的规律和特点支配和限制的。

一、规律1.阶段性发展规律幼儿认知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不同阶段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显著的差异。

例如,幼儿期初期(1-2岁)的幼儿主要是以感觉经验为主,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只能简单地认识物品的存在和某些表面特征;而到了幼儿期末期(5-6岁),幼儿已经发展出了逻辑思维、分类能力、操作、探究与发现、概括与抽象等能力。

2.发展先后规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某些认知能力的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

例如,幼儿必须从感知到概念,从操作到符号,从具体到抽象等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发展出认知能力。

3.整体与个别发展规律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整体与个别交织而发展的。

幼儿在认知过程中虽然是不断整合和综合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但同时也会存在个别差异和发展速度不同的现象。

二、特点1.直观性幼儿期的幼儿是以感官和感性认知为主,他们的认知过程具有直观性。

幼儿接触到的事物和经验,都需要借助于他们的感官经验来理解和认知。

2.动态性幼儿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的认知随着经验的不同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同时,幼儿在认知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善,这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特征之一。

3.局部性幼儿的认知是更多地注重局部细节而非整体,对于复杂的事物和概念还没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4.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很有限,他们只能处理一定数量和复杂度的信息,而对于较复杂和抽象的信息处理则相对较弱。

5.自我中心性幼儿认知具有自我中心的现象,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理解世界。

幼儿不了解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范围,认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能正常理解和把握事物。

总的来说,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关注多种规律和特点,从而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支持。

请简要论述认识的概念及其特征

请简要论述认识的概念及其特征

请简要论述认识的概念及其特征
认识是指个体认知事物真实性和本质的过程,它是在信息收集、加工和记忆储存的基
础上,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对策办法的形成与确定。

认识有很多特点:
一是有效性。

情报可能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得失真、错误或不准确,但只有将视频、图片、数字和信号等信息有效地抽象为知识和思维的过程,方可实现认识。

二是科学性。

认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预见,其过程受到逻辑严谨的定义和推理,以及基本规律的限制。

三是实践性。

认识过程需要结合人本身的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到时间、行动、现实条
件等因素。

认识不但需要完善和强化记忆中的信息,而且还需要实践出现的变化信息并加
以更新和完善。

四是复杂性。

认识本质上是一个多变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构建和完善,而且
经常会采取由事物内在属性推断出行为所必需的步骤,这就需要内部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协
调配合。

五是目标性。

认识是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它旨在针对各种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办法,以及对某种具体行为结果的预测,因此,认识过程必须要处理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相
关信息。

综上所述,认识历经了一个有效、科学、实践、复杂、目标的过程,这些特点是认识
的必要和特有的特征。

认知和认识的关系

认知和认识的关系

认知和认识的关系认知和认识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认知是指个体对于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和加工的过程,而认识是指个体通过认知过程获得的对于事物本质、规律和特点的认定和了解。

认知和认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认知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通过感官获取外界信息后,经过加工和理解,产生了对于事物的认知。

认知是人类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它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和观念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和加工,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因此,没有认知的参与,认识是无法进行的。

认识是认知的结果。

认识是在认知过程中个体对于事物的理解和了解。

通过认知,个体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认识是对于事物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它不仅包括对于事物的表面特征和现象的认知,还包括对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

通过认识,个体能够超越感官直觉,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因此,认识是认知的结果,它是对认知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认知和认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认知是认识的基础,没有认知的参与,认识无从谈起。

而认识则是认知的结果,它是对认知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认识不断推动认知的发展,而认知又为认识提供了新的材料和信息。

认知和认识的相互作用,使得个体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

认知和认识也存在着区别。

认知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和加工过程,它是主观的、个体的,与个体的感觉、经验和知识有关。

而认识则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特点的认定和了解,它是客观的、普遍的,与个体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无关。

认知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主观感受和理解,认识是个体对事物的客观认定和了解。

认知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认知的结果。

认知和认识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认知是认识的基础,没有认知的参与,认识无从谈起。

而认识则是认知的结果,它是对认知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与认识的关系及特征
【作者】杨俊亮说到认知,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它是记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当认识过的事物再现时的“再认”和“认出”。

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的便是认知现象。

可从80年代后,国内一些心理学者把60年代在国外出现的以信息加工理论的方法研究认识现象的心理学称作认知心理学之后,有些同志又把认知视作认识的同义语。

近年来,有些同志提出,不能用“认知”取代“认识”,但又同时认为,“认知”只是“再认”。

[1]于是,如何看待认知与认识的关系便成了认识论研究中有待讨论、澄清的一个问题。

笔者不赞同把认知等同于认识,认为认知只是认识之一种,同时亦不赞同把认知仅视为再认。

下面便对此作些说明。

一、认知是实践活动中的认识方式说到认识,我以为不管是传统观念还是当前国内,都有一些误解,这就是把认识只当作科学认识,即科学中的认识。

其表现有二。

其一,有的同志把认识只视作科学中的理论认识。

如有的同志在谈到文学艺术与认识论的关系时说:“认识论也不能完全说明文学的特殊性。

不错,文学体现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但是,艺术的认识不同于科学的认识。

……认识,指的是科学思维、理性思维”。

[2]这里指出了艺术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但又把认识只看作科学中的理论认识。

其二,有的同志把认识只看作科学中对认识对象客观属性本身的反映。

如有的同志谈到艺术的情感特性时指出,认识是“就对象本身来反映对象”,情感才“就主体的某种需要出发来反映对象。

”[3]国内几本有影响的美学著作在谈到美感中的情感体验时也认为,“跟认识过程不同,情感和情绪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对象与主体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

”[4]“情感反映的对象与认识不同,它不仅反映对象本身,而且反映对象对人的一种关系。

”[5]言外之意,认识只是反映客观对象本身,只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属性作出反映。

而这种对认识的偏见,又源出于心理学界对认识的解释。

如80年代初出版的《心理学》教科书认为,“情感和认识过程不同,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感则是对事物的一种好恶的倾向,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6]其他几本有代表性的心理学著作,如《普通心理学》、[7]全国九所综合性大学编写的《心理学》[8]以及80年代后期出版的《心理学原理》[9]等同样坚持此论。

倘若追溯得更远,西方的认识论研究则从古希腊开始,便侧重于对科学认识的探讨,致使人们误以为认识便只是科学认识,是对对象客观属性本身的认识。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便坚持这种认识观,以致他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审美判断力对于它的对象的认识……无所贡献”[10],“因为它是一审美的而不是认识的判断。

所以,这判断不涉及对象的关于性质的概念。

”[11]这说明,康德便把认识只看作“对象的认识”,即对认识对象本身属性的认识。

然而笔者以为,对客观对象本身属性的认识和作为认识理性阶段的理论认识,它只是科学认识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高级阶段的认识的特征,而我认为,认识并非只是科学认识和理论认识,在自然科学实践活动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存在着认识。

我们知道,人类的原始意识只是一种现实意识、具体意识、直接意识。

只有当人类把在劳动实践中意识到的事物之间的恒常关系——俗常所说的认知图式或逻辑格用于意识操作时,才产生了理论认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证明,个体认识的发展也是由具体运演向形式运演转变的,这同样说明,人类的理论认识
并不是唯一的和突然产生的,在此之前尚是一种实践的意识。

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便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

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12]“人并非一开始就具有‘纯粹的’意识”,“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出现分工后,“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13]另外,马克思在谈到认识时还常把“理论意识”与“实践意识”并举。

这都说明,认识不只是科学中的理论认识,在实践活动中也存在着认识,认知便是实践活动中认识的具体表现。

这从当代情绪心理学中的情绪认知理论便可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众所周知,本世纪60年代初,阿诺德首次提出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她认为,情绪的产生虽然与情境刺激有关,但非由情境刺激直接决定,而与认知评价这一中介环节有着必然联系。

人在森林中遇到熊而惊惧,可在动物园里看到熊却饶有兴趣,这种不同的情绪反映便是认知评价的结果。

其后,沙赫特进一步认为,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认知,并同辛格一起为之提供了实验根据。

80年代,拉扎勒斯进一步强调:“……每种情绪反应……是一种具体的认知或评价的功能”。

[14]我以为,情绪认知理论所说的认知,就已不仅仅是再认,而是一种存在于实践活动中的认识现象。

我们知道,认识有赖于实践。

我以为,认识对实践的依赖不仅意味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意味着在实践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主客关系决定制约着认识关系。

所谓认识关系,即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

由于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所处的关系不同,便决定了活动的目的、性质、动机不同,从而决定了认识的态度方向不同。

如在科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活动中,活动的目的首先是认识客体本身的特性,这种主客关系便决定了科学认识是从客体本身来反映对象。

而社会实践活动、交往活动的目的与科学活动不同,主体往往是从主体所处的主客关系出发去认识客体。

而马克思说过:“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

”[15]“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16]因此我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便不仅是从客体本身出发,而是从客观存在的主客关系出发,即是从主体所遇到的既定情境出发,对客体与“我”的需要所进行的认知或评价。

这其中包括“再认”,但认知已不仅仅是“再认”,而是包括评价在内的实践活动中的认识现象。

“再认”也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现象,言外之意,也是一种认识,但只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现象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全部,评价便是另一种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的表现。

例如,《诗经·氓》中有诗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里论述的便是一位女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另一主体行为的认知评价。

而我们之所以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称作为认知,一是由于它不同于科学研究最终的理论认识、逻辑认识,二是由于它符合认知的内涵。

我们知道,国外一般认为,认知是信息的处理过程,是由知觉、记忆、推理等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而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再认”、评价等认识现象,正是一系列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所以笔者主张,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称作认知,以便有利于一般所说的认识,而一般所说的认识是当包括理论活动中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知在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