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摘要:数学运算能力是高中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还直接影响学生对理、化、生等学科的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通过研究分析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据此找出解决问题的对应策略及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高中生运算能力数学提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新课标》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不仅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了改变,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学习内容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由初中到高中是学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学生运算能力不强的状况充分暴露出来,如何在这三年中提高学生正确、快速的运算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的。
从我校生源情况看,近年来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运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出现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认为,运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运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
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自动化阶段。
认知阶段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方法,也常常是我们课堂上的“重头戏”,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一般来说,复杂的运算技能总可以分解为单一的技能,对分解的单一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合性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就可以达到自动化阶段。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磋
高 中数学教学 中学 生计算能力 的提高
任俊英
仁 寿一 中北校 区 ,四 川 眉山 6 2 0 5 0 0
壳 论墼 总 ~ 当前 学 生的 运算 确 实令人 担 忧 , 他们 中多数 人在 小 学 、
坛
初 中时养 成用 计 算器 的 习惯 , 真 正 自己认 真计 算 的少 , 当然 要算 准确 的 就更 少 , 以至 于到 了高 中, 连 基本 数字 运算 都成 问题 , 更 不要 说有 字 母 的运算 。解 方 程 、 解方 程组 这 些基本 题型 也 时常 解不 准确 。有些 题 目是 要在 正确运 算 的前 提 下 才 能推理 的 问题 就成 了大 问题 , 比如 解析 几何 、 立 体几 何尢 为 明显 , 严 重影 响 了数 学成绩 , 同时 也会 严重 影 响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数 学高考 很重 视考 查学 2 生 的计算 能 力 , 因此 , 计算 能力 的强弱 直接 关 系到 高考 的成 败 。 我 从事 高 中数 学教 学 已 2 1 年, 经 过这 些年 的摸索 , 下 面 介 绍采 取 以下措 施 提高 计算 能 力 。
序: 分 四步 完成 。 小组 成员 自由发 言 , 各 抒 己见 。 讨论 、 分析 和质 疑 ( 这 个 部分 要有 教师 的“ 导” ) 。 达成 小 组共 识 , 并在每 组推 举 1 人 作代 表在 班 上陈 述观 点 。 ( 答题 标准 、 规 范) ④老 师 点拨 、 总结 , 旨在 导 出规律 , 交给 方法 。
目标 。
2 . 运算公式: c o s ( 0 【 + p ) = c o s a c o s p . s i n a s i n [ 3 J ,  ̄ 忆为余弦等
浅探高中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浅探高中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作者:施培松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28期摘要: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绩。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要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现根据本人多年跟踪调查,就高中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计算能力;原因;解决方法高中数学是高中生学习的一大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理科学科的基础,高中数学对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这几大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教学中,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和成绩,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而我们现在的高中生计算能力的状况是每况愈下,不少学生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从而造成成绩不理想。
一、造成高中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1.计算机的普及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普通家庭几乎都有了电脑,而且老师上课时也经常用到多媒体教学,课本上也经常给同学们介绍怎么使用计算机(例如在对数的计算中),这样就有意无意中淡化了学生计算能力。
但是高考数学是不能使用计算器的,还是需要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尤其是理科要求计算能力还很高,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就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把课堂还给学生。
尤其遇到计算量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去练习,不要怕因此浪费时间而代替学生去完成,这样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还要强调不能使用计算器,练习后要及时找到学生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多加练习巩固,我相信通过高中三年的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2.老师课堂中无意的误导众所周知,高中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定义都非常抽象,思想方法也非常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都非常不适应,这样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培养,而忽略了计算的培养,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下降。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成因分析:第一,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数学题目缺乏耐心和细致的思考,从而影响了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第二,基础知识薄弱。
很多高中生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然而高中数学建立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如果初中数学学习没有打好基础,到了高中阶段再接触到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就会显得吃力,影响计算能力的提高。
学习方法不科学。
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时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没有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逻辑推理,导致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受到了阻碍。
解决方法:针对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从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第二,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查漏补缺,确保他们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一定的标准,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化教学方法。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逻辑推理,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提高计算能力。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复杂多样,但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0字】。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一、培养数学思维1.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注重抽象思维: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和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提倡数学推理:数学推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探索规律和证明定理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二、提高数学能力1. 加强问题建模: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建模能力,掌握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强化计算能力: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在教学中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加强实践应用:数学的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也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2.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应用:数学定理和公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定理和公式,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数学定理和公式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数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理解数学原理和方法,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高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强调问题解决能力、注重抽象思维、提倡数学推理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加强问题建模、强化计算能力、加强实践应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强化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等方法来注重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核心素养。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我们来分析一下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高中生对数学学习持有消极态度,认为数学很难学,数学没用,这种消极的心态导致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他们对待数学计算的认真程度,从而导致计算能力薄弱。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
这样一来,当高中数学的计算量增加和难度加大时,就会显得吃力和困难,从而导致计算能力薄弱。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解决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问题的方法,以期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一、调整学习态度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夯实基础知识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重复温习和巩固,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弥补基础薄弱的地方。
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才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游刃有余。
三、注重实际操作学校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不只是停留在书本理论上的讲解,更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种形式的教学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案例分析、思维导图、数字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五、鼓励自主学习学校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自主思考,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调整学习态度、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实际操作、多种形式的教学和鼓励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98B05/2018◆天津市第一中学 史德祥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2017年秋季,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数学在高考中的学科地位显著提升。
多数高中生感到数学学习比较吃力,只要问题稍难一些,便束手无策,也经常出现学生与家长向教师请求对策的情况。
为此,教师必须要摸清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对症下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成长与进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形成。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深挖教材,注重课本内容(一)重视课本中的习题教材具有强大的权威性,课本中的习题是由专家经过反复推敲而编排的,题目具有启发性和引领性,全面地概括了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同时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思想,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
所以,首先,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重视课本,深挖教材,反复体会题目蕴含的思想与方法,分析题目对自己有哪些能力上的要求,并写心得体会,加以总结。
其次,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名师出高徒”,所以,教师也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要吃透教材,培养自己独特的解题策略与模式,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更好的指导,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重视课本中的概念认真阅读并深刻理解课本中的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学好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与思想方法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
没有对概念的理解,根本谈不上提升解题能力,因为如果学生未能理解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就不可能掌握数学中的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没有这些基础,是无法进行计算、推理与论证的。
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在教学时,不可以把概念硬塞给学生,因为即使教师对各个关键词都做到详细阐述,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囫囵吞枣,记忆不深。
要时刻提醒学生概念的重要性,并做好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断地研讨有效的概念教学法。
比如,针对某个概念的教学,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从中思考、发现、总结、交流,继而掌握概念,这样,不仅记忆深刻,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探索与概括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争鸣新课程NEW CURRICULUM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策略:一、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运用各种各样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熟练地掌握数学解题的方法,同时,还需防止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
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意识,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解题思想。
当学生对教材中的数学解题方法全部理解并掌握后,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充分与教材中的经典题型及例题相结合,机动灵活地将其例题进行转变,转变成为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训练题目,以此来不断深化学生对数学解题方法与解题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数学问题的训练,要时刻注意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真严谨,最大限度地尝试多元化的解题思想,从不同的解题方法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当前阶段中,学生正确解题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学生在审题时是否真的用心、认真、严谨。
众所周知,审题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即:审题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全方位地理解题意,彻底弄清题目中的主与次;充分挖掘题目中隐含着的诸多的数学条件等。
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学生挖掘数学题目中隐含条件的能力。
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数学解题方法告知学生,要想正确地指导学生自主地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诸多条件,就必须先学会审题。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一课时,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实际案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已知有关x的一元二次方程(3a-1)x2-5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确定a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优秀教研案例

高中数学优秀教研案例高中数学教研案例:《利用数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一、案例背景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计算能力较强,但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较弱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案例的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1.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数学方法,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入,如“小明在超市买了一些水果,总共花了100元,其中苹果5元/斤,香蕉2元/斤,橙子3元/斤,请问小明买了多少斤苹果、香蕉和橙子?”让学生先试着用口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题方法。
可以通过列方程、建立等式组来解决问题。
3.教师示范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通过设置变量、建立等式组来解决问题,演示整个解题过程。
4.学生练习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可以分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5.学生展示和总结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成果经过这样一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数学解题能力,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到了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案例启示通过本案例的教学活动,我们认识到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和问题导向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生计算能力训练书

高中生计算能力训练书
1.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包括数列、函数、概率与统计等常见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以及常用的简单运算规则。
2. 提高计算速度:包括快速口算技巧、乘法口诀、分数的快速计算方法等,旨在让学生更加迅速地完成数学题目。
3. 强化解题能力:通过多种类型的题目训练,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效率。
4. 提高思维能力:设计一些需要灵活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游戏,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5. 实战演练:提供大量的例题和试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考试技巧和应对能力。
6. 自测与评估:通过自测题和模拟试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安排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考试效果。
- 1 -。
高中生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高中生如何提升计算能力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1、计算是研究数学的基石,高中生掌握了计算,就会觉得高中的数学不是很难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尤其是一些计算粗心的学生经常在考试的时候出现一些别人都不错而唯独他错的情况,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高中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数与式的运算,如果学生的计算比较差,就很难学好高中数学,严重影响高中数学成绩。
因此,要告诉学生计算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做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计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计算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兴趣,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采用多种计算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罗列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较,提高课堂上的研究效果。
如,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第一给学生讲德国著名数学XXX小时候如何很快计较出1+2+……+100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
如: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设计多种形式的练等方式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3、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题目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究新的知识,将枯燥乏味的计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例如,在教授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购物、旅游等生活场景,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解题思路。
三、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抽奖活动,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抽奖结果的概率分布。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可视化教学法可视化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觉元素来呈现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关系转化为形象的视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立体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三维动画展示立体图形的结构和性质。
可视化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个性化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可视化教学法和个性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高效的学习环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计算的准确度。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在准确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计算能力排在各项数学能力的前面,凸显了计算能力在高中生数学能力中的关键地位。
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对策引言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础。
高中生要想学好数学,取得好的成绩,就必然要提高计算的准确率.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计算的准确率不但是影响他们取得优异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他们数学学习信心的主要因素。
所以,提高高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是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
一、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必要性语数英是贯穿小初高学习阶段的三门基础学科,也是最重要的三门学科。
可以说,学生和家长最先关注的也是这三门学科,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孩子们已经开始接触学习这三门学科。
其中,许多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数学。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数学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需要细心的计算,需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从小学阶段开始,数学学科便开始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
但到了高中,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教师讲解的不断深入,很多时候我们开始忽略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大部分的家长以及教师会认为高中阶段是不需要关注计算能力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依旧欠佳,计算能力的不足让学生在考试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造成考试成绩不理想。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一)对计算法则其适用范围掌握不准确计算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计算法则其适用范围,进而准确完成计算。
通过对学生以往问题整理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概念、公式掌握不牢,甚至有部分学生熟悉计算法则,但却没有明确适用范围,进而在解题中盲目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ppt课件

教师需布置适量的练习,并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
及时评价
教师需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认 识自己。
建设性反馈
教师需给予学生建设性的反馈,引导 学生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促进学 生的进步。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基本运算法则,理解 运算性质,能够灵活运用。
练习口算和笔算
通过大量的口算和笔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视错题分析和纠正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错题分析和纠正,帮助学生加深对 运算法则和性质的理解。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ppt 课件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 运算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 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 • 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与方
法 • 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中的
角色与作用 • 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01
运算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运算能力的定义
01
运算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和技能进行计算、测量、推理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和近似计算能力
教授估算方法
教授学生估算的方法和技 巧,培养学生的近似计算训练,让学 生掌握取舍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近似计算的能力。
比较精算与估算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比较 精算与估算的优劣,选择 合适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入实际问题
不同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
01
小学阶段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当代社会,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在学校的数学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计算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很多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寻找适当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本文将讨论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1. 培养数学兴趣首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数学游戏和谜题,来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好奇心和热情。
2. 温故知新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过去学过的数学概念、公式和算法等都需要记住。
复习的过程可以通过回顾课堂笔记、做相关练习题以及参加数学角逐等方式来进行。
通过不断温故知新,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3. 系统化的练习系统化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各种计算方法和技巧。
建议学生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例如每天晚上花半个小时进行计算练习。
为了保证练习的效果,可以选择一些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习题,并逐渐增加难度。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各种计算工具,例如计算器和数学软件,以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4.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课堂练习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数学软件和在线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此外,组织数学竞赛和小组讨论活动等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式。
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 反馈和奖励及时的反馈和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励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数学科目是三大主课之一,它占的分值比较大。
所以孩子数学学不好,可能会影响到物理化学的学习,因为这些学科都是要通过计算而得知答案的,如果孩子的计算能力差,会使孩子各学科的成绩直线下降。
那么,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1、杜绝心算、口算,一切落实在纸面。
我们观察发现,很多计算能力差的孩子,在课上甚至考场做计算题时喜欢心算、口算,甚至有些学生会直接观望、等待别人的计算结果,这是大忌。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生把草稿纸充分利用起来,将计算过程落实到纸面,严格书写、严禁推到。
特别是目前计算经常出错的同学,可以下次计算时像小学生、初中生一样认真在草稿纸上写出每一步化简、计算过程,严禁跨步和想当然。
2、理解并熟练运用计算次第,提高运算效率。
我们这里说的运算次第就是指运算过程,应遵循的原则和顺序,我们小学阶段曾经学过的四则远算法则,其实就是最初级的运算次第,而高中阶段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运算次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化简和计算的先后。
一定要记住先化简、后计算,这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流程、提高计算的准确率,高中计算中的化简主要是合并同类项、提公因式及灵活运用。
初中阶段学过的各种正式运算公式(平方差公式、立方差公式、立方和公式、完全平方式)等。
有些同学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懂化简或懒于化简,造成计算的式子非常长,甚至有些学生感觉都写不下去,这一定会造成计算出问题。
第二、通分和分离常数的取舍。
一些同学只记住遇到分式要通分或分离常数,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到底是要通分还是分离常数,今天告诉大家其实很简单:遇和式优先考虑通分,遇减式则优先考虑分离常数。
第三、高阶和低阶的转化。
所谓高阶就是计算次数高、带有分母或计算式子很长,所谓低阶就是次数低、整式或式子简短,如果我们能在运算过程中注意高阶和低阶的转化,将会起到化繁为简的神奇功效,极大提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3、学会自查、自检,提高正确率。
高中学生在做完计算题后一定要学会自查、自检,虽然可能手头没有答案去对照,但完全可以采用特殊值或代入法检查自己的答案有误问题,一旦发现自己计算结果有误,就仔细检查自己的运算过程,力争找出漏洞并修正,这样做会极大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高中生的计算能力是他们在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是他们进入更高学术层面和职业领域所需的基石。
然而,许多高中生在计算能力上存在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下面介绍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数学习题训练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答大量的数学习题来提高计算能力。
训练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拓展的多个层面。
学生可以从做练习册开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
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习题,解题过程中注意追求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平衡。
二、理解数学公式三、不依赖计算器尽管计算器是一种实用工具,但在提高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它的依赖。
学生应该学会手算,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计算速度。
使用计算器应该是在确保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用来验证答案或解决较复杂的计算问题。
四、注重基本技巧在提高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基本技巧的训练也非常重要。
包括但不限于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分数、小数等基本计算方法。
这些基本技巧是高中数学中很常见的,学生应该深入学习和掌握,做到熟练运用。
五、利用互联网资源现代科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资源和工具来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引擎找到大量的数学网站、教学视频和在线习题,利用这些资源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还可以加入一些数学论坛或群组,与其他对数学感兴趣的人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做真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应该学会将数学应用到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中。
通过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可以通过购物、做饭、测量、规划等方式,锻炼他们的应用数学能力。
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需要持续的训练和努力。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坚持和恒心,定期复习和练习。
他们还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结起来,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需要系统性和持续性的训练。
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理解公式原理、练习基本技巧、不依赖计算器、利用互联网资源、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高中生在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上的成绩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但是,在数学这个基础学科上,许多学生却遇到了困难,特别是计算能力薄弱,这给学生的学习和应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数学需要耐心和恒心。
但是,有些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导致了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影响了数学成绩。
2.注意力容易分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峰期放学后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一些学生容易被身边的人或事情分散注意力,这也是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
3.没有良好的基础数学是一个由基础构成的科目,高中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初中的数学学习没有打好基础,高中数学的学习就很难跟随老师的讲解,造成了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现象。
4.不讲究方法很多学生只知道机械地套公式,而没有讲究方法,从而导致了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很低,结果是不良计算能力。
学习数学需要认真、细心和耐心。
学生应该调整好学习态度,确保有兴趣和动力,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才能学好数学,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2.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数学需要充分的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因此,学生需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加强基础的巩固要想顺利地学好高中数学,必须先打好初中数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非常注意建立数学的基础知识,以便在高中数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学生需要多做数学题目,在答题过程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讲究方法,更加关注思路和解题思路,而不是机械地套公式。
通过讲究方法,学生可以在高中数学中轻松应对不同的数学题目,并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总之,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有很多,但是可以通过调整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基础巩固和讲究方法等措施来解决。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陈太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陈太全发布时间:2022-03-02T10:35:21.828Z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1期作者:陈太全[导读] 高中数学的难度比初中和小学的难度要大许多,不仅其运算量较大,而且数学公式较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在探究出错的具体原因时发现,是因为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导致的,这就证明了学生解题能力与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促进高中数学的发展和改革。
为此,教师应当及时认识到解题能力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重要性,并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和方式重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防止学生出错,进而更加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河北省盐山中学陈太全摘要:高中数学的难度比初中和小学的难度要大许多,不仅其运算量较大,而且数学公式较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在探究出错的具体原因时发现,是因为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导致的,这就证明了学生解题能力与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促进高中数学的发展和改革。
为此,教师应当及时认识到解题能力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重要性,并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和方式重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防止学生出错,进而更加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国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已是高度重视,使得大家对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度越来越高。
高中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重要起点,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都关系着日后的发展。
为了切实培育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需要教师在授课中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不再是单一的计算和求证,教学内容也增加了更多逻辑性理念与高等数学理念。
传统的知识教学和例题讲解,让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过于沉闷。
“填鸭式”教学不仅让学生缺乏对数学的积极性,也对解题能力的培育造成极大的阻碍。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2-09-02T08:05:09.6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9期作者:王仁涛[导读] 良好的计算能力主要表现为准确的计算结果、较快的计算速度及完整的计算过程这三个方面。
王仁涛云南省腾冲市一中摘要:良好的计算能力主要表现为准确的计算结果、较快的计算速度及完整的计算过程这三个方面。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这三个方面采取计算结合检验、调控计算时间及丰富计算过程这三种措施,以此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计算能力一、数学计算能力解析(一)计算结果方面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首先表现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这种严谨性最典型的体现方式便是计算结果对整个题目解答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学生在解答计算题的过程中,如果最终结果出现错误,便很有可能失去大部分乃至全部的分数,而在计算过程中的辛苦也会付诸东流。
因此,教师衡量学生计算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计算结果是否准确[1]。
(二)计算速度方面计算速度同样是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一般而言,学生在计算相关题目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最终结果正确,还要保证整个计算过程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以高考为例,数学一科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120分钟以内完成题目的计算和解答,因此,出色的计算速度也是一名计算能力良好的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计算过程方面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样也表现在丰富的计算过程这一方面。
学生对任何一道计算题的解答都会在草稿纸上留下一个对应的计算过程,而学生要做的便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特点决定是否将计算过程的一部分或全部内容誊写到试卷或答题纸上。
例如,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些计算,但选择题要求学生直接填写相关选项即可,故而不需要学生在答题纸上誊写计算过程。
而在解答题的作答过程中,一些较为关键的计算步骤是要出现在答题纸上的,学生如果遗漏了这些重要步骤,即便最终的计算结果正确,也会丢掉一定的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封开县封川中学韦炳宽【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目前,高中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很差。
因此,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提高计算能力兴趣习惯教学中,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和成绩,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目前,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广,但是高中生的计算能力却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有所发展,反而高中生计算能力的状况是每况愈下,不少学生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造成成绩不理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
近几年来,数学高考很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1、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高中生掌握了计算,就会觉得高中的数学不是很难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尤其是一些计算粗心的学生经常在考试的时候出现一些别人都不错而唯独他错的情况,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高中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数与式的运算,如果学生的计算比较差,就很难学好高中数学,严重影响高中数学成绩。
因此,要告诉学生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做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计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计算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兴趣,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采用多种计算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首先给学生讲德国著名数学高斯小时候如何很快计算出1+2+……+100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
如: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等方式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3、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
比如,在教学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先为学生出了一道有关抽奖的问题:某商场开展促销抽奖活动,在抽奖箱放100张抽奖券,其中有2张为中奖券,某顾客从抽奖箱中任意抽取一张奖券,求这位顾客中奖的概率?这样做,可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的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
三、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算理”与“算法”是计算教学中两个不同的术语,有其不同的内涵。
算理是计算的道理;算法是具体的计算方法。
算理与算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是计算的基础,后者是计算的概括,两者呈现出胶着的状态。
而学生在实际计算时往往出现‘断层’现象:即使出现不可能的计算结果学生也浑然不觉,若让其说明每一步的算理,则更多地是‘背运算顺序’。
可见学生在实际计算时更多地是机械地实施算法,缺少运用算理计算、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实践的一个难点。
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思维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基本目标的。
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优化算法。
如教学复数的运算时,让学生做一道2010年福建高考题:i 是虚数单位数单位,41i ()1-i+等于 ( ) A .i B .-i C .1 D .-1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有几种,为此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四、要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公式和法则,并能熟练运用1、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也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
比如:(1).25=32,26=64,27=128,28=256,29=512;(2).有关“0”、“1”的计算特征(如a 0=1,01log =a ,1log =a a );(3)常用的勾股数(如3,4,5;6,8,10;5,12,13)……实践证明熟记这些常用的数据,可以很快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熟记运算法则、运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在计算中虽然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例如,很多没有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中经常出现“tan450=1,cos300=21”的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要让学生熟记运算法则、运算公式等基础知识。
这基础知识一旦被学生熟记并理解了,学生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
五、重视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口算教学,口算是笔算、估算及简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能力也一定较好。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训练:1.先让学生口算出题目的结果;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口算方法;3.最后教学对口算方法给予解释和强调。
教师除了教材中的口算题目外,还应该再精心编制一定数量的,涉及面广的口算练习题,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把口算训练穿插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口算训练经常化、长期化,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快捷性;其次要重视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能力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一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二可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三可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四能检查结果是否基本正确。
例如:(2009全国卷Ⅱ)设323log ,log log a b c π===则( )A.a b c >>B.a c b >>C.b a c >>D.b c a >>分析:这道题是比较a,b,c 三个数的大小,我们不能直接算出每个数的具体值,所以很多学生就觉此题难度很大。
其实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由题目可以估算a >1,21<b<1,0<c<21,很快就得答案是A 。
因此我们要加强估算,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六、重视解题技巧的培养目前,很多人认为,新课标提倡基础知识的教学,淡化解题技巧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放松了解题技巧的教学。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一定的计算技巧还是要让学生去掌握,只是我们对技巧的追求不能太过分,不能为技巧而技巧。
例如很多定理的证明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运算律的灵活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经过一定的训练,可以解决“难度较大而出错”的问题。
七、加强练习,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加强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任何能力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出来的,提高计算能力也必须加强练习、严格训练。
加强训练就是要按照规律进行多练、巧练、反复练。
特别是运算的准确性,不是靠认真就能提高的,只能依靠刻苦的训练才能实现。
有的学生认为平时运算出错不是大问题,考试时注意就行了,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必须认真对待,同时,教师在教学时涉及到计算时,要指导学生自己算,而不是帮学生算出答案。
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
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
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
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培养良好书写的习惯有的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书写不规范,经常将“3”写成“5”,“1”写成“7”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2、培养良好审题的习惯平时做作业或考试时,有些学生因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经常出现以下的问题: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 49化简成 23、 41- 21= 21等等。
正是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会做的题而拿不到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
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
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
不能草率行事。
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4、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
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
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
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5、培养及时订正的习惯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
另外,教学中,教师还应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