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_开发校本课程

合集下载

武平县桃溪中学历史课题开题报告 (1)

武平县桃溪中学历史课题开题报告 (1)
3.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桃溪镇籍的革命先烈在武平民政局只有名单,没有相关的史料。在武平县档案局也没有相关的史料,据工作人员讲是在文革期间被毁了。相关的许多史料只能通过成员自己通过大量的访谈等方式来解决。
通过成员的努力,应该可以获得本镇先烈的一些相关先进事迹,最后整理成校本课程来纪念先烈和教育、激励青年。
成果:1、校本材料:桃溪镇革命烈士生平考(或选编);
2、部分烈士家庭情况资料与分析;
3、红色资源教育论文汇编。
开题报告人签字:
年月日
课题组成员意见及签字:
1
2
3
4.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通过成员的努力,计划整理成下列论文及计划:李长明等生平事迹传记,《桃溪镇革命烈士生平事迹选编》,研究论文与叙事选编,结题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人员不足,史料难以收集,史料整理难等问题;通过成员的努力和领导的支持应该可以克服相应的困难。
三、研究周期:
研究计划:一、2014.12—2015.6:烈士生平事迹调查考证。
要求:1、史料为主,入村调查为辅。调查人员以课题组老师为主,部分学生参与;
2、主要文字资料来源:县志、乡村史料、族谱等(含照片);
3、分工:陈顺宽:外围历史背景资料的查找、收集,各组材料汇总,及打印编排。
何丁玉:湘坑村、洋畲村、新田村、江坑村、新贡村、新寨村。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来解决史料的问题。
田野调查法:组织师生对本镇的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进行调查取证。
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此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并利用文献指导课题研究。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桃溪镇小澜村的调查来获得“小澜暴动”的相关史料,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较为详实的史料。

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探讨了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福建省漳州市乌山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研究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融合模式,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展现了该融合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积极作用。

文章旨在为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发挥红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融合;教学实践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日益突显。

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获取和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探讨红色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校本课程的内涵,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理论基础及实践探索(一)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原则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应以明确的目的为导向,深入探析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目的明确是实现有效融合的前提。

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传递红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文化素养。

在教育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活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原则明确是保证融合质量的基础。

融合的原则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确保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则,它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效果。

学生的发展需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充分理解和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融合方案,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方式创新是实现融合目标的关键。

融合的方式应注重创新和实效,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使红色文化教育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红色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课程篇“红色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宋月洁(会宁县白草塬镇中心小学,甘肃白银)“红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表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对培养小学生德育观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果有重要作用,是践行教学成果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主要价值1.革命精神的传承价值革命精神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具有关键性价值,“红色人物”“红色事迹”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精神需要我们来传承,在以课堂形式展现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定会对促进小学生体会革命精神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及高尚品格的形成发挥重要价值。

革命精神的坚忍顽强、越挫越勇、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定会帮助小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革命精神的传承价值显而易见。

2.课程体系的构建价值“红色文化”体现在小学课程中的很多学科,在体现方式和教育方法上“各持千秋”。

例如:语文学科主要以讲述英雄人物事迹、描述革命遗迹等说教形式呈现;美术学科以认识“红色工具”、勾勒“红色细节”等绘制方式表达;品德学科以挖掘革命精神内涵、参与“红色教育”活动等融入形式体现。

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将“红色文化”不同学科的教育价值进行重组和筛选,构建成课程体系,打通各学科的“红色主题”,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相互理解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更易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

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价值不容忽视[1]。

3.推动特色建设的品牌价值办学理念是推动校园文化持续发展的根基,是校风校纪、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传统沉淀等多方面的特色体现。

将“红色文化”作为课程特色文化载体,深挖其内在精华,植入校本课程开发中。

如:在“红色文化”的物质需求方面,可以在校园中建设红色文化教育长廊,定期更换内容,并作为在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中的题目内容进行深化;在“红色文化”的精神方面,可以融合校园文化的校风班规,开发校本课程的德育建设,发挥革命精神的传统魅力,推动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打造“红色文化名校”的品牌价值。

红色资源校本课程

红色资源校本课程

红色资源校本课程红色资源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围绕红色资源开展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步骤来阐述红色资源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现方式。

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

在开展红色资源校本课程之前,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和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以便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之更为适合学生;要注重学生主体地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步,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包括各种红色文化遗址、革命文物和文献,以及各类红色教材和教学资料。

通过这些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思考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第三步,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

尽管红色资源校本课程在教学上非常有潜力,但是教学方法和方式也必须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比如,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演讲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开展红色资源课程教学,以便使学生感受更深,记忆更牢固。

第四步,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措施,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体验。

总之,红色资源校本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气息,从而愈发热爱国家和祖国。

只有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拓展红色资源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人才。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摘要:乡土红色资源是在战争革命年代,是国家伟大的共产党人,以及爱国先进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是极具革命特色和精神内涵的资源。

乡土红色资源蕴含着国家的丰富的历史记忆,传授刻苦革命精神,培育国家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应充分利用乡土红色资源,对校本课程进行创新和开发。

本文依托乡土红色资源,对开展发乡土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乡土红色资源;校本课程;红色精神引言:伴随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度,乡土红色资源被愈发重视,开始逐渐应用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其价值也愈发重要。

乡土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珍贵资源,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依托地区乡土红色资源,合理应用开发到校本课程教学中。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以学科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设为媒介,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对于创新红色乡土文化课程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一、乡土红色资源在初中教学应用的意义乡土红色资源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代中学生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用红色文化鼓舞中学生努力奋进,爱国爱党,让他们肩负起传承先进红色文化精神的时代责任。

国家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发扬中学生爱国主义和传承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充分挖掘乡土红色资源精神内核,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中学生处在形成道德准则和社会认知的活跃时期,根据这一关键时期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思想准则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

乡土红色资源以每位感人的英雄事迹做载体,对课程教学来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切中学生的学习现实,教学内容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校通过开展乡土红色资源的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促进中学生对乡土红色资源产生责任感和认同感,促使了他们自觉发扬革命精神的使命。

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乡土红色资源的感染,树立学生远大人生目标,坚实革命思想,深度挖掘乡土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使特色校本课程高效建设。

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摘要:红色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的乌山红色文化资源为背景,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校本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框架、实施策略及评价机制,旨在为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课程评价一、引言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山作为福建省漳州市的重要红色文化基地,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本研究以乌山红色文化资源为背景,旨在探讨中小学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一)乌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归纳与分类乌山是福建省漳州市的重要红色文化基地。

深入挖掘乌山的红色文化资源,首要任务是将这些资源进行归纳与分类。

具体来说,可以从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英烈、纪念地、文史资料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整理。

例如,革命历史可以包括乌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乌山、抗日战争时期的乌山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事件、重要战役等;人物可以包括在乌山活动过的重要革命人物;纪念地可以包括闽南乌山老游击队员之家和乌山的红色景点等。

这样的分类和整理,不仅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和把握乌山的红色文化资源,也为后续的校本课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1]。

在归纳与分类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例如,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记录、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乌山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背景和教育价值。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确保所归纳和分类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

(二)乌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原则乌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江西,一块名副其实的确红土地。

一方面,因为江西地处亚热带,是全国红壤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另一方面,因为江西有光荣的干革命历史,革命先烈的热血曾洒在这块土地上,革命的光荣传统铸就了红色的诗篇,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校围绕“红色记忆”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

(一)红色记忆课程开发的必要性1.让小学生从小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歌颂江西的红色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2.让学生在了解江西,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中,感受人文教育,接受有国主义的熏陶,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1.江西这片红土地不仅有着光荣的干革命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革命旧址,纪念建筑,革命诗词,革命歌曲和革命戏曲,这些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2.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文化底蕴厚重的语文教师队伍。

其中更有许多资深老教师,他们对江西红色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

3.因为是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学习,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二.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通过多种探究活动,了解革命故事,走近革命英雄人物;了解红色歌曲及其背后的故事。

发掘江西的红色文化,弘扬江西的红色精神。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走进红色老区,能为老区的建设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红色记忆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内容(一)课程开发方式主要采用选用与创编两种方式。

选择江西的革命历史,革命诗词,革命歌曲和革命戏曲等内容;创编就是教师利用已有课程开发经验以及对学生需要了解的进行自主建构。

(二)课程内容构成及呈现第一段:红色故事对对碰,了解革命故事以及一些典型人的历史人物;第二段:红色歌曲人人唱,借助“中国红歌会”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体验江西以至中国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第三段;红色老区处处美,通过对革命历史和现状的探究,感受江西的红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摘要:红色土地孕育着顽强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红色故事是在小学课堂中最能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生动素材,通过在课堂上对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精神意识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应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设计,挖掘课本中的红色因素,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关键词:红色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发与应用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合理应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更要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和创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的红色教育。

让红色血脉源远流长,就要在广大青少年身上下功夫,就要让红色教育真正进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积淀和学习动力,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小学生精神面貌、行为举止、品德品质的引领作用,丰富学科的文化内涵。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开发应用红色资源的必要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融入红色思想教育,能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跟随党的步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本就是让学生树立良好品德,培养良好品行,增强法治观念,规范自身行为的科目,红色教育的加入,可以加深学科的教育意义。

红色故事来源于历史,进行红色教育能让学生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无数共产党人的无私付出,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同时能展望未来,为祖国的将来添砖加瓦,让奋斗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努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好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发应用红色资源的策略办法1.1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红色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首先要善于革新教育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更加适合学生的、能够在无形中将红色教育融入其中的教学模式,为红色教育在课堂中的常态化付诸实际努力,让红色基因润物细无声地流入学生心间,通过学习红色故事,丰富红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红色精神,促进他们自发的学习和传承精神力量,增强红色资源的感染力和传播度。

课题申报范文:2258-基于我校“红色资源”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课题申报范文:2258-基于我校“红色资源”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基于我校“红色资源”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1. 1 问题的提出20世纪以来,为追求和平自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普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壮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家乡儿女。

XX中学地处襄阳之南,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当前中小学生享乐主义盛行、苦难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模糊、理想追求困惑、精神偶像缺失等校园亚文化思潮泛滥下,作为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农村学校,理应承载传播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挖掘和弘扬XX蕴涵丰厚的红色文化。

基于此,XX中学根据学校自身地位、历史、现状等独特优势,结合区教育局构建特色校园的文件精神,经过多次调研,特提出“弘扬XX文化,构建特色校园”的创建思路。

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深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

“让每一个生命更加坚强”将是我校红色文化打造的核心和主旋律,是xx中学的灵魂和精神,是xx中学师生的信仰追求与终极发展目标。

“挫折使人坚强,苦难磨砺成长;红色铸造信念,拼搏成就人生”将成为学校红色文化打造的路线和方向。

“挫折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将是我校红色文化打造的基本框架与主体内容。

1.2 课题界定资源: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当今时代,红色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当今中国的新生代对中国革命知之甚少,或是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

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摘要:一、引言1.本土红色文化的重要性2.校本课程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二、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2.价值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1.开发原则2.开发步骤3.课程实施与评价四、案例分析1.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2.实践效果和反思五、总结与展望1.本土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2.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正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扬中,校本课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以期为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一、本土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本土红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对于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能够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典型性、生动性和传承性等特点。

地域性体现在红色文化与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紧密相连;典型性体现在具有代表性的红色人物、事件和遗址等;生动性体现在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艺术等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传承性体现在一代代人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价值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教育、科研、文化和社会价值。

教育价值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历史教育等方面;科研价值体现在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挖掘;文化价值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价值体现在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1.开发原则基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贴近实际,突出实用性: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红色文化与教育目标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

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幼儿园课题选题依据

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幼儿园课题选题依据

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以期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篇1一、引言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崇高道德品质、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和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1. 园本课程开发:幼儿园应当根据本园的地理、人文、历史等特色,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例如,对于地处革命老区的幼儿园,可以开发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教学活动设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小班阶段,可以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红色文化;在中班阶段,可以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让幼儿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大班阶段,可以通过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主题绘画等方式,让幼儿巩固和拓展红色文化知识。

3. 环境创设:幼儿园应当在园内创设红色文化氛围,通过布置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角、红色文化展示区等方式,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在户外游戏区设置红色文化主题的游戏项目,如红军长征游戏、草地战斗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红色文化。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实践1. 强化教师培训: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的红色文化资源培训,让教师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掌握开发和应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方法。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 创新校本课程体系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 创新校本课程体系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创新校本课程体系摘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培养国之栋梁,学样应充分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

百色市第一小学作为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一所小学,理应承担起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校园红色文化,创新校本课程体系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184-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受限于图书馆和自己的见识,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喜欢将各类素材东拼西凑,有时弄成了“大杂烩”,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校本课程。

其实对于学生而言,越是贴近生活的、实际的资源就越有教育的价值。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教材较少利用和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对本地文化领域认识的空白与情感的缺失,他们热衷于洋快餐、外地有名的旅游胜地,却对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与文化知之甚少。

在百色这块红土地上,红色文化的基因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地方。

百色市第一小学旧校区内就矗立着当年百色起义的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离学校几公里内就有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和粤东会馆这些红色文化浓厚的场馆,但对很多孩子而言,这些红色文化离他们“既近又远”,他们大多仅局限于听过或到过这几个地方,但是对它们所蕴含的红色文化的了解却不够深入。

今天我们弘扬红色文化,这是时代赋予百色一小的神圣使命。

红色文化进教材,红色文化进课程就是对革命传统的最好继承。

那么如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科特点创建校本课程呢?一、定好基调,确立教育主题利用校园内的“清风楼”这一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按照“追忆红色校史”、“百色起义”的人和事;“红色传诵”红歌、红诗、红词、红语录;“红色故事”我宣讲为线索,不改初衷践行“红色一小”精神的思路,开发各学科系列校本教材,创新红色文化特色课程体系。

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整合学校德育资源

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整合学校德育资源
《 教 学与管 理》
2 0 1 3年 1 1 月 1 5日
始 江苏泗洪 县 曹庙 中心小学
杨 中雷
陈启 国


用教育的眼光寻找文化资源 l
二、以教育的规律利用文化资源 1 . 将资源与学校 办学方向融合
为 了加强 红色 文化资 源利 用 的 规范性和最, 看似不相干 l 现德育效益 的优化具有特殊价值 。 我 个更高的台阶。 教育科研激活 了我校 的因素 , 一旦用教育的眼光进行识别 I 校把红 色资源 与学校 办学方 向有机 的内部资源 ,使我校的文化渗透 、 学
和选择 , 就能合理衔接 、 有机协 同 , 进 l 融合在一起 , 形成 了“ 传 承红色文化 、 科交叉有 了更强的条理性 、系统性 、
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 、 l 民、 为 民族 的利益无 私奉献 、 顽 强拼 学特色 , 促进我校教师 素质 的全 面提
伦 理 道德 以及 文 明 习惯 的 养 成 教 l 搏、 不断进 取的精神 , 契合 了学校对 高 ,促进教师教学教研能力 的提高 ,
育” 。偏僻的农村小学——遥远 的战 I 思想 品德 教育 内容 的时代要 求 , 对实 从而使教学质量更 快 、 更好 地跃 上一
行科学的整合。近年来 , 我校充分发 I 培育 四好 少年 ” 的办学理念 , 充分利 价值性 , 创造了新 的资源 的动态循环。 挥革命老区的优势, 依托本地的红色 1 用红色文化 的教育力量 , 对学生进行
文化资源 ,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 的校 园 l 理想信念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
3 . 将 资 源 与 学校 课 程 整 合
为 了充分 运用 红色 资源 开展形 象生 动的教育 , 用先烈的精神教育好

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江西,一块名副其实的确红土地。

一方面,因为江西地处亚热带,是全国红壤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另一方面,因为江西有光荣的干革命历史,革命先烈的热血曾洒在这块土地上,革命的光荣传统铸就了红色的诗篇,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校围绕“红色记忆”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

(一)红色记忆课程开发的必要性1.让小学生从小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歌颂江西的红色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2.让学生在了解江西,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中,感受人文教育,接受有国主义的熏陶,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1.江西这片红土地不仅有着光荣的干革命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革命旧址,纪念建筑,革命诗词,革命歌曲和革命戏曲,这些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2.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文化底蕴厚重的语文教师队伍。

其中更有许多资深老教师,他们对江西红色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

3.因为是对自己家乡文化的研究,学生有着浓厚的研究和研究兴趣。

二.红色记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通过多种探究活动,了解革命故事,走近革命英雄人物;了解红色歌曲及其背后的故事。

发掘江西的红色文化,弘扬江西的红色精神。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绪。

3.走进红色老区,能为老区的建设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红色记忆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内容(一)课程开发方式首要采用选用与创编两种方式。

挑选江西的革命历史,革命诗词,革命歌曲和革命戏曲等内容;创编就是教师利用已有课程开发经历以及对学生需要了解的进行自立建构。

(二)课程内容构成及呈现第一段:红色故事对对碰,了解革命故事以及一些典型人的历史人物;第二段:红色歌曲人人唱,借助“XXX”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体验江西以至中国的革命传统和民族肉体;第三段;红色老区处处美,经由过程对革命历史和现状的探究,感触感染江西的红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发掘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发掘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个 伟 大 的 民族 又 重 新 站 了 起 来 ,但 是 面 对 国 内百 废 待 兴
和 国 外 封 锁 破 坏 的 环 境 ,山 东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发 扬 革 命 传 统 精 神 ,在 党 中 央 的 领 导 下 ,大 搞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经 济 、文 化 、 交 通 运 输 等 都 有 长 足 的 发 展 ,并 且 涌 现 出 了很 多 感 人 事 迹 , 比如 劳 动 模 范 时 传 祥 、人 民 的好 公 仆 焦 裕 禄 等 等 。 进 入 新 时 期 之 后 , 山 东 省 的 发 展 更 加 迅 猛 ,特 别 是 在 石 油 、海 洋 产 业 等 方 面 , 为 全 国经 济 、社 会 等 事 业 的 发 展 做 出 了应 有 的 贡 献 。 这 一 时 期 的红 色 文 化 ,更 多 地 体 现 了 山 东 人 民艰 苦 奋 斗 、勇 于 奉 献 和 创 新 进 取 的 精 神 。
出 了我 们 不 畏 强 敌 、不 畏 困 难 ,敢 于 拼 搏 的精 神 。
第 三 ,建 国后 国 家 建 设 时 期 。新 中 国 的 成 立 ,标 志 着

展 的 途 径 。 2 0 年 实 施 的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我 国 逐 渐 由 01
过 去 的 一 级 课 程 向 三 级 课 程 演 变 ,这 三 级 课 程 包 括 国 家 课 程 、地 方 课 程 和 校 本 课 程 。 为 了更 好 的 运 用 红 色 文 化 课 程
布 的 《 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指导纲要 》 中,强调 “ 中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是 人 的 全 面 素 质 中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心 理 健 康 教
化 内 含 。 但是 ,由 于各 地 情 况 不 同 ,仅 仅 依 靠 国家 课 程 和地

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 挖掘开发红色校本课程

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 挖掘开发红色校本课程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校本教研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我校从2019年12月开始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们结合本校地域特色,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确定了以爱国主义、大别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记忆》校本课程。

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我们深深体会到,校本课程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利于学校的特色的显现。

一、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主题鲜明的校本课程,张扬学生个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校所处的独山镇,位居皖西西南部,南依大别山,北抚长淮,东邻合肥,西襟豫鄂,为皖西地区山口重镇,更是一块红色圣地。

1929年11月8日发起的“独山暴动”,打响了“六霍起义”第一枪,组建了安徽省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安徽红军第一游击纵队,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工农民主革命政权——六安县三区工农革命委员会。

这里留下了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刘伯承、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诞生了16位开国将军,享有“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之美誉;现存九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山革命旧址群,是全国罕见、安徽唯一完整保存着苏维埃时期集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于一体的县级机构旧址,是研究中共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这里矗立着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的“六霍起义纪念塔”,坐落着肃穆典雅的“六霍起义纪念馆”,建立有风格迥异的独山苏维埃城;这里两次设立县级政府机构,这里还有王明的母校,是爱国将领李宗仁的整编驻地,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5万多英雄儿女投身到火热的中国革命洪流中去;建国后被追认为烈士的有530余人,可谓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依托独山镇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别山精神为出发点,确定了“红色记忆”的红色校本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将之课程化。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 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兴安县第三小学为例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 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兴安县第三小学为例

随笔依托乡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兴安县第三小学为例张丽荣摘要:在课程改革创新探索的道路上,如何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始终是我们不断探究、不断反思的重要课题。

长征突破湘江红色文化这一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引导我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乡土红色资源;校本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一、充分挖掘乡土红色文化资源我们结合学校把长征途中的地点、事件、人物定为我校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其具体内涵如下:“信念”:以坚定目标、信念至上、报效家国为主线,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正视挫折的勇气。

让学生坚信学业必成,事业必成,人生必成。

“理想”:以志趣高雅、胸怀高远、行为高尚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人生志趣和理想追求。

让学生从小继承革命传统,树立远大抱负,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坚强”:以不畏艰险、艰苦创业为主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

让学生懂得挫折使人成长,苦难使人成熟,磨难使人成才。

“奋斗”:以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只争朝夕为主线,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斗志。

让学生懂得懒惰一事无成,拼搏成就人生。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活动为载体,合作探究1.广泛开展“十八个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十八个一”即:每周黑板上更换一条红色名言警句;每周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每月一次班级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举行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每学期每名学生在课桌上更换一条蕴涵红色文化的座右铭;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师生红歌赛(或大型文艺汇演);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红色故事演讲;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红色文化征文比赛;每学期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进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每学期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每月(或每学期)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每月学唱一首红色歌谣;课前一支红色歌曲;班级每学期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举办手抄报比赛;结合课间活动,每天一段红色舞蹈、健美操,每位学生崇拜一位革命人物;在校园固定位置开辟“历史(党史)上的今天”栏目,每周宣传一位红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每年组织一次师生扫墓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红色远足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与乡土资源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爱家乡,在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家乡人民的淳朴民风民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劳动教育融入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上提高认知度,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努力成为一个知乡情、爱劳动、爱生活、爱家人的智慧型好少年,在劳动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劳动硕果与喜悦。

一、从家乡特产中挖掘素材在我们的家乡比较出名的特产有:大姜、茶叶、牡蛎,特别是牡蛎全国闻名。

劳动教育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乳山三宝相联系,融入它们的特色开发接地气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进牡蛎实践基地,了解牡蛎的繁殖过程以及它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好好的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会收获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有兴趣去研究,去发现,去探索的,在劳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致,这样不仅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还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造了很多的宝贵财富。

大姜,是我们周围许多乡镇农村长期种植的植物,我们的劳动人民在种植与收获的岁月里,积累了很多种植经验,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大家的生活过的越来越美好。

利用这一乡土资源,让学生走到田野地头,亲自体验一回大姜的种植过程,记录大姜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感受到收获后的喜悦。

走进茶园,让学生看一看,学一学采茶的技巧,揉捻、烘焙、紧压等诸多工艺步骤,懂得品茶也是一门艺术。

二、从地方特色中获取素材在我们的家乡地方性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大喜饼”。

巧借“大喜饼”的“名气”,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学校的班级种植园,在播种的季节里,带领学生走进种植园,亲自动手种植麦子,在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的过程中,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时让学生们在收获之后进行麦子的晾晒,磨面等程序,懂得在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之后,然后再进行了烹饪操作过程,才能吃上美味可口的“大喜饼”,制作“大喜饼”的一道道工序也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课上进行尝试,或者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进行。

大学挖掘红色地区文化教案

大学挖掘红色地区文化教案

课程名称:红色文化研究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红色地区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2. 培养学生深入挖掘红色地区文化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 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红色地区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2. 红色地区文化的挖掘方法。

教学难点:1. 红色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2. 如何在红色地区文化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红色地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红色地区文化的内涵及价值1. 讲解红色地区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红色地区文化在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三、红色地区文化的挖掘方法1. 介绍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2. 讲解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技巧。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红色地区文化。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红色地区文化的内涵。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 回顾红色地区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2. 回顾红色地区文化的挖掘方法。

二、红色地区文化实地考察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地区,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观察到的红色文化元素。

三、红色地区文化文献检索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红色地区文化的文献检索。

2. 学生分享检索到的红色地区文化资源。

四、课堂总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红色地区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色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地考察和文献检索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红色地区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红色地区文化的研究项目。

2. 组织学生撰写红色地区文化研究报告。

3. 推动红色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课题

红色文化课题

红色文化课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学校应该关注地方文化资源,将其纳入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视野。

因此,我们以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挖掘韶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育系列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

韶山是伟大领袖XXX的家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然而,这些文化资源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散存于各种不同的媒体上或尘封于纪念馆、档案馆,利用价值不高。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特别是小学生对家乡文化知之甚少。

因此,我们认为,热爱祖国的情感应从热爱家乡开始培养,只有深刻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才能萌发对家乡由衷的热爱,进而升华为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好地建设家乡,我们确立本课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挖掘韶山红色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让学生从小去感受、去积淀家乡文化的精髓,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红色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以及乡土文化资源网站的设计原则、运行和维护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研究方案,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探索出适合本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材开发方法,同时收集并分析数据,进行反思和总结。

4、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材开发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研究工作通过查阅和收集XXX、先农坛博物馆、XXX等大量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

同时,采用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

研究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和课题结题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平县教育科学研究
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三份)
课题名称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以桃溪镇革命烈士情况调查与研究为例
课题负责人顺宽
负责人所在单位武平县桃溪中学
填表日期 2014.11.28
武平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制
年月
一、数据表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三、负责人正在承担或参与的其他研究课题
四、前期工作参阅的主要文献、目录
五、课题设计论证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八、专家组评审意见
九、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