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的评定(第3版最新)
心肺功能测定
目录
O1 心功能 评定
O2
呼吸功 能评定
一、心功能评定
❖ 运动可诱发心血管异常反应,常用运动试验对心 功能进行评定。在运动试验中,通过一些重要的 参数变化来反映心脏和整个身体的情况,包括症 状、体征、心脏电生理指标、耗氧量和二氧化碳 排出量等为基础的一系列代谢指标。
一、心功能评定
(一)代谢当量
阻塞型 正常或下降 明显下降 正常或上升 上升 正常或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限制型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不一定 明显下降 下降 正常或上升 下降 下降
混合型 下降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正常或下降 明显下降 明显下降
谢谢观看!
登楼、上坡时出现气短 慢走100m以内即感气短 讲话、穿衣等轻微动作便感到气短
二、呼吸功能评定
(二)肺容积和肺容量的测定
❖ 潮气量:正常值为500ml ❖ 深吸气量:正常成年人男性为2600ml,女性为1900ml ❖ 补吸气量:正常男性为910ml ❖ 肺活量(VC):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为2500ml
一、心功能评定
(三)心电运动试验
❖ 种类 ❖ 1.按所用设备分类包括活动平板试验、踏车
运动试验、手摇车运动试验和台阶试验 ❖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 (1)极量运动试验 ❖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 ❖ (3)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 (4)低水平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评定
(三)心电运动试验
❖ 运动试验方案 ❖ 1.活动平板试验 ❖ 2.踏车运动试验 ❖ 3.手摇车试验 ❖ 4.等长收缩试验 ❖ 5.简易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评定
(三)心电运动试验
实验报告心肺功能评定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测试方法,对受试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定,以了解其心肺健康状况,为后续的健康管理和运动康复提供依据。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某大学体育学院30名男性大学生,年龄在18-22岁之间,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1)活动平板试验仪(2)踏车运动试验仪(3)手摇车运动试验仪(4)台阶试验仪(5)六分钟步行试验仪(6)心电监护仪2. 实验步骤(1)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运动史、病史等。
(2)受试者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基本生理指标测量。
(3)受试者进行活动平板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手摇车运动试验、台阶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等。
(4)受试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变化。
(5)分析实验数据,评定受试者的心肺功能。
3. 实验指标(1)最大心率(HRmax)(2)最大摄氧量(VO2max)(3)心功能分级(NYHA)(4)六分钟步行距离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最大心率(HRmax)受试者的最大心率范围为160-200次/分钟,平均值为180次/分钟。
2. 最大摄氧量(VO2max)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范围为30-50ml/kg/min,平均值为40ml/kg/min。
3. 心功能分级(NYHA)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为I级,即体力活动不受限。
4. 六分钟步行距离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范围为400-600米,平均值为500米。
五、实验结论1.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心肺功能处于较好水平,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心功能分级及六分钟步行距离均符合青年人的正常范围。
2. 通过实验,为受试者提供了心肺功能评定的依据,有助于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为后续的健康管理和运动康复提供参考。
3.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均能积极配合,实验操作规范,数据可靠。
六、实验建议1. 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2. 建议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定,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3. 建议针对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康复评定技术009心肺功能评定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二、肺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二)肺通气功能测试 (三)临床应用 (四)换气功能测试 (五)小气道功能检查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肺容量指肺内气体的含量,即呼吸道和肺泡的总容量,对应外呼吸,是肺通 气和换气功能的基础。
功
Ⅱ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 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能
分 级
Ⅲ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较一般 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Ⅳ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时也有心功能 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五)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
1. 相对指征 (1)试验中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比原基础血压下降≥10mmHg, 不伴有其它心肌缺血的征象。 (2)ST段或QRS波改变,例如ST段过度压低(水平型或下垂型ST段 压低>2mm)或显著的电轴偏移。 (3)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之外的心律失常,包括多源性室性期前 收缩、室性早搏三联律、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阻滞或心动过缓。 (4)劳累、气促、哮喘、下肢痉挛、跛行。 (5)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与室速无法鉴别。 (6)胸痛增加。 (7)高血压反应(SBP>250mmHg和/或DBP>115mmHg)。
1. 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2. 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3.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4.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MMF) 5.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4心肺功能评定
BMI
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律失常活动平板试验
踏车试验
台阶试验
用于冠心病诊断,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运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
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运动试验前应禁食和禁烟3小时,12小时内需避免剧烈体力活动等
试验开始前
试验终止后
概述
肺容量测试
肺通气功能测试
临床应用
换气功能测试
通气/血流比值V/Q),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为0.8 V/Q>0.8提示出现无效腔通气,例如肺血管阻塞等V/Q<0.8提示无效灌注,例如气道阻塞等。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评估肺换气功能适应症
最大摄氧量VO2max
代谢当量MET
无氧阈AT
乳酸无氧阈LAT
适应证与禁忌证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亚极量运动测试
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比较(肺移植、肺切除、肺减容术、肺康复、COPD、肺动脉高。
心肺功能评定
方案:根据运动负荷量的递增方式(变速变斜率、恒速变 斜率、恒斜率变速等)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试验方案,如 Bruce方案、Naughton方案、Balke方案等。国内最常用 的是Bruce方案。
4-
如走走歇歇能走200m
4
重度
如走走歇歇能走100m
4+
如走走歇歇能走50m
5-
起床、做身边的事就感到呼吸困难
5
极重度
卧床、做身边的事就感到呼吸困难
5+
卧床、说话也感呼吸困难
二、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
肺容积是指安静状态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 的容积变化。 基础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 残气量; 基础肺活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 和肺总量称为。 除残气量和肺总量需先测定功能残气量后求得 外,其余指标可用肺量计直接测定。
(3)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运动至特定的、 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 140次/分,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0mmHg,或与 安静时比增加20~40mmHg;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 标准。
4.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 :如运动诱发或加剧的 心律失常则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该避免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如运动使 心律失常减轻、甚至消失多提示为良性心律失常,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不 必限制。
(完整版)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一、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
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
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
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康复医学概论12-心肺功能评定
1、心电运动试验的检查方法
心电运动试验根据试验终点可分为三类 低水平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极量运动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
指以预定较低水平的运动负荷、心率、 血压和症状为终止指标的试验方法,适 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或病情较重者出院 前评定,通常以患者可耐受的速度连续 步行200m作为试验方法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者,患者尽力行走6min,计算所走的距离 行走的距离越长说明体力活动能力越好 12min走和12min跑具有类似的目的 心力衰竭患者还可采用2min步行 这类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判断体力活动 能力的变化,对诊断没有帮助
②定距离运动法: 确定固定的步行距离,计算完成该步行
的时间 200m步行一般是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的 标准试验,以判断患者回家后日常生活的 安全性 脑卒中患者可以采用10m或20m步行试验, 以判断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
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 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 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
1、氧运输功能
氧运输功能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功能 血管功能 心脏功能
血管功能
血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血液将气体(氧气和 二氧化碳)、能量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激素、电解质等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同时通过流经肺、肾、皮肤等脏器和组织,排 泄最终的代谢产物 血管功能取决于循环驱动力、心血管结构的 完整性、柔顺性和弹性等因素
心电运动试验
是指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以心电图 为主要检测手段,并通过前、中、后心电 图、症状以及体征的反应来判断心肺功能 的试验方式
心脏功能容量
心脏功能容量又称体力工作容量,也就是体 力活动的最高限度 其测定一般应用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测定 时从最低负荷量开始,连续监测心电图,直至 体力疲惫或出现症状时,即达到终点的负荷量, 经折算成MET,即是心脏或体力工作容量 根据所测得的患者心脏功能容量,指导患者 的生活自理、家务、体育娱乐,职业等活动
最新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
运动试验方案
2.踏车运动试验方案 最常用的是WHO推荐方案参见下表。每级3分 钟,蹬车的速度一般选择50~60周/分。
WHO推荐方案
分级
1 2 3 4 5 6 7
运动负荷(kg·m/min)
男
女
300
200
600
200
900
600
1200
800
1500
1000
1800
1200
2100
1400
运动时间 (min)
应配备除颤器和必要的抢救药品,以便出现严重问题时能给予及 时的处理。
连接监测导联后做过度通气试验,方法是大口呼吸30秒或1分钟 后立即描记监测导联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但没有病 理意义,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2.试验过程中 在试验中应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心率、血压、 心电图及受试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每级运动 结束前30秒测量并记录血压,试验过程中除用 心电示波器连续监测心电图变化外,每级运动 结束前15秒记录心电图。如果没有终止试验的 指征,在被试者同意继续增加运动强度的前提 下,将负荷加大至下一级,直至到达运动终点。 如出现终止试验的指征,应及时中止试验,并 密切观察和处置。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4)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运 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 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与安静时 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OmmHg,或与安静时 比增加20~4OmmHg;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 止试验的标准。此法目的在于检测从事轻度活动及日 常生活活动的耐受能力。低水平运动验是临床上常用 的方法,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或心脏术后早期康复 病例,以及其它病情较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 动处方、预告危险及用药的参考。
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二十一章心肺功能的评定心肺康复相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等领域而言,属于脏器康复的范畴。
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康复治疗或其他康复治疗必须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时,应当先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才便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和措施。
同时,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心肺功能评定还可以作为检测康复治疗效果的手段而反复加以使用。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心功能评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既有传统的详细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简单明了的分级标准,更有借助于仪器、设备的测定和检查。
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到的资料相互补充并综合,便能得出心功能的全面评价。
由于病史、体检、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在物理诊断课中曾讲述过,心导管检查和心脏核素扫描在专著中也有详尽的介绍,故本节对以上内容仅简单提及,而把讲述的重点放在运动心功能检查上。
一、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应用该分级方法对心脏功能进行初步评定简便易行,被广泛接受。
缺点是该方法主要依据患者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有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正常,低于日常活动量也可引起心悸、气促。
Ⅳ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
二、心电图心脏的机械性搏动(泵血功能等)实际上先有电激动才能发生收缩、舒张功能。
自体表记录出这些心电活动便是无创性心电图。
通过了解心电的改变,有助于我们辨认心脏的改变。
因而在康复评定中,心电图是我们了解心功能、全面评价心脏状况最常用、最熟悉的一种检查方法。
因在诊断学课程中已有专章讲解,在此不予详述。
三、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又称长程心电图,因系Holter首先于1961年应用于临床,故常将记录动态心电图的系统称之为Holter系统。
体育测量与评价-04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精选全文完整版
关系:心功能指数:k= bp(收缩压) p(心率)
➢ 收缩压高代表心脏收缩有力;心率越快, 心脏功能越差。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的测量与评价
1.布兰奇心功指数 布兰奇心功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测量心率的同时,考虑了血压的 因素,因而能较全面地反映心血管机能。
(一)人体安静时血压的测量与评价
• 测量仪器: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听诊器。
• 测量方法:袖带以覆盖受试者上臂长的1/2~2/3处为宜。 拧紧螺栓打气入袋使水银柱上升,直到听不到肱动脉 搏动声时,打气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拧开螺栓缓 慢放气,每次下降2~4毫米汞柱为宜,放气至第一次 听到脉动声时,此时水银柱的高度即为收缩压。继续 放气,搏动声突然从洪亮声变为模糊声时,水银柱的 高度为舒张变压音点。继续放气至搏动声消失,此时 水银柱高度为舒张压的消音点。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14岁以下儿童舒张压以变音点为准,15岁以上少年和 成人舒张压以消音点为准。中国青少年血压的正常值 范围见表4-7。
x D 100 0.22 (300 D) 5.5 p
式中:P为第2分钟前30秒脉率,D为实际蹬台阶时间。
4.改良型哈佛台阶试验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定与评价
➢ 呼吸是机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是以自 主神经反射为主,有躯体神经参与支配的骨骼肌收缩 活动。
➢ 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相互联 系的缓解。因此,呼吸机能主要从肺通气功能的量和 对呼吸运动控制能力的质两个方面来测量与评价。
➢ 血压受许多因素影响:心脏每搏量增多和心率增加, 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影响 舒张压;大动脉血管的弹性能够起到缓冲收缩压和维 持舒张压的作用。
心肺评定
心电运动试验--主观用力程度分级
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用力程度衡量相对运 动水平的半定量指标
一般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要求达到15-17 分。分值乘以10 约相当于运动时的正常心 率反应。
7分:轻微用力 ,9分:稍用力 ,11分:轻度用 力 ,13分:中度用力, 15分:明显用力 ,17 分:非常用力, 19分:极度用力
日常活动的信心
心电运动试验--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证:凡是有上述应用需求,同时病情稳定, 无明显步态和骨关节异常,无感染及活动性疾 病,患者精神正常以及主观上愿意接受检查, 并能主动配合者均为适应证
禁忌证:未控制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控制的高血压
心电运动试验--根据试验终点分为三类
运动应激时机体功能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进入最大 或失代偿状态,诱发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表现,从 而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功能评估、确定机体的最大功能 储备,帮助制定运动训练方案时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 保证训练安全性等。
各种运动试验中的心电运动试验最具有代表性。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ing)是指通过逐 步增加运动负荷,以心电图为主要检测手段, 并通过试验前、中、后心电和症状以及体征的 反应来判断心肺功能的试验方式。
心电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运动试验前应禁食和禁烟3小时,12小时内需 避免剧烈体力活动等。尽可能的在试验前停用 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但应注意β受体阻 滞剂骤停后的反弹现象。
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以预定较低 水平的运动负荷、心率、血压和症状为终止指 标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或病情 较重者出院前评定,通常以患者可耐受的速度 连续步行200 米作为试验方法
心肺复苏评价准则(新版)
心肺复苏评价准则(新版)心肺复苏评价准则(新版)背景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评价CPR的质量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肺复苏评价的准则,以便医务人员在实施CPR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
准则1. 快速反应:在发现心脏骤停后,立即呼叫急救团队,并开始CPR措施。
2. 确认意识:检查患者是否清醒有意识。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将其置于稳定状态,并提供必要的急救。
3. 检查呼吸: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4. 胸外按压: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手位: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下方,手指交叉。
- 深度:每次按压至少压搏5厘米。
- 节奏:按照100到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按压。
5. 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气道开放: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无阻。
- 送气量:每次呼吸应使患者的胸廓抬高。
- 频率:每分钟进行10到12次人工呼吸。
6. 呼吸与按压比例: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7. 辅助除颤:对于有除颤器的场所,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进行电击。
8. 持续复苏:持续进行CPR,直到急救团队到达或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肺复苏评价的准则,以帮助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实施高质量的CPR。
遵循这些准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机会。
重要的是,医务人员应获得合适的急救培训,并经常进行更新以了解最新的指南和技术。
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具,旨在评估个体的心肺系统功 能以及对治疗和康复干预的反应。通过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可以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心肺功能评定的定义和目的
心肺功能评定旨在评估个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在静息状态以及运动负荷下的功能表现。通过心 肺功能评定可以获得患者的心率、血压、肺活量等重要指标,有效评估患者的心肺健康状况,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运动耐力测试
评估患者在运动负荷下的耐力和心 肺功能表现,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
心肺功能评定的数据解读和分析
1 正常范围和异常结果
将心肺功能评定的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
2 趋势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
3 数据统计
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更全面的心肺功能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心肺功能评定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心肺功能评定在许多临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心内科等。通过评定患 者的心肺功能,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预测患者的运动能 力,评估手术风险等。
心肺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和限 制
• 评定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 不能作为单一评估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部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可能无法完全适用某些评定项目。
心肺功能评定的方法和标准
非侵入性评估
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血压等基本 生理参数,结合脉搏氧 饱和度检测和肺功能测 试等方法,详细评估心 肺功能的各个方面。
运动负荷测试
通过运动测试(如步行 试验或自行车负荷试验) 评估患者在运动状态下 的心肺功能表现,了解 患者的耐力和运动耐受 力。
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一、直接测量 跑台或功率自行车、自动气体分析仪、双向活瓣呼吸口罩、电极及导电膏。
计算公式: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 评价标准:男子、优秀92-86,女子、优秀74-67
良好84-72,女子、优秀66-55 及格70-54,女子、优秀53-40 不及格53-44,女子、不及格39-32
心肺功能的 测量与评价
目录
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
基本原理
内容
内容
测量方法
绪论
心肺功能是人 体生命活动的重要 功能,它直接与健 康、运动能力相关, 从而影响人们的生 活质量。
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一、心率(脉搏)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时、运动中、运动后
安静时的肺活量 准备动作、最大吸气、最大呼气 测量三次、间隔15秒、取最佳值 19~22岁:3500~3790ml 中下 3800~4600ml 中等
注意:示范、勿漏气 五次肺活量试验
每15S测一次,共测5次 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运动后第1、2、3、4、5分钟各测一次
肺合量体重指数(ml/kg)=肺合量(ml)/体重(KG) 评价:上等:男、75以上,女、62以上
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立-卧位脉搏差 0-5次 6-11次
12-19次 20次以上
运动中的心率测量与评价
1 简易心率遥测法 2 POLAR 表心率遥测
3 运动中心率评价
心率遥测能准确的记录安静 和运动状态下的及时心率, 并通 过相关软件做出快速统计分析, 便于监测训练瞬间心率变化。
1 简易心率遥测法
慢,提示有过度疲劳或疾病的发生。若晨脉升高5次/分以上,并连续3天不 恢复,提示可能训练强度过大机体未完全恢复;若晨脉升高10次/分以上, 提示有过度疲劳或疾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五)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
1. 相对指征 (1)试验中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比原基础血压下降≥10mmHg, 不伴有其它心肌缺血的征象。 (2)ST段或QRS波改变,例如ST段过度压低(水平型或下垂型ST段 压低>2mm)或显著的电轴偏移。 (3)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之外的心律失常,包括多源性室性期前 收缩、室性早搏三联律、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阻滞或心动过缓。 (4)劳累、气促、哮喘、下肢痉挛、跛行。 (5)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与室速无法鉴别。 (6)胸痛增加。 (7)高血压反应(SBP>250mmHg和/或DBP>115mmHg)。
通气功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量和流速,又称动态肺容积。 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通气量。
1. 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2. 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3.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4.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MMEF/MMF) 5.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六)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义
1. 血流动力学 ①心率。②血压。 2. 心电图波形 ①ST段异常。②室上性心律失常。③室性心律失常。 3. 限制性临床症状和体征 ①心绞痛。②呼吸困难。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呼吸困难分级
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三、心肺运动试验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与运动试验禁忌证相同
(三)安全性 (四)气体交换系统的校准 (五)运动方式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三、心肺运动试验
(六)试验类型 (七)试验方案 (八)检查程序 (九)心肺运动试验的主要代表性变量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适应证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五)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
1. 绝对指征 (1)试验中运动负荷增加,但收缩压较基础血压水平下降超过 10mmHg,并伴随其它心肌缺血的征象。 (2)中、重度心绞痛。 (3)增多的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共济失调、眩晕、近似晕厥状态)。 (4)低灌注表现(紫绀或苍白)。 (5)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无法监测心电图或收缩压。 (6)受试者要求终止。 (7)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在无诊断意义Q波的导联上出现ST段抬高(≥1.0mm)(非V1或 avR)。
正常人静息状态V/Q为0.8 V/Q>0.8 提示出现无效腔通气,例如肺血管阻塞等 V/Q<0.8 提示无效灌注,例如气道阻塞等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五)小气道功能检查
使用标记气体分析方法可测定闭合容积(closing volume,CV),指平 静呼气至残气位时,肺下垂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所能继续呼出的气体量。
阻塞性
↓↓ 正常/↓
↓↓
限制性
正常/↑ ↓↓
↑/正常
混合性
↓ ↓ ↓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四)换气功能测试
换气指的是通过外呼吸进入肺泡的氧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的 过程,与肺通气一起组成外呼吸。有效的肺换气与血流量、通气量、吸入气 体的分布和通气/血流比值以及气体的弥散有密切关系。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即V/Q)
(二)运动试验的禁忌
2. 相对禁忌证 ①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②中度狭窄的瓣膜性心脏病。 ③电解质异常。④严重的高血压(SBP>200mmHg和/或DBP> 110mmHg)。⑤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⑥肥厚型心肌病和其 它形式的流出道梗阻。⑦精神或身体异常不能运动。⑧高度房室传 导阻滞。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五)运动方式
运动测试方式最常见的为运动平板与功率自行车。 运动平板:速度和坡度可调节,但数据测定干扰性大、摔倒风 险高。 功率自行车:可定量增加踏车阻力,调整运动负荷。运动时无 噪音,运动中心电图记录较好,较易测量血压、气体,受检者 心理负担较轻,可在卧位进行,动态心肌氧供需不平衡的假阳 性较少,占地面积小、价格低,运动损伤少等。但对于体力较 好者如运动员,往往不能达到最大心脏负荷。
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评定
目录
Contents Page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第二节:呼吸功能评定 第三节:6分钟步行测试
重点难点
掌 握: 心功能分级;心电运动试验与心肺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终止指征、结果及其意义;呼吸困难分级;肺容量测试 指标及其意义;肺通气功能测试指标及其意义;肺功能 不全分级;肺通气功能障碍分型;6分钟步行测试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11~14 8~11 <8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二、心电运动试验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类型 (二)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三)运动实验的方案 (四)运动试验操作 (五)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 (六)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义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类型
1. 按所用设备分类 ①平板运动试验。②踏车试验。③Master二级 梯试验。 2. 按试验目的和运动条件分类 ①极量运动试验。②亚(次)极量运 动试验。③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④低水平运动试验。 3. 按运动负荷分类 ①单级运动试验。②多级运动试验。
1. 协助临床诊断 (1)冠心病的诊断 (2)诊断心功能不全——“金标准” (3)鉴定心律失常 (4)鉴定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适应证
2. 确定功能状态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1)判定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2)评定体力活动能力和残疾程度——5METs (3)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4)评定手术风险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三)临床应用
1. 肺功能Βιβλιοθήκη 全分级基本正常 轻度减退 显著减退 严重减退 呼吸衰竭
(VC或MVV) 实/预%
>80 80~71 70~51 50~21
≤20
FEV1%
>70 70~61 60~41
≤40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三)临床应用
2. 肺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FEV1% VC MVV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 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
功 能
Ⅱ
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 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分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 级 Ⅲ 症状,较一般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
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适应证
2. 确定功能状态 (5)指导康复治疗 (6)确定病人运动的安全性 (7)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定量依据 (8)凡是有上述应用需求,同时病情稳定,无明显步态和骨关 节异常,无感染及活动性疾病,病人精神正常以及主观上愿意 接受检查,并能主动配合者均为适应证。评定手术风险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肺容量指肺内气体的含量,即呼吸道和肺泡的总容量,对应外呼吸,是肺通 气和换气功能的基础。
1. 基础肺容积 ①潮气容积。②补吸气容积。③补呼气容积。④残气容 积。 2. 基础肺容量 ①深吸气量。②功能残气量。③肺活量。④肺总量。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二)肺通气功能测试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 Ⅳ 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
均可使症状加重
代谢当量 (METs)
≥7
≥5 <7
≥2 <5
<2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二)Weber KT心功能分级
VO2max/kg[ml/(kg·min)]
A级
>20
B级
16~20
C级
10~16
D级
<10
AT[ml/(kg·min)] >14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四)运动试验操作
1.测试中 (1)持续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12导联心电图和心 率(如果进行呼吸功能评价还应包括气体交换指标)。 (2)记录每个阶段最后15秒的12导联心电图。 (3)记录每分钟最后5秒的心率。 (4)每个阶段最后45秒测量并记录血压。 (5)记录每分钟最后5秒的RPE。 (6)如果没有终止试验的指征,在受试者同意继续增加运动强度的 前提下,将负荷加大至下一级,直至到达运动终点。如出现终止试验 的指征,应及时终止试验,并密切观察和处置。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四)运动试验操作
1.测试后 (1)达到预定的运动终点或出现终止试验的指征时,逐渐降低跑台 或功率自行车速度,受试者继续行走或蹬车。 (2)终止运动后,要于坐位或卧位描记即刻(30秒以内)、2分钟、 4分钟、6分钟的心电图并同时测量血压。以后每5分钟测定一次,直 至各项指标接近试验前的水平。 (3)如果受试者有症状,应每分钟评价症状情况,观察至所有症状 缓解、心电图指标达标。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六)试验类型
1. 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试验——临床应用最多 2. 亚极量运动试验 3. 低水平运动试验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七)试验方案
1. 每种方案应包括 ①静息(≥3分钟)②功率自行车速度保持 在60rpm的无负荷热身运动(≥3分钟)③递增负荷至最大极限 运动(6~10分钟最适宜)④恢复期(≥5分钟)。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maximum expiratory flow volume curve,MEFV)
VC50%与VC25%时的呼气流量(V50和V25)可作为判断小 气道阻塞的指标 两只表实测值/预计值<70%,且V50/V25<2.5即提示有 小气道功能障碍,而MEFV的不同形态也会对应特征性的气 道阻塞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