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共56张PPT)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共56张PPT)
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农民们想出了 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稻田里。说 也奇怪,那一年水稻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 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 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 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2)结论: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对环境都有降低温度和增 大湿度的作用,绿色植物具有调节周围气候的作用。 (3)启示: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 活的环境。
随堂检测
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 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 D ) A.生物生存的空间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D.以上 A、B、C 都是
影响
②竞争: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草
牛和羊
③寄生:蛔虫与人,菟丝子和植物
④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重难点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环境的类型
表现类型
释义
拟态
一种生物在形态、行 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 种生物
保护色
动物的体色与环境色 彩相一致
警戒色
某些有毒生物所具有 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举例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
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 境非常接近 箭毒蛙、胡蜂、夹竹 蘑菇等艳丽夺目的体
2.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可有效地逃避敌害、捕获食物,有利 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易错点归纳】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绿色 的蝗虫在草地上是适应的,但在黄土地上就不适应了。
重难点三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同样,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例子:蚯蚓在土壤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沙地植物能防风 固沙等。谚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 是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15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15北师大PPT课件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一)_提__高___农产品或畜产品的
产量
• (二)对有害动物进行_控__制___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讨论:
1、如果你拥有一片农场,你会采取哪些措 施增加产量?
2、如果你的农场遭受害虫的袭击,你又将 怎样应对?
的传递有关。若要保证种子的萌发率(100%), 应选用波长为___6_0_0_-_7_0_0____nm的光。
波长/nm
视频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 的什么作用?
视频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 的什么作用?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 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信息经传递才有价值
谢谢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性引诱剂(信息素)
音响设备
课堂小结
生态系统的 信息传递
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递在 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
信息传递的 应用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 是(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2、鸟类迁徙过程中利用“地磁导航” 体现的是(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语言信息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能释放臭气
你别惹我! 否则我要你
好看!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马龙一中 生物组 黄岩淦 2018.12
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 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 信号等称作信息。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概念
来源
物理信息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1)(北师大版)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1)(北师大版)

其它因素对霉菌生长也有影响吗? ☆ 请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霉菌的知识,说
出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温度、湿度、PH值等。
请同学们举出其它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
1、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 2、光照可以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蝇暮蚊等; 3、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开出不同的色彩; 4、受风力和温度的影响,山顶和山脚的植物形态差别较大。
将视察到的结果填写到下表中
天数
单位(天)
序号
一二 三 四 五 六
塑料袋1 潮湿
塑料袋2
干燥
五、得出结论 潮湿处的面包容易长出霉菌。 六、表达交流
讨论与交流 1、第一个实验开始时实验用的食品材料为什么要在 空气中暴露20-30分钟? 2、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家中的一些常用食品(如 馒头、面包、大米等),应该如何保存? 探究创新 (1)不同的食品长霉菌的情况不同,如果探究不同 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2)食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什么?请你查阅资料, 了解有关食品防腐剂的相关知识。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4、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这
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C )
A.土壤和空气
B.阳光和温度
C.水分和温度
D.水分和土壤
5、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
素是(C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
2、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 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留一点儿间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 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第5节 遗传与环境课件(共28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第5节 遗传与环境课件(共28张ppt)

B. 个体繁殖
C. 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 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6.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后性状是否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B ) A.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 B. 任何变异的性状都能遗传 C. 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D. 变异后的性状还可能发生变异
7. 多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 目光。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C.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 D. 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
①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控制抗倒伏性状的基因是__显__性____基 因,控制倒伏性状的基因是__隐__性____基因。 ②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示中抗倒伏植株 的基因组成是__A_A_或__A_a___。 ③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推测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 率是____0____。
10. “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
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在月球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细胞分
裂的不同时期里,细胞内一定发生明显变化但不会导致变异的
是( A )
A.染色体形态
B.DNA的结构
C.基因的结构
D.染色体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非选择题 11. (综合应用)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回 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麦的抗倒伏与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 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下去,观察小麦植株生长的状况 并统计数据,将结果绘成柱形图如下。
2. 1名孕妇挺着大肚子到某医院做首次产检,被查出胎儿多 发畸形,必须引产,医生分析:发生这些畸形,不能排除遗 传、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与孕妇缺少叶酸有关。这说明( D ) A. 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B. 基因能控制性状 C. 环境能控制性状 D. 性状表现既受基因控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优质课件(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优质课件(第2课时)

编号 实验材料
1潮湿Biblioteka 头块处理方法 (温度条件)
恒温培养箱(25℃)
2
干燥馒头块 恒温培养箱(25℃)
3 潮湿馒头块
冰箱(4℃)
实验现象
馒头上长出霉菌 馒头上没有长出霉菌
馒头上没有长出霉菌
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
实验结论: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
4 实施实验并记录
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编号 实验材料
1
潮湿馒头块
处理方法 (环境条件)
恒温培养箱(25℃)
2
干燥馒头块 恒温培养箱(25℃)
3 潮湿馒头块
冰箱(4℃)
实验预测
找差异
编号 实验材料
1
潮湿馒头块
处理方法 (温度条件)
恒温培养箱(25℃)
2
干燥馒头块 恒温培养箱(25℃)
假设: 温度和湿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1)准备干燥馒头块和潮湿 馒头块若干,在空气中暴露 30分钟。 (2)取3只培养皿,2号培 养皿放干燥馒头,1、3号培 养皿放潮湿馒头 (3) 1、2号培养皿放在温 暖的培养箱,3号培养皿放在 冰箱。 (4)等待5-7天。
注意:每组对比实验,有且只有一个可变因素(变量)!!!!
实验目的
1.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霉菌的生长状况; 2. 探究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干燥馒头片、潮湿馒头片、培养皿、恒温烘干箱、恒温培养箱、冰箱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1 发现并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鞋子在温暖潮湿的雨季发霉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单元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单元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共22张PPT)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 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
柳杉等植物能吸收有毒气体, 净化空气;
鼠对农作物,森林,草原等 都有破坏作用。
在沙地上种植植物,防风固沙
小结
在自然环境中,各 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 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 存和开展中不断地适应
结束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棕熊捕鱼
蜂群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
热带雨林中的绞杀植物
野牛的争斗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复习提问: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
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 阳光、温度、空气、水 〕 等,另一类是〔 生物 〕 因素。
〔2〕在高大的树木下很难见到松树的生长,主要 是哪个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阳光 〕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百堰九义校 王长举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 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 便于隐藏捕食
金环蛇
警戒色
箭毒蛙
拟态
尺蠖
保护色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 虫媒花颜色鲜艳,气味芬芳,适合昆虫传 粉。
• 风媒花花粉颗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 散。
〔3〕探究的根本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结束语
祝同学们越学越好 谢谢合作
• 借助风来传播果实和种子的植物,如蒲公 英,柳等,果实或种子上有毛茸茸的纤维。
• 靠动物传播果实的植物,如鬼针草,苍耳, 在果实的外表有刺毛或倒钩。

生物1章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一课时北师大版

生物1章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一课时北师大版

4、特殊生理结构
北极熊 拥有厚厚的脂肪耐寒 鸟 适于飞翔的翅膀
仙人掌 叶变成针刺状耐旱 乌贼 遇敌喷墨
松树
叶变为针形耐寒
思考:
你还能列举出其他的适应现象吗?
适应具有普遍性
多数生物都能主动适应环境。
适应具有相对性
极少数生物不适应今天的环境, 他们正在走向灭绝。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有利影响
森林可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
蚯蚓改良土壤
生物对环境影响—— 不利影响
蝗虫啃食农作物 蚊子可传播疾病
生物对环境影响—— 不利影响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
鼠对草原等都有 破坏作用
我国某些地方沙尘暴现象和土地 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它形成的原因 是什么呢?该怎样去防治呢?
总结
依赖 适应 影响 改变
B)
3、连线题。
大树底下好乘凉 蛔虫身被角质层 鲸四肢退化 蛇在冬天冬眠 南海赤潮一片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 中?如果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 会怎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这说明了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观察下列生物现象,说明生物受何种 因素的影响? 温度
蛇要冬眠 大雁南飞
风力
山顶的旗形树
1
农民工普通比较黑,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梅花鹿为争配偶争斗
雄鸡为争食物而争斗
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 种内斗争
这是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1、一山不容二虎
2、蝌蚪肠内排出有毒物质,毒死其他的小蝌蚪
种内斗 争
种内斗 争 3、一直长颈鹿发现敌情后,会向其他同伴发出警报 种内互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74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74北师大PPT课件
第五章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存大挑战 假设你像鲁滨逊 那样流落在不毛的
荒岛上,除了能饮用的水外,只有15Kg玉米和
一只母我鸡反可以对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
法是:为什么要
先吃鸡,
A.先先吃吃鸡,我然?后吃玉米 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
的蛋,最后再吃鸡
我们欠“鸡妈妈”一个解 释······
秸秆
桑茂、蚕壮、鱼肥大
农民除草
农民灭虫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 益的部分。)
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 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 品。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实现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秸秆
桑茂、蚕壮、鱼肥大
农民除草
农民灭虫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 益的部分。)
三、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四、意义 1、实现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课堂练习
c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
部太阳能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
蒸腾作用 物影响环境。 7.试分析:为什么城市的城区与郊区的天气预报的 数值不完全一致?
答案:城区与郊区植被数量不同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8. 在科学探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
常常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做“植物对空
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中,如果把裸地、草地和灌
木丛中测量的数据分别求平均值以后进行比较,可
答: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有助于减小
误差。 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
为什么?
答: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 和湿度的影响。
第八页,共十九页。
相对湿度曲线图:
讨论:观察该曲线图,我们发现了什么?
答:植被不同,空气相对湿度不同
第九页,共十九页。
讨论:
1.绿色植物对环境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
科 目:生物 适用版本:北师大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一页,共十九页。
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 试问:如果人类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页,共十九页。
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被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C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5.在特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水量与最大含水量的
百分比叫相_对__湿__度____。 6.绿色植物对环境都有___降__低__温__度_和____增__大__湿__度的作
用,这与绿色植物的_________有密切关系,说明植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121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121北师大PPT课件
统中哪些成分?生产者、消费者 无分解者
3、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和终
点是什么? 生产者、消费者
4、每条食物链所含环节 数相同吗? 不同
营养级: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
四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第五三看营营图养养并级级回答: ①他们分别属于哪一营养级? 消费者是怎样分级的?
第四营养图级中箭头方向能颠倒吗?
2.腐生性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3.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 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1、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光合细菌、酵母菌 B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C乳酸菌、酵母菌
D硝化细菌、乳酸菌
2、一个系统生态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 )
(2)黑鱼、草鱼、虾
成分:消费者
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细菌、真菌
成分:分解者
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
小结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的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点播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无机物质: 水、空气、矿物营养等
气候因素: 阳光、降水、温度、风等 有机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1、秃鹫属于消费者( ) 腐生性动物如蚯蚓、蜣螂、秃鹫等属于分解者。 2、硝化细菌属于分解者( )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3、生产者都是植物( )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章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二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章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二课时精品课件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过度放牧
森林砍伐
外来物种入侵
水葫芦
讨 论
1 我国某些地方沙尘暴现象和 土地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它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呢?该怎样去防治呢?
2 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还草?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3 仔细观察它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
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北极狐 ,生活于寒带地区
骆驼刺地面部分长得矮 小,根系深深扎入地下。有 利于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骆驼刺
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 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可以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耐干旱的仙人掌
思考:
你还能列举出其他的适应现象吗?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 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同时 适应也具有相对性
练一练
1.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D ) A炎热缺水荒漠中生活的骆驼的尿液非常少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C鲫鱼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D蚯蚓疏松土壤 2. 猫头鹰有利爪与( C )生活相适应 A. 飞行 B. 草食性 C. 肉食性 D. 陆地
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C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生物能影响环境 因素密不可分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
毒蛙
胡蜂
毒蛇
毒蘑菇 夹竹桃
3、警戒色 某些有剧毒的动植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 意义: 对敌害起预先示警作用。 例子: 黄蜂、有毒毛的蛾类、毒蛇、 毒蛙、毒蘑菇等
4、特殊生理结构
体形:流线型 体表:光滑 身体结构:有适宜水中生活的呼吸、 觅食、运动等器官适应水中的环境?
鹿、羚羊、兔等动物 具有发达的四肢, 有利于逃避敌害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概述习题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概述习题课件

八年级 生物 全一册 北师版
13.连接生命世界与无机自然界的两大重要环节是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 D)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 19 页
八年级 生物 全一册 北师版
14.下列关于消费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消费者是指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B.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消费者 C.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D.凡是可利用现成有机物生存的生物就称消费者
2.(绥化中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农田 B.一片森林 C.一个湖泊 D.池塘里的所有鱼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D)
能力训练
第8页
八年级 生物 全一册 北师版
3.(云南中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主要包括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系 统 概 述
组成
物 部 分
分解者
包括 腐生性 的细菌和真菌,还有腐食性动物, 如蚯蚓、粪金龟子等。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的 有机物 变 为 无机物 ,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名师点拨
八年级 生物 全一册 北师版
第 2 节 生态系统概述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1页
八年级 生物 全一册 北师版
重难点解读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a.生产者: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
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是自养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35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35北师大PPT课件

请你预测一下实验:若(
)则(

结论 雌蛾的向雄蛾传递是化学信息 性外激素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探究活动三
小结
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 取食、飞行
个体的生命活动

信息传递
结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小结
地星释放孢子,孢子萌发
种群的繁衍
雌雄个体相互识别、交配

信息传递
结论: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探究活动四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化学防治
控制方法 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1.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播放集群信号录音引来鸟 类 ,使其结群捕食害虫
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 示有害动物
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 的鸟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它 进行捕杀
“迷向法”防治害虫: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 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别雌虫的方位,或 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 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信息 孔雀开屏 殊行为

温 度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声 音 温 度 湿 度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杜牧《秋夕》

昆虫的警戒色对于鸟类来说属于什么信息?




你别惹我!
否则我要你
好看!
黄鼬遇到敌害时能释放臭气
黄鼬的臭气对于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属于什么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化 学 信 息
同学的姓名 教务处主任的姓氏 家长的联系方式
信息
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PPT课件(2024)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PPT课件(2024)

17
青少年保健知识普及
01
02
03
04
合理膳食
均衡摄取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等营养素,多吃蔬菜水
果,适量摄入肉类。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适量运动
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 跑步、游泳等,增强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 节情绪和压力,避免焦虑和抑
郁等心理问题。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条件。
2024/1/28
22
06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
2024/1/28
23
生物多样性概念和层次结构
2024/1/28
生物多样性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 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 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 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层次结构
02
无性繁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 方式。具有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繁殖速度快等优点,但后代 生活力逐渐降低。
03
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 、叶)来繁殖新个体的方法。 如扦插、压条、分株等。具有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本性状 等优点。
04
组织培养
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的全能性 ,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 条件下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具有繁殖系数高、不受季节限 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植物快 繁、脱毒苗培育等领域。
2024/1/28
25
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国际合作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 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行动计划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章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章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课时精品课件

小麦和杂 草都要争 阳光、水, 养料等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竞争和斗争有什么区别?
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之间
(种内)
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 (种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 ——
4.寄生关系
人与人肠道中的蛔虫之间是什么关系?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
表,从中吸取营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如:各种寄生虫与寄主。
5、“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影 响这种花开放的非生物因素是( C ) A.水分 B.温度 C.日照 D.养料
6、下列现象,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分别是: (1)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 B ) (2)阳面山坡的小麦比阴面的长得好 ( A ) (3)荒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 C ) A.阳光 B.温度 C.水
蚂蚁合力搬食物
种内互助
母鸟给小鸟喂食
麝牛群体护幼体
蜂群的分工
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 ——
斗争关系
种内斗争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食物、
栖所、配偶等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梅花鹿为争配偶打架
种内斗争
植物对水分、养料、光照、空气等无机的需求上。
动物为食物、栖所、配偶或其他因素的矛盾而斗争。
两种海豹的较量 植物的种内斗争
2
干旱地区植物稀少,雨水充沛的地区植物 种类多,数量多,这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3
苹果分布在我国寒冷的北方而温暖的南方没有.
温度
1
生物因素
土壤
阳光 水
湿度
非生物因素:
空气
温度
解释阳台上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 阳光
下列现象是受什么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暴雨后,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了 空气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123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123北师大PPT课件
保定一中生物组 龚军辉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 一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
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及分 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动情况, 培养建模能力及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要 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
模型建构:参考教材P90图5-2、图5-3及相关表述,用文字 和箭头构建生态系统各成分相互关系的概念模型[生命观念、理 性思维]:
【教学过程】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模型应用:利用构建的概念模型,分析下 列各种变式图,理解各成分的含义[理性思维]。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生态系统:由 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连线):
【教学过程】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课时)
1.该食物网中包含 5 条食物链。
2.猫头鹰同时占有第 三、四、五、六 营养级。
3.哪些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 猫头鹰、食虫鸟、蜘蛛、蟾蜍 。
4.图示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5.蟾蜍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6.如果食草鸟突然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将会 基本不变 。
7.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量将会 增加

8.[课后思考]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蛇灭绝,则猫头鹰的数量将会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2节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2节课件

同步训练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
里暗含着生物学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B)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11.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C )
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B.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
同步训练
一、生态因素
夯实基础
1.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
原反应”,与此相关的非生物因素是
(D)
A. 温度 B. 阳光 C. 水 D. 氧气
2. 有一种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
生活在
( B)
A. 草原地带
B. 沙漠地带
C. 温暖地带
D. 寒冷地带
同步训练
3. 海参要夏眠,鸟类会换羽,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分
C. 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D. 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
同步训练
12. 有的生物有与栖息环境极为接近的体色或体形,但 有的生物有艳丽夺目的体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这是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多种多样 C. 这些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 前者有利于躲避捕食者的追击,是对环境的适应;而 后者有意暴露自己,不利于隐蔽自己,不是一种适应
( C)
同步训练
16. 在农田中,对田鼠生活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是 ( D ) A.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因素 B. 农田里的植物和蛇、蛙、猫头鹰等动物 C. 农田里的其他田鼠 D. 包括以上三项
同步训练
17. 下图是沙漠狐和极地狐。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2.作出假设: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10只鼠妇(用多只鼠妇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湿土 铁(纸、塑料)盒 (2)实验装置:
实验解析
⑶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10个小组; ②把10只鼠妇放进盒子的中央,静置10分钟 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明亮处鼠妇数目,记录于表格中 (共十次)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
知识详解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共生:共生指两种 生物共同生活在一 起,相互依赖,彼 此有利;如果分开 ,则双方或一方不 能独立生存。
知识详解
地衣(藻类与真菌共生)
菟丝子寄生豆科植物
知识详解
寄生:两种生物 在一起生活,一 方受益,另一方 受害,后者给前 者提供营养物质 和居住场所。
种间互助(合作)
知识详解
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4.(2016•石家庄)下列现象之间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B )
A.猎豹与斑马
B.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C.草原上的牛和羊
D.猪和猪肉绦虫
课堂练习
5.(2016•黑龙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影响桃花开放的环境因素是( )
B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阳光
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 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2016•遂宁)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
,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
素是( D)
A.阳光
B.空气
C.温带
D.水分课堂练习来自3.(2016•宜兴市)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 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大 豆与菟丝子之间的关系是( B )
种内互助
捕食
①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
②种间关系
竞争 共生 寄生
合作
秃鹫的争斗
知识详解
种内斗争:同种生 物的不同个体为争 夺食物、配偶、栖 息地等而斗争。
蜂群的分工
知识详解
种内互助:同 种生物的不同 个体间分工合 作、互帮互助 。
狮子捕食斑马
知识详解
捕食:一种生物以 另一种生物为食的 现象。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 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 空间等。 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 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 烈。
观察,如实记录。 5.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阴暗的地方。
本课小结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生物因素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种间关系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种内斗争 捕食 竞争 共生 寄生
合作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堂练习
1.(2016•衡阳)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
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PK中考
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知识详解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环境:不仅是指 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 它周围的各种影 响因素(生物和 非生物两部分) 。
知识详解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1.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谢 观 看
1、由同向、反向组合型的材料的审题 立意适 用此法 , 2、求同是抛开几则材料各自的独特之 处,从 各则材 料中寻 找到能 涵盖全 部材料 的共同 因素, 并加以 抽象和 概括, 以之作 为文章 立论的 依据。 3、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 源。这 个世界 是公平 的,你 要想得 到,就 得学会 付出和 坚持。 每个人 都是通 过自己 的努力 ,去决 定生活 的样子 。 4.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 理医师 的处方 才可以 购买的 药物 5.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 买,因 此这类 药物可 以随意 服用, 不会对 身体引 起毒性 或副作 用
知识详解 2.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①光
知识详解
光对生物的生活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喜阳植物(向日葵)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 动物
知识详解
②水: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 生态因素,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知识详解
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很窄,过热或过冷都会 使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会使生物死亡。
6.(2016•淄博)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 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 A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课堂练习
7.(2016•日照)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的是( D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2016•石家庄)下列生物具有保护色的是( D ) A.竹节虫 B.枯叶蝶 C.七星瓢虫 D.雷鸟
知识详解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剌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
知识详解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
知识详解
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知识详解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利于逃避敌害或捕猎动物。
冬天的雷鸟
课堂练习
9.(2016•湘潭)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 是( B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10.(2016•湘潭)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D) 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D.蚯蚓能疏松土壤
夏天的雷鸟
知识详解
拟态: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 得到好处的现象。
知识详解
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 彩和斑纹。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详解
蚯蚓能够疏松土壤,其粪便为土壤提供肥料,进而改变土质 。
过度放牧使土地沙化。
知识详解
实验解析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