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诗以后是宋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唐诗以后是宋词

《易经·泰卦》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意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诗经》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意思是堤岸变成了溪谷,深谷变成了丘陵。这些格言都表现了事物走向自身相反方面的普遍性。老子是周王室的守藏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精通历史,对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成败存亡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以大量的事实论证事物走向自身反面的道理。《老子》书中说:“物壮则老”。植物、动物的生长,都是由小而大,由壮而老,最终走向死亡。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状态可以走向怪异,善良的东西也会走向邪恶。老子把上述现象概括成一条规律:“反者,道之动”。意思是,从自然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向自身反面运动的。苏东坡在一首词中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短短12个字,说明了从自然到人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转换的。正因为如此,老子提出了守柔贵弱的人生主张。按照“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法则,对立双方是既相反相成而又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在柔与刚、弱与强的矛盾对立中,刚、强的发展方向或趋势必定是走向衰弱、败亡,而柔、弱必定趋于刚、强。所以,从对立双方的发展趋向看,柔弱胜过刚强。老子依据柔弱

胜刚强的辩证道理,得出了“守柔”(守柔曰强)、“守雌”的为人处世之道。老子以自然万物的相互转化规律为依据,推物及人来阐述自己的人生哲学———“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认为委屈反能保全、弯曲反能正直、低凹反能积满、陈旧反能出新、少取反能有得,贪多反而会迷惑。“反者道之动”这一命题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人们用“物极必反”,对它做通俗表述。“反”除了有反面、对立面的含义以外,还有“返回到原初状态”的意思。生活中总会遭遇到许多困难,也会有志得意满的时候。但我们保持,就会在得意的时侯也保持谨慎,在极其危险的时侯也满怀希望。中国人从“物极必反”中引出祸福观。认为祸福是统一的,主张从“祸”中看到“福”的希望,从“福”中看到“祸”的存在。《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淮南子》用“塞翁失马”的寓言解释这一观点。在塞翁看来,由于事物结果链条可以一直延续,而人类认识水平又有其局限性,所以得马或失马,儿子是否摔断腿,都既是福也是祸,不必过分拘泥。《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手下们想去寻找,他阻止道:“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孔子对此评论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孔子的智慧就在于他明白,弓丢了是一种否定,但这种否定里面意味着总有一个人能够捡到弓,这又是肯定。这一思维

也说明了孔子心胸的开阔,后世儒者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要求看待问题视野要开阔,超越个体的局限性。据说,老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得之失之,失之得之。”把人也去掉,这就包含着对于人类中心和主体地位的反思。正因为坏事可以往好的方向转变,好事也会往坏的方向转变,所以,人在逆境时要保持乐观,遇到顺境要有忧患意识。清代名臣曾国藩在晚清政坛几度浮沉,经历过多次惨败,但他每次都靠坚忍精神挺了过去,屡败屡战,最终反败为胜。但他手握重兵,深获清廷信任时,却又时刻不忘“花未全开月未圆”,经常提醒部下不可恃宠而骄,时刻警惕功高震主。曾国藩在前线大战时,经常上书清廷要求派更合适的人担任统帅。他在攻占天京后,立即裁撤大部分湘军以避免猜忌,从而保住了身家性命全身而退。历史上的韩信、岳飞、年羹尧都立有大功,最终都难逃帝王罗网,不得善终。与他们相比,曾国藩精通物极必反,在鼎盛时期功成身退确实是非常高明的政治智慧。既然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方向转变,一些政治家就要求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适时变革,这就叫“革故鼎新”。“革”与“鼎”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最初表示的是旧王朝的更替,新王朝要革除旧王朝的弊政,同时要立新鼑作为新王朝的象征。《周易》“革”卦强调变革,主张根据事物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变革。《易传》说:“天地革而

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当变则变,与时俱进,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智慧。作者认为,变革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成汤革夏桀之命和汤武革殷纣之命,都是顺乎天道应乎人心的,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在讲到“革”时候往往同时强调“因”。革是变革,因是继承。革故鼎新是继承河马创新的统一。孔子对于夏、商、周三代的礼,最为推崇周礼。其原因在于“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学习和继承了夏礼和殷礼的长处,达到了很高的文明程度,所以孔子选择周礼。西汉杨雄曾对因革的不同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作了辩证的说明。他认为因革是天道变化之中的固有的两个方面,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就会违背发展的规律。扬雄说:“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天地万物都是肯定与否定,继承和变革统一。汉、唐作为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都汲取了此前的秦代和隋代的长处。秦的郡县制为汉所继承,隋代的科举制为唐所继承,朝代变革的同时仍然有继承。中国诗歌最辉煌的时代在唐朝,写作人数之多、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绝后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文学史上的丰碑。接下来的宋朝,最有名的文人并不是写诗的,而是写词的。这是因为,一种文学形式,使用的人多,时间长了,就会有许多套话、陈式,天分高的文人觉得要用它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就比较困难。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

也许汲取了旧的形式的的长处,但它肯定有旧形式所没有的东西。“唐诗以后是宋词”,词的音韵节奏与诗有别,但许多名词的意境还是由诗而来。关于“因革”,北宋王安石说过:“三十年为一世,则有所因,必有革,不失中而已。”他认为每30年为一个世代,世代之间肯定会有所继承,有所变革,当无论是变革还是继承,都要符合“中”的原则。所谓“中”,就是恰到好处,注意好“度”,以最合理的方式取得最合适的结果。在因与革之间做到辩证统一。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因革在社会发展中同时发挥作用。如果一味因循而不知变革,苟且偷安,社会就会由治而乱。但是如果一味变革而不知因循,恐怕还来不及革新就天下大乱了。王安石和王夫之都赞成变革,但都强调变革和继承之间平衡。中国传统哲学在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日新”的精神。《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王夫之推崇“日新”之德,鼓励“明日之吾”不断产生,主张促进新事物日生日成。这些辩证思想都就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