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36《在星空中(一)》(教案)

小学科学36《在星空中(一)》(教案)

小学科学36《在星空中(一)》(教案)在星空中(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绘图,学生能够辨别并熟悉太阳、月亮和星星;2. 让学生了解太阳是地球的光源,月亮是地球的卫星;3. 引导学生探索星星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4. 增强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辨识和基本属性;2. 太阳的作用和地球的特点;3. 星星的形状和位置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片或绘图;2. 教学所需的视频、动画或实物模型;3. 实验器材:小黑板、尺子、玻璃杯、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引入:1. 让学生观察一幅描绘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夜晚的星星有哪些特点,并了解到星星都在宇宙中。

提问:你们在晚上经常看到哪个天体?2. 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询问学生太阳的外貌和作用,建立太阳是地球的光源的认知。

探究:1. 让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并引导他们发现月亮有时圆满、有时是个弯弯的形状。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月亮形状会变化?请预测一下月亮完全变圆的时间。

2. 通过投影或绘图展示月亮的形状变化,让学生了解到月亮就是一个能反射太阳光的卫星,并且它的形状变化是由于月亮的位置不同所造成的。

3. 引导学生使用小黑板上的太阳和月亮的图示,让他们模拟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变化,观察月亮在不同的位置时形状的变化。

实践:1. 利用实验装置(玻璃杯和手电筒),模拟太阳的光线通过地球再照到月亮上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月亮的形状变化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2. 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学生们分别扮演地球和月亮,让他们移动来模拟地球、太阳和月亮上天体的位置关系,逐步导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位置变化与月亮的形状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结:1. 结合已学内容,让学生描述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点。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认识出太阳是地球的光源,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能够以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天空,继续发现和记录星星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并在下节课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在星空中(一)-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在星空中(一)-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在星空中(一)-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星空,了解星体的数量和运动规律,初步认识星座;2.能够通过观察星座,了解它们的由来和故事;3.能够通过制作星座手环,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星体的数量和运动规律;2.星座的由来和故事;3.创意性手工制作。

三、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学习内容1.星体观察:教师通过展示星图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星体的数量和运动规律,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2.星座认识:教师通过介绍星座的起源和故事,让学生认识星座,并使学生对星座产生浓厚的兴趣;3.制作星座手环: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展示星图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星体的数量和运动规律,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2.讲解法:通过讲解星座的起源和故事,引发学生对星座的了解和兴趣;3.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星图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并让学生认识“宇宙”这个词语。

同时,让学生尝试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有星星?”、“星星是怎么来的?”等等。

学习环节1. 星体观察•教师打开星图或展示实物;•教师说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有多少颗星星?”、“它们都在干什么?”等等;•教师让学生观察星体的数量和运动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太阳、月亮、行星等星体。

2. 星座认识•教师通过讲解星座的起源和故事,引发学生对星座的了解和兴趣;•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星座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星座;•教师让学生尝试组合星座,感受星座的奇妙之处。

3. 制作星座手环•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星座手环的材料和步骤;•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学生动手制作星座手环,并在制作过程中体会星座的神奇之处。

总结环节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星座手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口头反馈、检查学生的星座手环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024年教科版《在星空中一》》课件

2024年教科版《在星空中一》》课件

2024年教科版《在星空中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在星空中一》教材的第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星空的基本知识,星星的分类及特点,星座的识别及故事,以及天文观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星空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星星的分类及特点,学会识别常见星座,并掌握简单的天文观测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座的识别及天文观测方法。

教学重点:星空基本知识,星星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天文望远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星空基本知识:介绍星空的构成、恒星、星云等基本概念。

(2)星星的分类及特点:讲解恒星、行星、卫星等不同类型的星星,以及它们的特点。

(3)星座的识别:展示星座卡片,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常见星座。

(4)天文观测方法:介绍望远镜的使用方法,教授简单的天文观测技巧。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星空,寻找并识别星座,进行简单的天文观测。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讲解一道关于星座识别的例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星空基本知识星空构成:恒星、星云等星星分类:恒星、行星、卫星等2. 星座识别常见星座:猎户座、北斗七星等星座故事:牛郎织女等3. 天文观测方法望远镜使用:调节、对焦等观测技巧:寻找参照物、记录观测结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了解的三个星座,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观察星空,记录下你看到的星星和星座,描述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2. 答案:(1)例如:猎户座、北斗七星、仙女座。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三单元第6课在星空中(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仪、课件、北斗七星模型、全黑的教室。

【教室座位图】【教学过程】一、导入T: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段话。

课件出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T:你们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课件出示【温家宝】T:你们有没有仰望过天空?看懂天空了吗?T:的确如此,不要说你们,我也看不懂,科学家也没有真正看懂天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星空中的粗浅知识,揭题:在星空中(一)二、星座的认识T:来看这两幅图。

课件出示北天全天星空图和北天夏夜星空图。

T:看到什么了,真正的天空中有这些线吗?那为什么这里有一些线呢?【等学生回答完后出示星座想象图。

】T: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说出许多星座】这些图案在天空中有吗?那为什么这里有呢?【课件出示星座的概念:人们把看起来相互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T:为什么说是看起来相互距离保持不变?【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其实在天空中这些星星就是跟太阳一样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基本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太阳这颗恒星在宇宙所有恒星中属于中等大小。

第6课《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6课《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内容的要求:“知道四季代表的星座”。

在课标中的位置:地球与宇宙领域专题,有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三大主题。

通过“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的主题学习,儿童从对生命现象的实体观察和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生命规律的认识。

通过观察活动、探究活动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初步的科学过程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在星空中(一)》,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又将研究的空间扩大到整个宇宙。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通过各种途径,学生对星座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

但学生对于常遇到的恒星具体在什么星座等的知识比较贫乏。

学生最熟悉的是生活中常提到的12个月的星座,但对星座的科学概念、星座的特征,还有对其他星座认识十分少,尤其是四季的代表星座方面,学生认知更是缺乏。

【教学目标】1、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3、通过制作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利用图画做好记录,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4、提高对观察星座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发展规律,探究内容应该简单到复杂。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现在教学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觉得实践能力是指学生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学生最应该习得的是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逐渐把自己培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者。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了解星座和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主要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两个星座。

学会通过星座寻找北极星。

主要教学方法是多媒体课件,视频,照片,动画提供想象支架,实验探究,建立北斗七星立体的模型,认识星球是在立体的空间里,修正自己的平面视觉图像。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有一定的了解,可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说的,你是哪个星座的?此星座非我们星空中的星座,对于在星空中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学生是模糊不清的。

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很少,通过晚上夜空中观看,对星星只有一些平面的认识。

那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明白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课学习的主要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2、认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星座,星座图形也就不同。

3、了解大熊座,学会寻找北极星。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关于星座的主题学习。

2、尝试用多种方法认识星座,为野外观星活动作准备。

3、小组合作制作星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懂得认识星座需要长期、持续地观察的道理。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6课。

本课将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正建立星座这一科学概念,第三个活动则是通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认星座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做准备。

但本节课我将通过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出发,从探测方向为切入点,对教材的前后顺序做一个重新梳理,让学生更容易由近及远,产生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开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制作星座模——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

学生准备:北斗七星活动盘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北极星T:在茫茫夜色中,对于手上无任何工具的探险家而言,如何辨别方向?出示夜空星图,让学生找出北极星的位置思考1:为什么北极星能指北?因地球围绕着地轴进行自转,而北极星与地轴的北部延长线极为接近,所以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几乎不动的,且在头顶偏北方向,因此可以指示北方。

思考2:怎么辨认北极星?借助北斗星,从北斗星勺口的位置延长五倍的距离就找到北极星了。

思考3:北极星还有什么作用?在电影《金蝉脱壳》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制作了一个六分仪,可以借助北极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维度。

资料:北极星是古代航海、野外活动辨认方向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另外也是小至观星入门之辨认方向星座,大至天文摄影、观测室赤道仪的准确定位等皆为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六下《在星空中(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在星空中(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在星空中(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一)》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卫星等,使学生认识星空,培养他们观察星空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观星方法,了解星空中的各种天体,为深入学习天文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与宇宙》这一单元,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对于星空的好奇心较强,喜欢观察天空中的变化。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天文学名词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学会使用简单的观星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星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星空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简单的观星方法。

2.难点:对一些天文学名词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星空,亲身体验观星的过程。

2.讲授法:讲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和观星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星心得和发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星工具,如望远镜、星图等。

3.划分教室空间,便于学生观察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星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星空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星空的哪些知识?”2.呈现(10分钟)讲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卫星等,让学生了解天体的种类。

讲解观星方法,如使用望远镜、星图等工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观星工具进行实际操作,观察星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星心得和发现,讨论星空中的有趣现象。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成果,总结观星技巧。

5.拓展(10分钟)介绍一些星空中的特殊现象,如流星、彗星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宇宙奥秘。

《在星空中》教案

《在星空中》教案

《在星空中》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小说《在星空中(一)》,了解太空探索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并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关键词汇并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

2.能够理解和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中的句子。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科学概念和背景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课文《在星空中(一)》的复印件。

2.小黑板或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问题导入,如:你们听说过太空探索吗?对它的背景和意义有了解吗?有人想过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吗?为什么?二、阅读理解(20分钟)1.给学生发放课文《在星空中(一)》的复印件。

2.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a.故事的背景是什么?b.主人公是谁?他的梦想是什么?c.为什么主人公的梦想遭到了别人的嘲笑?d.主人公如何应对这种情况?e.主人公最后有什么惊人的发现?3.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解释相关词汇和句型。

三、词汇扩展(15分钟)1.教师将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在黑板上展示,并解释其意义。

2.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词汇分类,并单词连连看游戏,以复习课文中的词汇。

四、语法运用(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过去时态,并向学生解释该时态的用法。

2.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含有过去时态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并与同学分享。

五、口语表达(20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自由对话。

2.教师组织小组对话比赛,评选出最佳表现。

六、写作练习(20分钟)1.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我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的题目写一篇短文。

2.学生互相交换短文,并进行互评。

七、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学习成果,强调关键词汇和语法。

布置下节课阅读第二部分并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太空探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教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了解星座的由来。

为了更好的辨认星星,人们引入星座的概念。

这部分的内容和人们认识数量众多的物质的时候,根据特征给物质分类的方法是类似的。

第二部分是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对北斗七星模型的建立,让学生发现星座中的星星空间位置排列并非是一个平面内的,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形状会不一样。

从而更科学的认识和建立起星座的概念。

第三部分是认识星座:通过对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北部星空全星和北极星的运动规律,利用北斗七星的大熊星座寻找小熊星座的北极星。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星座的认识是很少很模糊的,第一次学习星座的由来和星座有关的知识。

所以星座中的恒星离我们的距离以及空间排列,和我们视觉上看到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认知冲突会比较明显和强烈。

现在的学生对实际星空的观察是少之又少,对星空中的恒星的运动规律也是缺乏表象的。

这时的星空模拟软件的介入对学生和教师十分的重要。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北斗七星在星空中的无关联位置排列关系;不同的星球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收集数据等方法建立北斗七星模型;利用星座之间的运动关系,寻找北极星。

科学态度:体验建立模型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星空宇宙学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建立起北斗七星模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型的建立了解北斗七星的空间排列。

难点:通过观察和数据收集对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建构星座的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星空软件,手机视频镜头为每组学生准备:超轻粘土、细木棍、泡沫板、白纸、发光灯泡、记号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引导: 1.打开星图软件展示含有北斗七星的模拟星空情景。

同学们都认识那些星星?在星空图中找找吧。

2.真厉害!你是怎样快速找到北斗七星的?学生活动: 1.观察发现熟悉的北斗七星。

教科版科学六下《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一)》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星空的基本知识,包括星座、恒星、行星等。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天文知识的一次初步接触,旨在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星空、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天文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如知道一些常见的星座,对恒星、行星等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天文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座、恒星、行星等;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恒星、行星、星座等基本天文概念的理解。

2.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式教学: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望远镜,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观察星空,共同完成观察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所:教室、天文观测场地。

2.教学器材:天文望远镜、星空图、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介绍恒星、行星、星座等基本天文概念,为学生观察星空打下理论基础。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然后学生分组实践,用望远镜观察星空。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讨论观察到的星空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恒星、行星、星座的特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天文问题,如“为什么恒星会闪烁?”、“行星和恒星有什么区别?”等,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科学《在星空中(一)》教案(二篇)

科学《在星空中(一)》教案(二篇)

在星空中(一)教案(一)【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通过前五课时的积累,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本课将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进一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相对位置基本不变的恒星在天穹中构成的不同视觉图像。

在建立星座概念后,教材安排认识大熊座和北极星,并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星座的方法,从而为下一课开星空观测交流会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了解星座1、(教师出示全天星空图)茫茫星空,常常使人望而兴叹,你能说出哪些星座的名称?听说过哪些有关星座的神话故事?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

(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区,结合神话故事,根据其形态不同分别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二、建立星座模型1、谈话:让我们用纸板、细线、橡皮泥来做一个星座模型。

2、阅读课本第57页星座模型的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按要求在纸上打孔,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在星空中一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在星空中一

在星空中(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6课。

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式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式来熟悉太阳系的组成;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继续通过建模的方式来成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那个地址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如此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关于这一概念是难于明白得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正成立星座这一科学概念,第三个活动则是通过熟悉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识别星座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做预备。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若是从不同角度观看,视觉图像也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要紧标志,利用北斗七星能够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2.进程与方式:(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说明。

(2)学会依照星座的特点及星座间的视觉联系来观看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对天文方面的爱好,熟悉到较长时刻内持续地观看星座是必要的。

三、教学重点:成立星座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四、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和观看星座模型来成立星座概念。

五、教学预备:1.教师预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奇资料。

2.学生预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六、教学进程:(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概念。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出示平面点图和“风铃”(1)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二)制作和观看星座模型,建构星座概念。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在星空中(一)是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的教案,教导学生有关在夜晚观察星空的知识。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夜晚的天空产生令人惊叹的星星以及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

我们将探索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并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和记录天空中的星星。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道夜晚的星空是如何形成的;2. 了解星星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和亮度;3. 掌握使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和记录天空中的星星。

二、教学准备1. 星星图片或幻灯片;2. 显微镜;3. 夜空观察工具,如望远镜。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在引入部分,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星星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夜空。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夜晚是否仔细观察过星星,并引导学生开始思考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

2. 探索(20分钟)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模型星星,包括不同形状、颜色和亮度的星星,并将这些星星分发给学生。

学生应该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每个星星,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每个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 分享和讨论(20分钟)在这一部分,老师将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推动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星星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亮度。

这将帮助学生理解星星的特征与它们的实际构成和光谱有关。

4. 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30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老师将引导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星星。

老师可以提前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星地点,并确保天空晴朗。

老师应该向学生解释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学生应该仔细观察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四、总结和延伸(10分钟)在本节课的总结部分,老师将带领学生回顾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星星的知识和观察方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6《在星空中(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6《在星空中(一)》教案
难点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星图APP软件
学生准备:边长约50厘米正方形的硬纸板、薄木板(或A4纸大小的硬纸板、薄木板)
细线、剪刀、胶带、尺子(或细铁丝,钳子,胶枪);橡皮泥小球(或其他材质小球,如、花生米、莲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讨论,反思利用手机APP进行探究活动和实际探究活动之间的关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出真知,学以致用。
渗透环境教育,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与环境带来的影响。
人们对星空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便利。
学会利用新技术解决实际观察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实际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但是,利用星图APP探究不能代替实际观察星空活动。
通过两种观察方法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使科学结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问题研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通过星座模型看到的现象,加深对星座的理解。
探究一
2、如果我们从别的星球观察大熊星座,和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大熊星座的形状相同吗?为什么?
如果我们从别的星球观察大熊星座,和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大熊星座的形状是不相同。就像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北斗七星”模型一样,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到恒星的排列图像也是不同的。
观察
思考
提出星座概念,观察星座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聚焦星座模型制作
探究一
1.建一个“星座”模型
(1)PPT出示教材上制作星座模型的方法和示意图。使学生明确要求是建造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斗七星”的模型。
制作难点:根据图示准确的确定七个恒星在纸板上的位置。
难点突破方法:A、通过25×25网格图确定每个恒星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星空中(一)》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

所以在本课的教科书中首先安排了了解星座这一内容,介绍了星座的由来,还出示全天春夏星图,第二部分是建一个“星座”模型。

第三部分认识星座,根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最后组织学生夜间观星。

二、学情分析:
1、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星座的划分和平面概念、以及寻找北极星等内容,所以星座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的构图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没有的,更是学生理解最困难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突破。

2、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星座的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更少,学生一般也不会去关注和思考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以一个星座中各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自己逐步走向模型,从平面逐步走向立体,从地球逐步走向星空,从而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

3、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

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物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
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
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

2、能力目标: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养成对天文感兴趣的品质,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养成及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认识到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
视觉图像。

2、激发学生观察星空的愿望。

难点: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及解释。

2、能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五、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戳好了七个小孔的泡沫板、标记好长度的7条棉线、牙签、橡皮
泥、记录表。

教师材料:星空图、星座图、牛郎与织女的故事、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引入新知:
1、(出示全天星空图)
师:同学们,有人说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喜欢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吗?了解有关星星的知识吗?听说过有关星星的传说故事吗?
2、学生介绍了解的星空知识及相应的故事
3、揭题:看,多么神奇美丽的星空啊!让我们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吧!(板书:在星空中)(二)教师引导,了解星座:
1、课件出示星空图:
学生观察图,看能说出那些星座名称?
2、教师说一说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插图)。

3、(课件出示星座图)听完故事后,学生猜一猜:
①牛郎星在哪个星座上?
②织女星在哪个星座上?
4、(课件出示局部放大的星座图)教师讲解牛郎星、织女星在哪些星座上。

5、(课件出示星座图)请学生讲一讲:
①你知道哪些星座?(学生说一个星座,教师就在星座图上出现这个星座的名称)
②你属于哪个星座?
6(课件出示)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以及星座在人们认识星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建构模型
1、教师出示星座模型
师: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星座模型吗?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做一个模型吧!
教师演示并介绍北斗七星模型的制作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模型:
①课件出示实验步骤:
a、在1号到7号位置分别绑上不同长度的棉线,并用竹牙签固定好棉线。

(按课件上出示的图制作)
b、用橡皮泥揉七个小球挂在各棉线的下端,代表七颗星星。

②小组按要求合作制作模型,教师巡视并指导。

3、小组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七颗星星排成的图形,并作图记录。

4、小组来汇报,我来倾听:
• 小组成员带上模型和记录单上台演示;
• 一人负责投影记录单,其余成员负责用模型在投影机下摆出相应的图形;
•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四)继续探究,建构概念:
1、说一说:通过制作和观察北斗七星的模型,你有什么发现?
2、课件演示:
七个距离屏幕不同的小球,在光照下屏幕上的投影。

观看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3、提问:我们将投影图上的七颗星星的影子连接起来,你还能感觉到这些星星有远有近吗?为什么?
4、课件出示北斗七星老师讲解,
我们刚才所看到的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形,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这七颗星亮度不同,有五颗比较亮,两颗不太亮。

(五)认识星座
认识大熊星座和北极星(小熊座)
A、假若你在夜晚迷了路,用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呢?老师讲解
B、(出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图)
问,你用什么办法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教师讲解:像图中那样,把北斗七星勺边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著名的北极星,它属于小熊座。

(六)师生互动,寻北极星:
(七)拓展巩固,布置作业:
制定夜晚观星计划:找一找北斗七星,看不同季节的北天星空图寻找北极星。

(1)、成立观星小组,以居住近的同学自愿组成观星小组。

(2)、制定观星计划,包括观星时间,小组分工。

(3)、强调有关的安全的事项。

(4)课件出示,学生观察欣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浩瀚的星空对学生来说是那么的神秘和好奇,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天文是比较感兴趣的,也积累了一定的天文知识。

学生平时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有一定的了解,对每个人属于什么“星座”很感兴趣,但对宇宙中“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不怎么了解。

因此,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和课件演示,让学生客观地去了解和认识星座,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严谨、追求事实的科学探究态度。

通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作准备。

八、设计特色简述:
本课刚开始出示了星空图,旨在拉近了学生与遥远星空的距离,便以学生直接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观察星空图,激发了学生研究星空的兴趣,明确星空中的星星是恒星,为接下来的对星座的概念的理解做准备。

接着利用课件讲宏观的宇宙具体化,可视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讲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引出星座,再让学生讲一件自己知道的星座,进而介绍星座,这样能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兴趣,变枯燥的讲解为感性的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北斗七星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北斗七星的模型,学生能比较清楚的发现观察到的图形
是不同的。

最后的设计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掌握寻找北极星的方法,认识星空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星星和星座。

九、板书设计:
6、星空中(一)
牛郎星——天鹰座
织女星——天琴座
星座: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大熊星座——北斗七星
小熊星座——北极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