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时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一训练2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一训练2](https://img.taocdn.com/s3/m/198b72290066f5335a81215c.png)
1. 商鞅“平斗桶权衡丈尺”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主观都是为了A .便于征收赋税B .便于商人交易C .便于百姓购买商品D .促进全国各地区商业的发展 2.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3. “秦汉帝国的结构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官僚制度D.朝议制度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
”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加强北部边防B .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C .是岭南地区归人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 .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政权的版图 5.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6.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诏版是中国古代皇帝的一种诏书形式。
有一中国古代某朝代的刀刻诏版,其正面书刻小篆体40字,即“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绾(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据诏书内容推断,与该诏版相关的朝代最有可能是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明朝8. 竺可桢先生曾经根据中国五千年的气候波动画了一个曲线图,而文化的变化也随着这个曲线而变化。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专题整合2 精品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专题整合2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2d7eb0fe2bd960590c6775b.png)
•〔有效训练1〕
(2017· 广东佛山一中)“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 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 商总局于道署, 由道办之。 ”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导学号 33672092 (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解析] 1924年广州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两党 合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这些只是表现,故 A项错误;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 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B项正确;毛 泽东建立了工农割据政权,不是孙中山,时间也不符合, 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时间为 1937~1945年,民国十三年为1924年,时间不符合,故D 项错误。
中国 与英 国
中国 中国战 开始 败,签 沦为 订《南 半殖 京条约》 民地 及其附 半封 件 建社
名 称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背景 日本完成 明治维新, 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 路
目的
交战双 方
结果
影响
为资本 主义发 展开辟 道路
中国与 日本
八 主要资本
镇压中
中国 半殖 中国战 民地 败,签 化程 订《马 度大 关条约》 大加 深 中国 完全
必 修 一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专 题 整 合
•﹝网络构建﹞
•﹝整合归纳﹞
• 1.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
名 称
背景
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正进 行工业革命, 英国已完成 工业革命; 清政府封建 统治腐朽落
目的
为了夺 取商品 市场和 原料产 地,变 中国为 其殖民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8faac265ce05087732136e.png)
学法指导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专制主义是指皇帝独断专行的一种决策方式,
反映的是中央内部君权和相权的关系; 中央集权是指地方权力被削弱中央权力得以
加强的制度,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知识框架(一)
前提: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考点剖析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与中 央的 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 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 绝对服从中央
同
官员 职责 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 拥有土地管理权 理权,无土地管理权。
点 历史 容易发展为割据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作用 势力
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行政制度
C
能力提升
材料探析
材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天下事无小 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皇帝 制度有何特点。
C
能力提升
3、(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梁启超在论 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 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 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 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免;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 权,是历史的进步。
课标解读
三、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复习课件第1、2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复习课件第1、2课](https://img.taocdn.com/s3/m/d6ad5f8f26fff705cc170ae8.png)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④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 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 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 的管理。
第一单元 第1课
1、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包括哪些? 2、王位世袭制开始于谁?其含义? 3、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分封对象、权利、义务)、 特点?结果、影响?(提示:“西周分封示意图”) 4、宗法制的的目的、含义、特点?作用三个基本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血缘关 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与国相结合)
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三年5考 高考指数:★★★
【例2】(2011·海南单科·T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 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 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 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 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 定实施。
总之,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2、3课
1、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政、经、思)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3、皇帝称号的由来(意图)、皇帝制度的内容 (或特点)、实质? 4、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的设置及职能?特点?作用? 5、郡县制的由来、推行?职能?特点?影响? 6、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7、汉初采取了什么地方政策?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削弱地方权 力加强中央集权? 8、唐朝中后期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不足?北宋统治者吸取唐朝 的经验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影响(积极、消极)? 9、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产生了什么影 响 ?(注意《元朝行省图》) 10、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影响?北宋 统治者削弱相权的措施? 11、列举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名称、选拔标准? 12、科举制演变历程?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83d30fb52acfc789ebc951.png)
①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 ②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 ③丞相位高权重
④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
3、地方的郡县制 (1)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 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朝建立后推广至全国。 (2)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 职官;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 行政机构 (3)特点: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郡县长官 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意义: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 维护国家的统一。
三、西周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保证王权的稳定 3、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 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 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秦代: 郡县制 汉代: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行中书省制度----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重大变革
2、特点: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内容
①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设十行省 ②中书省直辖“腹里”:晋、冀、京、鲁 ③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④省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①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 呈报枢密院; 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③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 ④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①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 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 开端
人民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二1PPT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二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7d8349941ea76e59fa0430.png)
❖ 4.其他组补充。
13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合作探究5分钟】
内容: 1.预习学案上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2.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3.合作探究部分的探究点题目。
❖ 2.同层次同学对批,找出默写问题并用红笔 纠正,A层次同学注意知识拓展的查对。
12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预习情况展示】(15分钟)
❖ 1.C或B层次同学展示基础知识。要求:①脱稿展示,没有知 识错误(2分)②有简单板书(1分)③有简单讲解(2分)
❖ 2.历史研究小组成员点评基础知识,按要求给分。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1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2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3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4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5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6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7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和民主革命
8
(3)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
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0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学习目标】
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 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1
廊坊八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检测基础知识(10分钟)
❖ 1.按要求默写知识点。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2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2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2c9b688089eb172ded63b7fc.png)
[研真题·引领航向]
一、拓宽知识广度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
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命题点:战国后期,秦 国能够完成,大型水利 工程的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
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
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史料解读】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1)史料一反映了国家形态从“封建制”到“官僚制”的演变。
(2)史料二反映了王夫之对郡县制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
二、挖掘知识深度
2.(2013·高考全国卷Ⅰ·T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
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
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位贤能到血缘世袭是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排除 A 项,“周秦之变”一个方面是从贵族
政治到官僚政治,排除 B 项;礼乐治国和法律治国体现的是儒家和法家治国思想的不
同,排除 D 项。
4.(命题点:秦朝官吏管理的规范化)秦代《置吏律》规定:官吏的初次使用和提拔,
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官吏只有得到中央正式任命后才能行使职权,否则依
三、百官公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概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e526d386f524ccbff121845a.png)
• 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 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
475B.C
•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 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四、西周的礼乐制度 1、目的: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制 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的政治、 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 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 3、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 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 ▲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 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两种类型; 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 要有哪些?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行省制度 宰相制度废
皇帝制度;
内阁的出现
早期政治 三公九卿制; 制度特点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 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形成; “中朝制度”
清朝军机处 置;
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 2、分封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3、诸侯的权利: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在封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权。 4、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 军赋和力役 5、重要的诸侯国:晋、鲁、燕、宋、齐、等。 6、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后来随着实力的变 化,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7、分封制的结果: 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二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833a85dd360cba1aa811da51.png)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读原始资
料、结合教材解决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
方向之一,此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读懂原始 文言材料。“天子独以印称玺”说明玺是天子 独有的,反映了天子至尊地位;“群臣莫敢用( 玺)”又反映了皇权至上。在材料中,没涉及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 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响。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六王毕,四海一”
221 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______ 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海内为郡县 春秋战国 1.背景:_________时期,列国就已经出现 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李斯 2.秦朝推广:秦始皇采纳_____的建议,确 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主要内容 中央 (1)“郡”是直属于_____的地方行政区划,设 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 事、监察职责。
中央集权 统一的专制主义___________的秦王朝。 2.巩固政权 (1)北击匈奴:派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长 城、“直道”。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全册)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全册)人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11cde54852458fb770b56e7.png)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西周)基础知识:1、王位世袭制:夏朝开始;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西周的分封制①目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②分封的对象:③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
④诸侯的权利:诸侯的义务:⑤发展历程:推广于西周,衰落于春秋。
⑥对分封的评价:A:B:但后来出现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周天子权威削弱。
3、西周的宗法制①含义:按照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②内容:A:核心是。
B: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
C:由血统亲疏,形成的宗法等级。
③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又是分封制的连接纽带。
④意义:(1)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2)内化为孝悌伦理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凡涉及对祖先的祭拜,或与之相关的祠、祠堂的题目均与宗法制相关。
典型例题:例1、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火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下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例2、右图是《殷商涂朱骨刻辞》,上面记载着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习题精练: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右图是目前较流行的网络游戏《封神榜》的封面,实际上,封神榜创作灵感来源于古代中国的( )A.武王伐商B.秦灭六国C.三国鼎立D.诸侯争霸3.武王伐商,最终取得成功。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名题分解课时练: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名题分解课时练: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69cd4a1dc8d376eeafaa31dd.png)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名题分解课时练: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总分值100分,限时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1·山东临沂高一上学期期末·1)有人以为,中国现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腕,无疑表达了政治形状的一种〝现代化〞趋向。
这一转变的实质特征是()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注重法制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中央自治到中央集权2.(2021·湖北鄂西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革新联盟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7)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奠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效劳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冗杂,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权利分化3.(2021·江苏扬州中学5月质检·1)钱穆先生指出〝中国幅员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民主。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一致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事先势势所需,实未可逐一深非也。
〞这一一致的变局还表达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礼乐管理到法律管理4.(2021·四川成都高一上学期期末·3)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设置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
这些举措表达的中心政管理念是()A.天下为家 B.教化至上 C.天下为公 D.分权制衡5.(2021·四川宜宾三模·25)秦汉时期的〝九卿〞作为国度机关,其职能既包括了国度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
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二
![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d33996ad51f01dc381f100.png)
4、结果:失败(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的腐朽),被迫签订一
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要有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中美《望
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
影响(1)引起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的
对日本来说:侵略权益大大扩大,列强在远东 矛盾也日益尖锐,日俄战争的隐患。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性质 内容 危害
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都有割地、赔款和开通通商口岸
破坏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列 强的经济侵略
割地面积,赔款数量《马》超过《南》,通商口 岸《南》主要集中东南沿海,《马》深入内地
结果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1842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①割地——领土主权始遭破坏; ②赔款——向列强赔偿先例。 ③五口通商——便利了商品倾销。 ④协商关税——关税主权始遭破坏。便于列强侵略。
(2) 《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 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即租界
片面最惠国待遇
(3)其他:
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签订不平等条约,
政治上 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
战后 中国 经济上 社会 的变 化
思想上
中国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工业原 料产地。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萌发开眼 看世界的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思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 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 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采取
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5.行省的设置 秦
汉:
(1)行政区 划的演变 唐: 宋:
图c
图d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
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如图c)
(4)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 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 国家的统一。(如图d)
3.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特点与影响 (1)特点: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 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 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
对比分析
1.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
(1)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
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2)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相权一分
为三,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成熟。
2.区别三省六部制、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都体现了分权思想, 唐朝分权目的在于皇帝集权;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君主专制政体 (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皇帝独裁 (3)弊端: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的政治决 策。 (4)趋势: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① (2)特点 ②
元:
(2)元 代的 行省 制度 中书省辖地:腹里 行中书省 宣政院辖地 台湾(澎湖巡检司,隶属江浙行省)
比较郡县制与行省制
思考:郡县制与行省制有何相同点?
比较 推行时代 和中央的 关系 郡县制 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 行省制 建立于元代
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 机关——中书省的派出 属地方行政机构,绝 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 对服从中央 对中书省负责
第2课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进
【四川考纲】
1.汉到元的政治制度:
①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②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③宋的集权措施; ④元的中央官制与行省制度。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②明朝内阁制度与清朝的军机处。
【课标提示】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 朝代 汉代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特 点 以才能和品德为 以品行举荐为官, 察举制 依据,察举与举 举孝廉为主 荐相结合 九品中 以门第为标准, 与当时的士族制 正制 注重门第和家世 度密切相关 冲破世家大族垄 科举制 考试选拔人才 断仕途局面
制 度
选拔方式或原则
【史料印证】
皇帝独尊,帝位终身,帝位世袭
【史料印证】
2.君权和相权
①防范宰相擅权 (1)调整原因②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③ 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调整措施
西汉 唐代 宋代 元代
①换 ②设 ①三省六部制 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 三司
大都沿用宋制
(2)设内阁: 2.清朝:设军机处Biblioteka 近代美国政治制度则体现了民主。
3.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秦代:
(2) 西汉
①地方: ②中央:
(3)发展:唐代有御史台、
宋代有提点刑狱司、
元代有御史台等。 (4)评价 ①积极: ②局限:
4.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 (2)察举制: (3)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央集权的内涵与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1.中央集权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 其特点是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图a
图b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如图a)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 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图b)
(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思考1: 为什么说三省 六部制是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 的重大创造?
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部门之间 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发挥了群臣在国家管理上的作用。
这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有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宰相专权。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 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 权力和职责 直接任免,只有管理 管辖辖区内的一切军政 权 事务,不可世袭 作用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经 过后世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影 响深远
提示: 都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巩固统治;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 过程。 (2)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 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
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史料印证】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 明朝 (1)废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