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病理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Fast red: 玫瑰红色
AP-NBT, BCIP: 紫蓝色
HRP-DAB: 棕黄或棕黑色
AP-Fast red: 玫瑰红色
4. 对照实验 (1)空白对照:一抗由 TBS 或其他无关抗体取代。 (2)阴性对照:二抗和/或三抗一抗 由 TBS或其他无关抗体取代。 (3)阳性对照:用含已知靶抗原的切片 作阳性对照。
互相渗透、交叉
分子病理学的形成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 学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技术手段
(1) 分子免疫学+病理学乃至形态科学-— 免疫组织化学 (2)分子生物学技术 (探针;PCR;分子杂交)+形态学科 ISH、IS PCR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3) 生物芯片技术—组织芯片技术 (4) 纳米技术—对疾病的认识达原子水平
2)免疫组化技术 也是在蛋白水平原位检测基因表达的一种方法。
是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方法,
2.历史 1914年,Coons等人首次用荧光素标记 抗体检测肺炎双球菌的成功,开创了免疫 组化的新时代 Sternberger改进并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 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技术。 80年代以后,ABC、APAAP、LSAB法 等,使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成 为当今生物医学中形态、功能、代谢等综 合研究的一种有力工具。
2. 染色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至蒸馏水; (2)消化暴露抗原: (3)去除内源性酶 (4)滴加适当稀释的一抗; (5)滴加适当稀释的生物素化的二抗; (6)滴加ABC复合物等三抗; (7)滴加底物显色; (8)苏木素复染核,脱水透明封片。 以上(1)-(5)之间均用缓冲液洗。
3. 结果判定 HRP-DAB: 阳性呈棕黄或棕黑色
一、概论 生物高新技术——病理学中的应用 向二方面发展:
计算机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简单的形态描述——量化方面发展 直接观察——远程远输“间接”观察 定量病理学和远程病理学 原位杂交、原位PCR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分子病理学水平
近些年来,尤其是纳米技术的诞生
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原子水平
分子病理学 从分子水平研究患病机体生命现象的科学 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 制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经典病理学
在病理学领域中
系统解剖—LM—EM—免疫组化技术
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免疫病理学
原位杂交和原位PCR技术的兴起,又将病 理学这门有着悠久历wenku.baidu.com的学科推进到分子 病理学水平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
随着生物高新技术在病理学中应用的不断 增多,分子病理学将在此研究领域中占有 越来越重要的位臵
研究内容--阐明疾病的病理机理 (1)“大海捞针”式探讨单个致病基因
与疾病关系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
(2)信号转导—疾病关系
认清疾病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
最终阐明其机制
寻求干预和防治疾病
病理学发展以方法为先导 人类科学进步的历史和学科的发展—— 以研究方法与工具创新为先导 一项新技术的创立,随之带来一批新的 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由于原位杂交技术、流式
细胞仪及图像分析等技术的兴起和应用,
使免疫组化引向基因水平和定量检测
形成免疫组化新的分支
杂交免疫组化和定量免疫组化。
90年代初, 原位PCR技术的诞生
免疫组化主要是用来原位PCR结果的化学
放大和显示,标志着免疫组化技术又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 方法和原理 1. 按标记物种类分: 免疫荧光法 免疫酶法 免疫铁蛋白法 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
2. 按标记物标记的部位分 直按法(一步法) 间接法(二步法) 桥联法(多步法)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免疫酶法 根据三抗、酶的不同又分为 PAP法、APAAP法、BA法 ABC法、LSAB法和SP法等。
3. 免疫荧光法 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 与其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上带有一定量的荧光素 荧光显微镜下——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部位 检测出抗原或抗体
分子病理技术
一、概论 二、免疫组化 三、原位杂交 四、原位PCR(在实验细胞学中讲述) 五、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在细胞凋亡检测方法中讲) 六、组织芯片技术(李杨) 七、纳米技术(原子力显微镜)
复习题
1 什么是分子病理学? 常用分子病理技术有哪些? 2 什么是免疫组织化学? 试述免疫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和原理。
直接法免疫酶组织化学原理示意图
间接法免疫酶组织化学原理示意图
NBT
HRP-DAB
AP-坚固红
ABC
LSAB
PAP APAAP
Ab2
Ab1
Bio-Ab2 Ab1
Ag
Ag
多步法免疫酶组织化学原理示意图
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基本步骤 1. 试剂配制
(1)柠檬酸盐缓冲液 (2)TBS (Tris 缓冲生理盐水) (3) 1M Tris-HCl 缓冲液( pH 7.4 ) (4) 显色液: (5) Mayer苏木精复染液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一、概论:概念
二、方法和原理
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基本步骤
四、免疫组化染色的一般注意事项
一、概论
1. 概念: 1)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是组织学的分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 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原位的显 示;是免疫学与组织化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产生的 一门学科。
四、免疫组化染色的一般注意事项 1. 内源酶的灭活及内源生物素的处理 HRP—3%的H2O2水溶液 含丰富血细胞的标本中,与H2O2产生 强烈的反应,出现冒泡而破坏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 可以用3%的H2O2甲醇液
直接法免疫荧光原理示意图
间接法免疫荧光原理示意图
4. 免疫酶组织化学
60年代初,HRP-抗体分子上,开创了酶标记抗体 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酶是 HRP, 其次是AP。 (1) PAP法Ag→Ab1→Ab2→PAP→DAB 其灵敏度是免疫荧光法的100-1000倍 (2) ABC法: Ag→ Ab1→ Bio-Ab2→ABC→DAB (3) APAAP法: Ag→Ab1→Ab2→APAAP→FR (4) LSAB或SP法: Ag→Ab1→Bio-Ab2→HRP-SA DAB (AP-SA)→ (FR /NBT)
AP-NBT, BCIP: 紫蓝色
HRP-DAB: 棕黄或棕黑色
AP-Fast red: 玫瑰红色
4. 对照实验 (1)空白对照:一抗由 TBS 或其他无关抗体取代。 (2)阴性对照:二抗和/或三抗一抗 由 TBS或其他无关抗体取代。 (3)阳性对照:用含已知靶抗原的切片 作阳性对照。
互相渗透、交叉
分子病理学的形成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 学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技术手段
(1) 分子免疫学+病理学乃至形态科学-— 免疫组织化学 (2)分子生物学技术 (探针;PCR;分子杂交)+形态学科 ISH、IS PCR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3) 生物芯片技术—组织芯片技术 (4) 纳米技术—对疾病的认识达原子水平
2)免疫组化技术 也是在蛋白水平原位检测基因表达的一种方法。
是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方法,
2.历史 1914年,Coons等人首次用荧光素标记 抗体检测肺炎双球菌的成功,开创了免疫 组化的新时代 Sternberger改进并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 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技术。 80年代以后,ABC、APAAP、LSAB法 等,使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成 为当今生物医学中形态、功能、代谢等综 合研究的一种有力工具。
2. 染色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至蒸馏水; (2)消化暴露抗原: (3)去除内源性酶 (4)滴加适当稀释的一抗; (5)滴加适当稀释的生物素化的二抗; (6)滴加ABC复合物等三抗; (7)滴加底物显色; (8)苏木素复染核,脱水透明封片。 以上(1)-(5)之间均用缓冲液洗。
3. 结果判定 HRP-DAB: 阳性呈棕黄或棕黑色
一、概论 生物高新技术——病理学中的应用 向二方面发展:
计算机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简单的形态描述——量化方面发展 直接观察——远程远输“间接”观察 定量病理学和远程病理学 原位杂交、原位PCR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分子病理学水平
近些年来,尤其是纳米技术的诞生
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原子水平
分子病理学 从分子水平研究患病机体生命现象的科学 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 制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经典病理学
在病理学领域中
系统解剖—LM—EM—免疫组化技术
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免疫病理学
原位杂交和原位PCR技术的兴起,又将病 理学这门有着悠久历wenku.baidu.com的学科推进到分子 病理学水平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
随着生物高新技术在病理学中应用的不断 增多,分子病理学将在此研究领域中占有 越来越重要的位臵
研究内容--阐明疾病的病理机理 (1)“大海捞针”式探讨单个致病基因
与疾病关系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
(2)信号转导—疾病关系
认清疾病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
最终阐明其机制
寻求干预和防治疾病
病理学发展以方法为先导 人类科学进步的历史和学科的发展—— 以研究方法与工具创新为先导 一项新技术的创立,随之带来一批新的 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由于原位杂交技术、流式
细胞仪及图像分析等技术的兴起和应用,
使免疫组化引向基因水平和定量检测
形成免疫组化新的分支
杂交免疫组化和定量免疫组化。
90年代初, 原位PCR技术的诞生
免疫组化主要是用来原位PCR结果的化学
放大和显示,标志着免疫组化技术又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 方法和原理 1. 按标记物种类分: 免疫荧光法 免疫酶法 免疫铁蛋白法 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
2. 按标记物标记的部位分 直按法(一步法) 间接法(二步法) 桥联法(多步法)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免疫酶法 根据三抗、酶的不同又分为 PAP法、APAAP法、BA法 ABC法、LSAB法和SP法等。
3. 免疫荧光法 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 与其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上带有一定量的荧光素 荧光显微镜下——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部位 检测出抗原或抗体
分子病理技术
一、概论 二、免疫组化 三、原位杂交 四、原位PCR(在实验细胞学中讲述) 五、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在细胞凋亡检测方法中讲) 六、组织芯片技术(李杨) 七、纳米技术(原子力显微镜)
复习题
1 什么是分子病理学? 常用分子病理技术有哪些? 2 什么是免疫组织化学? 试述免疫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和原理。
直接法免疫酶组织化学原理示意图
间接法免疫酶组织化学原理示意图
NBT
HRP-DAB
AP-坚固红
ABC
LSAB
PAP APAAP
Ab2
Ab1
Bio-Ab2 Ab1
Ag
Ag
多步法免疫酶组织化学原理示意图
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基本步骤 1. 试剂配制
(1)柠檬酸盐缓冲液 (2)TBS (Tris 缓冲生理盐水) (3) 1M Tris-HCl 缓冲液( pH 7.4 ) (4) 显色液: (5) Mayer苏木精复染液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一、概论:概念
二、方法和原理
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基本步骤
四、免疫组化染色的一般注意事项
一、概论
1. 概念: 1)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是组织学的分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 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原位的显 示;是免疫学与组织化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产生的 一门学科。
四、免疫组化染色的一般注意事项 1. 内源酶的灭活及内源生物素的处理 HRP—3%的H2O2水溶液 含丰富血细胞的标本中,与H2O2产生 强烈的反应,出现冒泡而破坏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 可以用3%的H2O2甲醇液
直接法免疫荧光原理示意图
间接法免疫荧光原理示意图
4. 免疫酶组织化学
60年代初,HRP-抗体分子上,开创了酶标记抗体 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酶是 HRP, 其次是AP。 (1) PAP法Ag→Ab1→Ab2→PAP→DAB 其灵敏度是免疫荧光法的100-1000倍 (2) ABC法: Ag→ Ab1→ Bio-Ab2→ABC→DAB (3) APAAP法: Ag→Ab1→Ab2→APAAP→FR (4) LSAB或SP法: Ag→Ab1→Bio-Ab2→HRP-SA DAB (AP-SA)→ (FR /N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