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三十二》视听语言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的画面镜头能够直观具体地展现出叙事对象的形象含义,再现真实的叙 事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 击与艺术感染力。该纪录片的影像中非常注重提 炼一些诗意的画面,一方面展现了秀美的桂林山水,另一方面表 现了韦绍兰老 人的家徒四壁与她的生活日常,炒菜、吃饭、洗衣、挑水……两种极致视觉感 受的碰撞,使得诗意有 了更为深远的戏剧张力。
影片的镜头特点突出,主要运用固定镜头辅以慢摇镜头。大量固定镜头的运用, 是一部纪录片再现真实的手段之一,影片人物出场后,以固定镜头拍摄一系列 走路的场景,表现人物走过这些风景,缓慢而冗长,暗示出人物一生走过漫漫 长路,坎坷一生,使观众想要了解她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在进行采访时,导 演为避免观众视觉疲劳,喜欢运用房间里的灯,茶壶,瓶子等小细节进行镜头 切换,拍摄这些景物时,也多采用固定镜头。
。影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总体上讲述了这位老人韦绍兰的生活现状,92岁高龄,却要独wenku.baidu.com自一人去镇上领取生活救济,孤独且贫寒;
第二部分是影片的主体部分,进入了人物叙事,以采访的形式,老人讲述 了一段自己残酷的经历:日本人对包括人物韦绍兰在内的40多为位妇女施 暴强奸,禽兽不如;
第三部分是影片的转折点,以抗日战争结束为分界线,引入另一位人物, 韦绍兰的儿子罗善学,同样以采访的形式进行描写,他一辈子承受着“日 本人”的骂名,不求读书,但求一口薄粥,一辈子只能养牛;
《三十二》中运用了大量特写镜头来展现老人生 活的细节和岁月在她身上留下 的痕迹。在人物的自述 式采访中多用特写表现韦绍兰老人风烛残年、枯瘦伶 仃的脸。谈到被日军抓走的害怕慌张,泪眼婆娑,充满 惊惧的脸;谈到逃跑回 家不被丈夫理解且余生没有很 快乐的时候,齿落舌钝满是委屈的脸;谈到丈夫 早死 免受困顿之苦而自己孤独终老,情绪激动掩面哭泣的 脸;谈到少女时与 玩伴学唱山歌的情景,露出的孩童 般纯真笑容的脸。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如上文 提到的空 镜头对房间细节的展现,大多使用了特写的景别,每 一个角落与物 件不仅是生活之苦的表征,还是岁月流 逝的亲历者,是现在时与过去时的产物
。此外片中还有几处别有深意的空 镜头,仰拍的固定镜头下前景是灯泡,后景 是狭窄的木窗以及照射进来的刺眼阳光,这是在韦绍兰老人说到从日 据地逃跑 回家时的第一个镜头,表达了在绝望中照射进生命里的一缕弥足珍贵的阳光— —家;
;还有一段19 秒天 空的空镜,仰拍下前景是电线,后景是阴云密布下被遮蔽 的太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 束”,字幕缓出后画 外音是老人的独白“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三,我生下善学”。两件事可以因具 有新生这一意义被 归置在一起,但是与新生相伴的希望与未来一如画面中阴晴 难定的天空那般不明朗。这些空镜头的运用并不显得 突兀,而是作为片中的时 间和空间转换与节奏的控制调节的重要手段,诉说着岁月的脚步。
第四部分着重描写主人公韦绍兰的乐观生活态度:只愁命短不愁穷,这世 界真好。
《三十二》中的大量空镜头用来表现片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客观呈现老人的 艰苦生活。如影片开头打出片名 后,伴随着老人的劈柴声展现了一连串厨房的 空镜头:门牌号、橱柜、简易案板、铁锅、烧焦的木棍以及满是油污的 灯泡、 变焦到漏洞的屋顶一角。紧接着老人自述三个月九十块钱的低保“:会用就够 了……怎么会够,怎么又不会 够,我都不晓得……”二者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现 实的生活之痛与内心的报之以歌消解了大众关于“慰安妇”的刻 板印象。没有 血泪控诉、苦大仇深,韦绍兰老人就跟普通老人一样,就像生活中每一个笑意 吟吟充满生活智慧的老 奶奶,以此奠定了这部作品的基调,沉静稳健、平实质 朴
《三十二》
纪录片通过主人公韦绍兰的亲身讲述以及对其日常生活的细致记录,走进 老人的内心世界,聆听她对生 活的包容、对生命的坚韧。纪录片没有强烈 的矛盾冲突,没有触目惊心的画面,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老人 的娓娓 道来与日常纪实。该纪录片通过对视听语言要素的合理巧妙运 用,让原本 沉重压抑的叙事变得舒缓平实,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让人们 感受到韦绍兰老人对生命的 热忱和从容,向观者徐徐道出了生命的意义与 丰富的主题情感
影片大量的远景及近景、特写这样的两极镜头运用有利于将观众带入情绪。 开篇运用大的慢摇镜头,从水草缓缓上移,摇到群山环绕的远景,慢慢引 出了主题,加上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富有年代感的诗歌之烘托,抒情的意味 油然而生。在与人物交流采访时,每每情绪激动,导演立刻从近景推到特 写,捕捉细微表情变化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此时观众与人物心灵相通,也 感受到人物的痛楚,产生同情与无奈之感。
;而后场景转换到老人的卧室,满是蜘蛛网的破陋房顶、灯 泡、杂乱的窗台、 床幔边摇晃的灯绳以及四周飞扬的灰尘,字幕显示“:一九四四年十月,日军 陆军第十一军包围桂 林……”老人谈到不愿忆起的往事,由此采访地点转换到更 为私密的卧室,不仅显示出对老人的尊重和爱护,也全 面展现了老人贫苦的生 活居住环境,更显出老人对生活的热忱和生命的从容。
此外还有对 老人吃饭场景的细致展现,镜头从锅中白菜的特写顺 着老人炒菜 的手摇到了她的白发苍颜,从一双筷子入 画摇到一只碗的特写,最后落脚到中 景老人独自吃饭 的背影。还有一处是与儿子罗善学相对坐在门口吃饭 的场景, 罗善学先于母亲坐在门口吃饭,老人后入画。 镜头着重表现了韦绍兰老人,特 写手摇到脸、上半身 近景、特写脸的咀嚼。三个镜头通过两个叠画连接,而 后全景里只剩老人独自吃饭的背影。韦绍兰老人的孤 苦、母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览无遗
《三十二》整体的节奏是沉稳舒缓的,一如老 人的娓娓自述。通过有序的画面 转换与组接,让纪录 片的节奏得到强化或舒缓,有效地表现出某一情节效 果。 谈到过往被抓走时的经历和感受,特写泪眼矇眬 布满惊惧的脸后,紧接老人在 河边洗衣服的场景。老 人蹲在石板上娴熟地搓洗着衣服,既是对现在生活的 记录,对前面的情绪起到舒缓的作用,又与后面情节 提到的为军官洗衣服相呼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