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常见的文体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共59张PPT)
南朝 鲍照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 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 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 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 而起。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 玉也有赋体作品,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 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不亦君子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 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 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 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 而起。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 玉也有赋体作品,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 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不亦君子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代文学PPT课件
第23页/共28页
三、豪放词派
豪放词派主要以苏轼、辛弃疾、张孝 祥等为代表,他们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 范围,将通常只在诗 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 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 等内容移入词中,并 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 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他不仅彻底打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所谓 “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冲破了传统的所 谓“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豪放词”派新 风,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它反映生活表 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 样化。
初唐
第2页/共28页
一、上官体
“上官体”是初唐前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承袭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形成一种浮华靡丽的 诗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仪。
第3页/共28页
二、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 卢照邻《幽忧子集》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王勃 《王子安集》 杨炯《盈川集》)。
第8页/共28页
二、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 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创造性,对 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正是在诗情和 画意的互相渗 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 艺术。
唐朝中国古代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 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唐代文学的主流是诗歌。优秀诗人如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艺术形式日臻完备,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 的高峰。
三、豪放词派
豪放词派主要以苏轼、辛弃疾、张孝 祥等为代表,他们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 范围,将通常只在诗 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 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 等内容移入词中,并 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 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他不仅彻底打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所谓 “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冲破了传统的所 谓“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豪放词”派新 风,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它反映生活表 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 样化。
初唐
第2页/共28页
一、上官体
“上官体”是初唐前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承袭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形成一种浮华靡丽的 诗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仪。
第3页/共28页
二、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 卢照邻《幽忧子集》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王勃 《王子安集》 杨炯《盈川集》)。
第8页/共28页
二、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 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创造性,对 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正是在诗情和 画意的互相渗 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 艺术。
唐朝中国古代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 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唐代文学的主流是诗歌。优秀诗人如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艺术形式日臻完备,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 的高峰。
古代的文体
四、类别
1.台阁名胜记: 一般为刻石,碑文,重在记事和歌功颂德,前
面有序,后面有铭,记事为缘由,重点在于发挥议 论、书写个人抱负和感慨。语言典雅、风格庄重。 代表作品有,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喜雨亭 记》。
2.山水游记: 主要记写作者游历山水的见闻和感受。重点在
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并且由此抒发作者的情怀。代 表作有:柳宗元“永州八记”、姚鼐《登泰山记》。
右铭》。
6.颂赞: 是颂扬赞美性的文章,一般也是四字韵语。
<1>颂,起源于《诗经》中的“颂”,内容主要是用 来褒扬功德、显述仪容。如,韩愈《子产不毁乡校 颂》。
最早的诏令见于《尚书》,以“命”、“诰”、 “誓”等名篇。
汉代,诏令的各种形式齐备,有“策书”、 “制书”、“诏书”、“诫书”等。
☆檄文:
是诏令的附类,是古代一种军事性文书。《文 心雕龙》:“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 虐。”
由于其用途特殊,檄文往往具有号召性和煽动 性。
3.碑志 碑志 碑文 墓志铭
☆ 自传—— 文人传记中有一种自叙生平 的传记文,文人与史官共同采用。
篇章命名的方式有两种:
①以“自传”名篇 ,如:陆羽《陆文学 自传》、刘禹锡《子刘子自传》等。
②不用“自传”名篇,如:司马迁《太史公自
序》——是我国最早的自传体散文。《汉
书》中《叙传》、《论衡》中《自纪》都是 对《太史公自序》的模仿之作。
器物铭:体协或镌刻在日常器物上,内容是,从器物 的性质、功用写起,联想到人事活动,从而写出有 哲理性的短语,以物喻意,用以劝人勉己。如,沈 德潜《古诗源》中《杖铭》、《衣铭》、《矛铭》。
居室铭:题写或刻勒在居室中,如刘禹锡《陋室铭》。 山川铭:题写或刻勒在山石上,如张载《剑阁铭》。 座右铭:题写或刻勒在座位的右面。如白居易《续座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
25
贺铸之词
贺铸有少数词能 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 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 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 实。他的性格本近于 侠,以雄爽刚烈见称 于士大夫之林。
.
26
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
16
全盛时期的宋词
东坡居士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二妻二妾:朝云暮云 东坡肉:被贬黄州
.
17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观情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深入。
.
5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6
晏殊
晏殊为北宋初年接
触词人的代表。
他的词音律和谐,
语言精美,进一步奠定
了疏淡清丽、精致柔婉
的风格在宋词中地位,
也把宋词语言进一步推
向文人化、典雅化。
.
7
晏殊十四岁中进士,被赋以神童 之称。一生仕途坦荡,无功亦无过, 被后人成为——“太平宰相”。
.
8
晏殊词绝大部分内容
是描写男女之间的相思 爱恋和离愁别恨的,但 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 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 显得温润娴雅、和婉明 丽。晏殊非常善于捕捉 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 感受,并善于抒发由此 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感 情。这类作品最能反映 晏殊词的特色。
初中文言文五种文体 ppt课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说,古代的一种叙事兼议论的 文体,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借助某一故事或事理说明道理。 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说明议
论。 《马说》《爱莲说》
序,古代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 离别赠言规勉的序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现在的 记叙文夹有一点议论。《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夹叙夹议。《出师 表》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也可以 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与朱元思书》
说,古代的一种叙事兼议论的 文体,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借助某一故事或事理说明道理。 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说明议
论。 《马说》《爱莲说》
序,古代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 离别赠言规勉的序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现在的 记叙文夹有一点议论。《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夹叙夹议。《出师 表》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也可以 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与朱元思书》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34
3、曹操的影响
• (1)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对后人的影响, • (2)为四言诗体注入活力。
• 不仅以其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 一代诗风,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 建安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35
东晋文学
代表作家:陶渊明
晋 36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44
三、女性题材诗
• 1、描写女性的美貌 • 《清平调词》咏杨贵妃: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5
2、抒写女性对爱情的向往
•
《夜坐吟》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 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24
二、汉代历史散文是两汉文学的 最高成就
汉代历史散文比先秦时代有了较大的发 展,其主要特征是传记文学体裁的出现。
《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开创了 我国正史的写作体例。
25
三、汉乐府民歌和汉代文人诗是 两汉文学的重要形式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在 诗歌的形式上较之四言诗有所突破;在表现的内容 上,叙事的成分有所增加。
• 辞赋是汉“一代之文学”,具有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特点。汉代辞赋作家有 300多人,比较杰出的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等,汉代辞赋的作品有 3000多篇,形成了汉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景观。
• 名家名篇: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 、班固《两 都赋》、张衡《归田赋》 、《二京赋》
1、《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 主义的基础。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现实主义精神。 3、《诗经》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 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古代文学4-汉-赋PPT课件
❖
.
9
❖ 对汉大赋的评价
汉赋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 气象。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对后 世有积极影响,给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 但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作中的形式主义。
.
10
司 马 相 如
.
11
抒情小赋
❖ 小赋的特点 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 形式上篇幅较大赋短小, 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楚辞体句式。 东汉抒情小赋可分为纪行赋、述志赋两种。 张衡《归田赋》:表达作者向往闲逸的田园生活,追求 人身自由的思想感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 隐居乐趣的作品。此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与作 品所展示的环境、心情浑然一体。
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 文体 。吸收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如楚辞的主客问 答、史书的叙事 (一)汉赋的形成阶段 骚体赋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贾谊《吊屈原赋》 《鵩鸟赋》 枚乘《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
4
❖ (二)汉赋的兴盛阶段 ❖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1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2 扬 雄 《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河东赋》
3 班 固 《两都赋》(长安、洛阳) 4 张 衡 《二京赋》(模仿《两都赋》)
❖ ———上述四微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 的短篇抒情小赋。 1 张衡 《归田赋》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2 蔡邕 《述行赋》 3 赵壹 《刺世嫉邪赋》 4 祢衡 《鹦鹉赋》
劝,鼓励,勉励。讽,讽谏。劝百讽一是汉 大赋常见的表现原则和结构模式。 讽谏一般 只是在篇末提一下,即曲终奏雅。而大量的 笔墨却用于铺陈渲染作者所不赞成的社会现 象,“劝”和“讽”的篇幅相差悬殊。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PPT课件
如:
《鸿门宴》《项羽之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书》
《汉书》的成就不如《史记》,但在史 传文学的发展上仍然有贡献。班固笔法 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在塑造人物形像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篇 章。
如:《苏武传》
作 作品 者
《过秦
西 贾 论》《治
汉
安策》
政 谊 《论积
论
贮疏》
文
晁错
东王 汉 充 《论衡》
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庚信。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朝文学抒情写景、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出现了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除散句单行的古文外,骈文也
有一些优秀作品。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指美
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众人 韩愈《师说》 的称赞和喜爱。
骈体文在形式上过分束缚,使文章的抒情、叙事、 说理等多种功能受到很大的伤害,从政教需要来看, 骈体文显得不切实用。
中唐
中唐时期,伴随着政治变革,韩愈、柳宗元 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 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 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 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的 统治地位。这次文体革新被称为唐代古文运动。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史
以人物为中心
记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有时则用并列结构和网式 构艺术对后世影
结构。
响深远。
语言:精确生动,文气流 对唐宋古文运 畅疏朗,曲折自如。具有 动及桐城派有巨 鲜明的节奏感与气势。 大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课件
便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齐恒晋文之事章》
55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1、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
以羊易牛的事实。
2、比喻,如为了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以舍鱼
而取熊掌为喻。
3、寓言故事,五十步笑百步、
揠苗助长、楚人学齐语等。
56
《庄子》33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
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寓言——最具文学色彩。
特征: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思想。
通俗浅白,形象可感。
60
61
“楚辞”名称源流:
“楚辞”是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这个名称到西汉时始出现。
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一、楚辞与楚文化的关系密切。
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1)最常见的是修辞意义上的手法,
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
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2)整首诗用比,
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
的艺术形象。
(3)用一系列的物象作比,
如《小雅·鹤鸣》
33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开头位置。
(1)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
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
《关雎》
3. 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七月》
31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者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1)直接叙事,如《七月》。
(2)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
(3)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
文体知识.ppt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以至于
颠覆:灭亡。 固:本来。
以:用。 事:侍奉。
宜:应当,应该。 得:得当,适宜
译文:以至于发展到颠覆的结局,从道理 上说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 秦国,好像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不烧完,火 就不会熄灭。”这话是说对了。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 得城。较秦之所 得,与战胜而得 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 实亦百倍。则秦 之所大欲,诸侯 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地 有 限 , 欲 无 厌
奉 之 弥 繁 , 侵 之 愈
至 于 颠 覆
急
小邑
大城
赂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秦
者
对
大欲
大患
力
得难
献易
程度上
亏 ,
比
有限
无厌
破
奉繁
侵急
灭 之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道 也
本段除了突出以对比论证为主, 还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引证法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比喻形象生动 薪不尽 火不灭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译: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难免要灭亡 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 略,能够坚守国土,施行正义而不贿赂秦 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斯:这。 以:用 始:才。
效:效果,结果。 以…为:把…作为 速:招致。
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就是 用兵抗敌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小学学习课件
文体知识
•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 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 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 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 于史论文。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六国论”是 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唐宋文学PPT课件
及作家:
柳宗元、吕温、刘禹锡、李汉、皇甫湜、 白居易、令狐楚、杜牧、李商隐、皮日 休、陆龟蒙、程晏、罗隐
.
6
一、唐古文运动:
1、大致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国事衰微,藩 镇割据(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 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宦官弄权、吏 治日坏、民贫政乱。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 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 运动,是在“复古”口号下的一场文学革命, 内容是复兴儒学,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 文”。韩愈等人举起“复古”旗帜,目的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
3、赠别之作:《同学一首别子固》
4、读后感:书《刺客传》后、读《孟尝君传》
5、祭文、墓志铭:《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逢原墓志铭》
17
苏轼(成就最高)
1、政论文(策论:是国家向知识分子寻求关于某某 问题之对策的一种形式)《刑赏忠厚之至论》
2、散文(行文雄辩而有气势)《留侯论》、《日喻 说》、《喜雨亭记》、《方山子传》、《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乌台诗案后) 《雪浪斋铭》
.
14
欧阳修(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1、议论文(直接关系到政治斗争): 《朋党论》、《纵囚论》、《伶官传序》 2、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 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为安 慰、勉励的话):《送徐无党南归序》 3、辞赋:《秋声赋》,文章增强了抒 情意味。 4、散文:(平易近人的文风),《醉翁 亭记》、《非非堂记》、《戕竹记》
.
7
1、“古文”: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这一时期 文章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 束,有利于反应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2、“骈文”: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 律、典故的文体(盛行于南北朝),它们大多 形式僵化、内容空虚,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柳宗元、吕温、刘禹锡、李汉、皇甫湜、 白居易、令狐楚、杜牧、李商隐、皮日 休、陆龟蒙、程晏、罗隐
.
6
一、唐古文运动:
1、大致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国事衰微,藩 镇割据(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 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宦官弄权、吏 治日坏、民贫政乱。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 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 运动,是在“复古”口号下的一场文学革命, 内容是复兴儒学,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 文”。韩愈等人举起“复古”旗帜,目的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
3、赠别之作:《同学一首别子固》
4、读后感:书《刺客传》后、读《孟尝君传》
5、祭文、墓志铭:《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逢原墓志铭》
17
苏轼(成就最高)
1、政论文(策论:是国家向知识分子寻求关于某某 问题之对策的一种形式)《刑赏忠厚之至论》
2、散文(行文雄辩而有气势)《留侯论》、《日喻 说》、《喜雨亭记》、《方山子传》、《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乌台诗案后) 《雪浪斋铭》
.
14
欧阳修(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1、议论文(直接关系到政治斗争): 《朋党论》、《纵囚论》、《伶官传序》 2、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 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为安 慰、勉励的话):《送徐无党南归序》 3、辞赋:《秋声赋》,文章增强了抒 情意味。 4、散文:(平易近人的文风),《醉翁 亭记》、《非非堂记》、《戕竹记》
.
7
1、“古文”: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这一时期 文章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 束,有利于反应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2、“骈文”: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 律、典故的文体(盛行于南北朝),它们大多 形式僵化、内容空虚,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侄稿》 赠序:《送东阳马生序》 书序:《〈指南录〉后序》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伶官传序》《兰亭集序》 书信: 《与妻书》《答司马谏议书》
一、讲解两道题 1、下面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刘向编定的,断代史《汉书》
是班固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负责编撰 的。 B、 诗歌到了唐代体制最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 天姥吟留别》),律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C、 宋代,词发展到了极盛时期,词分婉约、豪放两大派, 前者以柳永为代表(代表作《雨霖霖》,后者以苏轼为代表 (代表作为《念奴娇· 赤壁怀古》)。 D、 元明清三代,小说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等多部长篇小说。
答案( B
)
二、中国古代的文体,按照语言形式 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韵文 包括诗、词、曲、箴铭、歌谣等
2、骈文 也称四六文,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文体,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以 偶句为 主,讲究平仄、对仗。 3、古代散文 主要包括史传文、说理文、杂 记文和应用文等
韵文 之诗歌分类
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长亭送别》
箴铭:刘禹锡《陋室铭》
歌谣:东阳民歌《凤仙花》
骈体文
骈体文: 骈文 吴均《与朱元思书》王勃 《滕王阁序》
辞赋:杜牧《阿房宫赋》班固 《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
古代散文之史传文
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国语》《战国策》
先秦历史散文(纪传体):《史记》(通史)
《汉书》(断代史)官修二十四史 先秦诸子散文 儒:《论语》(语录体)《孟子》《荀子》 道:《庄子》《老子》 法:《韩非子· 五蠹》《扁鹊见蔡桓公》 墨:《墨子· 公输》 杂: 说理文 《吕氏春秋· 察今》
古代散文之论说文
论:《过秦论》《六国论》 说:《师说》《捕蛇者说》《问说》 《少年中国 说》 辨:韩愈《讳辨》 原:黄宗羲《原君》《原臣》韩愈《原毁》 订:王充《订鬼》
古代散文之杂记文
记山川景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石钟山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游褒禅山记》 记事:《梅花岭记》《记王忠肃公翱事》 记物(可叙可议) :《核舟记》《芙蕖》 《项脊轩志》 笔记:《梦溪笔谈》 疏:《论积贮疏》《谏太宗十思疏》
古代散文之应用文
策: 《教战守策》 碑志:《五人墓碑记》 韩愈《刘子厚墓志铭》 祭文:《祭妹文》《祭十二郎文》(韩愈)
韵文 之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下):李清照《如梦令》白居
易《忆江南》 中调(59—90字):李清照《一剪梅》范仲 淹《渔家傲》 长调(90字以上):李清照《声声慢》苏轼 《水调歌头》
韵文 之曲的分类及其他
小令: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散曲: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散套:睢景臣《[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答案:( D )
2下面文章题目中,全有文体标志的是
(1)《过秦论》(2)《捕蛇者说》(3)《项羽
本纪》(4)《项脊轩志》(5)《阿房宫赋》 (6)《与朱元思书》(7)《察今》(8)《石钟山 记》(9)《出师表》(10)《陋室铭》(11) 《庖丁解牛》(12)《荆轲刺秦王》
A、(1)(2)(7)(10) B、(1)(3)(4)(9) C、(3)(4)(5)(11) D、(6)(7)(8)(12)
一 古体诗四言:《诗经》(《关雎》《伐檀》《硕鼠》) 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唐以前) 《刺勒歌》)《归园田居》《饮酒 》 六言:楚辞(《离骚》《涉江》) 二 近体诗诗歌 五绝:《登鹳雀楼》《静夜诗》 七绝:《回乡偶书》《江南逢李龟年》 (唐朝) 五律:《春夜喜雨》《春望》 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