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100分)应得实得项目及要求评分标准分分①医学影像科通过医疗机构执业诊疗科目许可登记,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缺一项扣0.5分。

1 医学影像科通过医疗机②提供医学影像服务项目与医院功能任务一致,构执业线X ,能满足临床需要;诊疗科目许可登记,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摄影、超声检查提供24 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 5 小时×7 天的急诊检查服务,做不到一项扣0.5提供诊疗服务满足临床需分。

要。

④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并公示,普通项目当日完成检查并出具报告,缺一项扣0.5分。

⑤各类影像检查无统一编码,未实现患者一人一个唯一编码管理,扣0.5分。

①医技人员配备符合相关规范,满足工作需要, 2 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各级各类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和执业资格,缺一项备医疗技术人员,人员梯队扣0.5分。

2 结构合理。

②根据医院功能任务与设备的种类设若干专业组,各专业组设臵合理,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①科室未制定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无必要的紧急意外抢救用的药品器材,各扣0.5分。

②科室人员未经过相关培训,不熟悉紧急意外抢 3 科室有必要的紧急意外救预案流程,不具备紧急抢救能力一人次扣0.5抢救用的药品器材,相关人分。

员具备紧急抢救能力,有与③未建立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 5 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流程,扣0.5分。

的机制与流程。

④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品器材具有可及性和质量保证,患者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有演练,急救药时能够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并对抢救过程有记录和讨论,做不到一项扣0.5分。

①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建立科室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有质量控制指标,缺一项扣0.5分。

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②科室员工知晓各项规章制度和本人岗位职责,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岗位掌握岗位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并能够认真遵守 5 职责,开展质量控制。

三级医院评审放射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放射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细则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细则第一部分医学影像科管理规范(100分)扣分理项目评价要点分值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结果由查看《放射诊疗许可证》,《医1.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一)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抽查医务依法取得相关许可,严格按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照放射诊疗科目执业,各项依10 和落实情况等,不了解或不落实,服务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扣2分。

根据执业范围核对开展及规章。

法影像学检查项目情况。

一项不符者扣2分。

执检查科室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业每缺一项扣2分;抽查3项制度,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院检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的了解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10 (20分)与执行情况。

不了解或执行有缺项各项规章制度。

陷,扣1分 1.人员准入符合相应的条抽查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相关人件,各级人员职责明确。

应员资格证件,每发现1名资格条 10 在本人所具有的资质范围内件不达标者,扣2分。

每发现1(二)执业,不得超范围。

名超范围执业,扣2分岗位 2.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专检查岗位职责,缺一项岗位职责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职 10 扣2分。

检查上岗人员恪守情况,资质和上岗位。

每台设备至岗位职责不到位扣2分。

少有两名医师、技师。

责(25分) 3. 有质量管理组织、制度及现场检查有关人员、质控设备,基本的质控设备,至少有一 5 查阅相关质控材料等。

每发现1 名专职或兼职质量管理人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员。

1扣分理项目评价要点分值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结果由 1. 提供24小时急诊影像检查服务,包括急诊床边摄影,现场查看急诊X线摄影及CT检查急诊X线摄影及CT检查30(三)10 记录,无记录的扣4分;不能提分钟出诊断报告。

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不得分。

诊疗管理 2. 建立科室危重病抢救应(20分)急预案;配备必要的紧急意外抢救药品和器材,相关人现场检查相关物品、资料;考核员能够熟练使用;具有对比10 医师护士各1名。

每发现1处不剂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及对附和要求扣2分意外危重病基本应急抢救的能力;使用对比剂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现场抽查20份诊断报告,阳性率3.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CT、 10 每小于规定的5个百分点,扣2 MRI、大型X线机≥70% 分(四)有设备保养、检修合格记录。

影像科质控标准

影像科质控标准
①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
②缺改进工作措施及相关记录
③未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
1
1
1
4
3、制定全员培训年度计划,有记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①缺全员培训年度计划
②医护人员对总体质量监控指标与持续改进的措施
③缺培训记录
1
1
2
5
4、制定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要进行事先培训。有本科工作统一数据资料。
①对告知内容不了解
②未落实告知程序
③科室未列出告知项目目录
2
2
1
3
4、科室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人员去向。有明确的人员紧急替代安排并保证通讯工具畅通,以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按时到位
①未坚守工作岗位,出现脱岗
②缺人员紧急替代安排
③替代人员不明确或通讯工具不畅通
2
0.5
0.5
1
2
1
1.5
1.5
1.5
1.5
1
3
5
5、有临床病例随访追踪制度,定期下临床科室征求意见,有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科主任与各专业负责人、临床医师密切联系,召开影像诊断与临床病例讨论会,有记录。
①缺临床病例随访追踪制度并未落实
②定期未下临床科室征求意见缺相关记录或缺陷改进工作记录
③未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④未定期召开影像诊断与临床病例讨论会或缺有关记录
①诊断报告的内容和书写不符合基本规范
②缺影像诊断与临床病例讨论会的记录
③缺集体读片制度并未落实
④未向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⑤缺临床诊断符合率的有关记录
2
2
2

医学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

医学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
下降1个百分点扣1分
6.临床满意度≥90%(5分)
下降1个百分点扣1分
7.纠纷投诉
核实有缺陷的质量投诉一件扣2分,核实有缺陷的非质量投诉一件扣1分,医疗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1件扣15分,未造成人身损害1件扣5分本款实行倒扣
科室管理(40分)
1.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有使用、保养、维修及当前性能评价的记录(4分)
工作质量
(30分)
1.报告书写规范化,项目齐全,描述准确,有报告人签字,疑难病例有审核人签字(5分)
1份报告单一处不符合扣0.5分
2.DR的甲片率≥90%(5分)
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1分(查质控记录,无质控记录扣5分)
3.放射诊断与手术符合率≥92%(5分)
4.CT检查阳性率≥60%(5分)
5.病人满意度≥90%(5分)
工作效率
(20分)
1.急诊的报告时间≤30分钟
1例急诊检查不能按时完成扣0.5分
2.一般平诊普放报告时间≤24小时,CT、MRI报告时间≤48小时(以照片记录时间为准)(10分)
1例普放检查不能按时完成扣0.2分,1例CT、MRI检查不能按时完成0.5分
3.完成指令性任务(5分)
拒不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1次扣5分,执行不到位酌情扣分,本款实行倒扣
未开展不得分,无专人管理扣2分,随访登记不到位扣2分,无会议记录扣2分,不完善酌情扣分
12. 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分析医疗安全 隐患,落实改进措施(4 分)
未召开不得分,不到位酌情扣分
检查人:检查时间:
1台大型设备无记录扣2分,不规范酌情扣分
2.危急值报告登记(4分)
未报告登记扣4分,漏报、漏登1例扣1分
3.抢救预案落实(4分)
抢救设备、人员和药品应处于待命状态,一样不合格扣1分,医务人员抢救技能不到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医学影像质量的评估标准
分辨率
医学影像应具备足够的分辨率 ,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组织和器
官的细微结构。
对比度
医学影像应具备良好的对比度 ,能够区分不同组织之间的密 度差异,便于医生观察和诊断 。
伪影
医学影像中应尽可能减少伪影 的出现,避免干扰医生对病变 的判断。
诊断信息
医学影像应包含足够的诊断信 息,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医学影像质量提升措施
设备更新与维护
1 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 在问题。
及时更新换代
引入更先进、高分辨率的设备,提高医学影像质 量。
3
制定维护计划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环境优化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保持适宜的室内环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影像质量。
选择稳定、可靠的存储介 质,如硬盘、光盘等,确 保数据安全。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 复机制,防止数据丢失。
存储管理
制定存储管理规定,定期 清理过期和无用数据,保 证存储空间的合理利用。
医学影像传
传输协议
采用稳定、高效的医学影像传输 协议,如DICOM协议,确保数据
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诊断医师资质
确保诊断医师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03
医学影像质量影响因素
设备因素
设备性能
设备性能直接影响医学影像的质 量,包括分辨率、对比度、动态
范围等。
设备更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 更新换代对于提高医学影像质量
至关重要。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然而,不合格的医学影像可能会导致临床诊断结果的误差,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建立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对于确保临床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备质量控制标准1.设备校准及质量控制医学影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技术指标满足临床需求。

校准和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图像分辨率:应达到设备规格要求,确保影像细节的清晰度。

-灰度线性:优化图像对比度,确保影像灰度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加速电压和曝光时间:设置合理的参数,以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高质量的影像。

-细节分辨力:检测设备对细小结构的辨别能力,以确保细小异常的检出率。

-噪声水平:控制噪声水平,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可靠性。

2.设备维护和管理医学影像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障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维护和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定期检查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运行状态,并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零件。

-定期清洁设备外壳和探头等部件,以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故障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

三、操作规范1.设备操作人员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他们应具备以下条件:-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了解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掌握基本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以准确判断影像中的异常。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调整设备参数,获得最佳影像质量。

2.患者准备在进行医学影像检查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以提高影像质量和检查效果:-向患者充分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获得其配合和理解。

-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要求,进行合理的患者准备工作,包括饮食、服药等方面的限制。

3.影像采集医学影像的采集应根据临床需要和病患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影像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根据病患病史和临床表现,合理选择影像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参数。

《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一、前言医学影像诊断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保证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的稳定和准确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并加以严格执行。

二、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医疗机构应设立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组织,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风险管理与评估医疗机构应进行风险管理与评估,识别并分析影响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与影响。

三、操作标准与技术要求1.设备采购与维护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采购医学影像设备,并建立定期维护和保养机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制定医学影像诊断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提高诊断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建立质量控制指标,监控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信息管理与保护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和保护系统,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不受侵犯。

四、人员培训与素质要求1.医学影像诊断人员医疗机构应对医学影像诊断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工作并保持与时俱进。

2.其他相关人员医疗机构应对其他与医学影像诊断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素质要求。

五、质量控制与改进1.质量评估与监控医疗机构应建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对医学影像诊断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质量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改进机制,持续改进医学影像诊断的质量水平,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六、信息共享与合作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医学影像诊断的质量水平。

结语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是保证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的关键步骤。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与素质要求,实施质量控制与改进措施,才能提高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计划

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计划

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计划(一)科级质量控制指标:1.照片质量:优良率≥95%优级率≥60%良级率≥35%废片率≤2%2.片合格率≥95%(二)检测计划:1.照片质量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按技术读片、评片制度进行读片,及时统计照片质量,查找影响照片质量的原因并整改。

2.设备因素监测:(1)电源条件:认真检查电压是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2)X线机及CT机、核磁机等:请医疗设备科于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保持误差小于标准数值。

每年由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检测,检测结果备案以便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调整。

3.激光相机监测:(1)影像灰雾的控制:灰雾度直接影响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影像密度控制首先着眼于灰雾度控制的达标。

在每次相机大保养时均要求工程师进行检测。

及时调整X线机曝光条件表,确保各项指标均在达标范围。

(2)相机性能的控制:根据胶片的性能差异,及时调整激光相机的参数并打印测试片。

4.自动洗片机:参照使用说明书内容要求。

影像学检查照片质量等级标准(一)甲级片标准:1.位置正确:包括投照肢体位置和X线中心准确,照片上下、左右边缘对称,胶片尺寸使用得当。

其余具体请参照我院《锡盟医院医学影像科技术操作规范》。

2.照片对比度清晰度良好。

包括密度、对比度好,无明显的斑点感觉,肢体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失真度小。

3.无污染划损:包括照片上无污渍、划痕,无体外异物影及其他弊病。

4.被检者资料齐全、准确、整齐无误,照片标志与被照肢体无重叠: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片号、左右等。

5.造影片造影剂填充均匀、充盈满意,充分显示解剖形态及结构,能提供满意的诊断要求。

(二)乙级片标准:以上1~5项一项不符,但不影响诊断则定为乙级片。

(三)丙级片标准:以上1~5项两项不符,但不影响诊断则定为丙级片。

(四)废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照片无法诊断则定为废片。

产生废片必须登记片号和废片现象,及时分析产生废片的原因,及时整改。

影像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CT2012)

影像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CT2012)

医学影像(CT)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100分)科室年月得分项目检查要求扣分标准扣分及理由得分医疗质量管理记录(20分)1、每月至少1-2次医疗质量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安全工作、报告单质量等内容。

无记录扣30分2、对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整改,如有纠纷或医疗差错出现医疗损害结果有详细记录及讨论记录。

缺1项扣1分3、每月有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工作小结缺1次扣2分疑难病例讨论会(10分)每周召开2次疑难病例讨论会无会议记录扣10分,缺1次扣5分集体阅片(10分)每天坚持集体读片,并有记录差一次-0.1分。

报告及时、准确、规范(30分)1、坚持集体阅片制度并有记录;出具影像诊断学报告的人员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1、查看相关落实情况,缺集体阅片记录扣5分;报告者无相关资质每份扣2分2、常规放射检查的急诊的报告时间≤30分钟,一般平诊报告时间≤24小时,大型检查项目报告时间≤48小时2、抽查放射报告单及报告发放登记本;报告时间不符合要求每份扣1分3、诊断报告书写符合规范,准确,重要放射诊断报告(肿瘤、疑难病例、少见病)有审核签字3、抽查放射诊断报告,1份报告书写不规范扣1分;重要放射诊断报告(肿瘤、疑难病例、少见病)无审核签字每份扣1分。

1项目检查要求扣分标准扣分及理由得分设备管理(10分)有对大型设备的定期保养、检修记录无记录扣10分,缺1次扣2分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有详细使用登记记录,50万元以上有效益分析、保养与维修记录无使用记录、效益分析、保养与维修记录各-1分,记录不全-0.5分/项固定资产均有入册登记,帐物相符无登记-3分,账物不符-1分建立检查项目目录一览表无目录-0.5分,不能提供24h急诊服务-0.5分危急值报告(10分)危急医疗信息及时报告相关科室每漏报或迟报1次-1分与临床科室的联系(10分)有收集意见的渠道,有记录,有整改措施差一次月联系-1分2。

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一、引言医学影像诊断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医学影像诊断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标准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医学影像诊断:通过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等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医学影像研究:对医学影像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果。

3. 影像质量管理: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监控和提高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

三、质量管理组织和责任1. 医疗机构应设立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专家组成。

2.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医学影像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3. 影像科室负责医学影像质量管理的具体落实,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四、医学影像设备标准1. 医疗机构应选用具备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医学影像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影像设备的性能要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五、影像采集标准1. 影像采集前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2. 影像采集需要遵循安全操作步骤,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隐私。

3. 影像采集时需要采用正确的采集参数和方法,确保影像清晰、准确。

六、影像诊断标准1. 影像诊断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学影像专家进行,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2. 影像诊断报告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查方法、所见和诊断意见等内容。

3. 影像诊断结果需与其他临床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诊断意见。

七、质量评估和监控1. 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定期对医学影像质量进行评估。

2. 质量评估可通过定期召开影像会诊、内部交流等方式进行。

3. 对质量不合格的影像诊断结果,应及时进行追踪评估和纠正措施。

八、质量持续改进1. 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医学影像质量。

2. 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和发展趋势。

最新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最新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最新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引言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确的影像质量评价标准对医生判断和确定诊断结果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和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定最新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以保证影像质量的准确和可靠。

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医学影像技术的诊断能力和临床应用水平。

标准内容1. 影像分辨率:评估影像的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和灰度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表示影像中最小可分辨的距离,灰度分辨率表示影像中显示不同灰度级别的能力。

2. 噪声:评价影像中的噪声水平,噪声对影像细节的损害程度直接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3. 对比度:评估影像的对比度,对比度决定了医生能否清晰地区分组织结构和病变部位。

4. 图像畸变:评判影像中是否存在畸变现象,畸变会导致影像失真和信息丢失。

5. 可重现性:评价影像的可重复性,确保多次拍摄的影像具有一致的质量和信息。

6. 辐射剂量:评估使用辐射源拍摄影像时的辐射剂量水平,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7. 标定准确性:评估影像设备的标定准确性,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数据传输和存储:评估影像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实施要求1. 建立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流程。

2. 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3. 培训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他们对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规范的传输、存储和管理。

5. 定期进行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像质量问题,提升诊断效果和临床应用水平。

结论最新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的应用将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诊断影像,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贯彻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等。

2.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

3.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4.保证医学影像资料质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5.环境保护、操作人员与患者个人防护达到标准要求。

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

(二)评价指标:
1.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2. CT检查阳性率≥70%。

3.MRI检查阳性率≥70%。

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5.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二、医院感染管理
三、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医学影像质量考核标准2015.1.1

医学影像质量考核标准2015.1.1
扣分及理由
十、信息资料管理工作(2分扣完为止)
1.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合理的信息服务,各种检查均有登记,资料(申请单、报告单、图片等)保管(存)完好,便于查询。
2.计算机PACS系统运行正常,病人资料3年在线查询,3年以上离线功能存储。
1.不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合理的信息服务视情况扣1分。
2.PACS系统运行异常,不方便查询扣1分;重要数据丢失扣1分。
3.按时参加科主任例会。
4.科主任要有与职能部门对应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工作记录本。
5.积极完成各项指令性任务。
6.认真书写各种统计记录。
7.科研成果、论文撰写。
8.பைடு நூலகம்师宣誓管理。
9.轮转生、实习生专人带教、规范管理、完成带教任务。
10.传染病规范管理。
1.科室管理混乱、与院领导管理措施不相符,视情况扣分。
1.有科室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包括:“三基三严”培训;医院制度汇编培训、卫生法律法规培训、操作规范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医疗风险防范/预警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内容。“三基三严”考试合格率100%。
3.培训及考核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签到)、授课人、授课内容、考核试卷、得分情况等。
3.医师、技术人员一人无资格单独值班扣2分。
4.X线摄影、超声检查、CT、MR脱岗一次扣2分。
5.发现一次扣5分。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5分扣完为止)
1.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3.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与制度。
4.有科室内部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1.无科室质量考核小组,扣1分。
3.发生医疗差错扣2分,不良事件报告一例加1分,未按要求上报不良事件扣2分,发生一次投诉扣5分(无理取闹者除外)发生医疗纠纷扣10-20分,经鉴定为医疗事故每例扣20-30分。

医学影像科(放射科、CT室、核磁室)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医学影像科(放射科、CT室、核磁室)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5.患者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并对抢救过程有记录和讨论。
现场检查。
现场询问。
查相关记录。
未落实,一项扣3分。
落实、记录不规范,一项扣1分。
提问回答不规范一人扣
1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岗位职
责,开展质量控制
10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医院医学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
受检科室:放射科、
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扣分标准
得分
疗标分医指10
医学影像资料质量
5
CR摄片甲级率≥70%°
CT、MRl检查阳性率≥60%.
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N50%。
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90%.
随机查阅CT、MRI、X光片等。
并查看统计与分析评价记录。
甲级片率、阳性率、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不达标各扣1分,无统计与分析各扣1分。
5.通过重点病例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参加人员覆盖科室80%人员。
现场检查。
查相关记录。
未落实,一项扣3分。落实、记录不规范,一项扣1分。
未体现持续改进扣2分。
有受检者和工作人护用品,保障医患防护需要。
现场检查。
现场询问。
10
1.有科主任、护士长及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有科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工作。
3.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教育、培训计划,质量与安全指标。
4.有质量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常规。
5.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医学影像(放射、CT、核磁)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医学影像(放射、CT、核磁)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7
1、无《放射、CT、MRI影像资料质量统计记录本》扣2分;
2、无《放射、CT、MRI影像资料阳性率统计记录本》扣2分;
3、考核指标率不达标,每降低或升高1个百分点扣0.5分。
4、科室无质量评价自查分析总结资料扣3分。
11、医学影像报告与审核制度管理
1、对特殊的阳性发现与特殊的阴性报告有上级医师复核、更正报告制度;
2、报告由具备资格的人员审核签发;
3、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时限:普通平片报告时间≤90分钟。CT、MRI等大型设备检查和各种造影等项目报告时间≤24小时。急诊CT、急诊平片检查报告时间≤30分钟。
8
1、检查报告单书写情况不达标每张扣1分;
2、无资格的人员审核签发报告每张扣1分;
3、检查出具报告的时限不达标每例扣0.5分。
10
1、未按规定每月召开质控分析会议扣10分;
2、会议记录项目不全(上月问题整改成效、本月问题通报、讨论及原因分析、整改意见),每项扣2分;
3、缺记录人/主持人签字,每项扣1分;
4、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未全体参加,扣1分;
5、质控分析涉及的质控检查记录不全每项扣2分。
注:每月根据质控检查计划,组织人员对选取的本表部分项目进行考评,每个项目分值扣完为止。将所有考核项目得分之和再按考核分值比例换算成百分制确定最终得分。
13、资料管理
各种检查均有登记,资料(申请单、报告单、图片)保管完好,便于查询。
4
1、无相应检查登记本一项扣2分,登记不全扣0.5分,资料丢失每份扣1分。
14、质控督查记录
每月对上月质控中发现的问题项目进行再次质控检查,了解整改情况及效果并记录。
3
无质控、评价及整改并记录。质控分析以本月开展的各项质控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为依据。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24版):医学影像诊断质控标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24版):医学影像诊断质控标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24版):医学影像诊断质控标准引言一、总则1.1 目的本办法的目的是规范医学影像诊断质控工作,提高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1.3 质控原则1.准确性:医学影像诊断结果应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2.可靠性:医学影像诊断结果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安全性:医学影像诊断过程应保证患者的安全;4.连续性:医学影像诊断应具有连续性,确保患者的随诊和治疗的持续性。

二、医学影像设备质控2.1 设备校准医学影像设备每年应进行一次校准,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分辨力;•对比度表达范围;•灵敏度和特异性;•位置准确度。

2.2 设备维护医学影像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设备表面和器械;•检查和更换设备和配件的损坏部分;•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检修。

2.3 设备质量监控医学影像设备应设置质量监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自动控制和校准系统;•设备工作状态和使用记录的监测系统;•设备故障和报警系统。

三、医学影像操作质控3.1 操作规范医学影像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保正确选择和设置成像参数;•保证患者的合理体位和舒适度;•确保影像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质控培训医学影像操作人员应接受系统的质控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使用和操作培训;•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影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培训。

四、医学影像诊断质控4.1 影像诊断质量评估医学影像诊断结果应进行质量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影像质量评估;•诊断准确性评估;•诊断一致性评估。

4.2 诊断结果报告医学影像诊断结果应进行书面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报告格式和要求;•必要的影像标记和测量结果;•诊断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4.3 诊断质量管理医学影像诊断结果的质量应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建立和维护诊断结果数据库;•科学分析和利用诊断统计数据。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贯彻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等。

2.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

3.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4.保证医学影像资料质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5.环境保护、操作人员与患者个人防护达到标准要求。

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

(二)评价指标:1.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2. CT检查阳性率≥70%。

3.MRI检查阳性率≥70%。

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5.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三)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项目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服务能力医学影像服务项目(普通放射、介入放射、DR 或CR 、数字胃肠X 线机、CT 、MRI 等)能满足医院临床日常诊疗需求; 普通放射和CT 有医师值班,能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对急、重症患者,可行床边放射检查; 放射科普通平片检查:急诊30分钟内出报告,平诊2小时内出报告;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1.实地检查普通放射和CT 是否提供24小时值班服务,存在脱岗现象,每次扣20分;2.实地查看或询问临床科室急、危重病人床旁检查接到电话后15分钟内是否到位;不宜搬动的其他病人在申请6小时内是否完成,一项超时扣10分;3.现场查看急诊平片、平诊及大型设备如CT 、MRI 出具报告时间。

4.每月由监审科到临床各科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每下降1%扣5分。

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

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

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该考核细则旨在确保影像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的达到并维持一定水平。

以下是考核指标及相关要求的详细说明:1. 影像设备与设施考核1.1 设备运行状况- 要求设备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关键参数(如分辨率、辐射剂量等)符合标准要求。

-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应得到落实,维护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需保证。

1.2 设备安全性-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防护设备、标识警示标志等。

- 设备的安全检测和校准工作需按规定周期进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1.3 设备故障及事件处理- 任何设备故障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报备,并按照设备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 设备故障或事件的分析与处理应及时进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防控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影像质量考核2.1 影像质量评价- 影像科医师应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按相关标准进行录像例行审核。

- 影像质量评价结果应详细记录,不合格情况及时纠正,并进行追踪检查。

2.2 影像质量控制- 影像科医师应严格执行图像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对比度等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 影像科医师应参与和配合相关培训,提高影像质量控制的技能和认知。

3. 医疗安全考核3.1 工作流程安全- 影像科医师应遵守工作流程要求,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包括电子病历保存、工作站登录、患者人身安全等方面。

- 工作流程安全方面的违规行为应得到及时处理和整改。

3.2 患者信息保护- 在患者身份信息采集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 患者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存储应符合信息安全要求,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行为。

3.3 医疗事故处理- 如遇医疗事故,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时报告和处置,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

- 医疗事故应及时进行回访和整改,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以上为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的主要内容,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确保遵守以上规定,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计:
2.是否按时参加医院及科室会议。
3.是否及时传达会议内容。
4.科务会、院级会议等是否记录齐全。
20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2分。
二、
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关于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2.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检查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等相关资料。
10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2分。
八、
医疗安全管理
1、有危急值管理及流程。
2、有差错事故登记整改记录。积极开展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工作。
3、放射安全有专人管理,有记录。
1、检查医疗安全工作记录。
2、实地检查科室安全管理工作。
15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2分。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标准
一、
科室质量
管理工作
1.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质控计划。
2.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开展质控工作并有活动记录,至少每月活动一次。
3.质控工作能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4.按时参加医院、科室会议并及时传达内容。
5.科室质控资料记录齐全。
1.检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小组质控记录。
4.影像检查阳性发现与特殊的阴性均有可保存的图像作依据。
1.检查科室开展的项目。
2.检查影像资料质量记录。
3.检查阳性率统计。
4.检查影像资料储存情况。
10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2分。
六、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
1.要求书写规范,内容准确、表达清楚,无非专业用语,图像描述与诊断结论符合,能按照临床提出的要求出具报告,检查报告能为临床提供有效信息。
2.医务人员应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
3.各种检查项目,有操作规程及诊疗常规。
4.有病例讨论、集体阅片及审核制度。
5.开展临床随访,放射、CT、MRI、超声诊断报告随访有记录。
6.有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检查质量管理的组织系统、质量控制与改进措施。
2.检查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情况。
3.检查随访制度的落实情况。
1.检查报告单书写情况。
2.检查相关制度。
3.检查出具报告的时限。
15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2分。
七、
环境保护与个人防护
1、环境防护要达到标准,射线有害标识明显,科室导医标识清楚;患者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达标。
2、对员工要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有上岗合格证。
1、检查环境、患者、医务人员防护达标情况。
1.医学影像(包括普通放射、CT、MRI、超声)的服务项目能否满足临床需要。
2.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有急诊绿色通道。
检查专业设置、设施实际能提供服务情况。
5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1分。
四、
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1.有质量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2.报告必须由具备资格的人员签发。
3.对特殊的阳性发现与特殊的阴性报告有上级医师复核、更正报告制度。
4.对错误的诊断报告有上级医师的更正、重新报告制度。
5.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时限:普通平片报告时间≤90分钟。CT、MRI等大型设备检查和各种造影等项目报告时间≤24小时。超声检查报告时间≤30分钟。急诊CT、急诊平片检查报告时间≤30分钟。
4.检查集体阅片的制度以及讨论记录等资料。
5.检查有关记录与资料。
20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2分。
五、
医学影像资料的质量符合临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情况。
1.开展的检查、治疗项目能满足临床需求。
2.保证医学影像资料质量。
(1)DR甲级片率>60%,废片率<1%。
(2)MRI甲级片率>95%,废片率<0.5%.
3.大型X线机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MRI检查阳性率≥60%。
3.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等。
4.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技术人员持有执业许可证、上岗合格证。
5.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
1.检查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措施及落实情况。
2.检查科室人员准入执行情况。
3.检查科室开展新技术准入及质控记录。
5分
考核要点一项不达标扣1分。
三、
专业设置、设备、设施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