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MRI

合集下载

头颈胸腹断层解剖分析

头颈胸腹断层解剖分析
眶回 嗅沟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扣带回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3. 经胼胝体膝的冠状层面
上矢状窦 扣带回 辐射冠 胼胝体膝 视神经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眶回 颞极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4. 经前床突的冠状层面
尾状核头 内囊前肢 豆状核壳
透明隔
胼胝体
颞横回
视交叉
第五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三、头部的矢状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头部正中的矢状层面
2. 经尾状核体的矢状层面
3. 经海马的矢状层面
4. 经豆状核壳的矢状层面
5. 经鼓室的矢状层面 6. 经颞下颌关节的矢状层面
第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1. 经头部正中的矢状层面 额上回
扣带回
视交叉 乳头体
腭垂
第七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四、蝶鞍区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蝶鞍区的横断层面及影像解剖
1.经垂体中部的横断层面 2.经垂体下缘的横断层面 3.经海绵窦下缘的横断层面
第七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1.经垂体中部的横断层面
第八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2.经垂体下缘的横断层面
扣带回 半卵园中心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二点 二十一分。

头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实验

头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实验
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掌握颅脑(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
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开颅取脑 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 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 熟悉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二)横断层解剖
两种表现 : 胼胝体以上各断层~全长大脑镰;
胼胝体及以下各断层~前、后段大脑镰
前段 纵行于左、右大脑半球额叶之间;
后段 居左、右大脑半球后部之间。
(三)冠状断层解剖 显示大脑镰的理想断层 胼胝体出现以前断层:清楚显示其上、下附着处; 胼胝体出现的断层:大脑镰下缘与胼胝体的关系一目了然; 胼胝体出现以后断层: a 大脑镰上、下缘所包含的上、下矢状窦; b 大脑镰与直窦的关系; c 大脑镰与小脑幕的关系.
* 大脑中上部横断面、最深的一条沟,(87%)不中断; * 自脑片外缘中份处向后内延伸,有沟伴行; * 随脑片层面降低而逐渐前移; * 沟以前为额叶、以后为顶叶,两旁分别为中央前、后回; * 中央前回宽而厚、中央后回窄而薄。
48
2、经半卵圆中心断面
大脑镰
半卵圆中心
半卵圆中心—
中线两侧广泛的髓质区,为 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 MRI- 高信号; C T-低信号
2.形态结构:呈拱形,前缘游离称幕切迹,其与鞍背围成小 脑幕裂孔,中脑恰经此孔,此处易发生海马沟 回疝。
(二)矢、冠状断层解剖
近正中矢状断层:小脑幕前缘游离为小脑幕切迹;后端附着于窦汇。 离中线较远矢状断层:小脑幕前缘附着颞骨岩部;后端附着于横窦。 冠状断层:两侧小脑幕其内侧续连大脑镰;两侧连于横窦。
21
马蹄铁形 中央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顶叶 前角:深入额叶

脑的横断面和CT、MRI

脑的横断面和CT、MRI
炎等。
CT扫描的优缺点
优点
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脑部疾病 ,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具有重要意 义。
缺点
CT扫描存在辐射暴露,对人体有 一定的损伤,而且价格相对较高 。
03
MRI扫描
MRI扫描技术简介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的 影像学检查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 冲使人体组织产生射频信号,通过计 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
MRI图像
MRI(磁共振成像)图像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取头部解剖结构的详细图像。在 MRI图像中,脑组织呈现为高信号强度,而骨骼和钙化灶则呈现低信号强度。MRI 图像能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尤其是对于软组织结构。
脑的横断面的临床意义
诊断病变 通过观察脑的横断面解剖结构和 CT、MRI图像,医生可以诊断各 种脑部病变,如肿瘤、出血、梗 死和感染等。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观察脑的横断面解剖结 构和CT、MRI图像,医生可以监 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病情
脑的横断面解剖结构和CT、MRI 图像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 度,如病变的大小、位置和扩散 范围等。
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可以根据脑的横断面解剖结 构和CT、MRI图像制定治疗方案, 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或放射治 疗等。
02
CT扫描
CT扫描技术简介
CT扫描是一种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多个不同角度的X射线照射人体,再 通过计算机重建得到组织结构的二维图像。
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能够清晰显示脑部结构,如脑实质、脑室、脑池 等。
CT扫描的图像可以显示脑部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医生对脑部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
CT扫描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 颅脑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  颅脑横断层)

半卵圆中心为大脑半球内横断层面上呈半卵圆形的白质
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 因横断层面上呈半卵圆形而得名。因半卵圆中心的纤维主要 是有髓纤维,故CT图像上呈低密度区,MRIT1加权像上呈高 信号区。
大脑半球的髓质除在其中间部形成
集中区域外,还向外周延伸出一些条 索状的突起结构称髓突,髓突指向皮 质,其根部相连,似“菜花”样。各 特定脑回在大脑表面可有数个突起, 但髓突的根部常仅有1个,可根据髓突 根部来辨认脑回。
连合纤维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长纤维,包括胼胝
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 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 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 于终板。胼胝体纤维向前、 后及两侧放射,分别形成 额(前)钳、枕(后)钳 和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 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 额叶、枕叶、顶叶和颞叶。
向后延伸,位于距状沟前部前方的缩 窄部分称扣带回峡。楔叶位于顶枕沟 与距状沟后部之间,舌回居距状沟的 下方,其前部属于颞叶,后部为枕叶 的部分。胼胝体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 外周、隔区(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 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 状回等形成一弧形结构称边缘叶。
大脑半球的底面上,额叶眶面的内侧缘有嗅沟,嗅球和嗅 束紧贴于嗅沟内。嗅沟的内侧为直回,外侧被“H”形沟分为前节围 成,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
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 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 其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 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纤维称辐 射冠。投射纤维聚集成宽阔致 密的纤维带通过内囊,内囊位 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 之间,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 呈尖向内侧的“> <”形。内 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 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 内均有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

颅脑横断层解剖和ct、mrippt课件

颅脑横断层解剖和ct、mrippt课件
颅脑横断层解剖和 CT、MRI课件
目录
• 颅脑横断层解剖基础 • CT在颅脑横断层解剖中的应用 • MRI在颅脑横断层解剖中的应用 •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的联合
应用 •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的教学
与培训
01
颅脑横断层解剖基础
颅脑横断层解剖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颅脑横断层解剖是指将颅脑沿垂直于其前后轴的方向进 行连续切片,观察不同切面上的组织结构和形态。
02 螺旋CT
采用旋转扫描方式,能够快速获取多个层面的图 像,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03 多排探测器技术
使用多排探测器同时接收X射线信号,缩短扫描时 间,提高成像速度。
CT在颅脑横断层解剖中的图像特点
01 高分辨率
能够清晰显示颅骨、脑实质、脑室等结构。
02 横断面图像
提供与人体轴面一致的图像,便于观察和分析。
03 不同窗宽和窗位调整
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突出显示不同组织结构, 便于诊断。
CT在颅脑横断层解剖中的临床应用
颅脑外伤
快速评估颅骨骨折、颅内 出血等损伤情况。
颅内肿瘤
定位肿瘤位置、大小及侵 犯范围,协助制定治疗方 案。
脑血管疾病
观察脑动脉粥样硬化、脑 梗塞等病变。
MRI在颅脑横断层解剖中的
03
应用
评估脑功能
MRI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脑功能,如 脑代谢、脑血流灌注等,为脑功能研 究提供重要手段。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
04
的联合应用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的关联性
颅脑横断层解剖是基础
提供大脑各层面的详细结构信息,为CT、MRI影像提供解剖对照。
CT、MRI补充解剖细节

颅脑横断层标本及CT解剖

颅脑横断层标本及CT解剖
2、颞叶:经外侧裂旳垂直部及水平部与额叶分开,
顶枕裂与枕前切迹(枕极前4cm)旳连线为颞叶与枕 叶分界。
3、顶叶:经中央沟与前方旳额叶分开,下方与 颞叶
旳分界线为外侧裂与枕叶旳分界线为顶枕沟。
4、枕叶:经顶枕沟与顶叶分开,与颞叶分界为顶枕
裂与枕前切迹旳连线。
5、岛叶:隐藏于外侧裂旳深部,四面有环形沟,体
垂体 嗅三角 灰结节 乳头体 大脑脚
滑车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位听)
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小脑
脑底面
嗅球 嗅束 视神经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脑旳主要沟回在断面上旳辨认
一、额顶叶分界(中央沟及中央前、后回):
额叶与顶叶旳界线为中央沟,故在断面上辨别中央 沟对确诊脑叶、脑沟和脑回具有主要意义。在横断面 上据下列几点可精确地辨别中央沟: 1、大部分中央沟为一不被中断旳沟,其较深,一般与 纵裂相连。 2、薄中央后回征:中央沟两旁旳脑回分别为中央前、 后回,一般中央前回皮质厚于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宽 而厚,中央后回相对窄而薄 。 3、中央沟较深,均自脑断面外缘中份处向后延伸,并 可有一条(中央后沟)或两条(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
识,有利于提升业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
对医学影像学图像进行判读,必须全方面观
察摄入内容。为确保此点,平时工作中应该 努力养成良好习惯,从未见异常变化旳影像 学图像开始,依次观察图像所反应旳全部构
造。
断层解剖学旳概述
➢定义和特点: 用断层措施研究人体形态构造及其有关功
能旳科学。 在机体构造于原位旳状态下,精确地显示
即所谓“三沟五叶”:是指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头部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断层

头部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断层
■ 影像解剖学特征:①海马、尾状核尾及侧副隆起:侧脑室下角前外侧壁的灰质团
块为尾状核尾,内侧有海马沟推顶脑回形成的海马;后壁上有侧副沟推顶脑回形成的 侧副隆起;②小脑及小脑幕:上丘的后方有呈“八”形的小脑幕,其间为小脑蚓的上部;
③窦汇:枕骨的前方为窦汇,窦汇与小脑之间为直窦;④岛叶皮质:自前向后分为额
■ 外侧面结构: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 回、顶上小叶等;
■ 影像解剖学特征:①大脑镰和半球内侧面之间为大脑纵裂池;②中央旁
小叶位于内侧面的中央旁沟和扣带沟缘支之间,

中央沟的延长线为标志,分为前部的额叶(躯
体运动中枢部分)和后部的顶叶(躯体感觉中
枢部分);③中央沟上端位于大脑半球上缘
① 大脑镰前、后端可见三角 形的上矢状窦;
② 当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时, 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不能达到此 部位,三角形的上矢状窦出现不 强化区,即呈“空三角”征。
第8页,共31页。
◇ 中央旁小叶中份层面
1、额骨 2、顶骨 3、额上回 4、中央前沟 5、中央沟 6、中央后沟 7、顶上小叶 8、楔前叶 9、上矢状窦 10、额内侧回 11、中央前回 12、中央后回 13、中央旁小叶 14、扣带沟缘支 15、顶内沟 16、顶下小叶 17、大脑纵裂池 18、大脑镰
隔、穹窿、丘脑间粘合、第三脑室、上丘、小脑、直窦、窦汇、海马旁回、侧副沟、 枕颞内侧回、枕颞沟、枕颞外侧回;
■ 外侧面结构: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额下沟、额下回、外侧沟、颞上回、颞上
沟、颞中回、颞下沟、颞下回;
■ 深面结构:基底节、内囊、外囊、最外囊、岛叶皮质、背侧丘脑、侧脑室前角和后角、
侧副隆起、内外侧膝状体等。
盖(运动性语言中枢)、顶盖(躯体运动和感觉中枢)和颞盖(多为缘上回,听觉性 语言中枢)。

颅脑MRI断层解剖和影像

颅脑MRI断层解剖和影像

23. 穹窿柱 24. 岛动脉 25. 室间孔 26. 第三脑室 27. 屏状核 28. 丘脑 29. 壳核 30. 颞上回 31. 最外囊 32. 大脑内静 脉 33. 外囊 34. 尾状核尾 35. 侧脑室后 角 三角区脉络
丛 36. 大脑大静脉 37. 胼胝体压部 38. 直窦 39. 颞中回 40. 顶枕沟 41. 顶骨 42. 人字缝 43. 枕回 44. 楔叶 45. 枕骨 46. 视皮质
13. 颞顶肌 14. 眶窝脂肪 15. 颈内动脉 16. 蝶骨 17. 海绵窦 18. 眼动脉 19. 鞍背 20. 颞下回 21. 岩后韧带 22. 垂体 23. 基底动脉 24. 岩前韧带 25. 大脑后动脉 26. 桥前池
27. 颞骨岩部 28. 桥脑 29. 乙状窦 30. 三叉神经 31. 第四脑室 32. 小脑中脚 33. 人字缝 34. 小脑前叶 35. 小脑蚓部 36. 小脑后叶 37. 横窦 38. 枕窦 39. 枕骨
丘脑 第三脑室 后连合
26. 体 27. 28. 29. 30. 角 31. 32. 33. 34. 钩 35.
内外膝状
颞中回 海马 环池 侧脑室下
下丘 基底静脉 四叠体池 海马旁回
小脑蚓部
上份 36. 颞下回 37. 颞骨 38. 小脑幕 39. 直窦 40. 枕回 41. 人字缝 42. 视皮质 43. 枕骨 44. 上矢状窦 45. 枕极
9
1. 额骨 2. 额上回 3. 扣带回 4. 大脑镰 5. 大脑前动脉 6. 额中回 7. 额下回 8. 尾状核头 9. 外侧裂 10. 内囊前肢 11. 岛叶 12. 壳核 13. 颞上回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合 23. 24. 25.

颅脑MRI横断层解剖PPT课件

颅脑MRI横断层解剖PPT课件

关键结构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下沟 扣带回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胼胝体 顶枕沟 侧脑室(体)
关键结构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下沟 扣带回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胼胝体 顶枕沟 侧脑室(体)
关键结构
胼胝体 侧脑室 室间孔 内囊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Vager腔
关键结构
胼胝体 侧脑室 室间孔 内囊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关键结构
胼胝体 侧脑室 室间孔 内囊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关键结构
前、后连合 第三脑室 侧脑室三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 距状沟前部 舌回 外侧沟
关键结构
中央沟 中央前回 “手结征” 中央后回 扣带沟边缘
支 额上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关键结构
中央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下沟 扣带回 额上沟 额下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关键结构
中央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下沟 扣带回 额上沟 额下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顶枕沟
颅脑MRI横断层解剖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关键结构
中央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扣带沟边缘
支 额上沟 顶上小叶
关键结构
中央沟 中央前回 “手结征” 中央后回 扣带沟边缘
支 额上沟 顶上小叶
关键结构
中央沟 中央前回 “手结征” 中央后回 扣带沟边缘
支 额上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断层解剖学_头部横断层(共67张PPT)

断层解剖学_头部横断层(共67张PPT)

其中,上段
半卵圆中心上部层面
半卵圆中心髓质层面〔大脑中最大的断面〕
半卵圆中心下部层面〔最复杂,重点掌握〕
四、 横断层面上主要脑沟的识别方法
〔1〕中央沟 根据以下特征识别 中央沟: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 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1条〔中央 后沟〕或2条沟〔中央前、后沟〕与 之伴行;
中央前、后回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 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 沟; 沟的位置,以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 断层面上,中央沟均位于大脑半球上外 侧缘的前2/5与后3/5交界处。
3.矢状断层
头部前、后正中线的连线为矢 状断层的基线,以此基线制作正 中矢状面,再向左、右连续锯切 或成像。
二、头 部断层解剖学根本内容
1、颅骨
2、硬脑膜
3、蛛网膜下池
4、脑室
5、脑实质
6、脑血管
7、蝶鞍区
1、脑叶、脑回断层解剖
三、经 顶内沟中分 〔中央旁小叶下份〕 的横断层
前连合后缘中点与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位手术和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线。
〔2〕外侧沟 根据以下 特征识别外侧沟:
岛叶皮质,颅脑横断层面上 出现岛叶皮质后,与岛叶皮 质呈垂直位的脑沟即为外侧 沟;
蝶骨大翼,在颅前、中窝 交界处的颅侧壁上,伸向 颅腔内的突起为蝶骨大翼 的骨性断面,与该突起对 应的脑沟那么为外侧沟。
〔3〕顶枕沟 中央旁小叶消失至胼胝体压部出现的颅脑横断层 面上,在大脑半球后部的内侧面,自内侧向外侧横行走行的较深的 脑沟即为顶枕沟。顶枕沟前方为顶叶〔楔前叶〕,前方是枕叶〔楔 叶〕;楔前叶前方的脑回为扣带回,楔叶前方的脑沟为距状沟。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漏斗
大脑中动脉
视交叉

头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CMRIppt课件

头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CMRIppt课件
线。 3.上眼窝耳孔线( Superior Orbitomeatae Line1SML) 与OML 向后呈15°~20
颅脑CT主要用横断面,有时加用冠状断面。横 扫多采用以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眦联线)为基 线,依次向头顶扫描10个切层,层厚10mm,层 距10mm.根据病情平扫之后再行增强扫描。
断层8
楔叶
中央沟 顶枕沟 距状沟 舌回
断层9
丘脑上静脉
侧副三角 及脉络丛
海马旁回 侧副沟
前连合断层, 11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垂体层面:14
梭状回 枕于面孔是否具有特 异性反应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该区域是 专门负责面孔加工,还是负责由于人们对某种物体具 有专家 知识而导致的对该物体在个体水平上的加工.
头部连续横断层 解剖及CT
四川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一、横断层常用基线
眦耳线 Reid基线 上眶耳线 连合间线
二、冠状断层常用基线 三、矢状断层常用基线
眦耳线 Reid基线
颅脑CT 的3 个主要扫描 1.眦听线(Orbitomeatal Line OML) 。 2. 瑞氏线(Reids Line RBL) 即眼窝下缘与外耳孔上缘联线, 又称为人类学基
3.丘脑、第3 脑室平面 中央可见间脑、视丘下部、 中脑及小脑蚓部, 前部可见逆八字形的侧室前角, 大 脑两侧有侧脑裂, 四叠体池也位于后部, 脑灰质密度 稍高脑白质密度稍低。
4 松果体平面 侧脑室前角呈逆八字形, 脑室前角 旁为尾状核头部, 中央部有豆状核(壳部及苍白球) , 视丘、内囊、外囊及脑岛。此层面是脑出血、脑梗死 的好发区域。
断层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