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第十一课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二、实现理想要有鉴定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管条件。它具 有复合型、稳定性、执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对实现理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求学过程
2、信念是认识、情感的有机统一,是是一种综 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理想品质。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1.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人的思 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里状态和自觉能力。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追求的奋斗目标,是由多种 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社会成员的 共同追求,是名族凝聚力的体现。 我国:①和谐 ②科学发展观
六十年大庆
2、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例:①物质生活 ②精神生活:牛根生、王石、巴菲特 ③道德情操:感恩、宽容 ④职业:体验价值
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进球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有理想信念,就有精神支撑,就有动力。 如上课听讲:需要改的是间操和早操
3、理想与实现是有条件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 入,立足要表现在行动上。 懒惰与怯懦 世界上特立独行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原 因有二。 一是懒惰,因为要对自己负责,成为一 个独特的自己,是必须付出巨大努力的,许 多人怕吃苦,怕麻烦,就宁愿放松自己,做 一个平庸的人。二是怯懦,因为在一个大家 都平庸的环境里,少数人仍要最求优秀的独 特,就会遭到讥笑,忌妒甚至迫害,于是为 了自保而退缩,违心的随大流。
2、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1、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 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 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 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
哈佛告诉你 哈佛学生或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 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 志力,人到底可能又怎样的发挥潜力?哈佛 告诉你。 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 高学府的象征。 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 么在哈佛能实现?哈佛告诉你。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 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来后,往往把 大衣扔在地上,然后边吃边看书或做笔记。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课件

说一说:刘洋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由嫦娥奔月和中国首位女 航天员刘洋的经历,谈谈社会 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 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 导向。 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 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嫦娥奔月
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习。2003年9月杨满以初试和复试 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攻读硕士研究 生。梦想的画卷在杨满的眼前一点一点地展开。2006年7月杨 满硕士毕业,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广西玉林市 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在该院1年的工作经历中,他的 临床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2007年9月 杨满顺利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读博,于2010年7 月毕业。 从96年跨入中专学习,通过13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杨满从 一名职高生成长为一名医学博士,一路走来的真的不易。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医学浩瀚的海洋里,杨 满还在继续地探索,他将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给社会!
说一说: 1.刚工作不久,“我”的心情为何由喜悦变为沮丧? 2.主人公是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 3.看完这个故事后你有何感悟呢?交流一下吧!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是科学的理想; 凡是不符合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是非科学 的理想。
理想的作用:
前进动力、 精神支柱、 力量源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个人理想:个人在物质 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 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 向往。生活理想、道德理 想、职业理想和政治理想 等。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doc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doc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

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

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展示图表: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讲: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讲: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教学课题: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的:1. 了解人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3. 学会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课时分配:本课时为单课时。

授课类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1. 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概念及其关系;2. 掌握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3. 学会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教学手段、教具:黑板、白板、投影仪、教学PPT。

教学主要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案例,引出人生追求理想的话题。

2. 讲授:介绍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

3.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展开讨论,提供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4.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对于重要概念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画图形象化展示。

5. 作业布置:布置思考题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6.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强调人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

7. 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本课内容。

作业布置:1. 思考题:如何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融入共同理想之中?2. 阅读材料: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讨和思考。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我们学会了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以及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授课方式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对于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毕加索
17岁的时候他的画作获得 了马德里奖
瓦特
十七八岁,决心投身与科学 器械制造
27岁的时候完成了蒸汽机 制作
2.2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 社会理想。
1.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 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
2.3 在奋斗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青春的颜色, 叫奋斗!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
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雷洛夫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 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谢谢观赏
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
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作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著作 《资本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7年
谈迁 曹雪芹
《国榷》 《红楼梦》
20年 10年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误区一: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误区二: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目录
CONTENTS
1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理想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
相互讨
提问1:什么是目标,为什么人生发展必须 论,回答
有明确的目标? 参考答案:P122
问题
25分钟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社会组织在一
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
果。
人总是为着某种目标而生活,有了目标,人
人生理想。 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
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 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人
生目标。
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信念,坚强意
志,勇担责任。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 目标。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
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
系。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了解理想信念与意
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
标。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
书,找到 知识点,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教师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讲解充分
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 理解知识
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内容,并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 将不理解

11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11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选择题。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
着车上班。
(2) 我的理想是毕业后成功高级主管。 (3)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人人喜欢、受人尊敬、诚 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人。
(4)周恩来:为中华乊崛起而读书。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 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2、个人理想的特点: 现实可能性、超越性、个体差异性 3、个人理想的作用:前进的方向 精神支柱 事业成功的动力
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而存在的,理想必 理想概述 什么是 须具有实现的可能。
什么是理想
理想
理想源于现实,但丌等同不现实,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不 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进、更美好的 现实的 您的标题 理想源于现实, 关系 目标
但又高于现实
理想的现实可能性
时 确 间 立 与 崇 时 高 间 的 管 人 理 生 概 理 述 想
关系
美国前总统约翰· 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 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歌手丛飞 个人理想 资助贫困儿童 社会理想 让更多的孩子上学
正确对待理想不现实的矛盾。 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理想不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的矛盾
P116-P118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第 十 一 课
理想不 现实的 矛盾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 现实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 想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教案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第一课时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阐释了如何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按照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的逻辑线索进行说明的。

中职生只有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把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成长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为社会做出奉献,从而实现个人梦想。

这是本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起主导作用,是个人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能没有人生追求,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道理。

2.情感态度观念:人生理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自觉性,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的视频(或展示图片),提出思考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是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各自的理想,讨论回答。

〈新课讲授〉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根据同学们交流的各自的理想,共同归纳出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分析)展示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讨论理想的作用。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提出学生讨论的三个问题:(1)什么是个人理想?有哪些分类?(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播放采访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的视频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谈体会。

)教师归纳总结: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2.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 学会将个人理想融人共同理想之中,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三次修改自己的志愿。

他们的做法告诉我们( )。

A.社会理想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B.有了社会理想就能实现个人理想C.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D.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2.胡锦涛同志曾说:“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意义是很有限的。

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这说明( )。

A.个人理想可有可无B.个人理想融人社会理想才会有真正的价值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矛盾的D.个人理想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理想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说明( )。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4. 中国十大杰出农民的吴江青年王平,几年来带领伙伴疏浚河流100多条,复垦造田近5000亩,这是位把“挖泥大王”当做自己理想的农民。

下列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 )。

A.自觉把个人理想的实现融人社会共同理想之中B.个人理想的实现是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C.个人理想的发展受社会条件和发展规律的制约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5. “饮长江水”是北方几代人的梦想。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论证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兴建。

“南水北调”工程从设想到开工说明了( )。

A.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人生奋斗的目标B.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C.理想只有经过奋斗才能转化为现实D.崇高理想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冲力量6、在边疆的40年里,救死扶伤是吴登云一直坚持的理想,他为病人无偿献血30余次,总计7000多毫升,超过了一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治液的总量,为了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制取了13块皮肤。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4.2.2 教学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4.2.2 教学课件
景 求的 ,总 是体 民设 族计 凝, 聚是力社的会体成现员。社的会共理同想追概述
什么是社会理想理想
理想
与崇 时高 间的 管 人 理生 概理 述想
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个活人、理精想神概述
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
理想
和向往。
什么是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和个人的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关盾系。理想与 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辩证统一
生 理
仅15岁

第 十 一 课
17岁的时候他的画 作获得了马德里奖
瓦特






十七八岁,决心投身
生 理
与科学器械制造

第 十 一 课
27岁的时候完成了 蒸汽机制作
大家十五十七八的 时候都干什么去了?
小时候,你曾经想过 长大后做什么?
你还坚持着小 时候的理想么?
时确
间立
与崇
时高
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
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警察说:
“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他不顾别 第
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
十 一
为什了年一么年轻个样轻微的不的足警信警道察的念察线为可为索什,以什独么成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
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
过……”
时确
间立
与崇
时高
间的
人生理想是多层次、多人方生面理的想。是多层次、 理想

哲学与人生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课程名称:《哲学与人生》第周次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班级1412.14131414.1415学时2课程类型理论+讨论课课题或章节题目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能力目标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情感目标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要求学生能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顺应潮流,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手段教具教案、多媒体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时间分配(分钟)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2'74'2'1'板书设计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不能是空想和幻想2、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3、在奋斗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讨论思考题作业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教学后记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运用对比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出个人理想的高尚与否是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旁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板书分析分析分析上课准备,师生互相问好。

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提问5:辩证思维方法包括哪些:
归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对他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思维方法。
[导入新课]
我们对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前三单元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我们那么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
3.在认识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提问4: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P127参考答案: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敢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
准备上课
同学考虑先不回答
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同学们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哲学与人生_第十一课_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_第十一课_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创境激趣
猜猜我是谁?
孙中山
周恩来
邓亚萍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创境激趣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国家总理,拯救国民
他们的理想 孙中山:振兴中华,实行民主制度
“中华民国国父”,实行“三民主义”
是什么呢?
世界冠军,乒乓皇后
邓亚萍: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
内容讲授
2、什么是社会理想
20世纪60年代
计划经济
不够吃 不够穿
吃得够 穿得够
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实践训练
歌手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 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 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 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1994年以来,他先 后资助了178名贫困失学儿童。2005年4月, 丛飞患胃癌住院,他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他即使在病入膏肓时想的还是受资助的孩子。
嘉 宝 的 空 想
幻想: 有一定客观基础, 达不到实现的条件
阿平的幻想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创设情境
小组讨论
同学们你的理想 想是什么呢?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创设情境
1、什么是个人理想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政治理想:拯救国民
个 人 理 想
D


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现实
源于、高于
理想
转化
现实
树 立 理 想
个人理想 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哲学与人生—第11课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哲学与人生—第11课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第十一课
个人理想 和社会理想
主要内容:
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理想与人生发展
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生理想
同学们有理想吗? 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吗?
一、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 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体 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是人们对未 来美好目标的向往 和追求。
理想是源于现实的
具有实现的必要的
现实条件,经过奋斗 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达不 到现实的条件。
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 件根本无法实现
理想是高于现实的
庸俗与崇高
不同的内容
生活理想
攒钱买房
成名成家
职业理想
见贤思齐
道德理想
改天换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 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 得我们继续的滋养。
————【徐志摩】
•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 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 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 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讨论:
要实践 从现在开始 从小事做起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 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 求和设想。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 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 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 也看得见光亮 无它,纵然在大白天 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
耳。 没有喧闹。 眼。 没有缤纷。 嘴。 沉默不语。 她绿的沉寂,因为孕育了希望的色彩,生命的精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什么是社会理想 P139
社会理想: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 是对未来社会发展 的总体设计,是社 会成员的共同追求
2015-5-28
社会
22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理想
20世纪60年代
计划经济
吃不饱 穿不暖
吃得饱 穿得暖
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15-5-28 23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015-5-28 6
朱德

最早是从一根扁担了解到他。他的名字很响, 四川人知道,中国人知道,亚洲人知道,世 界人也知道 他,毕业于清政府遗留下来的一所军校 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在旧军队中先后担任 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甚至司令 拥护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抗日战争中威名显赫 解放战争中更是功不可没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他的名字一直跟一个人名分不开,你们看图 他像谁? 注:从军早,资格老,在军队的中威信相当 高
理想: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P137) (时间要求)
(过程)
2015-5-28
10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类型)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社会理想:拯救国民
2015-5-28
11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着车 上班。生活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2015-5-28
1
2015-5-28
2
1、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 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 时寂静无声。停了片刻,一个同学站起 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另一 个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 一个学生站起来,昂首挺胸地说:“为 了中华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 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请问这位少年 是谁?
3、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是 辨证统一的 (P140)
2015-5-28
24
3.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蓄 胡 明 志 的 梅 兰 芳
个人
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
成立伪国民政府的汪精卫
2015-5-28
25



在日本侵华时期,梅兰芳蓄胡明志,坚决不给日 本人唱戏; 而汪精卫则成立了伪政府,为日本侵华服务。 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为了保护学生而牺牲 的谭千秋老师,还有只顾自己逃生的“范跑 跑”…… 从这些事实中,我们看到任何人的个人理想都是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 着个人理想。
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2015-5-28 32
给自己定位

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一位富 商经过,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入了几 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富 商又折了回来,对乞丐说“对不起, 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 年以后,富商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 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告知他就是当年卖 铅笔的乞丐。他生活的改变,得益于 富商的那句话:我们都是商人。
33
2015-5-28
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崇高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是为了祖国、人们利益乃至人类解放的理 想。 那么怎么做才能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呢?

2015-5-28
34
怎样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认识世界的思 想武器。 2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3要客观分析自身的条件,确立适合自己发展 的人生理想。 4理想的确立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不应随意 改变。
A牛顿
B巴金
C陈景润
D刘翔
5
2015-5-28
4、在《观澜湖二00六胡润百富榜》上成为中 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 手起家者,财富二百七十亿元人民币。通过 废纸回收再生产问鼎首富。十年前,有一位 女士想做全美废纸回收出口大王,这一愿望 很快实现了。十年后,她又有了新的梦想, 那就是在中国实现年产包装纸一百万吨,成 为中国牛卡纸大王。她最终也成功了。请问 她是谁? A罗福欢 B李嘉诚 C张茵 D陈景润
26
2015-5-28
3、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社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会 个人 个人
个人理想体现社 会理想,社会理想 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2015-5-28
27
美国前总统约翰· 肯尼迪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 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 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
2015-5-28
社会理想
12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从何来
理想 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是一定的现实基础的产物
2015-5-28
13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从何来
理 想
世界冠军
来 源 于
乒乓球运动员 当下、现在
现实基础
2015-5-28 14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P144)
奋斗 源于、高于 转化
2015-5-28 20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1、什么是个人理想 P138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政治理想:拯救国民
个 人 理 想
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精神、道德情操和 职业等方面的追求与向往
2015-5-28 21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A 孙中山
2015-5-28
B毛东
C周恩来
D鲁迅
4
3、哥赫巴德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德明珠。200 多年来,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制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 大的精力,却始终没有成功。有位中国少年暗暗立志 要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 拼命积累知识、奋力演算难题,草稿纸算了一麻袋又 一麻袋。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 了数学墙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这一璀璨的明珠, 发明了以他姓氏为名的定理。请问这位少年是谁?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 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 些什么)
2015-5-28 28
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P137
1.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2.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2015-5-28 29
“案例精选”



[讨论资料]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 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 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 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 警察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 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 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 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称赞他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 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 “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 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 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现实 当下
理想 未来
现实
客观
主观
15
2015-5-28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正确的、正面的理想要建立在一 定的现实基础之上
※ 如果脱离现实基础,会怎样呢
16
2015-5-28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空想与幻想(p143)
空想: 缺乏现实客观条件, 根本无法实现 幻想: 有一定客观基础, 达不到实现的条件
(2) 我的理想是毕业后成功高级主管。职业理想 (3)我的理想是毕业后能找一份我自己喜欢的工作,能 多赚点钱孝敬父母. 生活、职业、道德理想
(4)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人人喜欢、受人尊敬、诚实做 人、踏实做事的人。 道德理想 (5)我的理想是以后能买一栋别墅. 生活理想 (6)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毛泽东
2015-5-28
B周恩来
C巴金
D刘翔
3
2、有个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 身革命志向。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 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 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三分之 一就花在定报纸上。他与同学三不谈:不谈金 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把时 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最后他成为了 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人。请问这位青年是谁?
35
2015-5-28
2015-5-28
36
根据下列描绘,猜猜他是谁?
他,爱憎分明,作战勇敢,是个 优秀的共青团员和政治宣传员残匪的 骚扰,饥饿的威胁,疾病的折磨…… 这一切都不能动摇他那钢铁般的意志。 他多次死里逃生,却仍选择了继续战 斗。他深情地写道:“人的一生应当 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 愧……”他就是—— 保尔· 柯察金
2015-5-28 17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最高理想是什么?
2015-5-28
18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
1、理想之所以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奋斗,能指导现实的 发展,能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是因为( ) A.理想属于人的意识 B.理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D.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