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复习

信息系统复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选择题:1。

下面正确的是:(A)A.信息系统维护是从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开始,一直持续到生存周期结束。

B.信息系统规划与信息系统开发同时进行。

C.信息系统管理属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

D.信息系统管理也就是指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领域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数据流程。

B。

需求分析需要确定系统所涉及的基本类。

C.界面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输出界面。

D.系统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平台、结构和功能.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结构化方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B.信息工程方法最适合开发信息系统.C。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不一定适应于开发信息系统.D.原型方法需要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环境的支持。

4。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信息系统建模方法:(D)A.面向功能B.面向数据C。

面向对象 D.面向测试5。

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B)A。

信息系统模型包括需求模型。

B.领域模型包括信息系统目标。

C.需求模型包括信息系统功能。

D。

逻辑模型包括用例逻辑.6.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C)A.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B.对象是类的实例。

C.类中一定包含对象.D.对象肯定在一个类中。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

参与者是指与所建立系统交互的人或物.B.参与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系统。

C.参与者是系统的一部分,是用例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参与者之间存在泛化关系。

8。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A。

泛化表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B.用例之间存在泛化关系。

C.参与者之间存在泛化关系。

D.参与者和用例之间存在泛化关系.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规划是短期计划B。

规划是综合总结C.规划是长远谋划D。

规划是发展策略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D)A.信息系统目标B。

信息系统战略C。

信息系统结构 D.信息系统类图11.下面哪一个不是信息系统规划方法?:(A)A.企业资源平衡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型:选择题(2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6分)、问答题(24分)、应用题(40分)一、概念部分:1、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

数据经过解释成为信息,知识是在信息基础上进行整理形成有系统的知识。

2、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

广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

“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MIS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底层运作的一个集成化人机系统。

4、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理解: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数属结构化问题,而在战略管理层,大多数决策属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作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两者之间。

-战略管理层的决策内容,如确定和调整组织目标,以及制定关于获取、使用各种资源的政策等,一般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

5、信息系统的概念p9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6、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阶段。

(1)规划阶段————首先可行性分析;其次用户提出要求,知道大体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2)分析阶段————开发什么样的系统?系统做什么,需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3)设计阶段————设计出一个信息系统,如画出结构图、代码的设计(4)实施阶段——编程、调制程序(5)运行与评价——评价并不断改进二、信息系统开发(一)开发概述1、系统开发有哪些主要方式?2、什么是原型法?原型法的优缺点?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给出一个具备一定功能、可运行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直至实现新系统形成。

MIS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自己总结)

MIS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自己总结)

第一章:当今全球商业中的信息系统1.数字化企业:新兴的完全数字化的企业重要商业关系借助数字化实现通过数字网络完成核心业务流程核心公司资产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企业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时间转移、空间移动)2.商业公司对信息系统的大量投资主要用于实现六项战略业务目标:卓越运营(运营效率)(沃尔玛的零售链管理系统:准确补货)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苹果的iPod、iPad、iTunes,在线分销模式)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密切关系(降低企业成本,个性化定制)改善决策(客户投诉等)竞争优势生存(行业变革:ATM机)3.信息系统的维度:组织:人员、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商业组织的管理层级结构包含三个基本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操作层管理。

信息系统服务于每个层级的工作。

科学家和知识工作者通常与中层管理者一起工作。

管理:管理者制定组织战略来应对商业挑战此外,管理者必须创造性地行动: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时不时地再造组织技术: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管理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万维网)、IT基础设施互补性资产:确保基本投资获得价值的资产(高速公路、维修设施)投资技术的同时,又支持对互补性资产投资的企业会获得高额收益4.信息系统的现代方法:技术方法: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行为方法: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技术观点认为:当技术和组织双方相互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相互适配状态时,系统的绩效才会达到最佳第二章:全球电子商务与合作1.企业流程和信息系统:①业务流程:物流、信息流、知识流;活动、步骤的集合;可能与特定的职能领域有关,也可能是跨职能领域的;企业:可以被视作业务流程的集合;业务流程可能成为资产,也可能成为负债②信息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业务流程:✧提升当前业务流程的效率:人工操作的自动化✧支持新的业务流程:改变信息的流动、使顺序的步骤可并行执行、消除决策延迟、支持新的商业模式2.信息系统类型:①事务处理系统:(明确每一种系统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服务于运营层管理者及员工,执行并记录企业的日常性业务,例如:销售订单输入、工资结算、运输使管理者可以监控企业内部的运营状态,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TPS支持预先设定的、结构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如:薪酬事务处理系统、行李处理系统②商务智能系统:实现数据组织和分析的数据及软件工具,帮助管理者和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中层:管理信息系统(MIS)常规化决策,基于事务处理系统(TPS)的数据,提供关于企业当前运行情况的报告决策支持系统(DSS)非常规化决策,使用TPS和MIS的内部数据,也会使用外部信息。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一章信息系统基础1.基本概念(P4)信息系统是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如下图。

从信息系统的定义可知,信息系统是一个专门的系统,它通常是一个为组织或企业的各层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P13)孤岛式计算机系统阶段、初级互联阶段和公共服务阶段(1)孤岛式计算机系统阶段:是早期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其特点是以部门划分,各级部门之间没有数据往来,只为部门内部提供信息服务。

(2)初级互联阶段:孤岛式的计算机系统联成网络并组成大型的数据中心,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公共应用平台、公共数据库等。

(3)公共服务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信息系统运行模式是通过公共的IT基础设施满足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逐渐建立较完善的电子政务。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P19)(1)系统规划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规划,其中包括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大致目标和粗略估计所需资源,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同时包括研究建设拟建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的选择以及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定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3)系统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以系统分析中的新系统逻辑方案为依据,惊醒总体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数据逻辑与物理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详细设计,提出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1、1962年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任职的霍尔发表了《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被认为是系统工程方法的奠基性著作。

2、WSR方法论分为7个步骤:①理解意图;②形成目标;③调查分析;④构造策略;⑤选择方案;⑥协调关系;⑦实现构想。

3、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

4、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系统工程: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综合地应用各种技术,分析解决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的工程方法。

6、系统方法论:是指在一定的系统哲学思想下,人们处理问题的步骤、方法、原则和工具。

7、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物理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8、试述系统工程方法:(1)问题定义:系统研究首先要进行需求研究和环境研究。

(2)目标选择:是对问题定义的逻辑结果形成一个愿景,需要对系统目标的各种替代方案进行研究,并确定评价最优系统的标准,即描述一个理想系统所具有的目标及其特性。

(3)系统综合:是要综合前人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出一组解决问题的方案。

(4)系统分析:就是依照系统目标和评价标准对系统综合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方案的推理、演算得出结论,并将结论与目标进行比较,从而获知不同方案对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下一阶段的最有系统选择打下基础。

(5)最优系统选择:根据系统分析的计算结果对所有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后选择最优方案,这是一个系统评价决策过程。

(6)实施计划:根据最后选定的优化方案组织系统的具体实施。

霍尔德系统工程思想的贡献在于明确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评价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二、1、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①人需要反馈;②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③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④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口味各异;⑤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
理结构( C主机终端式)。
26. 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C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
典)
27.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以下的决策问题( C半结构化与非结
构化决策 )。
28. 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之并行工作,称
为( C并行转换 )。
29. 在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存贮是指( D数据库文件 )。
作 )。
8. 用户使用Internet Explorer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式是(浏览
器/WeB服务器)
9. 数据字典产生在哪个阶段(系统分析)。
10. 管理控制属于(中期计划范围)。
1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信息的特性的是(完全性 )
12. 信息化社会的生产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是(人、 技术 、组织
管理 )
有空列。×
13. 信息是经过加工了的数据,信息和数据是绝对的。×
14. 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主要包括Web网络协议、Web网页
技术和数据库连接技术。√
15. 系统设计包括设备安装、软件开发、人员培训和数据的准备。
×
16. 为中层管理者服务的系统通常称为执行控制子系统。×
17. 可操作性主要是指用户操作系统的方便程度,具体指人机接
集成系统,为使整个系统和谐地运行,必须采用( C统一的数据
接口)
35. 模块设计原则是( C块间耦合要弱,块内聚合要强
)
36. 在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软件系
统 )。
37.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定义的MIS,强调了MIS是( B 人
机系统 )。
38. 调试程序时应当使用( A错误数据和异常数据)进行调试.
13. 在以下客户关系管理的功能中,( B商务智能) 可以提供对客

信息系统复习题2

信息系统复习题2

一、判断题(本题满分10分,共含10道小题,每小题1分)2、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同,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构成的人机系统,人是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3、结构化方法最基本的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述强调从抽象到具体。

4、类图和顺序图都是用于描述软件静态结构的模型。

5、系统分析阶段对企业要进行初步调查,而系统规划则要求对企业进行详细调查。

6、信息系统一般通过项目开发、购买产品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获得。

7、模块的耦合度越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就越高。

8、判断信息系统优劣最基本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完成了用户需要的功能。

9、信息系统中的事物通常由代码来表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手工录入速度。

10、单元测试是对每个子系统进行测试以确保相互之间接口正确。

二、单选题(本题满分20分,共含20项,每项1分)门的信息系统,但各职能的子系统采用了不同的软件平台和数据库,相互之间还没有实现良好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为了保护已有投资,集成各异构系统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 )。

A.SOA B.UML C.SAP D.API2、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2 )。

A.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B.制定信息系统开发计划C.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D.以上都是3、层次性是系统的特性之一,以下事例能体现该特性的是( 3 )。

A.学生构成班级B.国家行政区划C.软件的多层结构D.整体大于部分之和4、ER图和类图有不同的作用,但有相似性,相似体现在( 4 )。

A.都能为功能建模B.都体现了软件结构C.都在设计阶段使用 D.都能描述事物及其属性5、了解用户并发访问数量和事务发生频率,明确系统的性能需求,该项工作属于( 5 )的任务。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6、数据流图语法要求不包括( 6 )。

A.任何数据处理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B.外部实体之间不能存在数据流C.数据处理之间不能存在数据流D.数据存储之间不能存在数据流7、以下关于结构化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7 )。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一、重要概念与观点1.指挥和控制物质流动的是信息流;决定消息中含信息量大小的是消除不确定程度;信息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是负熵,信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投掷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的Hx= 比特;2.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4.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等六个阶段,其中数据处理发展最快的阶段是蔓延;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5.管理信息系统按管理任务的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等四层;安东尼等人通过对欧美制造企业的长期研究,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提出了反映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全景的系统结构,这一结构称为安东尼金字塔模型;6.一般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尽量把信息产生的企业过程和使用的企业过程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U/C矩阵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子系统的划分;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功能,并用字母Uuse和Ccreate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交叉点上标C的表示这个数据类由相应的功能产生,标U的表示这个功能使用这个数据类;7.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用户需求,具体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逻辑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前者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任务;后者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8.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包括管理、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结论要求明确指出以下三者之一:可以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目前不可行,推迟开发;9.组织结构指的是一个组织部门、企业、车间、科室等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通常可用组织结构图来表示;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必须具有各种功能,调查中可以用功能层次图来描述从系统目标到各项功能的层次关系;10.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的流向;表格分配图可帮助分析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11.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数据字典是详细分析数据的工具,其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等六个元素进行具体的定义;数据流程图中比较复杂而不便在数据字典中作出定义的处理逻辑,可以用判断树、判断表又称决策表、结构英语表示法等描述工具来加以说明;12.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指分析数据的类型字符型、数据型、日期型等、数据的长度位数、小数位数、取值范围最大值、最小值和发生的业务量如每天发生几笔;数据的动态特性分析将数据的属性分为固定值属性、固定个体变动属性、随机变动属性等三类;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可分为成批处理方式和联机实时处理方式两类;13.逻辑方案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新系统开发中要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是今后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其内容包括: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14.系统设计也称为系统的物理模型设计,其原则是:系统性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如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等、灵活性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如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经济性如不要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15.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其种类包括:顺序码、区间码多面码、上下关联区间码、十进位码、助忆码;16.功能结构图就是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信息系统流程图表达了各功能之间的数据传送关系;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步骤:先为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然后把各个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即信息系统流程图;17.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设计依据: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处理方式、地域范围、数据管理方式;18.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输入设计包括数据规范和数据准备的过程;在输入设计中,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则;19.主文件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共享文件,主要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处理文件事务文件是存放事务数据包含对主文件进行更新的数据的临时文件;工作文件是在处理过程中暂时使用的中间文件;周转文件是用来存放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的文件;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量、数据的活动性以及硬件设备的条件等,合理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介质,决定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数据库设计包括用户要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等四阶段;20.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代码设计方案、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文件设计方案、程序模块说明书;21.系统实施是开发信息系统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物理模型,按照实施方案完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22.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统列活动的总和;23.对程序设计的目标包括: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在小程序设计中,主要强调程序的正确和效率;对于大型程序,人们则倾向于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然后才是效率;24.编写程序应符合软件工程化思想, 即应利用工程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这不仅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而且便于将来的维护和修改;具体是:从整体上,应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具体编程中,则应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25.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模块功能要简单、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指采用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的方法;26.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其一般包括:程序调试、分调功能调试、总调能行性联调、特殊测试;27.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的过程;切换的方法有:直接切换法、并行切换法、试点过渡法;在新旧系统切换时,难度最大的转换是人工的转换;28.系统运行管理包括: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程序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代码的维护;29.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需要的人材包括:系统工作人员、程序员、操作员、硬件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开发还应由管理人员参与,并应加强用户和设计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30.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评价、对现有硬件和软件的评价、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评价、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3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率一直很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弄清需求,正确描述需求;加快程序设计,并允许快速修改;系统开发各个阶段应能顺利衔接;32.统一建模语言UML使用一系列图来描述系统:采用用例图来描述系统的行为需求;采用类图来规定问题域的词库;采用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来规定系统中软件的行为以及描述类和对象如何相互作用;采用类图和组件图来描述系统的软件结构;采用配置图描述运行软件的处理器和设备的拓扑; 33.对象指客观世界存在的任何事物,其基本构成要素有:标识、数据属性、操作行为、接口;对象的属性和操作是相互影响的;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对象的属性,对象的属性决定了对象可能的行为;对象之间可通过消息相互联系;34.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类是对象的描述,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的关系可以分为:概括也称作继承,类与衍生体之间的关系、聚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消息连接调用关系;在分析阶段主要确定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对象之间的消息连接在设计阶段完成;35.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中,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部分包括:问题领域子系统包括实体对象和控制对象、人机交互子系统包括用户接口所需的控制对象、外部接口子系统包括一切与系统交互作用的非用户系统,如打印机、数据管理子系统提供在某种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对象存储与读取的基础结构、任务管理字系统一般出现在多用户环境中、基础对象子系统提供所有自系统要求的公共基础构造体,如串、数组等;36.UML是一种建模语言而不是一种方法,其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37.统一建模语言UML可以用下列五类图共10种来描述系统模型:第一类是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第二类是静态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第三类是行为图,包括状态图、活动图;第四类是交互图,包括时序图、协作图;第五类是实现图,包括构件图、配置图;38.购置商品软件可加快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并能较大力度地推动组织变革与流程改革,但个性要求难以满足,不能解决所有管理问题;而专门开发软件能解决这些问题,但开发有一定风险;因此,通常采用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的集成方式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即:购置管理过程较稳定,模式较统一的功能模块;专门开发稳定性差,个性化强的功能模块;39.信息系统的开发常以项目方式进行;当项目活动延误时,可能采取的开发进度控制措施有:1对不确定性问题,工作计划留有一定宽裕度,如工作量取上限,预设机动时间等;2经常与用户交换意见,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及时明确遗留的不确定问题,减少返工现象;3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延误时,增加开发人员或加班加点,或集中人力予以重点解决;4上述措施无效时,调整原定计划,如工作步骤次序调整,局部删减;40.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一般建议的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基本概念、计算机基本知识、管理方法、本企业信息系统介绍、本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41.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影响系统质量与效果的两个同等重要方面;运行管理的任务包括:日常运行的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记录、系统日常维护、系统适应性维护、系统文档规范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密;42.信息系统文档内容及产生阶段43.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严密的安全与保密制度,深入宣传与教育,提高安全与保密意识;制定损害恢复规程;配备齐全的安全设备;设置切实可靠的系统访问控制机制权限、用户身份确认、防火墙设置等;完整地制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备份;敏感数据尽可能隔离存放,由专人保管;44.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规模与先进性;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深度;系统的质量;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系统文档的完备性;45.信息管理部门的责任是:引入和配置信息技术,开发和组织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通常,信息管理部门人员数约是组织总人数的1%~3%;46.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特征:对准上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决策问题;把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及检索技术相结合起来;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适应性;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快速传递和处理信息;47.一般认为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有两库结构数据库、模型库和基于知识的结构等两种基本形式;在两库结构基础上加入方法库,就构成了三库结构的决策支持系统;再与基于知识的 DSS 结构相结合,就构成了四库结构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48.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组成部分:人机对话子系统是DSS的一个窗口,它的好坏标志着DSS的实用水平;数据库子系统是 DSS 的基本部件是支撑模型库子系统及方法库子系统的基础;模型库子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模型来实现对问题的动态描述,以便探索或选择令人满意的解,可以说决策支持系统是模型驱动的;方法库子系统存储、管理、调用及维护DSS各部件要用到的各种方法;49.将专家系统ES和传统决策支持系统DSS结合而形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增设了知识库、推理机与问题处理系统,并且人机对话部分还加入了自然语言处理功能;50.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 DSS 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让多个决策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某种规程相互协作,探寻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解决方案;51.按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消费者BtoC、企业对政府BtoG、个人对个人CtoC等四种形式;52.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求保证:信息的保密性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中不被窃取;为此需要采取安全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指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不能否认自己发送或接收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指防止由于硬件失效、软件错误、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失误;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网上交易双方应确认对方是真实的;53.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实施中的瓶颈之一;为针对该问题,电子商务中常用的技术有:防火墙技术防止非法的通讯和来自外部的攻击;加密技术私钥密码加密、公钥密码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认证和数字证书;54.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征:服务化、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国际化;55.面向电子商务的谈判支持系统是一种运行于Internet上的能为谈判者双方或多方提供谈判建议和谈判过程的支持环境;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进行在线谈判,实现交易过程的电子化;56.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的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络营销价格策略制定、网上营销渠道选择以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57.根据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中国电子政务的实践,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政府对市民间的G to C模式、政府对企业间的G to B模式、政府与雇员间的G to E模式、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间的G to G模式;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观点一非常重要的概念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化工具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能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3、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组织生产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把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目标在于合理安排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制造资源,提高设备和工时利用率,实现均衡生产;4、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5、企业系统计划法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6、关键成功因素CSF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7、企业流程重组BPR是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它不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8、电子商务EC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指利用网络环境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包括网上广告、电子订购、网上洽谈、电子支付、产品电子传送和售后的网络跟踪服务等;广义的电子商务则除电子交易以外,还包含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其它商务活动,包括商品管理、客户管理、市场分析、商务决策和组建虚拟企业等各个方面;9、电子政务EG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并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管理,同时改进、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以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约行政开支,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二非常重要的观点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一般认为,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几种: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3综合开发的开发策略;由于“自上而下”的方法适用于系统的总体规划,“自下而上”的方法适用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阶段;实际使用时往往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即采用“自上而下”方法进行总体规划,把企业的管理目标转化为对信息系统的近期和长远目标,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常,“自下而上”的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 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往往使用综合开发方法,即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这是建设MIS的正确策略;2、三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关键成功因素法CSF能抓住主要问题, 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由于高层领导比较熟悉这种方法,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高层领导乐于努力去实现;这种方法最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 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前者;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 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业务过程/数据类等矩阵的分析得到的;由于数据类也是在业务过程基础上归纳出的,所以我们说识别企业过程是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规划的中心,而不能把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中心内容当成U/G矩阵;。

信息系统复习题答案

信息系统复习题答案

信息系统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什么?A. 用于处理数据的软件B. 用于存储数据的硬件C. 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程序组成的,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信息的系统D. 一个组织内部的通信网络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A. 数据B. 硬件C. 网络D. 市场调研答案:D3. 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信息处理C. 制造产品D. 销售服务答案:B二、填空题4.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一种集成的________,它整合了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

答案:信息系统5.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帮助管理者________的信息系统。

答案:做出决策6. 知识管理系统(KMS)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共享和利用组织内的知识资源三、简答题7. 描述信息系统的三个主要类别。

答案:信息系统的三个主要类别包括事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

8. 解释为什么数据安全对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答案:数据安全对信息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保护了组织的重要信息资产免受未授权访问、破坏或丢失。

这有助于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同时遵守法律法规和组织政策。

四、论述题9. 论述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们帮助企业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信息,从而支持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过程。

信息系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分配,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信息系统还支持企业的创新和战略发展,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五、案例分析题10. 假设你是一家零售公司的信息系统顾问。

该公司希望建立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来改善客户服务和增加销售。

请描述你将如何设计和实施这个CRM系统。

答案:首先,我会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公司的具体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需求。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初级)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初级)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初级) 1. 介绍信息系统
- 定义及重要性
- 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2. 数据和信息
-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
- 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3. 硬件和软件
- 计算机硬件组件(CPU、内存、存储设备等)
-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 系统软件和实用程序
4. 网络和互联网
- 网络基础知识
- 互联网和万维网
- 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
5. 信息安全
- 保护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 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
- 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控制
6. 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 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信息系统对业务流程的影响
- 信息系统的社会影响
7. 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 新兴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未来信息系统的展望
以上是一个初级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的大纲,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内容深度和侧重点。

旨在让初学者对信息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考试资料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考试资料
15.决策科学化(简答)★
意义:随着人们认识事物和规律的提高,随着科学的开展,决策过程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依靠决策者个人经验和直觉,而是决策人借助科学手段猎取大量的信息做出的相对全面和系统的各种可行方案的过程。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治理的性质和环境都发生了庞大的变化,所以治理的决策问题也比过去更为复杂,不仅难度大而且数量多。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个人的能力来解决治理决策等问题是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治理决策的需要的,是不现实的。因此决策过程就要朝着科学化开展,这是现实治理提出的要求,也是计算机和近代数学的开展,为它提供了完成的可能性。
特点10个数码2个数码8个数码16个数码
逢十进一逢二进一逢八进一逢十六进,
(2)计算机采纳二进制的主要原因
A二进制只有。和1两种状态,与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的两
种状态(有或无)相吻合,所以技术上简单完成
B二进制数运算规则简单,合适于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
C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不复杂,简单完成。使用二进
C实体联系模型
实体联系模型反映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实体:是观念世界中描述客观事物的概念。实体可以是任何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属性:指实体具有的某种特性。
联系:信息世界必定要反映现实世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的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两类:一是实体内部的联系;二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2)功能:数据通能、资源共亨、分布处理、提布兼容性和安全tt
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是一种以数据通信形式出现,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和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法和过程
10.数据资源治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案例)★★★
(1)数据处理
数据搜集指依据需求搜集相关的数据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题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题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题一、名词解析1.信息:消息或知识只有对接收的行为或思维活动产生影响是,才能称为信息。

2.数据:在信息处理中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接收者(人或机器)可以识别的符合。

3.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4.系统: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5.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6.信息循环: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行动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8.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出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9.结构化方法: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10.原型: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一个应用的软件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通常把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的原型。

11.代码:就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实体类别以及属性的一个或一组易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定符合或记号,它可以是字符数字某些特殊符合或他们的组合。

12.业务流程图:描述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及工作流程是进行系统调查使用的工具之一。

13.系统开发的目标评价:就是按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14.企业过程:是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他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需顾及与组织机构的联系。

信息系统安全复习题

信息系统安全复习题

信息系统安全复习题-(1)1. 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C)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联的系统。

A. 计算机B. 主从计算机C. 自主计算机D. 数字设备2.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B. 研究数据解密C. 研究数据保密D. 研究信息安全3. 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

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A)。

A. 对称加密技术B. 分组密码技术C. 公钥加密技术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二、填空题密码系统包括以下4个方面: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和密码算法。

解密算法D是加密算法E的逆运算。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又称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是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以前使用的密码体制。

如果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这种密码体制称为对称密码体制。

DES算法密钥是64 位,其中密钥有效位是56 位。

RSA算法的安全是基于分解两个大素数的积的困难。

1.简述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的特点,并列举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现象。

主动攻击是攻击者通过网络线路将虚假信息或计算机病毒传入信息系统内部,破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系统服务的可用性,即通过中断、伪造、篡改和重排信息内容造成信息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被动攻击是攻击者非常截获、窃取通信线路中的信息,使信息保密性遭到破坏,信息泄露而无法察觉,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安全问题概述一、选择题1.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D)。

A. 机密性B. 可用性C. 完整性D. 上面3项都是4.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阻断攻击是针对(B)的攻击。

A. 机密性B. 可用性C. 完整性D.真实性5.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截获攻击是针对(A)的攻击。

A. 机密性B. 可用性C. 完整性D. 真实性9. 机密性服务提供信息的保密,机密性服务包括(D)。

A. 文件机密性B. 信息传输机密性C. 通信流的机密性D. 以上3项都是10.最新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安全攻击主要来自(B)。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简要回答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简答原型法的主要优缺点?3、为确保系统调查工作的客观性,系统调查工作应该遵循?4、简述系统测试中的α测试及β测试?5、为了便于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子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几个方面?6、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7、信息系统分析中详细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8、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9、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信息系统测试的步骤是什么?11、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12、信息系统规划的特点是什么?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14、简答代码设计的步骤?15、简答系统实施的步骤?16、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质量保证包括哪几方面?二、综合知识分析与解答题1、可维护性通常包括__(1__,对__(2)__的修改不归结为软件的维护工作。

(1) A、可用性和可理解性 B、可修改性、数据独立性和数据一致性C、可测试性和稳定性D、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测试性(2) A、文档 B、数据 C、需求分析 D、代码答案:(1)(2)2、__(3)__是指当系统万一遇到未预料的情况时,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作合适的处理。

(3)A、可用性 B、正确性 C、稳定性 D、健壮性答案:(3)3、UML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

它包含十种图,其中,__(4)__展示了外部 actor与系统所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连接,__(5)__指明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状态间的迁移,__(6)__描述了协作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链接,它画成__(7)__图的形式。

供选择的答案:(4) A、用例图 B、对象图 C、类图 D、活动图(5) A、时序图 B、用例图 C、部署图 D、状态图(6) A、部署图 B、对象图 C、构件图 D、协作图(7) A、协作图 B、时序图 C、对象图 D、包图答案:(4)(5)(6)(7)4、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__(8)__,是具体分析的第一步。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

1.信息的概念:经过加工以后的数据。

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2.信息的性质: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3.系统的概念: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的结合的一个整体。

(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产出大于个体产出之和4.系统具备五要素:主量集合、活动性、行为可以表示与笛卡尔坐标上、耦合、ST结构5.系统的的性质:①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并不是所有要素的简单相加。

②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关的并不是独立的。

③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具有某种目的的。

④动态性,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⑤环境的适应性,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6.信息系统: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7.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指一个由人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用于管理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或者说是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管理的目的8.数据库设计的步骤:6步①需求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到业务流程、数据流和数据字典);②设计概念结构(E-R模型);③设计逻辑结构(E-R模型、实体间联系、实体间联系方法);④数据模型优化;⑤设计物理结构;⑥评价设计、性能预测9.数据库概念:是记录人、地点、时间的相关文档的集合10.数据库模型的分类:①层次模型。

树的节点是一个特定实体(一条记录),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上一层记录类型和下一次记录类型是1:N的联系;难以表达较复杂的联系,多对多实体关系需要存储的冗余②网状模型。

一个实体能和多个实体建立联系,能反映实体间发展的联系;网状结构复杂,用户查询和定位困难,数据更新和操作需要了解数据所在的位置,与物理结构有关数据独立性差③关系模型(包括政府的元数据方案,是最常用的)。

用来表示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每个表的结构中有多个列/字段,每个表是若干个记录的集合11.学会画E-R图,别忘记它的对应关系、画完图还要转换成关系模型E-R模型:现实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以及这些对象间的联系构成的建立联系:①一对一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概念结 构、层次结构和职能结构。 22、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主要原因 1)二进制只有 0 和 1 两种状态,与计算机 所使用的逻辑器件的两种状态(有或无) 相吻合,技术上容易实现 2)二进制数运算规则简单,适合用计算机 进行逻辑运算 3)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不复 杂,容易实现。
26、运算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 术运算、逻辑运算、逻辑判断等操作。(主要
功能)
控制器是计算机指令的解释和执行中心, 主要功能是控制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 出设备等部件的协调动作。(工作原理)
27、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 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主存 储器(内)和辅助存储器(外)。 主存储器分为 随机存储 器( RAM )和 只读 存储器(ROM) 辅助存储器分为硬盘、光盘、U 盘。 28、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和监督计算机 软、硬件资源协调运作的程序系统,由一 系列具有不同控制和管理功能的程序组 成,是直接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最基
7、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及联系 区别与联系:数据和信息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数据是反应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符 号,而信息是为了向人们提供某一方面的 数据,而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工提炼得出的 结果。总之,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和 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 相互联系的表现形式 转化过程:数据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始原 料,而信息则是数据加工过的产品。这个 过程是循环结构,也就是说一个系统的信 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的数据,而另一个系 统的数据也可能是下一个系统的信息。
43、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收集:指根据需求收集相关的数据 2)数据转换:指将各种实际数据用计算机 能够处理的代码表述。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程序、链接程序、计算机测试和诊断程 序。 39、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 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介质是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有同轴 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卫星信道 等;协议是网络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组约 定,如 IEEE802.3、IEEE802.4、FDDI 等。

2021年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2021年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2021年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一、名词解释信息循环、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了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5.试分析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是从抽象的概念层次表示信息系统的宏观结构,是对信息系统特征的宏观描述。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层维、职能层维和功能层维的三层维宏观逻辑结构。

第3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4.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信息系统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需求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各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各阶段应提供什么技术文档?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取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它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开发过程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和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目标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

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即组织人员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步地构成整个系统。

7.简述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1)封装性(2)抽象性(3)继承性(4)动态链接性8.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原型,以便尽早澄清不明确的系统需求。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资料

1.信息的概念、特征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

特征: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2.信息的度量概念信息量的多少是由其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

信息量的度量p( x i ) log 2 p( x i )H(x)=i=1,2,3,⋯,nXi 表示第 i 个状态(共 n 个状态); P(Xi)代表出现第 i 个状态时的概率; H(x)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 (bit)3.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信息系统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的功能:1 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信息识别数据采集数据表达数据处理) 2.数据的存储 3.数据的传输 4.信息的管理 5.信息的使用4.决策和决策过程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过程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条件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

5.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影响MIS 应用的环境因素概念: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结构:(一)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①战略管理②管理控制③运行控制④业务处理(二)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①销售与市场子系统②生产子系统③物资供应子系统④财务和会计子系统⑤人事子系统⑥高层管理子系统⑦信息处理子系统环境:生产过程的特征、组织规模、管理规范化程度、组织的系统性、信息处理与人。

6.理解“信息系统”经历的各个阶段及特点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2.管理信息系统( MIS):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3.决策支持系统( DSS):在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4.经理信息系统(EIS):它是综合了信息报告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许多特征而形成的专供高层决策者使用的一种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

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2、(简答)管理信息系统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3、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结构化的问题;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非结构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4、管理信息系统分类: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型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性管理信息系统。

5、MRPII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企业的经营计划是计划的最高层次。

6、ERP的经营理念(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2)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4)ERP的内容在发展7、(名词解释)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过程。

8、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9、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计算机系统(2)数据库(3)数据库管理系统(4)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程序员、用户】10、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3)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11、诺兰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初装(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部门)第二阶段:蔓延第三阶段:控制(第三阶段将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第四阶段:集成第五阶段:数据管理第六阶段:成熟12、(简答)诺兰阶段模型意义:(1)诺兰阶段模型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级道成熟的成长过程;(2)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3)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ctoria University
Manage Workplace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on Program
STUDENT VERSION
Student Activities
Activities You can try on the Computer after this class
∙PowerPoint Notes – revising the program topics – your teacher will discuss the topics with you. You should take notes and then revise the PowerPoint slides and follow up by completing the readings again.
o You will work through the questions and activities &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both section 1 section 2 and section 3 of this document
o Search for information about each topic - prepar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 in each section of this document
Please Note
Each student will be ask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last revision lecture by answering a question from this list – be well prepared, as your answer will be shared with the class and your teacher will ask students to answer at random – you will be encouraged to share your answer with the class using the microphone. Your teacher will discuss each answer with the class to help the class finalise their preparation.
Need help with remembering the language of technology?
∙Revise your glossary
∙Update your personal glossary of new language
∙You can also complete a series of fun computer language activities at this website –Internet access is required:
/ic4/learn.cfm
⏹Practice Test
⏹Computer Genius
⏹Wheel of Terms
⏹Crossword Puzzle Challenge
⏹Web Guide
⏹Scavenger Hunt
⏹Search Sleuth
Download useful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au/mwis
⏹Learning Resources
⏹Technology Resources
⏹Online Resources
Revision Readings
Information Systems Readings and Activities Kit – revise all topics– as outlined in the course plan.
How you can help yourself…
⏹Attend every revision class– make notes during your revision class, ask questions and participate!
⏹You can refer to the PowerPoint slide show, your own notes and the readings with additional research from the Internet to gather
information to prepare short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 A strong well developed answer includes a thorough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 and will include a response directly to the question with
a good clear relevant example you know about from your studies or from your own experiences.
⏹In your short answers - you can provide diagrams and examples to communicate your point. You can write your answers in paragraphs or
you can use bullet points.
Prepare your answers to the practice questions in your note book – and leave space to write corrections/comments discussed with your group – that were covered in your class discussions so that you can improve your work.
Section 2
Case study Exercise
Read the details carefull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Jacqueline Kean has a small delivery business – which provides secure document/equipment delivery from one business to another. She has some concerns as she believes she is losing customers because there is a security problem. She does not have an Internet site for her business at the present time. She has some problems and she would like your help:
∙She thinks that information about her customers names is being made available as a mailing list and may have been given to her competitors by a very bad employee.
∙She currently has 10,000 customers and she does not want to lose business.
∙The business does not have a database at present, but has a manual card index filing system, which is very slow in allowing the workers to access and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system. Cards often disappear from the system and workers may photocopy the information easily and share it with others.
∙She wants to update the old inform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system to be more secure and efficient and reliable.
∙Jacqueline’s business is growing and she is concerned about protecting her business and providing the best service. She employs 10 people and has a need to expand the technology in her administrative office as well as on the customer service desk.
∙In the future she may wish to begin using E-commerce to expand her business – she is also considering going global with her business in the future.
∙She is unsure about using e-commerce
∙She is worried about protecting her customers privacy.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on Questions – Students Semester 2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