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002]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3d14d5c76c66137ee061970.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大肠菌群超标
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受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大小。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规定,餐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如有检出,则证明餐饮具受到了大肠菌群的污染,清洗消毒不彻底。
大肠菌群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饮单位对加工制作空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重视不够,生熟食材器具未分开摆放;餐具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个别学校食堂的消毒设备设施不够完备,个别不具备高温消毒设施,仅采用紫外消毒工具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不符合消毒规程。
也有可能是消毒过后存放过长时间产生再次污染。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f67c2033186bceb18e8bb72.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一、农药残留超标及危害(一)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对水果及蔬菜的限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毒死蜱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农药施药量过大,或施药频率过高,或者种植者未严格执行农药停药期造成。
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二)甲胺磷甲胺磷,一种内吸性很强、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中规定,甲胺磷在茄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
长期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水果、蔬菜,人类身体内就会沉积一定量的残留农药,农药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神经肌肉的接头处,对神经元进行严重损害。
造成农药残留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的确在水果蔬菜的种植过程中超限量使用了农药,造成微量残留,二是水果蔬菜在田间,由于空气、水源的原因与其他农作物的农药食用产生交叉污染。
(三)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快速等特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中规定,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mg/kg。
韭菜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食用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肌肉震颤、抽搐等症状。
(四)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计)可用于牛、羊、猪、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动物,在牛、禽和其他动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在产蛋鸡中禁用(鸡蛋中不得检出)。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c915fc7866fb84ae55c8db0.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一、糖精钠糖精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剂,一般用于冷饮、饮料、果冻、冰棍、酱菜类、蜜饯、糕点、凉果、蛋白糖等食品及作为糖尿病患者作甜化饮食。
糖精钠的甜度比蔗糖甜300-500倍,在生物体内不被分解,由肾排出体外。
但其毒性不强,起争议主要在其致癌性(主要引发膀胱癌,还可能引发子宫癌、卵巢癌和皮肤癌等)。
糖精的阴离子可作为钠离子的载体而导致尿液生理性质的改变。
二、多氯联苯多氯联苯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高度耐酸碱和抗氧化,它对金属无腐蚀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很好的耐热性(完全分解需1000℃至1400℃)。
多氯联苯用途很广,可作绝缘油、热载体和润滑油等,还可作为许多种工业产品(如各种树脂、橡胶、结合剂、涂料、复写纸、陶釉、防火剂、农药延效剂、染料分散剂)的添加剂。
多氯联苯属于致癌物质,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
三、脱氢乙酸脱氢乙酸固态呈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熔点108~110℃,沸点270℃,是一种低毒高效防腐、防霉剂。
在酸、碱条件下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GB 2760-1996)规定:脱氢乙酸可用于腐乳、酱菜、原汁桔浆,最大使用量为0.30g/kg。
四、柠檬黄柠檬黄是人工合成色素,可食品“上色”增加卖相。
按照中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柠檬黄可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果冻、果子酱、西瓜酱罐头、青梅、虾片、植物蛋白饮料及乳酸菌饮料、腌制小菜,但用量受到严格限制。
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柠檬黄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五、日落黄日落黄是一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有增加外观颜色好看的作用。
日落黄可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等食品,但用量受到严格限制。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86a2e396bd97f192279e983.png)
附件3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一、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腌渍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为1.0g/kg,其他蔬菜制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
若长期过量食入苯甲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二、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
可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饮料、配制酒、腌渍的蔬菜及蜜饯等食品中。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甜蜜素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为 1.6 g/kg。
长期过量食用甜蜜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三、山梨酸及其钾盐山梨酸即2,4-己二烯酸,为酸性防腐剂,具有广泛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的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山梨酸在熟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75 g/kg。
山梨酸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
但如果长期食用山梨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骨骼生长、肾脏、肝脏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四、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 1。
防腐剂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五、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作防腐剂,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ac29dd1a6c30c2258019eaa.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1、氟苯尼考氟苯尼考是一种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鸡、鱼的细菌性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疗效明显,但蛋产家禽禁止使用氟苯尼考。
长期使用氟苯尼考残留的鸡蛋,人体会产生一定的过敏反应,而且会在体内产生抗药性。
2、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广谱性的高效中等毒性有机磷杀虫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规定普通白菜中毒死蜱残留量限量值不得超过0.1mg/kg。
毒死蜱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
长期暴露在含有毒死蜱的环境中,可能存在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并可能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
3、铅(以Pb计)铅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解的污染物,是一种慢性和累积性重金属,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为4年,骨骼中可达10年,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生姜铅的限量值为0.1mg/kg。
生姜中重金属铅超标主要是应环境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而造成根茎薯芋类蔬菜中铅富集所致,人体若长期大量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铅会蓄积在体内,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智力发育等。
4、氧化乐果(氧化果)氧化乐果(氧化乐果)属于高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具有内吸性强、杀虫活性高等特性,对人、畜高毒,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虫和植物性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规定蔬菜中氧乐果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
超标原因可能是因种植过程中违规使用,或有环境污染而富集所致。
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健康影响风险。
5、甲基异柳磷甲基异柳磷是一种土壤杀虫剂,对害虫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规定普通白菜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模板】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69948d35acfa1c7ab00cc81.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组成是反映油品纯度的指标,每种食用油都有特定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如果掺入其他食用油,则其脂肪酸组成比例会偏离标准范围。
造成产品脂肪酸组成不合格的原因:
油品混装、混存,或设备、容器清洗不彻底引起混杂而造成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改变。
部分生产者将低值油脂掺入高值油脂中,以次充好。
二、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
粪便污染的食品,往往是肠道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检查食品中有无肠道菌,这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而被列入食品卫生微生物学常规检验项目,如果食品中大肠菌群超过规定的限量,则表示该食品有被粪便污染的可能,而粪便如果是来自肠道致病菌者或者腹泻患者,该食品即有可能污染肠道致病菌。
所以,凡是大肠菌群数超过规定限量的食品,即可
确定其卫生学上是不合格的,该食品食用是不安全的。
15.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doc
![15.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doc](https://img.taocdn.com/s3/m/8a17125b8e9951e79b892794.png)
附件15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镉
镉属于重金属污染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可能是食品生产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使用了铅含量超标的原料或从生产设备迁移至食品中。
二、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原因可能是企业在加工过程中,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亚硫酸盐等漂白剂,以达到漂白和防腐的作用,从而导致产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要求。
三、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或者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不当导致酒精度不达标,也有可能是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
四、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
不合格原因可能是部分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包装
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五、苋菜红、胭脂红
苋菜红、胭脂红均是常见的合成着色剂,在现代食品业中应用广泛。
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未按国标规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
合成着色剂没有营养价值,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六、硼酸
硼酸是一种工业用酸。
食品中检出硼酸的原因可能是在食醋中掺兑了硼酸。
七、锶
锶是一种有银白色光泽的碱土金属。
锶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严格检测并在标签上准确标注矿泉水中所含的锶量。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9724391a8956bec0875e35a.png)
附件3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反映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二、氯霉素
氯霉素属广谱抗生素,为高效广谱抗菌药,特别是对伤寒杆菌及其他沙门氏菌有特效。
但氯霉素有较强的副作用,如果氯霉素在食用动物产品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传给人类,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不仅使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造成氯霉素超标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氯霉素对很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均起作用且价钱低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部分生产者为达到除虫防害、防治疾病、提高产量的目的而滥用氯霉素。
三、二氧化硫
1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通常情况下该物质以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等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于食品中,或采用硫磺熏蒸的方式用于食品处理,发挥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
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为增加产品的保质期,防止霉变生虫,违规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熏蒸或添加。
2。
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c53a9e35fbfc77da269b1e7.png)
附件28
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
本次监督抽检共发现5批次的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或者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
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本次监督抽检有8批次菌落超标。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三、霉菌
霉菌在自然界很常见。
霉菌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4批次样品存在霉菌超标的情况。
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生产加工过程未按要求严格控制卫生条件,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4.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doc
![4.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doc](https://img.taocdn.com/s3/m/052acfa5d4d8d15abe234e48.png)
附件4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一、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受到了来自原料、包材、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污染,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
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
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
三、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
如果桶装水的消费周期较长,营养要求较低的铜绿假单胞菌可生长繁殖,可能会引起味道、气味和浊度的改变。
造成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可能原因一是水源带入;二是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不严;三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等。
四、糖精钠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昧剂,其甜度比蔗糖甜300-500倍,而且价格便宜,在食品行业中一般用于冷饮、饮料、果冻、冰棍、酱菜类、蜜饯、糕点、凉果、蛋白糖等食品中。
糖精钠在人体内不被分解,由肾排出体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
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五、三氯蔗糖三氯蔗糖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三氯蔗糖是安全、无毒的,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对食品中的三氯蔗糖的限量有规定。
造成三氯蔗糖超标的可能原因一是违规使用;二是原料带入;三是过程控制不严。
六、甜蜜素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ff8b1b2a0116c175f0e4864.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一、重金属超标及危害(一)铅铅是人体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积累,过量的铅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会酿成铅中毒,长期食用铅超标的产品,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甚至肾功能损害,铅对儿童的影响更甚,儿童对铅的吸收量比成年人要高几倍,当儿童的血铅浓度每100毫升达到60微克时,就会由智力障碍引起行为异常。
二、农药残留超标及危害(一)克百威克百威又名呋喃丹,是一种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水果中克百威残留限量值不得超过0.02mg/kg.但由于其杀虫效果较好,至今仍发现有违规使用的现象。
(二)氧乐果氧乐果属高毒杀虫剂,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
可以被植株的茎、叶吸进人体内,并可传送到未喷到药液部,而使在上面危害的害虫中毒死亡。
由于其高毒性,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三)毒死蜱毒死蜱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
可以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产品农药残留原因分析,原因违反农药使用规定,滥用国家明令禁止用于蔬菜水果的高毒和剧毒农药,或者违反安全间隔期规定,在接近收获期使用农药,就会在蔬菜中造成农药的直接残留。
(四)甲胺磷甲胺磷,一种内吸性很强、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
施用于生长期较短、连续采收的蔬菜,则很难避免因残留量超标而导致人畜中毒。
产品农药残留原因分析,原因违反农药使用规定,滥用国家明令禁止用于蔬菜水果的高毒和剧毒农药,或者违反安全间隔期规定,在接近收获期使用农药,就会在蔬菜中造成农药的直接残留。
三、兽药残留(一)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别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是一种三苯甲烷结构的染料,因其外观颜色呈孔雀绿而得名。
自被证实具有抗菌杀虫等药效以来,许多国家曾广泛将其用作驱虫剂、杀菌剂和防腐剂,以杀灭水产动物体外的寄生虫、原生动物和鱼卵中的霉菌等。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807e88e312b3169a551a4a6.png)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1、氯霉素氯霉素一种杀菌剂,也是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中将氯霉素列为在肉制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在肉制品中不得检出。
检出氯霉素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在养殖中非法使用。
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会使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且对人体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具有严重的毒害性。
氯霉素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常用于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曾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严重问题。
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动物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氯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
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CAP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Zero tolerance),即不得检出。
我国农业部已将氯霉素从2000年《中国兽药典》中删除,在《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规定》中规定可食部分不得检出。
2、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主要包括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属于广谱杀菌剂,预防和治疗畜禽的细菌性感染及支原体病有良好的效果。
鉴于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农业部规定了“该类药物在动物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μg/kg(以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之和计)”。
喹诺酮类药物若在人体内残留蓄积,可能引起人体的耐药性,长期摄入含有喹诺酮类药物的动物源食品,可引起轻度胃肠道刺激或不适,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大剂量或长期摄入可能引起肝损害。
3、镉(以Cd计)镉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酸价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的程度。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4批次糕点存在酸价超标的情况。
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夏季,受气候环境影响因素更大,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
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
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
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6批次糕点存在菌落总数超标的情况,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三、防腐剂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是食品添加剂,主要起防腐作用。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8个批次糕点存在超标问题,超标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四、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
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糕点存在铝的残留量超标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五、甜味剂
甜蜜素、糖精钠为具有增加产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允许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甜味剂。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糕点存在超范围使用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的情况。
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六、霉菌计数
霉菌在自然界很常见,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糕点存在霉菌超标的情况。
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