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最近读了怀特海教授的《教育的目的》,收获颇多。
教育有什么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正确地理解生活,过去的知识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的头脑聪慧,使我们能够自信地面对现在。所以,教育培养的人必须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人们奠定生存的基础,而文化为人们指引生活的方向,把人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这番话让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泥淖中的老师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过去,我们绞尽脑汁给学生传授知识,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即使搞一些实践,谈一些思想,做一些拓展,也是因为考试中有这样的题,我们在这些活动中关注的不是学生到底有什么真实的思想,他的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他当下生活的改变,而是他是否经过活动得到了考试中能得分的思想和能力,虽然有时候这也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考试要有的思想和能力我们老师都没有真正弄懂。教育沦为人生存的工具。文化?根本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列,或许我们自身就是一个没有方向的人,因为我们当初受的教育和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是一样的。经常遇到学生问我学习有什么用或学习某个具体的知识有什么用,而我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学习是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有人直言就是为了当官发财找美女。教育目的的庸俗使我们无论怎样折腾,教与学的过程都必然是索然无味的,教与学的方式都必然是枯燥无趣的,教与学的结果都必然是可笑无聊的。
因而,搞清教育的目的至关重要,它是根,决定着一切。真正弄清教育的目的,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老师自己就是一个过滤器,自然会想到首先要评价知识,即对学生理解当下的生活是否有用?怎样讲述或学习才能对当下的生活有用?然后我们就会对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的评估进行改造,教育才能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发展。我们就会在每一次学习教程中重视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表达,去与他自己的感觉、情感、希望和思维相联系,从而感到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老师就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剥离,学生也不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相区别,它们本身就是一体化的,是有机融合的,生活就是教育的全部源泉和内容,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学会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的。
随之而来的第二点也非常之重要。我们明了了教育的目的,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急功近利,总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怀特海教授紧接着就谈到了教育的节奏和自由与纪律的节奏。就像庄稼要成熟,必须经过四季的洗礼一样。一个人的成长,也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目的正确,而方法操之过急,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我们做得还少吗?我们可能受到一些不加分析的励志故事的影响,比如巴金十岁就能背《古文观止》,冰心十多岁就能通读《红楼梦》,所以认为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这样,于是,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这学那,使有些孩子苦不堪言;或者看到某些人大器晚成,就认为孩子小时候不用管,长大了自然就明白的认识,所以小时候孩子变成“任我行”,可劲玩耍。这两种想法和做法应该说都是盲目的。首先,没有注意到智力发展是有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要做的事情,错过了就永不再来。婴儿学习语言的时期错过了,就永不能学会语言,“狼孩”就是例子,所以,提前做和拖后做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按照智力发展的节奏,按照个体自身的特点,在正确的时间干正确的事情。
“浪漫——精确——综合”是智力发展三个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精确阶段是对知识系统精确阐述的阶段,代表知识的增加和补充,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接受一种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而综合阶段就是知识已经成为背景,人们在做事情时,不会再去想程
序和方法,而且是自然而然地按照正确的程序和方法去做,精确训练的结果正是要达到这种结果。这个阶段不仅是从宏观上讲人的智力发展的阶段,而是我们认识事物、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必然经过的阶段,一节课、一学期、一次活动、一个教育主题等都遵循这个循环周期,一个周期的终点构成下一个周期的起点,涡式循环,环环相扣。所以,老师不要轻视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必须按照这三个阶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比如教一篇课文,运用朗诵、图片欣赏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对课文的内容感兴趣,并从整体上把握住文本的中心和内容,精确阶段则要对文章的语言、构思、写法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对学生解答问题的语言进行规范性地训练,分析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对文章的词语、句子、段落、修辞、内容、写法、中心等进行准确地理解,而综合阶段最好采用迁移性的阅读或写作,先采用仿读或仿写的形式,逐步过渡到独立阅读或写作。现在老师教学对浪漫和综合阶段重视不够,一上课就直接进入精确阶段,对浪漫和综合阶段给予的时间和认真准备的程度均不够,造成课堂上老师讲授多,学生活动少,有效地提供可扩大视野见闻的材料少,有效地训练少,以至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不能有质量地发展和提高。怀特海告诉我们: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智慧,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也很容易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那么,何为智慧?智慧如何获得?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直觉经验更有价值。智慧高于知识。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因此,在学生刚开始接受教育时,我们应该更注重自由,当然这是外在的自由,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守住底线就可以了,不要过多地干涉,以免影响到他到智慧的好感。因为,在此时学生是茫然的,很容易把老师的纪律要求看成是知识和智慧本身,当纪律要求过严时,学生会对知识和智慧产生恐惧感。当学生对智慧和知识的本质有了一定认识,而且学习进入相对精确的阶段时,就需要加强纪律约束,因为此时学生容易被外在的,与智慧发展无关的东西影响,加强纪律要求,保证他的全神贯注。但是一定注意,纪律的约束还是外在的力量,它必须为学生获得智慧服务,不能以纪律本身为目的,在加强约束时,时时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感,自觉地遵守纪律。当学生发自内心地遵守纪律后,老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舞台,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智慧带来的乐趣。或者说,学生是否遵守纪律关键是老师是否提供了让他们感到愉悦的获取知识的方式,这是学生能否自觉遵守纪律的前提。
强化纪律有时是为了保证训练效果,但教育就是这么一件很难度的事情,过分的要求虽然可能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但知识的内在魅力也在这种要求中被抹杀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可能是只记住了枯燥的知识却缺乏灵性和感悟力;不强化纪律,必要的训练则不能保证效果,学生则油滑昏聩。所以,最好的纪律是自我约束,而这种纪律必须是让学生在浪漫阶段充分地享有学习知识的愉悦,充分感受到知识、思维和智慧的伟大魅力后,才能实现。
看来,要真正让学生走在“浪漫——精确——综合”的路上,关键是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开发,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专业知识的丰厚,更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为底子,还需要把诗、书、画、乐、实践考查等方面都有机结合在一起。而课程必须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发展智慧,对自己的生活有益。
怀特海教授的书博大精深,几乎是字字珠玑,掩卷难掩思,可能需要更多地阅读和体会才能有真正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