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合集下载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docx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docx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答案】 A【解析】分析: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解答:解: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A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A.给液体加热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C.闻药品气味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答案】 A【解析】【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标签未朝向手心,错误,符合题意。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docx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docx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word 版附答案)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下列各有关的叙述,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答案】 B【解析】【详解】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是因为加油站内有很多的油分子,油分子易燃烧发生爆炸,是利用了油的化学性质,故 A 错;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说的是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B 正确;C、铁生锈生成了一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 C 错;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是碱式碳酸铜分解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所以利用其化学性质,故 D 错。

故选: B。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读取液体体积C.气密性检验D.液体加热【答案】 C【解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D.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3.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酒精燃烧起来,灭火措施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 B.用水冲灭C.不管它,让它自然熄灭D.用湿抹布盖灭【答案】 D【解析】【分析】灭火原理:①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③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详解】A、用嘴吹时,气流带走的热量太少,不会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不到灭火目的,故 A 不正确;B、用水浇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扑灭后实验桌上到处是水,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故 B 不正确;C、酒精燃烧产生热量多,让它自然熄灭,可能会导致火灾,故 C 不正确;C、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故 D 正确。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考试题及答案_0.doc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考试题及答案_0.doc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5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钢能导电B.镁能与氧气反应C.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D.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酒精挥发C.钢铁生锈D.干冰升华【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评卷人得分5.下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倾倒液体C.过滤D.稀释浓硫酸【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通电发光B.石油分馏C.食物腐烂D.酒精挥发【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①氮气用于化工原料;②氦气用于飞艇;③氧气用于炼钢;④石墨作电极A.②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9.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B.充入稀有气体做彩灯C.天然气取暖D.用镁粉做烟花【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2.航天所用的燃料之一是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很难液化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3.下列有关水的变化,有一种变化不同于其他三种变化的是()A.水结冰B.水变为水蒸气C.水中溶解了糖D.水通电分解【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4.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铵和纯碱——水B.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15.如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信息的处理方法。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枝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杯子内会有什么现象发生()A.蜡烛燃烧不变,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更旺,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随着蜡烛的燃烧,杯子中的氧气越来越少,蜡烛的火焰会逐渐熄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使杯子内的气压减小,水就会进入杯子,液面上升;故选:D。

2.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⑥⑦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答案】B【解析】: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瓷质蒸发皿、燃烧匙、石棉网;集气瓶、量筒不能用于加热;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选B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城市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C.“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霓虹灯发光的原理是外电源电路接通后,变压器输出端就会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高压.高压加到霓虹灯管两端电极上时,使气体的电离.带电粒子与气体原子之间的碰撞,多余的能量就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这就完成了霓虹灯的发光点亮的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只是物质的形状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由空气、水、食盐到纯碱和化肥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是将自来水中的杂质与水分离属于除杂类,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氯化钠固体B.称量氯化钠固体C.量取水的体积D.溶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D、溶解时,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操作完全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DA.干燥氨气B.测定某溶液的pH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氨气显碱性,能溶于浓硫酸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A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B错误;C.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正对掌心,故C正确;D.NaOH易潮解有强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故D错误;答案为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A、用天平称量质量时应该左物右码,错误;B、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正确。

C、液体药品应该装在细口瓶中,错误;D、稀释浓硫酸应酸入水,错误。

故选B。

3.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的使用B.用铁矿石冶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D【解析】A、火药的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睛: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4.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word)1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word)1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word)1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净水B.海水晒盐C.干冰降雨D.粮食酿酒【答案】D【解析】【详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B.取用氯化钠C.量取水D.蒸发滤液【答案】C【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实验操作错误;B、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用药匙取药品,图中实验操作错误;C、量取水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以免高温的蒸发皿烫到手,图中实验操作错误。

点睛:蒸发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炼钢B.铜制作导线C.硫酸除铁锈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答案】B【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氧气炼钢,氧气具有助燃性;B、铜制作导线,具有导电性;C、硫酸除铁锈,具有酸性;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故选B。

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主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属于解释与结论;B、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属于解释与结论;C、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属于设计实验方案;D、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的分析;故选C.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A.给液体加热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C.闻药品气味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答案】A【解析】【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 .物体的运动状态D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空气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用铝作导线B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 .水加热能变成水蒸气D .氧气能支持木炭燃烧 【答案】D难度:容易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4.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木料制家具 B. 钢铁生锈 C. 汽油挥发 D.蜡烛融化 【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B.密度为1.573克/厘米3C.能溶于热水D. 纯白色晶体 【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6.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试管B .烧杯C .燃烧匙D .蒸发皿 【答案】B难度:容易 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8.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B. 均匀地被烧黑C. 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D.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9.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单元测试10.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7题)1.写出下列图示仪器的名称。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针B.胆矾研碎C.死灰复燃D.木已成舟【答案】C【解析】A、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胆矾被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葡萄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石油用于炼制汽油、煤油等燃料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氮气用作保护气D.盐酸除铁锈【答案】A【解析】A、石油用于炼制汽油、煤油等燃料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将各成分分离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利用其物理性质,正确;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利用了化学性质,错误;C、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错误;D、盐酸除铁锈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利用了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A。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将试管放在桌面上,把橡胶塞压入试管口,易导致压坏试管;B、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有很强的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腐蚀性太强,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正确;D、测待测溶液pH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的一端上,显色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会导致污染试剂。

故选C。

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 -2 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答案】B【解析】A、蜡烛燃烧时,温度升高,蜡烛会熔化,在顶端会形成一个装满了液态石蜡的凹槽,正确;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入的可燃物是蜡的蒸气,而不是水蒸气,错误;C、蜡烛燃烧时,液态的蜡要气化,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端汽化并燃烧,正确;D、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拿住火柴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正确。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错;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故C正确;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错。

故选C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炼钢B.铜制作导线C.硫酸除铁锈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答案】B【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氧气炼钢,氧气具有助燃性;B、铜制作导线,具有导电性;C、硫酸除铁锈,具有酸性;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故选B。

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下列实验操作中,操作完全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DA.干燥氨气B.测定某溶液的pH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氨气显碱性,能溶于浓硫酸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A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B错误;C.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正对掌心,故C正确;D.NaOH易潮解有强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故D错误;答案为C。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应用药匙取用,故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

点睛: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有如下三条: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答案】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故选C.3.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氯化钠固体B.称量氯化钠固体C.量取水的体积D.溶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D、溶解时,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完整版)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2.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矿石粉碎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焦炭用于炼铁D.石墨制铅笔芯4.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5.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量筒C.燃烧匙D.蒸发皿6.在化学发展史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D.门捷列夫7.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现象D.作出结论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

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9.伦敦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为-42.1 ℃,易液化B.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C.着火点为450 ℃,易燃D.无色气体10.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A.烧杯B.量筒C.集气瓶D.试管11.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放块状固体B.读液体体积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1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B.煤炭燃烧C.瓷器破碎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D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C错误。

2.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活性炭净水C.煤制煤气D.干冰降雨【答案】C【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A、海水晒盐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A错误;B、活性炭净水是将水和一些颜色、异味等可溶性杂质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B错误;C、煤制煤气是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了一氧化碳等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降雨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吸热使水蒸汽变成液态的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 -2 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答案】B【解析】A、蜡烛燃烧时,温度升高,蜡烛会熔化,在顶端会形成一个装满了液态石蜡的凹槽,正确;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入的可燃物是蜡的蒸气,而不是水蒸气,错误;C、蜡烛燃烧时,液态的蜡要气化,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端汽化并燃烧,正确;D、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拿住火柴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正确。

故选C。

4.量取液体时,某学生俯视读数为5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平视读数为3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docx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docx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 经典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大米酿酒C.苹果腐烂D.人的呼吸A.海水晒盐【答案】 A【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人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答案】 B【解析】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无气味的气体生成; B.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没有助燃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才是二氧化碳;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选 B点睛:鉴定物质时应根据物质的特性。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所有不助燃的气体的共性,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才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4.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答案】 A【解析】分析: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解答:解: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A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炼钢 B.铜制作导线)C.硫酸除铁锈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答案】 B【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

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选A2.“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3.实验室中配制100mL10%的稀硫酸,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托盘天平C.量筒D.玻璃棒【答案】B【解析】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液体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量取时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用烧杯和玻璃棒,没有用到托盘天平,故选B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A.给液体加热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C.闻药品气味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答案】A【解析】【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标签未朝向手心,错误,符合题意。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固体药品的取用时,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避免沾在试管壁上。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读取液体体积C.气密性检验D.液体加热【答案】C【解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D.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是化学性质,用于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气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作制冷剂;C 生石灰遇水,和水反应放热,化学性质,用作干燥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选A2.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A【解析】A.下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灰石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题关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可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据此分析判断。

3.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

读数为5时,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g的药品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称得的药品的质量大于5克。

故选C。

4.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下列各有关的叙述,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答案】B【解析】【详解】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是因为加油站内有很多的油分子,油分子易燃烧发生爆炸,是利用了油的化学性质,故A错;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说的是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C、铁生锈生成了一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是碱式碳酸铜分解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所以利用其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B。

2. “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祛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实验操作错误;B、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用药匙取药品,图中实验操作错误;C、量取水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以免高温的蒸发皿烫到手,图中实验操作错误。

点睛:蒸发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水利发电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答案】B【解析】A、牛奶变酸有新物质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力发电是通过水的流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粮食酿酒是将粮食发酵,该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B、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C、烧制陶瓷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燃烧,错误;D、冶炼生铁是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点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根据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答案】D【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食物被消化的时候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 人体的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煤气作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 水在冰箱里结成冰,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D。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

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选A4.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A【解析】A.下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灰石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走进化学世界》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氢氧化钠干燥气体B.食物腐烂C.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D.用汽油清洗油污【答案】B【解析】A. 用氢氧化钠干燥气体, C. 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D. 用汽油清洗油污,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本诗句中的烽火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诗句说的是一夜下了很多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本诗句写的是狂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本诗句主要是写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A、用天平称量质量时应该左物右码,错误;B、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正确。

C、液体药品应该装在细口瓶中,错误;D、稀释浓硫酸应酸入水,错误。

故选B。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经典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水果榨汁C.分离液态空气D.葡萄酿酒【答案】D【解析】【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没变,为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水果榨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没变,为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将液态空气中的液氮和液氧进行分离,物质本身没有变化,为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B.取用氯化钠C.量取水D.蒸发滤液【答案】C【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实验操作错误;B、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用药匙取药品,图中实验操作错误;C、量取水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以免高温的蒸发皿烫到手,图中实验操作错误。

点睛:蒸发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3.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要从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B.过滤时漏斗末端管尖要紧靠烧杯内壁C.烧得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D.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一定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答案】D【解析】【详解】A、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要从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末端管尖要紧靠烧杯内壁,故选项说法正确。

C、烧得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不一定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也可能是给液体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呈45度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该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错误。

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蜡烛熄灭不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空气的主要成分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实验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应吹灭并盖上灯帽B.量筒: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上,防止液体流出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托盘上【答案】B【解析】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不应吹灭并盖上灯帽,应用灯帽盖灭,以免失火,故A错误;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加热有可能使量筒炸裂,故B正确;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故C错误;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应直接放置在托盘上,以免腐蚀托盘,故D错误。

点睛∶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体积,胶头滴管应悬空竖直,药品不应直接放置在托盘上。

6.安徽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下列是省内四地市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其过程主要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芜湖汽车组装B.铜陵冶炼金属C.六安水力发电D.淮南开采煤矿【答案】B【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汽车组装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冶炼金属过程中,生成金属单质,是化学变化;C、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开采煤矿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B。

【点睛】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7.央视的“诗词大会”近年来火遍全国,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B.日照香炉生紫烟C.诸葛亮草船借箭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过程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正确;B、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过程中,烟雾缭绕,是因为物质的状态改变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错误;C、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错误;D.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8.使瓶口紧挨着容器口,边倒边看,让液体沿器壁缓缓地流入容器底部。

9.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10.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A B C D大图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题目要求选择双手离开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应观察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所以应选C项。

11.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枝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杯子内会有什么现象发生()A.蜡烛燃烧不变,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更旺,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随着蜡烛的燃烧,杯子中的氧气越来越少,蜡烛的火焰会逐渐熄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使杯子内的气压减小,水就会进入杯子,液面上升;故选:D。

1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高粱酿造食醋 B.焚烧垃圾发电C.铁矿石炼铁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答案】D【解析】A、高粱酿造食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焚烧垃圾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 -2 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答案】B【解析】A、蜡烛燃烧时,温度升高,蜡烛会熔化,在顶端会形成一个装满了液态石蜡的凹槽,正确;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入的可燃物是蜡的蒸气,而不是水蒸气,错误;C、蜡烛燃烧时,液态的蜡要气化,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端汽化并燃烧,正确;D、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拿住火柴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正确。

故选C。

14.下表列举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 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对火焰为什么向上解释原因,属于实验结论或作出假设,故A错误;B、用火柴梗在火焰中心1-2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B 正确;C、对火焰上方的黑烟是怎么产生的解释原因,属于实验结论或作出假设,故C错误;D、对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的解释原因,属于实验结论或作出假设,故D错误。

故选B。

15.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上下震荡洗涤试管 B.读取液体体积C.塞进橡胶塞 D.过滤【答案】B【解析】A、洗涤试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摆动B. 读取液体体积,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 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塞进橡胶塞,易将试管压坏;应拿起试管将塞子旋进试管; D. 过滤时应将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处,避免因滤纸破损导致过滤失败;选B17.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B.煤炭燃烧C.瓷器破碎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D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C错误。

18.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