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讲课讲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演示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271e24e581b6bd97f19eae7.png)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 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 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1.自然人
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 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 力
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
担民事义务贯穿 人的一生,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的资格。
能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地行使民 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
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 承权、人格权、身份权等。
1. 物权的概念
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 财产的权利,它既具有人对物的内 容,同时又具有直接对抗一般人的 效力。
2.债 权
债权是指债权人得请求债务人 为给付的权利。
3.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 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主要包括: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 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和商号权等。
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
责任
(三)民事行为制度
1.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3.代理
1.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 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 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依照法定的形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d8e6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2.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目录一、目的要求二、教学内容三、课堂点击四、互动教学五、名人名言六、问题探索第一节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第二节我国实体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1.行政法案例2.民法3.专利法4.商标法七、教学小结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充分认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教学内容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一)宪法概述1、宪法所谓宪法是指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它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宪法概述2、宪法的基本特征第一,宪法的内容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有特殊的规定。
教学内容(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内容(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人民民主原则;保障公民权利;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学内容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基本经济制度教学内容(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即国家的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的国体或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内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课件觉遵守法律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课件觉遵守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d7533c93bb68a98270fefa4c.png)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 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 调高效运转。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
2020/6/16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 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020/6/16
(二)民事主体制度
•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 1、自然人 • 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
2020/6/16
• ⑤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扩大。 在对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了“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的内容。
• ⑥“政治文明”首次写入宪法。 修宪中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 ⑦国家主席职权有所扩大。 增加了“进行国事活动”的内容。
• ⑧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目标。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 障制度。
2020/6/16
•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人民政府
• (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 最高-高级-中级-基层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的国家审判机关
–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2020/6/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 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 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 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_201228610120943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_20122861012094311](https://img.taocdn.com/s3/m/697ecdc9700abb68a982fbb7.png)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
产生: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副主席。 职权: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 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 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 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 发布动员令。
• 法人是具有民事 权利能力和民事 行为能力、依法 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 务的组织。
• 法人成立的条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 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 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 责任。
(三)民事行为制度 案例:
何为民事法律行为?
只有符合法律条件的行为, 才能够发生当事人所希望的法律 后果,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个: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九条: 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国家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
第三个: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共六条: 确认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非公 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等.
第四个: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完善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和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fdc75db584254b35effd3428.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2)债权 • 是指债权人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
特定行为的权利, 性质上属于请求权。
• (3)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成果依法所
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邻接 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 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1.我国的国家性质 • 2.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五)民事权利制度
• 1.民事权利的概念
•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 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 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 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格权、身份 权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 (一)宪法的特征
•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方面
•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
律更为严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1a1c306c85ec3a87c2c56c.png)
□是正当防卫还是犯罪?
<案例>
张某,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某村村民,其次子乙平时经常 因琐事滋事生非,还无端打骂其家人。2005年12月23日,乙到 其父母家并与其母发生激烈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怒骂 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 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后拿起扁 担朝乙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 砖头转身回来朝乙的颈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后张某和甲将 乙偷埋在自家林地……
问题:张某和赵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犯罪构成(constitution of a crime),又称为犯罪构 成要件,实际上就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的条件。根据我国 刑法理论,一个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 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 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他包括罪过(故意或过失)以及犯罪的 目的和动机.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 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 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而犯罪客观方面 的要件主要有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 因果关系及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
<案例> 行窃的偷车贼溺水,抓贼的民工是否应获刑?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 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 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1)防卫意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 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2)防卫起因。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不法侵害的发生和 存在,或者说,存在着现实的不法侵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思修第八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思修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a5efb4db76eeaeaad1f3301f.png)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 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 文化教育权; 特定主体权利;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税收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犯罪概述:犯罪构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 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 刑罚制度:刑罚的体系、刑罚的裁量 犯罪种类:十大类。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的概念、受案范围和参加人 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与受理、 第一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民事主体制度 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合同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的特征与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和当事人 民事诉讼程序: 审判程序、 特别程序、 执行程序。
武汉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讲课讲稿
![武汉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讲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d30670524de518964b7d9e.png)
武汉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发布时间:2012-12-17 20:41:36 【告诉好友】【返回上页】共点击:575次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亚里士多德学习目标第一,了解宪法基本知识,正确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特别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公民意识,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公民基本谘务,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和尊严。
第二,初步掌握我国的行政、民事、经济、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公民在这些法律关系中度尖有的权利义务,以便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学习方法通过对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积极参加各项法律实践活动,掌握我国宪法的概念、原则和特征,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了解国家机构体系,掌握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基本问题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条件。
5、简述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6、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哪些条件时方能有效?7、什么是民事权利?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8、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9、简述合同的内容。
10、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我国婚姻法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了哪些明确规定?12、夫妻间有哪些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13、结婚应具备哪些条件?14、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
15、简述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顺序。
16、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7、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18、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19、简述我国刑罚的种类。
20、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有哪些?21、简析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检、法机关的职权分工?案例分析1、2007年5月,某县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发出免去一位同志的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担任该职务的通知。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上)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上)](https://img.taocdn.com/s3/m/6d822427dd36a32d73758141.png)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科学部:张志刚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我国 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 要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正 确处理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 题,努力做到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 行公民义务,维护法律尊严,以适应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中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
2.1988年、1993年、1999年、 2004年修改 3.结构:由序言及四章组成,共138条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王某因谋杀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根据 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 ) A. 他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 他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 他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D. 他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A、B、D。很显然,C选项属于政
治自由,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依法 不再享有。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
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
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公民享有权利同履行义务是统一的
方成、方莹系兄妹。在方成14岁、方莹11岁的时候, 母亲不幸去世。父亲为了再娶,视他俩为包袱,经 常打骂,不给饭吃,不让回家。兄妹俩不堪父亲的 虐待,经常不回家,父亲不但不把孩子找回来,索 性把家门锁上,永远不让孩子回来。兄妹俩有家不 能归,无奈便离家出走,靠乞讨和捡破烂为生。现 在方成兄妹长大成人,他们靠劳动致富,不仅盖上 了新房,而且还买来了高档家电和家具,日子过得 很富裕。方成父亲见子女日子过得挺红火,就要求 方成兄妹俩每月付给30元赡养费,并说,如果不给, 就到法院告他们虐待老人。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a80f492dccbff121dd3683b6.png)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 法 规 定 的 基 本 权 利
平 等 权 (33条)
政 治 权 利 和 自 由 (34.35条) 宗 教 信 仰 自 由 (36条) 人 身 自 由 权 (37.38.39.40条) 监 督 权 和 取 得 赔 偿 权 (41条) 社 会 经 济 权 利 文 化 教
和一 切 个 组 人织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依法享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其宪法上相应的根据是宪法第41条:“由于国家机关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宪法修改程序最严格
(42.43.44.45条) 育 权 (46.47条)
特 定 主 体 权 利 (48.49.50条)
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 1、公民、国民和人民 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宪法第33条(1982年):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基本经济制度
单一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体即国 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 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权 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 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 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1787年
思修课件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思修课件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9eec62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2.png)
自觉遵守法律的意义
自觉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还保 护了个人的权益和自由。
自觉遵守法律的影响与益处
自觉遵守法律有助于个人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并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它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 力
要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加强法律教育、提升法律意识, 以及加强法律的பைடு நூலகம்训和宣传等。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 律
在第八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概念和特点。还将探讨法 律制度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我们将分析自觉遵守法律的 重要性、影响与益处,并讨论培养自觉遵守法律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法律制度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权益。了解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对我们每个人 都至关重要。
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制度是一套由国家制定和执行的规范,以管理社会行为并维护公平和正 义。它具有普遍适用性、明确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
法律制度由法律法规、法律机构和法律程序组成。这些要素相互配合,确保 法律得到执行和维护。
法律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法律制度确保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保护了人民的权益和自由。它为公正和合理的行为提供了准则,有助于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思想道德修养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bb5ad5360cba1aa811dacf.png)
行政行为
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 权力针对行政相对人 具体行政行为 作出的、能够产生一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 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主体依法对具体 事项或特定个人,具 体适用行政法律规范 作出处理决定的行为。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民事主体制度 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合同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宪法的基本原则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 人民主权原则 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律效力最高 法治原则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民主集中制原则 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 严格
二 、我国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
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 参与人的参加下,以 审理、判决、执行等 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 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 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 的总和。
民事诉讼的管辖与当 事人
民事诉讼程序
审判程序 特别程序 执行程序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的管辖、回避、辩护和代理 刑事诉讼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 讼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 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 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 活动。
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与受理
第一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8章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8章1](https://img.taocdn.com/s3/m/1f359e8c8762caaedd33d4c2.png)
被继承人死亡
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
案例: 索某是某大学教授,早年丧妻,有一子一女,均已结婚, 并都与索某住在一起。但儿子、儿媳总吵着要分家另过,索某 无奈,只好给了儿子5000元,让他们分了出去。此后索某生活 一直由女儿照顾。在女儿、女婿出国进修期间,索某心脏病突 然发作住院,但其儿子、儿媳却装作不知道,全由邻居肖某一 家照顾。索某在病危期间,请来了两名医生作证,亲笔立下遗 嘱:自己死亡,将其22000元存款,赠给学校作奖学金15000元; 赠给邻居肖某1000元,留给女儿6000元,取消了儿子的继承份 额,并委托学校代为执行。索某去世后,学校按其遗嘱处理遗 产时,索的儿子却表示坚决反对,说他是法定继承人,遗产应 由他和妹妹平分,不能给学校和肖某,于是向法院起诉。请问: 这起纠纷应如何处理?
案例:邹某早年丧妻,有长子甲、次女乙和三子丙。甲、乙已结婚, 乙在外地居住,丙只有14周岁。邹某、丙和甲夫妻共同生活。邹某因 偏爱儿子,于1983年5月立下亲笔遗嘱,决定其死后,全部遗产存款2 万元和房屋1套由甲与丙继承。 但甲在其妻挑唆下,对邹某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不闻不问,邹某 被迫搬到外地乙家居住,受到乙夫妇的周到照顾,遂又立下亲笔遗嘱, 决定将其1万元存款给乙,房屋1套给未成年的丙。 1983年8月邹某病重住进医院,正值此时,丙和同学打架致残,甲 对邹某的病情毫不关心,邹某极为恼怒,在其弥留之际,当着3个医 生的面立下口头遗嘱,将其所有遗产由乙1人继承。邹某去世后,甲 持其父自书遗嘱,乙根据邹某的口头遗嘱均要求继承其父遗产。 问题: 1、邹某的口头遗嘱是否有效? 2、邹某的遗产应依哪份遗嘱继承? 3、若邹某对第二次遗嘱进行了公证,邹某的遗产应如何继承?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fc55df11a8114431b90dd860.png)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原则
•议行合一原则 •法治原则 •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原则 •保护公有制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原则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Biblioteka 务(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⑤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2)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第21条)
① 起因条件:现实的危险存在 ② 时机条件:危险正在发生 ③ 主观条件:为使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④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三)刑罚适用
1、刑罚体系: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附加刑
主刑
刑罚
剥夺政治权利
以和平、诱骗的方式,拐卖成年男子。
根据目前的刑法,该行为不构成拐卖妇女、
儿童罪,而是无罪。否则,将违背罪刑法
定原则。
(二)犯罪理论
1、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重点把握刑法13条和犯罪的三大基本特 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 性)。
2、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主体、在什
么样的主观心态支配下、实施了什么样的危害
依法纳税的义务
四、我国宪法的实施
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 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必须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确保宪法的实施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 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返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八](https://img.taocdn.com/s3/m/d1a05473f46527d3240ce056.png)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家结构形式 3.国家结构形式
4.经济制度 4.经济制度
2012-5-13 7
(三)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权与人权 1.公民权与人权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分析事件中司机和学校的法律责任。 分析事件中司机和学校的法律责任。
追踪:据《新快报》报道 ,司机薛志军逃逸11天后 追踪: 新快报》 司机薛志军逃逸11天后 11 的11月26日,已于江门被抓捕。 11月26日 已于江门被抓捕。
2012-5-13 27
三、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如何追究本案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本案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由学校赔偿 民事责任--由学校赔偿 -行政责任--对学校暂缓办理年审或取消办学 行政责任--对学校暂缓办理年审或取消办学 -资格;或撤换校长;或终身吊销司机驾驶执照。 资格;或撤换校长;或终身吊销司机驾驶执照。 刑事责任--追究司机过失杀人罪或故意杀人 刑事责任--追究司机过失杀人罪或故意杀人 -取决于小溪的死亡时间)。 罪(取决于小溪的死亡时间)。
2012-5-13 5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2.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2012-5-13 6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参考答案: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 其他基本法也从不同角度确认了这一原则。因此,任何公 民的违法行为必须毫无例外地依法平等得受到追究和制裁,该劳 模也不能因为曾经有功于国家和社会而违反这一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教案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教案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ad687d27910ef12d2bf9e7c6.png)
(一)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它法律更为严格。
《孙志刚事件与宪法效力》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宪法概述: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重点难点
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培养健康的法律心理,努力做到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维护法律尊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六)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8](https://img.taocdn.com/s3/m/4944f977a300a6c30c229f9d.png)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3.故意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 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 犯罪状态。
犯罪预备:犯罪准备状态 犯罪未遂:犯罪被迫停止状态 犯罪中止:犯罪自动停止状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三)刑罚制度 1.刑罚体系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 (4)驱逐出境 2.刑罚的裁量 (1)累犯 (2)自首 (3)立功 (4)数罪并罚 (5)缓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1.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 2.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 3.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七)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 议。《合同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 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作出了 明确的规定。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优越性?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4.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 益的意义。
(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1.国家行政机关 2.公务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八章-了解法律制
度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发布时间:2012-12-17 20:41:36 【告诉好友】【返回上页】共点击:575次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亚里士多德
学习目标
第一,了解宪法基本知识,正确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特别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公民意识,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公民基本谘务,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和尊严。
第二,初步掌握我国的行政、民事、经济、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公民在这些法律关系中度尖有的权利义务,以便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学习方法
通过对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积极参加各项法律实践活动,掌握我国宪法的概念、原则和特征,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了解国家机构体系,掌握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基本问题
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条件。
5、简述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
6、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哪些条件时方能有效?
7、什么是民事权利?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8、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9、简述合同的内容。
10、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1、我国婚姻法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了哪些明确规定?
12、夫妻间有哪些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
13、结婚应具备哪些条件?
14、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
15、简述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顺序。
16、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7、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8、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19、简述我国刑罚的种类。
20、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21、简析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检、法机关的职权分工?
案例分析
1、2007年5月,某县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发出免去一位同志的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担任该职务的通知。
在县人大常委会还没有讨论这两位同志的任免事项时,县政府就发出了任命拟免去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同志为县农委委员的通知,县委一位负责同志也找拟任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同志谈话,让他离职就任。
对于这种不按法定程序任命干部的作法,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县委提出了意见。
县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随后,县委与县政府分别撤销了原来发出的通知。
问: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哪些有关规定?
2、甲某和乙某是邻居、朋友,两人经常相互帮助,某日,甲请乙上山用驴子邦他拉柴,在装载过程中,驴子抬脚把乙某踢下山坡,甲马上把乙送到县医院,吃、用、医疗等费用全由甲承担。
但乙某终落了个二级残废,出院以后,乙某将甲某告上了法庭,要求甲某一次性支付给他生活费和后续医疗费共5万元。
请问:
(1)此案在民法的调整范围内吗?为什么?
(2)结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民事责任原则谈谈此案怎样处理,并说明理由。
3、张某在一风景区旅游,爬到山顶后,见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顶悬崖边上,目光异样,即心生疑惑。
该女子见有人来,便向悬崖下跳去,张某情急中拉住女子衣服,将女子救上来。
张某救人过程中,随身携带的价值2000元的照相机被碰坏,手臂被擦伤;女子的头也被碰伤。
张某将女子送到山下医院,为其支付各种费用500元,并为包扎自己的伤口用去20元。
当晚,张某住在医院招待所,但已身无分文,只好向服务员借了100元,用以支付食宿费。
次日,轻生女子的家人赶到医院,向张某表示感谢。
问题:(1)张某与轻生女子之间存在何种民事法律关系?
(2)张某的照相机被损坏以及治疗自己伤口的费用女子应否偿付?为什么?
4、金某、杨某两人原同在云台大岛养殖场从事水产养殖,2000年5月至9月间杨某多次从金某处购买鱼饲料,在支付部分款项之后,余款l0068元一直未付,在金某的多次催要下,杨某出具了欠条一份,双方口头约定于2000年底付清。
到期后,杨某以饲料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给付余款,金某在催要无果的情况下于2005年1月份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依照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金某于2005年1月份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了诉讼时效,丧失了公力救济权,法院遂依法判决驳回了金某的诉讼请求。
根据上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开始计算?本案中应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2)《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的效力是如何规定的?
(3)结合本案的案情,谈一谈你对诉讼时效的认识。
5、李某在湖南工作,将座落在济南的祖遗房屋二间借给王某使用。
王某自住一间,将另一间租给宋某居住,每月租金500元。
后来李某得知此事非常不满,王某声称,房屋借给我后,如何使用我有权利。
因此,李某起诉法院,要求收回借房并请求王某支付出租房屋所得的2500元租金。
试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6、甲丧偶,有四子均已成家各有子女,并与甲分家单过。
一日,甲同长子乙乘车外出,坠入山涧双亡。
甲有一笔财产。
问:
(1)此案当如何继承?
(2)乙妻和乙子应各得多少?
(3)若有证据证明乙先于甲死亡,乙妻和乙子又应各得多少?
7、某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
后其父再婚。
某甲与其继母乙格格不入,造成父子关系也较紧张。
后因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
几年后,甲父死亡,临终留下遗书:要求把其存
款平均分给甲、乙及其与乙的儿子丙。
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存款的1/3分给甲,声称甲与其父已脱离父子关系,已无权继承其父遗产,并将该存款取走。
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试析本案应如何处理。
8、2008年,甲因脑血栓不治死亡。
死前甲立有一遗嘱,赠将其存款5万元赠送给邻居张某。
另有遗产继承问题上,在英国的儿子丁来电报说明。
甲曾当着其一位好朋友的面说,其死后全部遗产由丁继承。
问:(1)本案中有哪些人享有继承权?为什么?
(2)如何认定甲所立遗嘱的效力?为什么?
(3)甲的遗产当如何分配?为什么?
9、被告人赵某、男、32岁,农民。
赵某于2008年10月某日晚11点钟左右拿着锯子到离家3里地的集体树林中偷砍松树,准备自己修房子用。
赵某在树林中锯树的声音被另一过路的农民李某听见,因为光线暗淡,看不清锯树的人,李某便向有锯树声音的方向走去,当走到距离赵某锯树六、七米远的地方时,这时赵某刚好将树锯断,树倒下时树干正好打中李某的头部,李某当即死亡。
问:赵某对自己的行为造成李某死亡的结果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10、李某(男)与张某(女)热恋,后李提出分手,但张不同意。
某日,张跑到李家,与李言谈不和发生争吵。
张在李家里当着李的面喝下自备的敌敌畏农药。
5分钟后,李见张的嘴角流出唾沫,即独自锁门外出,后张被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问:李对张之死,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11、某日,被告人丁某(女,15岁)骑自行车回家,行至一坡路时,因车速过快,撞着同方向行走的李某左脚的左侧。
丁从自行车上摔倒,将李压倒在身下。
丁即将李送往医院但李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
问:丁某应否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实践活动
1、假如我是法官
提示:参加当地人民法院对案件审理的现场旁听活动,并设想一下,假如我是法官司,我将如何判决。
2、为法制建设出谋划策
提示:利用寒暑假,在你的家乡进行当地居民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调查,并就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