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结构与艺术特色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在战后的特殊背景下,以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城市中各种人物的命运和心态。
本文将从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围城》进行分析。
小说的结构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对称性。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围城,下半部分脱围。
而每一部分又可以再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半部分围城,上部分主要描写了贾平凹以及他身边的人物在围城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以及他们的思想变化;下半部分脱围,下部分主要描写了贾平凹脱离围城后的经历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两个部分互相关联,上半部分揭示了围城下的人心动态,下半部分则展示了脱围后的人们在新环境中的苦恋与困惑。
小说的结构还体现了双线叙事的特点。
一条线索是主线叙事,即贾平凹脱围的经历。
另一条线索则是贾平凹的身边发生的事情。
两条线索交替出现,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画面。
贾平凹脱围的经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通过回忆、插叙等手法,将各个人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这种双线叙事的结构模式,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多样,读者可以在不同层次上感受到不同的心理冲突和思想变化。
《围城》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人性的揭示和对围城心态的思考上。
小说通过对贾平凹等人物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迷茫和无奈。
贾平凹这个角色典型地展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动态变化,既有对围城的痛恨和抗争,又有对围城的适应和沉默。
小说对围城现象进行了剖析和讽刺,暗示了人们在物质社会中所受压迫和束缚,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困境中的思考。
《围城》还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心理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活,通过他们不同的对话和行为,反映出人们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虚伪、无聊和自私等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种幽默的叙述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思想和现实。
《围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模式和幽默的叙述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和困境,对现实人性进行了深刻思考。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鲜明的结构模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我们来谈谈《围城》的审美意蕴。
小说通过方鸿渐这一形象,揭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迷茫。
方鸿渐在小说中代表了一类在现代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知识分子,他们既有思想的独立和追求卓越的渴望,又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种种难题。
小说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告诉我们,在围城里,人们往往陷入追求安逸和舒适的生活,而放弃了对于内心真正渴望的追寻。
小说中的结构模式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通过方鸿渐的经历和选择,作者传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呼唤,呼唤人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追寻自己内心的真实。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钱钟书通过方鸿渐这一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展开,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通过小说中的结构模式和情节铺陈,作者传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呼唤,呼唤人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追寻真实的内心。
这使得《围城》成为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之作。
【现代文学】钱钟书的《围城》的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钱钟书的《围城》的艺术特色
1.注意选择和营造艺术画面。
作者以方鸿渐的生活为主线,采用大幅度“移动式”的构图法,精心地把所需要的画面恰如其分地摄入读者的视野。
小说的舞台初是在大洋的轮船上,在香港,继而又在上海,后又从上海移到抗战后方一个小城,最后又转回香港与上海,将上海沦陷区的骚动和奢华,战时后方的凋零百态,相互转换,连成一体,显现了当时中国整体的形象,并与主人公的生活历程相契合,具有序列性和连续性。
2.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
《围城》中集纳了各界面目的角色近七十人。
当作者半是嘲讽半是悲悯的调侃时,联想特别活跃,行文流水,不能自休。
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通过一些画龙点睛的动作和对话来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很少直接大段大段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但个个是惟妙惟肖,有时又仅仅是寥寥几笔,便神态逼真地透露出人物在特定场合中微妙的情绪变化。
3.含蓄、幽默而又深邃、精警的语言。
《围城》属于讽刺文学,对畸形社会中那些令人作呕的污浊景象,作者以无可隐忍的鄙视和憎恶之情,进行了暴露和批判,并尽情挥洒着那种博引经传、融汇中西、联类无穷的超越具体描写对象驰向更广阔思维空间的讽刺幽默笔触,创造出一种由博识、睿智、谐趣构成的有智性之美的审美世界以及妙语连珠和巧喻迭
出、纵横恣肆的独特文体。
常见的是作者往往涉笔成趣,让那些锋利而隽永的巧喻脱口而出。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风气以及人性的讽刺揭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诞与虚伪。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围城》的讽刺艺术进行浅析。
小说运用对传统文化进行讽刺的手法。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传统封建社会的背景,通过对这一背景的描写,作者对封建家庭、宗族关系、婚姻意识等传统观念进行了讽刺。
例如小说中的罗老师就是一个身世卑微、在社会上地位较低的人,但他却通过与嫂子的婚外情获得了高人一等的地位,这种颠倒的伦理观念与社会道德引发了读者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小说通过对社会风气的讽刺,展现出了社会的种种荒诞与虚伪。
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既不甘于当赤脚医生,也不甘于与现实妥协,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最终迷失在荒诞的社会中。
小说通过对方鸿渐的描写,讽刺了当时社会人们只顾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感、道德底线,以及对真实的逃避和迷茫。
小说通过对人性的讽刺,揭示出了人们虚伪的本性。
小说中的各个人物都有着自私的一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背叛亲人、朋友甚至国家。
例如陈清扬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选择了离家出走,父亲为了个人的面子而不肯讨债,这些都体现了人性的丑陋一面。
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虚伪的,比如方鸿渐的姑姑王夫人,她对方鸿渐表面上关心爱护,实际上却只是为了控制方鸿渐,让他按照她的意愿去行动。
《围城》通过讽刺的手法,以小说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荒诞与虚伪。
通过对传统文化、社会风气以及人性的讽刺,作者剖析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并对人们进行了思考和警示。
这种讽刺艺术的运用不仅使小说更加深入人心,也使读者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结构与艺术特色
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结构与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提要:《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
我认为它是一部有着多重意蕴的小说。
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犀利生动的笔触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群进行刻意描绘,表现了他们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展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的文人的宿命感,预见了以家庭为本位、以传统文化和迷信为一体的旧的中国社会崩解的必然趋势。
全书语言风格独特,讽刺与幽默的独具匠心的应用,使读者观之不禁捧腹大笑,人物和对话生动、心理描写细腻、人情世态观察的深刻,写得饱满而妥当,令人耳目一新。
零星片段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说的气氛却是悲凉而愤郁的。
当然,作者在写作时是以一种超越的态度和幽雅的情趣,以幽默的方式、诙谐的情绪来接受中国社会崩解的这种必然趋势。
在滑稽中,目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僵硬对立被消解了,体现出智者的悲悯和感伤,透露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惊奇。
关键词:钱钟书其人、主题、批评、艺术特色一、从作者的生平入手知人论世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角度,研究《围城》当然的先读钱钟书,对钱钟书历来褒贬不一,如蒋宴说:“他的小说过度流露出文人气,看不到知识分子的文化承担;他的诗则有南宋江湖派的浮滑,出手太容易。
”另一方面,胡适、张中府、冯友兰、金岳霖、朱光潜等人对钱钟书有过高度评价。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身于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记忆力过人,观察敏锐,熟读经书子集,在年轻时期,他便成为一名出色的旧体诗诗人。
1929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考取英赓款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的副博士学位,然后与其妻杨绛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
直奔昆明西南联大,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28岁),沦陷在上海。
4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44—46年《围城》完成。
79年《管锥编》出版发行。
总体而言,钱钟书是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即精于学术,又精于创作,即擅长旧体诗又能撰写白话小说,即深知中国传统文字、文学与文化又熟悉西方文字、文学与文化的少数人之一。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
《围城》是当代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47年开
始创作,1953年完成。
该小说以沪上知识分子贾平凹为主人公,通过叙
述他在与外界的关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矛盾,揭示了围城的主题。
《围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
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主题、叙事方式、人物塑造等方面来探讨《围城》
的艺术特点。
其次,叙事方式独特。
《围城》采用了复杂的叙事技巧,既有第一人
称叙述,也有第三人称跳跃叙述。
小说采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叙述方式,通过对比和对话,以及回忆和预示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叙事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小说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张力,读者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综上所述,《围城》作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它
以围城为主题,探讨了人的自由意识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复杂
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张力十足;人物塑造鲜明,通过对人物的
描写和对话,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同时以讽刺的方式对社会和人
性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围城》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我”全局的叙述,讲述了一个最终失去了自我的知识分子在婚姻选择上的喜悦、矛盾、纠结和终极选择,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人生智慧。
从结构上来看,《围城》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线性结构,这种结构模式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小说的审美意蕴。
小说一开始以“我”入手,把一个初出茅庐的知识分子置身于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婚姻市场中。
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我”和其它人的对话、咀嚼以及与父亲的互动来刻画“我”这一角色的性格和心态,引出三位女子:孔慕青、陈淑芝和孙小姐。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强烈的意象描绘出这三位女子的形象和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比与归纳,使得“我”对自己的婚姻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接着,小说进入了中间部分,也是小说的看点所在。
作者展现了一个充斥着现实残酷和想象幻境的婚姻市场。
在这里,“我”经历了一场有趣而又荒诞的婚姻“大戏”,而陈淑芝、孙小姐和孔慕青之间的角力和争斗更是折射出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婚姻困境。
在这样的情景下,小说中的各个人物都开始否定自己的婚姻选择,质疑生活中的种种价值观。
作者以幽默的方式描绘这一场面对市场婚姻只感到无助而又无可奈何的现实场景,也反映出一个个个体在错误的选择中反思自己的人生。
最后,小说进入了结尾部分。
在这个部分里,“我”最终回归到了“单身”状态。
但这一结局并非是美好的,而是内心中的一种失落和颓废,或者说是对现实的疏离感和对婚姻失去信心的体现。
小说后面还有父亲自述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父亲的心理变化,透露了他对“我”这一儿子的思考。
最后,钱钟书先生以阿Q的精神探讨了人们对现实难以面对时所采取的“幽默”态度。
《围城》的三部分各具特色,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更是紧密的,这种结构特征无疑增强了文本的内在意蕴。
在整个小说的结构中,从开始到结束,作者始终以“我”为线索来进行叙述,使得小说看似只是一个个人的经历,实则却暗合了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普遍困境和心路历程,展现出人类文明面对思想和价值的挑战和变化时的审美观点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在叙事中使用了多种语言和文学形式,呈现出了多重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
一、结构模式整部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主线故事的情节,插叙的历史事件和哲理闲话以及角色内心的独白。
主线故事描述了珍妮与钱钟书的婚姻生活,包括他们相识、相恋、婚姻以及婚姻面临的各种困境和危机。
在这个层次的结构中,小说呈现出了现实和虚幻、生活和艺术、爱情和婚姻等多重关系和矛盾。
插叙的历史事件和哲理闲话则是通过章节之间的穿插安排,给主线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扩大了小说的视野和内涵。
角色内心的独白则是通过写实手法展示了每个角色的思想、心理和情感状态,这种内心景观的展示使得小说显得更为细腻深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背景。
二、审美意蕴1. 关于爱情和婚姻小说中主要以珍妮与钱钟书的婚姻为描写对象,通过揭示其中的矛盾和危机,反思了婚姻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情是纯粹的情感体验,而婚姻则是一种社会约定的制度,当婚姻变成一种束缚和负担时,爱情也就变得苍白无力。
2. 关于现实和幻想小说中的城墙是一个重要的隐喻,它象征着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建造的心理墙壁。
城内的人繁华美丽,城外的人贫穷落后,但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真正的,城外的人同样拥有美好的梦想。
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打破自己的城墙,追求真实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3. 关于生活和艺术小说中的许多场景、人物和对话都充满了哲理性的深度,作者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索。
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事手法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表达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作者指出,艺术是生活的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总之,《围城》以其独特的结构、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它通过对人生困境的探索和对人性的审视,展现了人类精神的深度和复杂性。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和人性弱点。
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为单位,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在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经历,展现了一幅充满讽刺的社会画卷。
小说的结构模式非常独特,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蕴。
《围城》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整体结构、章节结构和情节结构。
整体结构上,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作为总体的时间框架,形成了小说的整体结构模式。
这种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但能够展现出主人公方鸿渐一系列的经历和转变。
通过这种设定,小说营造出一种紧凑、连贯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紧跟故事发展,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和困境。
章节结构上,小说分为共十二章,每章的题目精心设计,反映了章节内容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天过敏症》揭示了方鸿渐对自己婚姻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第四天豆腐西施》则暗示了方鸿渐在工作与社交中的尴尬处境。
每章之间通过紧密的联系和对比,展现了方鸿渐三天的酸甜苦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情节结构上,小说通过方鸿渐和他周围人物的互动展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主线情节是方鸿渐与他的妻子杨霜的婚姻状况,从相识相爱到婚姻破裂的过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困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小说还涉及到政治、社会和家庭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如方鸿渐在国立大学和社会上的奋斗,杨霜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等等。
这些情节通过巧妙的安排和对比,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整体而言,小说的结构模式有着优雅而巧妙的设计,既紧凑又连贯。
通过周末三天的时间框架,十二个章节的划分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钱钟书成功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
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隐喻意象,使得作品深入人心,并引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读者在欣赏小说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美的审美体验,又能思考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含义。
《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无疑是精妙的,令人钦佩的。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男主角方鸿渐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现状。
本文将从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围城》进行浅析。
一、结构模式《围城》的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内圈外圈”的对称结构。
在小说中,内圈代表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交圈子,而外圈则代表的是草根人士的生活圈子,这两个圈子之间通过方鸿渐这个中间人进行衔接。
小说中通过刻画这两个圈子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对人性和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内圈的知识分子阶层通过自我封闭和物化自己的形象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利,而他们对于草根人士则显得冷漠和不屑一顾。
外圈的草根人士则反其道而行之,对知识分子阶层感到排斥和反感,认为他们自命不凡,缺乏真正的人性关怀。
这种对立和冲突的状态在小说中不断表现出来,直至小说的结尾,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
在小说结构方面,钱钟书先生采用了对称结构的手法,使得小说的结构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对立关系。
在小说的开头,外圈的草根人士通过纸条来传达信息,表达自己的不满和不满足。
而在小说的结尾,同样是纸条的形式,内圈的知识分子阶层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种对称结构的手法,既体现了作品对于知识分子和草根人士之间的对立关系的深刻认识,也抒发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人性渐失的悲愤之情。
二、审美意蕴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通过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状。
方鸿渐的成长经历,既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于现代文明进程的反思。
在当时,人们由于受到文化冲击和精神分裂的影响,往往面临着失落和迷茫。
另外,在《围城》中还表现了一种对于婚姻观念的探讨。
小说中男女主角方鸿渐和孙小姐,就都遭遇了婚姻中的种种挫折和磨难。
在婚姻压力下,两人的心灵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也暴露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弊端。
综上所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不仅呈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现状,更通过对于知识分子阶层和草根人士之间的对立关系的描绘,对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作者钱钟书以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复杂。
而《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更是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和探索。
本文将从《围城》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我们来谈谈《围城》的结构模式。
《围城》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主人公苏小小的视角展开故事。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讲述了苏小小与方鸿渐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两人在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最后一部则以苏小小的表妹苏菲为主线,阐述了更多的家族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理念。
在结构上,《围城》以时间线索为主线,交织着主线和支线,使整个故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层次和张力。
钱钟书在故事叙述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回忆、插叙和对话,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具有代入感。
通过这样的结构模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变化,也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和感染。
我们来探讨《围城》的审美意蕴。
《围城》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荒诞。
作者透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揭示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钱钟书对言语和文字的驾驭,以及对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敏锐,也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审美意蕴方面,《围城》以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为主线,贯穿了整个故事。
作者通过对方鸿渐和苏小小之间的情感纠葛的描绘,呈现了爱情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人性的自私和软弱。
在对家庭和社会的描绘中,也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矛盾,从而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的浅析,我们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既得益于其精妙的结构模式,又得益于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和思考,《围城》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也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思想营养和文学情怀。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它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上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矛盾。
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揭露,使得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围城》的结构模式以及其审美意蕴是这部小说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对《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可以从《围城》的结构模式入手。
小说以城市为主要场景,表现了主人公方鸿渐在家庭、学业和事业等各个层面上的困境和纠结。
小说将方鸿渐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加以了深刻的揭示和描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在小说的结构上,钱钟书先生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通过巧妙的叙述结构,使得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得以层层展开,增加了小说的悬念和吸引力。
我们可以从《围城》的审美意蕴方面进行分析。
小说以讽刺与幽默的笔调,表现了上层社会的虚伪、浮华和内心的空虚。
方鸿渐自知自己并非完美,却常常沉迷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无法明了自己的生活处境,这种悲喜交织的心理状态,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种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剖析,使得小说具有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特色,富有深刻的审美意蕴。
小说的语言运用也是其审美意蕴的重要体现。
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小说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意蕴深度。
尤其是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语言构造和节奏感非常出色,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更好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社会现实的丰富多彩。
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部小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围城》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审美意蕴,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抨击和反思,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
小说对人性、现实和理想的探讨,也使得它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对后人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启发。
《围城》无疑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它在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方面的精彩呈现,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为经典的小说,也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故事情节短小精悍、人物形象深刻细腻的特点著称,以及未竟的爱情故事和贴合时代特点的批判思想和态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这部小说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则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围城》的结构模式是对称式的,即全书由中间一系列章节所组成的对称轴左右对称。
这种对称式的结构设计更有序、紧凑,有助于将整个小说的内部精致地形成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故事线索。
此外,对称式的结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陷入小说的情节,深入了解故事、角色和情感。
通过这种结构,钱钟书的表达能力越发精准流畅,使得整部小说更加流畅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围城》的对称式结构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称式组织,它还融合了对比式的思想、主题及文本特征,表现了“围城”这个主题的辩证性,达到了青年人内心的控制与解放之间的博弈效果。
这种对比思想的体现使《围城》更加具有内在的深度,也为读者带来了更深刻的思考。
另外,《围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拼贴式的小说。
作者采用了众多的抒情诗句、谚语和寓言故事,这些元素在补充主线情节的同时,更加深度了小说的意义内涵,塑造了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通过小说的拼贴效果,也让钱钟书在时代思潮方面更加独具眼光,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风貌。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围城》最大的审美意蕴在于揭示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在围城中防御外面的诱惑和物质于内心素质之间的内在博弈中形成的。
钱钟书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婚恋经历及其心理活动,展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的迷茫博弈,以及其获得成长和自我行动的历程。
这种审美意蕴不仅仅深刻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在世界,也涵盖了当代的价值思考和道德价值观。
总结起来,钱钟书的《围城》以对称式结构、对比式思想和拼贴式设计为特征,将现代人的情感内心、道德思想和价值追求透彻地描绘;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演变描绘,塑造出了一个现代青年的自我挣扎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使之成为经典的现代文学之一。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婚姻为主题,揭示了以婚姻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展示了近代中国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世界。
《围城》的结构模式十分独特,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对比和悖论的审美意蕴。
我们来看《围城》的结构模式。
小说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前传部分,主体部分和尾声部分。
在前传部分,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的描写,使读者对主要人物及其家庭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主体部分则是小说的精华所在,描写了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生活和社会生活,展现了他在围城中的挣扎和矛盾。
在尾声部分,作者以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的对比,为小说做出了巧妙的收尾,也表达了对婚姻制度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在《围城》的结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对比和悖论的审美意蕴。
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不同家庭、不同境遇的对比,展现了各种矛盾和悖论。
方鸿渐和白萍的婚姻,就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挑战和对比。
小说中也反复出现了城市和乡村、现实和理想、传统和现代等对比,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丰富和深刻。
小说的结构中还蕴含着一种悖论的审美意蕴。
在小说中,作者反复强调了“围城”这一概念,意味着人们在婚姻和社会中都像是被围困在一个城市中一样,无法自拔。
在这种悖论之中,人们常常在自己的内心和外部环境之间徘徊,陷入一种迷茫和矛盾之中。
这种悖论不仅体现在小说的结构上,也贯穿于整个情节和人物的塑造之中,赋予了小说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围城》的结构模式非常独特,作者通过对比和悖论的手法,展现了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
通过这种结构模式,小说不仅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也使读者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围城》以其独特的结构模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围城写作特色
围城写作特色《围城》的艺术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一、独特的语言风格:1、《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
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
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2、妙语和心理描写:清词趣笔连珠妙语在作品中随处可见。
作者还擅长刻画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通过展现人物心里活动,更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拖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整部小说更含蕴更有读者遐想的空间。
二、深刻的批判主题:1、对社会的批判。
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2、对文化的批判。
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
三、深厚的思想底蕴:《围城》不仅仅是指婚姻,更是指中西文化的交锋。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
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
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几乎必然地要从文化上来认识“围城”的精神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和荒诞感。
四、鲜明的讽刺艺术:1、对文化的讽刺:《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
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于钱钟书个体的原因。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而这正是钱钟书的着力点之一。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精妙的结构模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来谈谈《围城》的结构模式。
小说以围城的概念为中心,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所面临的种种“围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奈。
小说的开篇即以“围城”为引子,以围城的刻画为线索,透过方鸿渐与周世钊、李双儿、满嘴脏话的唐小姐等一系列人物的相互关系,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局势和人们心灵的困境。
整个小说以围城为中心旋转,通过图文并茂的描述,巧妙地展示了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其所面临的各种触目惊心的困境,将围城的意象深入人心。
我们来探讨一下《围城》的审美意蕴。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无奈。
方鸿渐这个主人公既是一个文化知识分子,又是一个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局外人,他不断被各种“围城”所包围,使得他迷茫、无助、挣扎,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喧嚣和无情。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描绘得十分立体生动,他们或奋力抵抗围城,或无奈沉默,或主动融入围城,或境遇堪忧,或沉溺于自我,或顾及眼前,都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性。
作者还通过对人物一些细微的动作和情感的刻画,让读者从中体悟人性的脆弱和努力,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和感触。
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小说中的“围城”意象,既代表了人性的局限和社会的束缚,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思考。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在围城中挣扎,无法自拔,而小说提示我们要从心底抗争、解脱,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小说还表达了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困境的无奈,这种关怀和无奈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处境和生活,引发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所著的一部小说。
它以幽默的笔调和独特的结构模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围城》进行浅析。
笔者将从结构模式角度对《围城》进行分析。
小说整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待”,主要描述了主人公方鸿渐的思想活动和对婚姻的期望;第二部分是“失望”,主要描写了方鸿渐与白杨柳的婚姻生活的不和谐;第三部分是“走出围城”,主要描述了方鸿渐在上海遇到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他与唐晓芙之间的感情纠葛;第四部分是“黑暗”,主要是方鸿渐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态。
整个结构模式呈现了一个环型结构:方鸿渐从婚姻的等待开始,通过一系列的经历、体验和反思最终回到了原点。
作者通过这种结构模式将主人公的成长和思想转变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方鸿渐的思想和情感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来探讨《围城》的审美意蕴。
小说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了一个个平凡而又充满人性的故事,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方鸿渐等人的悲剧命运,又能品味到生活的喜剧色彩,从而在悲喜交集之间思考人生的意义。
小说通过对方鸿渐等人的描写,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方鸿渐身处的都市生活象征了现代人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他与唐晓芙之间的感情纠葛则反映了人们对婚姻和爱情的纠结。
正是通过对这些矛盾和困惑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并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小说还通过对家庭、职业、爱情等不同领域的描写,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作者通过方鸿渐在婚姻生活中的失望、他与唐晓芙之间的矛盾,以及家庭的压力等来探讨传统婚姻观念的局限性和问题。
小说中的一些形象和情节,如方鸿渐的岳母、妹妹以及各种家庭场景,使读者对传统家庭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审视。
钱钟书的《围城》以其独特的结构模式和丰富的审美意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等人的描写,小说向读者展示了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困惑,同时也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论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论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论文关键词:围城语言特色讽刺辩证圆圈结构论文摘要:本文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经典著作《围城》的语言艺术特色,重点解析了以比喻反讽人物内心、映射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以辩证的语言结构形成“围城”语言上的独特张力。
1947年进入读者视野的《围城》,到了今日,“围城”的读者更多了,语词含义更丰富了,渗透、映射社会风物的机会更多了,对“围城”一词的解读业已百花齐放,变得纷呈异常——在新近的一个别出心裁的书单上:女人应读的30本书,《围城》赫然在列,由此可窥一斑。
走进《围城》,初时是被钱先生的幽默所吸引,那种充满着敏锐思维渝丰富联想的独特小说语言,一度读来,只觉既是天生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又是警示恒言,催人深思。
以后,我又多次走进《围城》,并尝试从一个高而远的角度俯瞰它,方觉得《围城》无疑就是一座几近完美的、蕴藏东方智慧的、极具辩证主义的语言艺术大厦。
它在语言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斐然,而这座大厦的建造者钱钟书亦不愧为“语言大师”。
本文认为,新世纪新时期的读者,理应从多个角度解读《围城》,即为一己之见增加些含量,亦可为他人做些提供片言只语之能事,还可显示对钱先生的倍加尊敬,学来些他的精华也说不定。
本文从《围城》的语言艺术角度出发,浅析了《围城》在语言艺术上的诸多特点,在这个纷纭的选题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围城》的语言艺术特点表现如下:1、睿智幽默的讽刺手法。
钱钟书创作《围城》的基调就是讽刺,在他的笔下,社会、人生、道德、伦理、价值观等都未能逃过他敏锐的观察力。
全书语言机智、俏皮、犀利、入木三分,这些都是钱钟书借讽刺手法的本来功能在《围城》里淋漓尽致发挥使然。
①、对人物的讽刺。
钱钟书对《围城》里的大多数人物进行了讽刺(唐晓芙这个人物除外),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见所闻所感对他们作了辛辣而无情的讽刺。
在《围城》里,钱钟书先生调用讽刺手法,极尽讽刺之能事,对人物的讽刺俨然已经达到了近乎残忍的地步,这得力于它通篇的一种评述性语言。
围城一书的结构,或你理解的作者的行文思路
围城一书的结构,或你理解的作者的行文思路
整部小说都是用这么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场景构建出一个网状的
叙事结构,不仅仅刻画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场景,将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更是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最后小说嘎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和唏嘘。
而主人公方鸿渐始终处于矛盾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小说就是运用了这种网状叙事结构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方鸿渐在人生的围城中
突围和挣扎的艰辛历程。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营造一种幽默的氛围,而是用一种漫画夸张的手法嘲讽旧知识分子陷入了精神困境,以及他们在这座围城之中苦苦挣扎和突围的众生像。
小说《围城》作为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不仅仅是在小说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学意义,更在于小说深邃的主题,也许我们常常在人生的围城中突围和挣扎,其实只是被我们的内心的欲望所围困,这也许是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结构与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提要:《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
我认为它是一部有着多重意蕴的小说。
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犀利生动的笔触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群进行刻意描绘,表现了他们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展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的文人的宿命感,预见了以家庭为本位、以传统文化和迷信为一体的旧的中国社会崩解的必然趋势。
全书语言风格独特,讽刺与幽默的独具匠心的应用,使读者观之不禁捧腹大笑,人物和对话生动、心理描写细腻、人情世态观察的深刻,写得饱满而妥当,令人耳目一新。
零星片段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说的气氛却是悲凉而愤郁的。
当然,作者在写作时是以一种超越的态度和幽雅的情趣,以幽默的方式、诙谐的情绪来接受中国社会崩解的这种必然趋势。
在滑稽中,目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僵硬对立被消解了,体现出智者的悲悯和感伤,透露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惊奇。
关键词:钱钟书其人、主题、批评、艺术特色一、从作者的生平入手知人论世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角度,研究《围城》当然的先读钱钟书,对钱钟书历来褒贬不一,如蒋宴说:“他的小说过度流露出文人气,看不到知识分子的文化承担;他的诗则有南宋江湖派的浮滑,出手太容易。
”另一方面,胡适、张中府、冯友兰、金岳霖、朱光潜等人对钱钟书有过高度评价。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身于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记忆力过人,观察敏锐,熟读经书子集,在年轻时期,他便成为一名出色的旧体诗诗人。
1929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考取英赓款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的副博士学位,然后与其妻杨绛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
直奔昆明西南联大,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28岁),沦陷在上海。
4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44—46年《围城》完成。
79年《管锥编》出版发行。
总体而言,钱钟书是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即精于学术,又精于创作,即擅长旧体诗又能撰写白话小说,即深知中国传统文字、文学与文化又熟悉西方文字、文学与文化的少数人之一。
二、情节梗概1937年的夏季热得厉害。
印度洋上,一艘法国游船正朝中国开来。
十来个回国找工作的中国留学生中,方鸿渐现在不参加大家的打麻将了,他与那位大胆热情、衣着暴露的鲍小姐打得火热。
对此,冷美人作风的苏小姐是又气又妒,但在鲍小姐下船后,他终于与方鸿渐亲密的相处了几天,直到船抵达上海,相互道别。
方鸿渐住在资助自己出国的名义岳丈家,在他的点金银行里挂了个名。
整日闲的无聊,又时值春天,于是去找苏小姐玩。
苏小姐的社交圈子颇广,追求者也不少,但他看中的是方鸿渐,而方鸿渐一见钟情的却是他的表妹唐小姐——一个是天然去雕饰的“真正的女孩子”。
客厅里、饭桌上、电话中,大家谈诗论文,逞才使气,闹了不少的笑话。
越来越尴尬的方鸿渐不得不鼓起勇气告诉苏小姐他另有所爱,恼羞成怒的苏小姐把他买的假文凭、原有未婚妻等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唐小姐。
阴差阳错,唐小姐与方鸿渐分手。
追求苏小姐的赵辛楣,为了赶跑情敌方鸿渐,把他推荐给远在湖南的一所大学去任教,但结果苏小姐一怒之下嫁的却不是他,于是自己也去教书。
赴湘西的路上,因抗战人们涌向内地,处处交通堵塞,同行的李梅亭、顾尔谦也下作的令人难以心受,惟有同去的孙小姐似乎还善解人意。
偏远小镇上的“国立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比政客更会玩手腕,同时间明争暗斗,学生们尖刻难管。
赵辛楣因陷入情感纠葛匆匆离去。
方鸿渐因寂寞苦闷中被有心计的孙小姐所俘虏,但新学期却没有得到聘书,两人决定经香港重回上海。
婚姻仿佛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番话如今应验在新婚的方孙二人身上。
回家途中,两口子没少怄气,在香港见到了已是时髦阔太太的苏小姐,孙小姐深感屈辱。
回到上海,凭着赵辛楣的介绍,方鸿渐任了个职。
早已从沦陷区逃到了上海的方家,依然保持着大家庭的礼俗和妯娌间的争斗,孙小姐对此极为头疼;两人之间矛盾持续不断,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
报纸因言论激烈受到恐吓和讲稿,方鸿渐不得不辞职。
姑妈和佣人李妈都越来越不把方鸿渐放在眼里,夫妻间一场有争吵到动手的冲动终于爆发。
孙小姐走了,方鸿渐要到内地去投奔赵辛楣。
夜深人静之时,没吃上晚饭的他,困乏战胜了饥饿,沉入了没有梦没有感觉的昏睡,那只祖传钟从容打响,敲的是五个钟头前的六点......从结构看,《围城》是一部流浪汉小说。
以方鸿渐的恋爱求职为中轴线。
小说前半部分的那些吃饭斗嘴、争风吃醋,调侃意味是最浓的了;而到了三闾大学,辛辣的讽刺味儿则突出些;小说后半,方鸿渐回到上海,往日的朋友或冤家都已星散,他的才气也就减了,更多的是谋生艰难。
在人生路上受苦,并非由于不道德的行为。
他并不坏,未能修炼的不**于坏,未能把玩世不恭贯彻到底。
由于《围城》没有贯彻始终的故事,除了主人公方鸿渐,其他人物基本上都是随写随丢,下落不明。
像埃及剧作家舒尔巴吉《十二点的列车》中的话;所有乘客的票都是终点站的。
但每站都必须有一些乘客要下去,给新上来的乘客腾出地方。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像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知何似?应似飞雪踏雪泥。
泥上偶然六指抓,鸿飞那复记东西!”钱先生1979年访美,有人问:为什么下落不明?每个角色都冷嘲热讽,唐例外淡出,有什么联系吗?钱钟书忙不停的说:你意思唐晓芙是我的dream-girl(梦中情人)吗?闻着大笑。
二、小说主题以“围城”这一成语论《围城》的题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见解。
即:书中女主角苏文婉谈到恋爱与结婚的外国成语,就是《围城》点题的话。
(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进去,笼里的鸟想出来。
法国说的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在《中国新文学史》中写到:对《围城》切不可顾名思义,理想的爱情,多归虚妄;婚姻多是不由自己的遇合。
难怪《围城》发表后,有好多女读者写信给钱钟书,对其婚姻生活大表同情。
作家不见得写小说是为了无新意的依葫芦画瓢,老老实实的演绎“围城”这条成语。
夏志清先生则认为“小说中数度提到围城,象征了人间处境;每次离开一个地方,或因此和相识的人每次疏远,都好像一次死亡。
方鸿渐同鲍小姐、苏小姐、晓芙、已故未婚妻的一家、自己家人、大学同事,以至自己的妻子一一疏离”非常戏剧化的表现出他精神的逐渐收缩,直到一无所有的地步。
《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独和彼此之间无法沟通的小说。
”夏志清一语破的,大大超越了一婚姻“围城”论《围城》的观点,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杨绛为电视剧《围城》写的片头语得到印证;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三、批评之声《围城》出版以来,一致的批评指向他对时代主潮的游离—一个大的几乎不容辩白的责难。
柯灵即称,(《围城》)受到“左派”抨击,有的**词恶语,令稍有洁癖者不愿复述,如:认为作者抓住不堪动荡的社会一角材料,来写几个争风吃错的小场面,是一幅有美皆致无美不备的春宫图,使一剂外包糖衣内涵毒素的滋阴补肾丸。
抗战时期,梁秋实在重庆《中央日报》编者中的话中曾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建议稍有不同。
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载上去。
”今天看来,20世纪中国小说往往有一种深深沉浸于其中的宗教般的迷狂,很容易使读者受到感染以至于感动,但从《围城》中我们感受到的首先是一种出奇地平静的叙述态度,没有狂欢,作者超越了狭小的文化圈的拘禁,超越了狭隘利益集团所谓拘榆,关注具有超越时空意味的人类生存的普通困境.全书风格可以用《围城》出版出书前广告对其的评价来概括:“人物的对话的生动、心理描写的细腻、人情世态观察的深刻,由作者那只特具辛辣的文笔,写的饱满而妥当。
零星片段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说的气氛却是悲凉而又愤郁”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围城》比任何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优秀。
由于它对当时的中国风情的有趣写照,它的喜剧气氛和悲剧意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未来时代的中国读者,这将是民国时代小说中最爱他们喜爱的作品。
80年代多版再版以后,批评有集中于“吊带书”、“比喻失当”等具有琐碎的文字操作上,如认为比喻多过密有时反成羁绊,影响了叙事的顺畅。
胡河清从钱钟书创作心理角度分析认为,《围城》始终贯彻着钱钟书极其冷峻严酷的理性主义精神,似乎这个世界再没有什么秘密,因而始终跳不出寓意相对贫弱的学院派小说之格局。
舒建华是一个能真切进入哲学思维境界、获得了诗与思和谐的作家。
由于哲学思维的高强度介入,诗与思冲突贯穿《围城》的创作,不仅以理养情,而且情来拢理。
类似的,唐灏1948年即认为《围城》的作者太爱自己出场。
(《文讯》1948年3月号,《师陀的结婚》)五、艺术特色讽刺与幽默的语言特色是《围城》在艺术上的首要特点。
《围城》一书,就全书而言,则是对人类生存普遍困境的关注,就零星细节、片断而言,充满了机智和幽默,和一位智者对人生的洞察力与调侃。
他以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写作,所谓“写在人生边上”,其实是一种超越态度和优雅情趣。
钱氏在《人兽鬼序》中说:“(自己笔下的形象)都只是在书本范围里生活,绝不越规溜出书外。
假如谁要领认自己是这本集子里的人、兽或鬼,这等于说我幻想虚构的书中角色,竟会走出了书,别具血肉、心灵和生命,变成了他,在现实里自己活动。
我不敢梦想我的艺术会那么成功,唯有事先否认,并且敬谢他抬举我的好意。
”这种防止别人对号入座的预先声明恰恰表明了作者的一种自信,相信自己作品对不学无术、毫无操守的知识分子的刻画是纤毫毕现。
入木三分的。
既是如此,仍有人相信《围城》是作者的传记,以致会有女读者来信对钱钟书的婚姻生活大表同情。
而作者对三闾大学的描写也让人想起钱钟书只在西南联大呆了半年就不辞而别,转注湖南师范学院、并自谓“隐情不堪为外人道”。
这段经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围城》的创作。
也许很难说清。
但《围城》正因为对知识分子弱点的深刻揭示而成为现代《儒林外史》的。
书中内容让人想起了张东孙在《知识分子与文化自由》中说到:“现在大学里的教授们当然多数是在那孜孜不倦,为了学术而治学,但无可讳言的是,已有少数或不太少数人,是为了生活。
这些人并没有把自己的灵魂和学术打成一片,知识拿来装潢门面,以便在教育界占得一个吃饭的位置,所以每一所大学,在表面上看来,都有一个神圣的机关,而其内幕却是人事问题重重叠叠,闹得人们各个昏头脑胀。
”(《知识文库》2001年第4期)在为《中国年鉴(1944-1945)》所说的《中国文学》一文中,钱钟书曾经评论:“中国讽刺作家只是徘徊在人性的表层,从未深入探索人性的根本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