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官网系统(第二版)严熙世 刘遂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教学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教学设计一、前言给水排水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水排水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逐渐增大,加上不断延长的使用年限,管理和运维难度也随之提高。
因此,针对给水排水系统的教学也必须不断更新和升级。
本文档旨在第二版教学设计,将以给水、排水管网为主线,分别从设计原则、技术方案、运行维护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讲解。
二、课程大纲1. 给水系统1.1 给水系统概述1.给水系统定义2.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3.给水系统的分类1.2 给水管道设计原则1.初步设想2.细化设计3.选材设计1.3 给水管道技术方案1.给水管道规模设计2.给水管道布置设计3.给水管网水质控制1.4 给水管道运行维护1.给水管道日常维护2.给水管道故障处理3.给水管道节水管理2. 排水系统2.1 排水系统概述1.排水系统定义2.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3.排水系统的分类2.2 排水管道设计原则1.初步设想2.细化设计3.选材设计2.3 排水管道技术方案1.排水管道规模设计2.排水管道布置设计3.排水管网水质控制2.4 排水管道运行维护1.排水管道日常维护2.排水管道故障处理3.排水管道节水管理3. 应急处置3.1 应急方案1.给水管道事故应急预案2.排水管道事故应急预案3.2 应急处置措施1.给水管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2.排水管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三、教学方法1.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网络直播授课的方式,学生可在指定时间通过互联网观看授课视频。
2. 互动形式在授课过程中,将配合在线互动问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穆斯林性。
3. 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料1. 教材本课程教材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
2. 辅助材料1.有关法规文件和标准规范;2.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规定;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施工管理规范。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将由教学团队设计相关测验和考试,考核学员在学过本课程后所掌握的相关知识。
《管网》PPT,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填空题
( × 分= 分)
名词解释 ( × 分= 分)
简答题
( × 分= 分)
计算题
( × 分= 分)
编程题(可能考)
本课程的内容
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第2章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第3章 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 第4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第5章 给水管网水力分析和计算 第6章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第7章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第8章 给水管网运行调度与水质管理 第9章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第10章 雨水管渠设计和优化计算 第11章 给水排水管道材料和附件 第12章 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
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
➢ 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 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由同一管网供给生活、生产和消防 用水到用户的给水系统。
特点:所有用户用一个管网,一个水处理系统。造价低,运行 费用高,会造成浪费。多用于用户集中,对水质、水压无特殊 要求或相差不大、地势比较平坦、建筑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
工业废水 冷却、洗涤废水,受污染轻微,简单处理即可复用; 含高浓度污染物质的废水,受污染严重,须严格处理。
雨水 防止地面积水和洪涝灾害。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关系示意图
自然降水
城市 雨水
城 市居民生活用水源自管网给 公共设施用水
城市
水 源
给供水
取 水 设 施
水 处 理 设 施
水 泵 站
管 网
企
市政用水 消防用水
降低下游高峰排水量,减小输水灌渠或排水处理设施的设计 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事故时贮水,减小污染;均和水质。
提升泵站 提高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
管网课程设计
本科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与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1 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任务书 (1)1.1.1 设计资料 (1)1.1.2 设计任务 (4)1.1.3 上交成果 (5)1.1.4 主要参考书 (5)1.2 指导书 (5)1.2.1 课程设计的目的 (5)1.2.2 设计内容与步骤 (6)1.2.3 绘图内容 (10)2 给水管网设计 (9)2.1 设计用水量计算 (9)2.1.1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9)2.1.2 用水过程线与最高时用水量确定 (10)2.1.3 各构筑物设计水量确定 (10)2.2 给水系统与管网布置 (12)2.2.1 定线原则 (12)2.2.2 定线方案 (13)2.3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13)2.3.1 计算简图 (13)2.3.2 节点流量计算 (14)2.3.3 初分配管段流量 (15)2.3.4 管网平差计算 (15)2.3.5 节点水压计算 (16)2.3.6 水塔高度、水泵选择 (17)2.4 消防/事故校核计算 (17)2.4.1 计算简图 (17)2.4.2 节点流量计算 (18)2.4.3 初分配管段流量 (18)2.4.4 管网平差计算 (18)2.4.5 节点水压计算 (19)3 排水管网设计 (21)3.1 排水体制选择 (21)3.2 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21)3.2.1 平面布置 (22)3.2.2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22)3.2.3 管网水力计算 (24)3.3 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25)3.2.1 平面布置 (26)3.2.2 管网水力计算 (26)4 设计心得 (28)5 附录 (29)参考文献 (29)1 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1.1 设计任务书1.1.1 设计资料1、城市概况华北地区某县城,位于白水河北岸的台塬,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90~800m之间,在地质构造上属储煤构造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二○一五年七月《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C01256011课程名称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英文名称Water Distribution and Wastewater Collection System总学时数60授课学时60实践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课学时设计学时学分 4开课单位理工学科部土建系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主要教学参考书1、《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严煦世、刘遂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孙慧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煦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严煦世、赵洪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第二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排水工程(第一版)》,于尔捷、张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本课程任务和目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掌握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水量计算和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了解给水排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与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了解管道系统运行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具备解决常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管道系统规划和工程设计,编制工程设计文件;了解管道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理论及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制订单位土建系给排水教研室教学大纲制订时间2015年7月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课程内容:1、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2、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4、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基本要求:1、了解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3 2011版图书
02 图书目录
《给水排水管系统》是200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严煦世、刘遂庆。该书是根据全国高校 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本科生教材改革方案和规划编写的,是国内第一次将给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合并 成一本书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
谢谢观看
图书目录
第1章给水排水管系统概论 1.1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2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1.2.1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1.2.2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1.2.3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1.3给水排水管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3.1给水排水管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3.2给水管系统的构成 1.3.3排水管系统的构成 1.4给水排水管系统类型与体制
2011版图书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马立艳主编的《给水排水管系统》针对给水排水管系统,讲授给水的输送和分配以及废水的收集和输送管道 系统络的理论、工程设计与管的管理、维护和运行调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相关规范,力求 全面系统地阐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地基础理论、工程规划与设计、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结合工科 教学特点,注重于理论实际,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更多的介绍工程实际应用中不断涌现出的新方法、新技 术、新材料等,注重实用性、通用性,在适应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特点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各类理工 科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
内容简介
编者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21世纪教材改革的要求,力求全面和系统地阐述给水排水管系统的基础理论、 工程规划与设计、管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管道水力学、管图论基础、给水和排水管道系统规划与 设计方法、管管理和运行、管信息化技术和应用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系统的全面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 的能力。《给水排水管系统》作为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教材,教学时数可安排64学时,并建议另外增加18至 36学时的课程设计实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ppt课件
30
第二章 管网工程规划
现值(P):表示在建设初期即0点上的资金价值。 终值(F):表示投资偿还期期末的资金价值。 复利法计算公式 1)当资金现值为P,年利率为i%,则n年后的终值为
F=P(1+i%)n 2)当资金终值为F,年利率为i%,投资偿还期为n年;现值为
F P
(1 i%)n
20.06.2021
14
20.06.2021
15
❖ 给水排水工程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大部份。
❖ 给水工程的任务;
❖ 排水工程的任务。
❖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规划与保 护、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管网系统工程。
❖ 本课程为给水排水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中主要讲述 的内容为给水的输送和分配以及废水的收集和输送 管道系统网络的理论、工程设计与管网的管理维护 和运行调度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
8.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直排式、截流式) 分流制排水系统
20.06.2021
21
本章重点
❖ 给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 水质变化过程。 ❖ 为何对于某些管网要实行分区供水? ❖ 应该采用何方式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 应该采用何方式保证排水系统的运转安全性? ❖ 如何进行排水体制的选择?
4.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 特点: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扩展性
20.06.2021
18
思考题
❖ (水源地)为何取水口一般布置在河流较窄 的地方?
❖ (水质)为何取水口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
❖ (水压)为何给水处理厂一般建筑在城市地 势较高处而污水处理厂却建设在较低处?反 之有何问题?
(1i%n)1
第1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城市用水量定额
1、特大城市人口 100 万及以上; 大城市人口 50 -100 万; 中、小城市人口不满 50 万。 2、一区:湖北、湖南、 江西、浙江、福建、广 东、广西、海南、上海、 江苏、安徽、重庆; 二区:四川、贵州、云 南、黑龙江、吉林、辽 宁、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河南、山东、宁 夏、陕西、内蒙古河套 以东、甘肃黄河以东地 区; 三区:新疆、青海、西 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 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4.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材料的管道和附属设施构成的输水网 络。分为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管网系统: 承担供水的输送、分配、压力调节(加压、减压)和水量调节任务,保障用户用 水; 排水管网系统: 承担污废水收集、输送、高程或压力调节和水量调节任务,防止环境污染和防治洪 涝灾害。 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 (1)水量输送:实现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与排水的地点要求; (2)水量调节:采用贮水措施解决供水、用水与排水的水量不平均问题; (3)水压调节:采用加压和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排放的能 量要求。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二版)
教学参考课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 遂 庆 教授 2012.8.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二版)
教学参考课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 遂 庆 教授 2012.8.
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1.0 中国水资源和给水排水工程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 m3 ,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6位。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 m3 ,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2008年,全国淡水取用量 达到5910亿m3 ,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0%左右。 据2010年《城市供水统计年鉴》,载入年鉴的全国654个城市 的2009年供水总量为352.28亿m3,漏损总量为57.16亿m3,漏 损率为16.23%。漏损总量为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 辖市的售水总量之和(36.93亿m3)的1.55倍。
给水管网系统
京杭运河
巴拿马运河
给水管网系统
济宁运河
北京供水史料
■ 据记载,北京东周时即有大 量的土井、瓦井,汉、唐、辽、 金又建有砖井。历史上,北京 城区居民大多自打土井,取用 浅层地下水。至清光绪11年
(1885年)北京内外城已有土
井1245眼。但水质多数咸苦。 这是当时的土井。
给水管网系统
土井苦
■光绪34年(1908年),3月18日,农工商部大臣溥廷 页、熙彦和杨士琦等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奏折“京 师自来水一事,……为京师地方切要之图,亟宜设法筹 办”,不到10日,该奏折即获慈禧太后批准。农工商部 再次上奏折,建议该公司性质为“官督商办”,公司名 称“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 工业生产用水 产品用水、工艺用水、辅助用水
(对水量水质、水压要求差异很大) • 市政消防用水
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给水管网系统
• 生活用水用户
要求
水量
• 生产用水用户
水质
• 消防用水用户
• 市政用水用户
水压
给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关系示意图
给水管网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功能
一八九九年开始供水。自来水厂的取水口设于宝顺道(今太原道) 东口海河西岸。净水厂设于巴克斯道(今保定道)与达文波道(今建设 路)转角处,名为巴克斯道机厂(现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院内)。水厂 建成后,逐渐形成日产水量三十万加仑(1363立方米)的能力。初期供 水区域,包括英法两租界内洋行比较集中的地区。除供应轮船,消防及 各洋行用水外,有水表的生活用水户仅20余户,多为外国人。
• 当时用水要在街市公用龙头购买自来水的水票(当时称 “水筹”),由雇用的水夫看管每个安设在街旁、胡同内 的公用水龙头。水夫须领取执照。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_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_课程设计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二、设计任务及内容(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1. 确定设计规模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
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比例横1:1000 纵1:100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比例横1:1000 纵1:100四、设计原始资料1. 县城平面图(A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 2.64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 4.92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85 %,远期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1.5 。
2. 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4. 绿地面积50万m2。
5. 其它按规范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5)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0.8 m -3.8m 粘沙土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7..0)22.8()lg 292.11(932++=t P q (9)地面径流系数φ=0.40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31.5 (2)最低水位 27.5 (3)常水位 29.0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给排水管网概论
• 1838年, 法国化学家J. 达尔赛发表明矾 处理浑水方法和投加明矾不影响卫生的 见解。
• 1885年,美国萨摩维尔城首次用快滤池。 • 1902年,比利时首次用连续加氯消毒控制
传染病。
• 1879年,旅顺市用铸铁管引
龙引泉水供水师军营用水。
• 1883年,英商杨树浦水厂,
上 海
沉淀池及慢滤池。2270m3/,
杨 树
浦
后为9090m3/d,供应人口16
水
厂
万人。
中国用水量变化(1949-2004 ) ( x 108m3/yr)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9 1957 1965 1980 1993 1997 2000 2004
总用水量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城市用水
受 纳
工业 废水
工业 废水
水 体
管网 处理
设施
生活用水用户 生产用水用户 消防用水用户 市政用水用户
水量
要求
水质
水压
二、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分类:
水量保障
给水:满足用水量 排水:满足排放量
给排水系 统的功能
水质保障
给水:符合水质质量要求 排水:达到排放标准
水压保障
给水:符合标准用水压力 排水:具有足够高程和压力
城市用水量日变化系数 表1.3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镇
1.1~1.3 1.2~1.4 1.3~1.5 1.4~1.8
1.3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 给水排水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在水量、水质、水压上 有着紧密的联系
• 需要正确认识、有效控制、运行、调度、管理
• 满足用户给水、排水的水量、水质和水压需要
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探讨
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探讨刘建伟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自来水营业收费系统、供水地理信息(GIS)系统、管网模型、SCA⁃DA系统和供水优化调度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五部分。
关键词:供水管网;GIS;SCADA;管网模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其构造与设施越来越复杂,逐步发展为一个大规模的复杂的管道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全自动优化调度与控制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建设已成为供水企业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
2现代化城市给水调度系统的构建目标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与控制技术,包括: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水力模型,水费管理系统等。
以实现给水管网调度与控制的优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与水厂过程控制系统,供水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3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技术架构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自来水营业收费系统、供水地理信息(GIS)系统、管网模型、SCADA系统和供水优化调度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五部分。
3.1自来水营业收费系统自来水营业收费系统记录用户用水量,是管网模型中节点流量计算的依据。
⑴系统功能:自来水用户管理,抄表业务管理,计费与收费,银行联网收费,维修与换表业务管理,催欠管理,水量、水费统计分析。
⑵系统特点①采用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方案、操作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和模型,应在实用的前提下力求技术方向的高起点和先进性,并应适应未来的网络互联趋势,以保证系统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和较长的使用期。
②针对营业收费业务的应用特点,采用成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技术,以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③系统开发遵循安全性、保密性和共享性的原则,处理好数据资源共享与数据安全和保密的关系。
3.2供水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现实世界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给水课程设计
给水课程设计设计题目:D市某城区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答辩日期:目录1.基础资料 (1)1.1设计原始资料 (1)1.1.1都市平面图 (1)1.1.2都市概况 (1)1.1.3气象资料 (2)1.1.4水文地质资料 (2)1.2设计内容 (2)1.3设计成果及要求 (3)1.3.1绘制图纸 (3)1.3.2设计说明与运算书 (3)1. 4进度安排 (3)1. 5评分标准 (3)1. 6参考资料 (3)2.给水管网 (4)2.1输配水系统布置 (4)2.1.1水源与取水点的选择 (4)2.1.2取水泵站的位置: (4)2.1.3水厂厂址选择 (4)2.1.4输水管渠定线 (4)2.1.5配水管网 (4)2.2设计用水量及其调剂构筑物相关运算 (5)2.2.1设计用水量运算 (5)2.2.2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6)2.2.3清水池调剂容积的运算 (7)2.2.4清水池和水塔容积设计 (8)2.3经济管径确定 (9)2.3.1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 (10)2.3.2初始分配流量 (10)2.3.3管径的确定 (11)2.4管网水力运算 (13)2.4.1管网平差 (13)2.4.2水泵的选定 (18)2.4.3水塔高度设计 (20)2.5管网设计校核 (20)2.5.1最高时加消防时校核: (20)2.5.2水塔转输工况校核: (26)2.5.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校核: (32)2.6管材及管道附件: (38)课程设计总结 (41)参考资料 (41)1.基础资料1.1设计原始资料1.1.1都市平面图都市总平面图一张(1:5000),设计年限按10年考虑。
1.1.2都市概况(1)城区地势平坦,城镇人口密度为225cap/ha,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120L/(cap·d),用水普及率为95%,室内均有给排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设备,房屋平均层数6~7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污水主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管段编号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Q
集中流量
设计
流量
L/s
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q
L/s
合计平均流量
L/s
总变化系数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
L/s
本段
L/s
转输
L/s
街坊面积
10㎡
比流量q
L/s·10㎡
流量q
L/s
1
3
4
5
6
7
8
9
10
的埋深均不得小于1.6m。该地区土壤无冰冻。要求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注在图上。
解:先进行干管的流量计算如下表:
干管水量计算表
管段编号
排出口设计流量L/s
转输流量
L/s
管段设计流量
L/s
1~2
9.78
0.00
24.28
14.5
2~3
12.4
24.28
36.68
3~4
14.6
36.68
第二章习题
1、某肉类联合加工厂每天宰杀活牲畜258T,废水量标准8.2m³/t活畜,总变化系数1.8,三班制生产,每班8h,最大职工数860人,其中在高温及污染严重车间工作的职工占总数的40%,使用淋浴人数按85%计,其余60%的职工在一般车间工作,使用淋浴人数按30%计.工厂居住区面积9.5×10㎡,人口密度580人/10㎡,生活污水量标准160L/人·d,各种污水由管道汇集送至污水处理站,试计算该厂的最大时污水设计流量.
解:
Ψ=
==0.537
北京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
降雨历时t=20min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时,暴雨强度计算如下表:
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q=
5a
293.33
2a
187.23
1a
187.21
0.5a
141.50
设计降雨量计算如下表:t=20min;F=220000㎡;Ψ=0.537
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q=
设计降雨量Q=ΨqF(L/s)
217.60
217.33
217.38
217.11
1.92
2.09
3、试根据下图所示的街坊平面图,布置污水管道,并从工厂接管点至污水厂进行管段的水力计算,绘出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已知:
(1)人口密度为400人/10㎡;
(2)污水量标准为140L/人·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工厂排除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线为
1.45
2.1
3-5
200
9.02
72.0
3.92
2.78
13.92
1.31
7.1
第四章习题
某市一工业区拟采用合流管渠系统,其管渠平面布置如图所示,个设计管段的管长和排水面积,工业废水量如下表所示,其他原始资料如下:
设计管段的管长和排水面积、工业废水量
管段编号
管长m
排水面积10㎡
本段工业废水流量L/s
46.7
60
0.78
130.00
47.3
90
0.53
87.77
47.7
120
0.40
66.38
2、某地有20年自记雨量记录资料,每年取20min暴雨强度值4~8个,不论年次而按大小排列,取前100项为统计资料。其中i=2.12㎜/min排在第二项,试问该暴雨强度的重现期为多少年?如果雨水管渠设计中采用的统计重现期分别为2a,1a,0.5a的暴雨强度,那么这些值应排列在第几项?
30.03
54.99
1.75
96.23
41.48
137.71
(四)、水力计算
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
管段编号
管道长度L
(m)
设计流量
L/s
管径
D
㎜
坡度
I
流速
v
m/s
充满度
降落量
I·L
(m)
标高(m)
埋设深度(m)
h
(m)
地面
水面
管内底
上
端
下端
上
端
下
端
上
端
下
端
上端
下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
观测资料的年数N=20,最后取了100项,每年选入的平均雨样数M=5
(1)i=2.12㎜/min一项,m=2
其重现期P===10.1(a)
(2) P=2a时P=2=m=10.1该值应排列在第11项
P=1a时P=1=m=20.2该值应排列在第21项
P=0.5a时P=0.5=m=40.4该值应排列在第41项
217.99
217.90
217.78
1.90
1.87
5~6
59
69.48
400
0.0056
1.15
0.50
0.200
0.33
219.65
219.3
217.93
217.60
217.73
217.40
1.92
1.90
6~7
50
82.28
400
0.0054
1.18
0.55
0.220
0.27
219.3
219.2
51.28
4~5
9.5
51.28
60.78
5~6
8.7
60.78
69.48
6~7
12.8
69.48
82.28
干管水力计算表
管段编号
管道长度L
(m)
设计流量
L/s
管径
D
㎜
坡度
I
流速
v
m/s
充满度
降落量
I·L
(m)
标高(m)
埋设深度(m)
h
(m)
地面
水面
管内底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1
2
3
4
5
6
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解:(一)、在街坊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
由街坊平面图知,该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无明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流域。干管布置考虑到地势的高低,沿街道自北向南布置,主干管在城区的北面,可以充分利用地势高度,减少埋深,整个管道布置呈截流式形式布置,如下图。
(二)街坊编号并计算面积
解:
由暴雨强度的定义和公式计算如下表:
最大降雨量(㎜)
降雨历时(min)
I=(㎜/min)
q=167i (L/s·10㎡)
13
5
2.6
434.2
20.7
10
2.07
345.69
27.2
15
1.81
302.83
33.5
20
1.68
279.73
43.9
30
1.46
244.38
45.8
45
1.02
169.97
解:
汇水面积计算如下表:
设计管段编号
本段汇水面积10㎡
转输汇水面积10㎡
总汇水面积10㎡
1-2
2.30
0.00
2.30
2-3
2.10
2.30
4.40
4-3
2.42
0.00
2.42
3-5
2.20
6.82
9.02
各管段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如下表:t=10min;Ψ=0.6
设计管段编号
管长L(m)
汇水面积F(10㎡)
将各街坊编号,并按各街坊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列入下表,用箭头标出各街坊污水的排出方向。
街坊面积
街坊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面积
(10㎡)
7.5
7.5
6.4
6.4
6.4
6.4
6.4
6.4
街坊编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面积
(10㎡)
6.0
6.0
6.4
6.4
6.4
题中,人口密度为400人/10㎡,污水量标准为140L/人·d,则比流量为:
5a
293.33
3465.4
2a
187.23
2211.94
1a
187.21
2211.70
0.5a
141.50
1671.68
4、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图中个设计管段的本段汇水面积标注在图上,单位以10㎡计,假定设计流量均从管段起点进入。已知当重现期P=1a时,暴雨强度公式为:
暴雨强度
经计算,径流系数Ψ=0.6。取地面集水时间t=10min,折减系数m=2。各管段的长度以米计,管内流速以m/s计。数据如下:L=120,L=130,L=200,L=200,v=1.0,v=1.2,v=0.85, v=1.2.。试求各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为多少L/s?(计算至小数后一位)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