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四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2年7月在上海召 开中国共产党第二 次代表大会,代表 有陈独秀、张国焘、 李达、杨明斋、罗 章龙、王尽美、许 白昊、蔡和森、谭 平山、李震瀛、施 存统。
摘自:新华社北京2001年5月31日电
地点:今上海兴业路76号 (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的一画舫上)
主要人物: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 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 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 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 惠僧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1921年7月23 日 陈上海独秀为书记
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 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 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 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知识分子转向的呢?
•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 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 人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 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1879-1942) 安徽怀宁人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真理的路径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 吴玉章回忆说:辛 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 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 光明,当时人们是多 么欢欣鼓舞啊!但是, 转瞬之间,袁世凯窃 取国柄,把中国重新 投入黑暗的深渊,人 们的痛苦和失望,真 是达到了极点,因此, 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 道路.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 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 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近代史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

近代史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重要知识点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3.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历史意义4.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活动5.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意义6.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进行7.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瞿秋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中共二大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D、五四运动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A、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B、他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C、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D、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会议上B、中共“二大”会议上C、中共“三大”会议上D、中共“四大”会议上5、下列哪篇文章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B、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D、把民主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共产主义思想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9、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10、1920年8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
摘要:
一、引言
二、中国近代史的特点
三、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概述
四、近代史的启示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磨难与挑战的历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则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时期进行了深度剖析。

本文将对第四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中的启示,以期对我们认识近代史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中国近代史的特点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民众疾苦。

第四章详细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三、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概述
1.政治方面: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主思想传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变革此起彼伏。

2.经济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促使中国传统经济体制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3.文化方面: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文化遭遇挑战,新文化运动兴起,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4.民众生活方面:民生疾苦,民众觉醒,爆发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抗议活动。

四、近代史的启示
1.团结御敌:近代史多次证明,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团结一致方能抵御外敌。

2.勇于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动力。

3.发展科技:科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国民素质。

4.坚守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

五、结论
通过对第四章的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唯有自强不息、勇于改革、团结一致,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近现代史重点总结第四章

近现代史重点总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阶级。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表明他占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是1920年8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成立。

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公会。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成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的论战是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弱点: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 性。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3)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对西 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怀疑的原因:
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向外国学习的过程经 历了三个阶段:
(3)辛亥革命既成功有失败,中国先进分子 从制度层面推进到文化层面——观念形态的革命: 文化→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所以从路径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步为科技进步, 第二部由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 第三步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加思想解放。
军阀势力的异常的特点:
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 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 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 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的和地盘 的军阀。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 下的武制,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更带有动 乱性和黑暗性。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 须根本改造国民性。因为‚我们多 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 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 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 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
3.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 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 是崭新的。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学生起 到了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4.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C )。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B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C )。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D )。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C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C )。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B )。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B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近代史学习笔记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学习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就及其失败的原因本章提示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欧洲衰落 , 美、日盛行 , 欧洲主宰世界的场面此后宣告结束. 、2、战争惹起一系列革命.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4、帝国主义开成了从头切割世界、保护战胜国利益和保护战后和平的新序次.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915 年 9 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 , 成为新文化运动流行的标志 .内容 :1、提议新道德 , 责备旧道德;2、提议科学 , 反对迷信;3、提议新文学 , 反对旧文学 .意义 :1、是财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它鼎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 启示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醒;3、为以五四运动为初步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立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限制1、提议者没有揭穿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财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根源因归之于思想文化, 是错误的.2、他们把改造公民性置优先地位, 可是又走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 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公众中去, 可是依赖少许人的呼叫, 其目标就难以实现.3、他们中很多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必定或绝对否认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1、启示 : 经济文化落伍的国家也能够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流传.3、工人和士兵的宽泛发动并由此赢获成功的事实, 明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睁开革命.三、五四运动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新的时代条件;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公众基础和骨干力量.4、直接导火线 , 是巴黎和会上中外国交的失败.(二)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前一次完好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完好性.2、五四运动宽泛在动员和组织和公众, 是一场真实的公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宽泛流传, 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联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初步.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中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中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结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经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表现 :1、马克思主义菱的翻译和初版;2、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2、注意从中国的本质出发,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公众相联合的思想.五、中国共产党的创办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最早组织在上海成立.1920 年 8 月,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去睁开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对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本质组织工作.(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 年 7 月 23 日, 大会经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大纲和第一个决策 . 陈独秀担中间央局书记.(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 获取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 , 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模范 , 是依照列宁的建党原则成立起来的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意义 :1、它标志住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刚毅的领导中心.2、中国革命此后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交流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六、反帝反封建革命大纲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一)反帝反封建革命大纲的制定1922 年 7 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高大纲 :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大纲 : 除去内争 , 打垮军阀 ,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 达到中华民族完好独立;一致中国为真实的民主共和国 .(二)发动工农公众睁开革命斗争1、工人运动方面2、农民运动方面1924 年 1 月,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公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公民革命的流行(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4 年 1 月, 公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新三民主义 : 联俄、联共、帮助农工.(二)公民革命的流行1、黄埔军校成立2、孙中山北上3、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4、五卅运动5、省港大歇工八、北伐战争的成功进展(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1925 年 7 月 9 日, 公民革命军正式北伐. 直接目标 : 打垮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成功进军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实现2、北伐军获取广大工农公众的鼎力支持.3、获取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救援.(二)工农运动的宽泛高涨1、工人运动方面2、农民运动方面九、国共合作的破碎与公民革命的失败(一)公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1、1926 年 5 月, 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 .2、1927 年 4 月 12 日 , 上海发动政变 .3、1927 年 7 月 14 日 , 汪精卫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二)公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客观上 , 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权益的结协力量大大高出刚刚流行的革命结协力量, 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一致战线内部出现强烈分化.2、主观上,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公众、城市小财产阶级和民族财产阶级的领导权 , 特别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历史意义 :1、它深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权益 , 中国人民的觉醒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 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成功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 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大纲, 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浸礼,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周恩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蔡和森等; 来、蔡和森等; 以毛泽东为例: 以毛泽东为例:“我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许多
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 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 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阶级斗争》 (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1920年冬, 他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 果实后, 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 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袁世凯垮台,北洋军阀集团分裂。 袁世凯垮台,北洋军阀集团分裂。各派军阀 为争夺中央权力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实力进行激 为争夺中央权力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实力进行激 烈的争斗。 烈的争斗。 主要的军阀(三大派系): 主要的军阀(三大派系): 直系冯国璋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 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第一, 第一,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一是“彻底性”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 泽东指出: 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 姿态, 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 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 封建势力的联合。 封建势力的联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广东海丰县农民运动→1923、3,湘区农民运动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


1923、6,,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与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4、5,黄埔军校成立 1924、10,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1925、3、12,孙中山逝世
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 按照列宁建党原则建立;在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工 人运动的基础上长生的
意义: 坚强的领导核心
科学的指导思想
坚韧的纽带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
的发动
1、中共二大(1922、7,上海)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性质: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动力:工、农、小资、民资 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2、工农群众运动 工人运动:
1921、8,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2、1,香港海
员罢工→1922、9,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923、2,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惨案”)
农民运动:
1921、9,浙江萧山县第一个农民协会→1922、6,
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9,陈独秀创办《青年》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 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主要内容:民主、科学;新道德;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沉重打击了
封建专制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和封 建主义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
想的束缚,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PPT课件
以毛泽东为例:“我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许多关
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 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 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阶级斗争》 (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1920年 冬,他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播。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 有三种类型: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如陈独秀、李大钊等 有“南陈北李”之说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周恩来、 蔡和森等;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 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如董必武等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第一,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第二,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 纷涌现。 第三是若干进步刊物的创办。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第二,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忠于民众,到民间 去,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第二,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 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 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示 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三,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的偏向。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D6.C7.B8.A9.B 10.B11.B 12.C 13.A 14.C 15.C16.D 17.A 18.A 19.D 20.B21.B 22.C 23. A 24.D 25.D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C 33.D 34.D 35.A36.B 37.A 3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D4.CD5.ACD6.ABD7.ABCD8.ABCD9.ABC 10.ABCD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CD16.BCD 17.ABC三、简答题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一)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一)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一)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
前言
本文是对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章进行的总结。

第四
章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晚清时期的改良
与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的兴起等。

正文
本章首先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混乱与衰败,尤其是鸦片战
争后中国面临的巨大劫难。

接着,作者着重分析了晚清时期兴起的改
良与维新运动的思潮和理论,如洋务运动、自强运动以及戊戌变法等。

这些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渴望和对国家现代化的追求。

然而,这些改良与维新运动并没有带来根本的改变,中国社会仍
然陷入了混乱和衰退。

面对清朝政府的强权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民众开始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它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较为民主的政权。

此外,本章还重点介绍了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包括袁世凯的
称帝企图和孙中山的努力,以及袁世凯去世后中国政局的再次动荡。

同时,本章还涉及到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北洋政府与南方政权的斗争,
以及青岛的割让等重要事件。

结尾
通过对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的总结,我们了解到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和衰退,以及改良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带来的政治变革。

无论是晚清时期的改良思潮还是辛亥革命的胜利,都为中国历史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新政权的建立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动荡,反而成为了更多问题的源头。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第四章总结摘要:1.概述:蒋廷黻在第四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述2.晚清政府的困境3.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4.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5.蒋廷黻的结论和启示正文:在《中国近代史》第四章中,蒋廷黻主要讨论了晚清政府面临的困境、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以及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通过这一章,蒋廷黻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变革和挑战。

首先,蒋廷黻指出,晚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这场战争暴露了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衰落。

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政治体制陈旧,无法应对外来侵略。

此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土割让、赔款巨额,使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其次,蒋廷黻分析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影响。

这些列强通过武力、威慑和利诱等手段,逐步将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被迫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种改革包括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近代企业、改革教育制度等。

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社会矛盾,导致民生疾苦。

接着,蒋廷黻强调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如张謇、胡雪岩等,纷纷投资兴办企业,为民族振兴作出了贡献。

民族工业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

最后,蒋廷黻在第四章的结论中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苦难和挣扎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也孕育着变革和希望。

蒋廷黻提醒我们,要正视历史,从中汲取教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中国近代史》第四章通过蒋廷黻的论述,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晚清政府所面临的困境,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以及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详解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详解

1925 年至 1927 年的大革命,就是以推翻北洋军阀的 反动统治为直接的斗争目标的。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于 1926年7月开始进行的北伐战争,在人民的支持下,基本 上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服 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 力量继续存在。
代替北洋政府统治全中国的,是国民党控制的“中华 民国国民政府”。
第一,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 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 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 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 封建势力的联合。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 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 播。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 要有三种类型: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如陈独秀、李大钊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 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 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 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不过,在开始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还只是一 种朦胧的向往。正如瞿秋白所说:“社会主义的 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 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 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 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中国人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 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第一 次提到马克思 梁启超
朱执信1906年在《民报》上介绍马克思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能采取的 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73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工人运动: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 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 高潮。
在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大小罢工100 余次,参加者在30万人以上。

74
香 港 海 员 罢 工
56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8月,陈望
道翻译的《共产 党宣言》中文全 译本公开出版。
57
三次论战:

1919年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的论 战 1920年底,张东逊、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 义的论战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黄凌霜、区声白 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58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进行马克思
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创办了各种形式的
工人学校。

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
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
59
1920 年 8 月 上 海 党 组 织创办的面向工人群众的 宣传刊物《劳动界》
1920年11月,上 海党组织创办的《共 产党》月刊
48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 新民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9
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
的革命传统,1939年3月,陕甘宁 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
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50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青年节。五四运动所倡 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1)促使欧洲走向衰落,而美国、日本作 为世界大国兴起。 (2)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的 基础上 ,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 (3)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 命运动的高涨。 (4)对中国而言,大战结束后, 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日本对中 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 运动的结合
1、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论争 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主要有三次 大的论争。
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其结果: 一是使许多并不了解社会主义的人也转 而信仰社会主义。 二是帮助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 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 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
2、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
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
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 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 子向往社会主义。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
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必试 是看 赤将 旗来 的的 世全 界球 。,
正因为如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 中国人民既要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 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又要充分认识 十月革命后有利的国际环境,树立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 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就 是在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下展开的。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至9日在斯莫尔尼宫召 开了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它宣告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 家争鸣”的景象。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生存竞争到提倡互助: 从民主主义到提倡平民主义; 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到 提倡世界主义、大同主义;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组织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合影
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进一步研究 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他们着重从马克思、恩 格斯的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宣传马克 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积极进行马克 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中文全译本公 开出版。
(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是一件开天 辟地的大事,它给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 民带来了光明和希 望,使中国革命焕 然一新。
新的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
新的彻底的革命纲领。
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方法:依靠人民群众。
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在 经济基础、阶级结构、思想文化 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推动着中 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 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 1919年的五四运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的爆发
巴黎和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 和出 约席 上巴 签黎 字和 的会 通的 告中 国 代 表 拒 绝
二、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国民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四)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
(五)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国共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关于几个基本概念 中国资产阶级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2、洋务派所办企业的类别属性 其军事工业,因为完全是官营的,且带着浓重
的封建落后性,视之为早期官僚资本。 民用企业,因为有了商股的参与,并且成为主
要的经济因素其资本主义性质也相当鲜明,进步 作用比较大,一般应该将其列入民族资本之列。 3、商办企业
第四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节 洋务运动
一、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的形势 第一、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1)外国公使驻京后严重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2)外国控制中国海关 (3)列强对华利权攫夺的加强 (4)列强的所谓“合作政策”
第二、清王朝所谓“同治中兴”的时局 (1)人民反清斗争一度落入低潮 (2)“中外相安”带来不安 (3)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凋敞 (4)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廷荒淫 腐朽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开平矿务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开平矿务局
轮船招商局
吴淞铁路“天朝号”蒸汽机车
二十年代的天津电报总局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资本主义企业
封建色彩
第一,它的产品主要是
向市场销售,经营目的
是为了谋取利润。
特点
第二,采用雇佣劳动, 建立了劳资关系。
第三,企业的经济命脉
三、洋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派以“求强”为标榜的“练兵制器”的军 事军工方面的活动,为以“求富”的标榜的经济 方面的活动,是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1、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 立
是系在商的身上。
仍然没有脱离封建官府的 控制,即是官督商办企业 仍然是官与商的结合体, 产品要优先满足官府的需 要,实行先官后商的原则。 在管理上,也存在着比较 浓重的封建官府的恶习, 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
四、其他洋务活动
❖ 派遣留学生和兴办洋务学堂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敬请指教
江 南 制 造 总 江南制造总局炮 局
厂的机器房
江南制 造总局 炼钢厂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
性质 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浓厚的封建性
第一、除了个别的厂家以外,第一、属官办官营,领导权
一般都采用了机器生产,引 和管理权都由官府控制。
进西方的设备、工艺和生产 第二,经费主要是由封建官
技术
方拨付而非商人投资。
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在洋务派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中,以李鸿章最 为主要,故堪称是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这可 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李鸿章位高权重,并与洋务运动相始终; 第二,李鸿章提出了一套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的洋务主张; 第三,李鸿章举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掌握的军 事经济实力最大; 所以讲洋务运动,特别要注意李鸿章这个人物。
特点 第二,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 第三,产品主要还不是做为
劳动,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 商品投放市场,而是无偿调
关系
拨。
第三,到后来,产品由原先 第四,有些厂家中,超经济
的不计价的调拔改变为部分 的封建性剥削压迫比较严重,
地计价。
工人不完全是自由出卖劳动
力的雇佣劳动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陆军的改制和新式海军的建立
到80年 代中期,洋 务派初步建 成北洋、南 洋和福建三 支海军。中 国出现了近 代海军。
4、民族资本特别是私营资本初期的经济特征: 第一,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 机器制造业少 得可怜。 第二,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第三,分布比较集中。
5、民族资产阶级的孕育 ①形成的时限: ②形成来源、途径以及阶层构成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性特征
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
2、顽固派的主要思想特征
在清朝统治阶级中与洋务派相对立的一股政治势力, 我们称之为“顽固派”,大学士倭仁、徐桐是这派人物 的代表。
思想特征:唯祖宗之法是尊,唯古圣先贤是尚,闭目 塞听,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西方事物,对西方的 “长技”也不能容忍,视为洪水猛兽,深恶痛绝,还幻 想依靠盲目排外,闭关锁国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们仍囿 于“夷夏之辨”的樊篱内埋头作茧自缚,攻击洋务派是 “用夷变夏”,对洋务派搞洋务的行径深恶痛绝。
1865 上海
曾国藩 李鸿章
1866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军事工业
天津机器制造局
1、兴办: 政府 2、产品: 武装军队 3、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 4、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
安庆军械所
•筹划海防
南洋海军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上海:江南 制造总局
福福州州海船军政局
金 陵 机 器 局
(1)军事工业 李鸿章说过一段很典型的话:“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奕訢在同治年间明确地说:“治国之道,在乎 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 以制器为先”。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 1、洋务运动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条件及其
特点。 ❖ 3、试述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
参考书目
❖ 1、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神州国光社。 2、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3、李时岳等著:《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 4、吕实强著:《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台湾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罗尔纲:《晚清兵志》,中华书局。 6、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
一个类别就是奕訢等人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另一个类别就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 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
曾国藩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2)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3)
张 之 洞
思想纲领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 ❖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开平矿务局 1878 李鸿章
上海织布局 汉阳铁厂
1890 郑观应
1890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
个近代化钢铁 工业
民用工业
官办 官商合办 官督商办
开平矿务局 开平
汉阳铁厂 汉阳
上海
轮太船平招洋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民用工业 1、兴办: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2、产品: 绝大部分投入市场 3、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
二、洋务派的产生
“洋务运动”,就是指19世纪60至90年代,洋 务派官僚所进行的与资本帝国主义有密切联系的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一系 列活动,而其中以“自强”为标傍的“练兵制器” 活动和以“求富”为标榜的经济活动为中心。
1、洋务派的构成及其思想特征
洋务派是对清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洋务思想和洋 务实践活动的一派人物的群体性称谓。这一群体 并不具有自身的组织规范性,是后人赋于的规定 性称谓,它没有自身固有的确定性.
中国无产阶级本身的特点:
①遭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以及 资本家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受苦较深,因而 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坚定性。
②集中在几大城市(特别在沿海)和少数行业、 工矿,便于组织起来。
③出身于破产农民的多,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 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组成反帝反封的浩浩荡 荡的大军。
思考题
观应、陈炽、何启等人。
2、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①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③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 ④早期维新派在正面提出自己主张的同时,对顽固
守旧思想做了较严厉的批判,批判他们的闭关自 守,泥古不化,排斥一切新鲜事物和西方先进科 学技术的思想。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 的洋务学堂,附属于 总理衙门,1902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后者于1912年 更名为北京大学)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旅顺

北洋水师

威海卫


福建水师 南洋水师
致远舰士兵合影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1)“求富”口号的提出。 (2)洋务派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 一是官办 二是官督商办 三是官商合办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
家轮船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