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规划
水库农田灌溉工作计划
水库农田灌溉工作计划一、概述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本计划旨在规划水库农田灌溉工作,并确保按计划进行灌溉工作。
本计划预计为期一年,涵盖了灌溉区域、灌溉设备及管理、水源调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灌溉区域1. 确定灌溉区域范围:包括A区、B区和C区,分别位于水库上游、中游和下游;2. 制定灌溉区域划分:根据灌溉需求、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将每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灌溉区。
三、灌溉设备及管理1. 水泵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泵设备,确保运行正常;2. 灌溉渠道清理:定期清理灌溉渠道,清除杂物和淤泥,保持灌溉渠道通畅;3. 灌溉器具维修:及时对灌溉器具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4. 智能灌溉系统安装:在适当的区域安装智能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 灌溉排水监测:建立灌溉排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灌溉排水情况。
四、水源调度1. 水位监测:每天对水库水位进行监测,掌握水位变化;2. 水源调度计划制定:结合灌溉需求和水库水情,制定每周的水源调度计划;3. 水库蓄水计划:根据季节变化和灌溉需求,制定水库蓄水计划,确保水源充足;4. 异常情况处理:对于突发的枯水期或水库水位异常波动,及时调整水源调度计划。
五、灌溉工作安排1. 制定季度灌溉计划: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制定季度灌溉计划;2. 灌溉时间安排:根据季度灌溉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浪费水资源;3. 灌溉量控制:根据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控制每次灌溉的水量;4. 灌溉技术指导:提供灌溉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技能;5. 灌溉巡查:定期进行灌溉巡查,确保灌溉工作按计划进行。
六、灌溉效果评估1.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评估:对不同灌溉区进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评估,掌握灌溉效果;2. 作物生长情况监测:定期监测作物生长情况,评估灌溉效果;3. 农户满意度调查:定期向农户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灌溉工作的满意度。
七、总结与改进1. 每季度总结:每季度对灌溉工作进行总结,评估计划执行情况;2. 改进措施制定:根据总结结果,制定下一季度改进措施;3. 灌溉工作优化:不断优化灌溉工作方案,提高灌溉效率。
农村农田灌溉规划报告
农村农田灌溉规划报告一、引言农田灌溉是农村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灌溉规划对于提高农田产量、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农村农田灌溉规划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
二、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本地区位于XX省,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至XX度XX分之间。
2. 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约XXX毫米。
3. 土地利用状况该地区农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耕地占总面积的XX%。
三、需求分析1. 灌溉水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该区域水资源丰富,拟利用周边的河流和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
2. 农田类型根据农田类型和作物种植情况,将农田分为水稻田、小麦田、蔬菜园等。
3. 灌溉方式结合本地的土地条件和农田类型,拟采用喷灌、滴灌和沟灌等灌溉方式。
四、规划方案1. 设备建设根据农田面积和灌溉需求,计划购置一批现代化灌溉设备,包括喷灌和滴灌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安装和调试。
2. 灌溉管网在农田周围建设灌溉管网,确保灌溉水源能够覆盖到每一片农田,并且可以灵活调节水量。
3. 灌溉管理系统建立农田灌溉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水量,确保农田得到适量的灌溉。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农田产量合理的灌溉方案将保证农田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 节约水资源通过精确的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方式,有效减少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 保护环境在农田灌溉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技术,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六、实施计划1. 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工作内容:购置农田灌溉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 管网建设阶段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工作内容:建设农田灌溉管网,确保水源能够覆盖到每一片农田。
3. 管理系统建立阶段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工作内容:建立农田灌溉管理系统,确保灌溉水量合理调控。
水利灌溉工作计划
水利灌溉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证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我县拟定以下水利灌溉工作计划:
一、对现有水利灌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
组织技术人员对水库、水渠、输水管线等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确保灌溉水源稳定供给。
二、扩建水利基础设施。
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新增建设水库和主要输水管线,扩大灌溉面积。
优先选择建设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的水利工程。
三、合理配置灌溉水资源。
根据不同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合理调配各地的灌溉用水。
重点保证主要粮食作物的灌溉用水。
四、加强水资源节约。
采取管道漏水检测、按需灌溉等措施,减少水资源浪费。
加强农民节水意识宣传教育。
五、加强对灌溉水质的监测。
建立灌溉水质常规监测机制,严格控制水质污染。
六、完善水利灌溉计划管理。
建立科学的用水计划制定与调度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认真落实上述工作计划,预计我县的农田灌溉面积和效益将明显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将大幅度改善。
这对促进本地区农业发展和保障
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农田灌溉系统规划提高耕地灌溉效果和水利利用率
农田灌溉系统规划提高耕地灌溉效果和水利利用率农田灌溉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关乎农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为了提高耕地灌溉效果和水利利用率,农田灌溉系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优化灌溉系统结构、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科学运用灌溉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灌溉系统结构农田灌溉系统包括水源设施、输水设施、配水设施和灌溉设施。
在规划灌溉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优化整体结构。
对于水源设施,可以选择地下水、地表水或者雨水等作为灌溉水源,确保灌溉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输水设施和配水设施要保证输水流畅、配水均匀,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
灌溉设施则需要根据农田作物的需要,合理确定灌溉方式,比如滴灌、喷灌或者渗灌等,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灌溉时间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耕地的灌溉效果和水利的利用率。
在农田灌溉系统规划中,应该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科学安排灌溉时间。
一般来说,早晚温度较低,水分蒸发较慢,是较好的灌溉时间段。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作物对水分需求也不同,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确定合适的灌溉时间,避免作物缺水或者过湿的情况发生。
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调整灌溉时间,确保灌溉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科学运用灌溉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灌溉技术不断涌现,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农田灌溉系统规划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运用各种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果和水利利用率。
比如,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的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喷灌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的灌溉,节约人力和水资源;渗灌技术可以避免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的问题,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结合生态灌溉技术、智能灌溉技术等,实现灌溉的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综上所述,农田灌溉系统规划是提高耕地灌溉效果和水利利用率的关键之一。
通过优化灌溉系统结构、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科学运用灌溉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的效益,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灌溉工程规划
干、支渠的规划设计
在进行干、支渠的规划设计时,应做好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
山地、丘陵型灌区山地、丘陵型灌区的地形起伏,复杂多样,坡度陡,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修建农田的工程 多有渠道弯且长、建筑物多、施工复杂等待点(在设计干渠沿等高线布置时,要考虑到灌区位于分水岭与山溪或河 流之间,呈狭长形,等高线大致与河流方向平行,灌区上游坡度较大,地面狭窄等实际情况,在设计时应该以求 “水不低头”,即水位少降低,为方向,以求最大限度地自流控制全部灌区面积(支渠在干渠一侧引出,这种设计 的特点是:干渠纵比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控制面积大;筑渠堤结合开挖山坡截水沟,拦截坡地暴雨径流,既拦山 洪,又防止水土流失。
(2)灌溉用水量的估算。根据上述调查资料,分析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确定其灌溉定额,并在此基础上按 照作物种植比例估算单位而积上的灌溉用水量。这是规划中系列计算工作的基础,也是设计和运行工作中的一项 重要资料。
(3)水量与上地资源需求水量的平衡分析,并结合其他经济部门的用水要求,进行灌区的选定和灌区范围的 确定。如有多处灌区可供开发或灌区规模很大,则需要确定灌区开发和建设的步骤和顺序,明确近期开发灌区和 远景开发灌区,或灌区近期工程和远景工程。
(2)安全为主的原则。在进行渠道工程时,首要应保证的是安全可靠。因此在进行渠道布置时,尽量减少挖 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工程的存在。如果当地地形为山丘时,渠道的布置应尽量避开河溪,这样可以避免渠道被 山洪所破坏。应干渠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尽量避开风化岩层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在渠道中还应做 好各种相应的排洪、泄洪措施。
灌溉渠系规划
第一节灌溉渠系规划一、灌溉渠系概述1.灌溉渠系的组成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泄)水渠道组成。
灌溉渠道按其使用寿命分为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两种:多年使用的永久性渠道称为固定渠道;使用寿命小于一年的季节性渠道称为临时渠道。
按控制面积大小和水量分配层次又可把灌溉渠道分为若干等级:大、中型灌区的固定渠道一般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如图4-1所示;在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固定渠道的级数往往多于四级,干渠可分成总干渠和分干渠,支渠可下设分支渠,甚至斗渠也可下设分斗渠;在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固定渠道的级数较少;如灌区呈狭长的带状地形,固定渠道的级数也较少,干渠的下一级渠道很短,可称为斗渠,这种灌区的固定渠道就分为干、斗、农三级。
农渠以下的小渠道一般为季节性的临时渠道。
退、泄水渠道包括渠首排沙渠、中途泄水渠和渠尾退水渠,其主要作用是定期冲刷和排放渠首段的淤沙、排泄入渠洪水、退泄渠道剩余水量及下游出现工程事故时断流排水等,达到调节渠道流量、保证渠道及建筑物安全运行的目的。
中途退水设施一般布置在重要建筑物和险工渠段的上游。
干、支渠道的末端应设退水渠道。
2.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1) 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
其他各级渠道亦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
对面积很小的局部高地宜采用提水灌溉的方式,不必据此抬高渠道高程。
2) 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
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
但在山区、丘陵地区,岗、冲、溪、谷等地形障碍较多,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若渠道沿等高线绕岗穿谷,可减少建筑物的数量或减小建筑物的规模,但渠线较长,土方量较大,占地较多;如果渠道直穿岗、谷,则渠线短直,工程量和占地较少,但建筑物投资较大。
究竟采用哪种方案,要通过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3) 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
4) 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
灌溉规划的保障措施
灌溉规划的保障措施灌溉规划的保障措施是指为确保农田灌溉的顺利进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田水资源,有效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是灌溉规划的保障措施的一些建议。
首先,需要加强对灌溉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要充分考虑农田的地形、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灌溉设施设计。
灌溉设施的排水系统、供水系统、节水措施等都需要充分考虑,确保灌溉水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其次,要加强对灌溉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灌溉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来源,但是水资源的供应有限,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制定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合理分配水源,推行高效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灌溉效率。
再次,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
农民是灌溉的主体,他们的认识和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灌溉的效果和效益。
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提高他们的科学灌溉意识和操作水平。
通过开展培训讲座、技术交流和示范田,向农民传授灌溉知识和技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民的灌溉技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要加强对灌溉项目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灌溉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灌溉的效果和效益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灌溉项目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灌溉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估,评估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要确保灌溉规划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对灌溉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加强对灌溉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加强对灌溉项目的监测和评估。
只有做好这些保障措施,才能提高灌溉效率,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益。
2024年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要点
2024年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要点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灌溉规划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2023年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灌溉规划,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灌溉规划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基础,确保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2) 可行性原则:在制定灌溉规划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农田灌溉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3) 可持续性原则:灌溉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4) 综合性原则:灌溉规划要综合考虑农业、环境、经济等因素,从多个角度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三、主要内容1. 需水量测算:根据农田作物的需水量、降水量等因素,测算出2023年各农田的总需水量。
2. 水资源调配: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水资源状况和农田需水量,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调配。
重点关注干旱地区的灌溉需求,适当增加水资源供给。
3. 灌溉方式优化:根据农田的地形条件和作物的需水情况,优化灌溉方式。
推广合理的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水量的损失。
4. 灌区划分和管网建设:根据农田的土壤和作物的特点,科学划分灌溉区域,建设合理的灌溉管网。
确保水资源能够有效地输送到农田。
5. 灌溉设备更新:对老化和不合理的灌溉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
推广高效节水的灌溉设备,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6. 水质保护和治理:加强对灌溉水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的要求。
加大治理力度,对存在的水质问题进行整治。
7. 灌溉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灌溉管理,建立灌溉档案和监测体系。
组织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传授灌溉管理知识和技术。
四、实施计划1. ____年-____年:开展需水量测算和水资源调研工作,制定2023年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
农田灌溉规划
农田灌溉规划一、引言灌溉是农田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合理有效的农田灌溉规划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农田灌溉规划的目的、原则、方法以及规范等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灌溉规划,以实现农业的高效水利利用。
二、农田灌溉规划的目的农田灌溉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使农田获得合适的湿度和养分供应,达到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效果。
同时,农田灌溉规划还应该考虑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等方面的目标。
三、农田灌溉规划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农田灌溉规划应综合考虑农田的地形、气候、土壤特征等因素,以确保农田灌溉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可行性原则:农田灌溉规划应基于具体的水资源状况和农田情况,合理安排灌溉设施和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规划的可行性。
3. 水资源优化利用原则:农田灌溉规划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采取措施减少非必需用水。
4. 灌溉效益最大化原则:农田灌溉规划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灌溉需求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合理配置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田灌溉效益。
5.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农田灌溉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农田排水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侵蚀。
四、农田灌溉规划的方法1.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农田的地形、土壤、气候等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科学评估农田的灌溉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灌溉方案。
2. 系统模型法:建立农田灌溉模型,通过模拟、优化分析等方法,选择最佳的农田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效果。
3. 土壤水分监测法:通过安装土壤水分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的水分状况,根据实测数据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4. 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农田的水资源供需情况、灌溉设施条件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佳的农田灌溉方案。
五、农田灌溉规划的规范1. 灌溉水利设施建设规范:根据农田灌溉规划,合理选用灌溉设施,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灌溉水利设施的质量和功能。
农田水利建设2024年农业灌溉发展规划
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重点任务: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范围:在粮食主产区、水资源短缺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优先推进
技术支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
资金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建设投资:政府、企业和社 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主体
多元化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灌溉设施老化:部分地区灌溉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导致灌溉效率低下。
灌溉技术落后: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影响了灌溉设施的更新 和维护。 管理体制不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灌溉设施维护不 及时。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和优势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农业灌溉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农业灌溉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灌溉发展需求与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 农业灌溉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灌溉发展需求与粮食安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水资源短缺、灌溉设施老化、技术落后 挑战:资金不足、政策支持不够、农民参与度低 机遇: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机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市场前景广阔
农业灌溉面积和用水需求
农业灌溉面积:2024年预计达到XX万公顷 用水需求: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需求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灌溉保证率:需达到XX%以上,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 节水灌溉:推广利科技人才,提高水 利科技创新水平
灌溉规划设计
灌溉规划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灌溉规划计算,选择合适的灌溉设计标准,正确地决定灌溉工程的布浚,并进行灌溉工程的设计,对于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灌区的经济开发都有重要的意义。
1设计标准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
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
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
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
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灌颓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
例如P=80%,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
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
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抗早天数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
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天。
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
渠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灌溉渠道系统规划
渠系建筑物规划布置
概念:为安全、合理地输配水量,以满足各部门的需要,在渠道系统 上所建的建筑物,是灌排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渠系建筑物布置和选型原则
(1)位置和型式,根据规模、作用、运行特点和灌区总体布置的要求, 布置在地形条件适宜和地质条件良好的地点。
(2)布置应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施工、运行、管理 的要求。
河
进水闸节制闸道拦河坝灌泄水闸
溉
系
冲沙闸
排沙渠
统
的
组
成
农渠
干渠
斗渠 斗沟
支
支渠
农沟
各级灌溉渠道 固定: 干、支、斗、农 临时:毛渠等
退(泄)水渠道
退水闸 退 水 渠
退水闸
沟
干沟
容 泄 泄水闸 区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布置
三、斗、农渠的规划布置
(一)斗、农渠的规划要求 在规划布置时除遵循前面讲过的灌溉渠道规划原则外,还应满足下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布置
三、斗、农渠的规划布置
(一)斗、农渠的规划要求 在规划布置时除遵循前面讲过的灌溉渠道规划原则外,还应满足下
列要求: (1)适应农业生产管理和机械耕作要求; (2)便于配水和灌水,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 (3)有利于灌水和耕作的密切配合; (4)土地平整工程量较少。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布置
列要求: (1)适应农业生产管理和机械耕作要求; (2)便于配水和灌水,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 (3)有利于灌水和耕作的密切配合; (4)土地平整工程量较少。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布置
斗、农渠的规划布置
(二)斗渠的规划布置 斗渠的长度和控制面积随地形变化很大。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一些
灌溉渠系系统的规划布置
灌溉渠系系统的规划布置灌溉排水系统是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完整的灌排系统主要包括取水枢纽,各级输、配水渠道,各级排水、泄水沟道,灌区或圩区内部的蓄水工程(库塘或湖泊),各种田间工程(包括地面、地下灌排网)以及灌排渠系上的建筑物等,如图8-3所示。
图8-3 灌溉排水系统一、灌溉类型及灌排系统的典型布置形式由于地形、水文、土壤和地质等自然条件不同,国民经济发展对灌区所提出的要求不同,各灌溉区灌排系统的布置形式也是不同的。
按地形条件,灌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①山区、丘陵区型灌区;②平原型灌区;③圩垸型(滩地、三角洲型)灌区。
下面以地形分类为主,适当结合其他条件,讨论山区、丘陵灌区的特征及其灌排系统的布置形式。
山区、丘陵灌区的特征及其灌排系统的布置形式如图8-4所示。
图8-4 山区、丘陵区灌排系统的布置形式这类灌区的地形一般比较复杂,岗冲(冲击沟谷)交错,起伏剧烈,坡度较陡。
耕地大多为坡地与梯田,位于分水岭、沟谷、河流之间,分布比较分散,很少有大片集中的平坦土地,而且山区、丘陵区的耕地高程较高,往往需从河流上游远处引水灌溉。
所以,山丘区灌溉渠道的特点,一般是位置较高,渠道弯曲,渠线较长,渠道深挖和高填方多,渠道石方工程和建筑物亦多,而且地形条件是确定渠线布置的主要因素。
另外,由于渠道较多地行经高填方、山坡风化土质和风化岩层地带,渗漏比较严重;且在暴雨季节,山洪可能入侵渠道,使之坍塌决口,影响附近农田村庄的安全。
同时山丘区多塘堰和小型水库,可以拦蓄当地地面径流与引蓄河流径流,故山丘区的渠道,还往往与塘库相连接,形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系统。
在山区、丘陵地区,干、支渠的布置主要有下列两种型式。
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干渠沿灌区上部的边缘布置,以求控制全部灌溉面积,此时支渠则从干渠的一侧引出。
这种布置形式的地形条件,一般是位于分水岭和山溪或河流之间,呈狭长形,地面等高线大致与河流方向平行,灌区内的山溪、河流常用做排水干、支沟道。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一、引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益、运行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和工程类型。
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自流灌溉,而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则应优先考虑节水灌溉技术。
(二)统筹兼顾原则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规划等相协调,统筹考虑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方面的需求,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节水高效原则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节水成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经济合理原则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同时,要注重工程的长期效益,避免短期行为。
(五)生态环保原则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注重保护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水源工程规划设计水源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常见的水源有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
在规划设计时,要对水源的水量、水质、水位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取水方式和取水位置。
例如,对于地表水水源,可以采用引水闸、泵站等设施进行取水;对于地下水水源,则需要根据含水层的特性和地下水的埋深选择合适的井型和开采方式。
(二)渠道工程规划设计渠道是将水源输送到田间的重要设施,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灌溉水的输送效率和损失量。
渠道的布置要根据地形条件和灌溉面积进行优化,尽量做到短而直,减少弯道和交叉。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要点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要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是指根据农田的生态、土质、作物需水量、水资源、气候等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制定出合理的灌溉方案,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益,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的要点包括:1. 水资源评价:对农田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水源、水量、水质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灌溉水的供应能力。
2. 土壤水分状况评价:通过对农田土壤水分的评价,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持有量等指标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农田缺水程度和需水量。
3. 作物需水量测算: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阶段和作物特性,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测算,确定各个作物在不同阶段的需水量。
4. 灌溉方式选择:根据农田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的特性,结合水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包括表面灌溉、滴灌、喷灌等。
5. 灌溉设施规划:根据农田的土地利用状况和作物的种植结构,规划合理的灌溉设施,包括灌溉渠道、水泵、喷灌器具等。
6. 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规划农田的灌溉排水系统,保证农田的排水畅通,防止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7. 水量控制和节约:制定水量控制和节约方案,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合理控制灌溉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8. 水质保护:制定水质保护措施,对灌溉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防止水质污染对农田产生不利影响。
9. 灌溉管理和维护:制定灌溉管理和维护方案,包括灌溉计划的制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农民的培训等,提高灌溉效果和管理水平。
10. 灌溉效益评估:对灌溉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农田的产量、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指标的评估,为灌溉规划的调整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的要点,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农田的高效灌溉,提高农田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措施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措施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程。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需要考虑到农田灌溉的需求,同时也要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面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的一些措施:一、灌溉制度:1.实行灌溉分区和分时灌溉制度,合理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无效灌溉。
2.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渗漏的损失。
3.开展统一管理的灌溉区建设,建立统一的灌溉水平衡台账,实行水定额分配,合理配置灌溉水源。
二、优化灌溉设施:1.更新和完善灌溉设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灌溉设备,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
2.加强管道和渠道的维护和修复,减少渗漏和泄漏造成的水量损失。
3.增设水质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灌溉用水中的盐碱度等问题。
三、科学调度控制:1.制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频率,避免在高温、高蒸发的时段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损失。
2.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需求,精确掌握灌水量,确保土壤湿度的平衡。
3.结合气象预报和土壤湿度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灌溉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灌溉量。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1.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开展水土保持和水保护区的建设,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2.开展灌溉用水的再利用,将排灌水中的有效营养物质和水分再利用到灌溉过程中。
3.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灌溉用水中的问题,减少不合理用水的现象。
五、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1.合理安排作物的品种结构和种植布局,减少耗水量高的作物的种植。
2.推动水利工程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发展高效抗旱农业,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
3.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灌溉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措施的核心目标是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灌溉制度、优化灌溉设施、科学调度控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配套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目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包括自然降雨和人工收集的雨水,具有水源充足 、水质好、取水方便等特点。
水源选择依据与原则
依据
根据灌溉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土壤特性、作物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 。
原则
优先选择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水 方便的水源,同时考虑水源的稳定性 和可持续性。
水源利用方式与技术
地表水利用
通过修建引水渠道、泵站等设施将地表水引入灌溉区,采用灌溉 渠道输水,利用灌溉机械进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田间工程
包括灌水沟、畦和格田,用于引导水流、控制水量和改善田间排 水。
灌溉系统设计参数确定
设计流量
根据灌溉面积、作物需水量和 灌溉制度等因素确定。
设计水位
根据水源条件、地形和土壤特 性等因素确定。
设计管道尺寸
根据设计流量、水头损失和管 道长度等因素确定。
灌溉制度
包括灌水周期、灌水定额和灌 溉次数等,根据作物需水量、 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
地下水利用
通过钻井提取地下水,通过管道或渠道输送到灌溉区,采用滴灌、 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雨水利用
通过收集雨水、修建雨水储存设施,将雨水用于灌溉,同时可以减 少城市排水压力。
04
灌溉系统设计
灌溉方式选择
1 2
地面灌溉
利用灌溉渠道将水引入农田,通过地面渗透或漫 流方式湿润土壤。适用于平原地区和坡度较小的 丘陵地区。
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水利灌溉工程概述 • 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原则 • 灌溉水源选择与利用 • 灌溉系统设计 • 灌溉工程设施建设与管理 • 灌溉工程效益评估与改进建议
01
水利灌溉工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农业灌溉投资计划方案
农业灌溉投资计划方案一、前言。
咱都知道,水是农业的命脉啊,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农作物没有水那可就全歇菜了。
所以呢,咱这个农业灌溉投资计划,那可是为了让咱地里的庄稼都能喝饱水,茁壮成长,最后给咱带来满满的收成。
二、现状分析。
# (一)现有灌溉方式及问题。
咱现在的灌溉方式啊,大部分还是那种比较传统的大水漫灌。
这就像是拿着大水桶一股脑儿地往地里倒水,看着是给地浇了水了,可问题也不少呢。
1. 水资源浪费。
这种漫灌方式,水到处流,真正被农作物吸收的没多少,大部分都渗到地底下或者流到别的地方去了,就像把钱往水里扔一样,心疼啊。
2. 土地破坏。
水流得太猛,容易把土壤里的养分都冲走了,时间长了,土地就变得不那么肥沃了。
而且有些地势不平的地,水还容易积在一块儿,把庄稼都给淹了,这可就麻烦大了。
# (二)灌溉水源情况。
咱这儿的灌溉水源主要是附近的河流和一些地下水。
河流的水呢,到了旱季就有点不够用了,地下水又不能无节制地抽,要是抽多了,地面可能就会下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投资目标。
# (一)短期目标(1 2年)1. 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至少30%。
咱得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用水了。
2. 改善部分重点农田的灌溉状况,让这些地里的农作物产量能提高个10% 15%。
先把那些产量高、对咱们收入影响大的地照顾好。
# (二)中期目标(3 5年)1. 逐步更新灌溉系统,让大部分农田都用上更先进的灌溉技术,整体灌溉效率再提高个40% 50%。
这时候咱就可以看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了。
2. 根据水源情况,合理规划灌溉区域,确保每个区域的农作物都能得到稳定的灌溉,减少因为水源不足导致的减产情况。
1. 打造一个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灌溉体系。
这个体系不仅能满足咱们现在的农业需求,还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等问题。
2. 提高整个地区的农业竞争力,让咱们种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有优势,价格更高,大家的收入都能翻上几番。
高标准农田灌溉方案
高标准农田灌溉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灌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灌溉方案对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制定一份科学严谨的高标准农田灌溉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对农田进行详细的土壤分析和水资源情况评估。
根据土壤的类型、含水量、渗透性等因素,科学地确定灌溉的方式和方案。
对于土壤类型较为均匀的农田,可以考虑采用统一的灌溉方式;而对于土壤类型分布不均匀的农田,可以采用分区分时的灌溉方式,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和作物需水量进行调整。
根据农田的作物品种和生长期,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和频率。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确计算出每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再结合实际水资源情况确定合理的灌溉频率和水量。
要充分考虑降雨情况,避免出现因遇雨不及时停水,或干旱期继续供水的情况。
合理选择灌溉设施和技术。
对于不同的农田类型和作物品种,可以选择合适的灌溉工具,比如喷灌、滴灌、地膜覆盖灌溉等。
滴灌技术节水高效,尤其适合果树和蔬菜等特种作物的灌溉;而对于大田作物,可以考虑采用移动式喷灌机或固定式喷灌设施。
辅助灌溉技术如土壤加湿剂、植物保水剂等也可以结合使用,提高灌溉效果。
建立科学的灌溉管理制度。
通过合理的灌溉计划和控制,能够保证农田达到合适的土壤湿度、根系氧气供应和养分供给。
通过土壤水分探测技术、自动灌溉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精准灌溉,提升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民的灌溉技术培训和管理意识。
农民是农田灌溉的主体,他们的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灌溉效果。
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灌溉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灌溉管理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计划,保证农田灌溉的科学和合理。
高标准农田的灌溉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特点、水资源情况、作物需水量等多方面因素。
农田灌溉规划
农田灌溉规划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灌溉规划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灌溉规划的重要性、灌溉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灌溉规划的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灌溉规划的重要性灌溉规划对于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灌溉规划可以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灌溉规划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避免因过度灌溉而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灌溉规划还可以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灌溉规划的原则和方法1. 灌溉规划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灌溉规划应基于科学的水文数据和农田需水量分析,确保灌溉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原则:灌溉规划应考虑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确保灌溉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3)可持续性原则:灌溉规划应注重保护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确保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2. 灌溉规划的方法(1)水文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历史水文数据,了解农田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为灌溉规划提供依据。
(2)需水量计算: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气候条件,计算出农田的需水量,确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3)灌溉设施设计:根据农田的地形和土壤条件,设计合适的灌溉设施,包括灌溉渠道、水泵和喷灌设备等。
三、灌溉规划的实施1. 灌溉设施建设根据灌溉规划方案,进行灌溉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修建灌溉渠道,安装水泵和喷灌设备等。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优质的材料和设备,确保灌溉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灌溉管理灌溉管理是灌溉规划的重要环节。
农田的灌溉需求会随着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灌溉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要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灌溉效果评估定期对灌溉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灌溉方案的优劣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灌溉方案,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四、灌溉规划的案例分析以某个农田为例,根据该农田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制定了灌溉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灌溉规划7.1 灌溉现状青衣江流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很少,现有耕地面积123.63万亩,已成为我省重要粮、油、蚕桑、茶叶、果树生产基地。
流域内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1.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7%,占全省总有效灌溉面积的2%。
灌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下游两岸河谷平坝区,区内唯一的大型工程玉溪河引水灌区,是流域内粮食主产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余均为中小型灌区。
已建各类水利工程7258处,现状总供水能力 4.35亿m3,其中以引水工程供水为主,占总供水能力的77.7%。
2007年,流域各类工程供农业灌溉用水3.3亿m3,农田灌溉亩均综合用水量462m3,灌溉水利用系数0.47左右。
因此尽管青衣江流域的灌溉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 现有骨干工程少,有效灌溉率和灌溉保证率较低青衣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59.78亿m3,现状流域内缺乏骨干灌溉工程,已建的各类水利工程中仅有2处中型蓄水工程、3处中型引水工程,其余均为小型,总供水能力4.35亿m3,现有水利工程提供的水量主要在青衣江沿岸的平坝和丘陵地区,而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水利设施少,工程提供水量有限,灌溉用水困难。
区内仅名山县部分属于玉溪河大型灌区,灌溉保证程度较高。
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灌溉工程规模严重不足,供水能力低下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工业、生活、农业争水的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在遇到枯水年份或连续干旱年份,供、用水矛盾则更为突出。
2 灌溉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程度差、老损严重,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流域内的已成灌区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本身建设标准低,且年久失修,供水设施严重老化,长期带病带险运行,效率下降,能耗增大,实际灌面减少,安全、可靠性严重降低。
加之青衣江流域大部分位于西部盆地边缘区,经济基础较薄弱,地方投入能力有限,对已有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难以开展,工程配套不全,工程现状供水能力仅为设计供水能力的51%,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 灌溉方式较粗放,节水水平较低,灌溉水质下降流域内灌溉用水方式粗放,输、用水浪费严重,虽然经过近年来的节水改造,流域内灌溉水利用系数仍然较低,节水灌溉面积还不到现状有效灌面的20%,节水工程建设作为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尚未引起重视,已建的节水工程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水资源浪费严重又加剧了灌区水资源的紧缺。
特别是流域内灌区渠道多为土渠,灌溉水利用系数小于0.45,水分生产率小于1.0kg/m3。
流域内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城市观念尚未形成,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目前流域内水体总体水质良好,青衣江干流多营坪、青衣江大桥,支流宝兴河、天全河、芦山河、荥经河的水体水质良好,基本能满足Ⅱ类水标准,仅枯水期部分时段为Ⅲ类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高速发展,致使区内部分河段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水质呈恶化趋势,如名山河、喷江河水体水质较差全年水质为IV类,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而且,流域内中小型水库多数开展肥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灌溉生产取水。
4 水管理体制有待改革,管理水平较低水管理体制建设远远滞后于水利发展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水利资金投入尚未建立有效的机制,投资力度与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地位不适应。
水价严重偏低,水费收取困难,公益性支出的合理补偿机制未形成,造成工程运行管理经费短缺,限制了在工程管理、水利科技、队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使工程难以实现良性循环。
水利政策贯彻落实的措施不到位,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水利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利现代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7.2 灌溉要求根据流域内各县(市)农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是: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优化布局、发挥优势、依靠科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扶优加强,稳定种植业,壮大养殖业,发挥区域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实现上述粮食生产及农业发展目标,各地区将依据各自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在粮食作物方面,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玉米高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深化加工,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建成优质油料基地,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和设施栽培技术,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因地制宜发展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
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同时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努力抑制用水需求的增长,必须大力提高用水效率。
根据青衣江流域水土资源情况,灌溉发展目标如下:有效灌溉率达到74%以上;节水灌溉率2020年超过35%,2030年超过50%;灌溉水利用系数2020年~2030年,达到0.57~0.61;灌溉定额较现状降低20%以上,2030年较2020年再降低10%左右;灌溉水分生产率2020年达到 1.2 kg/m3,2030年达到1.5kg/m3;兴建灌溉水源工程,以满足灌溉面积发展、提高灌溉保证率的用水需求。
7.3 灌溉总体布局7.3.1 总体布局流域内多数灌区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80年代以后灌溉面积增加缓慢。
根据青衣江流域的地形特点、现有水利设施的分布,农田灌溉发展首先是搞好区内玉溪河灌区及部分中小型灌区的改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有效灌溉面积的经济效益;在巩固已有灌区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水土资源条件,灌溉与雨养农业相结合,结合可能兴建的水源工程,积极发展耕地质地好、集中成片的新灌区,将流域内的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流域大部分区域属河源山丘区,区内以林地为主,仅有极少旱地零星分布。
耕地主要集中在名山县以及青衣江、荥经河、天全河、芦山河中下游的两岸河谷带。
耕地资源相对较多的名山、夹江县,基本为玉溪河引水工程所控灌,受该区耕地资源的限制,总体来讲该区域继续发展灌溉面积的潜力不太大。
灌溉的总体布局是:一是应主要抓好已成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二是积极发展条件较好青衣江下游地区的灌溉,从区域的耕地分布特征看,在雅安市雨城区下游青衣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地势较平坦,耕地成片分布,是青衣江流域发展灌区的重点区域,三是可新建中小型水库工程和引水工程分散解决支流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天全河及荥经河中下游河段的两岸平坝区,耕地也较为集中,水源条件优越,为自流灌溉创造了条件,具有发展引水灌区的潜力。
形成以中、小型蓄、引水工程为主配合山区微型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分散灌溉体系。
根据相关规划的安排,以及区内各片发展灌区的潜力,2020水平年规划较现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34.71万亩,达到106.03万亩,主要为:续建配套玉溪河二期芦山县境内灌区、乐山青衣江灌区和党仲水库扩建新增灌区,新增雨城区九龙水库灌区、铜头引水工程,新建天全县老场河灌区、荥经县荥经河灌区、芦山县青思堰灌区等;到2030年力争将区内的有效灌面发展到120万亩,主要新增雨城区北部陇西河灌区、青衣江沿河的多营灌区、天全县乐阳灌区、洪雅县新桥水库和丹棱县黑滩子水库灌区,并建设长征渠引水灌区。
7.3.2 已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 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玉溪河灌区是四川省的10个大型灌区之一,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岷江、青衣江之间的浅丘台地上,工程修建于20世纪70代年的“文革”时期,经过近30多年的改扩建,现灌区已发展成为跨雅安、成都两市,灌溉芦山、名山、蒲江等三县和邛崃市共60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86.64万亩,其中青衣江流域灌面9.33万亩,仅占设计灌面的10.8%。
流域内芦山县设计灌溉面积3.13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1.63万亩;名山县设计灌溉面积16.67万亩,现状有效灌面已基本达到设计水平。
玉溪河灌现渠道垮塌、滑坡、渗漏及淤积等问题十分严重,工程安全隐患多,渠道输水能力严重不足,渠系水利用率低,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仅有0.405,已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
根据《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2015年前将完成灌区续建配套渠道与节水改造规划,使灌区达到终期规模,其中青衣江流域可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
2 青衣江流域乐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乐山青衣江灌区位于青衣江下游两岸至大渡河、岷江汇口,设计灌面35.26万亩(包括在青衣江干流取水的跃进渠、东风堰、牛头堰、江公堰等)。
灌区上起夹江县木城镇、下至三江汇口的乐山市城区,北至峨眉山麓、南至青衣江与岷江分水岭。
涉及乐山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3县(市、区),是乐山市主要的粮经基地,总耕地面积38.1万亩,灌区现状有效灌面28.57万亩,依据《乐山市青衣江流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2015年全灌区终期设计灌面为35.77万亩,其中青衣江流域设计灌面11.17万亩,规划新增有效灌面3.06万亩。
3 其他中小型灌区根据各县(区)《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等规划的安排,青衣江流域内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1处,为洪雅县总岗山水库灌区,水库设计总库容为3186万m3,兴利库容2594万m3,设计灌溉面积7.03万亩。
水库建于1976年,由于当时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经过30多年运行后,渠道垮塌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保灌率逐年降低,灌面萎缩,效益大为下降,急需改造。
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面积6.5万亩,其中续建配套面积3.1万亩,节水改造面积3.4万亩。
主要分布在宝兴河、荥经河、安溪河两岸河谷一带。
表7.3.1 青衣江流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溉工程统计表7.3.3 主要灌溉工程建设规划1 长征渠灌区长征渠是我省盆地腹部地区的一项特大型引水水利工程,长征渠取水枢纽位于青衣江洪雅县已建的槽鱼滩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08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4亿m3。
原规划长征渠的灌区范围是:岷西包括总岗山以东的岷青地区,西南以岷江为界,南界长江,东至涪江、嘉陵江,北与东风渠五、六期及毗河工程灌区毗邻。
北部边界岷西以总岗山、洪眉干渠为界;过岷江后,井研、荣县、资阳一线基本上以总干、东干渠为界。
灌区总面积3.16万km2,涉及4地、2市、39县,总耕地1657万亩,原规划灌溉面积1400.33万亩,引水规模为230m3/s。
近年来随着毗河供水工程、金沙江向家坝水库灌区等方案的提出及重庆市直辖等原因,经初步规划后长征渠引水灌区设计灌面687.28万亩。
其中青衣江流域涉及洪雅、丹棱、夹江3县,规划设计灌面11.4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