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8章微观经济学应用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消费者偏好与效用
本节讨论通过二元关系和数值函数描述偏好, 希望读者能够参照第1章的二元关系和有序集的背 景材料。
(a)小节介绍偏好关系并讨论通常假设的偏好关 系性质。特别地,作为理性假设的一部分一致偏好 典型地包含偏好关系是全前序关系的假设中,而其 另一部分则理解成个人从可行选择集合中选择最佳 元素的假设。通常,涉及偏好的附加假设或类似商 品需求意愿和商品多样化的假设,或是技术处理便 利的假设。
均衡的字面含义源于平衡杠杆重心的等量条件,除非 外部条件变化外,其词源包含系统内部力量的平衡导致 静止状态的含义。均衡的解释可延伸到经济模型。经济 模型的均一衡典型地对应个人没有动机改变其行为的状 态。另一个与经济均衡相关的重要概念是个人最优行为 的相互兼容性。
本章说明与经济理论相关的标准均衡概念。第3节讨 论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大量理性消费者如何通过竞争市场 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交换经济,说明瓦尔拉斯(Walras) 均衡的存在性及其福利性质。
强调上述两个子问题的相互密切联系是很重要的。若
不能获知博弈的细节,则既不能断定何种行为是理性的, 也不能描述个人行为。原因在于不知道什么是能控制的, 什么是既定的,什么是个人面临的约束。类似地,除非 知道个人的实际行为,不然就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均衡条 件。应该同时确定和求解两个子问题,但分别考虑上述 两个子问题却常常是处理什么是大量理性主体相互作用 结果的有效方法。
不幸的是,即使在i=k时, Jk的符号也并不能 惟一确定。因此,需求并不一定是其自身价格的减 函数或收人的增函数。效用函数向个人行为施加的 制约条件通过以下结论给出。
当U( )是严格增函数时,预算约束条件的等式 成立,我们可将(C. U)写成以下的拉格朗日问题:
此时我们预先隐含假设G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正,并排除 其他情形。对拉格朗日函数:
微分得到以下的一阶条件:
其中Ui( )表示U( )对其第i个变量的偏导数。 根据上述假设,一阶条件确定惟一最优解x*的 性质。最优条件要求下式成立:
8
微观经济学应用
前言
作为可预测个人行为的正当化前提原则,在第7章 中,提到了个人具有前后连贯的良好偏好且按其行动 的理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主张理性假设能 自然使得个人决策模型简化成约束优化问题,且用大 量篇幅讨论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技术。
本章的第一节在简单回顾的基础上考虑标准消费者 并讨论如何利用二元关系描述消费者偏好以及如何利 用二元关系构造效用函数。第二节分析消费者面临其 愿意购买的市场商品价格和外生收入时的消费行为。
(b)小节说明只要满足一定的正则条件,就能简 便地用数值函数描述前序偏好。
(c )小节说明增强正则条件便能获得可微效用函数。
结论
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在连续偏好关系的空间 中施加适当的拓扑性,光滑偏好关系的集合就在该 空间中稠密。这直观地意味着任何连续偏好关系都 能“很好地”用光滑偏好近似,连续可微效用函数 的假设不是没有理由的,至少可以作为初步近似。 (见定理8.1.10)
前言
第4节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纳什(Nash)均衡。第5 节则希望读者能熟悉部分有用的不完全竞争模型。
各节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即对应通过特殊定义的相互作 用主体构成的经济系统(简称为博弈),需要考虑下述两 个子问题而阐明相似结论的特征。
(1)个人决策问题:假设我们面临具有明确定义规则的博 弈并考虑博弈的个别参与者。
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为应用隐函数定理,将一 阶条件写成以下形式:
而系统局内变量的雅可比行列式写成以下形式:
运用一阶条件和提取公因子,效用函数的加边海森 矩阵可写成以下形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对U( )的假设,J不等于0,局部最大化 的充分条件(见定理7.1. 16)得到满足。一阶条件组 成的方程的解是消费问题的正则解。这就保证我们 可用隐函数定理计算普通需求函数的偏导数。特别 地,用Jk表示用向量(DpkF(x, ; p))T替代雅可比矩阵 J的第i列而得到的矩阵,则存在以下公式:
本章的前半部分集中讨论受环境约束条件制约的个 人行为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多数的经济活动规模决 定问题,需要在个体模型的基础上讨论大量理性决策 者相互作用的问题,这需要利用均衡概念。
前言
对应大量主体参与的既定经济博弈,原则上可能会 出现多种结果。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均衡概念,它也是允 许我们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经济博弈的合理结局进行理性 选择的原则。
这类似要求花费在各商品上的最后1单位货币的 边际效用必须相等,或等价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i 和k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然等于其相应价格之比。
方程(1)和方程(2)构成我们希望求解的G+1 个未知量xi* = xi(p, y)和*= (p,y)的普通需求函 数的方程组。在一些简单情形中,求解方程(1) 和方程(2)得到x*和*的解析解。一般情况下, 并不一定能获得解析解,需用隐函数定理(IFT)
特定博弈包含个人能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因素。类似我 们以前的主张,自然地将理 性参与者行为模型化为约束 优化问题。我们假设个人行为在其既定的无法控制的外部 因素和确定的博弈规则的约束下,选择其控制变量而实现 其目标收益函数的最大化。通过个人决策问题得到参数函 数而确定个人最佳行为的决策解。
(ii)均衡问题:需要验证不同参与者最优反应之间及 最优反应和系统资源配置之间的协调性。虽然一般可行 性的要求直接、明朗,但在确定参与者行动之间必需的 协调性程度方面还是存在很大自由度。例如,竞争均衡 的协调性能解释成要求每个人都能根据现行市场价格销 售或购买其愿意交易的各种商品的市场出清。另一种均 衡的解释是允许存在导致个人不能实现其愿意购买或销 售数量的数量限制约束的配给可能性。
8.2 消费理论
(a) 效用最大化和普通需求函数
Slutsky定理
现在,我们强化连续性假设并要求U( )是二 阶连续可微的。此时,由于需求和间接效用映射 都是可微函数,可获得进一步的结论。
特别地,假设U( )是C2、严格拟凹且满足定 理6.3.11要求的拟凹函数的加边海森矩阵的二阶 充分条件的严格增函数。上述假设允许我们运用 第5章的方法和隐函数定理分析普通需求函数的 比较静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