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实验报告1. 简介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探索移动通信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

移动通信是指在不受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方式、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SIM卡、方式和电脑组成实验平台,通过调试和实验,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实验目的-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移动通信实验平台的搭建;- 学习使用SIM卡进行移动通信。

3. 实验内容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SIM卡- 方式- 电脑实验步骤:1. 将SIM卡插入方式;2. 打开方式的设置菜单,找到移动网络设置,并将方式连接到移动网络;3. 在电脑上安装移动通信调试软件;4. 连接方式和电脑,确保二者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5. 打开移动通信调试软件,选择方式SIM卡,并进行一系列测试和调试。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并使用SIM卡进行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方式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数据传输速度等指标,并将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表明,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方式可以成功连接到移动网络,并且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信号强度较高。

5.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移动通信系统在现实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方式能够稳定连接到移动网络,并且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这是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的,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都会受到距离的限制。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成功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测试和调试。

实验结果表明,移动通信系统在现实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开展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移动通信实训报告

移动通信实训报告

移动通信实训报告第一篇:移动通信实训报告移动通信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1.以系统配置的方式来加深、扩展移动通信所学知识,着重体现移动通信教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认识和运行维护的操作能力。

2.使学生增进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加深对移动通信知识的理解。

3.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维护、配置和组网设计的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二、实训内容实习单元1配置管RNC理1.1 实习说明1.1.1 实习目的了解RNC数据配置的管理,了解RNC网管系统的组成。

1.1.2 实习项目网管客户端的启动和退出;配置管理界面;熟悉通用操作。

1.2 实习步骤及记录说明:1.RNC配置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管理RNC系统的各种资源数据和状态,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配置,从根本上决定着ZXTR RNC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状态。

2.RNC数据配置是指在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Operation & Maintenance Center)和网元(RNC)之间建立联系,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管软件界面,操纵RNC中的管理对象进行数据配置。

实习单元2,3 RNC配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子网、管理单元、全局资源、物理设备、局向配置、公共资源配置1.1实习说明了解公共资源的配置,理解公共资源的意义。

1.1.2实习项目配置子网;配置管理网元;配置集;配置RNC全局资源。

1.2实习步骤及记录说明:对于ZXTR RNC新开局,数据配置先后顺序如图 0-1所示。

图 0-1 开局配置数据流程图(1)公共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子网配置、管理网元配置、RNC配置集、RNC全局资源配置,是整个配置管理的基础;(2)物理设备配置主要包括机架、机框、单板等,详细内容参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物理设备配置完成之后,要进行ATM通信端口的配置;(4)配置完成ATM通信端口之后才能进行局向配置,局向配置主要包括IUCS、IUPS、IUB等局向的配置;(5)以上配置完成之后,再进行无线参数的相关配置,主要包括引用类参数、Node B及服务小区包含对象的配置、外部小区配置、邻接小区配置;(6)在数据配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整表同步”或者“增量同步”,所配置的数据就可以同步到RNC,发挥作用。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课题名称: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1.GSM基站实验部分1.1移动台开机入网及关机实验1.2移动台主叫实验1.3移动台被叫实验2.移动通信系统实验2.1信源编码实验2.2分组码+交织与解分组码+解交织实验2.3扰码与解扰2.4 QPSK调制解调实验2.5信道复用实验2.6信道均衡实验3.实验总结GSM基站实验部分1.1移动台开机入网及关机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移动台(手机)的入网过程。

了解移动台(手机)开关机的信令传递过程。

了解移动台(手机)的位置更新过程二、实验仪器GSM基站实验系统手机一部三、实验原理1、移动台开机搜索网络的过程当移动终端MS开机或者从盲区进入覆盖区时,手机将寻找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允许的所有频点,搜寻最强的BCCH载频,接收到FCCH信道信息,锁定到一个正确载频频率上。

紧接着,MS开始解码SCH信道上与同步有关的信息。

这时,MS也可以接收BCCH信道上有关小区信息的系统消息了。

MS比较系统消息中所携带的本小区的LAI和手机中所存储的LAI。

如果两者相同,则触发IMSI附着过程。

否则,则触发正常位置更新。

本实验主要进行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及其MSC/VLR数据库中对于此MS记录的改变情况。

而正常的位置更新过程将在移动性管理实验中介绍。

GSM网络中位置更新程序包括三类:IMSI附着、正常位置更新、周期性位置更新。

从信令角度上看,周期性位置更新的信令过程同IMSI附着相似,目的是周期性向网络报告MS的可达性。

有了周期性的位置更新,当移动台开机进入盲区的时候,MS就不会向网络进行周期性的位置更新,网络就将此MS标记为隐含关机状态,这时如果有其他的MS呼叫此MS,MSC/VLR就不会对此MS进行呼叫,而是直接告诉主呼的MSC/VLR,被叫MS不在服务区。

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寻呼过程,节省了资源。

3、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介绍图4-2-1是MS进行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

武汉理工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程序a
% Simulation of BPSK AWGN
Max_SNR=10;
N_trials=1000;
N=200;
Eb=1;
ber_m=0;
for trial=1:1:N_trials;
trial
msg=round(rand(1,N)); % 1,0 sequence
s=1-msg.*2; %0-->1,1-->1
Y_bit=[Y_bit,[Y_r(k),Y_i(k)]];
end;
Y_symbol=Y_r+j*Y_i;
X_b=S-Y_bit;
X_s=Sc-Y_symbol;
ber_snr=0;
for k=1:N_number
if X_b(k)~=0;
ber_snr=ber_snr+1;
end;
end;
ser_snr=0;
for k=1:N_number/2;
if X_s(k)~=0;
ser_snr=ser_snr+1;
end;
end;
BER_v=[BER_v,ber_snr./N_number];
SER_v=[SER_v,ser_snr./(N_number./2)];
end; %for SNR
BER_m=BER_m+BER_v;
进行比较的话,接收器的误比特率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误比特率的测试需要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和一条信道。首先需要产生一个长的随机比特序列作为发送器的输入,发送器将这些比特调制成某种形式的信号以便传送到仿真信道,我们在传输信道上加上一定的可调制噪声,这些噪声信号会变成接收器的输入,接收器解调信号然后恢复比特序列,最后比较接收到的比特和传送的比特并计算错误。

移动通信实验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基带话音的基本特点;3. 学习并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4.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5. 熟悉移动通信实验设备和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1. 实验设备:移动通信实验箱、示波器、频谱分析仪、计算机等;2. 实验软件:MATLAB、C++等编程语言及相关移动通信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1)实验目的: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2)实验内容:1)观察移动通信实验箱的组成,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2)根据实验指导书,搭建移动通信实验系统;3)观察实验系统工作状态,分析各个模块的作用;4)总结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基带话音的基本特点(1)实验目的:了解基带话音的基本特点,掌握话音信号的传输特性。

(2)实验内容:1)观察实验箱中的话音信号发生器,了解话音信号的生成过程;2)使用示波器观察话音信号的波形,分析其时域和频域特性;3)总结基带话音的基本特点。

3. 调制解调技术(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

(2)实验内容:1)观察实验箱中的调制解调模块,了解其工作原理;2)搭建调制解调实验系统,进行模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3)使用频谱分析仪观察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调制效果;4)总结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及其特点。

4. 移动通信信道特性(1)实验目的: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实验内容:1)观察实验箱中的信道模拟模块,了解信道特性;2)搭建信道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信道特性分析;3)使用示波器观察信道模拟结果,分析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总结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

5. 实验软件使用(1)实验目的:熟悉MATLAB、C++等编程语言及相关移动通信仿真软件的使用。

(2)实验内容:1)学习MATLAB、C++等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2)使用相关移动通信仿真软件进行信号处理和系统仿真;3)总结实验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多址接入等。

3.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过程,分析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噪声。

4. 通过实验验证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设备1. 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2. 台式计算机一台;3. 小交换机一台;4. 移动通信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2)实验内容:①观察移动通信实验箱的组成,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②分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总结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③通过实验验证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2. 调制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技术,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2)实验内容:①观察调制解调实验模块,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过程;②分析不同调制方式的特点,如调幅(AM)、调频(FM)、调相(PM)等;③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技术的性能。

(1)实验目的: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解码技术,了解编码解码的基本原理。

(2)实验内容:①观察编码解码实验模块,了解编码解码的基本过程;②分析不同编码方式的特点,如线性编码、非线性编码等;③通过实验验证编码解码技术的性能。

4. 多址接入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技术,了解多址接入的基本原理。

(2)实验内容:①观察多址接入实验模块,了解多址接入的基本过程;②分析不同多址接入方式的特点,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③通过实验验证多址接入技术的性能。

5. 信号传输与干扰实验(1)实验目的:分析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过程,了解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2)实验内容:①观察信号传输与干扰实验模块,了解信号传输过程;②分析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如多径干扰、加性噪声等;③通过实验验证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调试图以及实验代码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调试图以及实验代码

实验一>> close all;clear all;dt = 0.001;fm = 1;fc = 10;T = 5;t = 0: dt : T;mt = sqrt(2) * cos(2 * pi * fm * t);%N0 = 0.01%AM modulationA = 2;s_am = (A + mt).* cos(2 * pi * fc * t);B = 2 * fm;%noise = noise_nb(fc, B, N0, t);%s_am = s_am + noise;figure(1);subplot(311);plot(t, s_am); hold on;plot(t, A + mt, 'r--');title('AM调制信号及其包络');xlabel('t');%AM demodulationrt = s_am.* cos(2 * pi * fc * t);rt = rt - mean(rt);%[f, rf] = T2F(t, rt);dt = t(2) - t(1);T = t(end);df = 1/T;N = length(rt);f = -N/2 * df: df: N/2 * df -df;rf = fft(rt);rf = T/N * fftshift(rf);% END of T2F% ==== [t, rt] = lpf(f, rf, B);df = f(2) - f(1);T = 1/df;hf = zeros(1, length(f));bf = [-floor(B / df): floor(B / df)] + floor(length(f) / 2); hf(bf) = 1;yf = hf.* rf;% ==== [t, st] = F2T(f, yf);df = f(2) - f(1); Fmx = (f(end) - f(1) + df);dt = 1 / Fmx;N = length(yf);T = dt * N;% ==== t = -T / 2: dt: T/2 -dt;t = 0: dt: T - dt;sff = ifftshift(yf);st = Fmx * ifft(sff);% ==== END of F2Trt = real(st);% ==== END of lpfsubplot(312);plot(t, rt); hold on;plot(t, mt/2, 'r--');title('相干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比较'); xlabel('t');subplot(313);%[t, sf] = T2F(t, s_am);dt = t(2) - t(1);T = t(end);df = 1/T;N = length(s_am);f = -N/2 * df:df: N/2 * df -df;sf = fft(s_am);sf = T/N * fftshift(sf);% END of T2Fpsf = (abs(sf).^2) / T;plot(f, psf);axis([-2 * fc 2 * fc 0 max(psf)]);title('AM 信号功率谱');xlabel('f');>>实验二>> clear all;close all;A = 1;fc = 2; %2HzN_sample = 8;N = 500; %码元数Ts = 1; %1 Baud/sdt = Ts/fc/N_sample; %波形采样间隔t = 0: dt: N * Ts - dt;Lt = length(t);%产生二进制信源d = sign(randn(1, N));%dd = sigexpand((d + 1)/2, fc * N_sample);N = length((d + 1)/2);out = zeros(fc * N_sample, N);out(1, :) = d;dd = reshape(out, 1, fc * N_sample * N);%END of sigexpandgt = ones(1, fc * N_sample); %NRZ波形%gt = ones(1, fc * N_sample * N);figure(1);subplot(221); %输入NRZ信号波形(单极性)d_NRZ = conv(dd, gt);gt = ones(1, length(d_NRZ));d_NRZ = d_NRZ + gt;d_NRZ = 0.5 * d_NRZ;plot(t, d_NRZ(1 : length(t)));axis([0 10 0 1.2]);ylabel('输入信号');subplot(222); %输入NRZ频谱%[f, d_NRZf] = T2F(t, d_NRZ(1 : length(t)));dt = t(2) - t(1);T = t(end);df = 1/T;N = length(d_NRZ);f = -N/2 * df: df: N/2 * df -df;d_NRZf = fft(d_NRZ); d_NRZf = T/N * fftshift(d_NRZf);%END of T2Fplot(f, 10 * log10(abs(d_NRZf).^2/T)); axis([-2 2 -50 10]);ylabel('输入信号功率谱密度(dB/Hz)');%OOK信号ht = A * cos(2 * pi * fc * t);s_2ask = d_NRZ(1 : Lt) .* ht;subplot(223);plot(t, s_2ask);axis([0 10 -1.2 1.2]);ylabel('ASK');%[f, s_2askf] = T2F(t, s_2ask);dt = t(2) - t(1);T = t(end);df = 1/T;N = length(s_2ask);f = -N/2 * df: df: N/2 * df -df;s_2askf = fft(s_2ask);s_2askf = T/N * fftshift(s_2askf);%END of T2Fsubplot(224);plot(f, 10 * log10(abs(s_2askf).^2/T)); axis([-6 6 -50 10]);ylabel('ASK功率谱密度(dB/Hz)');figure(2);%2PSK信号d_2psk = 2 * d_NRZ - 1;s_2psk = d_2psk(1 : Lt) .* ht;subplot(221);plot(t, s_2psk);axis([0 10 -1.2 1.2]);ylabel('2PSK');subplot(222);%[f, s_2pskf] = T2F(t, s_2psk);dt = t(2) - t(1);T = t(end);df = 1/T;N = length(s_2psk);f = -N/2 * df: df: N/2 * df -df;s_2pskf = fft(s_2psk);s_2pskf = T/N * fftshift(s_2pskf);%END of T2Fplot(f, 10 * log10(abs(s_2pskf).^2/T));axis([-6 6 -50 10]);ylabel('2PSK功率谱密度(dB/Hz)');%2FSK信号sd_2fsk = 2 * d_NRZ - 1;s_2fsk = A * cos(2 * pi * fc * t + 2 * pi * sd_2fsk(1 : length(t)) .* t);subplot(223);plot(t, s_2fsk);axis([1 10 -1.2 1.2]);xlabel('t');ylabel('2FSK');subplot(224);%[f, s_2fskf] = T2F(t, s_2fsk);dt = t(2) - t(1);T = t(end);df = 1/T;N = length(s_2fsk);f = -N/2 * df: df: N/2 * df -df;s_2fskf = fft(s_2fsk);s_2fskf = T/N * fftshift(s_2fskf);%END of T2Fplot(f, 10 * log10(abs(s_2fskf).^2/T));axis([-6 6 -50 10]);xlabel('f');ylabel('2FSK功率谱密度(dB/Hz)');>>。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日新月异。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和特点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1、移动通信实验箱2、频谱分析仪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三、实验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和传输链路等部分组成。

移动台是用户终端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移动交换中心用于控制和管理整个通信网络,传输链路则负责信息的传输。

2、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等。

常用的传播模型有自由空间传播模型、OkumuraHata 模型等。

3、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变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按照实验设备的说明书,连接好移动通信实验箱、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等设备,构建一个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2、信号发射与接收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作为发射信号。

通过移动通信实验箱将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和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使用天线接收信号,经过解调、滤波等处理后,使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3、路径损耗测量在不同的距离上测量接收信号的强度,计算路径损耗,并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

4、多径衰落观察通过改变实验环境中的障碍物和反射物,观察接收信号的多径衰落现象,分析其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5、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分别采用 ASK、FSK 和 PSK 等调制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测量误码率等性能指标,比较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路径损耗测量数据记录在不同距离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并绘制路径损耗曲线。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移动通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性能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接入等重要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移动通信领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移动通信实验箱、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计算机等。

移动通信实验箱是核心设备,集成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能够模拟不同的通信场景和参数设置。

三、实验原理(一)信号传输在移动通信中,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电磁波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携带了信息。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干扰、多径效应等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二)调制解调调制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三)信道编码为了提高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信道编码。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卷积码、Turbo 码等。

信道编码通过增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四)多址接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个用户需要同时共享有限的频谱资源。

多址接入技术用于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常见的多址接入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信号传输特性测试1、连接实验设备,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通过移动通信实验箱的发射模块将信号发送出去,在不同距离和障碍物条件下,使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信号幅度和波形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信号传输的衰减特性和障碍物对信号的影响。

(二)调制解调实验1、在实验箱中设置不同的调制方式(如 AM、FM、PM),输入一个数字或模拟信号。

2、观察调制后的信号频谱和波形,分析调制方式对信号频谱和带宽的影响。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1. 引言
本次实验以移动通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

2. 实验目的
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实验步骤
3.1 基础知识准备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准备。

包括移动通信的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准备
准备实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基站等。

3.3 实验过程和数据采集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3.4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探讨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景。

4.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1:
实验数据2:
实验数据3: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
1:
2:
3:
6. 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验证了移动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 . 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2] , 赵六.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前景[J]. 电信科技,2023,10(2):12-18.。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2023版)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2023版)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原理
1.引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移动通信原理,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2.实验设备和材料
●移动通信设备终端
●基站接入控制器
●移动通信网络
●电脑和相关软件
3.实验步骤
3.1 设置实验环境
●连接移动通信设备终端和基站接入控制器
●打开电脑并安装相关软件
3.2 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指定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点名称(APN)
●通过基站接入控制器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
●在终端设备上发送数据,观察数据的传输情况
3.3 进行通话测试
●在终端设备上拨打方式号码
●观察呼叫成功率和通话质量
3.4 进行短信发送测试
●在终端设备上发送短信
●观察短信发送成功率和传输时间
4.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步骤中观察到的结果,分析移动通信原理下的信号传输、通话、短信发送等方面的表现和性能。

5.实验总结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了对移动通信原理的理解。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快速、稳定地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件:
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符。

●基站接入控制器: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处理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控制的设备。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总结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总结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总结在本次移动通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各种移动通信技术和协议,通过实验掌握了相应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是通过认真学习和分析,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本次实验中我们了解了基站和手机之间的通信原理,学习了GSM和CDMA两种技术的实现原理,并掌握了GSM和CDMA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协议。

我们使用射频信号的特性,制作了一种名为某某的天线,然后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和分析。

我们还学习了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掌握了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使用软件仿真工具进行模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和问题,部分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和原理的理解有限,导致实验结果出现了一些误差。

在进行数字调制/解调实验时,有些同学遇到了软件设置和参数调整的困难,导致实验结果不如预期。

尽管诸如此类问题存在,但我们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成功地完成了本次实验,掌握了许多有用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现代通讯技术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之处。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通讯技术,为构建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要感谢导师和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也要感谢所有参与实验的同学。

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一定能够更好地完成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任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也体验了一些通信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我们需要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熟练使用测试仪器去对设备进行测试和数据分析。

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通信工程领域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还体验了和其他组员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互相交流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认识到了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作为当代最先进的通信技术领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日期实验一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一、实验目的1.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3.了解基带话音的基本特点。

二、实验内容1.按网络结构连接各设备,构成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2.完成有线→有线、有线→无线及无线→有线呼叫连续,观察呼叫连续过程,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3.用双路无线综合测试仪(以下简称综测仪)及示波器观察空中传输的话音波形。

三、实验报告内容1.画出移动通信实验系统的网络结构方框图,给出系统功能,并说明它是如何由常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保持基本特征不变条件下合理简化而来。

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移动台能与有线电话或其他移动台通话(或传输数据等信息)。

本系统可实现以下呼叫通话功能:(1)无绳手机呼叫有线电话(无线呼叫有线);(2)有线电话呼叫无绳手机(有线呼叫无线);(3)有线电话呼叫有线电话(有线呼叫有线)。

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主、被呼用户才可能建立话路,进入通话:(1)被呼用户空闲;(2)主、被呼用户之间至少有一条空闲路径。

将系统合理简化得到实际系统全部交换机EX 及MSC 合并成一部交换机;基站BS 及移动台MS 各选用一台;有线电话采用二部。

它与实际系统在包含的各种功能设备(交换机、基站、移动台及有线电话)、系统基本网络结构(各设备的连接关系)及系统功能等特征方面是相同的。

2.总结主呼方从摘机、拨号、通话到挂机的各个阶段听到那些信号音。

主呼方摘机时听到的信号音为:拨号音主呼方拨号时听到的信号音为:回铃音主呼方通话时听到的信号音为:对方的答音主呼方挂机时听到的信号音为:忙音MS ( Mobile Station ) : 移动台(无绳电话手机)BS ( Base Station ) : 基地台(无绳电话座机) EX ( Exchanger ) : 程控交换机 TEL (Telephone ) : 有线电话 SDT : 实验箱 SDT MS BS EX TEL TEL3.由实验结果回答,有线电话挂机时用户线是处于开路状态吗?开路。

移动通信实训报告

移动通信实训报告

移动通信实训报告移动通信实训报告1-引言1-1 背景在移动通信领域,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在移动通信实训中所完成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

1-2 目的本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并掌握相关的实施技能。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详细描述我们所进行的实验和实践过程,并对实训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总结。

2-实训过程2-1 实训项目选择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根据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实训项目。

我们选择了基于5G技术的移动网络优化方案作为我们的实训项目。

2-2 实训目标我们明确了以下几个实训目标:●理解5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架构●掌握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网络优化和性能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际的网络优化实验并评估效果●分析并总结实训结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2-3 实训步骤2-3-1 系统搭建和网络配置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基于5G技术的仿真系统,并对网络进行了配置。

我们使用了软件工具来模拟和配置不同的网络设备和节点,以构建一个真实的移动通信环境。

2-3-2 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网络运行中的数据,来评估网络的性能和效果。

我们使用了各种指标和工具来分析数据,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2-3-3 优化实验和结果评估基于前期的数据分析结果,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网络优化实验。

我们通过调整网络参数和配置来改善网络性能,并评估优化结果。

2-4 实训成果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成功完成了以下工作:●搭建了一个基于5G技术的仿真系统,并进行了网络配置●收集和分析了实际网络数据,并提出了优化建议●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优化实验,并评估了优化结果●总结和分析了实训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3-实训评估和总结3-1 实训评估我们对本次实训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我们考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并得出了以下评估结果:(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具体评估内容)3-2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移动通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5G技术和移动网络优化的方法。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范本(续)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范本(续)
(3)测量伪随机序列码元时钟TP06,和信源时钟TP05,读出它们的输出频率。
(4)观测TP03和TP04,验证解扩后的数据和原始基带数接序列扩频(DS)编解码实验
实验时间(学时)
2
实验地点
通讯技术
实验室
实验成绩(百分制)
实验性质
◇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
教师评阅:
◇实验步骤正确;◇实验结果合理;◇实验分析总结全面;◇实验提交及时;
◇其他:
评阅教师:评阅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直扩扩频和解扩的原理和系统组成;
2、熟悉直扩扩频解扩和数据传输的过程。
1.说明直扩扩频和解扩的原理。
2.绘制测量点波形,并加以说明。
(1)“8bit基带数据”拨码器SW01选择“00000000”,测量TP01/TP04/P01的波形,说明扩频后的数据怎样得到的。
(2)“8bit基带数据”拨码器SW01选择“11111111”,测量TP01/TP04/P01的波形,说明扩频后的数据怎样得到的。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移动通信期末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特性等方面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 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本实验通过观察移动通信设备,了解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了解其外观、按键、屏幕等组成部分;(2)观察GSM基站,了解其外观、天线、设备室等组成部分;(3)分析GSM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理解其基本功能。

2. 信号调制解调实验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的信号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软件,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验证调制解调效果;(3)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如QAM、GMSK)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移动通信信道建模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白噪声信道的特性,了解其产生原因和影响;(2)通过实验软件,模拟白噪声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信噪比的变化;(3)研究多径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了解其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4. 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内容如下:(1)使用OFDM仿真软件,模拟OFDM调制解调过程,分析其性能;(2)研究DSSS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抗干扰能力;(3)分析不同信道条件下的系统性能,评估系统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通过观察GSM手机和基站,我们了解了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GSM手机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显示屏等部分组成,基站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1 确定移动通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注:移动通信的发展背
景和应用情况)
1.2 确定实验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注:例如:了解移动通信网
络的架构和原理,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等)
二、实验装置与材料
2.1 实验所用的移动通信设备和器材(注:例如:方式、基站、天线等)
2.2 实验所需的其他材料和工具(注:例如:电源、连接线等)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注:例如: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实验
原理等)
3.2 实验所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注:例如:确定实验测量参数、设置实验场景等)
3.3 实验中涉及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注:例如:使用仪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测量数据的统计和整理(注:例如:原始数据的整理和处理)
4.2 实验结果的展示和解释(注:例如:绘制图表、计算指标等)
4.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注:例如:与理论值的比较、不确定度分析等)
五、实验结论
5.1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注:例如: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得出建议等)
5.2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注:例如: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进的思路和方向等)
六、参考文献
6.1 实验所用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6.2 引用文献的格式和标注方式(注:例如:APA格式、IEEE 格式等)
七、附录
7.1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注:例如:实验数据原始记录、实验设备的图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法律名词1:注释1(注:例如:法律名词解释)
2. 法律名词2:注释2(注:例如:yyy法律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传递了信息和推动了社会发展。

本篇文章将介绍我所参与的一次移动通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S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GSM系统由移动台(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和网络子系统(Network Subsystem,NSS)组成。

移动台包括手机和SIM卡,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NSS包括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和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搭建实验环境。

我们使用了一台计算机作为MSC,通过连接BSC和BTS来模拟GSM系统。

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配置网络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首先,我们测试了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操作,我们验证了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着,我们对通信系统进行了负载测试。

通过增加并发用户数和通信量,我们测试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量。

同时,我们还对通信质量进行了评估,包括信号强度、通话质量等指标。

最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改进建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移动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量与并发用户数和通信量密切相关。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实验报告⒈引言⑴实验目的⑵实验背景⒉系统架构和技术原理⑴移动通信系统架构⑵无线信号传输原理⑶调制解调技术⑷多路复用技术⑸传输介质⒊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⑴实验设备列表⑵软件环境需求⒋实验步骤⑴实验准备⑵实验步骤说明⒋⑴步骤1:搭建基站⒋⑵步骤2:配置移动终端⒋⑶步骤3:进行通信测试⒌实验结果与分析⑴信号质量测试结果⑵带宽利用率分析⑶成功率和丢包率分析⒍实验总结⑴实验心得体会⑵实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⒎附件附件1:实验所需材料清单附件2:实验数据记录表注释:-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包括基站和移动终端等相关组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 无线信号传输原理:涉及传输媒介、信号的传输方式和调制解调等基本原理。

- 调制解调技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 多路复用技术:用于在有限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

- 传输介质:指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所使用的媒介,如光纤、电缆、无线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⒈附件1:实验所需材料清单该附件列出了进行移动通信实验所需的所有设备和材料清单,方便实验人员进行准备工作。

⒉附件2:实验数据记录表该附件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供后续分析和总结。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无线信号传输原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线信号传输原理指通过无线方式传输信号的技术原理。

⒉调制解调技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调制解调技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⒊多路复用技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多路复用技术指用于在有限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ror_v=[ ]; for snr_db=0:1:N_snr snr=10.^(snr_db./10); N0=2*sgma.^2; Eb=snr.*N0; yy=sqrt(Eb)*s+noise; Y_M=[ ]; for k=1:N_number
ym=yy(1,(k-1)*Q+1:k*Q); Y_M=[Y_M;ym]; End
BER=mean(E_M); BER_T=[ ]; for snr_db=0:1:N_snr snr=10.^(snr_db./10); BER_THEROY=Qfunct(sqrt(2.*snr)); BER_T=[BER_T,BER_THEROY]; End
i=0:1:N_snr; semilogy(i,BER,'-r',i,BER_T ,'*g'); xlabel('E_b/N_0(dB)') ylabel('BER') legend('Simulated', 'Theoretic');
四、实验内容
1. 实验程序 clear all; f_max = 10; M = 9; N = 4*M+2; Ts=1e-03; sq = 2/sqrt(N); sigma = 1/sqrt(2); theta = 0;
count = 0; t0=0.45; for t = 0:Ts:3 count = count + 1; g(count) = 0; for n = 1 : M+1, if n <= M c_q(count,n) = 2*sigma*sin(pi*n/M); c_i(count,n) = 2*sigma*cos(pi*n/M); f_i(count,n) = f_max*cos(2*pi*n/N); f_q(count,n) = f_max*cos(2*pi*n/N); else c_i(count,n) = sqrt(2)*cos(pi/4); c_q(count,n) = sqrt(2)*sin(pi/4); f_i(count,n) = f_max; f_q(count,n) = f_max; end; g_i(count,n) = c_i(count,n)*cos(2*pi*f_i(count,n)*(t-t0) + theta); g_q(count,n) = c_q(count,n)*cos(2*pi*f_q(count,n)*(t-t0) + theta); end; tp(count) = sq*sum(g_i(count,1:M+1)); tp1(count) = sq*sum(g_q(count,1:M+1)); end; envelope=sqrt(tp.^2+tp1.^2); rmsenv=sqrt(sum(envelope.^2)/count); [auto_i,lag_i] = xcorr(tp,'coeff') ; [auto_q,lag_q] = xcorr(tp1,'coeff'); len=length(lag_i) [corrx2,lag2] = xcorr(tp,tp1,'coeff'); aa=-(len-1)/2:1:(len-1)/2; bb=(len-2001)./2; cc=bb+1:1:bb+2001; dd=-1000:1:1000; tdd=dd*Ts; z=2.*pi.*f_max*tdd; sigma0=1; T_bessel=sigma0.^2.*besselj(0,z);
for trials=1:N_Trials trials
noise=randn(1,Q*N_number)+j.*randn(1,Q*N_number); s10=round(rand(1,N_number)); ss=s10*2-1; pn01=round(rand(1,Q)); pn=(pn01.*2-1)./sqrt(Q); s=kron(ss,pn); sgma=1;
五.仿真结果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六.实验小结 在本次实验中,完成了无线通信信道的建模与仿真,信道设计实验,基本掌 握了频率选择性信道模型的仿真建模方法以及模型中瑞利衰落系数的设计方法, 学会了多径数目、功率和时延参数的设计和采用 MATLAB 语言对上述参数进行仿 真。加深了对 MATLAB 软件的熟练使用。明白了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对理论 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1.计算器及操作系统 2.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1.仿真概述及原理 在数字领域进行的最多的仿真任务是进行调制解调器的误比特率测试,在相 同的条件下 进行比较的话,接收器的误比特率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误比特率的 测试需要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和一条信道。首先需要产生一个长的随机比特 序列作为发送器的输入,发送器将这些比特调制成某种形式的信号以便传送到仿 真信道,我们在传输信道上加上一定的可调制噪声,这些噪声信号会变成接收器 的输入,接收器解调信号然后恢复比特序列,最后比较接收到的比特和传送的比 特并计算错误。 误比特率性能常能描述成二维图像。纵坐标是归一化的信噪比,即每个比特 的能量除以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单位为分贝。横坐标为误比特率,没有量纲。 2.仿真过程及计算 ① 运行发生器:通过发送器将伪随机序列变成数字化的调制信号。 ② 设定信噪比:假定 SNR 为 m dB,则 Eb/N0=10,用 MATLAB 假设 SNR 单位为 分贝。 ③ 确定 Eb ④ 计算 N0 ⑤ 计算噪声的方差 σ n ⑥ 产生噪声:因为噪声具有零均值,所以其功率和方差相等。我们产生一个和信 号长度相同的噪声向量,且该向量方差为 σ n。 ⑦ 加上噪声,运行接收器 ⑧ 确定时间延迟 ⑨ 产生误差向量 ⑩ 统计错误比特:误差向量“err”中的每一个非零元素对应着一个错误的比特。
五.仿真结果
实验仿真结果
五.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二相 BPSK 调制的工作原理及利用 MATLAB 进行误 比特率测试 BER 的方法,学会了 AWGN 信道中 BPSK 调制系统的 BER 仿真计算 方法。并且利用 MATLAB 的仿真实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同时加深了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以后自己的学习。
二、实验仪器
1.计算器及操作系统 2.MATLAB 软件
三、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1.选择路径数 2.按均匀分布产生各条路径的延迟 3.按功率时延谱确定对应的各径的功率 4.按 Jake 模型产生各径的瑞利衰落系数 5.对瑞利衰落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理论值相比较 说明: 1. 路径数目 2-4 自己确定,或采用某个国际标准 2. 每条路径时间延迟满足(0,Tmax)范围内均匀分布,Tmax 为自己选择的最 大采样步长数 200-600 间比较合适,或采用国际标准 3. 功率可以按时延迟谱求得,也可用国际标准测量值。功率延迟谱:①若采用 等功率分配产生功率: Pi=Pt/M ;②采用指数分布的功率延迟谱产生功率: P=1/6*exp(-t/6)
实验项目名称 实 验 者 同 组 者
CDMA 通信系统仿真 专业班级
/
实验成绩 组 别
2015 年 5 月 5 日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 CDMA 通信具有很多通信特点,不仅被 IS-95 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目前已成为 3G 的主要技术。 2. 通过实验: (1)掌握直接序列扩频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组成与仿真; (2)仿真验证 AWGN 信道下单用户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 BER 性能; (3)仿真验证平坦瑞利信道下单用户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 BER 性能; (4)观察存在干扰用户时的系统性能变化。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移动通信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项目名称
AWGN 信道中 BPSK 调制系统的 BER 仿真计算
实验成绩 组 别 2015 年 4 月 28 日
实 验 者 同 组 者
专业班级 /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BPSK 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2.掌握在基带实现 BPSK 调制的和解调的实现方法 3.掌握理论上计算 AWGN 信道下 BPSK 调制的误码率计算公式
最后计算误比特率 BER:每运行一次误比特率仿真,就需要传输和接收固定数量 的比特,然后确定接收到的比特中有多少错误的。使用 MATLAB 计算 BER: ber=te/length(tx)。
四.实验内容
1. 实验程序 N_Trials=2000; N_number=100; N_snr=10; Q=16; E_M=[ ];
figure; plot(tdd,auto_i(cc),'-',tdd,real(T_bessel),'*'); xlabel('t(Second)'); ylabel('Auto-correlation'); legend('I-Simulated','I-Theoretic'); figure; plot(tdd,auto_q(cc),'-',tdd,real(T_bessel),'*'); xlabel('t(Second)'); ylabel('Auto-correlation'); legend('Q-Simulated','Q-Theoretic'); figure co1=1:1000; semilogy(co1*Ts,envelope(1:1000)); xlabel('t(Second)'); ylabel('Rayleigh Coef.'); length_r=length(envelope); pdf_env=zeros(1,501); count=0; temp=round(100.*envelope); for k=1:length_r if temp(k)<=500 count=count+1; pdf_env(1,temp(k)+1)=pdf_env(1,temp(k)+1)+1; end end count pdf_env=pdf_env./count./0.01; sgma2=0.5; x=[0:0.01:5]; pdf_theory=(x./sgma2).*exp(-1.*x.^2./(2.*sgma2)); figure plot(x,pdf_env,'-',x,pdf_theory,'*'); legend('Simulated','Theoretic'); xlabel('r'); ylabel('PDF of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