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0644fe8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5.png)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1.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西汉著名辞赋家。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
被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以及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司马相如还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作有《子虚赋》《长门赋》《凤求凰》等。
其中《凤求凰》是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
2.扬雄扬雄,一作“杨雄”。
其本姓杨,扬雄好奇,特自标新,又改姓为扬,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扬雄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多识,十分喜好辞赋。
自小口吃,不善言谈,但十分善于思考。
年轻时,扬雄非常崇拜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外忧内患的汉王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但他自认为自己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因为扬雄的辞赋成就可以媲美于司马相如,后世将两人合称“扬马”。
3.班固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
班固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并且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
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
由于班固性格宽容随和,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而骄傲,所以得到了同学及士林的称赞。
他父亲去世时,班固年仅二十三岁,但已具备颇高的文化修养和著述能力。
他的著作《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
4.张衡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https://img.taocdn.com/s3/m/17d500ae04a1b0717fd5dd8f.png)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那么,你对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了解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第一: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
汉赋四大家名词解释
![汉赋四大家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f86a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3.png)
汉赋四大家名词解释
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其流行于汉代。
汉赋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四大家的贡献,他们分别是:司马相如、扬雄、杨雄、枚皋。
1.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是
西汉初期的著名赋作者,被誉为汉赋的开山鼻祖。
他的赋作格调端庄典雅,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
司马相如的赋作以《凤求凰》最为著名,该赋描写了凤凰因思念蓬莱山而游历全国,最终与牡丹花相遇并化为凤凰,以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之地的追求和赋词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 扬雄: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是西汉时期的赋家,是司马相如的学生,他的赋作受到前辈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扬雄的赋作大都描写了山川之美和各种历史典故,语言华丽辞藻繁多。
他的代表作有《法言赋》,通过讲述商纣王的昏庸和商朝的灭亡,反衬出了周朝的兴起和崇高的君主理念。
3. 杨雄:杨雄(生卒年不详)是汉代的一位赋作者,与司马相如、扬雄并列为汉代四大家之一。
他的赋作以《法言赋》最为著名,这一作品主要描写了汉武帝发动匈奴之战的壮丽场面与英勇行动,使赋的描写力得以充分展现。
4. 枚皋:枚皋(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74年)是汉代的赋作者,其生平事迹不详。
他的赋作继承了司马相如和扬雄的优点,风格自成一格。
枚皋以《上枢石赋》最为著名,这一赋描写了
帝王下诏典礼的盛况,并以此反衬了社会的混乱和希望找到合适统治者的殷切愿望。
这四位大家的赋作,不仅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各有侧重,以不同的题材和意境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各种面貌。
他们对汉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下了汉赋的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https://img.taocdn.com/s3/m/baad30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f.png)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西汉初期,国家呈现出一派“大一统”的泱泱大国气象,百废待兴,重视文教。
而那个时候的统治者对文学却不甚重视,汉高祖的大臣陆贾因为经常在皇上面前称赞《诗经》和《尚书》,结果就被刘邦给骂了:“你的主公在马上得到天下,为什么要工于诗书?”他们任由学术文化自由发展,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汉赋应运应时而生,它可以分为汉大赋、骚体赋和抒情小赋。
而其中最能代表盛世强音的则是汉大赋。
汉大赋,又称散体大赋,除了师承屈原、宋玉之外,还继承了《诗经》中“雅”、“颂”的传统和战国之时纵横游说之风。
汉大赋的创作可上溯至宋玉的《高唐赋》和枚乘的《七发》,其后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相继有优秀作品面世并取得很大成就,后人就把他们四个人合称为为“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喜好击剑读书。
年少风流之时,一曲《凤求凰》,使得富家之女卓文君夜晚私奔投他。
最困难的时期,两人相互扶持,卖酒为生。
后来相如富贵,竟想要纳一房小妾,文君泣作《白头吟》以赠之,其中有“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之句,相如看诗后羞愧不已,遂不复娶。
两人终携手以老,可惜相如六十二岁时因消渴症(即指糖尿病)而逝去。
但这一段故事,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流传不息的爱情佳话。
司马相如本人则是汉大赋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家,二十多岁游梁之时即作《子虚赋》,传至武帝眼前,引得他惊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宦官杨得意回答是他的老乡司马相如所作,于是相如被召至朝廷,“请为天子游猎之赋”,续《子虚赋》而作《上林赋》,借“子虚”、“乌有”、“亡是公”之口,铺陈盛世壮景,最后“劝百讽一”,归之于节俭。
相如赋的艺术价值很高,相传汉武帝的废后陈阿娇曾备千金只为求相如一赋,这也是《长门赋》的由来。
扬雄(公元前53-18),字子云,和司马相如一样也是蜀郡成都人。
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6475bdbc4afe04a1b071de8f.png)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一: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底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颂,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魄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性,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领首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觉得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首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辩。
2.4第四节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2.4第四节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9c3d67ffb14e852459fb571f.png)
第四节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一、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底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颂,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魄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性,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领首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觉得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首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辩。
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二、扬雄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
汉赋四大家简介
![汉赋四大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5607d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8.png)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一、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成都人,西汉辞赋家。
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赋圣”“辞宗”。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为求爱卓文君所赋《凤求凰》流芳百世。
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
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
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二、扬雄扬雄,郫县人,汉辞赋家、思想家,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代表作:《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
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
三、班固班固,陕西宝鸡人。
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作为经学理论家,编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代表作:《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典引》《应讥》。
四、张衡张衡,河南南阳人。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代表作:《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七辩》《应间》《南都赋》等。
汉赋四大家分别有谁?
![汉赋四大家分别有谁?](https://img.taocdn.com/s3/m/bdc5987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6.png)
汉赋四大家分别有谁?班固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
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
永元四年(92),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
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
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
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
《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
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张衡张衡(78—139) 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
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
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
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张衡17岁时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求学,到达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西汉故都长安,后来又在京师洛阳居住五、六年。
沿途的山川风物、历史古迹,以及参观京城太学和结交文人学友,大大丰富了他的阅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为之后创作《二京赋》打下基础。
东汉永初元年(107年),29岁的张衡“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
《二京赋》在模拟班固《两都赋》的基础上,注入新鲜内容,特别对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进行了讽刺,警告统治者不要乐极生悲,不要结怨于民,牢记“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https://img.taocdn.com/s3/m/578d76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d.png)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范文1: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汉赋四大家指的都是谁。
作为一名热爱汉文化的学生,丰富的汉赋文化自然少不了。
汉赋四大家,顾名思义,便是指在汉代,汉赋方兴未艾的时期,对于汉赋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四位著名文学家。
他们是:第一位是班固。
他是汉朝文学家、学者和政治家,曾任汉武帝的经学博士,是历史著作《汉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他的赋文风格遒劲有力,以格调高远、散气宏旷著称。
代表作有《乐府杂咏·赤壁赋》、《九辩赋》等。
第二位是张衡。
他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被誉为“东方伏琴之一杰”。
张衡的赋文风格朴实无华、富于感情。
他的代表作有《又与张水部丞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第三位是张华。
他是汉末时期的文学家、散文家,以“写情”的赋为著名。
他的赋文通常以某种具体情境为背景,展开对古代历史名人的感情赞美或悲慨。
代表作有《咏史赋》、《滑台赋》等。
第四位是崔瑗。
他是唐代文学家,以其对汉赋文化的发扬传统、创新变革,被誉为“复唐徐、李之后,北海韩、阮先贤之表率”。
他的赋顺应时代、有所创新,以清新诙谐、华丽宏大的风格著称。
代表作有《霓裳羽衣曲》、《长恨歌輈轔鼓吹》等。
总结起来,汉赋四大家代表了当时汉代文化的巨大成就,他们的作品不仅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更为我们今天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能够爱上汉文化,深入研究、传承发扬它。
写作重点:介绍汉赋四大家的名字、代表作品和赋文风格,突出每个人的特点和成就。
通过各个方面的描述,让读者对四位大家的文学造诣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用词分析:赋文风格(风格朴实无华、清新诙谐、以格调高远、散气宏旷著称);代表作(《乐府杂咏·赤壁赋》、《又与张水部丞书》、《咏史赋》、《霓裳羽衣曲》、《长恨歌輈轔鼓吹》);文字表述(作出巨大贡献、巨大成就、难能可贵等)。
范文2: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汉赋四大家是怎么传承发扬的。
作为汉赋文化的爱好者,不止是对其名家如数家珍,更需要了解其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流派(二)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中国诗歌流派(二)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2380d7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4.png)
中国诗歌流派(二)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赋的最高成就者,代表着汉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司马相如《长门赋》: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翡翠协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嗷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肠。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眇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茞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db3e18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3.png)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中国古代的汉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这一文学类型中,有许多杰出的作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汉赋四大家”,他们就是陶渊明、苏轼、李白、王安石。
四位作家的汉赋代表作,受到了古今中外文学界的普遍赞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陶渊明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汉赋代表作是《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一篇节奏优美,文笔流畅、描写优美的汉赋诗文,最初发表于北朝民歌《乐府诗集》中。
文章描写了一群仙鹤能飞千里的仙人们在桃花源里的神奇生活,让人们感受到一种隐遁的清净,也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家们对汉赋的创作。
苏轼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汉赋代表作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西湖游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西湖游月》是一首描写日月游览的叙事诗,灿烂浪漫而又充满睿智,是宋代月夜活动行为最为完美的抒情诗,也是苏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苏轼用简洁的文字,把湖光月影、船唱曲调巧妙地描绘出来,激发了读者的感情,使人们彷佛置身于仙境般的美景之中。
李白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汉赋代表作是《将进酒》。
《将进酒》是一首流传至今,被誉为象征饮酒文化的古典诗词,也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作品。
诗中用绚丽的景象,融入了流行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坦然面对“长夜难明”的勇气,给人们以智慧的礼物,温暖的慰藉,赞美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王安石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汉赋代表作是《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一篇宣扬改革的诗文,表达了王安石对朝政的不满和他的改革理念。
它以“当垂丹青”为比喻,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改革愿望,这首汉赋充满了改革精神,也激发了后世改革的热情。
可见,汉赋四大家的汉赋代表作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文学价值,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陶渊明以其独特的乡土情怀表达了仙逝的凄美;苏轼以淡雅的叙事抒发了他的浪漫;李白以激昂的语言抒发了勇气与愤懑;王安石以激情的诗句镌刻了他的改革理念。
汉赋四大家不仅展现出古代文人的才华,也为中国文学史谱写了一曲赞歌。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cb89a6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4.png)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1、司马相如,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颜色。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2、杨雄,代表作品:《太玄》《法言》《方言》《训纂篇》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
西汉官吏、学者。
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
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
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
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
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闻名的辞赋家。
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
在刘禹锡闻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3、班固,代表作品:《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闻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闻名学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头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学校基本修成。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闻名的《封燕然山铭》。
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_写作技巧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_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79e4d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f.png)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https://img.taocdn.com/s3/m/69816eb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8.png)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范文1: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汉赋四大家都指的是哪四位。
汉赋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赋四大家则是其重要代表。
这四位大家分别是班固、张衡、司马相如和贾谊。
首先,班固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文化名流。
他曾任职于西汉朝廷,也曾担任过汉武帝的私人秘书。
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作品包括了《咸阳城楼赋》和《白马篇》等,以其刻画人物的描写而著称。
其次,张衡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发明家。
他曾开创了自己的派别,即张衡学派,以研究天文学、地理学和气象学等为主要内容。
张衡也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赋时论》自然将时令与人情联系起来,为后人所称颂。
再次,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
他担任过汉武帝的文学官,其代表作品有《吊屈原赋》和《子虚赋》等。
他的汉赋作品描写细腻,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感情表达著称。
最后,贾谊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贾谊曾担任过官僚和大臣,其文学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新序赋》和《陈情表》等,以其言简意赅的文风、感人至深的情感,成为了国内外许多人的阅读经典。
总之,汉赋四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文学作品不仅体现出了古代文学的风骨,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重点分析:着重介绍了汉赋四大家的事迹和成就,通过一些关键词汇的使用,把四位大家的贡献和特点表达得十分深刻具体,简单明了,并且语言很流畅、易懂,富有感染力。
范文2: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汉赋四大家究竟是哪四位。
汉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分支,汉赋四大家则是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淮南侯司马相如、西汉班固、东汉张衡和贾谊。
首先,淮南侯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官员,也是汉赋四大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子虚赋》、《吊屈原赋》等都成为汉赋的经典之作。
他的文学作品以情感描写著称,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其次,西汉时期的班固也是汉赋四大家之一。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https://img.taocdn.com/s3/m/714852442cc58bd63186bda6.png)
汉赋四大家1、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西汉辞赋家、文学家。
是汉代大赋的最高成就者之一,世称为“赋圣”和“辞宗”。
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这两篇赋也是众多文人争相模仿之作。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当年司马相如在还是一贫如洗时,以《凤求凰》示爱卓文君。
文君倾心于他,并愿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被称为是西汉两司马。
2、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官吏、学者。
作为西汉末年最为知名的赋家,代表作有《河东赋》、《长杨》等。
因早年崇拜司马相如,仿照《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了《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与《河东赋》并称为“杨雄四赋”,史称“四大赋”。
杨雄比较有特点的是自述情怀的作品,如《解嘲》、《太玄》等。
杨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
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3、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汉赋四大家之一。
其代表作品为《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
《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其中“两都”分别指的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汉书》属纪传体断代史。
《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人各有成就。
班超投笔从戎,是著名的西域都护使。
班昭著有《女戒》。
4、张衡公元78年-139年;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其代表作品为《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张衡的《二京赋》被称为汉代大赋的绝响。
张衡在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https://img.taocdn.com/s3/m/bc40db2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b.png)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
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
司马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
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
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
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
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
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
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
当时有“千金难买相如赋”之称。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
”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
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麇脚麟。
骛于盐浦,割鲜染轮。
射中获多,矜而自功。
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者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
’“仆对曰:‘唯唯。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导读: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
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
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
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
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
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系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
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
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
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
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苟子、文中子(王通)
并称为“五子”。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
《太玄经》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正统道藏《太玄经集注》、明叶子奇《太玄本旨》诸本;《法言》有晋李轨《法言注》、北宋司马光《杨子法言集注》诸本。
班固
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
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
永元四年(92),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
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
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
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
《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
明代张
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张衡
张衡(78—139) 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
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
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
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张衡17岁时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求学,到达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西汉故都长安,后来又在京师洛阳居住五、六年。
沿途的山川风物、历史古迹,以及参观京城太学和结交文人学友,大大丰富了他的阅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为之后创作《二京赋》打下基础。
东汉永初元年(107年),29岁的张衡“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
《二京赋》在模拟班固《两都赋》的基础上,注入新鲜内容,特别对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进行了讽刺,警告统治者不要乐极生悲,不要结怨于民,牢记“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
此外,张衡的小赋具有抒情的特点,打破了汉赋敷陈描写的老一套,将汉赋从长篇大论的堆砌文字转变为抒发心灵的短小篇章,为后来魏晋抒情小赋的大量出现打下了基础。
除《二京赋》外,另著有《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等名篇,今人张震泽注有《张衡诗文集校注》。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我国汉赋四大家
2.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4.鲁迅及其代表作品
5.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
6.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汇总
7.南宋诗人杨万里简介及其代表作
8.汉赋的发展与演变
上文是关于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