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

合集下载

临汾的太平王氏面塑

临汾的太平王氏面塑

临汾的太平王氏面塑太平王氏面塑在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太平王氏面塑地处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南贾岗村,在那里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很早这里就流行着一句名言:“金襄陵,银太平”,是因为太平镇(今汾城)盛产小麦,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每逢盛大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用小麦粉做成人物、花鸟、动物来祝贺祈福,慢慢形成了面塑,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太平王氏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

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有饱含秦汉遗风的适合纹样,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

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春节太平王氏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

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

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

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

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

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

这是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

人们认为它有着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的交流桥梁。

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的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

大年初一迎神之时供于神位之前是说米面成山,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还要在旺火上燃点柏柴,烤食花馍,谓之避邪馍馍,保一年无灾无病,平安吉利。

山西的风土人情及特色

山西的风土人情及特色

山西的风土人情及特色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

春节来临前,农家
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
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

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

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针、
剪子、针线、坐饽饽、狮、虎、狐狸等等造型。

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
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心灵手巧。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
儿送“羊羔儿馒头”。

婴儿满月,姥姥家制作直径达尺余的“囫囵”,即在面圈上塑出十
二属相的面塑。

宾客来祝贺,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

绛州面塑再降州即为今日新绛县。

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必须用面粉揉造出
千姿百态的面塑欢度节日。

由于这里的面塑著重彩色写意,花色绚烂,所以当地人称作
“花馍”。

花馍造型比较生硬,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众。

五寨面鱼晋西北五寨县
的老百姓,存有一种揉面鱼的习俗。

揉面鱼就是用面粉揉成鱼的形状。

捏制的面鱼经过着
色加彩,然后用文火研磨,便可以当工艺品珍藏了。

面鱼需用去获赠亲友或出外时作干粮。

除了揉面鱼外,还捏制瓜果类,花草类、动物类、禽兽类、人物类等多种类型的制品,也
习惯称作面鱼儿。

【画说山西】山西花馍

【画说山西】山西花馍

【画说山西】山西花馍山西自古就有一样面百样做的说法,山西面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面食之根”。

山西面食有280种,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

山西的馍类民间面塑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

花馍是配合岁时节令祭礼或上供的馍。

如“枣山”在祭祀神灵之中,还寓意“早生贵子”。

又如,用于清明节的“飞燕”花馍,既是扫坟祭礼的用品,也表示春燕飞来,阳光明媚。

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仪礼而制作的馈赠物品。

在山西晋南平原每当婴儿满月时,姥姥家都要蒸一种又圆又大、中间空心的花馍漠,俗称“囫囵”,妇女们把它用红包袱裹起来,一手提着囫囵礼馍,一手拉着小孩,来往于乡间小路,互赠于亲戚乡里之间,传递着浓厚的乡里乡情。

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

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中,闻喜花馍不仅被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

包括: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所用的工具包括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

闻喜花馍的制作工艺有麦子的筛选、晾晒到面粉的加工,从制酵、发面到捏形、蒸制,成形和着色等。

做出一个闻喜花馍,至少需4到5天,需要9大工序即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100多道小工序,全手工揉捏而成。

闻喜花馍在喜丧节典日常交往各种活动都可用,分大花馍、对对馍、枣花馍、馄饨馍、石榴馍等等。

大到重十多公斤,小的像枣那么大,常用的有2斤多和半斤多的。

“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 ,在闻喜农村流传着许多如剪纸、花馍、布画、刺绣、草编等民间艺术,其中闻喜花馍流传最盛,因为它始终和百姓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了节日花馍、婚嫁花馍、寿诞花馍、丧葬花馍、上梁花馍、乔迁花馍等较为完整的花馍体系。

试析山西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

试析山西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

试析山西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燕杰(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山西民间面塑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它的作用已经让它成为一种艺术。

山西作为面食的故乡。

很久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倍受赞誉。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面塑特点鲜明,功能多样,并且有着很多丰富的内涵。

如信仰、宗教、人们的祝福。

等等。

本文通过对山西民间面塑艺术进行分析,归纳了山西民间面塑艺术的特点和内涵。

‘关键词:山西民间面塑题材艺术特点山西面塑艺术源于民间,如同一支清新的牧歌,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几乎每一个欣赏者都会被它扑面而来的纯朴、稚拙的趣味所感染。

山西民间面塑在民间俗称。

面人”、“面羊”、“花馍”等。

各地叫法不一,是作为礼仪、节日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恒久积淀而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艺术。

山西民间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

山西民间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

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

并富有稚拙之美感,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后延续到城市,发展到通过非食用的,防腐、防干裂、易存放的配比特点,用艺人灵巧的双手,捏制出精细的、生动的、有故事情节的、有文化内涵的纯观赏意义的面塑艺术品。

山西民间面塑的历史源渊流长.反映了山西面食文化古今相承的历史连续性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

在现代生活中它已不是单以食品的形式存在。

而是地方文化的一个艺术特色,其物质生活作用已大大降低,成为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

它的作用已经脱离了食用的范畴.成为了人们强化友谊、联络感情、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一种桥梁和纽带,传递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有教化人们的作用。

山西面塑主要分为霍州面塑、忻州面塑和绛州面塑。

在题材、造型、色彩和象征意义上都有各自的特色。

首先,它是一种食品,无论用于什么,最后还是要被吃掉的。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下面是一些著名的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1. 正太宗庙面塑:正太宗庙面塑是山西太谷县的一项传统工艺,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五大庙会“正太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

面塑作品通常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题,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梆子:梆子是山西省著名的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唐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梆子戏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唱腔而著称,它通常描绘历史事件和社会故事,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韵律感吸引观众。

3. 彩瓷:彩瓷是山西省的传统工艺之一,也是山西素有“彩瓷之乡”的原因之一。

山西彩瓷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花瓶、饰品、茶具等。

4. 木版年画:木版年画是山西省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

山西的木版年画以图案丰富、色彩鲜艳、人物生动的特点而著名,它通常用于春节期间的装饰和祭祀。

5.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位于山西大同市的一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佛教石窟之一。

这些石窟建于公元5世纪至6世纪间,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云冈石窟以其精美的石刻造型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著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是山西省一些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省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山西民间面塑

山西民间面塑
这 正 是 因 为 它 所 注 入 的 世 代 文化 的积 淀和 创 作 者 绝 无 功 利 思 想
要蒸“ 花糕 ” , 有的地方习惯用十来 斤面粉捏一个“ 花糕 ” 。寿诞之 期, 也常蒸制 “ 喜 馍” , 多 以桃 形为主体 , 加上 各种 寓意 吉祥长 寿 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 , 当做“ 寿馍” 赠送 亲友之用 。忻州民间还有 着塑造 生、 旦、 净、 末、 丑等 戏剧人物 的人物面塑 , 甚 至拿到庙会 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面塑 , 制作也 颇为精巧 。
里 的家家户户都 要用上等 的小麦磨成面粉 ,捏制 出千 姿百态 的 面塑欢度节 日。由于 这里 的面 塑注重彩 色点染 , 花 色绚丽 , 所 以
当地 人 称 之 为 “ 花馍 ” 。绛州“ 花馍 ” , 造 型 比较 夸 张 , 塑 造 造 型 别
霍州 面塑 , 当地人称 之为 “ 羊 羔儿馍” , 古 时的“ 羊” 有着 “ 吉
多福 。 外。
总之 ,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 强的造型艺术 , 生长和 扎
根于 民众 生活 , 成 为 民俗风 情 的一种 表现方 式 , 无时不在 , 无 时 不有。 它作 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 , 一种食 品文化也好 , 都 有其独
特 的体 系程 式 。其 中 的造 型 意 识 和 方 法 , 原 始 宗教 意识 和 衍 变 ,
祥” 的寓意。
致, 尤其以“ 走兽花馍” 最 为出色。这种 家家户户都要进行 的民间
春节来临前 , 农 家妇女用家庭 自磨 的精粉捏 制各 种动物 、 果 活 动 , 造 就 了 大批 捏 制 “ 花馍 ” 的能工I j 匠, 而且世代相传。
品的面 塑 , 象征万事 如意 、 发家致 富 、 和睦友 爱。农历七 月十五 每 当城 乡嫁丧婚娶 , 捏“ 花馍” 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 日, 霍县境 内面塑种类最 多。有猪头、 羊头 、 麦秸集 、 针线箩筐、 顶 且 , 这些 “ 花 馍” 会 在大庭广 众面前展示 。 从 而得到 品评 , 这种不 针、 剪子、 针线 、 狮、 虎等造型。农历七月七 日是“ 乞巧 ” 节, 传说这 推 选冠军 的自发的群众 性 品评 , 无疑 成了推动捏 制“ 花馍 ” 的 一

浅谈山西的面花艺术

浅谈山西的面花艺术

浅谈山西的面花艺术山西,在华北大平原的西北侧,是一个夹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黄土高原地带。

外缘有山脉环绕,难于受海风影响,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里因受自然条件所限,农作物主要产小麦和五谷杂粮,面粉便成为晋人的主要食品。

生息繁衍在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面粉的性能,从而创造了蒸、煮、烧、烤多种食法,形成了灿烂的面食文化。

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平素的一日三餐,或粗粮细作,或细粮精做都是以“常饱”为需要,而“求美”则是贯于全年的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习俗重所制作的祭祀品,文化人冠以为面塑,乡里人则称为花馍馍、面羊、面鱼儿等。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

山西面塑分蒸、焙、油炸多种,以蒸为主。

它遍布全省,是普及到家的一项艺术活动。

晋南和晋北同属黄土高原,晋南地势平阔,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晋北山地较多,气候寒冷,绵羊满坡,在经济条件、文化根基和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

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朴素雅致的特点。

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白馍就葱美的太,没有辣子不算菜;冬穿青来夏穿白,土布手巾头上盖”。

“山药蛋蛋炖粉条,莜面窝窝黄米糕,翻穿皮袄扎腰带,红背心儿人人爱”。

这段顺口溜儿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南北两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会反映在她们的艺术创作中,形成各地不同风格的面塑。

南路面塑造型精巧,做工细致,色彩艳丽;北路面塑造型简练,粗狂豪放,不重彩绘,面味尤为浓厚;太行山阳城一带的面塑,造型界于二者之间,天真烂漫,朴实浑厚,是焙制而成。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

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

图文解读山西面塑艺术

图文解读山西面塑艺术

图解山西面塑艺术
山西面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人们长期的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

山西面塑艺术来源于生活,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大胆的艺术夸张、浓重的民俗风情,粗犷、朴实的精神风貌以及富有雅拙的艺术表现形式,显示着鲜明的山西民间和地方特色,是中国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平素的一日三餐,或粗粮细作,或细粮精做都是以“常饱”为需要,而“求美”则是贯于全年的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习俗重所制作的祭祀品,文化人冠以为面塑,乡里人则称为花馍馍、面羊、面鱼儿等。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

一、山西面塑的起源
捏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

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

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而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而从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印象深刻的山西非遗

印象深刻的山西非遗

印象深刻的山西非遗项目:
1.太原砖雕:这是一种源自山西民居的砖雕艺术,2008年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是山西砖雕历史陈展、文物陈列、作品展览的综合型博物馆,它积极搭建非遗交流传播平台,培养高级技能人才,让非遗与旅游、研学等融合,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文化。

2.广灵染色剪纸:这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广灵县的传统剪纸
艺术形式,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在国内少有。

它取材于戏曲人物、鸟虫鱼兽以及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3.代县面塑:面塑制作大体分为七个步骤:和面、发面、上
碱、制作、气蒸、着色、保存。

代县面塑以食用色素彩绘,故可长久留存。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捏制各种形状的供物来酬天谢地、祭灶君和祖先;清明节则要捏“寒燕儿”,插在树枝上;农历七月十五,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

4.孝义皮影戏:这是一种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形
式,因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皮影戏界的瑰宝。

孝义皮影戏的团队经常参加庙会和民间活动,传播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5.天塔舞狮:天塔舞狮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集民间
舞蹈、武术、杂技为一体,被誉为华夏一绝。

它起源于封
建时代的祭祀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狮舞文娱活动。

6.太行山生活技艺:太行山地区的居民凭借着对山水资源的
依赖,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技艺,如凿井技艺。

凿井师傅们使用传统的凿井工具,在坚硬的山岩中凿出深井,并且能妙手回春地修复一些淤水严重的水井。

此外,太行山地区还有杂技、民歌和锺鼓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面塑“花馍”的造型艺术与文化特征

山西面塑“花馍”的造型艺术与文化特征

点染面食现在大都用食品色, 也有的仍用植物色料。 早在2 0 多年 O0
前, 我们的祖先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 也选用天然的植物染料。
果食 的 叶、 茎等可 以 用其汁 液来 点染 果食 物 品。那些 开着 红花 、 紫
发现平曰所食用的蔬菜 面塑——民间俗称 “ 面人” 面羊” 花馍” 各地叫法不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实践, 、“ 、“ 等。
憨态 可掬的老虎 、 绵胖胖 的小羊 、 绵 窜跳 起来 的兔子、 溜溜的鱼 , 滑 狮 子、 猪、 小 小鸡 、 狗 ……水滚 了放 入 笼 蓖, 小 上锅 蒸 出, 个 个白 一 白胖胖 、 鲜嫩 灵 活、 态可亲 , 娇 每个 物象 身上好 像被 注入了生命 , 注
的寓含吉祥、 富贵、 求生、 避邪等多姿多彩的花馍。 在山西的晋南地区, 民间花馍文化是黄河流域独特而灿烂的麦
面塑中 “ 花馍” 相传是由古代金石礼品和 图腾演化的产物。因
黄帝之禄 光 , 千年古风 孕育和 滋 润 , 为深 深植根 于 这块古 老黄 受 成 土 地 上的 一朵 民族文 化奇葩 , 是我们 民族 智慧 的结 晶 。 创造 这~ 特 殊 乡土文化 的是 生活 在穷 乡僻 壤 那些 勤劳朴 实智慧 的农 家妇女 , 是 她 们通 过 口授 心传 、 面授技 艺传 播 和 创造 出可食、 可玩 、 可看 、 可用


面粉为原 料 , 过揉 面、 型、 蒸、点色而成 。 经 造 笼 大都 造 型夸张 、 简
花、 黄花的野草以及绿色、 紫色、 红色等不同色彩的叶片, 也都成了 选用的对象。 人们起初只是把这些花、 叶揉搓成浆状物来涂绘, 以
后发 现用温 水浸渍 的办法 也可 以提 取植物 染料 , 样选 用的对 象也 这 扩大 到植物 的枝条 。

山西面塑的艺术特点及其渊源

山西面塑的艺术特点及其渊源

注意保持和发扬材质的自然美, 艺 术 不 受 客 观 对 象 、时 间 、空 间
如色泽、肌理、纹饰等。同原始陶 的限制, 因而其造型大胆言情,
土艺术一样, 形成原始、质朴、粗 色彩鲜明强烈, 有自己的艺术特
犷自然的艺术风格。此外, 面塑 色。山西面塑艺人用真诚的灵
文苑 文化长廊
漫步 巧, 编织着饱经沧桑而又极为乐
观的生活之梦。
总之,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 ◆

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 成为民俗 莫
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 有独特的
大 于
体系程式。千百年的发展, 使山 轻

西面塑形成了特有的地方艺术 。
风格, 如定襄的面塑, 在某种程 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富有汉唐
风格的雕塑意识。山西作为中华
文化的发祥地, 使山西面塑艺术
奇汇于一堂, 五洲鲜果结为一枝 美好的憧憬和祝愿。这种不成熟
40 2006 年第 4 期
而造成的稚拙, 非但没有使人感 艺术的工艺性还展现在它的许
到简陋, 反而显得亲切无比, 如 多作品都注重共性而忽略个性
同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 由不和 成为一种群体艺术上, 因而具有
谐带来最纯真、最友善的感情和 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无限的趣味。
二、渊源探究
( 三) 继承与发展的民俗性。
面塑艺术来源于民间, 如同
山西面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与 一支清新的牧歌, 富有浓郁的乡
山西的民俗活动有着相应的关 土气息, 几乎每一个欣赏者都会
系。面塑作品中表达出作者对生 被它扑面而来的淳朴、稚拙的趣
命的膜拜, 对幸福的追求, 对爱 味所感染。那么, 山西面塑的艺
乐与苦难使制作面塑的广大农 们手下的一招一式, 无不显示出

山西面塑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面塑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面塑的传承与发展山西面塑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自唐朝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雕塑艺术,其以小麦粉、豆腐等天然食材为原料,经过面捏、成型、雕刻、上色等工艺制成各种形态各异的艺术品和民间食品。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山西面塑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成为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步,山西面塑的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山西面塑以“白如雪,红如火,绿如草,黄如金”为其特点,精致的面塑造型与艺术效果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赢得商家的青睐。

其历史文化背景源于黄河流域的古老历史及文化,西周时期即发明了“面筋”,到了唐代,则更加发达而被赋予了雕刻艺术的功能,慢慢地发展成了现在的面塑。

第二步,山西面塑传承的现状传承是一种文化的血脉和正义性。

面塑手艺代代相传,这是一种非常动人的感情与分量。

然而,就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环境,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跟不上了,许多传统文化的项目遗失了资源与最重要的传承人。

而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因此,到当代,仍有一些传承人受到影响,他们在有限的时空里,以有限的手艺,继续支撑着这门法术的延续。

第三步,山西面塑传承需要的保护山西面塑作为一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需要得到更多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首先需要的是专业的制作技艺和知识的传承和保护,包括对面塑制作工艺的全面了解、熟悉和掌握。

其次,在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方面,应该加强互联网的推广,提高面塑的知名度;在教育领域,加强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让更多学生接触和了解这门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能力。

第四步,山西面塑的未来发展山西面塑的未来不能仅仅是传承,还要在保持传统的艺术技艺同时,不断拓展与创新,结合现代审美要求,发展出新花样,提高面塑在现代社会中的艺术价值,拓展面塑的市场和应用领域。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山西面塑推向更全面和更广泛的应用,让更多人获得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

山西岚县岚城面塑技艺及特点

山西岚县岚城面塑技艺及特点

二、 岚县岚城 的 自然生态空间

县贰 蠛霭 瀵摄 受
| | ≥ 游。 东邻静乐 , 南连娄烦 、 方山, 西接兴县 , 北靠岢岚。 地
理 坐标 为北 纬 3 8 。O 5 ’ o 0 ” 一3 8 。3 6 1 1 、 东 经
岚县 岚城 面塑历 史久 远 。岚城 是岚 县 的 旧县 治所 1 1 1 。2 1 4 3 - 1 1 1 。5 0 0 2 。岚县 地 处 中纬 偏 南
在地 , 从公 元六 世 纪 的隋朝 建城 到唐 、 五代 、 宋、 金、 元、 地带 , 平 均海 拔 1 5 0 0米 , 属 温 带 大 陆性 气 候 , 气 候 冷 明、 清, 历 代均 为 州或 县治 所 , 人 文 底蕴 深厚 。岚 县 ( 岚 凉 , 成为 晋西 北冷 舌 的一部 分 。 年平 均 气温 6 . 8  ̄ E, 年 有 城) 面塑 即生 发 于这 片土 地 并流 传 至今 。2 0 0 5年 山西 效积 温 2 9 4 8 ℃。 年 均气 温 6 . 8 度, 一 月均 温 一 8 度, 七 月
棒、 红 酸刺 、 黄蔷 薇 等 , 草类 主要 有羊 草 、 大 油芒 、 芦草 、
C A N G S A N G
( 2 ) 综合类 。大量取材于神话故事 、 民问传说和现
“ 观音 像 ” “ 弥勒佛” “ 财神爷 ” “ 老寿星儿” “ 八仙过海 ”
白羊草 、 野青菜 、 金色狗尾草 、 山豌豆、 野大豆 、 灰菜 、 大 实生活 ,并将 面塑成 品设置在做好的面制底座上。如
小麦种植节令性强 , 耕种方法独特等原 因, 再加上民众 民居 ” 、 “ 钟鼓 楼 ” 等古 建筑 。 靠天吃饭的耕作传统 , 当地的春小麦产量极低 。因而 , ( 3 ) 主题类 。岚城供会逢年以生 肖为主题 , 制作 巨

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

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

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资料收集整理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1004班柳婷 1090010413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俗话说,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

山西已经将面食工艺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先从面的种类说,有荞面、豆面、莜面、黄米面、玉米面等,再到每种面千变万化的制作工艺,像莜面栲栳栳、莜面洞洞、莜面饸饹、莜面鱼鱼、莜面猫耳朵、莜面饺子、莜面块垒;擀豆面、炒豆面、豆面麻糖;荞面碗托儿、玉米面拿糕等地方小吃.而在山西民间还有另一个别具特色的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

面塑又称“花馍”、“面羊”、“羊羔馍”、“面人”等。

各地叫法不一,所呈现的风格特点由北至南也各不相同。

北方靠近古代的边塞,生活饮食习惯偏向于豪放、简洁的风格;晋中、晋南地区则靠近中原,靠近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生活饮食习惯较为考究,以华丽繁复的风格为主.从晋中地区的“八碗八碟”就能体现出中原文化中“礼"文化的传承。

山西的面塑艺术,传承到了每个家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馒头、花卷等吃食逐渐有专门从事食品加工的规模化的企业出现,蒸花馍等习俗逐渐出现简化的趋势。

在这之前,面塑主要由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来完成制作。

也正是由于家庭制作的减弱,在山西省内一些地区兴起了大规模的民间面塑工艺协会和生产者。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

就山西北部而言,主要代表的有朔州、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这些地区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

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朴素雅致的特点。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

山西面花——可以吃的民间艺术

山西面花——可以吃的民间艺术

山西面花——可以吃的民间艺术
面花,又称面塑,糕花。

面花是用面捏制成各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造型,用于喜宴或祭祀。

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

众所周知,山西人酷爱面食,所以山西历来就有制作面花的习俗。

先将面花捏成形,蒸熟之后涂以颜料。

成形后的面花颜色艳丽,形态各异,花鸟,动物,人物,千姿百态,颇有神韵。

以前山西民间的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制作面花,并将做好后的面花摆到宴桌上做为观赏品,或赠亲朋好友,或作为玩具供家里的小孩子玩耍。

面花艺术承载着中华民俗文化的历史变迁,但制作面花的手艺传承人不多,年轻人普遍对传统艺术热情不大,兴致不高,面花的传承面临困难。

所以,我国各地兴办艺术节,有的小学将制作面花作为手工课的内容之一,希望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广泛关注,将这一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山西面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制作技艺。

山西的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著名的面食包括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

仅在面食上,山西便有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太谷饼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等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

先把水分次慢慢加到面粉中,用筷子或手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

揉好的面团是所有面食中最硬的,用手指按在面团表面,面团发硬按不下去不粘手为最佳。

这样,和好的面团很容易就削成柳叶形状。

然后左臂托案,右手拿削面刀(一种特制带把的刀,刀片很薄,刀的重量轻),用右手的四指握住刀把,用小拇指顶住刀柄头,砍面时先从面块的里端开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用前挑后“砍”的方式砍下一根根长约30厘米的面条下入锅。

此外,山西的面食文化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过生日时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时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上学第一天要吃“记性火烧”,希望孩子多长学问、长心眼。

流传千年的面食不仅是充饥的食物,也演变成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建议阅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相关内容。

山西民间面塑、山西太原面塑文化简介

山西民间面塑、山西太原面塑文化简介

山西民间面塑、山西太原面塑文化简介山西民间面塑民以食为天,作为面食的故乡——山西,很久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倍受赞誉,有句话说的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从有史料记载的东汉算起,经过1000余年的发展,山西面食在制作上逐渐形成了擀、抻、揪、切、压、拨、煮、蒸、炒、炸等多种方法。

山西面食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做法、吃法多样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拉面、削面、刀拨面、转面、漏面、猫耳朵、剔尖、流尖、擦蝌蚪、抿曲、揪片、搓鱼等近百种花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声誉传遍海内外。

山西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

各地叫法不一,形态也各有特点。

这些面塑,大都出自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之手。

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面塑。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

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

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朴素雅致的特点。

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

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

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霍州面塑霍州面塑,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

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母”的面塑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祝愿万事如意。

定襄面塑

定襄面塑
初送宫食儿是怕姑娘刚到了婆家,不好意思,吃不饱,所以带上一对花馍备着。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项特 殊的风俗。
定襄面塑—动物 定襄人把丧礼面塑叫做“小饭”。逝者的供桌上,5个5斤面蒸的花馍摞起来,再摆15个小 饭,每5个摆成一排。所谓小饭,就是用面捏成的狮子、老虎等,个个精巧可人,颜色鲜艳。
在定襄,老人们年至花甲,晚辈们惯常要为之祝寿庆贺,定襄的风俗不是蒸大寿桃,而是做“九狮拱菊”。 “九狮拱菊”的谐音是九世共居,和四世同堂的意思差不多。儿女们送老人“九狮拱菊”,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多子多孙,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
婚礼面塑,也是定襄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娘家给女儿陪嫁的“宫食儿”。按定襄的风俗,两家定亲时,男方 家就要送女方家二斤白面蒸的大鱼。新娘子出门时,小舅子要给姐夫插喜花,也就是送一对花馍,然后要红包。 娘家陪嫁的一对大花馍,称为“宫食儿”。宫食儿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对,大部分造型是玉兔驮仙桃或者金鱼 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细加点缀,造型生动,情趣悦人,五彩缤纷,鲜丽明快,增强了喜庆的气氛。
定襄面塑-面羊 辨不清亦称“多子争头”,是民间美术中的传统题材。造型为多子连体,两两争头,以表 达多子多孙、世代繁衍的寓意。在民间,很多吉祥图案常采取这种连续不断头的构图式样来象征好事永远不断头。 除了“辩不清”还有一种叫“爬娃”的造型,七月十五家家都要捏。
定襄面塑《辨不清》 春节时的定襄面塑主要是枣山。主要用途是供奉灶神。定襄人家供灶神所用的枣山是 颇为讲究的,形制也较大。制作时,把半发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 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元宝、小鸟、兔子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红的 枣、五彩的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把枣山放在火炕上灶王爷的牌位前,谓之米面 成山,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在灶王爷牌位前供三天之后,枣山就被拿到凉快的屋里放起来,等到二月 二再开山,也就是家里人一起吃枣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州造型简单,生动的羊羔儿馍
绛州面塑 绛州,即今日新绛县,是晋南平原上的一个县份。这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 一直是山西省小麦、棉花产地。所以,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 小麦磨成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渡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 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绛州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塑造造型别致, 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绛州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而且普 遍都会捏制多种普通的造型,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并不影响食用, 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花馍的捏制水平便能不断提高。由于这种家 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 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 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塑水平不断提高的民间评议。所以,绛州 至今捏花馍的名手辈出,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而名声在外。
朔州面塑 在朔州,面塑带有着雁北地区豪放,不拘小节的特色。朔州的面塑不拘泥 于装饰,主要通过朴实的线条和简练的造型来表现。主要辅助工具有梳子、剪刀、 筷子,简单且易操作。至今,人们仍有在春节之时蒸花馍的习惯,花馍成为整个 正月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朔州一带,婚嫁和丧失都是极其隆重的,必不可少 的仍是各种寓意的面塑。在婚娶之日,男女两家都蒸很多大“喜馍”。这些大“喜 馍”,要摆在桌子上供人们欣赏、品尝,以鱼和兔的造型为主,取名“华鱼吉兔”。 与此同时,还要蒸大“花糕”,有的地方习惯用十来斤面粉捏一个“花糕”。这种花 糕,以面作圆底盘,卷条边缘为纹,铺一层红枣,上面再加上一层比第一层略小 的带花边的面盘,上面捏上“鱼钻莲”的浮塑,蒸熟后加色点染,供人们欣赏和食 用。丧事的面塑较为朴素,整体造型为寿桃,上面缀着细小的花、叶等。丧事上 的面塑一般在葬礼期间供在灵桌前,等葬礼结束后,面塑给儿女们分食,象征长 辈最后的恩赐。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 发展变化着。就山西北部而言,主要代表的有朔州、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这 些地区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 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 朴素雅致的特点。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 笼蒸、点色而成。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 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
资 料 收 集 整 理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中文 1004 班
柳婷 1090010413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山西各地的面塑工艺及相关风俗
俗话说,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山西已经将面食工艺发 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先从面的种类说,有荞面、豆面、莜面、黄米面、玉米 面等,再到每种面千变万化的制作工艺,像莜面栲栳栳、莜面洞洞、莜面饸饹、 莜面鱼鱼、莜面猫耳朵、莜面饺子、莜面块垒;擀豆面、炒豆面、豆面麻糖;荞 面碗托儿、玉米面拿糕等地方小吃。而在山西民间还有另一个别具特色的习俗, 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
造型别致的寿桃
太谷面塑
太谷面塑最具特色的是婴儿闹满月,一般由姥姥家制做直径达尺余的“囫 囵”,即一个圆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塑。有的在大“囫囵”里还会 有较小的“囫囵”,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塑,名曰“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 谁来看孩子,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
霍州面塑
霍州面塑,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 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 小虎、玉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 母”的面塑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祝愿万事 如意。在“寒食”节时,霍县人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有的,还分单 头蛇、双头蛇。旧时民俗,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农 历七月十五日,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 针、剪子、针线、坐饽饽(是塑造女子坐于莲台上的造型)、狮、虎、狐狸等等
了健康。晋献公病死后,重耳在秦国国君穆公的帮助下,兴戎起衅,打败了已当 上晋国国君的公子围(重耳的异母兄弟),得立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 当上了国君之后,对跟随他流亡过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赏。唯独介子推不肯接受, 他背着年迈的母亲,到家乡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隐居去了。重耳赶紧派 人找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个大孝子,他根据别 人的建议,火烧绵山,留出一条小道,想趁林中起火后,介于推母子定会出山避 火的。可是,一连烧了三夭三夜,数十里森林被火烧为焦土,仍未见介子推母子 的人影。大火熄灭之后,人们发现他母子双双抱庄一棵大树烧死了。晋文公对此 内疚于心,十分惋惜,便下令把介子椎母子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修建子 推祠堂。后人又把界休县改为介休县。介子推死的时候,正值清明节的前一天。 因为他是火饶死的,晋国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逝世那天不举烟火,进冷食,后 来,人们又干脆把它定为"寒食节"。到了唐朝时,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 火习俗逐渐消失。
二龙戏珠
老虎(工艺繁复,色彩艳丽,造型别致)
此外,面塑工艺发展较为迅猛的还有闻喜县和大阳泉村。这两个地区的面塑 加工形成了面塑艺术品规模化生产链条。
忻州面塑
忻州面塑,是流传于这个地域内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品它深藏于民间、扎根于 民间,成为当地的工艺品之一。
忻州一带地域内,春节期内要敬神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 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通称之为“花馍”。忻州 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欢迎。当地 还有一种大型供品名为“枣山”。这种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 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在上面再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同时,还塑上一 个供咬铜钱的“钱龙”。“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成为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 品。清明节,捏制一种当地人叫做“寒食供贤”的面人头。这种面人头,内里包油、 盐、小米和芝麻的素馅,捏成男女小孩人头,用红莲豆作嘴,黑莲豆作眼睛,外 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蒸熟后加以点染,甚是天真可爱。
农历七月十五,忻州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相传,这种习俗开始于元 代末年,据说人们用互赠“面人”传递信号,至今,民间有着“七月十五捏面人, 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然而,七月十五的面塑样式繁多,有牛、羊、猪、兔、 猫、鸡、鸭、娃和花卉、瓜果。还有寓含幸福、吉祥、爱情的鸳鸯、孔雀、狮、 虎、鹿等动物造型。十五过后,几乎家家墙上都挂着一串串面塑。忻州一带的寿 诞之期,也常蒸制“喜馍”。“喜馍”多以桃形为主体,上面加上各种寓意吉祥长寿 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做为“寿馍”赠送亲友之用。办丧事时,当地人还要捏制 一种在灵堂前面供奉的“小食儿”面塑。这种面塑捏成各种花果、小动物形象,甚 为精巧别致,有的蒸熟后点染,有的晾干后点染。在忻州地区的繁峙县一带,有 一种以胖娃娃为题材的人物面塑。同时,还有一种玲珑小巧,不加点染颜色、白 胖素雅的小面人。这种小面人,有着爬、卧、抱花、啃瓜的各种姿态。有时,还 将置其于染成大红大绿的“大面花”之中。相传,这类面塑是当地群众为上五台山 佛教寺院拜佛求子而专门制作的供品。忻州民间,还有着塑造生、旦、净、末、 丑等戏剧人物的人物面塑,甚至拿到庙会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面塑,制作也颇为 精巧。总之,忻州面塑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成为民间具有审美情趣 的艺术作品。
寒食节时,当地人习惯捏制一种“寒燕儿”,捏好蒸熟的寒燕儿,用白洋线穿 起来,寒燕儿间间隔高粱秸秆,保持寒燕儿的距离。寒燕儿的造型多为十二生肖 造型,穿好后插在窗棂上,很像是停在树枝上的群燕。这些供奉的民间面塑,相 传与“寒食节”有关,“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燕子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朔州地区的寒燕儿主要为小朋友们所喜爱。朔州地区有十二岁圆锁儿的习俗,12 岁以前,寒燕儿的个 数是同孩子的年龄相符的,不同的生肖象征象征孩子圆锁儿前的十二个年头。
造型。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 塑就心灵手巧。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旧社会,由 于穷困,给女儿送去几个“羊羔儿”馒头,就算尽心了。如今,生活富裕了,一次 送给女儿的“羊羔儿馒头”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馒头造型多样,而且都有寓意。比 如“牛羊”,象征六畜兴旺,“麦秸集”象征五谷丰登,石榴比喻多子多福。霍州面 塑造型朴实,不多修饰着色,往往仅用品红点彩。
面塑又称“花馍”、“面羊”、“羊羔馍”、“面人”等。各地叫法不一,所呈现 的风格特点由北至南也各不相同。北方靠近古代的边塞,生活饮食习惯偏向于豪 放、简洁的风格;晋中、晋南地区则靠近中原,靠近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生活饮食习惯较为考究,以华丽繁复的风格为主。从晋中地区的“八碗八碟”就 能体现出中原文化中“礼”文化的传承。山西的面塑艺术,传承到了每个家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馒头、花卷等吃食逐渐有 专门从事食品加工的规模化的企业出现,蒸花馍等习俗逐渐出现简化的趋势。在 这之前,面塑主要由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来完成制作。也正是由于家庭制 作的减弱,在山西省内一些地区兴起了大规模的民间面塑工艺协会和生产者。
朔州的花馍,主要以红枣做点缀,剪刀剪形,筷子点坑,梳子压尺
清明节,即寒食节。其由来也源于山西的民间传说。相传春秋时代晋国贤臣 介子推(又叫介之推)等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跟随重耳过流亡生活。有一年,重 耳在断伙绝粮的流亡生活中生了大病,贫病文加,使他十分困苦。为了给重病体 弱的重耳增添营养,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肉汤给重耳吃,使他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