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日近现代关系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历史考前终极冲刺练习: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word文档

2018年中考历史考前终极冲刺练习: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word文档

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观察下面的图示。

方框内的文字应是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法国大革命3.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4.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社会改革 B.美国大力扶持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推行非军事化5.“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的“革新”指的是A.大化改新B.查理·马特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明治维新6.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A.门户开放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对外侵略7.“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八一三事变8.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代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他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9.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持、援助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重视发展教育,高度重视科技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得益于“二战”后民主化改革D.朝鲜战争带动经济发展11.胡老师上历史活动课,准备了如下四幅图,你觉得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12.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中考历史真题类编: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有答案)

中考历史真题类编: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有答案)

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一、选择题◆25.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B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3.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D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C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浩特)4.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D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二十一条”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2.“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D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②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③南京大屠杀④731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武器试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齐)13.“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D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③法西斯上台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22.(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史话“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

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图一日本遣唐使船(局部)图二鉴真东渡日本【侵略之船】图三1894 年日本“吉野”号战舰图四1937 年日本“出云”号进攻中国北洋舰队战舰炮轰上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专题复习日本

专题复习日本

(2)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 国家公民;国家规定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 取赋税. 4、大化改新的意义: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过渡。
1、时间:19世纪60到70年代 2、改革者:明治天皇 3、基本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中考专题复习--------日本
一、好学的日本 二、好战的日本 三、中日历史上的友好交往
四、二战后的崛起与强大
一、好学的日本 古代:向中国学习:大化改新
近代:向西方学习:明治维新
考题模拟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C.阿倍仲麻吕
B.高僧玄奘
D.马可· 波罗
3、与右图事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苏关系紧张,中苏关系得到改善
B.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日美关系紧张 4、右图是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 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 C.中美已建交 D.“文化大革命”结束
三、中日历史上的友好交往 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建交
考题模拟
1、下列古迹中能体现唐朝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和友 好往来的建筑是 A.那烂陀寺 C.敦煌莫高窟 B.唐招提寺 D.麦加大清真寺
2、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 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鉴真和尚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2018年山东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

这种现象说明A.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B.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C.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D.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参考答案】D【解题必备】全面认识中日关系1.中国近代(1)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1900年,同英法美俄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04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4)一战期间:1914年日本出兵中国东北,并提出“二十一条”,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及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建国以后(1)五六十年代: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2)七十年代①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提升。

②表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3)九十年代以来①原因a.二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b.70年代以来,日本积极寻求世界霸主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抬头。

②表现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抬头,修改教科书,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扩军等错误举措,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

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

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这一言论认为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中美关系B.中美关系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D.中日关系是维护远东和平的关键2014年以来,整个世界在中日外交恶化问题上表态谨慎和纠结,日本与西方有共同价值观,理应是朋友。

中朝日近现代关系史复习题

中朝日近现代关系史复习题

中朝日关系史习题1. 简述(论述)中朝日三国闭关政策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①承认国家之间本来就不平等,主张国家之间有高低尊卑区别,在这一点上,日本和清朝的“闭关”政策是相通的。

(因为清朝总是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而日本则认为大和民族是上等民族,两国都认为欧美人是劣等民族。

)②在实行严格禁止国人出国,限定外国船只停泊的港口,这一点上,日本和清朝两国有相似之处。

(如,1757年清政府规定对外贸易限于广州一口,并且对这种贸易进行严格控制,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都必须通过少数“行商”之手。

日本则把长崎为唯一的贸易港口。

)③严禁基督教或天主教等宗教的传播,这一点上,则日本和朝鲜两国有相似之处。

(中国没有禁止基督教的传播。

唐朝就有基督教传播-景教(中国化的基督教),太平天国时期的拜上帝教,也是基督教的变种。

)不同点①两者对“夷”的观念完全不同。

清王朝眼中的“夷”,就是未开化国,应该使它逐渐沐浴天朝的王化而纳入到华夷秩序。

②着重点不同。

清王朝的“闭关”是以限制中外贸易为基本内容的,而幕府的“锁国”本质是禁止基督教,并全面统制入国和出国的政策。

③统治思想不同。

“闭关”之下的清王朝的国内政治,依然是士大夫政治为特征的。

他们死死抱住中国是“天朝上国”,愚昧地顽固排斥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切。

而锁国之下的日本国内政治,则是以武士阶级统治为特征的。

他们的思想家正是从对抗华夷观念和对付西洋的冲击为目的出发,鼓吹“尚武”,并着手探讨西方的“理论”。

2. 简述中朝日三国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

答:中国、朝鲜、日本封建统治者实行的“锁国”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上,暂时起到了禁止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守护主权的一些作用。

但是,它不仅阻碍了中朝日三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抑制了航海事业,而且堵塞了观察世界、学习各国先进科学技术的渠道,禁锢了人民的眼界和思想,扼杀了人民的创造力和进取心。

“锁国”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极大地推迟了社会的进步,对中朝日三国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历史》会考复习 专题17 日本史 中日关系

《历史》会考复习 专题17  日本史 中日关系

专题17 日本史/中日关系(2019·湖北随州)16.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日本两次崛起的共同原因是()D A.维护天皇统治 B.得到美国扶持 C.谋求大国地位 D.积极因时变革(2019·湖南郴州)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欧洲大陆各国混战一片的时候,在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欧洲的事情:英国美洲殖民地严词拒绝参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纷争。

这些殖民地对发生在欧洲的阴谋和冲突既没有参与,也不觉得那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些竞争给美洲殖民地带去的只有难以承担的赋税……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去——这绝不是北美英国殖民地人民在刚与母国产生纠纷时就已经抱有的想法……所以北美洲人民竖起反叛英国的大旗的最初的原因不过是对英国政府实行的外交政策和纳税政策不满罢了。

——摘编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1)材料-中的“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发生的最初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美国为了谋求世界霸主地位,于1947年召集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创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企图重建世界贸易税序,消除各国关税壁垒。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1945年成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会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4分)材料三2018年美国对加拿大的钢铝制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同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针对进口中国的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2019年5月9日至10日,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使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美方竟然还同步抛出一个“加征关税有利论”来掩饰此举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高考历史中日关系史专题复习

高考历史中日关系史专题复习

沙场点兵
一、选择题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 应以史为签,和平共处。回答问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状况的是 A、日本大化改新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 B、日本的吉备真备对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 C、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朝长安的样式 D、日本大化改新的新制度全部以唐朝制度为蓝本 2、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 A、玄奘 B、义净 C、鉴真 D、法显
(2) ①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友好相处; ②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能取长补短,为两国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③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重要意义。
前瞻预测
3、中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也是世界史中国际关系的主要 内容,历年高考均有所关注。今年还应特别注意中非、中欧、 中美、中俄、中国与东盟等的关系。
隋 唐 时 期
仿照唐制
文化:
学习建筑
教授儒学
经济: 贸易往来 著名人物 吉备真备(日) ;鉴真(中)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
宋元 时期
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
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
明 清 时 期
明朝 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 清朝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学科链接
地理
分析日本的资源、气候、地形等特点 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工业布局及成因和新兴工业布局的新趋向 经济常识:对外贸易政策。
学科
政治
学科
哲学常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日本在教科书问题、 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 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 政治常识: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国 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 热点专题十九 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 热点专题十九 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

十九、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一、选择题◆(2013·湖北三市一企)17.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

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②讲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13·江苏苏州)6.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

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2013·浙江宁波)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悍然“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中国政府采取反制措施,公布了钓鱼岛领海基线、地理坐标,实行常态化的海空立体巡航。

据此回答8—9题。

◆(2013·浙江宁波)8.近代以来日本屡次侵略中国。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CA.中日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2013·浙江宁波)9.针对日本“收购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表明我国()A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尊重联合国的宪章与宗旨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④已与日本达成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013·广西柳州)17.学习和反思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一对车轮。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 1870年前后,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先后接待了来自中国与日本的两批使节,他看到的景象是:中国人到欧洲只问工厂生产的船炮质量如何、价格怎样,造船的技术等;而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研究政治原理,谋求回国做根本的改造。

【决胜2015】(压轴题)中考历史 专题01 日本问题与中日关系(含解析)

【决胜2015】(压轴题)中考历史 专题01 日本问题与中日关系(含解析)

专题01 日本问题与中日关系一、选择题1.(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2.(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苏盐城卷)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加强央集权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D.促进了对外扩张【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的转折3.(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植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④实施“产业复兴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

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实施的政策,“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实施的政策。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4.(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福建龙岩卷)2014年2月27日,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台儿庄战役【答案】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5.(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福建龙岩卷)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造成台湾此次离别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6.(2014届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资料-中日关系史.doc.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资料-中日关系史.doc.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资料-中日关系史1、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

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化改新”。

〔2〕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戚继光抗倭斗争: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日本侵略者〕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到我国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历史上称之为“倭患”。

戚继光受命抗倭,他组织了一支抗倭军队——“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

★阶段特征:和平友好交往是古代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很早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一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洲的强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1、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2、1900年,日本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对北京的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3、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4、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取得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引发五四运动。

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一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

5、为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略中国,并霸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设立了伪“满洲国”。

南开大学《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003

南开大学《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003
以下属于尾张藩的藩士是()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纳富介次郎
D:日比野辉宽
参考选项:D
1876,与中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围绕制度和服装等方面变革进行辩论的日本公使是
A:伊藤博文
B:西乡隆盛
C:福泽谕吉
D:森有礼
参考选项:D
以下哪本书详细记录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
A:《日本琐志》
B:《日本近代纪事》
D:神奈川条约
参考选项:B
《日本地理兵要》的作者是()
A:姚文栋
B:魏源
C:黄遵宪
D:徐际畬
参考选项:A
“千岁丸”是日本从哪个国家购买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参考选项:B
以下不是关于中国人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书籍的是
A:《东游日记》
B:《日本变法由游侠义愤考》
C:《东游从录》
D:《日本安政以来大事略述》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A
佐久间象山是日本尊皇开国论的倡导者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推崇魏源《海国图志》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的是日本的南洋梯谦
A早认识和记载日本历史的国家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盐谷宕阴是《翻刊东国图志序》的作者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A
参考选项:A
以下不属于岩仓使节团的日本人是()
A:西乡隆盛
B:大久保利通
C:岩仓具视
D:伊藤博文
参考选项:A
日本明治维新中奉还版籍是哪一年
A:19871年
B:1898年
C:1869年
D:1970年

中考历史中日关系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中日关系史专题复习

你认为是什么时候?
战争可能会因为什么原因 而挑起? 如果中国赢了,是赢在什 么方面?
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
1、“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 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 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C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2、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 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D )
1、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日本岛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 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 贺”,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中国的铁器、 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了解)
2、隋唐时: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曾 13 次向 中国派出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 鉴真 六次东渡 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646年日本发生的“ 大化改新 ”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中日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高 潮 3、不和谐的噪音: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 南沿海地区,明政府派 戚继光 到浙江沿海抗倭, 平息了倭患。
汉倭奴国王
以史为鉴 展望未来 ---中日关系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 习
复习目标
1、识记考试标准上有关中日交往的考点, 了解中日在历史上的交往情况。
2、理解中日关系在古代、近代和现代史发 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留给我们后人的 经验教训,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回顾历史 答记者问 军事观察员 直面中考
(一)古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友好往来是主流
一群身穿二战时日本军服的右翼分子拿着一面 破烂的日本军旗为军国主义招魂
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 华罪行)。
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 件说明什么?

中考历史考前终极冲刺练习 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

中考历史考前终极冲刺练习 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

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1. 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观察下面的图示。

方框内的文字应是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法国大革命3.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4.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社会改革B.美国大力扶持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推行非军事化5.“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的“革新”指的是A.大化改新B.查理·马特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明治维新6.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A.门户开放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对外侵略7.“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八一三事变8.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代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他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9.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持、援助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重视发展教育,高度重视科技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得益于“二战”后民主化改革 D.朝鲜战争带动经济发展11.胡老师上历史活动课,准备了如下四幅图,你觉得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12.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日本在近代走向现代化的测试题

日本在近代走向现代化的测试题

明治维新测试题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①中下级武士②商人和资本家③新兴地主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①法国②俄国③日本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改变了社会性质
6.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根据材料,请回答:
②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2023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2023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2023近代中日关系史争论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20231.1近代中日关系史争论的视角和方法(一)1、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喊出了的口号是()A、以日本为师B、求富C、求强D、中体西用答案:A2、《南京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A、1840年B、1841年C、1842年D、1843年答案:C3、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哪一年发生的?A、1868年B、1854年C、1842年D、1840年答案:A4、50年月时,北京高校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A、3年B、4年C、5年D、6年答案:C5、中国近代史而言,与中国关系最为亲热、最为简洁,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国家关系是:A、中美B、中日C、中俄D、中印答案:B6、日本是哪一年被美国打开大门的?A、1852年B、1854年C、1860年D、1864年答案:B7、王晓秋认为近代对中国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个国家?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答案:A8、鸦片战斗是在哪一年发生的?A、1840年B、1846年C、1940年D、1946年答案:A9、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A、《日本国志》B、《劝学篇》C、《日本变政考》D、《康南海自编年谱》答案:C10、【推断题】美国打开日本大门后,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答案:11、【推断题】《日本国志》作者是魏源。

答案:X12、【推断题】两国关系恶化的年月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答案:13、【推断题】近代中国人争论日本的集大成著作是《日本人》答案:X14、【推断题】中国的世界史应当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争论视角的主要视角。

答案:1.2近代中日关系史争论的视角和方法(二)1、《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是谁的著作?A、王晓秋B、康有为C、黄遵宪D、李大钊答案:A2、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熟识及其中国观的转折时期A、室町时代B、幕末和明治初年C、大正时期D、战国时代答案:B3、最早去日本沟通的文人A、魏源B、罗森C、黄遵宪D、李鸿章答案:B4、"千岁丸"访华的日本人不包括()A、高杉晋作B、中牟田仓之助C、伊藤博文D、日比野辉宽答案:C5、"千岁丸"访问上海的时间是()A、1840年B、1842年C、1860年D、1862年答案:D6、日本访华旅行记《观光游记》的作者A、川端康成B、佐久间象山C、冈千仞D、吉野作造答案:C7、《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林则徐B、魏源C、黄遵宪D、洪秀全答案:B8、【推断题】中国最早去日本的文人是罗森。

中日关系专题练习

中日关系专题练习

中日关系专题练习:1.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A.希腊的民主制度B.罗马共和制度C.中国隋唐制度D.西欧等级制度2、反映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事件是:①遣唐使来华②玄奘西行③鉴真东渡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列人物中属于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有①戚继光②郑成功③林则徐④邓世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古代史上,日本师从我国,成为礼仪之帮;近代史上,日本求知于世界,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在推动日本从封建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美国的支持D.军事扩张5.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谈到日中关系时表示:“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

”回首过去的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这是因为日本A.沦为了半殖民地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6、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7、邓识昌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为国捐躯是在A.黄海大战中B.威海卫大战中C.丰岛海战中D.平壤战役中8、2008年11月中央电视台热播了电视剧《台湾1895》,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A、镇南关大捷B、反割台湾的斗争C、革命派的起义D、收复西藏的斗9.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台湾被割占与下列哪一次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11、《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1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南京B、广州C、檀香山 D东京1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4、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卢沟桥事变D、七七事变16.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17、下列日本侵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九一八事变②甲午中日战争③七七事变④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 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18、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 辽沈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19、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抗日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抗美援朝20、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二、非选题21、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之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朝日关系史习题1. 简述(论述)中朝日三国闭关政策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①承认国家之间本来就不平等,主张国家之间有高低尊卑区别,在这一点上,日本和清朝的“闭关”政策是相通的。

(因为清朝总是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而日本则认为大和民族是上等民族,两国都认为欧美人是劣等民族。

)②在实行严格禁止国人出国,限定外国船只停泊的港口,这一点上,日本和清朝两国有相似之处。

(如,1757年清政府规定对外贸易限于广州一口,并且对这种贸易进行严格控制,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都必须通过少数“行商”之手。

日本则把长崎为唯一的贸易港口。

)③严禁基督教或天主教等宗教的传播,这一点上,则日本和朝鲜两国有相似之处。

(中国没有禁止基督教的传播。

唐朝就有基督教传播-景教(中国化的基督教),太平天国时期的拜上帝教,也是基督教的变种。

)不同点①两者对“夷”的观念完全不同。

清王朝眼中的“夷”,就是未开化国,应该使它逐渐沐浴天朝的王化而纳入到华夷秩序。

②着重点不同。

清王朝的“闭关”是以限制中外贸易为基本内容的,而幕府的“锁国”本质是禁止基督教,并全面统制入国和出国的政策。

③统治思想不同。

“闭关”之下的清王朝的国内政治,依然是士大夫政治为特征的。

他们死死抱住中国是“天朝上国”,愚昧地顽固排斥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切。

而锁国之下的日本国内政治,则是以武士阶级统治为特征的。

他们的思想家正是从对抗华夷观念和对付西洋的冲击为目的出发,鼓吹“尚武”,并着手探讨西方的“理论”。

2. 简述中朝日三国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

答:中国、朝鲜、日本封建统治者实行的“锁国”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上,暂时起到了禁止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守护主权的一些作用。

但是,它不仅阻碍了中朝日三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抑制了航海事业,而且堵塞了观察世界、学习各国先进科学技术的渠道,禁锢了人民的眼界和思想,扼杀了人民的创造力和进取心。

“锁国”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极大地推迟了社会的进步,对中朝日三国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中朝日三国采取了何种不同政策?答:清朝采取了投降妥协与忍让的政策。

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不仅对欧美列强割地赔款、开放了门户、丧失了一些地区的主权,中国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传统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但清朝在当时的东北亚,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朝鲜则对已经开始崩溃的天朝帝国仍然愚蠢地抱着幻想,执政的大院君仍然以闭关锁国为国策,代替大院君的闵妃势力又以日本为其后盾,致使落后的朝鲜在列强争夺中逐渐落入日本的魔爪。

日本采取了富国自强与侵略扩张的政策。

1854年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打开门户之后,在国际关系中掂量了轻重利害,走上了以欧美为后盾,侵略中国与朝鲜的道路。

1868年开始,日本实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明治政府针对中国、朝鲜制造了“征韩论”、“大陆政策”。

从此,日本登上了东北亚的国际舞台,并在欧美国际秩序和东北亚传统国际秩序的对立斗争中,成了另一支势力。

4. 简述19世纪中后期东北亚国际局势。

答:到十九世纪中后期,中朝日都面临了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侵略,同样面临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但三国应对国际局势的措施与态度截然不同。

清朝采取了投降妥协与忍让的政策。

朝鲜仍然以闭关锁国为国策。

日本采取了富国自强与侵略扩张的政策。

于是,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出现了欧美、清朝、日本三股势力较量的局面。

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这三股势力围绕着朝鲜半岛的矛盾和斗争异常尖锐。

70年代后期开始,清日间的矛盾逐渐成为焦点。

5. 简述明治政府建立后出笼“征韩论”的原因答:第一,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狭小就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

第二,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使濒于破产的下级武士陷于绝境,他们的不满与日俱增。

如果找不到妥善的安抚办法,明治政府将受到下级武士叛乱的冲击。

第三, 当时的中国正遭受殖民列强的瓜分,这一点在客观上鼓舞了明治政府领导者。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这就给日本统治者以信心。

第四, 当时紧张的东北亚国际形势,促使大陆政策迅速地从酝酿阶段过渡到执行阶段。

于是,新建的明治政府,继承封建武士道的“海外雄飞论”,又追随欧美殖民主义的“炮舰政策”,加快了其侵略扩张的步伐。

6.《中日修好条规》对东亚传统国际秩序有何影响?答:871年9月13日,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

通过条约日本获得了和清朝对等的地位,这样对朝鲜取得了名义上的优越地位。

这一点鼓舞了明治政府领导者。

于是,他们加快了侵略邻国的步伐。

7.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对日本的对外关系有何影响?答:日本侵略台湾后,中日双方于1874年10月31日签订了《北京专条》。

《专条》第一条,把被害的琉球渔民说成是日本国民,实际上清朝承认了琉球属于日本的法律上的地位。

侵台事件中清朝的屈辱态度,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于是,事后日本加速了对朝鲜的侵略和吞并琉球的步伐。

8.简述《朝日修好条规》答:《朝日修好条规》是1875年日本为打开朝鲜门户挑起“云阳号事件”之后,逼迫朝鲜签订的屈辱的条约,也称“江华岛条约”。

“条规”包括承认朝鲜为独立之国;在朝鲜设领事馆,具有领事裁判权;开港区内自由通商贸易;可测量朝鲜沿海水域等方面内容。

条约的签订后,朝鲜的门户被打开,使朝鲜由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简述“云扬号事件”对清朝对朝鲜政策的影响答:“云扬号事件”之前清朝对朝鲜采取了对其内政放任不干涉的政策。

朝日修约成了清朝改变其对朝鲜的外交策略的基础。

清朝开始担心日本独占朝鲜,他们又预料到了步日本的后尘西方列强也要与朝鲜立约通商;感到外藩尽削的危机。

于是,李鸿章策划了一个新的对朝鲜政策---以夷制夷的政策。

就是劝朝鲜与西方各国签订通商条约,利用西方列强的力量牵制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侵略。

10.怎样评价清朝的“以夷制夷”策?答:到19世纪70年代末,当日本和沙俄相继侵扰朝鲜和中国边疆时,清朝则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政策,就是劝导朝鲜与西方列强也签订屈辱又不平等的通商条约,以此来牵制日本独占朝鲜和俄国南下朝鲜。

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促进了朝鲜的半殖民地化。

11. 简述(论述)壬午兵变后清朝(李鸿章)对朝鲜的善后策。

答:壬午兵变是朝鲜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军事政变。

清政府迅速出兵介入,镇压了兵变。

但日本迅速逼迫朝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攫取了赔款与驻兵的权利。

中国出兵朝鲜的本来的目的是要防止日本乘机对朝鲜进行侵略,巩固藩屏,强化在朝鲜的宗主权。

这一目的却由于济物浦条约的签订而没能达到。

于是有了清朝(李鸿章)对朝鲜的善后策。

第一. 向朝鲜借款。

第二.帮助朝鲜整军练兵。

第三,订立《中国朝鲜商民水陆贸易章程》。

第四.设总理衙门内外二署,掌握朝鲜政府以及朝鲜的贸易和关税。

之后,清朝对朝鲜的以夷制夷政策变为积极干涉朝鲜内政外交的政策。

清日之间,为了在朝鲜扩大势力和影响(驻兵权,干涉内政)而进行的明争暗斗日益激烈。

12. 简述《中国朝鲜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的作用。

“壬午兵变”后,于1882年10 月4日,中朝双方签订了《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

章程由前文和8个条目来组成。

通过这一章程,清不仅明文规定清与朝鲜的宗属关系,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特殊利益,从而取得了超出欧美国家在朝鲜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特权。

其后清政府对朝鲜政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采取了大力强化清朝宗主权的积极干涉政策。

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这对遏止日本等资本主义外来势力的侵朝狂潮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是对朝鲜国家主权的践踏,而且延缓和阻碍了朝鲜的近代化和发展。

因而引起了具有独立意识的朝鲜人的不满。

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矛盾也从而更加激化。

13.简述“甲申政变”的后果。

答:“甲申政变”是于1884年12月4日朝鲜开化派金玉均等人在日本的支持下主导的近代化政变。

由于清军的介入政变以“三日天下”而宣告彻底失败。

它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

政变失败之后,日本反败为胜,逼迫朝鲜签订了“朝日汉城条约”,又与清朝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

通过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日本获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根本上动摇了清朝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与在东北亚霸主的地位,为以后甲午战争的爆发买下了隐患。

14.论述《朝俄密约事件》和“巨文岛事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甲申政变后闵妃集团为强化其统治,于1884年未至1885年6月间,派金镛元等4名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寻求俄国保护,俄国以租借朝鲜东海岸的要地永兴湾为代价承诺保护朝鲜的完整。

朝鲜国王还令穆麟德同俄国驻日公使联系,乞求俄国军官训练朝鲜军队,史称“朝俄密约”事件。

“朝俄密约”事件发生后,英国以“防俄海参崴舰队南下”为目的,以“朝俄密约”危及自身安全为借口,派远东舰队突然占领朝鲜的巨文岛,并开始修筑炮台、兵营、码头。

历史上称之为“巨文岛事件”。

朝俄密约和巨文岛事件,牵涉到中、朝、日关系,于是,朝鲜半岛成为英、俄、中、日之间的外交角逐之地。

日本在当时没有力量阻止俄国势力伸入朝鲜的情况下,日本便决定暂时与清朝妥协“合作”。

以此既可借助清政府之力阻挡俄国南下,又可限制清政府势力的增长。

当事者朝鲜在甲申政变的影响下,朝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它们渴望独立自主,主张摆脱传统的宗藩关系。

于是,朝鲜在外交上采取亲俄背清政策。

清朝为了牵制俄国南下,以朝鲜的宗主国的身份调停英、俄间冲突。

结果,清朝的调停之下,英国在俄方绝对不占领朝鲜土地为条件,于1887年2月27日撤出了巨文岛。

通过解决巨文岛事件,清政府借英俄矛盾,使两国事实上承认了朝鲜为中国的属邦,并暂时杜绝了俄国的南下,也使英国从巨文岛撤兵。

之后,清朝对朝鲜的内政外交的干涉仍在进行,加强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15.论述宗藩体制下朝清(1882~1894)进行的自由通商贸易。

(原因、章程及状况、特征)原因:俄国和日本对清朝的东北屏障朝鲜以及东北的侵扰,动摇了清朝对朝鲜的宗主权。

首先,俄国的侵略方向由西部转移到东方。

其次,日本通过1876年《朝日修好条约》,《条约附录》及《朝日贸易规则》,垄断了朝鲜的海外贸易和海运事业,实际上否定了清朝与朝鲜的宗属关系,动摇了清朝与朝鲜宗藩贸易的基础。

再次,清政府决议对朝鲜贯彻“以夷制夷”策,并决定干涉朝鲜内政。

于是,1882年10月签订《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1883年签订《奉天与朝鲜边民交易章程》共24条,1884年3月签订《吉林朝鲜商民贸易章程》共16条。

确定两国宗藩关系;具体规定了贸易互市地点与关税税则,明确图们江为两国界河等内容。

又解除海禁,发展了海上贸易,开设了新航线,打破了日人独占朝鲜海运业的不利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