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合集下载

孟子的文学思想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

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

《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

《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论孟子传记批评学说的思想价值

论孟子传记批评学说的思想价值

6论孟子传记批评学说的思想价值张建中(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上海201808)摘 要:为扭转“断章取义”之风,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传记批评方法。

这一批评方法肯定了作者的主体地位,肯定了把握“作者之志”的可能性及其客观性,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思想价值。

关键词:孟子;传记批评;思想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3-0164-02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张建中(3),男,安徽安庆人,从事文艺学和美学方向的研究。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文艺理论遗产颇丰,既有关于文学原理的独特见解,也有精辟的批评理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

在文学批评方面,孔子首先提出了以社会功用为中心的理论观点。

其批评主要着眼于文学观念和政治思想、社会学说的结合。

因而,他主要是考察作品的社会内容和政治功能、教化作用。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可见,孔子建立起中国社会批评的方法,主要是从客观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主体的角度去探求人的思想、情感等精神内涵。

孟子继孔子之后全面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文学批评理论,他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二个著名的命题,一改孔子的社会批评方法在当时的主导地位,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传记批评的文艺批评方法。

一、孟子的传记批评学说的思想内涵春秋战国时代,在政治、外交等场合以及著书论说之时,人们习惯于借取《诗》中的部分章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孟子针对这种断章取义、比附穿凿的方法,提出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上》的思想。

在孟子看来,这样不仅违反了认识规律,而且也造成了读者对诗作的误读。

孟子的“以意逆志”有三层含义:一、反对割裂章句,抓住只言片语,望文生义,不作整体把握;二、反对拘泥于对某些艺术修辞的字面意义的理解,不深究诗的本义;三、要求充分调动说诗者的学识素养以及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等主观因素;四、要求深刻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作者之志。

孟子知人论世综述

孟子知人论世综述

知人论世综述“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

下面我将从“知人论世”的方法内容,此方法对文学鉴赏的影响,后人对其的评价与新解以及此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别作出综述和总结,并提出一些我的观点。

一、知人论世作为文学鉴赏理论的提出。

“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最早出自于《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从它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知人论世”最初并不是文学鉴赏理论,而是孟子的“尚友”之道,即与古人交朋友的方法。

“知人”并不是一件易事,正如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在这里,孟子客观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它不但具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而且还具有阅读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孟子那里,“知人”与“论世”是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概念,“论世”是为了“知人”,而“知人”则必须“论世”。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经历行事,理解作者的心志情思;“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诸因素对作者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激发作者创作的社会动因等等。

“论世”方能“知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处世行事的方式,思想精神的状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并受到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制约,因此,“论世”是“知人”的前提条件,不“论世”就无以“知人”,而不“知人”也就无以“论文”。

二、知人论世对文学鉴赏的影响。

首先,可以了解作者的家世出身、人生经历,有助于认知作者。

知人论世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

知人论世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

谈谈知人论世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何谓“知人论世”?意思是说不同诗人的思想感情要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家庭地位、生活环境以至于整个时代对诗人的影响。

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说”是孟子提出的。

他认为文学作品与作家本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作家思想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了解了作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心路历程, 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从而对作家作品给予正确的评价。

灵感既不是神授也不是来自天才,而是取决于作家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艰苦的艺术探索。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因李陵之祸下狱,并于次年受腐刑,他承受着巨大的耻辱,把修史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蕴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多感慨。

他最伟大的创作就是《史记》,它具有极高的文学地位,他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首创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继承先秦文学传统,它还具有诗的魅力和意义,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借鉴战国散文,酣畅淋漓的风格,体现大一统王朝,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渗透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了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经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励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在艺术方面,史记语言具有形式,自由,不拘一格的艺术性。

并且史记中的许多故事也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正是因为他的遭遇使得他的《史记》风格具有宏阔画面和深邃的意蕴,叙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绝大多数人物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大事穿插其间,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思考,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规律,使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正是因为他的遭遇,使得他的《史记》还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是一部长篇悲愤诗,将浓重的身世之悲和历史悲痛同体整合,对笔下的吴起、商鞅、程婴,项羽等悲剧人物饱含同情和惋惜。

孟子的文艺思想研究

孟子的文艺思想研究

073[摘 要] 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距今已有千年,但他们提出的许多观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体系在今天仍值得深入探究和思考。

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其各方面的观点与思想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

对与孟子有关的文艺思想观点进行梳理,并尝试延伸探究其文艺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 键 词] 孟子;文艺思想;以意逆志;经世致用孟子的文艺思想研究林 彤学界对孟子思想历来多有论述,其中就包括对孟子文艺思想的探讨。

由于先秦诸子时代较少对文艺的系统论述,因此孟子思想中许多有关文艺的观点并非专门针对文艺现象而阐发:如“充实之谓美”涉及人格评价;“养气说”出于道德修养角度;“知人论世”说论及人际交往。

这些观点在后世成为文艺的经典命题,宋人王应麟提出:“自赐商之后,言诗莫若《孟子》。

”王国维也曾赞叹:“善哉,孟子之言诗也。

①”足见孟子的文艺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和重要地位。

本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孟子的文艺观点进行初步梳理,并尝试探究其文艺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孟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充实之谓美”孟子对文艺和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和审美标准与他的美学观点有关,他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在继承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以“心性之学”为基础而建立,以“充实之谓美”为核心。

(一)孟子的心性之学孟子有一整套完整的心性理论,心性说是孟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孟子美学的哲学基础。

他的心性之学继承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②”以及《中庸》的“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③”,论述了人的本性以及本性与天、命、才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性善论,其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即围绕着性善论而展开。

孟子看重善端与仁义:“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将仁义作为立身之本。

反复提及四端、四体和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3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3讲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 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 遁辞知其所穷。”
荀子论乐,是中国音乐美学的开山之作,对中国 音乐研究影响甚大。最明显的是《礼记· 乐记》。《乐 记》是继《乐论》之后一部音乐美学专著,现存十一 篇,收于《礼记》卷十一和《史记》卷二十四。其基 本思想属于荀子学派的著作。《乐记》的文学理论批 评价值,主要在它对艺术本质特征的阐述。
《乐记》的内容主要有:
公孙丑问道:“请问先生擅长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善于 知悉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又问:“请问什么 是浩然之气?”孟子说:“难以说清楚的呀。它作为一种气,最广 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去伤害它,它就会充满天地四方 之间。这种气,必须与义与道相配合;没有义与道,它就会软弱无 力了。这种气是正义的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 能得到的。行为有一点亏心之处,气就软弱无力了。”又问:“什 么叫做善于知悉别人的言辞呢?”回答:“偏颇片面的话,我知道 它的偏颇片面之处,言过其实的话,我知道它缺失之处,邪曲的话 我知道它离开正义之处,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理屈词穷之处。”
荀子文学思想与文学批评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的本性在于“仁”。荀子反其道而行 之,认为人性本恶,人对各种欲望的追求和满足才是人类共同 的本性。功名利禄、声色饮食之美,都是人所共同追求的。荀 子的“文学”,泛指学术文化,包括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也包 括诗歌、音乐等文学艺术。荀子认为“文学”是人加强本性改 造、知书达礼、进身上层社会的重要环节。这样,文学的功利 性被强化了,变成统治者的一种工具。

孟子批判异端的主要内容

孟子批判异端的主要内容

孟子批判异端的主要内容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异端思想进行了批判,旨在维护传统儒家价值观和社会秩序。

以下是孟子批判异端的主要内容。

孟子强调了人性的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善良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因此,一切违背善良本性的行为和思想都是异端。

孟子认为,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善良的本性,而异端思想则是背离人性本善的。

孟子反对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

他批判那些只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私利的人,认为他们违背了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孟子主张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对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实践,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异端思想则是片面追求物质欲望和功利利益的表现。

孟子反对虚伪和伪善的行为。

他批评那些表面上行为正派,但内心却缺乏真诚和善意的人。

孟子认为,真正的善行应该源于内心的真诚和善意,而不是出于外在的名利和虚伪的表象。

他强调人应该真实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以真诚和善意来对待周围的世界。

异端思想则是虚伪和伪善的产物,它们只关注表面的形象和利益,忽视了内心的真实和善意。

孟子批判了一些儒家派别中的异端思想,如墨家、法家等。

他对这些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指出它们在道德观念、社会伦理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孟子认为,只有传统儒家思想才能真正符合人性的本善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其他异端思想都是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背离和破坏。

孟子对异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强调了人性的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真诚善意的行为方式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

他通过批判异端思想,旨在维护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瞧,此批评标准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就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她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就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瞧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就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这就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就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就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就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论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

论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

引论中国先秦是没有专门性的文学批评理论的,但已经存在广泛的文学批评思想。

《尚书·尧典》中关于“诗言志”的记载、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批评思想,甚至《易传》中符合文学创作“形象化”特征的象征手段,都对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既孔子之后,孟子的文论思想体系继承孔子的思想,是先秦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文学批评方面,孟子的思想更是独树一帜,较之孔子,更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

具体而言,文学接受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意逆志”上,承认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文学批评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知人论世”上,强调了文本与作者之间的联系。

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命题,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探讨、阐释、实践和总结,已上升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权威,成为后世文人学者品评作品的重要指导思想。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

[1]因此,在对孟子“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理解和评价中,我亦循此而行,结合创作主体、创作背景、语言表现、读者、修养、阅读态度等一系列问题,试从孟子文论观的历史渊源、理论内涵、后世影响等方面探讨其文论思想的不朽光辉。

一、“以意逆志”方法论“以意逆志”是孟子与弟子咸丘蒙在讨论《诗·小雅·北山》时,针对咸丘蒙对诗的曲解而提出来的。

在《孟子·万章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

《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1.(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即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

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前提,而"以意逆志"则是"知人论世"的结果。

孟子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大量的诗话、词话等大抵都是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的。

2.(庄子的)"虚静"说根据《庄子》书的论述,也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我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创作者不再感到主体自我存在,便进入了所谓"物化"境界,也叫做"以天合天",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1.什么是"诗可以怨"?举例说明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怨,就是说文学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

所谓"怨刺上政",即对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其最主要的内容。

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

"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之大难以估量。

2.《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请从艺术和文学批评的角度阐述"思无邪"的意义和内涵。

"思无邪"应该包括三个意义和内涵:一是诗歌思想内容上的审美化,即内容的纯正无邪,即符合风世和雅正的要求,没有邪辟淫荡的内容;二是创作心境的审美化,即使不能肯定作家自身的素质完全的美好,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在创作的此时此刻或者说创作的正在进行时,其心境和灵魂必然是纯洁的净化的;三是诗歌效果的审美化,诗歌的功能是积极的,即诗歌对接受者的影响是正面的提升性的,对人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会点化人性中符合历史发展的良性因素,使其增长、深化,对人性中那些邪恶的东西也会有所净化。

孟轲的文论观点

孟轲的文论观点

孟轲的文论观点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孟子在文学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两个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和“知言、养气”说。

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论述孟轲的文论观点:一、以意逆志说根据汉儒文人的注释,“以意逆志”说,这里的“意”是说诗者的“意”,是说诗者自己的“心意”;而“志”则是作诗者的“志”,是指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所以“以意逆志”的意思就是说诗者用自己的心意揣测诗人的意旨。

从而可见,“以意逆志”说有它的弊病,以诗者的“意”去逆作诗者的“志”,就难免不带主观的成分。

这样去解诗往往是拿诗来为我所用,这样就很难得到诗人的本意。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读者根据对作品的主观感受,通过想象、体验、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换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摩别人的心思。

根据自己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情境,穿凿附会,来主观地解说古人的作品。

很明显,这种的“以意逆志”说带了很大的主观性。

这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上。

如“以意逆志”说见于《孟子·万章上》答咸丘蒙问一节,原文如下: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这里问题是由咸丘蒙提出的,他听人说,有高尚道德的人,君主不能以他为臣,父亲不能以他为儿子。

舜不以尧为臣民,虽然尧让位与舜,但舜一直等他死后方真正即位。

舜的父亲瞽瞍,在舜做天子时,又不算他的臣民,这和《诗经》中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岂不是矛盾了吗?孟子回答说,这是他对诗的本意缺乏正确理解,不懂得如何读诗的一种表现。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古代文论简答参考

古代文论简答参考

简答题1.请简要论述孟子的文论观点。

说到孟子的文论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曰“以意逆志”说。

“志”是指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意”则是说诗者自己的见解。

用自己的见解去揣测诗人的意旨,这就是“以意逆志”的含义了。

“以意逆志”的实质乃是说诗者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来对诗歌文本进行意义的重构。

二曰“知人论世”说。

孟子认为,要分析诗及诗人本身的“意志”,就必须先了解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

三曰“知言养气”说。

“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只有具备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2.《典论·论文》阐述了怎样的文学观点?(1)揭示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不朽”说曹丕认为文章有两大社会的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即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

二是“不朽之盛事”,即“盛大”的事业,有益于立身,是永垂不朽的,留传千古的事业。

(2)提出了作家与作品关系的风格论——“文气”说以“气”论文和文人,是《典论·论文》最为突出的理论贡献。

曹丕的“文气”说主要有以下含义:第一、曹丕所说的“气”,主要是指作家的气质、才能、个性、禀赋等。

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而这种个性源于天赋,即使为父兄者亦难以改变这种不同的天赋。

第二、曹丕将“文气”大致分为“清”与“浊”两大类。

“清”,多指阳刚之气;“浊”多指阴柔之气,代表两种风格类型。

文体与文气的关系,即文体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

他所讲的“气之清浊有体”,即是论文学作品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风格各自的特点。

他认为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因而无法以人力来改变。

这一观点,强调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性意义,表现出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及“文”的独立的时代精神。

(3)文章体裁论——“四科八体”说在《典论·论文》里,曹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

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提出了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孟子文学批评思想探讨

孟子文学批评思想探讨

2、情感表达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情感饱满、真实感人。他主张通过文学作品来传达作 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愉悦。他说:“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种重视情感表达的特点体现了孟子对人性 与情感的。
3、人文主义
孟子文学批评思想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他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人类的生 活和命运,表现出对人民的深厚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说:“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种人文主义的特点体现了孟子对于个体和社会的 与重视。
四、孟子文学批评思想的现代价 值
1、创新思维
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提倡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作品,这有助于激发读者的 创新思维。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和启示,从 而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
2、审美价值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这种思想 对于现代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审美特 质,不仅要看其艺术表现形式,还要其内容是否健康向上、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
其次,乐礼论是《礼记乐记》中另一重要的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乐礼 论主要探讨了音乐与礼的关系,认为音乐应当合乎礼制,遵循礼的规定。在《礼 记乐记》中,乐礼论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体现,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不仅要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更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伦理。因此,乐礼论成 为了一种限制音乐创作的手段,也成为了评价音乐作品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 的重要标准。
一、孟子文学批评思想的背景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的时代。在这个时期, 各种学说和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在儒家学派中 具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将其运用到文学批评领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学批评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批评史〔上〕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1.殷璠"兴象论""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与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2.王昌龄"诗境论"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3.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戏为六绝句>>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4.皎然"取境说""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诗式·取境>>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5.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6.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风骨"指"汉魏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1.<<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2.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3.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学诗."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与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诗经>>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5.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6.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唯信辞巧""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7.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8.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孟子尊敬古乐,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孟子"知言养气"说---提倡"浩然之气",认为能够具有"美""大""圣""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9.荀子思想---"天行有常"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提出了"人定胜天",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政治上--"法后王"、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荀子指出人性本恶,提倡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荀子提出的"全""粹"的美的境界,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不能唯以复古为尚.荀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明道与言志的结合,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乐论>>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10."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11.道家之道--自然之道老子庄子一虚一实审美角度—大美全美、见素抱朴、以真为美、自然12.老子对文艺、美学的贡献:对"象"和"虚静"的论述.两方面都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老子认为"天地母,万物宗",宇宙万物本源为"道",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他要求的是完全摒弃认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要有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才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是朴素唯物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老子认为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才能进入"道"的境界.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他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 13.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对"人为"的一切均持否定态度,对"天然"的事物给予了最大的肯定.庄子哲学上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就是"无有",强调要尊重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在人性发展上以共性束缚个性.庄子论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达到在精神上与"道"合一的问题.庄子<<齐物论>>将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庄子的"无乐之乐""解衣磅礴""言意之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要达到此境界创作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必须达到"物化"的状态."虚静"是庄子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它要求"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方法是"心斋""坐忘",即排斥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它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处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庄子把"虚静"看做是人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它重在内心体察领悟,不重在思辨的理论探索.〔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用"虚静"、"物化"<艺术创作论>来要求艺术创造,是中国古代论艺术创造的首要标准."物化"之要害是使主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庄子—"得意忘言"论,言意关系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儒家强调努力运用语言去充分地表达思维内容以达到最精确的程度.而道家主张"不言之教",认为言不能尽意,圣人之意无法言传.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文字只是表达人们思维内容的象征性符号而已,是暗示人们去领会"意"的一种工具,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庄子认为象为言、意的桥梁---他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对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许多更加丰富复杂的思维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向,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内容,这就是"得意忘言"的真正意义所在.〔尚意会,重直觉,主妙悟〕庄子对形神关系的看法:重神轻形,认为精神和形体是可以分离的.他强调了美在神不在形,缺点是过分贬低了形的作用,实际上形神不能分离、对立.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他要求艺术描写理想,而不是描写现实.他认为"道"是超现实的,不能通过描绘现实来体现,只能借助于暗示、象征的方法让人们去领悟.他常常用具体的、现实的内容来象征理想的、超现实的境界的.庄子---寓言指凭借故事说明道理,重言指庄重之理,卮言指游离之言.<<庄子>>是一种带有朦胧色彩的象征主义,可以用最具体、现实的内容来象征超现实的理想.14.中国古代论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特点:从主体入手讲到与客体的结合.墨家在文艺上与儒家对立,认为文艺对社会只能起消极破坏作用,主张"先质而后文".墨子在<<非乐>>中不否定文艺的美与其娱乐作用,强调文艺首先必须服务于功利的目的.他在美学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了狭隘的功利主义色彩.墨家口号"兼爱""非攻".17.商鞅和韩非的法家文学观法家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反对以文艺服务于政治教化的主张,对文艺也持功利主义观点,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法治的需要.商鞅把言谈、文学看作是与法治相对立的.韩非并不一概反对文艺,他肯定利于法治的文艺,他提出要以法治、功用作为衡量一切言谈、文学之标准.韩非的文学观:重质而不重文,认为外在形式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内在之质,而质的价值在于实用.他把事物的本质与其表现形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韩非的思想接近于现实主义.18.<<易传>>包括十篇:<<彖辞>>、<<象辞>>、<<系辞>>各有上下两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一篇,又称"十翼",都是解释和阐述<<易经>>的.<<易传>>体现的与文学有关的重要思想:"象"与"物"的关系;阳刚与阴柔;发展变化的观念;"修辞立其诚".19.<<楚辞>>的"发愤抒情"说屈原对现实采取积极入世态度.<<楚辞>>强调通过"抒情"而达到"言志"的目的,艺术表现上以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为主,运用赋比兴表现方法,以夸张比喻为主.<<楚辞>>和<<诗经>>在艺术上存在继承发展关系,但和<<庄子>>的艺术表现完全不同.<<楚辞>>侧重强调人工修饰之美.屈原更喜欢浓重的、鲜艳的色彩之美.三、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㈠汉代儒家文艺观历史变化的表现:1.保守性增强,批评性减弱.①强调对上层统治者与其政治措施的批评,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黑暗社会的揭发,不能越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能触与统治者地位和妨害封建秩序的稳固,严格遵守"礼义"界限."温柔敦厚"的"诗教"使文学变成了儒家经学附庸②复古主义与述而不作的倾向复活并有了很大的发展③神学迷信色彩加重.2.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的、积极的、进步的内容,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述,充实了许多新内容,使之更趋成熟完整.①美刺谏讽说的明确提出,对"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阐述②对诗歌本质认识深化,把志和情紧密结合起来,对文学的抒情特性有了极为充分的论说③进一步明确了文学和现实、文学和时代的关系④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物感说3.<<礼记﹒乐记>><<毛诗大序>>是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㈡ <<礼记﹒乐记>>1.<<礼记>>是西汉儒生对先秦礼仪制度的论述.2.<<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是儒家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3.<<乐记>>的基本思想来自荀子的<<乐论>>,书中对声、音、乐概念各有不同内容:声---组成乐曲的不同声音因素,如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音乐的乐曲乐---配有歌、舞的诗、乐、舞统一体4.<<乐记>>的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全相通,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主要有:①音乐的本源---音乐的产生在于人心感物;音乐本源论:物--心--声--音--乐;强调了外物对内心的感化作用②音乐的作用声--音--乐--心--物〔音乐--人心--治道的公式具体化〕;[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节制,而不至于产生悖逆作伪之心,达到改恶从善目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乃是王道政治〔分为礼、乐、刑、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礼乐关系:"礼以节外,乐以和内".[礼从外面节制人的言论行动,使之合乎封建等级的礼仪制度与相应的道德规范,乐从内心起调和感化作用,使之从心灵深处、思想感情上自觉遵循礼义的要求;]礼乐相互配合,目的都是建立王道政治.礼乐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合乎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以五声比附"君臣民事物",音乐对自然界有神奇玄妙的作用.③音乐的创作音乐创作必须具有高度真实性,音乐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中西真实论:中方重于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一致;西方艺术论真实注重艺术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致.<<乐记>>对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作了具体分析.把音乐作品的构成分为本、象、饰三部分.㈢ <<毛诗大序>>1.集中汉对诗经基本看法和见解,反映了汉人为适应统治需要的主观性理解.它的主要思想内容为:2.诗歌的创作原则与对风格的要求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诗歌创作要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绝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以十分委婉的方式,在统治者所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3.诗歌的社会作用: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充分肯定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基础是建立在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的思想上的;认为变风、变雅正是国家衰败的现实在文艺上的反映.。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恕”道

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恕”道

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恕”

余新安;黎丽卿
【期刊名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4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71)
【作者】余新安;黎丽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范畴——与夏传才先生之商榷 [J], 申丽
2.论孟子“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J], 张东艳;
3.论孟子“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J], 张东艳
4.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恕”道 [J], 余新安;黎丽卿;
5.“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孟子文学批评方法试析 [J], 吴瑞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

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

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

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

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

”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

”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

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

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

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

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

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

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以意逆志"的文学接受思想“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

《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

《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

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

”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

⋯⋯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

”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

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

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

苏轼云: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

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

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黻其皇”是也。

《( 既醉备五福论》《,苏轼文集》卷二)这里苏轼主张要“深观其意焉”,而不是只了解诗的字面意义,“深观其意”的“意”即是作者作品之意。

清代的吴淇也有这样的看法,他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说: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

⋯⋯汉宋诸儒以一“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

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 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吴淇说得更清楚,在他看来“,意”与“志”具有同一性“,意”是“志”之舆,即载体“,意”用来载“志”,因此“,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

显然,苏轼和吴淇的观点与赵歧和朱熹不同,更强调“意”来自作家作品本身,是与“志”相一致之“意”。

其实,孟子的“以意逆志”是要说诗者把握诗的全部含义,而不是断章取义,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作者之“志”。

这里的“意”和“志”虽有联系,但却是不同的。

“志”可以看做是诗的主题,孟子认为《诗经·北山》中“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两句蕴含着作者之志,是全诗主题。

“意”是文章的基本内涵,要从文章的范围内全面理解,不能只从文字上去理解,孟子批评咸丘蒙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了断章取义式的理解,指出:“是诗也,非是之谓也”,说明要从诗的角度进行全面理解,而不能将诗中的个别诗句同现实作简单的比附。

三、"知言养气"的文学批评观“知人论世”说是孟子的文学批评观。

它强调注意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家的经历,从作品的全部概括主题思想。

而“知言养气”说,则是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例如,《孟子·公孙丑上》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所谓的“气”是受志统帅的。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所谓“志”和“气”,东汉赵歧注曰:“志,心所念虑也;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

志帅气而行之,度其可否也。

”也就是说,志是指意志、思想,它是统帅,是支配气的;气则指人的主观精神,表现为喜怒哀乐的情感,是充满全身的。

所以,志是首要的,气是次要的。

关于“知言”与“养气”的关系。

孟子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和道,无是,馁也。

他认为,这种“气”广大又刚强,只要顺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这种浩然之气,必须用义和道来配合、培育,否则“, 气”就要枯萎。

孟子所说的“义”和“道”,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其特定内容的,即是符合他的“仁政”思想的先王之道,是“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义。

有这样的道和义的人才是充满浩然之气的“君子”、“大丈夫”。

孟子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只要“持其志,无暴其气”,“反求诸己”,“求其放心”,不断地用仁义礼智来培养、充实,那么,就不难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君子”、“大人”、“大丈夫”。

他说:尧舜与人同耳。

(《离娄下》)人皆可以为尧舜。

(《告子下》)舜,人也; 我,亦人也。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 如舜而已矣。

(《离娄下》)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藤文公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告子上》意思说,一个人只要始终保持他内心固有的善德,不管其地位高低,都可能成为最完美的人,即使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亦可以做到,因为,在精神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孟子在总结自己游说诸侯国的体会时曾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榱题数,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驰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

吾何畏彼哉! (《尽心下》) 这一内心独白,道出了孟子对权势地位和富贵享乐的极度藐视。

这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充满了正气,“充实之谓美”,而无所畏惧的缘故。

那么,什么是“知言”呢?《周易·系辞》云:“言行,君子之枢机。

”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而孟子对“知言”的翻译则更加明了,当公孙丑问何谓知言时,他答曰:辞知其所弊,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公孙丑上》)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