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内容充实)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0157:H7,占60%)。
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
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
血栓性微血管病之介绍 PPT
vWF剪切酶的活性与疾病活动相关
ADAMTS-13活性下降
❖ 主要见于TTP
其它:SLE?
❖ ADAMTS-13的自身抗体
见于70%-80%散发TTP
❖ 基因突变
遗传性、家族性 多个突变已经被发现
Cohan et al. Arthritis Rheumat 2008;58:2460-9
HUS TTP 硬皮病 妊娠
恶性
SLE
高血压
血管炎
肿瘤/化疗
其它
移植
微血管内皮损伤
血栓性微血管病 TMA
发病机制
损伤血管的因素
•感染:病毒和病毒 •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药物
易感性
•补体系统异常:C3或H因子降低 •vWF 异常
➢Loss of endothelial thromboresistance ➢Leukocyte adhesion to damaged endothelium ➢Complement consumption ➢Enhanced vascular shear stress ➢Abnormal vWF fragmentation
单体225kD,细胞内为多聚体 是一多聚体糖蛋白,绝大多数有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99%),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约1%。它们存在同一 细胞的WeibelPalade 小体内,受刺激后释放入血, 并存于血小板a颗粒内。 分泌后被剪切酶降解
❖ 可作为内皮细胞的标志分子
内皮细胞损伤时可释放vWF
❖ 参与血栓形成
vWF因子的功能
❖ 发挥Ⅷ因子载体蛋白的作用 ❖ 在受损毛细血管壁内皮下组织介导血小
板黏附,并在高切变应力条件下介导血 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血栓性微血管病
.
12
TMA肾损害的诊断
微血管溶血性贫血:HGB<100g/L,网织红 细胞升高,外周红细胞碎片阳性,抗人球 蛋白试验(Coombs’ test)阴性,乳酸脱 氢酶升高(>250U/L)
病程中有血小板减少,最低<20×109/L
出现肾损害:血尿、蛋白尿和(或)急性 肾衰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多见于成 人,除“三联征”外,多伴神经系统损害和发 热;预后较HUS差
.
5
1.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临床表现 分两型 典型或腹泻后(post-diarrheal,D+)型 非典型或无腹泻(non-diarrheal,D-)型 前者占90%,后者占10%
因此,表现为“三 联征”:溶血性贫 血、血小板减少、 急性肾损伤
.
肾小球和小动脉内皮 细胞损伤
血小板在肾小球毛细 血管袢、出入球小动 脉、小叶间动脉聚集
局部大量微血栓形成
急性肾 脏损伤
消耗性 血小板
减少
红细胞 机械性
破碎 4
病因和原发病不同,TMA肾损害的治疗和 预后截然不同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在儿童和成 人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儿童预后较 好,成人较差
.
16
1.HUS诊断要点
肾脏病理:
小动脉内膜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内膜细 胞增生,管壁增厚、坏死,以及管腔狭窄、闭 塞、微血栓形成
免疫荧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IgM和补 体C3在毛细血管壁、内皮下、系膜区和血管壁 沉积
电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从基膜 脱落,内皮下见颗粒状电子致密物沉积,管腔 内可见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凝聚的纤维素等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肾损害
TM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损伤因素 • 主要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致使血小板聚积 • 使纤维蛋白在损伤部位沉积,形成纤维蛋白网 • 红细胞和血小板在流经肾脏毛细血管时因机械损伤而破
裂,引起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 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引起广泛的肾内微血管的血
栓栓塞,导致ARF
病
Stx相关的HUS
HUS成人及小儿均可见,但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 也称之为腹泻相关的HUS
多与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有关。其他如O111、O26: HII、或O103:H2也可能是致病因素。
夏季为发病高峰。感染后1~8天(平均3天)出现症状。
Stx相关的HUS
在散发地区3%~7%O157感染病人可发展至HUS,而在 局部流行地区则约为20%。
Proposed Mechanisms of Platelet–Fibrin Formation in the HUS
Relation between Defects in Plasma vWF–Cleaving Metalloprotease, ADAMTS 13, and TTP.
TM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氨酸酶 肺炎双球菌感染可产生神经氨酸酶 使肾脏内皮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膜上的Thomsen-
Friedene rich抗原(T抗原)暴露,致使出现抗T抗原 的IgM抗体,相互作用后聚集于毛细血管损害处而致细 胞损伤
TM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免疫复合物 肾活检可见IgG和IgM及纤维蛋白沉积 HUS/TTP可见于SLE及抗心磷脂抗体综合
有几位作者报道因子H的点突变(C→G)可能与HUS有 关。
HU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偶为显性遗传。
TM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栓性 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TTP
1、遗传性ADAMTS 13缺乏
➢临床特点:婴儿期即可出现血小板降低,输注血浆后病情好转,发 烧、感染、腹泻、手术、妊娠等原因可诱发 ➢发病机制:编码ADAMTS 13基因突变,致ADAMTS 13缺乏,vWF多聚体 形成,粘附于细胞表面,使血小板粘附、 汇集,血栓形成
非经典HUS旳治疗
肾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 a、单纯肾移植后轻易复发,50%复发,90%旳复发病人移植失败 (1)复发旳风险取决于异常旳补体。 补体H、B、C3突变——复发风险高(肝脏合成) MCP突变——复发风险低(仅在肾内合成) (2)复发旳病人,依库丽单抗能够成功治疗。对于复发高危患者应在肾移植同步 予以涉及血浆治疗或依库珠单抗旳预防性治疗。
(F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 临床体现 (三联征)
✓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 血小板降低 ✓ 急性肾衰竭
血栓血性栓血性小血板小降板低降性低紫性癜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TTP)
➢ 临床体现 (五联征)
✓ 血小板降低 ✓ 微血管病性溶血 ✓ 神经系统症状 ✓ 急性肾衰竭 ✓ 发烧源自发病机制溶血性 尿毒症综合征
HUS
1、产志贺毒素旳大肠埃希杆菌(STEC)
➢临床特点:经典HUS,主要为O157:H7血清型,小朋友多见,占全部HUS 90%,预后 好。 ➢发病机制:人摄入被污染旳食物或水而感染,志贺毒素与肠粘膜内皮旳特异性受体 Gb4结合,进一步增殖,造成细胞死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血便。当毒 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与靶器官旳特异性受体Gb3结合,造成靶器官旳损伤,肾小球内 皮细胞上高度体现Gb3受体,所以,肾脏最轻易受累。
5、血栓性微血管病治疗指南解读
血栓性微血管病治疗指南解读(2012)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器官受累。
常见的疾病为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ic purpura, TTP)。
其它少见疾病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移植、HIV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等。
本文对2012年英国血液病学会发布有关TTP以及相应的其它TMA治疗指南进行解读。
1.发病机制TTP罕见发生,发病率为6/百万人,未治疗患者死亡率为90%,在英国半数死亡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近15年来对于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先天性TTP 是由于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缺乏,后天获得性TTP是由于抗ADAMTS13抗体产生,导致超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vWF)产生,形成大量vWF富集型血栓,引起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心、脑、肾缺血性改变。
2.TTP的诊断TTP的诊断较为困难,可能有其它重叠诊断出现, TTP其特征为经典的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AHA)、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
然而约有35% TTP患者不出现神经症状或体征,肾脏损害和发热并非TTP的主要指标。
修订的标准必须包括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AHA)单独存在,因此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MAHA和血小板减少时也可诊断为TTP。
3.TTP的分类3.1先天性TTP先天性TTP比较罕见,可能是低估了其发病率,临床表型各异,各年龄段皆可出现,发病年龄小者相对较重。
3.1.1新生儿型TTP,患儿可以出现严重的新生儿黄疸,血中出现破碎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
3.1.2.婴幼儿型TTP,确诊时间偏晚,典型临床表现有血小板减少,MAHA,黄疸,明显的LDH升高,少数儿童可能只有孤立性的血小板减少征。
血栓性微血管病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血栓性微血管病怎么回事导语:说到疾病是很多人不陌生的,疾病种类比较多,在对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法,常见治疗疾说到疾病是很多人不陌生的,疾病种类比较多,在对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法,常见治疗疾病方法就是药物、手术,这两种治疗方式对疾病控制效果非常不错,那血栓性微血管病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对它是怎么回事呢?血栓性微血管病怎么回事: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呈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由于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的表现。
微血管主要是指微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微小静脉,其突出的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内皮细胞病变,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官腔狭窄,部分小血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
虽然病理上微血管的病变一致,但病因多种多样,其发病机制也不相同。
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
HUS和TTP同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其区别在于HUS是以儿童为主的疾病,肾功能损害更明显;而TTP主要发生于成人,神经系统症状更为突出。
其他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病因还包括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等,目前有人将抗磷脂综合征也纳入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范畴。
在对血栓性微血管病怎么回事认识后,治疗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疾病具体情况进行,不过对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患者也是要积极配合,而且治疗过程中,患者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都是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血栓性微血管病
藥物介導的 TMA(免疫反應)
治療: 支持治療和避免服用此類藥物可能是唯一有
效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症狀可能是 TTP 或藥物介導的原因不確定,這時可用血漿 置換治療。
藥物介導的 TMA(藥物毒性反 應)
病因:
藥物介導的腎臟毒性損傷機制有很多,其中,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如環孢黴素和他 克莫司)可導致內皮功能障礙、增加血小 板聚集,可能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來 損傷腎臟。
• 血漿輸注和血漿置換以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在本病 中看法不一,在接受抗補體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可能復 發。終末期腎臟疾病在此疾病中很常見,4例凝血介 導的 TMA 患兒接受了腎移植,1 例出現復發。
代謝介導的 TMA
病因: 鈷胺 C 的代謝異常可導致血小板活化、活 性氧的產生、內皮功能障礙、組織因數表 達以及凝血系統的啟動。
代謝介導的 TMA
治療:腸胃羥鈷胺是治療嬰兒鈷胺 C 病的主 要藥物。如果成年患者有同型半胱氨酸血 症、血漿蛋氨酸水準的下降、甲基丙二酸 尿症、維生素 B12 水準正常應考慮鈷胺 C 病,治療上可予羥鈷胺、甜菜堿和亞葉酸 治療。
藥物介導的 TMA(免疫反應)
病因: 某些藥物的特殊結構可促進多種細胞表面藥
物依賴性抗體與抗原的結合,例如,奎寧 依賴性抗體可部分通過啟動內皮細胞來介 導 TMA。
藥物介導的 TMA(免疫反應)
臨床表現和診斷 服藥後數小時內突然出現無尿性急性腎損 傷,伴有其他器官的全身症狀高度考慮藥 物介導的 TMA,之前可能也會有相關的病 史。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 TMA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血小板減少、溶血 性貧血和微循環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 受累,其臨床表現與 TMA 的病變範圍和累 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礙有關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 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 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O157:H7,占60%)。
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
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 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 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 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O157:H7,占60%)。
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
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 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
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进展
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进展【摘要】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
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 。
虽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病理学上表现类似,但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手段上也不尽一致。
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其治疗方案也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预后人为改善。
本文拟就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hotic microangiopathy 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器官受累。
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 thromhotic thromhocy-topenic purpura} TTP)。
其它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还包括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移植相关、免疫缺陷病毒( HIV)相关的肾脏损害及药物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等。
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内皮下无定形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虽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病理学上表现类似,但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各异,故诊断和治疗方案上也并不一致。
木文就目前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1 HUSHUS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急性肾衰竭三联征。
根据病因学及临床特征等的不同,HUS包括典型HUS,也称腹泻相关型HUS ( diarrhea HUS,D+HUS),及无腹泻的HUS ( diarrhea negative HUS,D-HUS),也称不典型HUS (atypical HUS,aHUS),近年来随着现代遗传学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在aHUS中又进一步分出一个新的亚类称为DEAP-HUS。
最新:《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重点(完整版)
最新:《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重点(完整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血液系统疾患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HSCT 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普及,国内HSCT例数逐年增加。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是一种HSCT的严重并发症。
目前对TA-TMA的发病机制得到了一定的深入和系统研究,但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仍缺乏统一的临床规范。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TA-TM是一类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血栓形成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TA-TMA患者死亡率为50%~90%,尤其高危患者死亡率高达80%。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HSCT、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继发的TMA 等。
TA-TMA是HSCT相关的继发性TMA。
TA-TMA根据确诊时间,分为早发型TA-TMA(确诊于移植后100d内)和迟发型TA-TMA(确诊于移植后100d以后)两种类型。
目前,关于TA-TMA的发生率不同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主要与诊断标准等因素有关。
国内报道的allo-HSCT后TA-TMA发生率为4%。
二、发病机制TA-TM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预处理、免疫抑制剂、补体、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8等)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等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微血栓形成,最终引发TA-TMA。
三、诊断组织活检病理是确诊TA-TMA的金标准,然而在移植后患者中有创操作较为困难。
随着HSCT技术的进步和对TA-TMA研究的深入,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标志物及组织学病理特点,Jodele等提出的TA-TMA诊断标准首次纳入组织学证据、高血压、蛋白尿及C5b-9水平升高(表1)。
此标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因此本共识推荐使用Jodele等提出的诊断标准。
肾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第14卷 第1期2023年1月Vol. 14 No.1Jan. 2023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摘要】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是肾移植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以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可导致移植肾失功甚至受者死亡。
随着我国实体器官移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对TMA 认识的提高,其相关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肾移植相关TMA 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的无创检测手段。
多数TMA 的确诊依赖于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但由于TMA 多伴随有血小板明显降低,肾穿刺风险较大,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肾移植相关TMA ,目前通常使用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停用潜在风险药物等综合治疗方式,但总体预后不佳。
本文现就肾移植术后TMA 的分类、肾移植相关TMA 的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肾移植相关TMA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肾移植;血栓性微血管病;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抑制药;感染;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依库珠单抗【中图分类号】 R617,R5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3)01-0009-07【Abstract 】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rombocytopenia, microvascular hemolytic anemia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which may lead to kidney allograft failure or even death of the recipi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quantity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MA, relevant in-depth studies have been gradually carried out. Kidney 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TMA is characterized with different caus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Non-invasive specific detection approach is still lacking. The diagnosis of TMA mainly depends on renal biopsy. However, most TMA patients are complicated with significant thrombocytopenia. Hence, renal puncture is a risky procedure.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 definite diagnosis.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TMA, plasma exchang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 withdrawal of potential risk drugs are commonly employed. Nevertheless, the overall prognosis is poor. In this article, the classification of TMA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TMA were reviewed,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TMA.【Key words 】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mmunosuppressant; Infection;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Ecurizumab肾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李大伟 张明Progres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Li Dawei, Zhang Ming. Department of Urology, Renji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0,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angMing,Email:*******************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3.01.0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0657);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专项扶持“菁英计划”(2019JYJH14)作者单位:20012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作者简介:李大伟,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移植免疫,Email :*******************通信作者:张明,Email :*******************·专家论坛·李大伟等.肾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第1期·69·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血栓形成、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靶器官功能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累及多个器官[1]。
2020年国际专家共识:妊娠与产褥期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处理(全文)
2020年国际专家共识:妊娠与产褥期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处理(全文)(2020.11 )临床问题:1.为何有些分娩过程很平淡无奇的产妇产后却出现严重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2.为何有些貌似并不严重的子痫前期病情却急转直下?3.为何HELLP病情轻重不同,有时难以捉摸,至今关于HELLP的治疗仍然存在模糊空间?4.某些自免性疾病妊娠期未控出现严重后果的致病机制又有哪些需要考虑?5.怎样区别子痫前期/子痫与TTP或HUS以及灾难性APS?6.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常见,但少部分减少的背后会不会存在巨大的风险?7.产科临床对TMA认识程度有多高?是否遗漏了一些特殊诊断?上述问题只是母体医学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少见情况,虽然少见但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却是生死考验。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入TMA这一领域,从该角度再回到上述问题,可能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也许会以不同的视角观察、评估、管理少数凶险的临床复杂局面。
摘要妊娠和产褥期是不同类型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高危期,然而,妊娠相关TMA的治疗仍不十分明确。
国际多学科(产科、肾脏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和补体生物学科)工作组的报告总结了这些潜在严重疾病的最新知识,并提出了一系列诊断和处理妊娠相关TMA的实用临床策略。
这些策略考虑了妊娠或产后TMA的发生时间、症状、一线实验室检查和基于概率的可能原因评估。
其目的是通过ADAMTS13活性检测紧急排除或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考虑具有TMA综合征(子痫前期/子痫,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ELLP)特征的其他疾病,或排除抗磷脂综合征(APS)及补体介导的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HUS)。
尽管很少见,但诊断与妊娠和产后相关的TTP和aHUS至关重要,因为两者都需要紧急的特殊治疗。
介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由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一类潜在的严重疾病。
妊娠与产后一直被认为是不同形式TMA的高危期。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对各种类型TMA的理解和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包括妊娠和产后相关TMA。
tma诊断标准
tma诊断标准TMA(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血栓性微血管病)是一种由于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多器官受累。
为了确诊TMA,医生通常会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为TMA的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TMA患者常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出血、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症状等。
患者可能有疲劳、乏力、皮肤出血、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
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等。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TMA的重要手段,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清学检查等。
a. 血常规:TMA患者常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血小板计数低于50000/mm³。
b. 凝血功能:TMA患者凝血功能检查通常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异常。
c. 肾功能:TMA患者肾功能检查可发现尿常规异常、肌酐清除率下降等。
d. 血脂:TMA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特别是高三酰甘油血症。
e. 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TMA患者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情况,对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a. CT扫描:可检测脑部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脑部缺血性病变。
b. skin biopsy:皮肤活检可以观察到微血管病变。
4.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5. 临床诊断: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可诊断为TMA。
需要注意的是,TMA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
当患者出现疑似TMA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确诊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相应的治疗,如抗血小板治疗、血浆置换等,以改善症状和预防病情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 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 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
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O157:H7,占60%)。
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
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 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
如患者感染了产神经氨酸酶的肺炎链球菌,其分泌的神经氨酸酶可以分解细胞表面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TF抗原暴露。
TF抗原暴露后,机体会产生针对TF 抗原的自身抗体,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最终导致HUS的发生。
补体调节分子异常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可以通过多种补体调节蛋白来避免补体介导的损伤,如H因子(CFH)、I因子(CFI)、膜辅助蛋白(MCP)、B因子(CFB)等。
当上述因子出现异常(如基因突变或机体产生针对补体调节蛋白的自身抗体)或补体活化分子基因突变后功能增强(即不再受补体调节蛋白的调节作用)时,均可引起补体在内皮细胞表面出现不适当的过度激活,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导致TMA。
由于肾脏对补体活化异常敏感,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突出,即被归为HUS;又因此类患者与D+HUS患者相比常不伴发腹泻,故被称为D-HUS或非典型HUS(aHUS)。
H因子(CFH)
在aHUS患者中,近30%~50%存在H因子水平的降低或缺如,目前认为主要原因包括:H因子基因纯合/杂合缺陷或存在抗H因子的自身抗体。
纯合突变时,患者血清H因子缺乏,可表现为散发或有家族史,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
杂合缺陷患者的血清补体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
H因子的基因突变多为单个氨基酸的突变,使H因子与相应配体及内皮细胞的结合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临床病变。
另外,大约在6%~10%的aHUS患者中存在抗H因子的自身抗体。
研究提示,抗H因子自身抗体可能是通过降低H因子与C3b、肝素及细胞结合的能力而致病。
近年有学者提出在aHUS中分出一个亚类,名为DEAP-HUS。
该类患者存在H因子相关蛋白1和3基因的缺失并存在血清抗H因子的自身抗体,好发于年轻人,男女比例相近,可有较为突出的非腹泻的胃肠道症状,但若诊治及时,经过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预后较好。
I因子(CFI)
CFI主要在循环(液相)中发挥作用。
CFI基因缺陷外显率较低,故大多为散发病例而非家族遗传。
CFI 基因缺陷时,补体旁路途径不受控制,其结果类似于CFH基因缺陷,最终会导致TMA的发生。
膜辅助蛋白(MCP)
MCP又称CD46,是一类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跨膜补体调节因子。
除红细胞外,MCP几乎表达于体内的所有细胞。
与CFH基因突变相似,MCP基因缺陷可导致其表达量减少、与C3b 的结合能力降低及CFI辅助活性降低,引起补体在细胞表面的过度激活从而致病。
MCP基因缺陷可以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方式遗传。
但单纯MCP基因缺陷并不一定致病,携带MCP基因缺陷者病情也较轻,这可能与其他因素的参与有关。
B因子(CFB)
aHUS患者中CFB基因突变的报告较少。
研究认为,CFB突变可增加C3bB的合成或使C3bBb不易被促衰变因子或H因子降解,故可使酶活性增强,使更多补体成分沉积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而致病。
其他补体相关因子
有报告称,血栓调节蛋白(TM)的基因缺陷可引发aHUS。
TM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具有抗凝、抗炎和细胞保护等多重作用。
若TM基因缺陷可影响其与配体的结合,从而影响其对补体的调节功能而导致血栓形成。
vWF剪切酶或vWF异常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合成于血管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中,其由单体最终形成超大多聚体(UL-vWF)贮存于内皮细胞的威贝尔-帕拉德(Weibel-Palade)小体及巨核细胞或血小板的α颗粒中。
ADAMTS-13又称为vWF裂解酶,主要生物学功能为裂解vWF。
当内皮细胞受到刺激后(如内皮细胞受损或血小板黏附于内皮细胞时),大量UL-vWF被分泌,并以线样结构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在血流剪切力的作用下,线样的vWF分子伸展并暴露出酶切位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