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平等对话 走进学生心灵

加强平等对话 走进学生心灵
加强平等对话 走进学生心灵

加强平等对话走进学生心灵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和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观。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因此,加强师生平等“对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至关重要。

面对学生主体的对话参与,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呢?

一、以尊重为前提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爱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现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爱和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有能力,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传统的师道尊严,不自觉地使得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自己高高在上、说一不二,喜欢惟言是听、惟命是从的学生,喜欢让学生站着听。究其原因,关键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视学生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

比如平时,教师要找学生了解教学后的反馈意见时,班主任要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谈心时,学生来到办公室后,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让学生站着说话。据有关心理学家指出,教师坐着说话学生站着听话,和教师与学生一起坐着谈话,其心理效应有着明显的不

关爱学生案例: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沟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沟通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真实的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原因:教师工作繁重课余时间要忙其它事情,没有时间与学生沟通。其次有的教师想与学生沟通但有些学生不愿意敞开他们的心非。而对一些个性较强问题又多的学生,老师如果不能很好的与他们沟通,就难以做好他们的工作,那就更难改变他们。下面我以任教的132班邓维杰及莫寒星为例,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与这两位学生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学生 邓维杰是个男孩子个子不大但野蛮、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也爱欺负同学,同学们都很怕他。课堂上同学们都不敢与他抢问题回答。在班上称霸,课堂上,也爱跟老师顶嘴,上过这个班的老师第一节课准会记住他。莫寒星是个女孩子,虽长得斯文可像男孩子个性,说起话来很野蛮完全不像女孩子,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不会尊重人。课堂上任意说笑,脸皮厚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 二、分析原因

具了解:邓维杰、莫寒星两位学生家庭教育都属于棍棒教育。父母不够关心孩子。具邓维杰讲:“我做不对的时候父亲就会打我,只要我大声喊他就不敢打了。我在村上我喊谁都怕我,我在小学谁都不敢和我争东西,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打人,只要我喊谁都怕我,在小学,我还当班里的老大”。造成了他今天暴躁脾气、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在班里称王称霸就是这样形成的。而莫寒星是龙美街的,父母整日忙于生意,基本无管束、教育孩子的时间,任其自然发展。而莫寒星的父母曾是龙美中学的学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父亲读书时很野蛮,性格也暴躁,又爱打架,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莫寒星性格上完全像父亲。 三、用爱与学生拉近距离 我们都知道,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学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好学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所以抓住教育时机,首先与学生拉近距离。一天我发现邓维杰走路一瘸一拐的,我问他你的脚怎么啦?我家有药你要来擦吧!他听后很感动说:“谢谢老师”我发现他应该是个会感恩的人。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关注他,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如爱抢答,但很多时候是答不对的,可我也及时鼓励他;加油,你做得非常好能积极回答问题。学生是很单纯的,得到老师的鼓励就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所以他也很开心。因此我的课他还是蛮积极的。我们要熟悉学生,就要进入学生的世界。所以在平时我尽量多与他接触并在适当的时候,与他拉家常,这时他也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对

走进学生的心灵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 锦园小学林宗程今天读了一本《走进学生的心灵》的书,作者把把教师的职业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做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做幸福体验。比较这四个层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四条,当一个好班主任就应该把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幸福的体验。相信许多教师都有类似的体验。 一、作者说:“班主任是把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的人格和智慧的桥梁,班主任的劳动铺就了一条学生成才之路。为了学生早日成才,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岁月消融了他们的青春,劳累熬白了他们的鬓发,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他们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他们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他们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们让愚昧走向智慧,他们让弱小走向强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为人类传递着科学和文明的信息。当他们的学生以出色的成就回报社会时,他们就会体验到耕耘者的幸福。喜看桃李满天下,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说得一点都不错,教师在燃烧自己的时候,会有一种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感伴随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传奇。 二、书中还谈到:教育机智的问题。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如果班主任缺乏教育机智,就无法做好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班主任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和"对症下药"等方面。“随机应变”是指班主任在遇到偶发事件时,能根据事件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恰当地处理问题。“因势利导”是指班主任在遇到棘手的突发事件时,能够审时度势,即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利用并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巧妙地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扬长避短,增强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并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按照教育要求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对症下药”是指班主任能够正确分析问题的症结,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书中详细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有: 1.管理班级。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井然有序、运作正常的集体。班主任通过教育、组织工作,通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班级工作的预期目标。班主任管理班级,涉及面很广,主要有五个方面:学习活动,如上课、课外作业、考试、自学等的管理;学生生活纪律,如考勤、遵纪守规、清洁卫生等;班级组织建设,如班委成员的选拔组成、班干部工作指导、各项活动负责人的选拔等;班级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如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班级主题讲话的拟定,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等;班级评价管理,如学生的学期总评,单项工作的评价,学习评定,对学生的奖励、惩罚、表扬与批评等;偶发事件的处理(管理)等等。 2.班级工作的指导。班主任对班级各种活动应进行及时的指导,有时还要亲自作出表率。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各种活动的不同内容、性质作认真思考。 3.教育影响学生。班主任要具有教育影响学生的优势和责任,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政治态度的教育,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养成上的态度与方法的教育指导,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教育。班主任要把这些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培养学生立志、修身、成长、进取、创新和适应社会等方面。 4.协调好科任教师关系。班主任应与班级任课教师做好协调工作,共同来完成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沟通学校各处、室的关系,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积极主动配合各学科老师组织的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究、研究和合作,从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沙盘游戏与心灵对话》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沙盘游戏与心灵对话》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沙盘游戏的内涵 1.【单选题】 关于沙盘游戏的寓意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心理学领域提到的沙盘游戏,又称箱庭疗法、沙盘疗法 B、指的是在治疗师的陪伴下的来访者先放玩具及沟通对话的过程 C、能在无意识中展现出自我的内心世界,并激发出自我治愈力 D、与一般的游戏没有什么区别 答案:B 2.【多选题】关于沙盘游戏的价值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从某种意义上说,沙盘游戏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平台 B、通过沙盘制作,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整理

C、促使这些心理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D、是一项具有憾人力量的心理疗法 答案:ABCD 3.【判断题】 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疗法。() 答案:√ 沙盘游戏的发展 1.【单选题】 关于沙盘游戏疗法发展中的应用历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1929年洛温菲尔德将其引入神经症和困难儿童的治疗 B、游戏中的沟通,沟通中的治疗——沙盘游戏,成为了表达和沟通的有效工具 C、用途仅限于特殊人群的心理矫治,不适应健康人群的探索成长 D、目前适用人群包括儿童、学生、成年人 答案:D 2.【多选题】关于沙盘游戏发展的重要人物及贡献哪些描述是正

确的?() A、1919年(英)威尔斯的地板游戏是沙盘游戏创意的出现 B、1929年(英)洛温菲尔德将地板游戏用于儿童心理诊所是沙盘游戏技术诞生的起点 C、1957年(瑞士)多拉卡尔夫注入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和东方思想,丰富了沙盘游戏理论基础 D、荣格的分析心理 答案:ABCD 3.【判断题】 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其世界发展经历了百年。() 答案:√ 课程的教学模式 1.【单选题】 关于沙盘游戏课程教学内容及环节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包括理论要点讲授 B、包括典型案例分析

让爱走进学生心中

让爱走进学生心中 教育,就是从爱出发。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因而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让爱的力量真正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爱的雨露中健康成长,全方位教育好学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 一、教师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爱学生的最突出表现。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把每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了解、去关心。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多与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沟通,全方位地了解每位学生,时刻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由于受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学生思想变得比较复杂;还有个别学生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以上这些原因直接学生的学些成绩的提高。教师要及时对以上学生个别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要对他们加以鼓励,使学生从老师身上得到关爱,这将成为他们今后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现在提倡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集体,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有爱心,要以理服人,要对学生做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永远不要讽刺挖苦学生任何讽刺、挖苦、歧视、谩骂等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行都是与教师职业道德不相容的,讽刺挖苦最容易伤害学生稚嫩的心灵。也就是要尊重学生地人格

和尊严。如果不尊重学生,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持久性差,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如果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遇事情绪急躁,用过激的话语,过激的行动教育学生,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使学生产生对立心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要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教师要信任学生 教师只有相信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信赖教师,把你当成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他们会把掏心窝的话对你倾诉,你才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 有许多教师常常不太相信和信任学生,他们总是在怀疑一些学生,藐视他们心中所认为的另类学生,尤其是不太相信问题生,总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其实某一个学生学习不好,并不代表他们在其它方面也不行,相反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不见得在所有的方面都很优秀,问题生也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有问题,在他们身上总会有闪光点。我们教师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撒播爱走进学生心灵

撒播爱,走进学生心灵 宜州市第四小学韦美元 “读书是个人的希望,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强国,教育为先。为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为了使每一位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在同一蓝天下茁壮成长,我觉得要把爱心传递给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孩子一生的希望!在这里我鼓励学生积极地尝试“你给予别人的是幸福,自己收获的是快乐。爱心一旦彼此拥有,真情定会天长地久!”所说明的真实含义。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 从关怀爱护入手,消除学习问题、品德问题孩子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立深厚的情谊。中外教育家一致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要建立深厚的情感也需要爱。这里最有效的是平等和谐的友爱,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的爱。这是由品德问题孩子特殊的心理所决定的。作为品德问题孩子,往往对教师的好意也怀有一种戒备心理,怀疑教师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认为对我好只不过是为了控制我。因此要建立特殊的感情纽带,就需要消除这种戒备。友爱——一种朋友式的爱——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与品德

问题孩子交朋友而产生的爱,可以消除品德问题的戒备。 我在乡下支教任教的两个班级中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后进生。我先调查清楚他们的基本情况爱好等,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打球,因为我还上这两个班的体育,有时我特意调课让两个年级的体育课同时上,在体育课上我特意让班里同学选他们本班的篮球精英进行比赛,在其他同学的呐喊助威下他们完成了比赛,比赛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同学们没有孤立他们,老师重视他们,课外还经常与他们玩玩、打打球、聊聊天等,因为我初到乡下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我就经常向他们了解村里及周边的情况,有时还给钱他们去村里帮老师买一些菜等日常用品,使他们觉得不仅是老师帮助自己,自己也可以帮助老师,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融洽气氛中建立了特殊的感情纽带。有一次星期一我在开车到半路时不小心摔了,伤并不严重但在嘴角、手上还是看见肿块,而我还是坚持到支教的学校上课,学生看见了老师的伤都很安静听话,这几个后进中有个学生中午就拿了一小半瓶的药酒给我,当时我很感动地摸了摸他的头。因此我们无论多忙也应该与孩子多交流、一起活动,与孩子多交朋友。只有你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你才可能影响孩子,教育才能启动。 二、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个班集体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

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作者:孙水仙“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 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这是《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事实上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如果说医生是在拯救人的生命,那么教师就是在铸就人的灵魂。一个弱小生命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不像花花草草可以重来,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我们都希望把强大和美好种进孩子的心灵,那么我们就应该把作最好的老师作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拿着爱的法宝走进孩子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这句话也是李老师的最好印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那种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们

更应该让整个班集体洋溢着爱的芬芳,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因为爱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1、用爱激励学生。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在孩子的心里都会掀起狂风暴雨。所以教师应当用自己言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爱学生不能仅仅凭个人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认为可以的学生,爱学生意味着一种责任,要把欣赏与赞美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与班级纪律要求格格不入的孩子;爱学生就更要么善待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 2、用爱温暖学生。 太阳是最公正无私了,它会把每一米阳光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芳草凄凄的草坪还是阴暗潮湿的墙角,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无论是车水马龙的柏油大道还是坎坷崎岖的羊肠小路……阳光都毫不吝惜绝无偏袒的一一照顾。班主任就是一轮太阳,要把爱肆意汪洋的洒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只有让每个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3、用爱鞭策学生。 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的露珠一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批评的艺术应是理性与人性的圆满结合。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孩子,要让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引导,而且是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小心爱护!

让经典诵读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经典诵读走进学生的心灵 【摘要】不朽的经典诗文凝聚了人类思想的精华,艺术手法上也是典范,它们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帮助人们积累丰富、准确而又优雅的语言。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走进心灵 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虽然所选文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经过历史选择被认为是经典之作的,必然是保留作品。这些不朽的经典诗文凝聚了人类思想的精华,艺术手法上也是典范,它们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帮助人们积累丰富、准确而又优雅的语言。然而对于《论语》、《孟子》、唐诗宋词这些璀璨的明珠,学生却只当作备考的工具,并没有真正收到效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一方面,由于经典诗文年代久远,现代社会又瞬息万变,因而学生认为经典都是艰涩难懂,枯燥乏味,又老又长的。其实不然,经典蕴含了无限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童年读《三国演义》,喜欢其中的打打杀杀;青年读《三国演义》,痴迷谋略勇气;中年读《三国演义》,研究“合分更替”;老年读《三国演义》,感叹尔虞我诈。经典像老窖一样,越久越香,有了它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变得醇厚浓郁。 另一方面,当前中外娱乐文化和快餐文化不仅充斥着低俗、浅薄的不良元素,而且夺走了静心阅读经典的习惯和风气。那些快餐文学一般成本较低,随便杜撰一个故事,再添油加醋,结尾处添一个哲理性尾巴即大功告成,浅薄无聊,一目了然,缺乏鞭策读者穷根究底的创造性阅读的空间。 教师面对今天不伦不类、胡编乱造的词汇,莫名其妙、自立山头的语法,有责任带领孩子们走进经典,学习经典的词汇、语法,学习正确的道德和人伦观念,感悟品味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欣赏那大江东去,感受那百花芬芳,想象那登高望远,聆听那悠扬横笛。只有置身于“美”的海洋,只有在“美”的海洋中遨游,才能欣赏“美”、理解“美”。 虽然半部《论语》未必能治天下,但如果我们将经典诵读纳入认识人生、识识社会、引领生活的范畴,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就能把经典当作改善生活、改善人格、提升精神品质的推进器。 如何诵读经典?当然是重视朗读和背诵。刘国正先生在《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指出:“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依靠语言的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而诵读和背诵则是语言实践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很多博古通今的学者、作家都得力于幼时的积累,巴金先生十二岁就能背《古文观止》,钱钟书先生在

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

《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白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2、让家长了解亲子沟通的基本策略。 3、学习将沟通技巧用于实践中。 教学重点:了解亲子沟通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中运用沟通的技巧。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家长朋友们,首先感谢你们来参加本次的家长会。 游戏:由孩子联想到的…… 请家长们按照顺序,按“孩子像……,因为……”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总结:从家长们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孩子都充满了浓浓的爱,让人感到温馨。 二、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一)故事分享 应该说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每个做父母自己不一定都知道如何去爱孩子。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主持人:有这么一所学校,一位新老师来给同学们上课。在极为融洽的课堂里,老师看到了一个和这个气氛格格不入的男孩。他让新上任的唐老师感觉心疼。 唐老师:在语文课上,我看到了那个孩子——目光呆滞,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没啥反应,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孩子叫奇奇。他平时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我想和他谈心,可他却始终闭着嘴,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好不容易孩子开口了,他告诉我前一段时间他和班级里的同学闹矛盾了,他一生气就把同学的文具盒摔坏了。老师找到他的家长。爸爸到校后没问前因后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他一耳光。奇奇在那个情况下愤怒极了,心理恨极了爸爸。一句话也没有和爸爸说,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和他说的。

奇奇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和爸爸好说的了,爸爸当着众人扇他的一耳光让孩子失去了很多,他觉得自己一点面子也没有了,以后怎么在老师、同学面前抬起来头来啊。想到以后要被同学们瞧不起,他就特别不想在这个班级再待下去了。 听了孩子的叙述,我很心疼,特地去拜访奇奇的爸爸,交流时我问孩子的爸爸为什么因为这样一件事就在班上打了奇奇。爸爸也很无奈,他告诉我奇奇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常犯一些错误。当时被老师叫到学校,他感觉很丢面子,因为当时太生气了,就动手打了孩子。 我又问了奇奇爸:当时打了孩子,心理怎么想的?奇奇爸说:当时打孩子也是一时冲动,心里想着对孩子要严格要求,没想太多就动手了。当时也没想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自己的一巴掌就这样把孩子的面子打没了。从那次以后孩子彻底改变了,变得行为怪异起来,在班级里沉默不语,性格变得很内向,不再愿意跟别人交往,在家里也不愿意和家人说话了,问他总说要换班,再也不想去那个班了……后来,奇奇爸也对自己的一耳光后悔不已。 我又问奇奇爸:有没有想过办法来弥补现状。奇奇爸说:事后家里人做了很多事情来帮助奇奇走出这个事件的阴影。当他不愿意和同学玩,不愿意跟同学讲话的时候,我们就专门邀请同学来家里聚会,还特地买了很多有关与同学交往的书给他看……当他不愿意和家人讲话的时候,我们专门挑他喜欢看的电视陪他一起看,主动和他讨论电视情节,找了很多话题和他聊天,了解他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 交流后,我特地开展了一个《谁能成为奇奇最好的朋友》的活动。让同学们说说想和他成为好朋友的原因,上课时我们还和同学们约好用设计好的有特殊节奏的掌声欢迎奇奇在课堂上发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奇奇和同学们的交流多起来了。他爸也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家里笑容多起来了,也主动和家里人交流了。他还主动报名参加了班级的朗诵表演。 在一次谈心中,奇奇主动和我说:那件事情发生后,虽然当时很生气,但是事情发生那么久了,他也不生爸爸的气了,现在他和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好了,自己也不觉得在班级里没有立足之处了。 主持人:为了使奇奇走出心理阴影,唐老师前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有些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摘要]班主任工作始终要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首位,用真诚、民主的态度关爱学生,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关爱为人师表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管理艺术水平。班主任在自己所做的工作中,要切实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生命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用真诚、民主的态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使学生在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爱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那么,如何才能体现这种教育理念,形成这种氛围呢?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建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新理念。 现代全新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此为出发点和终点目标,实现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统一。班主任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应把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支配和小视的对象,改变过去工作中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工作粗暴简单的错误作法。学生与老师处在平等、理解的情境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改变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班主任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班主任在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后,再确定处理对策,力求使问题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宽松和谐的气氛,感受到自己意见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尊严被重视。 2.真诚关爱学生,形成情感认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一视同仁。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像农民爱土地、工人爱机器一样,发自内心,纯出天然。班主任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认真处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不能有私心、偏心,要以心换心,平等而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不只是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实际生活中,师生之间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为朋友的关系。因此,班主任不但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并且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爱心是教育永远的希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改变一切。在拒城河小学支教时,我班有一个叫栾晓军的孤儿,现在依靠年迈的外公外婆生活。家庭的变故,不幸的童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寡言少语,内心自卑,性格孤僻的孩子。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和关怀,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他每天却提心吊胆:害怕别人欺负他,整天唯唯诺诺:害怕别人瞧不起他,甚至同学们笑笑,他都认为是在嘲笑他,然后趴在桌子上哭个不停,有时把书、本子撕成碎片。他是一个内心非常自卑、学习缺乏自信的孩子。面对这个缺少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我坚信他会自信起来的。于是,我一有机会就了解他,注意他,亲近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他。下雨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水。我知道后马上让我的同学给他弄来一套干净的衣服,然后我又亲自给他打来热水热饭。因为是班主任,中午吃饭前,我都会到教室里看看学生是否打好了水,打好了饭。教室里每个孩子前面,都放着一杯水,我注意到他却没有。第二天,我便悄悄地给他带来一个水杯,并告诉他:“吃饭前一定要先喝水,会有益身体健康的。”他反而说从不喝水。有一个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他吃饭从不喝水,也不敢喝水的原因是怕上厕所,因为以前有人在厕所里欺负他。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我立即召开了班会,动员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他,保护他。我发现他一直在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信任,也是他一直期待的事情。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他为什么第一天、第二天就站在我们宿舍外面的原因。他期待老师对他的呵护,他相信老师就是他的保护人。冬天到了,在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都会戴上暖暖的手套,他却把手缩在袖口里,弯着腰,顶着寒风,慢慢地向前爬行着。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第二天我又悄悄地把一副暖手套塞给他。学生生活是艰苦的,每天看到他只打一个馒头,买一包咸菜,心里总是酸酸的,为此我们同宿舍的李爱荣主任、高红霞老师经常让我把他叫来和我们一同吃饭。时间久了,我们感觉他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也似乎把我们当成了他的妈妈,和我们无拘无束,并且还会主动地和我们谈起他自己以及他外公外婆的一些事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终于打开了他的心结,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一丝笑容。 耐心是教育永远的希望,爱能改变一切。在学习上我耐心辅导他。一个孩子,家庭经历了那么多的变故,学习可想而知,英语连最基本的单词读音都不会,更不可思议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每学完一个单词,都要在上面写上汉字。我努力克制着自己,安慰着自己:别急躁,慢慢来。于是,我耐下心来,从单词的读音开始教起:一遍、两遍……十遍,反反复复。慢慢地,他终于会读英语单词了,我非常高兴。趁此机会,我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并且说着:“You are great !(你真棒!)”,然后再奖励他一颗大大的五角星。我一直坚持着辅导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也会读一些英语句子了,尽管他在英语句子上面还是标满了密密麻麻的汉语。对于他的每次进步,经常,我不但口头上表扬他,同时也奖励他一颗五角星,有时

走进学生的心灵读后感

一个纸足球引发的“案件” 足球场上,几个熟悉的身影正欢快地笑着、追逐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全然不知道老师已经悄悄站在了旁边。 “过来!”年轻的老师大吼一声。 对于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他们无计可施,耷拉着脑袋乖乖地向老师走去。看着这几个喘着粗气的红脸蛋,老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放着要紧的作业不做,竟然玩得如此无牵无挂。 看着老师愤怒的表情,几个小家伙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低着头不言语。 “这是什么?”老师指着其中一个学生手中的白玩意而问。 “足球!”一个学生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足球?这就是你们尽心追逐的足球?老师不禁端详起这个“足球”来:将废纸一层层由里及外不断填塞,再用透明胶带扎成的“足球”! 这个新颖别致的纸足球吸引了老师,刚才的怒气一扫而光,内心一阵暗喜:这些小家伙,学习上不肯下功夫,玩起来到时挺有花样的,脑子里还真灵活!真想鼓励一下他们的创造发明。但是年轻的老师犹豫了:他们必须为自己只顾玩不顾学习的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有所反思。怎么办?还是让全班定夺吧! 老师把纸足球放在将桌上,没等老师开口,许多学生纷纷围了过来,对纸足球议论起来了:“这足球真有意思!真亏他们想得出来!”“真有创意!”“嘿,先借我玩玩!” 没想到一个纸足球经带来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在全班的一直劝谏下,年轻的老师只要求那几个小家伙写一篇作文,来描述一下踢这个纸足球前后的真实感受。随后一篇篇带有真情实感的佳作诞生了。 这件事的完美解决,是这位老师“退了一步”后的效果,若不是放弃批评,学生的创新之火怎能不被泼冷水?是一只纸足球教会了这位老师宽容和平和!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应该理解、尊重学生。作为一名老师,要以学生为本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位子,为学生想一想,这个错误真的不可原谅吗?这个学生真的一无是处吗?假如我是学生,用什么方法对我进行教育我能接受。事实证明,这位老师用宽容和平和更好地教育了这一帮“捣蛋”孩子,而且效果也并不差。 我在工作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孩子也许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但是我们不能把他们“一棒子打死”,认为他们什么都错。而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当我们板下脸批评学生时,先想想这个孩子可爱的一面吧。另外在批评的时候别忘了鼓励一下我们的孩子的闪光点。老师敞开胸怀让学生走进来,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把老师拒之于门外呢?亲近学生,走进学生,很多事便会在萌芽状态得到根本解决。 爱学生,就必须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考虑,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学习的真是太多太多。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枢纽。然而现今有多少教师在绩效考核的压力下一味的追求分数,殊不知教育也是一种心理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灵动的生命都能享受一种健康、智慧、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自由、快乐、幸福的基础上学习、成长,所以关注学生成长是新时期教师的首要条件。 当前,由于受市场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想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扫地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危害。在我个人身上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自我登上讲台的那天,我就十分信奉“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对学生们各方面严厉要求,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让他们完成我布置的任务,从来没有考虑过学生们的想法怎样,更别说沟通了。学生们或许对我的“威力”震慑住了,又或许对于我的做法都习以为常了。几年来,我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本人还多次荣获教学能手奖。至此,我自

慰: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尽管总有家长给我反应学生在家多么不听话、多么自私、小气、不理解别人等等,我都不在意,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很棒呀!直到今年二月份,我校分来一位新老师,正好和我同班,她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我班的安静,她喜欢和同学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很多同学把自己高兴的或不愉快的事讲给她听,周六日和学生们在网上聊天,甚至有些学生还把好吃的带到学校送给她,而我从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殊荣……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上我的课,这时候,我疑惑了……让学生取得高分错了吗?经过反思我明白了“我只是榨取学生分数的机器,而从没有接近过学生的心灵”,我必须改变了!我既要做学生的严师,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出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教育学生恰恰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会造成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乏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目前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绝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成为学生心中高品位的老师,就得走进学

心灵对话作文600字与心灵对话

心灵对话作文600字与心灵对话 高效的作文评改课,要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地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经验,把自己的心摆进去,用心去感受评改。当学生感到作文评改课对他有用,对他的人生有着启迪作用,这节课便是成功的,是高效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这四句始终突出一个“自”字。那么,评改作文就要一改由教师“包办”的作文评改,变为引导学生自己来做,即作文交给作文的人评改。这种做法至少有这样的好处:让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满足学生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激励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中去;让学生评改作文,突出了思维训练的教学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探”的习惯及其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独创性;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能看清自己的思维状况,“自辨”思维上的是非,使其思维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评改作文,又可以为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因人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把作文交给学生评改,无论从教的方面还是从学的方面,都有诸多益处。 那么,怎样让学生自己来评改作文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自主意识、自改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作文教学不同于别的教学,对文题的理解往往会因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千人千面。学生所写的每一篇作文,甚至是同一题目的作文,会有不同的观点及表达。对作文的评改,由于学生的能力和认识角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评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有时,我们教师未必能想到某一个角度、某一种理解,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应该充满民主、平等、博爱的人文气息和氛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氛围中才能带着各自的思考、质疑,轻轻松松地去学习,进而把教师指导的评改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魏书生说过:“经常这么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随随便便,什么都不顾地大喊三声,喊一喊,你就能喊出一个强大的自我来。”这简单的喊声中孕育着自我意识改善的奥秘。这种自我意识的改善,无疑是积极进取、探索创新的源泉。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_1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管理艺术水平。班主任在自己所做的工作中,要切实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生命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用真诚、民主的态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使学生在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爱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那么,如何才能体现这种教育理念,形成这种氛围呢?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新理念现代全新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此为出发点和终点目标,实现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班主任老师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应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真正在首要位置,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支配和小视的对象;改变过去工作中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工作残暴简单的错误作法,彻底改变观念。老师与学生处在平等、理解的情境下,让学生在心灵的沟通与碰撞的良好师生关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意愿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改变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有了缺点,以及犯了错误,班主任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班主任老师在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后,再确定处理对策,力求使问题求得较为满意的解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宽松和谐的气氛,感受到自己意见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尊严被重视。二、真诚关爱学生,形成情感认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像农民爱土地,工人爱机器一样,发自内心,纯出天然。班主任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认真处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不能有私心、偏心,要以心换心,平等而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不只是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实际生活中,师生之间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为朋友的关系。因此,班主任不但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并且要善于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要切切实实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每一个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班主任老师还应是学生倾诉和交谈的朋友,他应常常倾听学生需求的呼声,,感情脉搏的跳动,用心与学生交流。三、应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班主任老师应是教育工作的有心人。教育无小事,在开展工作时应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一看似简单的事情,都要认真调查、仔细了解、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工作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工作中,应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郭胜男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人们常说,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还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此我表示深深的认同,与其强制的给孩子们灌输一些大道理,不如让孩子们自己意识到问题产生的影响和对他们的人生意义。 一堂小学生的作文课堂展示课开始了:内容是描写热爱的四季,当说到冬天时,孩子们纷纷表达对冬天的喜爱。只有安锐怯怯地举起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 我可以不爱秋天,不爱冬天吗?”看到这,我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有他的原因吧。 此时,课堂差不多已经要顺利结束了,老师可以圆满结束课堂,可以婉转地绕过孩子的问题结束活动。但是这位老师给了孩子发言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让安锐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感谢老师曾经允许他的不爱,让他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当我看明白:不爱秋天,那是因为“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总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不爱冬天,那是因为“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踏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一个多么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对妈妈充满了爱的孩子,一个知道心疼妈妈的孩子,差一点就成了大家眼中的不爱妈妈,不爱秋天、冬天的“怪”孩子。 幸亏是老师的“允许”,让安锐说出了心中的话:“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说,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接着老师的哽咽、老师的点头,然后郑重举起右手的那种赞同,感动了所有人,老师的引领让同学们、听课的老师们走进了安锐的内心世界,读懂了他的画,原来他没有故意捣乱,他的画就是他的内心的真实写照。 班级里有一个问题学生,他厌学,和同学吵架时,用脚踩同学的头,曾经几次想跳楼……开学接手这个班级,他第一时间进入了我的眼帘,他身着一身黑,黑色的衬衫上面绣着一条龙,俨然一副小混混的打算。有时他上课要去踩旁边同学的脚,回家作业交不上来,做题错题连篇……于是常常课后找他聊聊天,问问他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开始时他有戒心,他会说:“没有什么啊,你问这些做什么?”后来看到其余的同学可以和老师像朋

读《走进学生的心灵》有感

读《走进学生的心灵》有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走进学生的心灵》是编者多年的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丰富积淀。书中收录的百余篇典型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班主任的聪明才智,字里行间表现出他们强烈进取心和不倦的创新精神值得我学习;文字清新易懂,极具可读性,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通过本书的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对于班主任来说,完全相同的教育情境是没有的,普遍适用的最佳教育模式也是不存在的。通过本书的学习,让我明白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班主任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和对症下药等方面。读这本书,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

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夏庄小学六年级三班班主任王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