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c21ac5ad51f01dc281f1c5.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2018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附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b779137375a417866f8fc5.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北京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北京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3e3ae22f60ddccdb38a035.png)
2018 北京高考生物试卷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 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 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 提供能量B.DCIP 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 和Sal I 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 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 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 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 片段是单链DNA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1 页(共5 页)29.(17 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悬液,连续 4 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的缓冲液,连续 4 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 (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 含答案
![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d8f183b3567ec102d8ade.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d25dc5af1ffc4fff47ac9c.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B】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的是【C】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D】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的是【A】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的是【D】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小题,共50分。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adb4aaf46527d3250ce024.png)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2018年高考试题 理科综合 生物(北京卷)精校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试题 理科综合 生物(北京卷)精校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30d72b8f67c1cfbd6b807.png)
2018年高考试题(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 +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 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 提供能量B.DCIP 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 和Sal I 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 I 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 片段是单链DNA 29.(17分)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12c0fabd15abe23492f4d25.png)
2018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00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6.00分)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6.00分)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6.00分)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6.00分)用XhoⅠ和SalⅠ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Ⅰ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二、非选择题6.(17.00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51f374a7302768e9939a9.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核反应方程24He+714N ®817O+X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3.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 .0.60 mB .0.30 mC .0.20 mD .0.15 m5.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6.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7.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8.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北京2018高考生物分析
![北京2018高考生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f23d285a8102d276a22faa.png)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2018年高考北京卷生物试题以对学科素养的评价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服务选才”重要功能,关注考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挥“引导教学”积极影响,促进中学教学夯实基础、培育素养、重视积累。
试题总体设计,稳中求新,继续坚持宽广融通,走大道、求大气的北京风格,在综合展示考生学习成果的同时,反映出近年来教考互动所取得的成绩。
一、落实立德树人,聚焦社会责任“立德树人”是生物试题命制的思想核心。
试题紧密围绕这一根本任务,以生态环保、粮食安全、健康医疗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创设情境,让考生基于生物学认识,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与方法,发表见解,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如,第31题以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实践的真实案例为情境,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考查生态学基本知识的同时,重在让考生利用所学生态学原理提出切实有效的修复与保护水体环境,同时增加渔业收入的具体措施。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切实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关注创新精神,服务人才选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保障。
试题依据《考试说明》中对本学科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问题设计,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例如,第29题以在国际权威期刊最新发表的癌症防治研究成果作为试题背景,通过对关键信息的凝练,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让考生在充分理解题目信息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展望该研究成果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考查考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考生的创新精神。
三、关注实践能力,助力人才培养生物学科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科,今年的试题无论是在背景选材还是问题设计上,都突出了“实践”环节。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bc6a9d9856a561253d36f14.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 Na+B. 二氧化碳C. RNAD. 胰岛素【答案】B【解析】解:A、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B、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特点是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正确;C、RNA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C错误;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D错误。
故选:B。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比较: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掌握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能列表比较三者,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A. 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 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 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 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答案】C【解析】解: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转录的场所,A正确;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场所,也是ATP合成的场所,B正确;C、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C错误;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消化分解细胞内失去功能或损伤的细胞组分,D正确。
故选:C。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把细胞器类比为细胞内繁忙的车间,则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养料制造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运输和脂质合成车间、溶酶体是消化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分泌车间、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还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856e04f705cc175427094a.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含答案
![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5e1835b9f3f90f77c61b3b.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 化学:6-12、25、26、27、28 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 页,共30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 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 . Na+B .二氧化碳C. RNA D .胰岛素2 .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 .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 .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 合成C .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 .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 ,照光后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 .需要ATP 提供能量B .DCIP 被氧化C .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 .会产生氧气4 .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鉴定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 •用苏丹川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I 和SalI 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Z Sall Sail SM XM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 .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 •泳道①中是用Sall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 .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 (17 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北京卷,含解析)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北京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62e50084254b35effd3438.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北京卷1. 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 的是A. 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 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 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 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答案】B【解析】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A 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 体没有加倍,C 错误;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 错误。
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 25 CC. 在0~25C 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10~50C【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直接看出,超过45C ,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 生长。
3.酸雨指pH 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25A*UTKMU3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答案】A【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对樟树基本无影响。
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 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解析】由题目图示信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呼吸减弱,胰岛素的释放受到抑制。
2018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版含答案解析)
![2018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8952bbdd88d0d233d46a94.png)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北京卷高考理综试题(试卷版+详解版)
![2018北京卷高考理综试题(试卷版+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9fe206a8114431b90dd8b5.png)
2018高考理综试题北京卷精编版2-21解析版22-562018高考北京卷理综精编版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 .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 .泳道①中是用Sal I 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 .图中被酶切的DNA 片段是单链DNA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 .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 .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 .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C―H 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 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2H 518OH C 17H 35COOC 2H 5+H 218OB .常温时,0.1mol·L -1氨水的pH=11.1:NH 3·H 2O +4NH +OH−C .由Na 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2e −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 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 2S 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 Na+B. 二氧化碳C. RNAD. 胰岛素【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被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也需要能量。
【详解】: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所以选B。
【点睛】:RNA虽然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属于自由扩散。
2. 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 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 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 TP合成C. 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 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功能等有关知识。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是细胞中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液泡能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学科【详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转录的主要场所,A正确;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包括丙酮酸的氧化与A TP合成,B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中进行,而高尔基体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送,C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D正确,所以选C 。
【点睛】:注意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完成,高尔基体只有加工、分类和包装运送的作用。
3. 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 需要A TP提供能量B. DCIP被氧化C. 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 会产生氧气【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光反应的有关知识。
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产物是氧气和还原氢;以及ATP的合成。
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DCIP被还原。
【点睛】:要根据“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推知产生了还原剂,进行了光反应。
4. 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高中几个主要实验的材料选择、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等【详解】: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1/3的空间,A错误;在DNA鉴定实验中,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B正确;用苏丹Ⅲ染液可以把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用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紫色,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清晰地观察到,D正确,所以选A。
学*科【点睛】:注意题目中的“果酒”、“装满”5. 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如图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 如图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 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 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DNA的结构、限制酶的特点和功能等。
DNA一般是双螺旋结构;限制酶可以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
【详解】:限制酶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由电泳图可知Xho I和Sal I两种酶分别切割时,识别的序列不同,A正确;同种限制酶切割出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可以构成重组DNA,B正确;Sal I将DNA片段切成4段,Xho I将DNA片段切成3段,根据电泳结果可知泳道①为Sal I,泳道②为Xho I,C正确;限制酶切割双链DNA,酶切后的DNA 片段仍然是双链DNA,D错误,所以选D。
【点睛】注意图1两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数量,Sal I有3个识别位点,能将DNA片段切成4段,Xho I有2个识别位点,能将DNA片段切成3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40分。
6.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
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
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
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裂/增殖免疫(2)实验一:①高于②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③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实验二:细胞(3)①F ②D ③C ④B(4)预防和治疗癌症【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两种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知识的应用。
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黏着性下降,容易扩散转移、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系统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等三大作用;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一般是: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之后T细胞再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同时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或者抗原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最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细胞免疫的作用过程一般是: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T细胞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学&科【详解】:(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机体的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实验二: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
由此推测:iPSC进入机体,被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T细胞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和肿瘤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免疫;(3)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因此上面一组小鼠用DB7处理,下面一组小鼠用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处理,上面一组小鼠发生肿瘤病变,下面一组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在四周后提取第二组小鼠的血清,注射到第一组小鼠体内,从而第一组小鼠产生能与肿瘤细胞结合的效应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肿瘤逐渐缩小,故答案为:④B、①F、②D、③C;(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iPSC既能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又能刺激机体产生能与肿瘤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的效应T细胞,因此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抑制或治疗肿瘤生长。
【点睛】:关键是要能根据表中数据看到,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得知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能与iPSC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也能与DB7结合。
7.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__________。
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____________来确定。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
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①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
已知R1比r1片段短。
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____________。
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a.甲×乙,得到F1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