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名公示内容

合集下载

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公示项目名称: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提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项目简介:新型显示和半导体照明技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具有自发光、无蓝光伤害、轻薄、易大面积和柔性可弯曲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市场,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OLEDs目前仍然面临着效率和寿命需要进一步提高,成本有待降低的共性问题,并且我国材料、器件等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受制于人,大大限制了我国OLEDs 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面向我国新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了一种新型OLEDs 器件结构,首次构造出了积累型有机半导体异质结,提出了用有机半导体异质结作为电荷注入和产生层的新概念,不但实现了OLEDs 电荷注入原理的突破,也显著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该项目在器件结构及其原理上具有原创性,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丰富了半导体异质结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1. 首次揭示了积累型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产生的遂穿机制。

通过有效选择p型有机半导体和n型有机半导体,构造出了积累型有机半导体异质结。

研究发现,积累型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的形成是电子从p型半导体到n型有机半导体的遂穿过程,使p型一侧积累空穴,n型一侧积累电子,形成了一个内建电场与外电场方向相同的空间电荷区,其空间电荷区的电荷是自由移动的,并具有高导电性,丰富了半导体异质结理论,实现了半导体异质结类型的突破。

2. 发展了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注入层的新结构。

利用积累型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的高效电荷产生和传输特性,发展出了具有有效电子和空穴注入的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注入层,并成功用于OLEDs 构筑上。

研究发现,用积累型有机半导体异质结作为电荷注入层,不但实现了与金属电极功函数无关的高效电荷注入,提高了效率,也解决了由于电极界面不稳定造成的器件退化问题,打破了传统OLEDs电荷注入机制,实现了注入原理的突破。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摘要:1.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简介2.获奖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获奖者的介绍和贡献4.结语正文:【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简介】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为了表彰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团队而设立的一项奖项。

该奖项旨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获奖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为“新冠病毒的基础研究与防控”,该研究项目由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完成。

新冠病毒疫情自2019 年底爆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给人类生命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

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该病毒的基础研究,揭示了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等关键问题,并为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该获奖项目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一是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防控策略;二是提升了我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三是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和应急能力的提升。

【获奖者的介绍和贡献】获奖者包括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的数十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钟南山、李兰娟、高福等。

这些科学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迅速组织起来,开展病毒基础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数据。

其中,钟南山教授作为呼吸病学专家,早在2003 年非典疫情期间就曾带领团队成功抗击疫情。

此次新冠疫情,他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指导全国抗疫工作。

李兰娟教授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她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发现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福研究员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领导的团队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结语】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们,在新冠病毒疫情这个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了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提名2020

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提名2020

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提名2020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以下是相关信息:
1. 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333项。

2. 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333项(通用项目266项,专用项目67项)。

3.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135项(通用项目952项,专用项目183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提名中,有屠呦呦提名的项目“中医药文献传承创新模式研究与应用”、袁隆平提名的项目“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访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或关注相关新闻报道。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摘要:1.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简介2.获奖项目及其贡献3.我国科技发展的意义4.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正文: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在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选中,众多优秀的项目脱颖而出,展示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实力。

首先,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共颁发给了六个项目,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项目分别是:XXX、XXX、XXX、XXX、XXX和XXX。

这些获奖项目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获奖项目在探索未知、攻克难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项目XXX在数学领域为解决某一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项目XXX在物理领域为量子计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项目XXX在化学领域发现了新型催化剂等。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获奖项目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勤奋和智慧。

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这些获奖项目还体现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参与。

展望未来,我国科技事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科技创新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此外,我国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选,充分展示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成果。

2020年国家科技奖提名项目公示:70余项,涉及一等奖4项(1月2日)

2020年国家科技奖提名项目公示:70余项,涉及一等奖4项(1月2日)

2020年国家科技奖提名项目公示:70余项,涉及一等奖4项(1月2日)一、农业农村部序号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提名奖种1 白菜基因组及其驯化规律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 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开军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 畜禽养殖重点危害物识别标记材料创制与快速精准检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苏晓鸥技术发明二等奖4 全量秸秆硬茬地高质顺畅机播关键技术与装备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技术发明二等奖5 蝽类害虫多作物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科技进步一等奖6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科技进步二等奖7 小麦抗旱节水种质创制与利用景蕊莲科技进步二等奖8 玉米主产区资源定量化利用及其丰产高效协同技术创建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明科技进步二等奖9 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梅旭荣科技进步二等发展研究所 奖 10 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王加启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饲料质量安全控制与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秦玉昌科技进步二等奖12 奶牛高发病系列新兽药创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李秀波科技进步二等奖13 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周卫科技进步二等奖 14 农业气象遥感关键参数反演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毛克彪科技进步二等奖 15 动物养殖中未知添加物筛查与防控新技术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杨曙明科技进步二等奖16 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中国水稻研究所 胡培松科技进步二等奖17 棉花高衣分骨干亲本创制和高产稳产品种选育及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杨代刚 科技进步二等奖 18 优质特色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姜淑苓 科技进步二等奖19 夏秋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科技进步二等奖20 植保无人飞机高效安全作业关键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薛新宇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与应用 械化研究所二等奖21 高淀粉广适多抗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 马代夫科技进步二等奖 22 海水虾蟹绿色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李健科技进步二等奖23 大型河流重要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陈大庆 科技进步二等奖24 北方村镇秸秆清洁供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赵立欣科技进步二等奖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 提名奖种1 金属矿全尾砂膏体充填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科技大学 吴爱祥技术发明二等奖 2 固相析出反应器的适配放大方法与应用东北大学 张廷安技术发明二等奖 3 若干工业固废整体增值绿色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东北大学 薛向欣技术发明二等奖 4 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 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郑州大学 何季麟技术发明二等奖5 惯约聚变激光光学元件用高纯金属铪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王力军 技术发明二等司奖 6 抗烧损钨电极材料及产业化技术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月光 技术发明二等奖 7 基于航空航天多样性需求的四种新型钛合金研制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赵永庆技术发明二等奖 8 高强韧多元钼合金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快社技术发明二等奖9 高比强度高导热镁合金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奎技术发明二等奖10 复杂储矿相体预测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方维萱科技进步二等奖11 露天矿无人采矿装备及智能管控一体化关键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发本技术进步二等奖12 锌铟锡铜共伴生复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昆明理工大学 童雄 科技进步二等奖13 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分离和综合回收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沈政昌科技进步二等奖14 含砷炭质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高效清洁回收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景河 技术进步二等奖15 锌富氧冶炼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产业化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胥福顺科技进步二等奖16 多形态钴资源高效绿色制造锂电池材浙江华友钴业刘诚 技术进步料关键技术及产业示范 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 17 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及应用昆明理工大学杨斌科技进步一等奖18 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史志荣 技术进步二等奖 19 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铝合金材料及其产业化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熊柏青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 高纯稀土金属及靶材制备关键技术、装备与产业化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宗安技术进步二等奖 21 大截面铜材高效节能连续挤压技术和装备大连交通大学樊志新科技进步二等奖 22 具有桩钉效应铁基复合材料强韧化技术及产业化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郑开宏技术进步二等奖 23 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制备及应用技术中南大学王日初科技进步二等奖 24 球类零件绿色高效斜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北京科技大学王宝雨技术进步二等奖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 提名奖种1 面向电化学能源的石墨烯和功能纳米材料构筑及调控机广西大学沈培康 自然科学二等奖制2 可配置自适应N×M 阵列激光雷达(LiDAR)关键技术 桂林理工大学周国清 技术发明二等奖 3 有效性和安全性双提升的气体灭弧防雷关键技术与应用 广西大学王巨丰 技术发明二等奖4 岩溶石漠化区水土调蓄与生态重建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蒋忠诚 科技进步二等奖5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李杨瑞 科技进步二等奖6 复杂电网多时间尺度最优运行与校正关键技术与应用 广西大学韦化 科技进步二等奖7 地中海贫血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陈萍 科技进步二等奖8 柴油机气道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及工业化应用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陈金元 科技进步二等奖9 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朱方容 科技进步二等奖10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 唐乾利 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地震局序成果名称第一第一提名号 完成单位 完成人 奖种 1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技术体系及应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锡伟 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黄土工程场地抗震设防方法与技术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兰民 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具有抗沉陷、抗地震双重功能的高度可调橡胶隔震支座防灾科技学院 郭迅 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厦门市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 提名奖种1 钝性金属表面电化学改性、功能化及工业应用 厦门大学林昌健 科技进步二等奖 2 碳一分子高选择性转化的催化基础 厦门大学王野 自然科学二等奖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 完成人 提名奖种 1 清洁煤电关键技术与规范应用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朱法华 科技进步二等奖2 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朱廷钰 科技进步二等奖3 城乡垃圾分质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装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席北斗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项目名称中文名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项目名称中文名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项目名称中文名: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分子机制研究英文名:Molecular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国科学院提名意见:项目第一完成人陈佺研究员长期从事线粒体生物学研究。

系统深入研究线粒体自噬调控、线粒体动态调控和线粒体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特别是项目组发现了线粒体自噬新受体,并全面诠释了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稳态控制的新机制,揭示线粒体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研究论文在Nature Cell Biology 和Molecular Cell等有重要影响的杂志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项目组的研究工作不仅在本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时也为相关疾病的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项目第一完成人陈佺研究员长期活跃在线粒体生物学和膜生物学研究的第一线,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组织和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推动线粒体和生物膜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鉴于项目的原始创新性和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学术成就,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能量代谢中心,也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心。

因此线粒体质量调控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

线粒体质量异常与衰老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项目组围绕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特别是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动态调控机制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发现新的线粒体自噬受体,并诠释全新的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被认为是线粒体自噬研究的里程碑。

EMBO Journal和Autophagy专门发文介绍项目组研究成果。

揭示线粒体自噬调控的分子机制:发现并鉴定FUNDC1是一个新的线粒体自噬受体,该分子能通过与LC3蛋白直接相互作用来介导线粒体自噬。

发现低氧应激通过改变FUNDC1磷酸化状态调节线粒体自噬。

甘肃省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甘肃省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甘肃省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0.01.07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1.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甘肃省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9〕38号)要求,现将我省拟提名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5个项目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至2020年1月14日18时(7个自然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以书面形式向我厅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须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

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附件:甘肃省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表
联系人:郭明张琪
联系电话/传真:************
邮箱:*****************
通讯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6号209室
甘肃省科技厅
2020年1月7日。

2020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0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0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摘要:
一、引言
1.202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背景
2.奖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二、获奖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2.项目负责人:张三
3.主要完成人:李四、王五、赵六
4.获奖理由:该项目在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项目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
2.实现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多个关键技术突破
3.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项目意义与价值
1.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
2.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
1.对获奖项目及其团队表示祝贺
2.期待未来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正文:
202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了由张三教授领衔,李四、王五、赵六等共同完成的《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项目。

该项目在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实现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多个关键技术突破。

这些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获奖项目及其团队不仅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还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成果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们对获奖项目及其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中国东部上地幔和下地壳中水的分布、循环和效应研究(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张宏福:西北大学、教授、地质学、中科院院士杨经绥:南京大学、教授、地质学、中科院院士李献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化学、中科院院士提名意见:[张宏福院士提名意见]地球内部如何运行是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

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由于其显著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效应,是探索地球内部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该项目选择中国东部的深源壳幔样品,围绕典型矿物含水性开展了系统化的野外和实验室工作。

经十余年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高水含量和新生代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水含量分布的不均一性,为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地幔水化密切相关以及东亚大地幔楔的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还首次发现了大陆下地壳含水且其含量明显高于下覆岩石圈地幔,这极大改变了干态下地壳的传统认识,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垂向差异造成壳幔界面附近流变强度的变化,影响深部岩石圈的动力学过程。

对深俯冲榴辉岩的研究发现了石榴石具有极高水含量及其高度不均一的分布特征,意味着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中石榴石和绿辉石都能将大量水携至地球内部,同时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能力非常有限。

该项目关于名义上无水矿物含水性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特色性和原创性的工作,是国际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

这些成果对于深刻认识我国东部的深部过程和大陆动力学具有突出的科学意义,这是基于我国地质的实际背景、解决了我国东部大陆壳幔作用过程中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并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经绥院士提名意见]地球内部水是近二十年来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夏群科教授等人根据国际上相关研究进展和中国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名义上无水矿物为对象,围绕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的中、新生代深源样品,系统开展了以“中国东部上地幔和下地壳中水的分布、循环和效应”为主题的综合研究。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用版)目录1.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简介2.获奖项目的主要内容3.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4.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正文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简介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为了表彰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旨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获奖项目的主要内容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共评选出 5 个获奖项目,分别是:1.“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该项目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

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的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纠缠传输等。

2.“细胞信号与代谢调控”: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等单位完成。

研究团队发现了细胞信号与代谢调控的新机制,为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地球系统模型与气候变化”: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

研究团队建立了地球系统模型,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4.“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

研究团队在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生物学难题。

5.“新型光电子器件与系统”:该项目由复旦大学等单位完成。

研究团队在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领域取得了创新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室温下的高效光谷电子器件等。

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获奖项目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它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同时,这些获奖项目也体现了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学家的辛勤付出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移动终端协作通信基础理论研究提名单位教育部项目简介:未来无线数据流量增长将超出网络负载能力,由于“固定基础设施数量以及接入信道”的限制,传统通过密集部署提升网络容量的方案受到严峻挑战。

因此,要从进一步提高无线频谱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需要改进现有的无线通信体系框架,引入新的“通信自由度”,这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解决该问题将为蜂窝网络发展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青年973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在传统蜂窝网络中增加“移动终端直通协作层”,揭示了通过终端复用提升网络容量机理,建立了协作信道模型,提出了高效传输和优化方案。

主要科学发现如下:1. 揭示了移动终端复用提升网络容量机理:发现了移动接入点数量和网络容量指数递增的规律,首次提出了通过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通信自由度提升网络容量的方法,建立终端直通局域网络架构和优化理论,逼近了蜂窝网络容量极限。

2. 建立了移动终端间协作通信信道模型:提出了基于动态散射体密度的终端间直通几何统计信道建模方法,首次给出了区域散射体密度的概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终端间协作信道模型,已被广泛作为无线终端间协作通信技术理论研究的统一信道平台。

3. 提出了移动终端网络安全传输和优化方法:阐明了动态拓扑结构的多跳终端协作系统中路径选择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剖析了移动中继信道安全容量,提出了自适应无线网络安全编码,大幅度提升无线中继系统的鲁棒性。

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 论文他引700余次,其中5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 1篇获IEEE ComSoc的伦纳德•亚伯拉罕奖(Leonard G. Abraham Prize,IEEE JSAC最佳论文奖)。

共发表SCI 论文50 余篇,相关工作获得专利8 项,5项联合提案被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规范采纳(3GPP LTE)。

第一完成人是杰青以及首届青年973项目负责人,第二完成人是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IEEE亚太地区杰出科学家奖。

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

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
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内源碳调控增效机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提名单位: 教育部 提名等级: 二等 项目简介:
废水生物处理碳源调控一直是微生物增效、工艺降耗、过程 减排的技术创新难点。 内源碳是指废水中含有的有机质及生物处 理形成的微生物细胞等,具有有机质含量高、难以定向转化利用 等特征。项目组经过系统研究,建立了废水内源碳质量评价新方 法, 阐明了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内源碳转化提质与增效利用的原 理,创建了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内源碳调控增效新技术体系。研究 成果在废水内源碳调控与增效生物处理的理论与方法上取得重 大突破,实现了低耗高效废水生物处理的重要目标,得到了国际 同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重要科学发现如下: 1. 针对废水内源碳种类多、形态差异大、难以精准评价的 关键问题, 研究了内源碳与细胞内能量物质聚羟基烷酸在废水生 物处理过程的关系, 发现内源碳生物转化为胞内聚羟基烷酸是实 现废水生物处理的前提,揭示了废水内源碳的分布与转化规律, 发现特定组成的聚羟基烷酸是废水生物处理的核心且受废水内 源碳组分控制的机制。 2. 针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存在微生物种类多、代谢产物杂 等问题, 研究了废水处理微生物将内源碳转化为能量物质前体物 及利用前体物合成能量物质的机制, 阐明了开放系统中废水内源 碳生物转化为能量物质前体物并合成聚羟基烷酸的原理, 从复杂 微生物体系的微生物竞争、聚羟基烷酸与污染物的代谢速率、代 谢中间产物的积累等方面, 揭示了内源碳质量提升对废水生物处 理的增效机制。 3. 研究了生长因子、环境因素等对参与内源碳转化的微生 物群落及功能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影响规律, 建立了废水内源碳 高效转化为能量物质前体物的方法, 提出了基质与过程协同控制 的能量物质可控合成新方法, 创建了适应不同区域和水质的废水 生物处理内源碳调控增效新技术体系,实现了污染物的高效去 除、温室气体减排、外源碳投加的大幅度减少,为废水生物处理 的增效、减排和降耗开辟了 7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 利 3 项。成果得到了国际同领域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同。例如,丹 麦科学院院士、丹麦技术大学 Mogens Henze 教授等认为本成果 揭示的“以颗粒/溶解性蛋白为主的废水内源碳向高丙酸碳基质 转化,以颗粒性多糖为主的废水内源碳向高乙酸碳基质转化”内 源碳转化特征 “有助于理解不同类型与来源的废水混合源碳在厌 氧条件下进行生物水解和酸化时产物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的机 理,可为实现混合碳源的有针对性转化创造条件。 ” 加州大学圣 巴巴拉分校布伦环境科学与管理学院知名教授 Patricia Holden 认 为本成果发现的废水污染物净化的关键能量物质 “有利于生物系 统中聚磷菌与污染物去除无关的聚糖菌的竞争, 对于提高废水生 物除磷效能至关重要。 ”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 学 Swette 环境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Bruce Rittmann 教授引用本项目 关于“微生物之间动态竞争决定着蛋白质和多糖发酵途径,并最 终对发酵产物的组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信息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信息
1.揭示了轮轨高速滚振动接触变形协调机理,解决了接触变边界数学表征难题。针对界面失形及高速过岔时的多点接触、接触点迁移、接触斑边界变化、黏滑分界波动等问题,推导了动态接触边界的数学表达,提出了多点滚动接触边界自适应的黏滑精细分布高效算法;发现数百赫兹的轮轨宏观结构振动与接触斑内的细观黏滑振荡具有耦合效应,揭示了滚振动接触变形协调机理及跨尺度联系;探明了接触迁移、接触振荡对轮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
项目组在国际轮轨滚振接触领域SCI论文数位列第1,8篇代表性论著他引301次。该项目丰富与发展了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目前已拓展应用到轴承、履带、工程机械等相关领域。相关成果曾获得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项目第一完成人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担任国际轮轨系统磨耗和接触力学大会国际委员;1名项目完成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轮轨关系研究团队。

合 计
301
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决定提名该项目为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速度和安全是高速铁路的永恒主题。中国高铁持续运营速度已达350km/h,400km/h轮轨研究业已起步。在高速滚动、持续振动等复杂服役过程中,当界面不平顺激励频率超过轮轨结构振动基频时,振动变形对滚动接触行为影响加剧且不可忽略,传统滚动接触理论的稳态变形场假设前提失效,凸显为滚振动接触现象。滚动与振动的跨尺度相互作用、振动的宽频域、滚动的时变非线性等特性,导致界面失形区及道岔区接触斑动态边界数学表征、短波高频激励下接触跳跃等瞬态行为刻画、服役期界面均衡调控非常困难。本项目在轮轨高速滚振动接触机理及行为调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点与贡献: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内容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内容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激素信号调控植物抗性建成的分子机理二、提名者:云南省人民政府三、提名者意见提名该项目为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项目简介该成果系统解析了激素信号调控植物抗性建成的生物学机理,将WRKY和BIN2-ABI5蛋白复合物等关键蛋白与激素信号途径建立直接联系,揭示了WRKY和BIN2-ABI5蛋白复合物等关键蛋白通过激素途径调控植物抗性建成的分子机制,系统阐明了植物激素(JA)和生长素(Auxin)是拮抗调控植物叶片衰老的信号分子、脱落酸(ABA)是激活植物抗病毒信号分子,而乙烯(ET)是促进植物病毒扩散的信号分子、ABA和油菜素内酯(BR)是拮抗调控种子萌发的信号分子、茉莉酸(JA)是植物抗冻信号分子。

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阐明了WRKY 蛋白介导JA、Auxin及ABA等激素信号转导,调控植物非生物逆境抗性建成的分子机制。

(1)拟南芥WRKY57 能同时与JA 信号途径中的抑制子JAZ4/JAZ8和Auxin信号途径中的抑制子IAA29 相互作用,从而调控JA 与Auxin 所介导的叶片衰老信号途径之间的交叉。

JA和Auxin是拮抗调控植物叶片衰老的信号分子。

同时WRKY57 还可直接激活ABA 相关基因RD29A 和NCED3 的表达,从而调控植物的抗旱能力。

(2)拟南芥WRKY8 能与VQ9 相互作用并以拮抗的方式调控植物耐盐性。

第二、揭示了WRKY 蛋白介导ABA、ET、JA及水杨酸(SA)等激素信号转导,调控植物抗病性建成的分子机制。

(1) 拟南芥WRKY8通过SA与JA信号途径之间的交互调控植物对细菌Pst DC3000 及真菌B. cinerea的抗性。

同时拟南芥WRKY8 突变又促进植物病毒TMV-Cg 在叶片中的运输和积累,并通过介导ABA及ET 信号途径之间的交互进而调控植物病毒侵染过程。

ABA是激活植物抗病毒信号分子,而ET是促进植物病毒扩散的信号分子。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内容
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谈家桢生 命科学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客观评价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必需的脂类物质,并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 密切相关,胆固醇代谢是生物医学的前沿领域和药物研发的关键基础。该项目集中于胆固醇 代谢调控及代谢性疾病研究,在细胞内胆固醇运输途径、人体小肠胆固醇吸收、胆固醇合成 途径等方向开展探索,取得原创引领性研究成果。 胆固醇是一种极度疏水的小分子,它如何在细胞内特异运输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科学难 题。该项目研究发现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形成膜接触进行胆固醇运输的新方式,并揭示详 细分子机制。该突破性成果开拓了胆固醇运输研究领域,同期 Cell 配发专评指出该成果:揭 示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方式、发现过氧化物酶体的新功能、提供全新的思路用于治疗临床相 关疾病;该成果先后被一些著名期刊如 Mol Cell,Nat Chem Biol,Nat Cell Biol,Nat Genet, Nat Plants 等的科学研究论文所引用。也被一些著名期刊的综述文章引用评论,如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2 次) ,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4 次) , Trends in Cell Biology(3 次) ,Physiological Reviews 等。F1000 将其评为“Exceptional”并进行了推 荐;该工作还入选“2015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并在 2016 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上展示。 胆固醇吸收过量是导致高脂血症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该项目对小肠 胆固醇吸收进行长期探索,从分子层面阐明了胆固醇吸收的机制并鉴定了一系列重要蛋白, 目前学术界对胆固醇吸收的认识主要就是基于该项目成果。如代表性论文 5(他引 265 次)作 为 Featured Article 发表于 Cell Metab 并被同期杂志专评介绍;该论文还获得 F1000 推荐,认 为该项工作“不仅揭示胆固醇吸收机制,而且开辟脂代谢研究的新领域,为抑制胆固醇吸收 的新药研发奠定重要基础” 。 胆固醇合成的负反馈调控通路主要有 2 个,其中合成限速酶 HMGCR 的降解机制主要由 第一申请人完成。 该项目研究发现 HMGCR 的泛素连接酶 gp78 的激活因子 Ufd1 (代表论文 6) 。 同时,揭示 gp78 调控肝脏脂质合成与脂肪能量代谢的生理功能和分子机制(代表论文 3) ,研 究成果受到 Nature China,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F1000prime Reports,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介绍推荐。 我国约有 40%的人血脂异常,他汀类降脂药物长期位于药品销售榜首,但心脑血管疾病 仍然呈上升趋势,因此发现降胆固醇的新靶标或新化合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该项目的创新成果,为新型降胆固醇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标。特别是针对脂质合成途径,获 得能同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活性化合物白桦酯醇,提出了降脂药物研发的新策略(Cell Metab, 2011, 代表性论文 4, 他引 221 次) 。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和 Science-Business eXchange 发表同行专评,认为其“发现了比现行策略更具优势的治疗高脂血症的新手段” 。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应力腐蚀基础理论研究及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李贺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推荐意见:力-环境耦合下的材料断裂,都与位错运动相关,最终是原子键的断裂。

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难啃的骨头。

该团队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孤单地坚持在该领域的前沿不懈探索。

从原子、位错和宏观层次,纳米、微米、毫米尺度多层次、跨尺度地对应力腐蚀机理进行了较透彻的研究。

难能可贵的是,该项目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团队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原位观察单层石墨和云母在环境中裂纹形核和扩展的过程,为揭示应力腐蚀本质奠定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在宏观层次上该项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氢和钝化膜对应力腐蚀的定量贡献,并把膜致附加应力作为环境敏感断裂的快速表征参量,为材料基因工程中应力腐蚀高通量表征技术提供全新视角。

研究成果在Acta Materialia, Corrosion Science, Scripta Materialia等传统金属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肯定,所发展的方法被广泛使用。

该项目有重要的发现和开拓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并指导了应用。

推荐书内容属实,已经过所在单位公示,符合推荐要求。

贾金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推荐意见:该项目团队从原子、位错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对应力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应力腐蚀的多层次、跨尺度效应,把应力腐蚀机理研究推上了新台阶。

同时该项目团队制备单层石墨的方法启发了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

两位教授采用同样方法制备了单层石墨—石墨烯诞生,从而使全世界对石墨烯的关注达到顶峰。

更为关键的是该项目团队能够把理论研究与重大工程结构使役安全紧密联系起来,把“顶天”的理论结出“落地”的成果,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在金属腐蚀领域能在Acta Materialia, Corrosion Science, Scripta Materialia等传统金属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它引245余次实属难得。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最新版)
目录
一、引言
二、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情况
三、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四、结语
正文
【引言】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作为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和团队。

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奖名单已经公布,本文将对获奖情况进行简要梳理,以展示这些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情况】
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共评选出 10 个获奖项目,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以下是部分获奖项目的简介:
1.新型功能材料的多尺度结构与性能调控
2.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理论研究
3.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
4.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5.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保护策略
【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本次获奖项目均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例如,新型功能材料的多尺度结构与性能调控项目为开发高性能电子器件提供了新思路;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理论研究项目有助于推动量子科技的发展;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项目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项目则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保护策略项目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语】
2020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体现了我国学者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担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名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面向人车路系统本质安全的驾驶行为形成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提名单位:北京市
三、提名单位意见:
减少交通事故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该项目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的内在耦合结构与固有演变规律,取得三项重要科学发现:1)驾驶行为形成机理;2)人车单元微观险态行为解析;3)人车路系统风险控制。

该项目的8篇代表性论著他引273次,其中中文他引50次,有4篇论文曾进入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进入ESI前0.1%高被引论文,第一完成人自2015至2019年连续五年在通用工程学科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发起人和会议主席连续主办了10届国际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学术会议,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在特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在极端危险环境下车辆行驶自主控制中得到应用,开拓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本质安全研究方向,对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效能、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推动作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不超过1页):
减少交通事故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挑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其核心是从车辆行驶本质安全化层次上,辨识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内在耦合结构与固有演变规律。

该项目围绕驾驶行为形成机理、人车单元微观险态行为解析、人车路系统风险控制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和科学发现如下:
1 提出了驾驶可信性概念并定义其是可靠性、安全性和差错恢复能力的集合式综合测度,从理论层次上阐明了驾驶失误的不可避免性特征;构建了智能交通信息网络环境下数字驾驶行为模式,推导出数字驾驶的综合感知、合作决策、协调控制的表达算法,确定出面向舒适性的生态人机界面功能分配基准;
2 对人车单元微观行为形成进行了规则化、模型化的定量描述,界定出驾驶险态行为特征参数,研究了人车单元在跟随、换道、遭遇行人等态势下的纵横向微观运动规律,构建了考虑不同驾驶特征的车辆安全接近模型,成功地识别出驾驶人在车辆行驶中的跟随动作滞后、跟驰速度波动以及操作时距受心理因素影响的扰动现象;
3 依据人车路系统不良征兆和系统行为信息流传递过程,提出多类型事变的模糊信息量算法,创建了复杂人机环境系统事变树模型及分析方法,用于定量解析系统行为风险演变的随机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解决了事故致因机理的动态辨识与微观不良要素的预先性控制难题。

该项目的8篇代表性论著他引276次,其中中文他引50次,有4篇论文曾进入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进入ESI前0.1%高被引论文,226次SCI他引论文来自中、美、英、德、日、法、澳等31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中国科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德国宇航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如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Klette Reinhard教授认为“王等的研究辨识出驾驶人的多规则决策机理,揭示了跟随情景下驾驶行为的加速和减速变化规律,这一研究突显了模糊逻辑对驾驶行为建模的有效性"。

该项目相继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教育部自然科学奖、KSCE-Springer奖和Springer Nature中国新发展奖。

第一完成人自2015至2019年连续五年在通用工程学科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发起人和会议主席连续主办了10届国际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学术会议。

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产生了社会经济效益,在特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在极端危险环境下车辆行驶自主控制中得到应用,开拓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本质安全研究方向,对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效能、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推动作用。

五、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8篇):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一、二等奖不超过5人):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