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马哲(637)考研真题
马哲考研试题及答案
![马哲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a2e68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4.png)
马哲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客观性B. 物质性C. 多样性D. 动态性答案:B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B. 人们改造社会的社会活动C.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D.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阶级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科学性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是:A. 归纳法B. 演绎法C. 辩证法D. 形式逻辑答案:C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意识D. 宇宙间一切客观实在答案:A, B, D7.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A. 唯物论B. 辩证法C. 认识论D. 价值论答案:A, B, C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B, C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A.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B. 对一切旧哲学的批判继承C. 对传统观念的革命D.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答案:A, B, C1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具有以下特点:A. 客观性B. 绝对性C. 相对性D. 条件性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华东师大硕士马哲考研真题
![华东师大硕士马哲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439d01fad6195f312ba6d6.png)
一九九八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思维与存在2,真理与谬误3,内容与形式4,度与关节点5,分工与交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2,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3,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三,详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正确学风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观基础?一九九九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50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2,为什么说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实践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5,为什么说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论述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000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简答题(8*5=40)1,如何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现象”。
3,如何把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质。
4,如何认识社会意识的基本功能。
5,为什么说社会发展是进化与革命的辩证统一。
二,论述题(20*3=60)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特点,实质及其对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示。
3,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001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概念题(5*4=20)1,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2,肯定与否定3,可能性与现实性4,感性具体与思维具体二,简答题(10*4=40)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为什么说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4,为什么说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三,论述题(20*2=40)1,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及对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示。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1fd78bcfab069dc502201dc.png)
1 / 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3.如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二、论述题
1.有人说物质决定认识,有人说实践决定认识,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命题,结合对这两种命题的评价,谈谈你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2.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以上述本质区别为依据,谈谈你对“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一判断的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844哲学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844哲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e9500a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3.png)
华东师范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名称:844哲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6*5)
1.理性
2.本然的存在
3.应然之则
4.实践智慧
5.终极关怀
二、简答(15*4)
1.哲学的二重品格
2.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根据
3.解释世界和变革世界的关系
4.追求真善美与自由个性的关系
三、分析(10分)
找出下面论述中可能存在的谬误
1.论证:一个东西能被看见,是因为人们真实地看见它。
2.密尔说“...证明一样事物可以被看见,是人们确实看到了它...同样,证明一样事物可以被欲求,就是人们真实地欲求它..显然,幸福是善的。
”(密尔《功利主义》)
三、论述(七选一,共50分)
马哲(2小题)
(1)劳动异化理论四重规定及其联系。
(2)劳动异化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
外哲
阐述早期自然主义哲学关于“本原”的讨论,以及说明其对后期转变为存在之为存在(形而上学)的影响。
中哲
何为中国哲学中的知行之辩,试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再谈谈你对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的理解。
伦理
功利主义的观点,挑战,革新,你认为革新是否有效。
科哲:举实例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宗教
论述安瑟尔谟对神和上帝存在的证明,并说明安瑟尔谟神学证明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逻辑学(5小题)
(1)三段论,说明逻辑形式,并用文恩图解法看是否正确
(2)判断是否是复言式
(3)转化成优析取公式
(4)转化成什么谓词式
(5)一个判断推理,推理出哪位运动员出场并给予证明过程。
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及答案
![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ca3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4.png)
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A. 哲学的终结B. 哲学的开始C. 哲学的革命D. 哲学的转变答案:C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 物质是第一性的B. 意识依赖于物质C. 物质和意识是同一的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C4.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矛盾B. 联系C. 发展D. 变化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社会革命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答案:D6. 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真理是主观的B. 真理是客观的C. 真理是相对的D. 真理是绝对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 主观对客观的创造C. 主观对客观的改造D. 主观对客观的超越答案:A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是:A.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认识的唯一来源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手段答案:A10. 下列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决定的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独立的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世界是孤立、静止和不变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忽视了事物的内在矛盾。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马哲部分)教案资料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马哲部分)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dc71c0276eeaeaad0f33009.png)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马哲部分)2010年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500题精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这是: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4.“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 剩余价值论B. 阶级斗争理论C. 辩证法D. 科学的实践观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C. 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 实践B. 运动C. 静止D. 时间和空间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0.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A. 时间B. 空间C. 绝对运动D. 相对静止11.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A. 变化B. 增加C. 创新D. 运动1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B. 形而上学的思想C. 诡辩论的思想D. 唯心主义的思想13.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同一性和斗争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对抗性和兼容性14.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15.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A. 形而上学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16.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A. 与本质无关的现象B. 纯粹偶然的现象C. 人的主观错觉D. 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圣才出品】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c0d5f88aef8941ea76e0579.png)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当代历史意义。
2.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它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为什么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4.如何理解资本拜物教及其产生的秘密。
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018我国外交辉煌的一年,尤其体现在四大主场外交。
材料一是4月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旋律是改革开放。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本届年会将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展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前景。
材料二是6月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旋律是弘扬“上海精神”。
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将重温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开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新征程。
材料三是9月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
非洲各国的兄弟姐妹将会以峰会为契机,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材料四是11月在上海首次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
中国将向世界张开双臂,展现市场潜力,欢迎各国参与和分享中国发展的新机遇。
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材料,中国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新时代、新条件下如何采取新措施推进改革开放?
三、论述题(共50分)
1.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的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马理论真题(2009-2021)
![华东师范大学马理论真题(2009-2021)](https://img.taocdn.com/s3/m/b3a7b2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7.png)
华东师范大学马理论考研真题2021年⻢原⼀、简答1.为什么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向⾃由的过程?2.恩格斯说,就像达尔⽂发现了⾃然界的规律⼀样,⻢克思也发现了⼈类社会历史的规律,即⼈们⾸先要吃喝穿住,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宗教。
这句话体现了⻢克思主义何种重要学说,请你加以阐述。
⼆、论述1.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社会主义进⼊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也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的⽣命⼒。
请你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来理解这句话。
2.习近平总书记说,⼈与⾃然是⽣命共同体,⼈类必须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与⾃然和谐共⽣的现代化。
请你从⻢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度谈谈⼈与⾃然⽣命共同体的理解。
2021年⽑中特⼀、简答1.如何理解中国新⺠主主义⾰命的三⼤法宝2.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形成了那些重要理论成果。
⼆、论述1.⻢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跃的异同并揭示其意义2.结合中国抗疫实践,谈谈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0年⻢原⼀、简述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最⾸要的观点。
2.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实现统⼀。
⼆、论述1.运⽤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加强社会主义⽂化建设。
2.近年来,⻄⽅涌现出⼀股“逆经济全球化”的暗流,⽐如英国脱欧、特朗普的崛起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其主张甚⾄得到⼀些⻄⽅⺠主⼈⼠的认可,结合⻢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谈谈你对“逆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2019年⻢原⼀、简答1.《共产党宣⾔》的提出及当代价值2.在⼈⼯智能⻜速发展的条件下,分析它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3.资本拜物教产⽣及秘密4.为什么要坚持⼈⺠创造历史⼆、论述题1.⼈与⾃然和谐共⽣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2.为什么要深⼊推进改⾰开放?新时代新条件的新描施3.对社会主义⽂化强国和促进⼈的全⾯发展作⽤的认识2019年⽑中特⼀、简答1.⽑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2.邓⼩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3.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论述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盾的变化2.如何推动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的新型国际关系2018年⻢原⼀、简答1.为什么说⻢克思主义具有强⼤的⽣命⼒?2.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的和基本的观点”?3.请简要阐述⻢克思关于⼈的本质的理论。
华师真题
![华师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e2ff3a87c24028915fc362.png)
华东师大98---08年中国哲学硕士历年真题华东师大1998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1、忠恕2、兼爱3、坐忘4、万法唯识5、德性之知6、俱分进化二、标点、今译并分析下列短文(20分)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三、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1、简析《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2、试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3、略论严复的天演哲学。
华东师大1999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一、简释以下概念(30分)1、复性说2、化性起伪3、俱分进化论4、四分说5、白马非马6、坐忘二、标点、今译并简要评点(30分)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人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者也语相天人之大业则必举而归之于圣人乃其弗能相天与则任天而已矣鱼之游泳禽之翔集皆其任天者也人弗敢以圣人自尸抑岂曰同禽鱼之化哉?……夫天与之目力必竭而后明焉天与之耳力必竭而后聪焉天与之心思必竭而后睿焉天与之正气必竭而后强以贞焉可竭者天也竭之者人也三、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贵“仁”,墨子贵“兼”,请对这两种学说加以比较。
(10分)2、试评析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论。
(15分)3、中国古代哲学“力命之争”的大致线索是怎样的?(15分)华东师大2000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30分)1、忠恕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得意忘象4、变化气质5、能必副其所二、简答(40分)1、简论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及其哲学意义。
2、述范缜对形神关系的基本论述并作简要评论。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784be45f111f18583d05aaa.png)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一、简述题(每题20分)
1.为什么说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二、论述题(每题45分)
1.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历史的“合力”和历史的“规律”是什么关系?
2.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理论的?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以这两方面认识和理解为基点,谈谈你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教材为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大出版社)
马哲(2018年)
一、名词解释(5个题,每题10分)
1.时间
2.实践
3.辩证法
4.价值
二、简答(3个题,每题20分)
1.历史进步标准以及方法
2.全人类的解放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论述(1个题,4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的关系
马哲(2017年)
一、名词解释(5个题,每题8分)
1.主体客体化
2.人的本质
3.生产力的本质
4.政治文明
5.反思
二、简答(4个题,每题15分)
1.国家与社会及其关系
2.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及其关系
2.3.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 4.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
三、论述(2个题,每题25分)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
2、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认识。
马哲(2016年)不详
马哲(2015年)
一、概念题(6*10)
1.现实的人
2.否定之否定
3.社会存在
4.分工
5.交往
6.物化
二、简答(4*15)
1.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有哪几种划分,其依据又分别是什么?
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3.认识的过程
3.何谓社会进步及其评价标准
三、论述题(1*30)任选一题
1、十八届四中全身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系统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基础,确立了法治与国家治理的辩证逻辑。
请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对依法治国作出自己的分析。
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学说,现在已经21世纪了,这种学说早已经过时。
”请你对此作出分析判断。
马哲(2014年)
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
1.形而上学
2.现实
3.历史分析法
4.阶级
5.意识形态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及其关系
2.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意识的历史性
3.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辩证法
4.社会进步及其代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马克思说:“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
因此它剥夺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本身的价值。
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2、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请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论述展开分析。
马哲(2013年)
一、概念题(5*8,共40分)
1.时代精神的精华
2.意识和社会意识
3.规律和规则
5.现象和本质 5.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二、简答题(4*15,共60分)
6.简述主体和主观的联系与区别
7.简述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的关系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问题的科学解答
9.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发展三个阶段的思想
三、论述题(2*25,共50分)
10、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论述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1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论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马哲(2012)
一、概念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辩证唯物主义
2.精神形式的客体
3.运动、变化、发展
4.社会形态
5.自由王国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6.简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7.简述“否定性辩证法”与实践观的关系
8.简述认识感性形式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9.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及其扬弃的理论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0、有人预言“2012是世界末日”,你认为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11、201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的理论进行分析。
马哲(2011年)
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
1.人本主义
2.人的社会价值
3.感性直观
4.唯物辩证决定论
5.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6.简述客体和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8.简述发展过程的自然发展形式和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
9.简述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0、运用唯物史观关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谈谈于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11、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经过184天的平稳运行,于2010年10月31日精彩落幕,然而世博精神是永不落幕的。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闭幕式上讲的,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而且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运用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功能的原理论述上海世博会的世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