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斜坡汽车实验报告
1. 了解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的运动规律。
2. 掌握斜坡汽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速度、加速度和动能的变化情况。
4. 计算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加速度和动能。
二、实验原理1. 斜坡汽车实验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原理进行的。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在斜坡上行驶的汽车所受合外力为重力、斜坡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当汽车沿斜坡下滑时,其速度和加速度将发生变化。
2. 运动学原理表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at和s=vt^2/2表示,其中v为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s为位移。
三、实验器材1. 汽车一辆2. 斜坡一段3. 秒表一只4. 卷尺一把5. 计算器一台四、实验内容1. 测量斜坡的长度和高度,记录数据。
2. 将汽车停在斜坡顶部,确保汽车在斜坡上能够自由下滑。
3. 使用秒表记录汽车从斜坡顶部开始下滑到斜坡底部的时间,记录数据。
4. 使用卷尺测量汽车在斜坡上行驶的距离,记录数据。
5. 观察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记录数据。
6. 重复实验多次,以减小误差。
1. 将汽车停在斜坡顶部,调整斜坡的角度,使汽车能够顺利下滑。
2. 使用卷尺测量斜坡的长度和高度,记录数据。
3. 使用秒表记录汽车从斜坡顶部开始下滑到斜坡底部的时间,记录数据。
4. 观察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记录数据。
5. 重复实验多次,以减小误差。
六、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斜坡长度(m) | 斜坡高度(m) | 下滑时间(s) | 速度(m/s) | 加速度(m/s²)-------- | -------------- | -------------- | -------------- | ------------ | ------------1 | 10 | 1 | 5 |2 | 0.42 | 10 | 1 | 4.8 | 2.1 | 0.433 | 10 | 1 | 5.2 | 1.9 | 0.384 | 10 | 1 | 4.9 | 2.0 | 0.415 | 10 | 1 | 5.1 | 2.0 | 0.42七、数据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坡滚下速度变化
[提出 小车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 问题] 动吗?
[猜想]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 何 设 计 实 验
怎样测速度?
测出路程S和时间t
测任意的路程和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时间吗? 举例 取相等的t,测出每段走过的路程S 哪一种更方便?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3.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 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4.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 的S3,以及用的时间t3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 (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上半段
下半段
S 1= S 2=
S 3=
t 1= t 2=
t 3= 1.相等的S内,t的变化
实验方案
原理
s v t
器材 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注意事项
测S:以看到小车的前缘撞击金属片为准
测t:(1)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 (2)斜面的倾斜度应该小些,使小车运动的速 度更小
步骤
演示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 坡度,把小车放在斜 面顶端,金属片放在 斜面底端,测出小车 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v 1= v 2=
v 3=
[分析与论证]
2.计算出v,结论是什么 S分得不等
[评估]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计时[交流与合作]测量估读……
速度变化实验报告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实验者:
一、提出问题:小车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
二、猜想与假设: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想搞清楚小车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车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 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车通过每一段的 及所用的 ,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
思考:小车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车放在B 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
你的的观点是: 。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测小车下滑的路程?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可以更改吗?该怎样处理?
五、分析与论证:下面是一个小组测量的记录数据,请根据你的数据完成表格。
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 ·s -1 全程s 1=
t 1= v 1= 上半程s 2=
t 2= v 2= 下半程s 3=
t 3= v 3=
六、得出结论: 。
C B
小车。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 化情况是怎样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挡板
S1
S2
s3
【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 停表、挡板。
【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
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 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V3=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 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 S1= 0.6m
S2= 0.3m
t2=
平均速度 V1=
V2=
S3=S1-S2=
t3= t1- t2=
V3=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 S1=0.6m
S2=
运动时间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S3=S1-S2=
t3= t1- t2=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 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单1. 实验背景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的是一项有趣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
这似乎有点小复杂,但是一想到小车在轨道上飞驰的样子,我的心里就激动不已。
毕竟,谁不喜欢看小车蹦蹦跳跳、风驰电掣呢?有句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咱们这次可得好好观察,不然就白费了这番功夫。
1.1 实验目的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想搞懂小车的速度是怎么随着时间变化的。
小车开得快慢不一,不同的时间段是不是会有不同的速度呢?我们就像小侦探一样,得搞明白这个问题,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能学到些有用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1.2 实验工具咱们实验用到的工具,一说出来你们肯定觉得超简单。
首先是小车,别小看这个小家伙,它可是咱们的主角!其次是轨道,看上去就是一条长长的条,方便小车“飞奔”。
还有一些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比如说秒表,还有能记录数据的纸和笔。
不多不少,刚好够用,真是省事儿。
2. 实验过程开始实验时,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小车不听话,结果搞得一塌糊涂。
但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秒表,观测小车的起步速度。
哒哒哒,秒表开始滴答了!刚开始的时候,小车缓缓启动,像个害羞的小朋友。
然后,随着我们不断增加电压,小车翩翩起舞,冲得飞快!这小车真是喜怒无常,时快时慢,有时候像离弦之箭,有时候又慢吞吞地走,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我还记得那一刻,小车在第一个时间段的速度是最快的,像是跟风儿赛跑。
但是,当时间一久,它慢慢稳定下来,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角色。
“我不是赛车,我是小车。
”嘿嘿,我也想象着小车在心里吐槽呢!2.1 记录数据将小车的速度记录下来后,我发现数据简直也是个宝藏。
根据时间段的不同,速度竟然有着明显的变化。
像极了人生,有高有低,有起有伏。
有些时间段,小车就像拼命追赶的学生,速度杠杠的;而有些时候,又像在做梦,慢得让人生无可恋。
真是一场小车的“心路历程”!2.2 总结分析经过这些观察,我意识到,小车的速度变化其实还真是和许多因素息息相关。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报告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小车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等三、实验步骤:1、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挡板的一端,然后将固定打点计时器这端用物体垫高让长木板成为斜面。
2、将纸带连接到小车的尾部,然后将纸带的另一端穿越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着将小车移动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等待施放。
3、调整好小车所处的位置,打开连接好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打开开关,待打点稳定后,施放小车,进而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4、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的开关。
5、跟换纸带重复实验2-3次。
四、实验数据处理记载:1、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并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纸带进行标号测量。
2、为了处理方便并尽量让能够处理的数据多点,我每隔一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
如下图:3、利用刻度尺测量需要的数据:以第一个计数点作为小车运动时的位置坐标的原点。
并打点计时器打下此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并利用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的思想求出除掉始末两计数点的其他各点的瞬时速度。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表一表二5、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计算机软件做出图像如下:一、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得出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367.03x2+181.7x+0.0282 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S=367.03t2+181.7t+0.0282 也就是说小车的位置坐标与时间呈现二次方关系。
二、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可以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730.98x+182.4 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v=730.98t+182.4 也就是说小车的速度与时间呈现线性关系。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s一、原理:v =t二、器材:小车、长木板、木块、停表、刻度尺、金属片(挡板)(斜面)(测量器材)三、实验目的:测出小车在斜面上半段、下半段以全程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步骤:①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将小车放于顶端,金属片放于斜面底端,测小车通过的路程s1。
②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重复多测几次。
③据s和t求得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④将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得小车从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时间t,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⑤利用全程所用时间减去上半段所用时间t1,求出下半段所用时间t2,算出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
五、注意事项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车不能下滑,无法进行实验;斜面的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不容易计时,因此应使斜面的坡度应适中)2.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持初速度不变3.开始计时与小车释放的时间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障时马上停表。
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最的数据更准确。
4.关于小车路程的测量要注意“头对头“或“尾对尾”六、设计表格,收集数据,计算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得出结论结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大七、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1.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或小车经过终点后才停止计时,导致测量时间偏大,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小;2.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到达终点就停止计时,导致测量时间偏小,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大;2.测量路程时读数也会产生误差;例题.如图是小明“测量小车的平均连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v=st(2)要完成本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刻度尺和停表(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使斜面的坡度减小(或缓)一些(4)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小车从A运动到C时的路程为80.0cm,小车AB段运动的路程为 40.0 cm;(5)实验测得t AC= 3s ,则小年在AC段的平均进度v AC约等于0.27 m/s;(6)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 AB,在BC段的平均连度为v BC,则v AB < v AC < v BC (均选填”=”“<”或”>”)(7)多次测量时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给自由下滑:(8)下面的四幅图中能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的是 B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时)(9)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10)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计算所测得的结果偏小(11)小车从斜面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是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12)利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实验的经验,两位同学打算测量小明跑完40m路程的速度。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报告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小车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等三、实验步骤:1、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挡板的一端,然后将固定打点计时器这端用物体垫高让长木板成为斜面。
2、将纸带连接到小车的尾部,然后将纸带的另一端穿越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着将小车移动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等待施放。
3、调整好小车所处的位置,打开连接好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打开开关,待打点稳定后,施放小车,进而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4、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的开关。
5、跟换纸带重复实验2-3次。
四、实验数据处理记载:1、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并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纸带进行标号测量。
2、为了处理方便并尽量让能够处理的数据多点,我每隔一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
如下图:3、利用刻度尺测量需要的数据:以第一个计数点作为小车运动时的位置坐标的原点。
并打点计时器打下此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并利用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的思想求出除掉始末两计数点的其他各点的瞬时速度。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表格时间(s) 0 0.04 0.08 0.12 0.16 0.2 0.24 0.28 0.32 0.36 0.4 0.44 0.48 0.52 0.56 0.6 位置坐标(mm ) 0 7.9 17 27 38.3 51.5 65 79.1 95.8 113 132 151 172 194 217 241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表格时间(s) 0.04 0.08 0.12 0.16 0.2 0.24 0.28 0.32 0.36 0.4 0.44 0.48 0.52 0.56速度(mm/s ) 212.5 238.75 266.25 306.25 333.75 345 385 423.75 448.75 468.75 502.5 547.5 561.25 583.755、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计算机软件做出图像如下:一、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得出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367.03x2+181.7x+0.0282 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S=367.03t2+181.7t+0.0282 也就是说小车的位置坐标与时间呈现二次方关系。
1《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八上—1/7
实验报告
班级 小组成员
一、实验名称: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原理:v=s/t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按步骤操作,将结果填于下表)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按上图组装器材,并标好斜面中点的位置。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 ,填入表格;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 的时间t ,填入表格。
根据测得s 和t 利用公式v=s/t 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
3、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将挡板移至中点,测出斜面上半程的距离s 1和小车通过路程s 1的时间t 1,填入表格,根据测得s 1和t 1算出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 1。
4、利用s 2=s-s 1,t 2=t-t 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程时的路程s 2和时间t 2 ,并算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 2 。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均选填“>”、“<”或“=”)。
说明小车下滑过程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的,而且是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
物理量 全程 上半程 下半程 路程(m) s= s 1= s 2= 时间(s) t= t 1= t 2= 速度(m/s) v=
v 1= v 2=。
探究小车速度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实验报告探究小车速度实验报告引言:小车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究小车速度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一: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速度实验目的:研究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速度变化情况,探究斜度对速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我们在实验台上设置了不同角度的斜面,将小车从斜面上释放,并用计时器记录小车滑下斜面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斜度较大的斜面上滑下所需的时间较短,速度较快,而在斜度较小的斜面上滑下所需的时间较长,速度较慢。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斜度越大,小车受到的重力分量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从而速度增加。
反之,斜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重力分量越小,加速度也就越小,速度减小。
实验二:小车在不同摩擦力下的速度实验目的:研究小车在不同摩擦力下的速度变化情况,探究摩擦力对速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我们在实验台上设置了不同材质的表面,如木板、金属板等,将小车从相同高度释放,并用计时器记录小车滑过一段距离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过所需的时间较长,速度较慢,而在金属板表面上滑过所需的时间较短,速度较快。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木板表面的摩擦力较大,阻碍了小车的运动,使得速度减小;而金属板表面的摩擦力较小,减小了阻力,使得速度增加。
实验三:小车在不同质量下的速度实验目的:研究小车在不同质量下的速度变化情况,探究质量对速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我们在实验台上使用相同的斜面和表面,但更换了不同质量的小车,并用计时器记录小车滑过一段距离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车的质量越大,滑过所需的时间越长,速度越慢;小车的质量越小,滑过所需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质量越大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分量越大,加速度越小,速度减小;而质量越小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分量越小,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加。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小车在较大的斜度下速度较快,而在较小的斜度下速度较慢。
小车斜坡实验报告模板
小车斜坡实验报告模板一、引言斜坡实验是物理学中的常见实验之一,通过观察小车在斜坡上运动的过程,我们可以探索力、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研究小车在不同斜坡角度下的运动情况,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斜坡上的力学定律。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 斜坡- 小车- 钢尺- 卷尺- 停表2. 实验步骤:- 在实验室内找到一条光滑的斜坡,确保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 将小车放置在斜坡的起始位置,并确保其静止不动。
- 打开停表,开始计时。
- 记录小车经过不同距离后的运动时间,并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 重复以上步骤3次,然后将斜坡角度增加一定值,继续进行实验。
- 将所有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
三、实验数据斜坡角度() 1 2 3 4 5重力加速度(m/s^2)9.8 9.8 9.8 9.8 9.8运动时间(s) 1.2 1.1 1.0 0.9 0.8平均速度(m/s)0.83 0.91 1.00 1.11 1.25四、实验结果分析1. 斜坡角度与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斜坡角度的增加,小车的平均速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斜坡角度的增加会使小车受到更大的重力分量,从而加速小车的运动。
2. 斜坡角度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重力加速度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都为9.8 m/s^2。
这是因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恒定值,不受斜坡角度的影响。
五、实验误差分析1. 实验数据的误差主要来自于计时的不准确和实际斜坡角度与测量角度之间的偏差。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更精确的计时工具和仪器,并对斜坡角度进行精确测量。
2. 实验中未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际上小车在斜坡上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制约,因此实验结果可能与理论值有一定差异。
六、实验结论通过斜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斜坡角度的增加会加速小车的运动,平均速度与斜坡角度呈正相关。
2. 重力加速度为一个恒定值,在本实验中约等于9.8 m/s^2。
小车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
小车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哎呀,说起这个小车斜面下滑的实验,我可真是有话要说。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物理老师带着我们一帮同学在操场上准备做这个实验。
我那时候还觉得,这实验能有啥意思,不就是个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嘛,结果,嘿,还真让我大开眼界。
首先,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木板,然后把它架在两个砖头上,形成一个斜面。
这斜面得是光滑的,不然小车滑下去的时候会因为摩擦力而减速。
我们几个同学还特意找来了一块表面特别光滑的木板,就怕摩擦力太大影响实验结果。
接下来,老师让我们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然后开始计时。
小车一松手,它就“嗖”的一下滑下去了,速度越来越快,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我们几个同学围在斜面旁边,眼睛都不眨地盯着小车,生怕错过了什么。
老师让我们记录下小车滑到斜面底部的时间,然后改变斜面的角度,重复实验。
我记得我们试了好几次,每次小车滑下去的时间都不一样。
斜面越陡,小车滑得越快,时间也就越短。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老话,“上山容易下山难”,现在看来,下山也挺快的嘛。
实验做完后,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实验原理。
他说,这个实验其实是为了让我们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小车在斜面顶端的时候,它有重力势能,当它滑下来的时候,这个势能就转换成了动能,所以小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些物理概念是一头雾水,但是通过这个实验,我好像突然明白了点什么。
原来,我们身边的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有这么有趣的科学原理。
最后,老师还让我们自己思考,如果小车的质量不同,或者斜面的材质不同,实验结果会不会有变化。
这让我意识到,科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总之,这个小车斜面下滑的实验,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它却让我对物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且,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我觉得学习物理也变得有趣多了。
下次再有人问我物理难不难,我一定会告诉他们,物理其实挺好玩的,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
斜坡小车实验报告模板
斜坡小车实验报告模板斜坡小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斜坡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运动情况,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器材:斜坡、小车、直尺、秒表。
实验原理: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当外力合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1. 将小车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并用直尺测量小车的质量m。
2. 将斜坡架于一定高度的支架上,使其与水平桌面成一定角度θ。
3. 将小车放置于斜坡上,确保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4. 确定斜坡的高度h和斜坡上某一点到地面的水平距离l。
5. 用直尺测量水平桌面的长度L。
6. 用秒表记录小车从斜坡上滑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
7. 重复实验3-6,但改变斜坡的角度θ,继续记录实验数据。
8.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质量m:100g斜坡高度h:50cm斜坡长度L:100cm斜坡角度θ 水平距离l 下滑时间t10°20°30°40°50°实验结果:斜坡角度θ 加速度a10°20°30°40°50°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斜坡角度的增加,小车的加速度也增加,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
2. 当斜坡角度为0°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加速度为0。
3. 当斜坡角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小车下滑速度迅速增加,加速度增大。
4. 由于实验中使用的小车质量较小,所以摩擦力的影响较小,加速度主要受到斜坡的倾斜度影响。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不仅巩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观测和数据分析。
同时,实验结果也让我对摩擦力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小车始终是处于静止状态,避免斜坡倾斜度过大导致小车的脱离。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全性,确保实验过程中没有其他人员靠近。
1《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1《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变化规律,并验证加速度与斜面倾角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小车2.斜面3.钢尺4.随动计时器5.水平台6.停车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斜面置于水平台上,并确认其处于水平状态。
2.将小车静止地放置在斜面的起点处。
3.使用停车计时器,记录小车沿斜面下滑的时间t14.将斜面倾斜一定角度,注意保持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
5.重复步骤3,记录小车沿斜面下滑的时间t26.重复步骤4和5,直至斜面倾斜角度达到一定范围(例如0°-45°)。
7.将每组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记录斜面倾斜角度θ和对应的时间t。
实验数据:斜面倾斜角度θ(°),时间t(s)------------------,----------1020304045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绘制出斜面倾斜角度θ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
2.通过观察关系图,分析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与斜面倾斜角度之间存在其中一种关系。
实验讨论:1.从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2.这与我们的常识相符,因为斜面倾斜角度增大意味着斜面越陡,小车下滑时受到的重力分量增加,从而加速下滑。
3.实验中我们忽略了空气阻力对小车下滑速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结果中的速度变化趋势较为理想化。
4.实验中还可以对不同质量的小车进行实验,并比较不同质量对速度变化的影响。
5.进一步研究可以尝试改变斜面材质或斜面表面的摩擦系数,观察对速度变化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结果与我们的常识相符。
实验报告
D.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 E.计算:下半段路程S3= S1-S2,记入表格下半段时间t3=t1-t2, 记入表格
F.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 v=s/t 算出各个平均速度,记 入表格。 G.整理回收器材。
实验记录数据:
路 S1=0.6 S2=0.3
程(m)
运动时间(s) t1=4 t2=2.5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小车沿斜面 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s v t
实验步骤:
A.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B.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车 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记入表格。 C.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 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平均速度(m/s) V 1= V 2=
0.15
0.12 0.2
S3=S1-S2= 0.3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 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力学相关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简单斜面小车运动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斜面小车运动的力学原理。
2. 掌握简单斜面实验的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沿斜面方向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重力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重力正交分力)。
重力分力使小车沿斜面加速下滑,摩擦力则阻碍小车运动。
实验中,通过测量小车下滑距离、时间以及重力分力大小,分析小车运动规律。
实验设备:1. 斜面(固定角度)2. 小车(带有计时器)3. 刻度尺4. 电脑(用于数据处理)5. 力学传感器(可选)实验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斜面角度。
2. 将小车放置在斜面顶部,确保小车静止。
3. 启动计时器,让小车沿斜面下滑。
4. 测量小车下滑距离和所需时间。
5. 记录实验数据,重复实验多次以确保准确性。
数据处理:1. 计算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 v = \frac{d}{t} \),其中\( d \)为下滑距离,\( t \)为下滑时间。
2. 计算小车下滑的平均加速度:\( a = \frac{v}{t} \)。
3. 计算重力分力:\( F_g = mg\sin\theta \),其中\( m \)为小车质量,\( g \)为重力加速度,\( \theta \)为斜面角度。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2. 实验结果显示,小车下滑的平均加速度与重力分力成正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结果还表明,摩擦力对小车运动有一定影响,导致小车下滑速度低于理论值。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简单斜面小车运动中的适用性。
实验结果还表明,摩擦力对小车运动有显著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并尝试减小摩擦力以提高实验精度。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引言: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实验探究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速度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滑动情况,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1. 小车2. 斜面3. 计时器4. 直尺5. 测量器具实验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并确保斜面的倾斜度能够使小车顺利滑下。
2. 将小车放在斜面上,并确保小车的起始位置相同。
3. 使用计时器记录小车滑下斜面所需的时间。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数据的准确性保证。
5. 改变斜面的倾斜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加。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车在滑下斜面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一个稳定的值。
这表明小车的加速度在不断增加,直到达到平衡状态。
2. 斜面的倾斜度对小车速度的影响很大。
当斜面的倾斜度增加时,小车的速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斜面的倾斜度增加会增加小车受到的重力分量,从而加速小车的下滑速度。
3.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一个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呈现出一条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因为小车在滑下斜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影响,速度并不是线性增加的。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然而,实际情况中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等。
这些因素会使得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有所偏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更加精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小车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并受到斜面倾斜度的影响。
制作斜面小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斜面小车的工作原理;2. 学习斜面小车的设计与制作方法;3. 探究斜面角度、小车质量、摩擦力等因素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斜面小车实验是利用斜面和滑轮的原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
通过改变斜面角度、小车质量、摩擦力等因素,观察小车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而探究这些因素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木板(长60cm,宽20cm,厚2cm);2. 木棍(直径1cm,长40cm);3. 滑轮(直径5cm);4. 小车(长10cm,宽5cm,高3cm);5. 弹簧秤(量程0-5N);6. 计时器;7. 水平仪;8. 砝码(质量分别为10g、20g、30g、40g、50g);9. 滑石粉(用于减小摩擦力)。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斜面:将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其成为斜面;2. 安装滑轮:将滑轮固定在木板的顶端,使滑轮位于斜面的最高点;3. 制作小车:将木棍两端削成斜面,制成斜面小车;4. 测量斜面角度:使用水平仪测量斜面角度,记录数据;5. 调整小车质量:将砝码分别放在小车上,使小车质量分别为10g、20g、30g、40g、50g;6. 测量小车运动速度: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释放小车,使用计时器测量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所需的时间,记录数据;7. 改变摩擦力:在斜面表面撒上滑石粉,减小摩擦力,重复步骤5和6,记录数据;8.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斜面角度为30°时,小车质量分别为10g、20g、30g、40g、50g时,运动速度分别为0.5m/s、0.6m/s、0.7m/s、0.8m/s、0.9m/s;2. 斜面角度为30°时,减小摩擦力后,小车质量分别为10g、20g、30g、40g、50g时,运动速度分别为0.6m/s、0.7m/s、0.8m/s、0.9m/s、1.0m/s。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s一、原理:v =t二、器材:小车、长木板、木块、停表、刻度尺、金属片(挡板)(斜面)(测量器材)三、实验目的:测出小车在斜面上半段、下半段以全程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步骤:①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将小车放于顶端,金属片放于斜面底端,测小车通过的路程s1。
②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重复多测几次。
③据s和t求得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④将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得小车从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时间t,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⑤利用全程所用时间减去上半段所用时间t1,求出下半段所用时间t2,算出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
五、注意事项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车不能下滑,无法进行实验;斜面的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不容易计时,因此应使斜面的坡度应适中)2.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持初速度不变3.开始计时与小车释放的时间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障时马上停表。
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最的数据更准确。
4.关于小车路程的测量要注意“头对头“或“尾对尾”六、设计表格,收集数据,计算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得出结论结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大七、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1.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或小车经过终点后才停止计时,导致测量时间偏大,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小;2.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到达终点就停止计时,导致测量时间偏小,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大;2.测量路程时读数也会产生误差;例题.如图是小明“测量小车的平均连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v=st(2)要完成本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刻度尺和停表(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使斜面的坡度减小(或缓)一些(4)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小车从A运动到C时的路程为80.0cm,小车AB段运动的路程为 40.0 cm;(5)实验测得t AC= 3s ,则小年在AC段的平均进度v AC约等于0.27 m/s;(6)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 AB,在BC段的平均连度为v BC,则v AB < v AC < v BC (均选填”=”“<”或”>”)(7)多次测量时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给自由下滑:(8)下面的四幅图中能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的是 B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时)(9)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10)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计算所测得的结果偏小(11)小车从斜面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是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12)利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实验的经验,两位同学打算测量小明跑完40m路程的速度。
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
如图所⽰,探究⼩车从斜⾯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实验原理是 ______,该实验要收集的数据是 ______和 ______.为了便于测量,应使⼩车在斜⾯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保持较 ______(填“⼤”或“⼩”)的坡度.图中停表每⼩格为1s,⼩车通过上半段s1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下半段s2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是:⼩车从斜⾯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 ______.
【答案】分析:探究⼩车从斜⾯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只要能够测出路程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样可以通过⽐较每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通过⽐较速度值的变化就可以判断下滑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
解答:解: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只要能够测出路程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车通过上半段s1=0.5m,所⽤的时间是3s,所以平均速度式v==≈0.17m/s;
⼩车通过下半段s2=0.5m,所⽤的时间是2s,所以平均速度式v===0.25m/s;
由数据可知,速度越来越快;
故答案为:速度公式v=,路程、时间,⼩,0.17,0.25,快.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均速度公式和变速运动进⾏分析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1/7
实验报告
班级 小组成员
一、实验名称: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原理:v=s/t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按步骤操作,将结果填于下表)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按上图组装器材,并标好斜面中点的位置。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 ,填入表格;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 的时间t ,填入表格。
根据测得s 和t 利用公式v=s/t 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
3、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将挡板移至中点,测出斜面上半程的距离s 1和小车通过路程s 1的时间t 1,填入表格,根据测得s 1和t 1算出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 1。
4、利用s 2=s-s 1,t 2=t-t 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程时的路程s 2和时间t 2 ,并算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 2 。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均选填“>”、“<”或“=”)。
说明小车下滑过程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的,而且是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
物理量 全程 上半程 下半程 路程(m) s= s 1= s 2= 时间(s) t= t 1= t 2= 速度(m/s) v=
v 1= v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