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建筑41班米兰 2140703006摘要: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

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

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

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2024年杭州市城区绿化建设计划

2024年杭州市城区绿化建设计划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中国的一座经济发达、生活优美的城市,杭州市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景和环境而闻名。

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政府制定了2024年城区绿化建设计划。

一、总体规划据统计,杭州市目前的总绿化覆盖率为50%,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25%,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绿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杭州市政府决定在2024年加大城区绿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重点项目1.建设新的城市绿道和休闲公园。

根据城市规划,杭州市将新建10条城市绿道,连接各大主要公园和景点,方便市民出行和休闲。

同时,城市将新建5座大型休闲公园,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

2.提升老旧小区和街道的绿化水平。

针对老旧小区和街道绿地不足的问题,杭州市将加大对这些地方的绿化改造力度,引入更多的绿色植被和景观设施,增强绿化效果,改善周边环境。

3.加强城市街道和广场的绿化工作。

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动脉和人流聚集地,城市街道和广场的绿化工作至关重要。

杭州市将加大对城市街道和广场的绿化投入,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4.保护和修复城市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些绿地和湿地面临破坏和污染的威胁。

杭州市将加大对这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恢复其原始状态,保障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5.推动城市绿色交通和徒步出行。

绿色交通和徒步出行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

杭州市将加强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推广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鼓励市民多步行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三、实施方案为确保2024年城区绿化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杭州市政府将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各项绿化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范围和实施时间,确保按计划推进,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杭州未来规划详图(地产分析材料)

杭州未来规划详图(地产分析材料)

财政一般财 政收入占全
省27.0%
自营出口额.3%
一般经济环境
GDP(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杭州GDP走势
5099 4781
4100 3442 2943 2543 2100 762 907 1036 1135 1225 1383 1568 1782
一般经济环境 杭州经济结构
60.00% 50.00% 40.00% 30.00%
53.81%
50.61%
51.23%
50.87%
50.17% 49.97% 47.75%
51.30%
50.61%
51.83%
50.40%
41.18%
42.95%
42.97%
45.10%
42.28%
42.74%
44.09%
4.核心位置:一主”即电厂河北侧沿康 桥路和拱康路设置的康桥地区公共中 心; “一副”指金昌路以南、拱康路沿 线的办公商贸区;“三中心”即北侧居 住服务中心、电厂居住服务中心和南侧 居住服务中心。
现状:杭州人对过江消费与过江居住的观念 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整个商业氛围 难成气候
第二阶段规划发展
前言
由于杭州的老城区以东南为中心,在发展第一阶段,杭州市市政府重点向东南方向推 进,钱江新城与滨江新城均已发展10年,而钱江新城无论是商业,住宅、行政、地铁都已 初步规模,一期开发基本完成。
滨江新城发展较慢,由于大部分杭州百姓及企业无法接受过江消费与居住,观念转 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对于钱塘江是凶江一说,从风水角度,让大部分企业拒绝过江,杭 州市市政府在滨江长期推进较慢的基础上,开始重点发力位于杭州主城区内的东部新城与 北部新城。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全省城市化方针 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重点,以网络型城镇群
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实施差异化发 展政策,走适应全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转型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化城市道路。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二、城市布局结构 三、市域城镇体系 四、村镇空间发展与控制 五、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六、城市综合交通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八、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 九、远景展望
3、城市规划区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 安、桐庐、建德、淳安等 五个县,总面积16596平 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 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 区含上城、下城、拱墅、 西湖、江干、滨江、萧山、 余杭等八个城区;水源保 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 江地区;总面积为3122平 方千米。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5 年,下同)为660.45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15 万人和82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现状为750.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815万人和930万人。城镇化水 平现状为62.1%,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0%和84%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市域内形成市域中心城市 (1个)--县(市)域中心城镇(5个)--地方中心城 镇或城市组团(18个)--一般建制镇(60个)四个 等级。
二、城市布局结构
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 兴”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 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 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 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 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 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规划建设六片 绿色生态开敞空间: (1)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2)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 景区; (3)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 交通生态走廊; (4)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 (5)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 木基地); (6)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杭州市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杭州市也面临着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动杭州市的城市发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杭州市应该注重实现宜居城市的建设。

宜居城市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杭州市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的生态氛围。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增加绿化面积和建设公园绿地,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空气质量和水质监管,确保市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要注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杭州市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杭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注重推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完善的城市信息化网络。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再次,要注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

未来杭州市应该进一步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最后,要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竞争力。

杭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底蕴。

未来杭州市应该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发展创意文化和时尚产业。

加强文化场馆和设施的建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综上所述,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应该注重宜居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文化软实力提升。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杭州市城市发展的概念规划,重点关注城市发展的目标、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通过对杭州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措施,以促进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作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引擎之一,杭州市在过去几十年中快速发展。

然而,这种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概念规划至关重要。

1. 城市发展目标杭州市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经济目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高杭州市的经济竞争力。

•社会目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安全和福利,提升居民幸福感。

•环境目标: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统一。

2. 城市发展规划2.1 城市规划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因素。

在城市规划方面,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促进城市内部和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交通规划:发展多元化的交通方式,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延伸性,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2.2 经济规划杭州市的经济规划应该注重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实体经济: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3 社会规划杭州市的社会规划应该注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体和社会福利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引言杭州市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杭州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政府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以指导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

规划目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1.加强城市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2.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容貌和形象;4.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品质。

规划内容城市发展布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布局分为两个层次:主城区和副中心。

1.主城区:主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商务区和文化中心,包括西湖区、下城区、上城区等。

主城区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总体形象,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宜业性。

2.副中心:为了分担主城区的发展压力,杭州市将发展副中心,包括滨江区、余杭区等地。

副中心将成为主城区的延伸,主要发展商务办公、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教育等领域,形成多中心城市格局,促进城市的功能均衡发展。

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治理大气污染等。

杭州市还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保护和修复湖泊、河流、山林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杭州市将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

主要包括:1.发展便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交服务质量;2.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地铁网络,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3.改善道路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4.发展新能源交通,推广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等,减少机动车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住宅用地:住宅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的住宅用地面积占比,以及不同类型的住宅用地(如普通住宅、高档住宅、经济适用房等)的分布情况。

2. 商业用地:商业用地包括商务办公、商场、市场等。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商业用地的规模及分布情况,以及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的比例关系。

3.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析不同类别工业用地的分布情况,如制造业、物流业等。

4. 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馆等。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居民需求的匹配程度。

5. 交通用地:交通用地包括道路、铁路、机场等。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交通用地的规模及分布情况,以及交通用地与城市功能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特点和问题,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8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杭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93.5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47.9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2.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探究

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探究

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探究杭州是江南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成就卓著。

本文将从城市设计规划的定义出发,阐述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

1. 城市设计规划的定义与要素城市设计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景观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调整和优化,以达到城市整体提升的目的。

城市设计规划的要素包括城市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保护等。

2. 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的特点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创新。

在城市更新和扩张的过程中,杭州市注重保持历史文化传承,将历史建筑和景观融入城市设计中,同时也注重创新性的城市空间设计,以符合现代城市化的要求。

(2) 基于大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杭州市在城市设计规划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注重城市环境和谐、生态均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亦注重城市交通、公共设施等的协调和平衡。

(3) 基于城市品质的提升与创新。

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注重提高城市品质,以城市形象升级,城市功能优化,城市人文和谐为目标,同时也从城市的微观层面出发,注重细致化的设计方面,以提高城市品质。

3. 杭州市城市设计规划的现状杭州市近年来的城市设计规划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大背景下,杭州市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成就突出,市区的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极高,市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根据杭州市的城市设计规划,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文教和体育设施;城市公共交通、道路交通管控能力不断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出行难题;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提升。

在城市形象方面,杭州市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运河文化、西湖文化、茶文化等得到了高度关注和宣传,使得杭州成为世界文化名城。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08-11-3一、本次总体规划获批复对杭州市城市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城市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确定了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明确了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发展方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为杭州市到2020年的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本次总体规划对杭州市城市性质是怎么定位的?答:科学的城市定位对城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市性质的确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和研究,确定的城市性质既体现了杭州在国家、区域、全省所处的地位,又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

国务院批复的杭州市城市性质表述为:“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为此,批复中还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杭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杭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这不仅明确了杭州市城市性质,而且还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站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实现这一性质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杭州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三、能否介绍一下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答:杭州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78年7月编制,1983年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该规划对指导杭州市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杭州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杭州市是中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经济和科技中心之一,杭州市的发展对于浙江省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规划水平,杭州市政府制定了杭州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目标1. 经济发展:促进杭州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 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环境质量。

3. 城市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4.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5.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规划内容1. 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城市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加强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划分。

重点发展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副中心,提升其功能和形象。

同时,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 交通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公交系统的建设。

加强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4. 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制定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环境监测等。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文化传承规划保护和传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加强对历史建造和文化遗址的保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和参预度。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 简介杭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杭州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宜居之城。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影响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3.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杭州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特别是加大对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投资。

同时,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市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3.2 生态环境保护杭州市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水源保护,保护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交通运输优化杭州市将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通过建设城市快速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的便捷性。

3.4 经济发展升级杭州市将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对科技、文化、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5 文化软实力提升杭州市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措施,提高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4. 实施措施为了确保城市总体规划能够落地实施,杭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4.1 完善法律法规杭州市将完善相关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

4.2 加强组织协调杭州市将成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规划的实施。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发展。

4.3 加大投资力度杭州市将加大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投资力度,确保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得到保障。

杭州总体规划

杭州总体规划

杭州总体规划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优质生活环境的目标,杭州制定了总体规划,以引领城市发展。

杭州总体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化、生态化、人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其中,“国际化”是指将杭州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吸引国际投资和创新人才;“生态化”是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人文化”是重视人文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在空间布局方面,杭州总体规划主张“以湖为核心,城市为主体,山林为基底,河流为血脉”的城市格局。

西湖作为杭州的城市名片,将进一步整治和保护,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文化和旅游景点。

杭州市中心区将继续发展壮大,建设高品质的商业、办公和居住区。

同时,将推动郊区和乡村的发展,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和文化产业。

在交通规划方面,杭州总体规划强调建设智慧交通,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杭州将继续拓展地铁、轻轨和公交网络,提高城市交通的覆盖面和运输能力。

此外,杭州还将大力发展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居民选择环保出行方式。

在经济发展方面,杭州总体规划提出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杭州将继续推进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对创新企业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同时,杭州还将注重保护传统产业和文化遗产,促进文创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民生改善方面,杭州总体规划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杭州将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杭州还将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总而言之,杭州总体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化、生态化、人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通过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措施,杭州将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

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

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杭州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其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而城市管理则是指对城市的各项事务进行统筹协调和有效管理。

本文将从不同视角探讨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增长。

随着杭州市经济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因此,城市规划需要解决如何合理规划新城区、旧城改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同时,城市管理也需要关注如何分配公共资源,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的交通、居住和教育等问题。

只有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才能使得新老城区的人口得到平衡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

其次,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

杭州作为风景名胜之地,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质量。

城市管理也需要关注如何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提倡低碳出行、建设生态公园等方式,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此外,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还需要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杭州市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也需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如何合理规划产业区域,以及促进各个产业的互补发展。

城市管理需要关注如何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端产业和人才落户杭州。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还需要关注城市交通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大。

因此,城市规划需要解决如何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捷性的问题。

城市管理需要关注如何合理分配交通资源,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

通过发展交通网络和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可以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和便利度。

总之,杭州市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课题。

杭州市城市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是指对杭州市的城市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杭州市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功能分区、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首先是城市的功能分区。

根据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商业区、居住区、产业区、文化休闲区等。

商业区的规划要合理布局各类商场、超市等商业设施,提供方便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居住区的规划要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合理规划住宅建设,同时配套建设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产业区的规划要促进不同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文化休闲区的规划要注重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公园、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其次是用地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要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用地规划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城市建设中,要优先利用闲置土地和老旧厂房,减少土地占用量。

同时,要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城市外围和河湖周边的绿地和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再次是交通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要注重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提高出行质量。

交通规划要合理规划公交、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路网,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要合理规划道路网,提供便捷的城市路网系统,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此外,还要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提供良好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最后是生态环境保护。

杭州市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

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质保护、绿化覆盖、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

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河湖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要加大绿地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空气质量。

要控制工业污染和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杭州市城市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杭州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杭州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杭州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杭州十四五规划是杭州市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是杭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品质重要依据。

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家重要经济中心、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泛珠三角重要节点城市,飞跃发展为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目标多特式服务型城市。

首先,全面降低生态污染水平,确保优良生态环境,依据杭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建设,要积极扩大生态绿化面积,大力改造美化生态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提升城市品质。

其次,完善体育配套设施,鼓励和引导全民健身,建设起完全覆盖全市的体育旅游推广及服务,促进杭州市体育文化事业发展。

此外,实施信息技术引领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拓展产业结构,支撑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强劲动力。

杭州十四五规划下会鼓励地方创新,构建开放型金融行业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投融资环境,鼓励科技民营企业发展,推动金融信息系统和社会资金运营能力建设,建立宏观管理制度和监管政策体系,支持金融服务供需结构的稳定发展,推进金融可持续发展,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进程,支持金融创新。

未来,杭州将由此实现全覆盖的现代化城市,杭州的制度、管理、技术、服务将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城市节点的作用,朝着国际现代大都市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建筑41班米兰 2140703006摘要: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

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

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

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城市性质上,开始通过分层次确定城市的主导功能,较好的解决了发展旅游和发展工业的关系。

城市布局上,开始向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发展,特别是城市新中心即后来的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奠定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转变的基础。

从1993年开始编制,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新设滨江区。

2001年3月,杭州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设立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市区行政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0年到2010年,城市性质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城市布局发展方向调整为以主城为基础,沿跨江、沿江两条轴线,向东、向南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发展;布局形态,从现状的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心,跨江、沿江多核组团式布局,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空间,形成“一个主城、两个副城(下沙、滨江)、六个旅游区(西湖、灵山、之江、西溪、龙坞、江南)”的布局形态。

三、杭州市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01年,为解决杭州城市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市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新设萧山区和余杭区,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千米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

2010年,根据《城乡规划法》对该版总体规划进行实施评估,评估认为实施成效显著:实施“两疏散、三集中”,初步形成了“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空间格局;确立“五位一体”大公交体系,基本建成“三纵五横”快速路骨架;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环境风貌显著改善;大江东、城西科创产业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此次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年到2020年,城市性质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格局。

空间布局结构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组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四、杭州市第三次总体规划修改(2015年)按照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总体要求,突出解决城乡协调和产城融合发展、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

围绕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杭州城市发展。

目标定位在围绕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空间开发管制和规模调控;围绕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引导要素合理集聚;围绕增强城市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围绕增强城市魅力,加强历史文化遗存和特色景观风貌保护。

此外,本次修改充实并细化了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规划内容,强化了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长三角、浙江省、行会走都市区和杭州市域层面制定区域协调的策略,增强区域综合交通、轨道交通、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覆盖城乡的规划内容。

(二)、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1、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1) 一主:“中心城区”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2)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

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

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

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

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2、双心双轴双心:即湖滨、武林广场地区--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临江地区--由北岸的钱江新城和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共同组成的城市新中心。

双轴:即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城市生态轴;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为轴线的城市发展轴。

3、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塘栖组团: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北部的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和余杭经济开发区(临平工业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的配套服务基地。

东部为居住生活区,西部为工业区。

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良渚组团:是城市西北部以良渚文化和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严格保护良渚文化遗址群,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北部为良渚遗址保护区,西部、东南部为居住生活区,西南为生态农业旅游区。

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余杭组团:是城市西部的近郊住宅区和高教科研基地。

西部为居住生活区,南部为休闲度假区,东部为教育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7万人。

义蓬组团:是城市东部大型综合性工业发展基地。

东部和东南部为工业区,西部和西南部为居住生活区,北部和东部临江地区为生态旅游区。

规划城市人口16万人。

瓜沥组团:是城市东南部以临港工业、轻纺工业、服装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北部为工业、物流区,南部为居住生活区。

规划城市人口5万人。

临浦组团:是城市南部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北部为居住生活区,南部为高新科技园区。

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4、六条生态带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规划建设六片绿色生态开敞空间:①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②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景区③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交通生态走廊④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⑤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木基地) ⑥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二、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布局与住宅建设:一主三副六组团在主城中主要有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个居住片区,共设置53个居住区改造老城区内低标准住宅区,重点发展城东、城北居住片区。

江南城则重点形成城厢、城北、滨江三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2个居住区。

临平城主要形成临平、运河、星桥三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0个居住区。

下沙城主要安排为工业区和高教园区配套的居住区,形成东、西二个居住片区,共设10个居住区。

行政区内居住区总计为85个居住区,预计可以容纳400万人左右。

外围组团按照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并举的方针,在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临浦等组团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居住区。

2、公共设施用地二个市级中心为主体,三个城市副中心、十四个地区级(城市组团)中心为骨干,居住区级中心为基础,小区网点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中心、多元化、网络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①市级公共中心:两个——旅游商业中心(延安路及近湖地区)与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改造延安路及近湖地区--旅游、商业中心区:中河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南、河坊街以北、西湖以东地区,承担商业、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

◎新辟城市新中心(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中央商务区:西兴大桥与钱江二桥之间两岸临江地区,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是区域性商务中心。

在钱塘江南岸预留城市远景商务中心用地,近期以控制为主。

②市级副中心:疏解市级公共中心容量,延伸其服务功能。

进一步完善萧山市心路地区、临平城中心区,建设下沙城中心区等城市副中心。

③地区级和城市组团中心:重点建设城站地区、铁路东站地区、江滨五号区块、卖鱼桥-大关-拱宸桥、滨盛路中段、庆春路东段、文三路西段和三墩等地区级中心,以及塘栖、良渚、余杭、临浦、瓜沥、义蓬组团中心。

3、城市综合交通①城市公共交通: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导,高效方便的换乘系统为依托,常规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其它公共交通工具为辅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②城市道路交通:一环三纵五横一环即绕城公路,全长123千米发展方向: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发展,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推行智能化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