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端午节就要来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你了解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端午节的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宝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真。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端午节有啥别称
端午节有啥别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同被称为中国民间四大节日。
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等,以示纪念。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赋予了许许多多的别称,这些别称都与端午节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代表着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传统的表达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来了解这些别称吧。
1. 端阳节:端阳节也是端午节的一种别称,在古代传说中,字“阳”意味阳气旺盛的日子。
端阳节也是古代农业文明的节日,因为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气温开始升高,阳光也开始强烈,是一个适合农民耕作的时节。
因此,端阳节也被视为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日。
2. 重阳节: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举行的,但在某些地区也把端午节称之为重阳节,这是因为农历五月和九月在数字上是一样的,所以把端午节称之为重阳节也是非常自然的。
3. 汤诞节:汤诞节源于汉代时期的传说,汤王举行龙舟比赛,以纪念伟大的君主、政治家和诗人屈原。
当时人们认为通过这种各家赛龙舟、共庆佳节的方式,能够让社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因此,将端午节称之为汤诞节也是非常常见的。
4. 艾节、香节:在端午节的习俗中,挂菖蒲和艾草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因为菖蒲和艾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着光明和平安。
因此,人们也习惯将端午节称之为艾节或香节。
5. 龙舟节: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龙舟比赛是最为经典和耳熟能详的一种。
龙舟又称“龙艇”、“划龙船”,是中国传统的一项赛事。
每年端午节时,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以庆祝节日。
因此,将端午节称之为龙舟节也是非常合理的。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的别称也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和丰富性。
在庆祝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不仅能够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能够体验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五月节等,是我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庆祝。
对于爱学习的我们来说,了解端午节的别称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是端午节的别称及其来由。
1.龙舟节端午节的别称之一就是龙舟节。
传说在古时候,吴越两地曾因争夺江浙之间的天然屏障钱塘江而发生战争,吴国人民后来发现如果利用竞技来代替战争,就可减少战争的惨烈,于是便形成了划龙舟的盛大节日。
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我们沿用着。
五月初五各地会举办龙舟比赛,人们划着龙舟争先恐后地奔向终点,欢呼声响彻云霄。
此外,龙舟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物,也因此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有名别称。
2.重午节“重午”一词,源于汉代传说。
相传,一位名叫屈原的贤士为了救国,坚决反对统治者,甚至于放逐自己。
当他得知他的故土被敌军侵略时,他无限悲愤的投江自尽,终在五月初五死去。
人们为了缅怀屈原的贡献和追忆他的不幸命运,于是将五月初五称为“重午节”。
3. 五月节五月节是端午节的另一个名字。
五月初五是阳历的一个固定日期,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
五月节是以季节为符号,被用来代表春季与夏季的过渡期。
在端午节前后,许多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表示了一年中真正的夏天的来临。
综上所述,端午节是一种包含许多不同涵义的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充满神奇色彩的一面。
无论是龙舟节、重午节还是五月节,都有着独特的传说和历史背景,每一种别称都有着对中国文化及民族精神的特殊庆祝方式。
总之,了解端午节别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弘扬这些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那端午节的别称也成为了我们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富有它自己的独特意义和价值观,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
端午节的别称中天节
端午节的别称中天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民间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农事节日。
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端午节有许多的别称,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便是“中天节”,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别称中天节。
“中天节”一词来源于《史记·舜典》中的记载,记述了古代大禹治水时,为赞扬他的功绩,人们为他建起了一座塔,在夏至时点塔祭祀,夏至时太阳到达最高点,因此被称为“中天节”。
这个塔不仅是夏至节的重要场所,也是端午节祭祀龙舟的场所,所以“中天节”逐渐与端午节联系起来。
在大多数地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都有向大禹祭祀的痕迹,大禹治理洪水功绩赢得了人们的钦佩,所以人们在端午节庆祝时常常会向他表示感激。
据传大禹在治水的时候,曾经祭祀过五条龙神,因此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划龙舟,以纪念大禹治水的英勇事迹。
同时,在许多地方,人们还会在民间举行龙舟竞赛、吃粽子、拜祖先等活动。
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伟人,感恩祖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别称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显示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深邃内涵。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中华,古老的文化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而这一传统文化的底蕴之深、内涵之丰、广度之大,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
通过研究端午节的别称“中天节”,不难发现,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几乎每件事物都拥有丰富的原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
总之,端午节的别称“中天节”不仅体现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之情,也充分展示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通过庆祝端午节,我们不仅可以重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愿我们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节日的同时,始终铭记祖先的智慧和贡献,不忘初心,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于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关于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据调查端午节的名字在中国全部传统式节日中称呼较多,称得上节日别称之最。
庆祝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2023
庆祝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2023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1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
起于三代夏至节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粽子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
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端午节民俗简介及知识竞赛
28.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 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 D 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 A、踏青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29.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 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 食品?B ( ) A、秦国 B、晋代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0.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 时期吗? ( ) C A、秦国 B、晋代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端午节的简介:
•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 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 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 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 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 异的。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名称的由来:
•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 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 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 的“端午”。 •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 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 也称重午。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 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 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 三种:
15.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 三角形、 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 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 A A象征牛 祭祖 B象征剑 勇猛 C象征果实 丰收
16.在( )年,赛龙舟被列 B 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 “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5
17. 屈原和下列那个中国传统 节日有联系?( ) D A.重阳节 B.青年 C.元旦 D.端午节
端午节的30个别称
端午节的30个别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不同的别称,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称呼,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30个别称。
1. 端阳节:简单常用的称呼,与节日恰逢夏至时阳气最旺盛有关。
2. 重五节:因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3. 棕叶节:由于端午节需要纳川,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五彩缤纷的棕叶。
4. 艾节:端午节用艾草和桂花包成的香包叫艾包,所以也成为了艾节。
5. 龙舟节:又称赛龙舟,是端午节最著名的活动之一。
6. 浴兰节:端午节人们喜欢用兰花和艾草泡澡,以驱逐瘟疫,所以也被称为浴兰节。
7. 迎夏节:端午节恰逢夏至时节,也意味着迎接夏季的到来,所以叫迎夏节。
8. 香槟节:南方有个说法是五月初五要用香皮包住糯米,这也与节日的习俗有关。
9. 五月节:也是为了纪念农历的五月初五。
10. 异物节:端午节前后,梅雨季节正式开始,人们会用刺柿竹叶捆扎,针线和菖蒲等异物来祈求幸福平安。
11. 荔枝节:端午节正逢荔枝成熟的季节,因此也被称为荔枝节。
12. 茄子节:相传在端午节的时候,有人烧香祈福,而一只茄子竟然跳了出来,于是茄子就成了这个节日的代表食品。
13. 楝花节:楝花有去腥解毒的作用,因此人们在端午节里喜欢把楝花放置室内、车内,驱蚊消毒等作用。
所以也叫楝花节。
14. 活人节:民间传说五月初五的夜晚,鬼怪会在人间出没,还会吸收人的精气。
因此,端午节有民间传说为“避邪”。
15. 脚蹼节:因为端午节是提神活血的佳节,所以在节日期间使用鲤鱼,还要切去脚蹼,体现了人们在这个时候瞄准了鱼儿的最佳状态。
16. 艾蒿节:端午节时节是艾蒿最旺盛的时候,所以它也成了端午节的别称。
17. 涮肉节:在南北方很多地区,五月初五是涮羊肉的好时节。
18. 端日节:古代汉族称冬至为“端阳”,这里的“端”指的是日头“端正”的意思,而在端午节这个日子,这种“端”仍然代表“正直”的含义,因此也称为端日节。
端午节是哪一天_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哪一天_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习俗1、吃粽子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
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
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
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
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
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节假日网根据最新的放假时间表为大家汇总了大量的节假日安排,希望可以让大家的假期过得充满色彩。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所有别称和雅称
端午节所有别称和雅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又称端阳、龙舟节、浴兰节、重午节、五月节、端阳节等,各地也有许多琳琅满目的雅称,每个称呼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起源,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一下端午节的所有别称和雅称。
1、端午节:端午节是最常见的称呼,也是最广泛接受的称呼。
据传,端午节源于古代中国,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后逐渐发展成为民俗文化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2、端阳节:端阳源于古时《周礼》中推崇春天农作物长势快速、秋天收成颇丰的理念,认为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阳气最旺盛,人们应该在这一天迎接夏季的到来,强身健体。
3、浴兰节:浴兰节是端午节的又一雅称,也是独具江南特色的古老称呼。
相传在南宋时期,南京市区内有一处天然的野生兰花林,每到五月初五时,百花齐放,游人纷至沓来,人们在这里涂上兰花香油,洗去身上的疲惫和灰尘,故称之为浴兰节。
4、重午节:重午源于端阳,社会上认为五月初五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以吃粽子来纪念这个时刻,而“重”又意味着节日庄重,因此称之为重午节。
5、五月节:五月节是又一简洁的称呼,也是农历五月初五的名字,在全国各地都能听到这个称呼。
6、龙舟节:龙舟节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说屈原自沉于汨罗江后,当地人民为了缓解屈原之魂的怒气,便在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和祈求健康平安,龙舟节也就成了端午节的又一称呼。
7、艾节:在中国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端午节又被称为艾节。
相传这源于战争时期,人们将散发着浓重苦味的艾草撒在房间里,并在房子的四角挂上香囊,以驱邪避瘟,留住家人的好运。
8、屈原节:屈原节是端午节的又一雅称,主要流传于古代文学之中。
端午节最初便是纪念屈原,因此又称为屈原节,而人们在端午节时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也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人。
9、过午节:在中国北方地区,端午节被称之为过午节,是由于农历五月初五的午时转瞬即过,人们便在这一天进行各种活动,纪念和感恩。
端午节别称是
端午节别称是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或端节、五月节、午日节、龙舟节等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始于战国时期,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自尽而设立的。
端午节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有着各种不同的传统和习俗。
在南方,人们喜欢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而在北方则更注重食用艾叶和饮食习俗等方面。
关于端午节的别称,不少人可能只知道其中一些。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端午节的各种别称,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并领略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 端阳节端阳节是端午节的正式名称,也是最早的别称。
在古代,人们认为五月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因此将端午节命名为“端阳节”,寄托着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迎接阳气的到来,祈求健康、平安以及招财进宝等吉祥之事。
2. 端节端节是端午节的另一个名称,与端阳节含义类似,也是为了纪念阳气到来而设立。
据传端节还可以解释为“端午节日”,即指这个节日是在夏至来临之前一个特殊的日子。
3. 五月节五月节是指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因此得名为“五月节”。
在古代,五月初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气,当属“芒种”,人们会根据这个节气进行运动锻炼,善待自己的身体。
4. 午日节午日节是端午节的又一种称号。
相传午时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因此将端午节也称为“午日节”。
而在端午节这一天,还存在着“三伏天”序幕的传统,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5. 龙舟节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在江浙一带,“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
这是因为端午节是赛龙舟的重要日子,当天将会举行各种龙舟比赛,赛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人山人海相当热闹。
6. 艾节在中国的北方,端午节又被称为“艾节”。
艾叶是端午节的重要物品之一,人们会在端午节前将艾叶晒干,然后熏制成艾草,用于祛病驱虫、驱邪避凶的目的。
因此北方的人们也将端午节称为“艾节”。
总结起来,端午节的别称有端阳节、端节、五月节、午日节、龙舟节和艾节等等,每个名称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信仰,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哪个别称,都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期盼,希望可以过一个吉祥如意的节日。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这个节日有许多别称,每个名称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端午节的别称。
1. 端阳节“端”字的意思是“正”、“准确”,“阳”代表着太阳。
在端午节这一天,太阳到达一年中的最高点,因此也被称为“端阳节”。
2. 重五节“重五”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在中国的传统节令中,几乎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重”日,也就是指几天前或后的日期。
例如春节的“除夕”、中秋节的“十五”。
因此,五月初五也被称为“重五节”。
3. 龙舟节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江河湖海里划龙舟比赛,因此也被称为“龙舟节”。
据传,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一种仪式,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将米饭扔到江中,以避免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
4. 赛龙舟节“赛龙舟”二字已经足以说明这个别称是跟龙舟比赛有关的。
在中国北方,这个别称还有“划龙舟”之称,因为北方人说的是“划”,不是说的“龙舟”。
5. 艾节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艾叶和菖蒲等草药浸泡的酒水,洒在屋内墙壁、门框等处,以净化和驱除虫蚁,也叫“艾草节”、“艾叶节”、“蒲节”等。
6. 香艾节端午节里用艾草制成的蒸馏物,可以用来泡澡、熏香、饮酒、吃粽子等。
在一些地方,端午节也被称为“香艾节”。
7. 五月节将端午节也称为五月节,是因为它正值五月,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这里的“五月”不是指阳历的五月,而是农历,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别称和习俗丰富多彩,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但不论是哪种别称和庆祝方式,它们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敬拜屈原、尝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这些传统习俗,既是文化的沉淀,也是表达人民情感的重要方式。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1、粽子节:自古以来,吃货从来不会缺席,提到端午就想到粽子,因此也就有了这个直截了当的名字咯。
2、端阳节:午为“阳辰”,午月中的第一个午日,这一天时为仲夏,也是登高踏青的好天气,因此也有“端阳节”之称。
3、龙舟节:端午节也是上古时代,先人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神的节日,****于部族的图腾祭祀。
4、正阳节:端午节从中国传入到越南以后,在越南,五月初五就称为“正阳节”。
5、屈原日:端午也是纪年屈原在这一天投江的日子,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因此也有屈原日之称。
6、解粽节:这源自于端午的小游戏,端午食粽,粽叶长短各不相同,解下粽叶长者为胜,因此有“解粽节”之称。
7、夏节、五月节:这个名称就与端午的时节密切相关了,五月五日为仲夏之日,过后气温上升,因此得名。
8、重午节:古时以天干地支为纪年,端午节最初为干支历的五月五日,第五月即为“午”,双午为之“重”,因此端午节也称“重午节”。
9、端礼节:在湘南地区,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上艾叶,驱除蚊虫,洗礼身心,古代因蚊虫而感染疟疾的几率非常高,而且难以医治,古人相信这样可以驱除疾病,安全度过夏季。
因此端午也称端礼。
10、五黄节:古时,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食五黄的传统,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酒。
因端午一天,阳气至盛,天气闷热,气血不畅,因此食五黄调顺理气,健脾润肺,让心脉畅通。
11、龙日节:龙日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称呼,与龙舟有关,最开始端午节是源于吴越部族纪念龙神的日子,龙是吴越的部族图腾,而仲夏五月五日,既是苍龙飞天的时节,苍龙主火,次日阳气鼎盛,因此也被称为龙日节。
12、沐兰节:端午时为仲夏,也是热病高发的一个季节,而端午也是一味中草药,沐浴可去湿除热驱邪13、浴兰节:民间有用端午草沐浴的风俗,因此端午又称“浴兰节”。
14、菖蒲节: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民间风俗,菖蒲被认为有驱邪镇宅的作用,古时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上菖蒲,以求福泽平安。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2023(一览)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2023(一览)端午节是几月几日20232023端午节日在6月22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
放假时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有很多别称,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关于端午节纪念谁的话,说法是比较多的。
最广泛的应该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楚国被灭,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时,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等说法。
端午吃粽子是一个重要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艾草是南方地区很常见的草药,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根据老一辈的说法,还有辟邪的功效。
所以这一天,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艾草熬制成汤水洗澡。
五月的天气开始炎热,也是皮肤病盛行的时候,因此在端午这天用艾叶草洗澡,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日子皮肤能够健康。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忌吃娘家粽子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否则,就会倒大霉。
有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忌游泳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祟的习俗。
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在北方一些地区,小孩子有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
端午节的 别称
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重阳节”、“端阳节”和“午日节”。
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端午节有着许多的别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重阳节“重阳”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岁比不齐,无达壬酉。
民戒不虞,安期重就。
”其中“重就”指的是在九月重逢,可见“重阳”二字又名“重逢”,因此也称为“重阳节”。
出自唐朝杜甫《重阳与北山题壁》:“独有去年杜鹃啼,今年菊花点翠微。
人生桂枝诗百首,落尽桂花无人知。
”因为端午节同样发生在四时之中的九月,所以也有一部分人会将端午节称为重阳节。
二、端阳节“端阳节”源于《易经·系辞之三》:“汝淳矣,故当享之,庶乎其至也。
”这是周公解梦的官方解释,意思是“端午节”是一种祭祀仪式,希望人们能在节日里庆祝团圆,感恩于天地。
因此,“端阳节”就是“端午节”的别称。
三、午节古人没有常用“端午”名,而是用“午节”来形容五月初五这个节日。
因为汉字学,五月天时太阳经过黄经六十度,也就是所谓的“过午”,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午日”或“午节”。
在岭南地区,端午节的别名中经常包含“午”字,如“午祭”、“午神节”等。
四、龙舟节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赛龙舟。
发源于中华大地的这项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考古学家认为赛龙舟和当时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在古代中国出现得很早。
因此,在某些地区,端午节也会被称为“龙舟节”。
五、艾节艾叶属蒿科,端午节用艾叶也是中国古代的习俗之一。
据说,屈原死后,骨灰散落江中,百姓们在江边找寻屈原骨灰,黑鳞虫便是当时江中出现的奇异蛇,为了保护屈原的骨灰,百姓们便用艾叶裹了米饭赠送祭祀用。
以后每年端午节,人们便使用艾叶为灶巾、枕头、挂饰等。
因此,端午节在一些地区也叫作“艾节”。
六、槐节槐花是中华文化古早菜之一,端午节之前就有采集槐花、蒸槐花饼的传统。
端午节2023年是几月几日端午节时间
端午节2023年是几月几日端午节时间端午节2023年是几月几日端午节时间2023端午节日在6月22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
放假时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有很多别称,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关于端午节纪念谁的话,说法是比较多的。
最广泛的应该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楚国被灭,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时,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等说法。
端午吃粽子是一个重要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艾草是南方地区很常见的草药,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根据老一辈的说法,还有辟邪的功效。
所以这一天,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艾草熬制成汤水洗澡。
五月的天气开始炎热,也是皮肤病盛行的时候,因此在端午这天用艾叶草洗澡,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日子皮肤能够健康。
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是屈原的忌日,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特定端午节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饮雄黄酒,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
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
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饮蒲洒也颇有益。
我们在端午节这天要在正午的时候用水洗去自己身上的煞气,饮雄黄酒是为了去除邪恶。
端午节别称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有别名近30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午日节、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龙舟节、龙日节、天中节、地腊节、躲午节、当五汛、解粽节、粽子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由于端午节源于农历,因此,它在阳历中的日期是不固定的。
“对应阳历,最早是5月27日(如2085年),最晚是6月26日(如1906年)。
因此,每年阳历5月27日至6月26日中的任何一天为端午节均属正常。
”罗澍伟说。
从战国时起,北方民间就有农历五月为“恶月”、初五为“恶日”之说,认为“端午到,五毒醒”。
何为“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
为了避‘五毒’,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插蒲艾、佩香囊、兰汤沐浴,目的是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害虫伤人,所以端午节又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和‘医药保健节’。
为了能够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推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一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一些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把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因此,端午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是我国别称最多的节日,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
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
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
“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
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
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
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
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