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被动性尿失禁----在脊髓休克期,膀胱呈完全的 迟缓性麻痹,全部反射以及运动消失,可发生尿 潴留和尿失禁。
❖ 反射性膀胱----高张力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因 脊髓排尿反射弧与皮层中枢旁中央小叶联系完全 中断导致排尿纯为脊髓排尿反射弧的活动。症状 有尿意消失和无自主性排尿、尿频。多见于腰髓 (T2、T3以及S2、S3、S4是排尿中枢)以上脊 髓横贯性损害的后期。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部位在前,表现为痛觉, 温度觉障碍。损伤部位在后表现为触觉和本体感 觉障碍。损伤部位在一侧表现为对侧痛觉,温度 觉障碍及同侧触觉和深感觉障碍。
❖ 完全性脊髓损伤:紧接的脊髓损伤平面以上可有 痛觉过敏,而在损伤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完全消失。
脊髓反射功能障碍
❖ 脊髓基本反射有五种,即牵张反射,屈肌 反射,血压反射,膀胱反射,排便反射以 及阴茎勃起反射。这些反射受脑部控制, 当脊髓损伤时反射活动消失。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如应用黄酮哌酯,用以解除逼尿肌 痉挛;增加膀胱口张力,如应用药物:硫酸麻黄素、盐酸丙咪嗪等;使 用外部集尿器等(持续导尿);间歇性导尿。
不同损伤水平患者的功能训练
❖ C4水平的脊髓损伤 1)环境控制系统的使用 2)气控轮椅的使用 ❖ C5水平的脊髓损伤(由于三角肌,二头肌尚有功能,可以完
❖ 二、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排尿障碍,预防 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治疗骨质疏松等。
排尿障碍的治疗
❖ 一、被动性尿失禁----多见于脊髓损伤初期(脊髓休克期),膀胱呈迟缓 状态。治疗的重点是排空膀胱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导尿术、膀胱耻骨上造瘘术、电刺激疗法等。 间歇导尿(最常用)可以使膀胱有一定程度的充盈,形成排尿反射 必须的生理刺激。间歇导尿一般为每4h无菌导尿一次。
(1)脊髓损伤程度判断标准----脊髓损伤有完全性和 不完全性之分。二者的判定以在最低骶节是否有残留功 能为依据。肛门指检可明确诊断。 (2)脊髓损伤完全性的分级 一般采用美国脊髓损伤 学会的分级法 (ASIA,2000年标准)
脊髓损伤的治疗
❖ 一、早期处理,包括: 神经外科与骨科处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解 除脊髓的压迫,提供脊髓恢复的条件,使脊髓损 伤有逐渐恢复的可能。治疗最佳时间是在损伤发 生后的6小时以内。研究表明,在脊髓损伤后8小 时内开始使用甲基强地松龙,可以有效的抑制脂 质的过氧化,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并促进 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脊柱骨折脱位必须整复,同时还要固定,以解除 损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为康复 创造条件。
❖ 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损 伤脊髓平面以下大约1~3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 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的患者的部分功能保留区一般多于3个脊髓节段。
❖ 截瘫患者可表现为多方面的生理机能改变。
感觉障碍
❖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以及压觉和肌肉关节 的本体觉的障碍。
成某些动作。) 1)利用辅助工具进食 2)使用手控电动轮椅 3)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从床到轮椅转移 4)手功能重建 ❖ C6水平的脊髓损伤(此伸腕功能保存,但不能屈指和握物) 1)自己穿衣 2)使用加大手轮圈摩擦力的轮椅 3)用手驱动抓捏支具补偿抓捏功能 4)手的功能重建
❖ C7~T2水平的脊髓损伤(保留能伸肘,但手指功能较差。) 1)坐位或在轮椅上的减压 2)用滑板做各种转移动作 3)肌力训练 4)斜床站立 5)手功能重建 ❖ T3~T12水平的脊髓损伤 (重点在恢复其站立和治疗步行功能) 1)在步行训练双杠内活动,使用双腋杖,并佩戴KAFO。 2)用双拐和支具在步行双杠外重复步行训练迈至步和迈越步。 3)向外侧踏步 4)向后踏步 ❖ L1~L2水平的脊髓损伤 1)手杖步行,并并佩戴KAFO 2)在不同的地面上试着行走 3)上下楼梯 4)上下斜坡 5)学习安全地跌倒和重新爬起 ❖ L3~L5水平的脊髓损伤 (下肢仍有部分麻痹,但用手杖或佩戴AFO,甚至不
❖ 二、尿潴留----脊髓损伤致逼尿肌及内外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尿潴留。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使用诱发反射性膀胱逼尿肌收缩的一些方法,
如刺激肛门、轻叩小腹部、挤压耻骨联合上膀胱区等;微电刺激作用于 膀胱壁;手术减低膀胱出口阻力或尿液改道等;间歇性导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紧张性尿失禁----治疗重点是促进膀胱储尿功能恢复。
❖ 自主性膀胱----多见于脊髓损伤平面在排尿中枢 以下的患者,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循环系统障碍
❖ 患者可出现心动徐缓,脉压差加大,血压下 降等症状。损伤平面越高,变化越明显。颈 脊髓及高位胸脊髓损伤患者,在直立时也可 发生血压下降,脉率增快,这是因为四肢肌 肉瘫痪,失去唧筒作用,下肢静脉淤血的缘 故。
呼吸系统障碍
❖ 呼吸功能下降。原因在于呼吸动力机瘫痪, 气管、支气管管腔变窄,分泌物积聚,膈肌 功能减退,使胸腔及肺的容积变小,导致肺 活量下降,气体交换不足,呼吸频率加快, 最终导致呼吸效率下降。
❖ 大便排出困难----植物神经紊乱,消化道蠕动 缓慢,直肠松弛,大便秘结。
❖ 性功能障碍
❖ 其他并发症----褥疮、关节挛缩、尿路感染、 痉挛、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临床评定
(一)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 临床上诊断的脊髓损伤平面是指脊髓的最低功能水
平。判断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 在T2--L1脊髓节段支配胸廓,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 故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诊断。判断损伤平面运动 功能的标准是该平面支配肌肉(徒手肌力评定,即 MMT)必须在3级以上。 (二)脊髓损伤的程度
脊髓损伤的治疗
Martiko 2009-11-11
脊髓损伤(SCI)的临床表现
❖ 临床上常以16—30岁男性多见。根据外力作用 的部位不同,损伤类型可出表现为屈曲型、过伸 型、压缩型和旋转型。
❖ 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 髓损伤造成损伤脊髓平面以下所有功能的消失, 患者终身瘫痪。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可于受 伤后即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也可能最初为脊髓 休克。患者出现迟缓性瘫痪,脊髓休克过后脊髓 机能有部分恢复,但患者仍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
运动功能障碍
❖ 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运 动消失,肌张力下降,肌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 反射,足趾反射)消失。而休克期过后, 则会出现肌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 理反射阳性。
排尿功能障碍
❖ 任何高于脊髓T11~S4节段的损伤,都会不同程 度地造成膀胱功能的障碍。
❖ 反射性膀胱----高张力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因 脊髓排尿反射弧与皮层中枢旁中央小叶联系完全 中断导致排尿纯为脊髓排尿反射弧的活动。症状 有尿意消失和无自主性排尿、尿频。多见于腰髓 (T2、T3以及S2、S3、S4是排尿中枢)以上脊 髓横贯性损害的后期。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部位在前,表现为痛觉, 温度觉障碍。损伤部位在后表现为触觉和本体感 觉障碍。损伤部位在一侧表现为对侧痛觉,温度 觉障碍及同侧触觉和深感觉障碍。
❖ 完全性脊髓损伤:紧接的脊髓损伤平面以上可有 痛觉过敏,而在损伤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完全消失。
脊髓反射功能障碍
❖ 脊髓基本反射有五种,即牵张反射,屈肌 反射,血压反射,膀胱反射,排便反射以 及阴茎勃起反射。这些反射受脑部控制, 当脊髓损伤时反射活动消失。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如应用黄酮哌酯,用以解除逼尿肌 痉挛;增加膀胱口张力,如应用药物:硫酸麻黄素、盐酸丙咪嗪等;使 用外部集尿器等(持续导尿);间歇性导尿。
不同损伤水平患者的功能训练
❖ C4水平的脊髓损伤 1)环境控制系统的使用 2)气控轮椅的使用 ❖ C5水平的脊髓损伤(由于三角肌,二头肌尚有功能,可以完
❖ 二、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排尿障碍,预防 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治疗骨质疏松等。
排尿障碍的治疗
❖ 一、被动性尿失禁----多见于脊髓损伤初期(脊髓休克期),膀胱呈迟缓 状态。治疗的重点是排空膀胱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导尿术、膀胱耻骨上造瘘术、电刺激疗法等。 间歇导尿(最常用)可以使膀胱有一定程度的充盈,形成排尿反射 必须的生理刺激。间歇导尿一般为每4h无菌导尿一次。
(1)脊髓损伤程度判断标准----脊髓损伤有完全性和 不完全性之分。二者的判定以在最低骶节是否有残留功 能为依据。肛门指检可明确诊断。 (2)脊髓损伤完全性的分级 一般采用美国脊髓损伤 学会的分级法 (ASIA,2000年标准)
脊髓损伤的治疗
❖ 一、早期处理,包括: 神经外科与骨科处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解 除脊髓的压迫,提供脊髓恢复的条件,使脊髓损 伤有逐渐恢复的可能。治疗最佳时间是在损伤发 生后的6小时以内。研究表明,在脊髓损伤后8小 时内开始使用甲基强地松龙,可以有效的抑制脂 质的过氧化,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并促进 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脊柱骨折脱位必须整复,同时还要固定,以解除 损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为康复 创造条件。
❖ 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损 伤脊髓平面以下大约1~3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 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的患者的部分功能保留区一般多于3个脊髓节段。
❖ 截瘫患者可表现为多方面的生理机能改变。
感觉障碍
❖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以及压觉和肌肉关节 的本体觉的障碍。
成某些动作。) 1)利用辅助工具进食 2)使用手控电动轮椅 3)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从床到轮椅转移 4)手功能重建 ❖ C6水平的脊髓损伤(此伸腕功能保存,但不能屈指和握物) 1)自己穿衣 2)使用加大手轮圈摩擦力的轮椅 3)用手驱动抓捏支具补偿抓捏功能 4)手的功能重建
❖ C7~T2水平的脊髓损伤(保留能伸肘,但手指功能较差。) 1)坐位或在轮椅上的减压 2)用滑板做各种转移动作 3)肌力训练 4)斜床站立 5)手功能重建 ❖ T3~T12水平的脊髓损伤 (重点在恢复其站立和治疗步行功能) 1)在步行训练双杠内活动,使用双腋杖,并佩戴KAFO。 2)用双拐和支具在步行双杠外重复步行训练迈至步和迈越步。 3)向外侧踏步 4)向后踏步 ❖ L1~L2水平的脊髓损伤 1)手杖步行,并并佩戴KAFO 2)在不同的地面上试着行走 3)上下楼梯 4)上下斜坡 5)学习安全地跌倒和重新爬起 ❖ L3~L5水平的脊髓损伤 (下肢仍有部分麻痹,但用手杖或佩戴AFO,甚至不
❖ 二、尿潴留----脊髓损伤致逼尿肌及内外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尿潴留。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使用诱发反射性膀胱逼尿肌收缩的一些方法,
如刺激肛门、轻叩小腹部、挤压耻骨联合上膀胱区等;微电刺激作用于 膀胱壁;手术减低膀胱出口阻力或尿液改道等;间歇性导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紧张性尿失禁----治疗重点是促进膀胱储尿功能恢复。
❖ 自主性膀胱----多见于脊髓损伤平面在排尿中枢 以下的患者,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循环系统障碍
❖ 患者可出现心动徐缓,脉压差加大,血压下 降等症状。损伤平面越高,变化越明显。颈 脊髓及高位胸脊髓损伤患者,在直立时也可 发生血压下降,脉率增快,这是因为四肢肌 肉瘫痪,失去唧筒作用,下肢静脉淤血的缘 故。
呼吸系统障碍
❖ 呼吸功能下降。原因在于呼吸动力机瘫痪, 气管、支气管管腔变窄,分泌物积聚,膈肌 功能减退,使胸腔及肺的容积变小,导致肺 活量下降,气体交换不足,呼吸频率加快, 最终导致呼吸效率下降。
❖ 大便排出困难----植物神经紊乱,消化道蠕动 缓慢,直肠松弛,大便秘结。
❖ 性功能障碍
❖ 其他并发症----褥疮、关节挛缩、尿路感染、 痉挛、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临床评定
(一)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 临床上诊断的脊髓损伤平面是指脊髓的最低功能水
平。判断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 在T2--L1脊髓节段支配胸廓,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 故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诊断。判断损伤平面运动 功能的标准是该平面支配肌肉(徒手肌力评定,即 MMT)必须在3级以上。 (二)脊髓损伤的程度
脊髓损伤的治疗
Martiko 2009-11-11
脊髓损伤(SCI)的临床表现
❖ 临床上常以16—30岁男性多见。根据外力作用 的部位不同,损伤类型可出表现为屈曲型、过伸 型、压缩型和旋转型。
❖ 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 髓损伤造成损伤脊髓平面以下所有功能的消失, 患者终身瘫痪。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可于受 伤后即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也可能最初为脊髓 休克。患者出现迟缓性瘫痪,脊髓休克过后脊髓 机能有部分恢复,但患者仍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
运动功能障碍
❖ 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运 动消失,肌张力下降,肌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 反射,足趾反射)消失。而休克期过后, 则会出现肌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 理反射阳性。
排尿功能障碍
❖ 任何高于脊髓T11~S4节段的损伤,都会不同程 度地造成膀胱功能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