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高校代码及名称:10403 南昌大学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起源于1993年材料专业四年制本科专业,经过近25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并重,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本专业一直以来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材料类本科专业规范》为准则,于2012年引入OBE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完善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平台,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优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进一步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贯彻OBE教育教学理念,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2016年6月4日,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及其保障机制得到国际工程教育界的认可,意味着能够为我国工程类毕业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了重大步伐,能够促进我国工程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所采用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政策、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与其他签约组织具有实质等效性,认证结论可以获得各签约组织的认可。

本专业自2012年起非常重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2-2014多次委派专业负责人参加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培训活动。2015年正式申报材料类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6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见支撑材料3.12-1)

2、建立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创新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提高教师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没有高素质和富含特色的师资队伍,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多年来采用引进和在职继续培养两种方式,不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拥有一支学缘、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6人(退休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高

级职称占8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占72%;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人,占40%;具有国外访问学者及三个月以上的海外进修经历7人,占28%。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风益)、省级教学名师1人(张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唐建成)、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张萌、彭文屹、王雨)、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郭洪民、谭敦强、魏秀琴、章爱生)、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张萌、谭敦强、唐建成)。

(2)近年教师人才引进和继续培养

2014年全球招聘引进教师1位,2017年新引进6位博士教师,2013-2017年出国访问学习教师4人。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

本专业教师2013-2015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李样生);2012年南昌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实验教学竞赛二等奖1人(郭洪民);2014年南昌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1人(张思宇);获2015年南昌大学“十大教学标兵”1人(李样生);2013-2016年期间获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16人次,获南昌大学网络辅助教学优秀奖4人次;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间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章爱生、李样生、刘桂华)。

3、加强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1)注重特色专业的建设

2008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覆盖专业所有学生,负责人为章爱生教授。(2)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

现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与社会、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近四年新增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与社会、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2014年已经完成《材料科学基础》、《材料与社会》慕课的建设,挂靠智慧树在线课程服务平台。《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均为专业主干课程,覆盖专业所有学生。

(3)模块化课程群的建设

根据专业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见支撑材料 3.12-2),其中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电工电子学等电学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含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等机械类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等力学基础课程,物理化学等材料交叉领域课程;学科平台课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性能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成形加工、材料制备技术、材料课程设计PT、计算材料学等材料类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方向课分为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的各4门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材料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课程。形成了重基础、共平台、分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群。

4、加强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与培养

(1)加强校内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依托有实验教学基地有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南昌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计算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校级实验平台,为本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训练等学科基础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践基地。同时,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设有金相实验室、力学性能实验室、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材料制备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竞赛平台等院级实验平台,覆盖专业所有学生。

(2)加强校企合作,扩大校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现有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晶能光电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铜材有限公司、十堰东铸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8个,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支撑,覆盖专业所有学生。

5、建立以创新创业训练、科研训练和学科创新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与科研能力,南昌大学在2012版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创新学分”,学校2013年9月制定了《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见支撑材料3.12-3),学校2014年开始开展创新学分科研训练工作(见支撑材料3.12-4),2016年5月又再次修订制定了《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见支撑材料3.12-5),学生可通过选修双创课程、参与科研训练、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国(境)外研修项目、文艺类演出及体育类竞赛、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创业实践、创业培训等获得学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以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以创新创业训练、科研训练和学科创新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

(1)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南昌大学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本专业学生近四年来参加国家级10项、25人次,省级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